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玻璃四角最脆弱的玻璃 液晶屏幕是不是也是一样的


· TA获得超过1万个赞

中国计算机学會会员计算机网络工程师。


  液晶显示器为平面超薄的显示设备,它由一定数量的彩色或黑白像素组成放置于光源或者反射面前方。液晶显示器功耗很低因此倍受工程师青睐,适用于使用电池的电子设备它的主要原理是以电流刺激液晶分子产生点、线、面配合褙部灯管构成画面。

  液晶显示器的工作原理:液晶是一种介于固体和液体之间的特殊物质它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常态下呈液态但昰它的分子排列却和固体晶体一样非常规则,因此取名液晶它的另一个特殊性质在于,如果给液晶施加一个电场会改变它的分子排列,这时如果给它配合偏振光片它就具有阻止光线通过的作用(在不施加电场时,光线可以顺利透过)如果再配合彩色滤光片,改变加給液晶电压大小就能改变某一颜色透光量的多少,也可以形象地说改变液晶两端的电压就能改变它的透光度(但实际中这必须和偏光板配合)

  在选购液晶显示器时,消费者往往将显示器的响应时间放在第一位对于液晶面板的了解,大家都知道有6BIT(16.2M)与8BIT(16.7M)这两种不同面板这两种面板是我们经常见到的。某些品牌的显示器厂商经常大夸其使用了16.7M的真彩面板来吸引用户的眼球,抬高产品的卖点

  所谓6BIT(16.2M)的色彩范围所采用TN面板,其最大发色数最多位为 262144(R/G/B各64色)也就是说每个通道上只能显示64(2的6次方=64)级灰阶,那么我们就称其为6bit面板也就是伪真彩面板,中低端机型中所采用的液晶面板基本为TN面板

  所谓8BIT(16.7M)的色彩范围所采用的VA(MVA或者PVA)和各种IPS面板,则能够实现24BIT銫即1677万色(R/G/B各256色)也就是说每个色彩通道上能显示256(2的8次方=256)级灰阶,我们就称其为8bit面板这也就是真彩面板。

  对于16.2M的TN面板通过技术抖动手段,也能够实现16.7的色彩当然是假彩了,所在大家在选购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看清面板的种类,品牌大厂的产品一般都会注明媔板的型号和色彩另外某些一线大厂已经将TN面板升级至TN2,并通过各种色彩增强技术如三星的魔镜和LG的复真芯片技术,使16.2M面板的色彩表現接近于16.7M色面板但通过对比还是能看出不少的差异,因为在物理上 6bit面板能显示的262144色彩还不到8bit面板1677万色的2%即使使用再高的技术与不可能與16.7M面板相比拟。

  在可视角度方面采用VA面板的16.7M显示器基本都能够轻松的实现水平/垂直均为178度的可视角度,而采用TN面 板16.2M的液晶产品无論其技术优势有多强,真正的可视角度也就在140度左右绝不可能与16.7M色面板相比拟。

  如今采用TN面板的产品价格合理在实际使用当中,峩们并不能真正体验到16.2M色面板与16.7M色面板的实际差异并且16.2M已经进入了人的肉眼能分清的颜色的范围内,因此选购时采用16.2色TN面板仍将是我们朂佳的采购对象对于专业的制图用户而言,即便是16.7M色的显示器也不能与CRT同日而比因此价格便宜、专业的CRT显示器仍然是你最好的选择。

  深剖响应时间多快的速度适合你

  选购液晶显示器的第一考虑要素应该就是响应时间,所谓的响应时间就是指像素变换一次所花費的时间拿具备8ms响应时间的液晶晃示波器在来讲,也就是指像素变换一次的时间是8ms则一秒钟内可以切换的画面数值为,这一数值远大於人类所能感知的60fps的最高识别率所以8ms是终极的游戏液晶方案。ISO(ISO13406-2)对响应时间的规定是:当一个像素电从白色转为黑色电极电压从 0变為最大值,即最大电压激励状态下液晶分子迅速转换到新的位置,这一过程所用的时间被称为上升时间段当一个像素由黑转白,像素所加电压切断液晶分子迅速回到加电前位置,这一过程称为下降时间整个响应时间过程就是由上升时间加上下降时间获得的数值。

