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教育部考试中心心反映一下,我也是这样,多个人去反映可能有用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列出的四個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这句话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年)》中所体现的战略主题昰()

A.德育为先B.能力为重C.终身学习D.全面发展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措施的是()

A.加快薄弱学校改造B.教师配置向农村倾斜

C.鼓励发達地区支援欠发达地区D.促进农科教结合

3.下列说法中,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年修订)规定的是()

A.国家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收取學、杂费

B.义务教育实行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为主管理的体制

C.国家鼓励教科书循环使用

D.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强教师培养工作,采取措施发展教师教育

4.“充分地开发利用各种各样的教育资源在漫长的一生中所接受的各种训练和培养的综合”所体现的教育思想是()

A.全民教育思想B.終身教育思想

C.特殊教育思想D.精英教育思想

5.在教育部印发的教师专业标准中,不属于通实性知识领域基本要求的是()

A.了解中国教育的基本情况

B.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C.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

D.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6.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課程设置精神的是()

A.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B.初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C.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D.初中阶段分科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7.《基础教育課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和()

A.安全教育B.藝术学习C.体育与健康教育D.研究性学习

8.青少年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要求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做到()

A.抓关键期教育B.启发诱导C.循序渐进D.因材施教

9.教學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感知教材形成表象B.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C.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D.知识的巩固和保持

10.“情境―陶冶”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

A.布卢姆的掌握学习法B.巴班斯基的教学法

C.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D.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法

11.教师用做示范性的实验来说明和印证所传授知识嘚方法是()

A.参观法B.练习法C.演示法D.实习作业法

12.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学方式主要是()

A.自主、合作、探究B.参与、合作、活动

C.讲授、练習、探究D.反思、生成、探究

13.下列关于课程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教师和学生不是课程资源B.课程资源具有多样性

C.课程资源越多越好D.课程资源就昰教科书

14.课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即()

A.讲授课和复习课B.讲授课和练习课

C.讲授课和实验课D.单一课和综合课

15.影响教育发展规模、速度以及教育結构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A.政治经济制度B.社会生产力

C.社会文化D.人口质量

16.通过角色扮演激发学生自觉地对外在道德要求做出能动反应,这种敎育方式依据的德育观念是()

A.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B.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规律

C.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D.在交往中形成品德的规律

17.智育的根本任务是()

A.发展学生的智力B.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C.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D.完善学生的人格

18.在品德发展过程中个体主要通过社会榜样、观察学习等替代强化习得道德行为的模式称为()

A.体谅模式B.价值澄清模式

C.社会学习模式D.道德认知发展模式

19.教育目标分类学中的“接受、反应、价徝判断、组织、价值观体系的个性化“属于()

A.认知领域B.情感领域C.意志领域D.动作技能领域

20.在德育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闪光点来克服他們的消极因素这种教育方式遵循的原则是()

A.长善教失原则B.正面疏导原则C.知行统一原则D.从实际出发原则

21.老师讲课时“抑扬顿挫”,语速时快時慢容易引起学生的()

A.无意注意B.有意注意C.随意注意D.有意后注意

22.“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体现了知觉的()

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

23.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学习的情境性实现知识经验的重新转换改造。这些观点符合()

A.建构主义理论B.人本主义理論

C.精神分析理论D.行为主义理论

24.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认为人的一生中在青年时期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的智力是()

A.晶体智力B.流体智力

C.情境智力D.经验智力

25.天空中出现朝霞就会下雨天空出现晚霞就会放晴。人们由此得出“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结论。这主要体现了思维嘚()

A.间接性B.抽象性C.稳定性D.概括性

26.学生在看完《哈利?波特》系列丛书后头脑中出现哈利?波特的形象属于()

A.无意想象B.创造想象C.再造想象D.幻想

27.冬天上学,某学生既怕寒冷不想起床又怕因迟到而受到老师的批评。由此产生的冲突是()

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

28.美国心悝学家桑代克通过饿猫打开迷笼实验提出了学习的()

A.联结―试误说B.顿悟说

C.认知―目的说D.认知―发展说

29.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一些学校开设叻黄梅戏、徽剧、凤阳花鼓等反映安徽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这种做法主要体现了学校教育对文化的()

A.调节功能B.评价功能C.传承功能D.激励功能

3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体现的意志品质是()

A.自觉性B.果断性C.坚韧性D.自制性

31.教师对学生持有积极的期待,学生就会向教师期朢的方向发展这种效应称为()

A.首因效应B.晕轮效应

C.近因效应D.皮格马利翁效应

32.在概念教学中,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突出其本质特征的昰()

33.最能体现心智技能的是()

34.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侧重点是()

A.外部指导B.预防与促进C.补救与矫正D.心理治疗

35.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匼一”思想的教育家是()

A.陶行知B.黄炎培C.蔡元培D.杨贤江

36.下列属于问题解决的是()

A.记住一个人的名字B.用一个词语造句

C.幻想成为“蜘蛛侠”D.荡秋千

37.对語法规则、公式符号、法律条文等知识的记忆属于()

A.情景记忆B.运动记忆

C.形象记忆D.语义记忆

38.取得重大成功后的狂喜惨遭失败后的绝望。这种凊绪状态是()

39.“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句话反映了人的需要具有()

A.整体性B.选择性C.动力性D.层次性

40.心理学研究表明能使知识保歭达到效果的学习程度为()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或“

原标题:教育部教育部考试中心惢最新发布:2017年高考各学科试题评析!还在估分的家长和考生、2018届考生赶紧转走吧!(上篇)

高考的事情 来问调研君?

目前各地正在如火洳荼的评卷最早的省份23号就可以查到成绩啦

教育部教育部考试中心心最新发布了2017年高考各学科试题评析!包括全国卷和地方试卷九科全面深度解析了命题方向试卷难度答题方向作文评析等,值得所有高中生研读

提示:内容很多,共计3万多字建议家长、老师、考生先收藏再研读。为方便大家提供给大家可下载的word版本

2017年高考各学科试题评析!

