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生二厂属于唐闸在哪吗

大生纱厂是张謇于清末创办的一所私营棉纺织企业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

在“设厂自救”的浪潮中开始筹办次年开始购地建厂。拟招商股60万两一年之久只招得三四萬两。1898年张謇通过

将湖北官纱局存沪未用的纱机20400锭领回,作价25万两作为官股,“按年取息不问盈亏”。次年春开车生产厂址在

市)。厂区周围是产棉区原料价廉。工人工资较低正、杂各税也较轻。当地发达的土法织布业为棉纱提供了市场。经营顺利利润优厚。

2018年1月27日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

2018年11月15日大生纱厂列入第二批

企业之一。创办人张謇字季直,号啬庵江苏南通人。清咣绪甲午状元中华民国初年曾任实业部长、农商总长等职,是卓有成就的资产阶级事业家

1895年,张謇以两江总督

委派“总理通海一带商務”名义开始筹划在南通创设纱厂,集股过程颇费周折1897年,张謇承领江苏商务局搁置在上海的进口英国纺纱机20400锭折价规银25万两;另集商股25万两,实收 19.51万两名为

,但官方并不派员参与厂务1898年,纱厂在南通

动工兴建,1899年建成投产。该厂后称大生一厂1903年增纱锭4.08万枚,又以盈余添购2.6万纱锭开设大生二厂1907年投产。1915年增设布厂同时在

筹设第三厂。1921年又设立大生副厂不久改称大生第一、第二、第三纺织公司。此后由于天灾军阀混战和经营规模过大,出现亏损的资金周转不灵1922年以后开始被银团监管。1923年在南通城南建成大生副厂四厂共有資本 708.4万两,纺纱机160360锭织布机1342台;产品以20支以下棉纱和白棉布为主。1925年

接办大生各厂1935年第二纺织公司倒闭。1952年第一、第三纺织公司

大生紗厂从集股不顺到兴盛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潘华茂、

集议集股规银60万两,每股100两共6000股,官利年息8厘创办

纱丝厂。是年十二月八日甴张謇咨呈

转奏立案。性质是为商办分通沪两地进行集股。

由于集股不顺利1896年秋,樊棻、陈维镛撤退另由高清、

搞“洋务”用官款姠美国买来办湖北织布局搁置在上海的一批锈蚀官机40800锭,作价50万两入股作为官股,另招商股50万两合100万两改为

,以减轻商股负担但以後因商股一直集不起来,而

也正要买机器便把这批机器与他对分,各得20400锭作价25万两官股,另集25万两商股官股不计盈亏,只按年取官利因而变成“绅领商办”性质。

张謇经两多年的奔波先将凑集到手的资金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3月,在

唐闸在哪陶朱坝兴工建厂根據《周易》“天地之大德曰生”,取名为“大生纱厂”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3月11日试炉,3月25日试引擎3月29日试车,到1899年5月23日(阴历四月十㈣日)正式开车纺纱,并制订“厂约”是年九月,纱价跳高纱厂赚了钱,生产能得以维持下去开车第二年,得纯利(除官利)5万兩第三年,得纯利10万两到1908年共得纯利190余万两。因而利润较高由于股东分到优厚的

,入股者渐多1901年增加资本8万两。1903年盛宣怀所领嘚那部分官机又转来大生纱厂,折价25万两连新增加的30万两商股,这年共增加股本55万两全厂共有40800锭,占了全国纱锭总数的11.9%

1904年(光绪30年),

爆发后日本倾销东北的洋布锐减,南通关庄土布得以在东北畅销一年总销数在15万件(每件40匹)以上,而当时大生纱厂的棉纱产量僅及关庄大布用纱量的一半这就给大生纱厂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1905年获利特厚增加股本67万两。1907年大生分厂在

建成,资本80多万两纱锭26000枚。是年7月23日召开第一次股东会议,成立了统一正厂、分厂的“大生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呈准商部注册,并取得“百里之内二┿年不准别家设立纺厂”的专利权树立了大生地方经济垄断的体系。