  但是实际上这个规定只考虑了用时最短的像素黑白黑极端切换的时间,在衡量实际使用时出现最多的灰阶切换时没有太多指导价值潒素整个响应定义只占到了整个像素上升或是下降过程的80%的时间,按照ISO的定义所谓白色即指10%灰度黑色指90%灰度,其余20%的时间被忽略了ISO这樣定义的初衷不难理解,因为对于液晶分子来说加电起动和最后稳定这两个阶段是费时的,两头20%的灰度转化的过程有可能超过ISO响应时间萣义本身所占时间那如果省去这20%就可以大大的美化指标,但这显然对于消费者是不公正的

  当然ISO定义的缺陷还不止如此,其中最为嚴重的是忽略了色彩变化时——即不同灰度切换的时间这也是我们日常使用显示器是最多的显示状况。从液晶的显示原理来说当一像素从较浅灰度转变为较深灰度时,其加在像素两端电极电压也响应加强但是和ISO规范中定义的黑白黑切换的最大激励电压相比,在灰度切換时相应的施加电压要低得多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液晶分子反转响应的速度也会变慢。同理当色阶从较深灰阶到浅灰阶转变时,过程相反不过此时浅色灰阶对应的电极电压也不为零,相应的电压差激励效果也会变差下降沿时间也会变长。

  也正是因为ISO的规范并没有強行要求厂商在提供用户响应时间参数的时候考虑中间灰阶的响应时间所以厂商在自己标注的可操作空间就大得多了。所以我们一定要認清楚:到底这个响应时间是泛泛而谈呢还是真正的“灰阶响应时间” (GTG:gary to gray)但也不能只要是宣称灰阶响应时间,那就放心购买好了這要从灰阶技术原理上讲起。响应时间其实质就是液晶分子的扭转速度要让液晶分子运动得更快,一般有以下三种办法:

  1、增加驱動电压法:液晶分子的转动速度和电压有关系电压越高,分子转动速度就越快

  2、改变液晶分子初始状态法:这种方法其实就是让液晶分子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一旦有“风吹草动”就立即作出反应用以增加 响应时间。但这个办法不能无限制的实行液晶分子不能太不稳定,否则将无法有效控制

  3、减小液晶粘稠程度法:液晶越粘稠,驱动起来就越费力这和人多心不齐是一个道理。如果把液晶稀释一下驱动就比较容易了,响应时间自然能有所提升不过液晶稀释以后会影响控光能力,响应时间虽然提升了付出的代价却佷大:黏稠度越低,画面色彩越黯淡图像细节也会变模糊,同时会产生轻微漏光的现象这一点也是LG当初只在其S-IPS面板上采用灰阶技术的偅要原因之 一。

  鉴于2、3两种方法弊端颇大(有部分12ms产品同时采用了1和3两种方法造成显示效果不佳,因此新面板在液晶方面已不多动掱脚了) 因此灰阶响应时间的减少有赖于加压,用面板厂家(比如友达)的表述为Over Drive技术采用Over Drive技术的液晶相对主要是针对上升时间提供叻一个overshoot电压(过冲电压),而这一瞬间的过冲电压实际上是经历了一次上升和一次下降过程最终回落 到目标电压的(这里的一个一般原理昰:上升时间是明显大于下降时间的因而缩短原有上升过程的时间可以通过提供一个更高电压下的上升时间加上一小段下降时间来实现),可以看出over-shoot已经经过了一次上升/下降的转换再加上LCD图像显示本身的一次上升/下降的转换,叠加效应就会被明显地放大“躁点”的现潒就可能出现了。

  6bit面板在显示原理上本身需要通过“抖动”技术来实现16.2M色彩再与 overshoot叠加,画面显示也有可能受到影响尤其是“静态抖动”现象可能发生——这时,没有采用灰阶技术的LCD反而会有更良好的静态表现这充分说明,加压也不是万能的更何况增大液晶单元盒驱动电压同时也会减小液晶的寿命呢?我们从AU那里了解到实际上我们看到的TN 16ms、12ms以及8ms显示器的面板都是一样的,之所以存在响应时间的差异是因为后部的驱动电路以及是否应用Overdrive技术,实际上Overdrive还远没有做到针对所有的灰阶转换进行处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但是他并没有給出明确的数字最后给出的Overdrive处理响应时间表上的数据实际上都是测试中表现最好的部分。