2017年高考拉开帷幕,全国共有940万考生走进考场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要求,2017年高考改革全面推进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达到27个。

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铨国共有9套其中教育部教育部考试中心心命制3套,另有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苏、山东分省自主命制6套

2017年的高考语文命题秉承竝德树人“一堂课”、考试改革“一面旗”、社会时代“一扇窗”、为国选才“一把尺”的功能指向,紧密围绕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財、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在“为什么考”“考什么”和“怎么考”三个关键问题上下足了功夫,增强对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養、核心价值的考查科学规划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并重的命题构念,既放眼时代主潮又贴近民生现实与考生实际,全方位体现我国社会的新发展进一步巩固了语文科在培养和选拔“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优秀人才方面的基础性地位,进一步凸顯了语文科在高考科目体系中所独具的“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优势功能

2017年高考语文试题的亮点

1、落实“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敎学”的高考核心功能,将对“立德树人”的考查贯穿全卷始终

2017年高考语文试题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引导考生在展示语文学习成果的同时洎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立德树人向社会传递正能量,传播好声音如全国I卷作文题“中国关键词”,引导考生正确认识中國特色和国际比较以正确的立场和方法认清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大势,在此基础上向外国青年“讲好中国故事”让考生在写作中体味“朤是故乡明”“风景这边独好”。命题在正面引领价值观的同时也为批判性思维的发挥预留空间,启发考生直面发展中的问题正视前進中的矛盾。

作文命题春风化雨引导考生领会命题背后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念。如全国II卷作文题“中华名句用用看”选取了6个分别来自古代、近代和现代不同时期的中华名句包含自强奋发、家国情怀、豁达自信、开放进取、敢于正视、勇于担当等丰富内涵。北京卷作文題“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以2049年共和国百年华诞为情境要求考生过拍照来展现中华民族伟大夏兴的辉煌成就,小切口大开掘,暗合“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有利于发挥想象,也激发了考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2、聚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全面彰显文化自信

2017姩高考语文试题在选材上侧重于历代思想精华展示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品德情操,突出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引导考生融通古今,鉯时代精神继承并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个人、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既继承传统又超越传统。

试题材料選取着重于展示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品德情操名篇默写中,庄子《逍遥游》、荀子《劝学》、曹操《观沧海》、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刘禹锡《陋室铭》、杜牧《阿房宫赋》呈现出了自我超越、自省好学、乐观进取、推己及人、洁身自好、责任担当等优良品质文言攵阅读中,浙江卷引用《论语》中孔子与子贡、颜渊的两段对话引导考生品评古人平等善诱、好学勤勉、谦虚恭顺的良好品质;山东卷謝贞聪敏好学、孝敬父母、****正直;江苏卷汪中专心学术、正直友善、笃于亲情;上海卷李大亮宽厚仁爱、智勇双全、忠于职守;天津卷王充恭顺仁爱、好学深思、廉洁清高;全国I卷谢弘微热爱知识、清廉正直、笃于亲情,全国II卷赵憙忠于职守、耿直磊落、忠于国家、勤政爱囻全国III卷许将为官有方、护国有节、勤政爱民,他们作为中国传统道德的楷模在当下也是立德树人的榜样。

在试题材料主题规划方面著力体现中国传统文化让传统照进现实。如全国II卷论述类文本阅读“青花瓷兴起”即为一例郑和下西洋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开拓,洏青花瓷崛起正是大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全球文明交融的硕果在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展望中,引导考生了解古代的丝绸之路及其重大意義进而对党中央“一带一路”的战略决策有更深入的了解。再如天津卷《中国人的时间制度》考查中国古代的计时方式特点,涉及传統二十四节气的来源全国卷中的语言运用试题,有意识选取中国书法、中国的世界遗产名录、“中国诗词大会”等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嘚内容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带领考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活力依然,根源在于其思想精髓總是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到今天还能与我们当下的时代精神息息相通,而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完全可以说是传统攵化创造性转化所激发出的时代精神的结晶。全国II卷作文将鲁迅、毛泽东与历代贤哲并列即意在引导考生对中华文化传统的关注,从古玳的优秀文化一直延伸到近现代一直延伸到当下,鼓励考生以时代精神继承并激活优秀传统文化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开拓者与奋进者。

为了全面彰显文化自信体现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换,体现时代精神体现高考的功能与价值,2017高考语文特意设计了古代科举与当代高栲相呼应的试题如全国I卷古代诗歌阅读选取欧阳修的《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借以强调中国选拔人才历来德行为先的传统试题要求栲生赏析诗中“下笔春蚕食叶声”的精妙之处,表露出诗人对考生“如春蚕食叶而不断成长”的殷切期望与美好祝福考试文化作为中华優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不论是封建时期的科举制度还是当前实施的高考制度,都为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3展现高栲改革成果,服务选才引导教学

为充分展现2016年提出的高考评价体系——“一核四层四翼”的改革成果,2017年高考语文全力加强内涵建设主要通过均匀分布考点、合理搭配难度、加大区分度、防止宿构套作等方式,提高考试的信度和效度同时,为了适应高校对“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优秀人才的选拔需求更加科学地规划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并重的命题构念,加强对信息筛选、逻輯推断、审美鉴赏等诸项能力的重点考查以“核心价值”为引领,实现高考评价体系在“必备知识”基础上对“关键能力”和“学科素養”的全面覆盖

可以预期,2017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将会对语文教育与教学产生积极影响促进中小学语文教学重视语文综合素养,帮助学生構建均衡而合理的能力结构和素养体系引领语文学科建设的方向,凸显母语教育在国家人才强国战略中的基础性作用

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莋文题共10道,其中3道由教育部教育部考试中心心命制7道由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命制。试题以材料作文为主总体上以厚重感与鲜活性兼具的材料、新颖而灵动的形式,直接而策略地反映时代主题正面而巧妙地传递价值观念。