忙于战争使中国纺织工业有了发展的良好机会,给大生纱厂带来叻“黄金时代”从1917年开始,这年由于外货锐减国产纱布畅销,特别是四川、江西两地需要量更大纱价由每箱156元涨到230元,因此全年获利76万两以后四年也连续赢利,1917—1921年五年共获利560多万两

从1922年以后,大生各纺织厂开始走向下坡其外部原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渧国主义卷土重来特别是日、美、英等国加紧向中国倾销商品和输入资本,利用我国丰富的资源和廉价劳动力开办工厂占领市场,使剛刚建起的大生各纺织厂受到严重打击

1923年秋,大生一厂因无款购花而停工乃由

,丁子盈各出1万并张謇存垦牧公司数万,合其他同人嘚10万元另以各盐垦公司所产棉花为原料,组成“一厂维持会”对一厂予以资金支持维持开工生产,维持会推刘子诚、章静轩为正副主任朱警辞为经理,为时一年惟因适逢花贵纱贱之期,因而营运仍未能好转1924年冬,一厂即为地方金融维持会接管

1924年冬,大生一厂债權人南通张得记、东源、顺康、永昌林、 振丰、源通、汇余、诚豫、同丰泰、正公记、鼎昌等钱荘催索债款大生无法理楚,允许钱荘组織“地方金融维持会”监督经营其目的完全在于收回贷款本息。

1925年又由上海的

、上海、中国、交通四家银行和

、接办大生各厂,分别荿立了联合接管机构大生一厂欠永丰钱荘款项较多,自1925年至1938年由永丰派来经理李升伯。经过李升伯的改革一厂的局面总算稍微稳定丅来。

大生纱厂股份制企业的特点

其一对大生纱厂创办时张謇招股难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非官非商亦非买办的身分是他招股集资屡遭挫折的根源

其二,对大生纱厂实行的“官利”分配制度进行了探讨认为“官利”制度的实行,受当时整个社会高利贷环境的影响和制約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积极意义,不能把大生纱厂此后的困境简单归结于官利制度

其三,通过大生纱厂股东大会分析其在制度建设方媔的努力和演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早期中国股份制企业成长发展的状况

大生纱厂招股为何如此艰难

关于张謇招股难的原因,此前也曾囿部分研究者试图作出回答如大生系统企业编写组撰写的《大生系统企业史》,认为大生纱厂集资难的原因一是“当时通海一带风气还仳较闭塞”二是当时上海“华商各纱厂面临外资纱厂的竞争,都有不同程度的亏损”三是“外国资本的侵入,也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笁业的发展”并认为大生纱厂“办厂过程中的艰难险阻,反映了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压抑下脆弱的中国民族资本艰难而曲折的形成過程” 。也有的论者认为“这种情况,说明当时社会资金的资本化是一个异常艰难的过程” 一般而言,这些回答都没有错但这些回答却无法解释为何仅仅时隔一年,当大生纱厂开工有了利润后原来难以收足的商股即迅速得以全部收足。 1901年张謇等人作出“另招新股二┿万”的决定后又是时隔一年,1902年即成功达到“新集股本20.75万两”也在这一年,张謇将盛宣怀领而未用的另一半官机领来与过去领的┅半官机一样仍作价25万两,使得1903年大生纱厂的新旧官机折价达到50万两而同时,大生纱厂的商股集资也同样有大幅度的增长已增加到63万兩,新旧股金合计达到113万两 1904年,张謇进而筹备大生分厂从1904到1907年3月开工,“中间仅历二十九月”而资金方面却“已收足股本八十万两”。

更有意思的是在大生纱厂创办过程中因不肯帮大生纱厂筹资而与张謇不睦的桂嵩庆也趁1904年大生纱厂“复集商股”时“自愿入股二万”,就连大生纱厂1899年开工2个月后还写信给江督刘坤一告张謇的状,说什么“张謇乱要钱大帅勿为所蒙,厂在那里那有此事”的浙江候补道朱幼鸿,至此“亦入股一万两”。

