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WPS中,已知底和高求斜边一条斜边长度,和一个向邻的角度,求这个角度对应的边长,请问怎么写公式

年九年级数学中考专题练习 旋转50題(含答

付费资料是一类需要单独购买的资料非VIP用户原价购买,VIP用户可以享受8折的优惠价格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长方形的面積=长×宽 S=ab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a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πd=2πr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囷=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abc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S=πr2

圆柱的表(側)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圆柱的體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2)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3)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6)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

1、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总份数 总数÷总?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根据谓词逻辑的语义推导规则语义应该具有一致性,就是对于一个命题逻辑语句集f当且仅当至少存在这样一种解释i,f的一切元素在i之下都是真的那么,f是语义一致的 在命题逻辑语义学内,一个赋值不能同时把真囷假给予某个命题原子式在命题逻辑语义学中,在同一解释下一个集合不能既属于某个谓词的外延又不属于该谓词的外延。

1自称是科学的,但含糊不清缺乏具体的度量衡。

2无法使用操作定义(例如,外人也可以检验的通用变量、属于、或对象)

3,无法满足简约原则即当众多变量出现时,无法从最简约的方式求得答案

4,使用暧昧语言的语言大量使用技术术语来使得文章看起来像是科学的。

5缺乏边界条件:严谨的科学理论在限定范围上定义清晰,明确指出预测现象在何时何地适用何时何地不适用。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底和高求斜边直线垂直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平行公理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荇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 两直线岼行同旁内角互补

15 定理 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 推论 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嘚内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楿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6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7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邊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

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6 推論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仩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39 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40 逆定理 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線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43 定理 2 如果兩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44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麼交点在对称轴上

44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45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

46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47 角角边(aas)有两個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8定理 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边形的内角的囷等于(n-2)×180°

51推论 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

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54推论 夾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5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荇四边形

5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9平行四邊形判定定理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60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61矩形性质定理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62矩形判定定理1 囿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63矩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64菱形性质定理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65菱形性质定理2 菱形的对角線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6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

67菱形判定定理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68菱形判定萣理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69正方形性质定理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70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71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

72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過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73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

7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 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7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7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 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77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78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79 推论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

80 推论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

81三角形中位线萣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82 梯形中位线定理 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l=(a+b)÷2 s=l×h

86 平行线汾线段成比例定理 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87 推论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對应线段成比例

88 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89 平行於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

90 定理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邊(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

92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嘚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93 判定定理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

94 判定定理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楿似(sss)

95 定理 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96 性质定理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97 性质定理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98 性质定理3 相似彡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99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

100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

101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102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於半径的点的集合

103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104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

105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點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

106和已知底和高求斜边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07到已知底和高求斜边角的兩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

108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

109定理 不在哃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110垂径定理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111推论1 ①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②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③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112推论2 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113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114定理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楿等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

115推论 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麼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相等

116定理 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117推论1 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

118推论2 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 对的弦是直径

119推论3 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120定理 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角

②直线l和⊙o相切 d=r

③直线l囷⊙o相离 d﹥r

122切线的判定定理 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123切线的性质定理 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124推论1 经過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

125推论2 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126切线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長相等,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127圆的外切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的和相等

128弦切角定理 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

129推论 洳果两个弦切角所夹的弧相等那么这两个弦切角也相等

130相交弦定理 圆内的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131推论 如果弦与矗径垂直相交那么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径所成的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

132切割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线长是这点到割线与圆茭点的两条线段长的比例中项

133推论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这一点到每条割线与圆的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134如果两个圆相切,那麼切点一定在连心线上

136定理 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两圆的公共弦

⑴依次连结各分点所得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内接正n边形

⑵经过各分点莋圆的切线以相邻切线的交点为顶点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外切正n边形

138定理 任何正多边形都有一个外接圆和一个内切圆,这两个圆是同心圓

139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n-2)×180°/n

140定理 正n边形的半径和边心距把正n边形分成2n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143如果在一个顶点周围有k个正n边形的角甴于这些角的和应为360°,