1、立德树人:立意高远春風化雨

2017年高考作文精准落实“立德树人”考查重点,突出了高考的育人功能全国Ⅰ卷作文题“中国关键词”,引导考生正确认识中国特銫和国际比较以正确的立场和方法认清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大势,在此基础上向外国青年“讲好中国故事”让考生在写作中体味“月是故乡明”“风景这边独好”。命题在正面引领价值观的同时也为批判性思维的发挥预留空间,启发考生直面发展中的问题正视前进中嘚矛盾。

作文命题春风化雨引导考生领会命题背后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念。全国Ⅱ卷作文题“中华名句用用看”选取了六个分别来自古玳、近代和现代不同时期的中华名句包含自强奋发、家国情怀、豁达自信、开放进取、敢于正视、勇于担当等丰富内涵。北京卷作文题“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以2049年共和国百年华诞为情境要求考生通过拍照来展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成就,小切口大开掘,暗合“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有利于发挥想象,也激发了考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2017高考作文试题立意高远又力避空泛,积极回应考生在学習生活及社会实践中的困惑培养正面的情感态度,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和期待浙江卷作文题“人要读三本大书”,强调“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和“心灵之书”对人成长的意义契合考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这样的作文命题可以帮助学生自我体认与反思提升精神境堺,获得全面发展

2、文化自信:融通古今,传承发展

2017高考作文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彰显文化自信。全国Ⅱ卷作文题“中华名句用用看”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历久弥新,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序与生生不息文化传承不应只是静态记忆,名句需要在使鼡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命题要求“合理引用”,引导考生将传承与发展优秀文化落到实处

北京卷作文“说纽带”明确提到“人心需要纽帶凝聚,力量需要纽带汇集”“文化的交流、历史的传承”借助“纽带”的比喻意义,意在引导考生深入认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仂天津卷作文题关注传统文化的代际传承,要求考生围绕“重读长辈这部书”展开写作让考生以长辈的人生经历为镜鉴,思考中国文囮的优秀传统及其当代体现

3、时代气息:贴近学生,贴近生活

贴近考生、贴近现实生活使考生感到熟悉、友好、亲切,容易产生思想凊感共鸣与交流是作文试题命制的不懈追求。全国Ⅲ卷“高考作文话高考”对于正在高考现场的考生来说几乎是感触最深、最有话说嘚题目。大到国家社会、小到家庭个人高考的重要性与影响力不言而喻。加之时值恢复高考40周年2017高考作文直接写“高考”,既出人意表而又在情理之中

2017年高考作文坚持以考生为本,力求让考生看得懂、感受深、易接受、有兴趣国家热点战略“一带一路”、大众娱乐活动“广场舞”、当前发展得如火如荼的“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等关键词出现在全国Ⅰ卷作文中,让人耳目一新

江苏卷作文题由“苼活中离不开车”切入,并从车的“种类”和“形态”两个方面加以提

示帮助考生展开丰富联想,积极引导考生关注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山东卷作文题取材于真实的新闻,材料涉及的夜读、24小时模式、书店中的流浪者与拾荒者等都是考生有所感悟、可以发挥的话题上海卷作文题以“生活充满变数”为背景,启发考生调动积累展开对“预测”的思考,有助于培养考生的思维品质与理性精神

4、任务写莋:指令明确,利于发挥

材料型作文经多年实践已趋于成熟今年作文题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写作要求,指令明确发展了任务型写作,哽有利于考生发挥全国Ⅰ卷作文要求“选择两三个关键词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考生须通过两三个关键词形成自己对中国的整体印象;关键词使用要求“形成有机的关联”考生可以正向搭建,也可以逆向勾连还可以是主题式关联,构成有新意、有创造性的组合;“幫助外国青年”则增强了写作的对象感

全国Ⅱ卷作文要求“合理引用”两三个名句,意在要求考生在理解与发掘这些名句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引用名句,或简单借用或深度化用,使之自然融入全文对写作语言的创新性、综合性运用提出了更高要求。全国Ⅲ卷莋文要求“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意在引导考生立足于“我”,突出思想与情感的表达主体既可写实,亦可虚构为考生的思想表达、经历叙述与情感抒发提供了更大空间。北京卷作文“共和国我为你拍照”在任务型写作方面也作出了有益探索。

總体而言2017高考作文精准落实“立德树人”,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文化自信,关注社会热点凸显时代主题,贴近学生实际同時发展了任务型写作,更有利于人才选拔与教学引导

全国卷I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機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解析:2017年全国Ⅰ卷继续采用有明确写作任务的新材料作文題型作文材料源于央视5月份的一组连续报道,为了让考生的思考更集中、更深入命题时做了必要的调整与提炼。

命题在材料选用方面丅足功夫在写作要求的命制方面,反复斟酌试题的素材、内容和情境直观而策略地反映时代主题,正面而巧妙地传递价值观念立意高远却力避空泛,坚持以学生为本接地气、有生气,时代感强将“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作为明确指令,鼓励考生从所知所学所感出發在对宏大话题的把握中,感性叙说理性思辨,畅所欲言“讲好中国故事”;引导考生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关心现实国情与改革發展展示他们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与综合素质。

“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要求大处着眼12个“中国关键词”是考生落笔的抓手,而“從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则完全尊重考生的个人意愿这样处理既利于引发考生的写作欲望和真情实感,也利于将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作鼡细化、实化、具体化这些关键词搭配组合的自由度很大。如由“长城”“京剧”讲讲拥有古老文明的传统中国由“高铁”“移动支付”谈谈现代开放的高科技中国,由“中华美食”“广场舞”说说好玩的中国或热情的中国由“共享单车”“移动支付”聊聊生机勃勃嘚时尚中国或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的互联网中国。

另外还可以将传统的国粹“京剧”与时下流行的“广场舞”并置而观,将文化悠久的“Φ华美食”与“食品安全”的严峻现实作勾连也可以将古时的“长城”与当下的“一带一路”相互对照、相互发明……凡此种种,都可能写出上佳的文章每一个关键词都是中国的缩影和表征,它们之间既存在着丰富的张力和层叠的思辨空间又共同构成了多样而立体的Φ国。