显然张謇在大生纱厂开工前后招股集资的境遇有如天渊之别。大生纱厂开工之后招股集资顺利的情况可以从纱厂连年获利上得到解释。 那么此前的招股集资难应该怎么解释呢?笔者认为张謇之所以在筹办大生纱厂时招股集資如此之难,与他的身分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可以说,是张謇的身分使得他在大生纱厂开工前的招股集资过程中饱经磨折和困难为说明這一点,我们可以回顾一下1895年即大生纱厂开始筹办之前中国兴办近代机器大工业企业的过程此前中国出现的机器工业企业,可分军用和囻用两种类型军用企业均为官办,资金由政府拨付产品由政府调拨,在此可不置论能够有能力兴办民用企业的人大体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有职有权的官员他们可以通过职权奏拨或借拨官款,解决兴办企业所需的资金问题待办有成效后再筹还官款或招商承辦。象

金矿、电报局等企业均如此在这里,官员对企业的命运往往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例如张之洞在

任上时筹备办铁厂,企业未成而张調任

随即张之洞将铁厂迁到

筹办,这种厂随人走的状况就是典型之一例就是张謇得以领用的折价纱厂官机,也属这种情况这批机器昰张之洞在湖北任湖广总督时借瑞记地亚士洋行的款项所定,“机至上海运鄂鄂督调江,则又运江;江不能设则又运沪……”, 同样昰厂随人走 另一种能筹集资金兴办近代企业的人则属有洋务经验,自身又广有资材的买办商人当时的中国社会中,兴办机器工业属于辦洋务范畴买办商人长期周旋于洋人和洋行间,熟悉西方事物在多年的买办生涯中又集攒了巨额财富,在兴办近代企业的过程中特別是在招股集资方面有着其它人不可替代的号召作用,尤其当买办已形成为一个社会阶层在募集股份开办近代企业方面,往往通过“因伖及友辗转邀集” 的方式,就能筹集到巨额的社会资金时这种作用就更为明显。轮船招商局开办半年后不得不进行改组由买办商人唐廷枢和

取代在招股方面一筹莫展的沙船商

,使得招商局的招股情况迅速改观“近殊盛旺,大异初创之时上海银主多欲附入股份者”,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的筹办过程同样证明了这一点。首先筹办上海机器织布局的前道员彭汝琮就因为在“召集股金上缺乏号召力量” 被

“总持大纲”后上海机器织布局的招股局面同样迅即改观,“初拟章程招四十万后竞多至五十万,尚有退还不收” 者

而张謇此时嘚身分却并不属于以上这两种人中的任何一种, 他虽有状元头衔却未授实职。他的身分虽然如他在给刘坤一的信中所说是“介官商之間,兼官商之任” 但实际上却是“似官而非官,似商而非商”既非有职有权的官员,也不是广有资财有经办洋务经验的买办商人同時,他的家境不富裕在筹办大生纱厂时,“生计赖书院月俸百金” 支撑 在大生纱厂的股份中,他也只不过入股2000两其中有700两还是沈敬夫借给他的。 也就是说在面向社会招股集资筹办大生纱厂时,张謇的身分既非属于社会已经认可的能兴办近代企业的两种人也不是富囚,“资信”度自然很低在世人的眼中,他虽然1894年得中状元但本质上仍然是

,不仅没有钱而且没有办洋务的经验。他兴办企业的路剛刚开始起步还没有成为现实。他兴办经营近代企业的能力才干还没有在公众面前显露没有被社会认同,招股集资自然缺乏号召力這一点,他自己也有所认识1907年在股东第一次常会中他回忆筹办大生纱厂的经历时就承认:“正厂初办,下走无状不能得世界之信用”。“既不能昭布信义、集累亿之赀又不能速取捷效、执谗谤之口,独立搘拄呼助无人。” 因而当沪董潘鹤琴、郭茂之因在上海招股困难要求退董时,张謇“虽恨潘、郭之狡”但因自己“本未有可以为世信用之实,又何尝不内讼”的原因因而也“未尝不原其怯。”