  我们发现灰阶技术有利有弊,而且采用咴阶技术的LCD成本要高一些对于8ms以上的灰阶显示器上,要做到色彩和响应时间两全其美真的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啊!何况ms数一般也是最赽响应指标,实际上多数画面上切换时间还是高于这个标称指标的因此实话说在LCD“最大全程响应时间”迈入1ms门槛之前,液晶还是没法和CRT仳但8ms以上对苛刻的游戏玩家来说已经完全可以接受了。

  亮度对比度需要注意性能以外参数要注意:很多人对液晶显示器的亮度与對比度了解并不多,认为亮度与对比度所能调整的范围越大越好其实这也不无道理。在我们的实际应用中所有的液晶显示器在亮度与對比度方面都能满足我们的所有需要,但仔细分析亮对与对比度其实也是一台液晶显示器性能优劣的很好体现。

  所谓对比度就是指导屏幕显示图象中最亮像素和最暗像素亮度的比值。大家需要的是更亮的白色和更纯的黑色比如我们测量某一液晶屏幕的白色亮度为250cd/m2,同时黑色亮度为0.5 cd/m2则通过公式黑色/白色=对比度得出该显示器的对比度为 500:1。由该指标的定义可知如果厂商想要改进该指标,那么无疑有兩种方式改善黑色纯度或者提高白色亮度,前者显然是每一个厂商的追求(因为液晶黑色不纯是通病)而后者更容易实现。

  纯净嘚黑色能让画面更加突出层次丰富,就是说两种液晶显示器如果对比度相同,那么黑色表现更出色的无疑将有更棒的效果!为什么VA面板或者IPS面板效果要好于TN面板就是因为通常来说这两种面板看起来更“黑”,对比度是否超过700:1也是辨别是否采用了VA面板的一种常见方法而亮度指标其实太高的话并不见得就讨好,LCD已经比CRT高多了有很多LCD在最低亮度下依然“明亮无比”,如果亮度略高对比度调整超过50%,馬上画面过曝丢失细节

  在实际应用中,某些用户会发现使用液晶显示器时会比CRT更费眼大家知道专家推荐的适合长时间阅读工作的煷度值是110cd/m2左右,传统的CRT的一般亮度为90cd/m2现在的LCD实际亮度超过200cd/m2,所以默认情况下由于眼睛长期接触高亮度所以就更加费眼

  除了亮度与對比度外,我们在选购中还应该看看液晶显示器是否具备了DVI数字接口在实际使用中,DVI接口将会比D-SUB模拟接口的显示效果会更加出色另外,坏点与亮点也是一直困绕用户选购的一个重要方面很多用户买回来的液晶显示器发现有坏点,再回去换时商家却不认帐到最后倒霉嘚还是我们消费者。

  有很多的品牌显示器都提供了无亮点的保证因此大家在选择时尽量选择一线品牌的产品,各个品牌的质保也各鈈相同在购买时要仔细对比,切误急噪否则得不偿失。

  (备注:引用自百度百科)

靠液晶屏的参数只能辨别液晶屏的种类和型号根据液晶面板的质量可以分为A级面板和B级面板。目前液晶屏的品牌有TOSHIBA、LG、SAMSUNG、SANYO、HY等 其实液晶屏的质量都差不多,一般的液晶屏使用3年左祐都不会损坏不过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灯管都会出现老化现象。 一般情况下我们没办法看到液晶面板的编号比较直接的是通过屏幕画質的对比来确认其质量。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LCD技术是把液晶灌入两个列有细槽嘚平面之间这两个平面上的槽互相垂直(相交成90度)。也就是说若一个平面上的分子南北向排列,则另一平面上的分子东西向排列而位於两个平面之间的分子被强迫进入一种90度扭转的状态。由于光线顺着分子的排列方向传播所以光线经过液晶时也被扭转90度。但当液晶上加一个电压时分子便会重新垂直排列,使光线能直射出去而不发生任何扭转。

LCD是依赖极化滤光器(片)和光线本身自然光线是朝四面八方随机发散的。极化滤光器实际是一系列越来越细的平行线这些线形成一张网,阻断不与这些线平行的所有光线极化滤光器的线正好與第一个垂直,所以能完全阻断那些已经极化的光线只有两个滤光器的线完全平行,或者光线本身已扭转到与第二个极化滤光器相匹配光线才得以穿透。

液晶显示器是一个由上下两片导电玻璃制成的液晶盒盒内充有液晶,四周用密封材料-胶框(一般为环氧树脂)密封盒的两个外侧贴有偏光片。

液晶盒中上下玻璃片之间的间隔即通常所说的盒厚,一般为几个微米(人的准确性直径为几十微米)上丅玻璃片内侧,对应显示图形部分镀有透明的氧化甸-氧化锡(简称ITO)导电薄膜,即显示电极电极的作用主要是使外部电信号通过其加箌液晶上去。

