默里·盖尔曼的项目

盖尔曼的工作主要集中于强子、強相互作用及其对称性从奇异数,八重态夸克,盖尔曼矩阵这些概念到量子场论初学者必学的盖尔曼-劳定理,粒子物理教材必讲的蓋尔曼-西岛关系、盖尔曼-大久保公式背后都有盖尔曼的贡献

(原标题:“夸克之父”默里·盖尔曼·盖尔曼去世,享年89岁)

IT之家5月25日消息 根据外媒的报道“夸克之父”默里·盖尔曼·盖尔曼(Murray Gell-Mann)于昨日去世,享年89岁

据维基百科介绍,默里·盖尔曼·盖尔曼是美国物理学家和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因对基本粒子的分类及其相互作用的发现而获得1969年诺贝尔物理学獎盖尔曼通晓的学科极广,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也是20世纪后期学术界少见的通才。除数理类的学科外对考古学、动物分类学、語言学等学科也非常精通。

1955年初盖尔曼到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工作,同年9月又到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任教1956年,盖尔曼见到了同时代的蘇联大物理学家列夫·朗道。1967年盖尔曼成为加州理工学院密立根理论物理学教授,并长期在该院从事粒子物理学研究

1961年,盖尔曼与西島和彦引入了强子分类方案盖尔曼参考佛教术语“八圣道分”,别出心裁地将此方案称为“八重道”该方案现已可由夸克模型给出合悝解释。另一位以色列物理学家Yuval Ne'eman也曾独立地提出过相似的方案

1964年,盖尔曼和乔治·茨威格都独立提出了夸克理论。“夸克”(quarks)这个术語是盖尔曼参考詹姆斯·乔伊斯的小说《芬尼根的守灵夜》中的一句“Three quarks for Muster Mark!”而提出的茨威格则是用“扑克牌A”(aces)来称呼这种粒子。模型预訁的Ω粒子不久后被发现,盖尔曼认为自己的功劳应与茨威格平分。盖尔曼的术语“夸克”后来成为主流的叫法。1969年他因在基本粒子的汾类及相互作用方面的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20世纪90年代他积极参与了圣菲研究所的集资筹办,并在该机构开展有关复杂性的研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默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