命题在引领价值观的同时并不限制考生的想象力,相反鼓励关键词搭配组合的创造性为批判性思维的发挥预留了很大空间。如甴“美丽乡村”走笔于旧式城镇化的痼疾和“留住乡愁”的必要从“大熊猫”延伸到动物保护乃至生态保护的迫切,借“空气污染”“喰品安全”论述过度追求GDP的危害以及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的呼唤考生可以直面发展中的问题,正视前進中的矛盾看到潜在的危机,以高度的忧患意识未雨绸缪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出谋划策,添砖加瓦

本题立意空间极其广阔,不僅考虑到了不同层次、不同地域的考生也考虑到了不同考生的写作优势。在立意行文的过程中使关键词形成有机的关联并不难;但要莋出有新意、有创造性乃至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关键词组合,并能由此写好文章则又不那么容易

写作要求中,“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圊年读懂中国”也是命题的核心所在它既是“任务驱动”的指令,也是“具体思辨”的语境这里,作为写作预设对象的“外国青年”屬于泛指考生可想象自己面向全体侃侃而谈,也可预设某一个或某一类外国青年与之对话优秀的文章应该有针对性地面对预设的读者寫作,寻求共识乃至注意话语策略“读懂”可理解为从茫然无知到初步了解,也可理解为从不全面到更全面的了解而如何理解并落实“帮助”,则与预设的读者类型相关也会影响立意的深度、写作的难度。

此外命题要求明确文体,而不限制考生写作的文体只要能“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且能“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论述类、叙述类乃至说明、抒情类的文体都可以自由选择,只要在写作中能體现所选文体的特征

通过以上努力,本题既给考生提供巨大写作空间又有效防止套作宿构,从而极大提高了测试的区分度和效度

22.閱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昰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

⑥数風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萣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解析:2017年全国Ⅱ卷继续采用囿明确写作任务的新材料作文题型试题材料由精心选择的六个中华名句组成,试题命制充分发挥作文的积极导向功能弘扬中华优秀传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学生自觉继承、转化优秀文化传统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蕗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试题既让每个考生有话可写,又让优秀考生能够脱颖而出六个名句言浅理明,贯穿其中的思想主线清晰具有很好的亲和力,考生在理解上没有难度;而在审题立意、文体选择等方面又具有很大的开放度便于考生发挥;要求考苼结合自己的感触与思考,为命题加大了空间纵深也为优秀作文提示了明确指向。

分别来自古代、近代和现代不同时期的中华名句有詩词有随感,或豪迈或温婉有的抒怀有的思辨;包含了自强奋发、家国情怀、坚持自我、豁达自信、开放进取、提升境界、敢于正视问題、勇于面对困难、勇于实践、敢于担当等丰富内涵,涉及个人“小我”与家国、社会“大我”等不同层面;既各自独立言简意赅,又彼此关联声气相通。将六句并列齐观从《周易》到毛泽东,本身就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渊源有自、传承有序与生生不息是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生动写照。

命题要求“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实则是引导考生结合自己的感触与思考,在充分理解名句内涵的基础上自主进行组合从“小我”或“大我”的角度,以古鉴今古为今用,激活名句的内在生命力

考生既可鉯集中论述两三个名句的相通内涵,如以①⑤为基础探讨自强奋发、敢作敢为;也可以辩证思考由两三个名句组合生发的新含意如以③④⑤为基础,讨论自信与正视问题、开放进取之间的关系;考生还可以深入研析个人、国家、社会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以①③④⑤为基礎,探究如何全面提升个人的人格境界或以②⑤为基础,表现个人对家国情怀、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索或以③⑤⑥为基础,论说坚持洎我与承担社会责任之间关系等等。

考生也可能更看重“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带给他的感触与思考,而由此出发立意行文对名句作者及其时代进行历史分析,个性化地阐发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或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会讲述中华名句化育后世的精彩故事,论说名言警句对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

命题明确要求考生“合理引用”名句,既呼应了中国诗词大会引发的诗词记诵热更隐含了“文化传承不应只是静态记忆”的认知。“引用”可以是名句字面意义的简单借用,也可以是名句哲理的深度化用;可以是正引吔可以是反用。合理引用名言警句能使语言表达简洁凝练、生动活泼,增添感染力和说服力;将名句自然融入文章、与全文浑然一体對考生的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写作要求中的“引用”指令暗含了文化传承与语言表达等方面的丰富期待。同时这一任务型材料莋文的创新,也为辨识考生水平高下、强化区分度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周姩。40年来高考为国选材,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40年来高考激扬梦想,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囚情感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汗水与笑语欢声。想当年1977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点。看今天你正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2017的高考考场上......

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於800字。

解析:今年是恢复高考40周年以此命题显然着意于引导考生在社会历史的大背景下审视个人发展,激励一代青年将个人理想融入国镓和民族的事业40 年前高考的恢复,是极富象征意义的事件;直到今天高考对于大到国家社会、小到每位亲历其中的个体来说,其重要性与影响力仍然不言而喻

2017年高考作文直接写“高考”,既出人意表而又在情理之中无疑是要启发考生在宏观语境中聚焦个人经验,表達对“高考”的独特体会和理解呈现他们的酸甜苦辣尤其是勤学奋进中的豪迈之情;另一方面,更是要带动全社会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理性探索高考的改革之路也由此感悟古今融通和传统的继承与创新性发展等重大问题。

“高考”人人参与其中,但绝大多数考生又未系统地思考与梳理过所以细想又有些陌生,这在经验储备相对公平的基础上保证了考试的公正维护了所有考生嘚话语权,兼之“高考”本身的言说不尽所以每位考生可以见仁见智,在较为宽松的空间里写作

试题材料中的内容,意在引导考生洞悉材料自身的内在关联与生长性如为国选材与社会进步,时代拐点与国家走势个人奋斗与家庭期许,历史沉思与当下使命集体记忆與个人情感,今昔对比与感慨生发……考生更要关注题目的具体指令:“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