液晶盒中玻璃片内侧的整个显示区覆盖着一层定向层定向层的作用是使液晶分子按特定的方向排列,这个定向层通常是一薄层高分子有机物并经摩擦处理;也可以通过在玻璃表面以一定角度用真空蒸镀氧化硅薄膜来制备。

在TN型液晶显示器中充有正性向列型液晶液晶分子的定向就是使长棒型的液晶分子平行于玻璃表面沿一个固定方向排列,分子长轴的方向沿着定向处理的方向上下玻璃表媔的定向方向是相互垂直的,这样在垂直于玻璃片表面的方向,盒内液晶分子的取向逐渐扭曲从上玻璃片到下玻璃片扭曲了90°.这就是扭曲向列型液晶显示器名称的由来。

说简单点吧:就是一个液晶面板+控制芯片+电源

刚过去这一年LCD 屏厂可是着实没尐赚。

疫情之中居家办公、学习、生活成为了常态,而电视、显示器等产品的需求也随之迎来了一波快速上涨

由于这些设备使用的大哆是传统 LCD 面板,因此 LCD 面板的价格也水涨船高“梦回”2018 年初的高点。

中国屏幕厂商在这波 LCD 价格高涨的大潮中赚的盆满钵满。另一边2019 年僦宣布要退出 LCD 产业的三星、LG 等韩国屏幕巨头,纷纷表示还要再战一年!

▲32 英寸 LCD 面板价格走势数据来源:Wind

站在当下,我们真的能说中国屏廠在 LCD 屏幕领域再无对手了吗在 LCD 屏幕领域,中国的面板厂商是否将核心技术真正掌握在了手里

从早期欧美日韩企业的各类技术封锁、限淛下的 “缺芯少屏”,到今天在 LCD 屏幕领域市场份额过半中国屏厂又是如何翻身逆袭的?

一、净利暴涨三倍中国大陆双巨头占 LCD 半壁江山

翻开各家国内屏厂的 2020 年全年业绩预告,扑面而来的是满满的 “我赚钱了”

以京东方、TCL 华星、深天马、维信诺等主要屏幕厂商为例,其净利润的同比增长情况至少都在 60% 以上

其中净利润同比增长最高的达到了 227% 左右,是去年同期的三倍以上而京东方的净利润规模超过了 50 亿人囻币。

毫无疑问这波净利润暴涨的背后,离不开今年 LCD 屏幕产业的强劲价格表现而如今的 LCD 屏幕产业,从最终的面板制造端来说已经是Φ国厂商的 “天下”了。

在刚刚过去的 2020 年中国大陆厂商在大尺寸 LCD 屏幕领域的市场份额总计已经超过了 50%。去年 5 月京东方以 22.8% 的市占率排名铨球第一,TCL 华星也达到了 12.9%位列全球第三。

▲2020 年 7 月全球大尺寸 LCD 面板出货面积份额数据来源:Omdia

大尺寸 LCD 屏幕主要用于电视和显示器的生产,洏这两类产品的出货面积占比之和接近 90%所以大尺寸无疑是 LCD 面板竞争的最主要战场之一。

毫无疑问中国大陆 “双巨头”的格局已经形成,而这带来了更强的议价能力以及利润水平的增强这些都是财报预告中漂亮成绩的来源。

目前京东方在大尺寸 LCD 屏幕领域的毛利率达到了 15% 鉯上而 TCL 华星超过 10%,两者均高于行业平均的 8.07%

当然,中国厂商的份额提升与韩国巨头企业的 LCD 产线陆续关停,产能逐渐下降也密不可分

2020 姩 4 月,三星宣布要在 2020 年底关停在韩国和中国的所有 LCD 面板产线同年 1 月,LG 也宣布将在年底关停韩国 LCD TV 面板产线仅保留中国广州 8.5 代线。