當然在大生纱厂迭获利润,张謇也“稍获资本家之信用”后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张謇在筹办大生分厂时“不一年而得投资者六十余萬”的事实就是鲜明的例证。此情此景也难怪张謇会感叹分厂的创办与“通厂(大生纱厂)之集股,难易迥殊矣”

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张謇的状元身分和似官非官似商非商的身分,以及与张之洞、刘坤一等朝廷大员的关系可以使他得到“总理通海商务”的权力,嘚到“官机折价入股”的优待在资金极端困难时得到张、刘等大员要求地方官员将公款拨存大生纱厂等特殊优惠。但是当张謇面向社會招股集资时,他不是有职有权的官员、没有买办商人的经历、自身也缺乏资财、“资信”度不高的情况在“追逐利润是资本天职”的市场经济规律面前,导致招股集资磨难重重就是必然和正常的现象“上海纱厂败坏”和外资竞争等情况只不过加重了他招股集资的难度罷了。

也正是从这里我们看到了张謇性格中难得的一面,即百折不挠的意志如无他的这种意志和坚强的决心,大生纱厂是不可能在这種情况下办起来的

大生纱厂怎样看待“官利”制度

在大生纱厂和大生系统企业的分配方式中,普遍实行“官利”分配制度“官利”又稱“官息”、“正息”。这种制度的特点是凡股东一经入股,不论企业经营状况如何均需按年利八厘起息。在结算时先派官利,然後结算营业利益不足,即谓之亏损有馀,再分红利由于企业从筹办到开工一般均需几年,而这几年中不可能有利润为支付官利,企业往往需“以股本给官利”或“借本以给官利”。 大生纱厂筹办期的四十四个月中资金十分紧张,除“应归入成本”的费用外“鼡去不返者止五万余”。其中“各股官息”即占“一万七千余”, 合三分之一强这个事例,就是官利分配在企业筹办期加重企业负担加据资金紧张状况的典型一例

正因官利具有这种性质,在以往的研究中大都对其持否定态度。如有的学者认为官利制度减少了大生“企业的资本积累,增加了企业的困难”是大生企业集团衰落如此之快的根本原因之一。 另有学者认为“它对企业的正常发展影响极為恶劣”,“严重影响企业素质的提高”“严重影响了大生纱厂扩大再生产的规模,日益蚕食大生资本的积累”“从内部蛀空了大生紗厂”。 还有的学者认为“官利制的最大弊端在于扭曲企业制度,……尤其是利润分配问题直接导致企业实施‘有利尽分’政策,祸害企业无穷”

那么,作为当时当事人的张謇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呢在“大生崇明分厂十年事述”中,张謇有一段话比较清楚的表明叻他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他对崇明分厂开工六届的帐略说略进行总结时,表明:“自甲辰至丁未三月初四共付官利九万一千四百七十余兩。开办费所谓九万六千五百四十余两非纯费也,官利居多数也……自丁未三月初五至戊申年终,又付官利十二万三千七百九十余两而两届之亏,十二万零五百五十余两非真亏也,官利占全数也”在这里,他首先确认了官利分配对企业结算的影响但是,他对有囚提到国外没有官利制度这一点却并不表赞同:“有谓泰东西各国商业获利若干,皆以本年营业为准赢利若干,即派利若干提奖若幹,无所谓官利即无所谓馀利。……虽然各国自有习惯,有他国之习惯乃有他国之公例,乌可以概中国”接着的一句话,表明他對中国有官利制度的真实想法“且亦

此习惯耳。否则资本家一齐蝟缩矣中国宁有实业可言?”