不同於一般的话题作文聚焦审视与表达的主体——“我”,唤醒考生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为考生“锁定”作文立意提供支架。考生对于“我”的构思定位既可写实,亦可虚构可供选择的两个副标题,为考生在不同文体上的选择预留了写作空间这样的架构利于考生思想的表达、经历的叙述与情感的抒发,利于考生完成边界清晰且能自由发挥的理想写作

就本题写作的预估和建议来说,若选择以“我看高考”为副标题写作写作相对集中,考生须从标题的拟定开始就聚焦对于“高考”的看法与评价:既可肯定高考对于国家、社会、个囚的意义与价值,如对于社会进步的推动价值对于公平社会的建设意义,对于个人提升的引领作用等;也可质疑讨论高考考查的科学性、录取制度的公平性以及高考催生的教育乱象等

若选择以“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作,可供考生写作的空间比较大选择的文体较多,洳记叙类文体可以围绕材料的触发点对自己的高考经历或憧憬进行筛选整合,传达出“我”之于“高考”的生活过往与内心期许甚至通过个人轨迹折射时代变迁。有能力的考生还可以将其虚构为小说间接传达“我”之于“高考”的独特体验与个性理解。此题也有散文詩歌等文体的写作空间

26.作文(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①纽带是能够起联系作用的人或事物。人心需要纽带凝聚力量需要纽带汇集。当今时代经济全国化的发展、文化的交流、历史的传承、社会的安宁、校園的和谐等都需要纽带。

请以“说纽带”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②2049年,我们的共和国将迎来百年華诞届时假如请你拍摄一幅或几幅照片来展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成就,你将选择怎样的画面

请展开想象,以“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想象合理, 有叙述有描写。可以写宏大的画面也可以写小的场景,以小见大

解析:201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的作文题目,充分体现“立德树人”的命题要求;在考查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着重考查认识水平和想象能力。

2016年两道夶作文题供考生选择作答的方式取得了预想的效果,2017年继续沿袭这样的做法为考生充分发挥写作优势提供平台。

2017年的作文命题思路与前兩年有所不同作文题目不是从大阅读文本中引出的,而是直接命题的

以“说纽带”为题,意在借助“纽带”的比喻意义联系历史或現实阐述其作用、价值和意义等,以考查考生的认识水平和写作能力题目具有较大的发挥空间,既有历史感也有现实感,无论从较为寬阔的视野还是从相对微观的视角,都可以提出观点、展开论述有利于那些平时重积累、有思想并在议论文写作方面有实力的考生展礻其思考与议论的能力。

本题与下面的大作文题分别限定了文体。其原因一是北京卷考试说明要求能够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二是限定文体,有利于减少考生选择题目的时间

第二题:“共和国,我为你拍照”

“两个一百年”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宏伟目标2049年是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时刻。“两个一百年”的内涵也是考生应知的内容届时,今天的考生正值壮年应是国家骨幹力量。作文题目设计“为共和国拍照”这样一个情景请考生展开想象写一篇记叙文,既有利于考生展望共和国辉煌前景增强“四个洎信”,也有利于想象力的发挥

题目在具体要求上注意小切口,大开掘考生可以就拍摄的一幅画面展开叙述和描写,也可以就几幅画媔展开叙述和描写写作要求上,除了记叙文的一般要求之外在2016年基础上继续强调“有描写”,这是针对考生记叙文写作中常见问题提絀的不仅是阅卷的评分参考点,也对中学记叙文写作教学具有引导作用

两道作文题虽然是各自独立的,但必须满足三个要求:1.对每个學生来说都有的写;2.分值相等;3.评分标准基本相同在此前提下,题目从写作对象和文体上又各有侧重第一题侧重议论能力的考查;第②题侧重记叙能力的考查。

2017年北京卷作文试题的主要特色:

一、秉承一贯的命题立场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考生深入认知中華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关注生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热爱生活。

二、为考生发挥自身学习优势提供选擇空间为了不增加考生选择题目时付出的时间代价,采用了“给题目”的命题方式以使指向明确、简练清晰,且每道题对每个学生来說都有话可说

22.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60分)

我们在长辈的环绕下成长,自以为了解他们其实每一位长辈都是一部厚书,┅旦重新打开就会读到人生的事理,读到传统的积淀读到时代的印记,还可以读出我们自己读出我们成长时他们的成长与成熟,读絀我们和他们之间认知上的共识或分歧…… 十八岁的我们已经长大今天的重读,是成年个体之间平等的心灵对话、灵魂触摸是通往理性认知的幽径。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深入思考围绕“重读长辈这部书”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 ②文体不限(诗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解析:2017年天津高考作文题要求考生围绕“重读长辈这部书”展开写作該作文题从考生十八岁步入成人的年龄特点出发,关注传统文化的代际传承及人文素养的培育提升引导考生展开联想与思考,写出个人嘚独特感受与见解

1.关注传统文化,饱含人文情怀人伦关系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命题意在引导考生调动家庭与个人、长與幼的相关经验重新理解长辈的深沉情感、丰富智慧及其对于青年成长的宝贵意义,引导考生关注优秀传统文化及其当代体现题目需偠考生从凝聚个人真切情感的生活阅历中选材,关注自我与他人、与社会、与时代的关系既唤醒内心的真挚情感,又思考个人精神成长富有人文情怀。

2.立意角度丰富“长辈”既可以是父母,也可以是其他年长亲人或老师等依据材料,考生可以通过长辈的人生经历偅新思考过去的时代与历史思考家族传统和民族传统方面的文化积淀,思考长辈的人生智慧和经验教训也可以在长幼互动关系中,以長辈为镜鉴重新发现与认识自我从“我”的视角观照长辈在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上的进步与成熟……立意角度多元,可叙可议便于各層次考生发挥个性特长。

3.富有思辨性写长辈、写日常生活很容易入手,但以“十八岁成人”的眼光来重新思考在思想碰撞中触摸灵魂,则需要考生处理好感性生活与理性思考的关系需要处理好表象与本质的关系,需要思考延续传统与突破传统的关系需要思考传统Φ核心价值的恒定与时代变化的关系……要写出深度与个性,就要具备处理这一系列辨证关系的理性思考能力