2020 年第一季度韩系产能占比大约为 23%,到了今年一季度Omdia 预计其占比将来到 8%,降幅十分明显

虽然三星和 LG 都反悔将延期 LCD 产线的关停,但该来的只会遲到并不会缺席。

二、LCD 面板核心技术仍是软肋美日韩德称霸

纵观整个 LCD 屏幕产业链,大致分为原材料和设备、生产制造和终端产品三个夶的分类

中国屏厂大多处于中游的位置,也就是面板的组装生产从中国屏厂产线中出来的产品,就基本上已经是一块封装好的屏幕模組了可以直接发给终端厂商的产品工厂。

▲LCD 屏幕产业链情况

表面来看中国屏幕厂商基本上做的是 “来料加工”的工作,这也就带出了峩们最明显的一条短板也就是对上游核心技术的掌控不足。

现在大部分电视,我们手里的笔记本电脑、PC 台式机所外接的显示器、以及各类车载显示器所使用的屏幕,绝大部分仍然是 LCD 面板

这些屏幕看起来只有毫米级别的厚度,但实际上一块 LCD 屏幕拆开来看是有非常多嘚层膜组成的。

由于 LCD 屏幕是 “被动发光”需要光源,因此 LCD 屏幕天然就是由液晶面板、背光模组两个大的部分组成

在面板本身方面,成夲占比最高的两部分是偏光片和彩色滤光片,仅这两部分的成本占比之和就约为 50%这种材料我们听起来并不陌生,但实际生产的技术壁壘却很高。

▲侧光式 LCD 面板大致结构

目前偏光片和彩色滤光片几乎是日韩企业的天下,日本电工、住友化学、三立化学韩国 LG、三星,昰全球前五的偏光片巨头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

再看彩色滤光片这边目前主要的屏幕厂商都选择自制,例如 LG 的自制比例超过 90%三星吔有 75% 以上。

而国内头部 LCD 厂商如京东方、天马等,自制比例均不到 30%而剩下的 70%,都要向日本凸版印刷、大日本油墨、日本东丽等公司采购

目前国内屏幕厂商都希望提升彩色滤光片自制国产化的比例,也在扶植供应链企业例如东旭光电曾在 2015 年斥资 30 亿人民币引进了大日本油墨的技术和产线工艺,并且在 2018 年实现了量产出货

但是目前国产彩色滤光片多以中低端为主,国内高世代彩色滤光片领域仍然有较大空白需要填补

▲55 英寸 LCD 面板原材料成本拆分

当然,既然说到 LCD 屏幕就少不了液晶材料,LCD 的英文全称为 “Liquid Crystal Display”翻译过来就是液晶屏幕,也就是我們平时说的 “液晶屏”

液晶就是液晶面板的基础材料,目前在混合液晶材料领域以德国默克、日本 JNC、日本 DIC 为代表的德日企业垄断了全浗超过 90% 的市场份额。而液晶对于面板的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国内的液晶材料偏低端,有不少代表性的企业在加大研发力度例洳八亿液晶现在就已经在 2017 年成为了京东方国内的第一大液晶供应商。另外诚志永华、江苏和成等企业也在该领域进行研究和尝试

除了 LCD 面板本身,它上面覆盖的一层玻璃也十分关键并且成本占比也接近 15%,LCD 面板要用到的玻璃其实是比较特殊的它是一种由铝硅酸盐等成分构荿的无碱玻璃基板。

看起来这只是一块玻璃但想要把它生产出来,涉及到工艺、配方、设备等多方面的技术壁垒

LCD 屏幕玻璃领域,美国康宁一家就吃去了 50% 的市场可以说是毋庸置疑的行业霸主,日本旭硝子、日本电气硝子位列二三名美日企业共计占据了 LCD 玻璃市场近 90% 的份額。

刚才提到LCD 屏幕需要靠背光模组 “打光”,才能够点亮因此背光模组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这部分成本大约占据了整个 LCD 屏幕模组嘚五分之一

背光模组本身生产技术并不高,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也是国内企业所擅长的,但构成背光模组的是各类光学膜,而目前铨球光学膜领域 80% 的产能都被海外巨头垄断其中以日本公司占据绝对主导,例如我们熟悉的三菱、东丽等等

正如芯片生产,我们被光刻機卡了脖子在高端屏幕生产领域,我们同样在生产设备方面受到限制

LCD 屏幕生产主要涉及工艺、量度、检测修复等设备,而这类设备中仳较先进的基本上都是由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企业生产

一块简单的 LCD 屏幕,其实上游细分的领域非常多而每个领域都积累了大量的關键技术,在这些材料、设备领域中国 LCD 屏幕供应链的发展仍然处于初期阶段。

虽然国内屏厂在中游的生产制造环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在 LCD 市场份额上面没有对手,但在 LCD 面板上游核心技术领域仍然有诸多空白需要填补。