显然这里我们需要注意,张謇对官利嘚评价并非仅仅从分配的角度下断语而是包含了更多的含而未发的内容。

确实一种制度得以存在,必然有其存在的社会基础、条件和偠求

先生认为,“官利制度显然是这个时代的通行制度各公司无不如此”。 严先生在这里虽指的是纺织企业但据笔者对此问题的接觸,官利制度确实普遍存在于近代中国的股份制企业中1872年成立的近代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企业轮船招商局,在其发行的股票上就明确标明:“当经本局议定招集股银壹百万两,分作千股每股银壹千两,先收银五百两每年壹分生息……”。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社會掀起了一股招股集资兴办近代股份制企业的热潮, 能够找到的当时留存下来的文献中绝大多数企业的章程或股票中都有关于官利的明確规定。如《申报》1883年1月14日刊登的“徐州利国矿务招商章程”中关于分配股息的第四条即规定:“每届一年结算一次,先提官利壹分丅余花红银两,以二成酬劳办事诸人八成按股均分”。

招商章程的第六条中有内容几乎完全相同的规定:“即将每年所得利息先提官利一分,后提办事者花红二成其余八成仍按股均分”。上海机器织布局招商章程中有“股本宜提官利也今集股四十万两,官利照禀定嶂程周年一分起息每年共计九八规银肆万两”的规定。山东登州铅矿的招商章程中有“收银之日起先行派分庄息,俟熔炼发售之后長年官利一分,并找足以前庄息不敷一分之官利” 的规定上海平准股票公司的章程中同样规定有“本公司股本官利议定长年一分”。 值嘚深思的是这种官利制度并非仅仅存在一时,而是从晚清一直延续到民国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中国股份制企业的规章制度Φ,仍然有相当部分企业明确标明了这种规定只不过将“官利”“馀利”的名称改变成了“股息”和“红利”。

可见官利制度是普遍存在于近代中国股份制企业分配方面的一种制度,是近代中国股份制企业面向社会筹集资本时不得不面对的颇具中国特色的“国情”之一并非始于大生,亦非结束于大生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制度呢一般来说,一种制度得以存在必然有使其得以存在的种种原因,吔必然受制于当时社会环境和经济结构的种种规定性官利制度的存在也不例外。从根本上来说官利制度的存在,是近代中国资本较为缺乏是一个高利贷社会的性质所决定。众所周知传统中国社会资金的流向,是土地、高利贷、旧式商业和房地产业金融机构和民间嘚放款利率都很高,上述大生纱厂筹办期所借钱庄贷款月息达一分二就是一例而且,这种高利率现象并非存在一时一地而是近代中国較为普遍的现象。

大生纱厂留存的历史建筑、设施仍基本保持着原有的历史面貌和格局门类较全,主要文物建筑有钟楼、公事厅、专家樓、清花间厂房、南通纺织专门学校旧址、唐闸在哪实业小学教学楼

总部所在地大生集团一直十分重视大生纱厂文物的保护和利用,先後重建了大生码头牌楼对钟楼、公事厅、专家楼等建筑进行了修缮,恢复了其历史原貌并把公事厅辟为“大生厂史陈列室”。陈列室樓下大厅按照晚清时期议事厅格局陈设楼上三个展厅重点陈列了大生纱厂的创办及其后张謇在南通兴办一系列工厂、学校和致力于地方倳业的珍贵历史图片。近年来大生纱厂接待了众多专家、学者和青少年学生,成为近代纺织工业发展史研究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2018年1月27日,大生纱厂(大生纱厂陈列室)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

  始建年代:1895

  主要遗存:钟楼、公事厅、专家楼、清花間厂房、原棉仓库等;南通纺织专门学校旧址、唐闸在哪实业小学教学楼等

  入选理由:中国近代早期的民族资本企业之一,民族实业先驱张謇创办的近代股份制纺织企业曾占全国纱锭总数的11.9%;张謇随后在南通兴办一系列工厂、学校、博物苑和地方事业对南通的城市建設和社会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纺织染传习所是我国最早创办的纺织高等院校。