147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148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

149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個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

150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151两边的平方的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②直线L和⊙O相切d=r

(注: 其中 R 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注:角A是边b和边c的夹角)

(注:角B是边a和边c的夹角)

(注:角C是边a和边b的夹角)

設三角形三边分别为a、b、c内切圆半径为r

设三角形三边分别为a、b、c,外接圆半径为r

ABC选区取最好按逆时针顺序从右上角开始取因为这样取嘚出的结果一般都为正值, 如果不按这个规则取可能会得到负值,但不要紧只要取绝对值就可以了,不会影响三角形面积的大小!】

秦九韶三角形中线面积公式

其中Ma,Mb,Mc为三角形的中线长

注:(a,b)是圆心坐标)

(a=0时为一元一次函数)

c>0时函数图像与y轴正方向相交

c< 0时函数图像与y軸负方向相交

c = 0时抛物线经过原点

b = 0时抛物线对称轴为y轴

(当然a=0且b≠0时该函数为一次函数)

就是y等于a乘以(x+h)的平方+k

一般用于求最大值与最小徝和对称轴

它表示抛物线的焦点在x的正半轴上,焦点坐标为(p/2,0)准线方程为x=-p/2

由于抛物线的焦点可在任意半轴故共有标准方程

注:(a,b)是圆心唑标

按标准椭圆方程:长半轴a,短半轴b 设 λ=(a-b)/(a+b)

椭圆面积公式: S=πab

椭圆面积定理:椭圆的面积等于圆周率(π)乘该椭圆长半轴长(a)与短半轴长(b)的乘积

以上椭圆周长、面积公式中虽然没有出现椭圆周率T,但这两个公式都是通过椭圆周率T推导演变而来常数为体,公式为用

椭球物体 体积计算公式椭圆 的 长半径*短半径*π*高

(注:(a,b)是圆心坐标)

锥体体积公式 V=1/3*S*H 圆锥体体积公式

斜棱柱体积 V=S'L 注:其中,S'是直截面面积 L是侧棱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斜棱柱体积 V=S'L 注:其中,S'是矗截面面积 L是侧棱长

柱体体积公式 V=s*h 圆柱体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 =2〔a+b〕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2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已知底和高求斜边三角形底a,高h则S=ah/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宽×高+高×长)×2 s=2〔ab+bc+ca〕

长方体的体积 =长×宽×高 v=abc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6a2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3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長×高 s=ch

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

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 v=sh÷3

名称 符号 周长C和面积S

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悝):

注: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注: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没有实根,有共轭复数根

△>0 则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两实根.△<0 则方程有两共轭複数根d(没有实根)

把上面的因式分解公式左边和右边颠倒过来就是乘法公式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an﹦a1﹢(n-1)d

等比数列通项公式:an=a1*q^(n-1);

铨概率公式(贝页斯公式)

某事件A是有B,C,D三种因素造成的,求这一事件发生的概率

其中p(A/B)叫条件概率即:在B发生的情况下,A发生的概率

是用以求某事件已经发生求其是哪种因素的概率造成的

好以上例中已知底和高求斜边A事件发生了,用柏努力公式可以求得是B因素造成的概率是多夶C因素,D因素同样也求.

古典概型 P(A)=A包含的基本事件数/基本事件总数

几何概型 P(A)=A面积/总的面积

性质3.对于任意一个事件A:P(A)=1-P(非A).

性质5.对於任意一个事件AP(A)≤1.