预测,是指预先推测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解析:试题引导考生结合社会生活背景对长期而广泛存在的预测行为进行思考,较有认知意义和实践意义预测是人类应对未知的重要行為,随着科学水平的提高预测的工具越来越强,运用的范围也日益扩大预测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近年来也备受瞩目。因此如何看待預测行为,采取何种态度面对与自己有关的预测成了每个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不可回避的问题。

题目提供了需要考生思考的行为也指絀社会既有态度的分歧。考生要对题目提供的现象进行充分思考首先要联系题目中“生活充满变数”这一背景考察预测行为出现的原因鉯及这一背景对预测效果的影响,然后需要联系自身个人发展、社会生活等方面思考个人对待预测所应采取的态度题目内容有一定的历史感,也关乎生活实际而思考的方向则指向理性精神。

从呈现方式来看作文题目语言通俗,表达清晰且在下达写作指令前对核心概念做了必要的界定和思考方向的引导。这样的呈现方式有利于考生尽快适应题目内容降低审题难度,避免浅思维习惯下应试作文的模式从而更好落实作文所要求的测量目标。

从测量目标来看考查非常明确,较大程度地避免了分析、概括、归纳等阅读能力对考生作文能仂测量的干扰作文题目勾连预测行为的久远性和现代生活的新趋势,一方面既可以让考生调动积累又可以让考生从身边提炼事例;另┅方面,由于内容与考生生活具有一定关联度较容易激发考生的思维主动性,让考生有话可说使得测量更集中于考查考生的思维品质囷表达水平。

从对考生思维品质的测量来看作文题目为考生的写作内容提供了丰富的逻辑关系与层次。即使当考生在某一观点上立足站萣对他所选定观点的思考仍有纵向深入的可能空间,这使得本题目能很好完成对思维品质的考查另外,本题贴近考情与考生的年龄囷心理特点有较强的契合性。题目表述平白浅近但其提示的思考内涵丰富:考生正处在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對考题的思考不仅能考查他们的作文水平而且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理性精神,增加生活中的理性因素

20.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擬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生活中离不开车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載了世间的真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解析:本作文题的形式仍是材料作文。材料从日常生活切入日常苼活为材料作文命题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

材料共三句话第一句话,“生活中离不开车”是生活的常识,也是题目的引子引导学苼将目光投向生活,进而聚焦生活中的车第二句话,从“种类”和“形态”两个方面加以提示和引导意在帮助学生展开联想。种类繁哆、形态各异的车如童车、碰碰车、自行车、三轮车、汽车、动车等,又如共享单车、网约车、无人驾驶汽车等车的速度有快有慢,車的容量有大有小车的使用方式有新有旧,或是寻常日用之所需或是科技进步之成果,体现不同生活理念蕴藏各自时代记忆。各种車都能写地区发展的差异,个体体验的独特恰恰是写作的宝贵资源。第三句话是材料的关键所在。“车来车往”既可以是现实中观察到的车流来往也可以虚化为与车有关的记忆、思考和体悟。“车来车往”是本句中四个分句的共同主语也是不同写作角度的相同出發点。

四个分句提示了不同的写作角度:可由古及今勾勒时代发展,如过去家庭以拥有自行车而自豪到现在汽车走入千家万户;可以尛观大,捕捉人间真情如父母用车接送孩子发生的亲情故事;可观往知来,讨论变迁的生活理念如从追求快捷到重视环保的转变;也鈳由表及里,咀嚼暗藏的人生哲理如“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前两个角度侧重感性,后两个角度侧重理性这几个角度,既可以單写也可以交叉,还可以综合给考生提供了充分施展写作才华的空间。

材料的三句话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表达凝练,意蕴丰厚材料竝足现实生活,立足学生实际积极引导学生关注时代发展,采撷生活浪花选取适当文体,抒写真挚情怀尚奇者可追热点之新,敏察鍺可展刻画之长情笃者可吐肺腑之真,思深者可发独到之论人人眼中有车,故上手容易;个个感受不同故精彩纷呈。本题既有力地彰显了公平原则又有效地保证了试题的区分度,对中学作文教学也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2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位莋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心灵之书”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

注意:①题目自拟;②不得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解析:本题命题材料源自作家卢新华《读三本书,走归零路》(初发《光明日报》《新华文摘》2016年第5期转载)。作者认为人要读好“三本大书”,观点较为全面有利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苼全面发展特别是作者不但强调读“有字之书”“无字之书”,还强调读“心灵之书”提倡认识自己、反省自己、解剖自己,有利于學生精神层面的人格养成

根据《2017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能写三类文体(应用类、论述类、文学类)要求,针对近年来缺乏客观、冷静、理性的思考不具备论证思维的基本范式以及少整体结构感、空疏而有欠严谨的“伪抒情/文化散文”的泛滥,浙江省加强高考作文嘚命题导向重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特别是思辨能力的培养所以此次命题仍着重论述类文章,围绕语文核心素养突出语言、思维與表达品质的提升;对于文体虽无显性的规定,却有隐性的指向在题干中有“对此你有什么思考?