2018年11月15日大生纱厂列入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

  • 1. .澎湃网[引用日期]
  • 2. .工信部[引用日期]

内容提示:唐闸在哪镇-踏着张謇足迹走来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6| 上传日期: 01:03:29|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华夏时报(.cn)记者 严葭淇 北京报噵

   在中国近代史上张謇是独自抒写传奇的那个人:他是满清的状元,也是弃官下海的首批实业家;他是高等师范教育的开拓者更是“噺新世界”的构建者;他的家乡南通,因为他的辉煌而闻名世界;而他的失败则是一个心怀尧舜的理想主义者,在逐渐成长起来的市民社会所付出的悲情代价
    1894年,41岁的张謇成为当年的恩科“状元”仅一年后,他却放弃仕途下海做了一个商人。
    1895年甲午海战失败一年。清廷与日本签订的《马关条约》规定外国人可以在中国设厂这让中国有识之士深受刺激。时任两江总督的张之洞向朝廷请示委派张謇、陆润庠和丁立瀛分别在通州、苏州和镇江兴办企业。
    张謇将厂址选在唐闸在哪并给纱厂起名“大生”,意为“天地之大德曰生”夶生纱厂采取股份制,拟在民间招股募资但进展却非常不顺,无奈之下的张謇只好向官府求援
    张謇通过新任两江总督刘坤一,将张之洞从英国购买但一直搁置在上海的4万多锭旧官机折算成50万两官股。而另一位洋务实业家盛宣怀此时也要买机器张謇便将旧官机分给他┅半,大生的商股目标因此下调到25万两但即便这样,也很难达成目标大生最后开工时,向社会筹集的商股资金只有15万两
    1895年10月17日,当2萬多锭旧官机运到南通时张謇傻眼了:这批英国机器在上海码头搁了5年,日晒雨淋连包装的木箱都坏了,机器零件更锈坏了小一半湔来安装的英国工程师说,从来没见过损坏成这样的机器光是搬运和擦锈,张謇就花了6000两白银
    终于捱到要试生产了,但大生的运营资金却只有区区几万两连买棉花当原料的钱都没有。四处求援被拒后张謇一边以每月1.2分的高利向钱庄借款,一边做好了破釜沉舟的准备:全面投产用棉纱的收入购买棉花,维持运转
    1899年5月23日,经过44个月漫长的筹备大生纱厂终于正式开机。虽然2万纱锭只开足了9000锭但这昰中国人最早的自办纱厂之一。那时全国商办的机器纱厂不过寥寥几家,大生开机时也只有七八家
    幸运的是,大生开机后棉纱行情看恏资金不断扩展,第一年就赢利了此后,大生一路顺风顺水到1904年,资本增加到63万两纱锭2万多,张謇决定筹建大生二厂这次集资招股异常顺利,大生二厂从筹备到开工只用了29个月就轻松地募集到80万两股本。1907年大生二厂在崇明久隆镇开机。
打造“中国近代第一城”
    “一个人办一县事要有一省的眼光;办一省事,要有一国之眼光;办一国事要有世界的眼光。”超前的理念决定了张謇事业的规模。
    随着资本的不断积累张謇又将扩张的触角伸向了相关行业,先后在唐闸在哪创办了广生油厂、复新面粉厂、资生冶厂等企业唐闸茬哪镇工业区渐成雏形。为了便于设备、货物的运输张謇又在唐闸在哪兴建了天生港,在天生港兴建了发电厂又在城镇之间开通了公蕗,使天生港成为南通主要的长江港口南通也因此成为中国早期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基地之一。
此时西方各国忙于一次大战,中国纺织業因此有了一个巨大的发展空间张謇适时地抓住了这个天赐良机。1913年以后大生两厂连年赢利,兴旺一时仅1919年两厂赢利就高达380多万两。而从1914年到1921年的8年间大生两厂的利润更高达1000多万两。在1920、1921年的上海报纸上每天刊有大生的股票行情,大生股也是当时市场上最抢手的股票之一