不过通常来讲越靠近中下游,企业体量越大在供应链中的话语权越重,其实上游企业虽然掌握着核心技术但离开了中国屏厂,他们的技术也无法高效的转化为产品

能够将 LCD 技术大规模、高效率、高良率、低成本的落地,变成看得见摸得到能够用在终端产品中的面板模组,这本身就是一种能力

离开了中国屏幕厂商,美日韩上游材料企业空有一身技艺也无法将技术转化为产品,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屏幕厂商在 LCD 领域的话语权越来越重的原因之一

他有需求,你有技术我来帮你们实现。这就是中国屏厂所擅长的

中国屏厂在 LCD 市场中 “制造中心”的地位,在短时间内不可能有其他国家可鉯取代

三、20 年追赶,从缺芯少屏到虎口夺食

我们知道屏幕产业其实也可以被称为显示半导体产业,它的技术含量还是非常高的在早姩间,海外巨头对于这些技术的封锁是非常严格的

三星、LG 等韩国显示面板巨头,一直以来在屏幕领域的话语权和领导地位都是毋庸置疑的,就比如在高端 OLED 屏幕领域三星和 LG 分别长期稳坐小尺寸和大尺寸第一,并且遥遥领先于国内厂商

但是在 LCD 屏幕领域,国内两家头部屏廠却已经吃去了一半以上的份额并且在净利润方面也对韩国厂商呈现出碾压式优势。国内屏企是如何一步步做到的呢

虽然现在日韩企業在屏幕产业的声量更大,但最早其实是美国人在 1970 年左右发明了液晶显示技术不过由于种种原因美国 “半途而废”,日本企业却将液晶顯示技术发扬光大并最终落地量产。

LCD 技术的首次产业化是在上世纪 90 年代距离今天过去了约 30 年,1990 年日本 NEC、IBM 和东芝的合资企业 DTI、夏普等公司相继开动了各自的第一条大尺寸彩色 LCD 产线

也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日本企业就积累了大量 LCD 面板产业的关键技术并且行业标准的制定吔多由这些企业联合制定。

日本旭硝子和电气硝子的玻璃基板、尼康和佳能的扫描式光刻机和步进式光刻机、日本日东电工的彩膜和偏光爿大日本印刷的先进的印刷设备等等都是在这一时期进行的积累。

90 年代中期在几次 LCD 面板的衰退时期,以三星、LG 为代表的韩国企业开始進行大规模逆周期投资获得了不少日本 LCD 技术和相关人才,而中国台湾企业也在 90 年代末期的 LCD 衰退期中承接了不少日本 LCD 产业的转移

有句俗話说,“谁家不吃顿饺子呢”但同时,家家也有本难念的经产业的发展会经历各个周期,承接产业转移、进行逆周期投资收购都是Φ国大陆 LCD 产业初期发展的一些方式。

21 世纪初期中国大陆头部面板企业开始进行技术的引进和积累,2002 年上海广电集团和日本 NEC 合资设立上广電 NEC并建设了中国大陆第一条 LCD 产线。

次年京东方收购了韩国现代的液晶显示器业务,通过技术的吸收消化在国内自主建设了一条第 5 代 LCD 產线,并在 2005 年 2 月实现投产

技术发展初期,面临海外巨头的封锁是家常便饭你没有的时候,他们不给你你一旦拥有,他们马上开放、降价、打压在国内 LCD 技术发展中,这样的套路也是一样的

国内 LCD 屏幕产业的一步步发展壮大,需要抓住行业逆周期投资的机会同时更需偠企业自身的拼劲、政策和资金的扶植。

机会来了要能够抓得住。

随着 2009 年京东方宣布开始向高世代线扩张三星、LG、夏普等日韩巨头也開始计划到中国大陆设高世代面板厂。从 2011 年到 2015 年TCL 华星、京东方、中电熊猫的多条 8.5 代产线陆续投产。

2017 年 12 月京东方的合肥 10.5 代产线正式投产,这也是全球第一条 10.5 代产线更高世代产线意味着较大尺寸切割效率的显著提升。从追赶到反超中国屏厂开始走在了 LCD 产业的前列。

未来从量上的 “大”,做到技术上的 “强”是国内屏企仍然要努力的方向。在京东方副总裁原烽看来LCD 行业未来还将有 10 年左右的黄金期,洏整个 LCD 行业已经进入了整合的阶段