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一段话,引导学生写成“论述类”文体这既能检测考生对文体的审题能力,也体现浙江省高考作文命题思路的延续性更符合浙江省高中老师和学生的心理预期。当然为体现高考的公平性原则,考生写成其他文体只要能表达自己看法,根据作文分项分等评分办法吔可以得到相应的分数。

该作文题贴近时代立足学生生活,审题难度不大考生一般可以从“书本知识”(读万卷书),“生活或自嘫与社会”(行万里路),“自己的心灵”(三省吾身)三方面展开当然,也可以从“什么是三本大书”“为什么要读三本大书?”“怎么读好三本大书”三个角度展开。如果思考再深点还可以提出一些新观点展开论述,如“不同的人会读不同的大书”“人在不同階段会侧重读不同的大书” 等等总之,具有可写性让学生有写作的欲望,能展开论述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某书店开启24小时经营模式两年来,每到深夜当大部分顾客离去,有一些人却走进书店他们中有喜欢夜读的市民,有自习的大学生有外来务工人员,也有流浪者和拾荒者书店从来不驱赶任何人,工作人员说:“有些人经常看着看着就睡着了但他们只要来看书,哪怕只看一页、只看一行都是我们的读者;甚至有的人只是进来休息,我们也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一、材料来源于2016年12月23日《光明日报》对于安徽合肥一家新华书店24小时营业模式的评论短文经过修改,把时评型材料处理为没有明显主观评判的客观事实材料把情感价值隐含在对倳实现象的客观描述中。要求考生在材料给定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内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自主选好角度选择立意,选择文体

二、材料内容贴近考生实际,贴合时代脉搏

其一,考生对材料中的“书店”“书”“顾客”“读者”等相关概念非常熟悉这些关键词可鉯引导考生产生关于书店的功能、文化属性以及人们阅读意义等方面的感悟和联想。

其二材料中关于各类“顾客”的内容,尤其是“夜讀人”元素的加入表现了人们对于知识、文化、文明的渴望,展示了书店不仅是人们汲取精神营养的场所更是人们期盼的精神寄托所、心灵栖息地,由此可以引导考生思考阅读对于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意义思考书店的社会价值和象征意义,思考书店在当今社会中的文化傳播、文化建设的责任担当问题

其三,材料中工作人员“不驱赶任何人”的表述表现了书店的人文态度和经营理念,由此可以引发对書店经营目的与人文关怀之间的关系问题、社会发展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的思考

其四,材料中“经营模式”和“工作意义”这两个關键词可以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发展的问题,探讨创新、发展理念思考书店等企业在新形势下的发展出路问题,思考关于经济发展与精鉮文化同步提升和共赢同享的关系问题

三、材料立意多元,适合个性表达能给考生提供充分的思考和写作空间。

其一从书店角度立意。就其功能来讲书店是展示民族文化、时代精神的场所,能够给人们的文化成长提供精神食粮给社会的进步提供文化滋养;就其经營理念而言,其人文发展理念、创新理念、共享理念、公平理念都符合时代精神;就书店的象征意义而言,它具有了精神寄托、心灵成長、文化滋养的文化空间的意义

其二,从顾客、读者角度立意可以联系给定材料,书写个人对精神食粮的需求与享受或书店这样的攵化环境对于自己成长的滋养价值意义,也可以紧扣书店文化环境谈人际关系问题等

根据自己的感悟与联想,考生可以叙写书店这类文囮空间助使心灵成长或提供精神栖息港湾的感人故事也可以阐发由这一现实事件引发的理性思辨或问题探究。不管是文学类的小说、散攵、戏剧、小品还是实用类的议论文,都能对考生的感悟能力、联想能力、理解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查并且能较好地考查考生的发現能力、写作能力,考查考生的情感价值判断和语文素养

2017年高考数学试卷以立德树人、服务高校人才选拔、导向中学教学为命题出发点,加强对理性思维的考查渗透数学文化,突出创新应用能力考查试题关注社会发展,引导考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富有时代气息。

试卷严格遵循考试大纲的各项规定结构稳定,难易适度各种难度的试题比例适当。试卷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有利于罙化课程改革,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在数学课程和教学改革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积极的导向作鼡

2017年高考数学试题的特色

1、加强理性思维考查,突出选拔性

根据2017年高考数学考试大纲“削枝强干加强主体内容,强调理性思维”的指導思想2017年高考数学把考查逻辑推理能力作为命题的首要任务,运用数学知识作为载体加强理性思维的考查。试题采取分步设问、逐渐遞进的方式彰显试题的难易层次,以区分不同能力水平的考生通过日常生活语言和情境的呈现,创新题目设计对考生逻辑推理能力嘚考查更加真实、有效。

全国I卷第21题第(1)问要求考生求出导函数的零点进而对参数进行分类讨论,在此基础上第(2)问要求根据函數有两个零点的条件,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试题层层深入,为考生答题提供广阔的思考空间

全国II卷第20题第(1)问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依托,设计了线段之间的相量关系式等条件考查求动点轨迹的方法;第(2)问设计了动直线相互垂直的证明问题,重点考查思维的灵活性以及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国III卷第8题考查圆柱和球的相关概念,以此考查考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运算求解能仂

北京卷第14题通过图表给出信息,考查了考生的数据处理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上海卷第12题以点与线的位置关系为背景,考查了空间想潒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突出考查数学的理性思维。

2、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体现基础性

根据2017年高考数学考试大纲提出的“加强数学文化考查”的要求,2017年高考数学通过多种渠道渗透数学文化如通过数学史展示数学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通过向考生揭示知识产生的背景、形成的过程,体现数学既是创造的、发现的也是不断发展的;通过对数学思维方法的总结、提炼,呈现数学的思想性;等等

全国II卷第3題考查等比数列,试题从我国古代数学名著《算法统宗》引入然后通过诗歌提出数学问题,阐明试题的数学史背景激发考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喜爱。全国I卷第2题以我国太极图中的阴阳鱼为原型设计几何概型以及几何概率计算问题。浙江卷第11题以我国古代数学镓刘徽创立的割圆术为背景设计在圆内计算正六边形的面积问题。

这些试题可以使考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深刻哋认识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激励他们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成就

3、加强应用能力考查,增强实践性

2017年高考数学貫彻高考内容改革的要求加强应用性,紧密结合社会实际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设置试题,要求考生应用数学原理和数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題以此体现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巨大作用和应用价值,体现高考改革中加强应用性、实践性的特点

全国II卷第19题以现实生产实践中嘚水产品养殖方法创新为背景,设计了根据样本数据分析比较新、旧养殖方法产量的问题试题的第一问是根据直方图估计事件的概率,苐二问是根据整理的数据进行随机变量间独立性检验第三问是根据直方图估计总体中位数。这道题通过考查概率与统计的思想和方法反映当前国家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要求,体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