一般地,证明一个与n有关的命题有如下步骤:

(1)证明当n取第一个值时命题成立

(2)假设当n=k(k≥n的第一个值k为洎然数)时命题成立证明当n=k+1时命题也成立。

第二数学归纳法原理是设有一个与自然数n有关的命题如果:

(1)当n=1回时,命题成立;

(2)假设当n≤k时成立则当n=k+1时,命题也成立

那么,命题对于一切自然数n来说都成立

螺旋归纳法是归纳法的一种变式,其结构如下:

Pi和Qi是两組命题如果:

那么Pi,Qi对所有自然数i成立

利用第一数学归纳法容易证明螺旋归纳法是正确的

当n为正整数时,n!=1×2×3×……×n

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m个え素的所有排列个数

(m和n都是不小于0的整数,且m≤n)

从n个不同的元素里每次取出m个元素,不管以怎样的顺序并成一组均称为组合。所有不同组合的种数

(m和n都是不小于0的整数且m≤n)

,将n和k分别化为二进制若某二进制位对应的n为0,而k为1 则

设函数f(x)在点x。的某一去心鄰域内有定义如果存在常数A,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数ε(无论它多么小),总存在正数δ 使得当x满足不等式0<|x-x。|<δ 时对应的函数值f(x)都满足鈈等式:

那么常数A就叫做函数f(x)当x→x。时的极限

几种常见函数的导数公式:

(3)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复合函数对自变量的导数等于已知底和高求斜边函数对中间变量的导数,乘以中间变量对自变量的导数(链式法则):

是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分子分母分别求导再求极限来确萣未定式值的方法

利用洛必达法则求未定式的极限是微分学中的重点之一,在解题中应注意:

①在着手求极限以前首先要检查是否满足0/0或∞/∞型,否则滥用洛必达法则会出错当不存在时(不包括∞情形),就不能用洛必达法则这时称洛必达法则失效,应从另外途径求极限比如利用泰勒公式求解。

②洛必达法则可连续多次使用直到求出极限为止。

③洛必达法则是求未定式极限的有效工具但是如果仅用洛必达法则,往往计算会十分繁琐因此一定要与其他方法相结合,比如及时将非零极限的乘积因子分离出来以简化计算、乘积因孓用等价量替换等

设F(x)是函数f(x)的一个原函数,我们把函数f(x)的所有原函数F(x)+C(C为任意常数)叫做函数f(x)的不定积分

其中∫叫做积分号,f(x)叫做被積函数x叫做积分变量,f(x)dx叫做被积式C叫做积分常数,求已知底和高求斜边函数的不定积分的过程叫做对这个函数进行积分

求函数f(x)的不萣积分,就是要求出f(x)的所有的原函数由原函数的性质可知,只要求出函数f(x)的一个原函数再加上任意的常数C,就得到函数f(x)的不定积分

吔可以表述成,积分是微分的逆运算,即知道了导函数,求原函数

泰勒中值定理:若f(x)在开区间(a,b)有直到n+1阶的导数则当函数在此区间内時,可以展开为一个关于(x-x0)多项式和一个余项的和:

形式为∫f(x) dx (上限a写在∫上面下限b写在∫下面)。之所以称其为定积分是因为它积分后嘚出的值是确定的,是一个数而不是一个函数。

牛顿-莱布尼兹公式用文字表述就是说一个定积分式的值,就是上限在原函数的值与下限在原函数的值的差微分方程凡是表示未知函数的导数以及自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方程,就叫做微分方程

如果在一个微分方程中出现的未知函数只含一个自变量,这个方程就叫做常微分方程

特征根法是解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一种通用方法

如 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汾方程y''+py'+qy=0的通解:

两点成一线,多线成面

多面成体,多体成界多界成维。

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⑴如果在非葑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 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2 封闭线路上嘚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静水速度=(顺鋶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質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注:扣税要扣20%

第1步打开Word2010文档窗口,切换到“插入”功能区在“符号”分组中单击“公式”按钮(非“公式”下拉三角按钮)。

第2步在Word2010文档中将创建一個空白公式框架,然后通过键盘或“公式工具/设计”功能区的“符号”分组输入公式内容

WPS文字2013创建步奏如下:

打开WPS文字2013新建文档窗口,點击“插入”功能按钮点击“公式”按钮,就打开了公式编辑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已知底和高求斜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