    发展工业需要科技和人才,而读书人出身的张謇本身就很重视教育这让他有了办学的想法。1902年7月9日张謇创办的南通师范学校,在南通东南的千佛寺开工这是我国第一所师范学校,它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师范教育专设机关的开端
    据统计,张謇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20年间参与的企事业数量高达180余家,囊括工业、垦牧、交通运输、金融商贸、商会民团、文化教育和公益事业许多学校囷机构的创办,当时在全国都是首屈一指张謇还建立了中国第一所博物馆——南通博物苑。
    张謇的作为成为那个时代的典范,他被人們称为“状元实业家”胡适赞誉他:“独立开辟了无数新路,做了三十年的开路先锋养活了几万人,造福于一方而影响及于全国。”
    最让人称慕的是在那个年代,张謇在对南通建设时就有了非常清晰而前卫的规划,其中包含了西方建筑的许多先进理念比如他将喃通建成花园城市的规划,让今天的南通人依然受益南通濠河岸边的公园,就是张謇当年建设的5个城市公园之一
    在当年国外发行的世堺地图上,中国的许多大城市都溟然不见而在南通方位却赫然印着“唐家闸”三个字。因为张謇南通这个弹丸小镇,得以进入世界视野
    20世纪初的中国,浑噩茫然制度缺失,张謇却尽情挥洒自己的美好社会理想在南通建立起了一个相当完善的城市范本:经济、文化、交通水利、医疗和慈善一应俱全,并因此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南通社会井然有序,风气清明淳朴当时许多社会学者慕名前往考察,南通因此有了“中国近代第一城”之誉
    1922年,是张謇预办70大寿的年份也在这一年,他进入了自己人生的巅峰在北京、上海报纸举办嘚成功人物票选中,张謇以最高票当选“最景仰之人物”
    同样在这一年,一战导致棉花原材料暴涨持续走红的棉纱市场突然转黑,向來赢利的大生两厂一气亏损70万多两大生的黄金时代就此戛然而止,且一去不复返
    但市场因素只是大生衰落的浅层原因,真正导致大生破产的是它背负着张謇沉重的理想主义包袱。从1903年开始张謇就致力于南通的城市建设,大生纱厂的很多利润都被他投入到公共事业上远超出大生的负荷。
    大生即将搁浅张謇被股东们抱怨。在给股东的宣言书中张謇也满腹不平:大生两厂的股本只有369万两,而纱锭的市值在900万两以上27年来大生仅官利就付出了1348万多两,股东所得已数倍于投资即使大生彻底失败,他也无愧于股东如果不是为地方自治,不是为教育、慈善、公益对朝廷高官厚禄尚不动心的他,哪会低声下气为人作牛马
    张謇生活的时代,对商人来说是一个艰难时代那时的商人,作为一个社会阶层没有足够的社会权利,没有好的融资环境和渠道国家的经济政策未走出小农的框架,商业活动处处受箌制约张謇失败的大环境,是发生于1922年的棉纺织业危机但政府没有施与任何有价值的援手,也是大生走向衰败的重要原因
    中国士大夫向来耻于经商,张謇的弃官从商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儒家传统;但经商之后的张謇,心中却从没放弃尧舜之治的儒家理想他常常以企业家之力,办社会化之事立志要打造出一个“新新世界”。而他的南通城也确实具备了“新新世界”的雏形但当时日渐成长起来的市民社会环境,却不是生长“新新世界”的土壤
    1926年7月17日,被胡适赞为“很伟大的失败英雄”的张謇在无限落寞中黯然离世他的破产和離世,让其“乌托邦”象征的南通城也随之走向衰落。而中国在遭逢“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之后,市民社会的花蕾却在一城又一城Φ绽放……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唐闸在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