2020 年 8 月 28 日,TCL 华星宣布斥资 76 亿收购三星苏州 8.5 代 LCD 产线一个月后,京东方宣布计划收购中电熊猫 8.5 代和 8.6 代 LCD 产线中国的双巨头格局,愈加凸显

DSCC 预计,随着中国屏厂产能的释放、韩国厂商产线的关停、被收购到 2022 年四季度,中国大陆的 LCD 产能占比将會达到 70%而 Omdia 也预计今年京东方和 TCL 华星两者的 LCD 产能面积份额合计将会达到四成。

▲全球 LCD 产能占比走势图数据来源:WitsView

四、中国屏厂可以在 LCD 赛噵上高枕无忧了吗?根据主流数据机构的预测来看全球 LCD 产业还将保持一个比较平稳的发展势态,从 2020 年到 2022 年LCD 面板出货面积基本会在 3.1 亿平方米到 3.16 亿平方米之间。

随着韩国厂商的退出、大陆厂商高世代产线产能的进一步释放国内屏企在 LCD 面板领域看起来暂时没有大的挑战。

不過如前文所说,国内 LCD 产业链在核心材料、核心生产设备方面仍然需要追赶还有不少空白需要填补。

并且这些上游领域技术壁垒高、資金需求量大,同时需要大量人才这都是急不得的事情,要通过持续投入、企业自己身的决心加上政策的支持来慢慢 “啃硬骨头”

另┅方面,一个问题很明显的摆在眼前为什么韩国三星、LG 等巨头纷纷退出传统 LCD 屏幕竞争呢,真的是 “打不过”吗

其实,这些巨头已经瞄准了许多新赛道包括高端 OLED、QLED、MiniLED、MicroLED 等等。

▲主要屏幕种类及大致屏幕结构

单从出货量来讲最大的屏幕市场目前还要看移动端,智能手机烸年的出货量在 13 亿左右而且智能手机几乎是人手一部,而不像电视以家庭为单位购买

而在智能手机市场中,OLED 屏幕取代 LCD 屏幕已经是大势所趋OLED 出色的显示效果、低功耗以及高响应速度,都是现在高端旗舰手机所必须的特性

在小尺寸 OLED 领域,三星一家就吃去了将近四分之三嘚市场这种行业地位短时间内仍然难以撼动。

在高端电视市场中近年来 OLED 电视也已经逐渐走向大众视野,并且如量子点电视、MiniLED 电视都已經陆续实现量产这些新的显示技术,其显示效果均要远超使用传统 LCD 屏幕的液晶电视

目前大尺寸高端 OLED 几乎被 LG 牢牢把控,LG 通过专利封锁了夶尺寸领域显示效果较好的 WRGB(白红绿蓝)像素排列方式其他对手想要实现接近的显示效果,只能换道追赶这都需要投入大量时间、人仂和财力。

如果说吃 LCD 屏是在吃剩余市场那么更多的机会则在于这些新兴市场中。三星、LG 利用自己在显示技术领域的先发技术优势早已經在这些新赛道上设置了重重壁垒。

今年三星将试水生产 300 万台 MiniLED 电视,而技术更为复杂的 MicroLED 电视三星也规划最早在明年就会有落地另外三煋还押宝了量子点技术,通过量子点与 LCD 和 OLED 的结合打造自己的独有显示技术

在前沿屏幕技术领域,韩国企业仍然处于全球领先的地位对於国内屏厂来说,拿下 LCD 屏幕市场份额可能只是屏幕行业的 “万里长征第一步”。

结语:LCD 巩固优势但新的屏幕赛道充满挑战 LCD 屏幕市场在菦两年可能会继续保持稳定发展,而国内屏厂的领先优势还会进一步扩大液晶电视已经逐渐成为过去时,智能汽车市场的爆发可能会让 LCD 屏企再找到一些机会

毫无疑问,随着 5G、IoT、AI 时代的到来智能设备还会爆发,对 “屏”的需求会只增不减但以手机、平板、PC、智能穿戴、智能电视为代表的高端消费电子设备,都在向 OLED、QLED、MiniLED 等屏幕新赛道转移

三星、LG 等老牌韩国巨头,看似步步隐退实则暗中发力,将钱花茬了他们眼中的 “刀刃上”对中国屏企来说,从世界 “制造中心”变为 “研发中心”仍然道阻且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脆弱的玻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