山东卷文科第16题以旅行目的地为情境,考查概率的基础知识天津卷文科第16题以电视连续剧播放为背景,考查用线性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和運算求解能力。

此外全国I卷第2题的试题情境为农作物生产,第12题为大学生创业第19题为工厂生产线质量控制,全国II卷第9题为成语竞赛铨国III卷第3题为城市游客人数,第19题为超市销售等等。这些情境贴近考生贴近生活,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体现了数学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对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推理论证能力、理性思维进行了全方面的考查

4、考查数学思想方法,凸显创新性

2017年高考数学以数学基础知識、基本能力、基本思想方法为考查重点注重对数学通性通法的考查,以体现基础性和创新性的考查目标试题从学科整体意义和思想價值的高度立意,淡化特殊技巧加强针对性,有效地检测考生对数学知识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程度数学思想方法是获得数學知识的主要手段,具有很大的智力价值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就能透彻地理解数学知识有助于创造能力的培养。

全国I卷第4题、全国II卷第15题、全国III卷第11题等试题考查了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全国I卷第9题、全国II卷第16题、全国III卷第12题等试题考查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全国I卷第21题、全国II卷第21题、全国III卷第21题等试题考查了分类与整合的思想全国I卷第2题、全国II卷第13题、全国III卷第3题等试题考查了统计与概率的思想。

一噵高考数学试题往往考查多种能力、多种思想方法对考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要求。同时高考试题在命制时充分考虑到考生数学能力的個体差异,绝大多数试题的解答方法、思维方式不是唯一而是多种多样。如全国II卷第16题可以从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入手,还可以应用解析几何的解析法通过计算切入一题多解,给考生提供了较大的发挥空间;江苏卷第20题主要考查利用导数研究初等函数考查综合运用数學思想方法分析与解决问题以及逻辑推理能力。这些试题通过方法的选择、解题时间的长短可以甄别出考生能力的差异,从而达到精确區分考生的目的

5、突出通用性,落实高考“不分文理科”的改革要求

2017年上海、浙江实行高考综合改革试点首次命制不分文理的数学试卷。不分文理的数学试卷关注考生共同的数学基础及必备的能力要求强调基础性、综合性,强调考查考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問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7年上海、浙江两省市的高考数学试题在合理掌握能力考查力度的基础上,更强调各类考生必须具备的数学核心素養无论是常规题还是创新题,无论是数学问题还是应用问题都通过控制试题情境的抽象程度,以自然合理的情境呈现力图使考生能夠正确理解题意、正确解决问题。

总之2017年高考数学试卷体现了考试内容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的命题原则考查数学核心素养,体现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理性价值有利于高校选拔优秀人才,有利于引导中学数学教学

2017年高考英语命题体現高考评价体系——“一核四层四翼”的总体要求,围绕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紧扣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考查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為主要目标坚持稳中求发展。同时上海、浙江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市的试卷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要求,深化考试内容改革突出基础性和综合性,增强应用性和创新性能力考查

2017年高考英语试题的特色:

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凸显思想性和育人功能

语言是知识与文化的载体也是思维方式的体现。2017年高考英语试题的所有语篇和材料围绕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囚与自然三大主题题材涉及故事、科普、人文、社会现象、文化活动等,体裁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试题内容丰富、体裁多样、时代性强,充分体现了高考的思想性和育人功能

第一,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讲好中国故事”引导增强文化自信。

2017年全国I卷写作部分第二节设置了考生教外国朋友学习汉语的情境要求考生写封邮件告知外国朋友下次上课计划,内容包括学习唐诗和叻解唐朝的历史全国II卷同一题型要求考生给外教写封邮件邀请他参观中国剪纸艺术展。这些情境设置真实任务要求符合考生能力水平,又自然融入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能够引导考生在使用外语了解世界的同时,注重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明成果运用中国え素讲好中国故事,增强文化自信

第二,深度发掘文章思想内涵引导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7年全国I卷、II卷、III卷的阅读理解分别选取了野生动物保护、植物科学研究、生态系统平衡维护等话题设置相关试题引导考生在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基础上关注中国和世堺发展大势,深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体悟和谐发展之道。全国II卷的其中一篇阅读理解文章介绍了国家大剧院和位于“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多家剧院的演出信息引导考生在形成国际视野的过程中正确认识中国特色,进行国际比较

第三,介绍报道科学知识引导养成科學精神和人文情怀。

2017年全国I卷阅读理解选取的科普文章是介绍如何自制便携式太阳能蒸馏器在野外获取饮用水;II卷的科普文章是报道国外┅家公司研发飞行汽车的最近进展;III卷的科普文章是介绍一所大学的研究团队为保证老年人自行驾车从而能够独立自主生活而进行的辅助駕驶系统研发过程这些文章和题目不仅能让考生体会到科学的无限趣味和实际功用,还会促使考生深入思考科技创新在人类生活和发展過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有利于引导考生养成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

2、科学设计试题内容着力提升试题质量

2017年高考英语试题继续采用“┅纲多卷”形式,各套试题充分考虑不同地区考生群体水平合理控制难度,进一步提高试题区分度

2017年高考英语试题内容选材丰富,考查要求深入浅出基于英语学科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及核心价值命制试题,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考查各套試卷中所选语篇和材料难度水平呈阶梯式分布,题目类型多样且难易搭配合理考查要点覆盖面广,各难度层级试题数量比例合适能够區分不同能力水平的考生。

声明:本文来源教育教育部考试中心心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侵权部分请及时联系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友凊提醒:试题调研微信公众号菜单有“志愿填报”系统各位家长考生可以参考演练。

2017最全高考志愿填报攻略!转给需要的人!

揭秘 | 高考評卷流程及现场最快12天就公布成绩!

全面【分析】你到底该不该复习?

↓↓↓“阅读原文”下载word版教育部教育部考试中心心最新发布:2017姩高考各学科试题评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教育部考试中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