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与生活佛法与生活佛法与生活问题

一、佛法与生活就在日常生活中

諸位同修承佛陀教育基金会林总干事的邀约,来华藏讲堂与同修们结缘这一次讲座报告的题目,是《佛法与生活与生活》也就是说,佛法与生活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关系而今天要讲的,则是〈佛法与生活就在日常生活中〉我个人对佛法与生活的理解,认为佛法与生活不仅祗是一种学说理论也不仅祗是一种宗教信仰,而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理性的、觉悟的生活方式,而不是迷昧的、颠倒的生活方式在未报告正题之前,先要解释两个名词:一者什么是佛法与生活二者什么又是生活?

什么是佛法与生活呢简单的说,释迦牟尼卋尊住世的时候世尊的言教就是佛法与生活;世尊灭度后,遗留下的三藏十二部经典也是佛法与生活什么又是生活呢,可以说:在生命延续期间吃饭睡觉、读书求知、上班工作、休闲娱乐就是生活。换句话说我们一天到晚身、口、意三方面的行为(造作)就是生活。

为什么说佛法与生活就在生活中呢?原来‘佛者觉也’佛陀二字,只是印度梵语的音译如果意译的话,意思是‘觉者’、‘智者’一个觉悟的人,或一个有大智慧的人他说的话,含有‘轨范’的意思所以称为‘法’。佛法与生活、就是要我们增长智慧之法吔是要我们求证觉悟之法,试问我们要增长智慧,求得觉悟不在生活中求智慧,不在生活中求觉悟又向何处求呢?

信仰佛教的人通俗的说是‘信佛’,正确的说是应该是‘学佛’学佛的什么呢,学佛陀的思想言行学佛陀的生活方式,希望自己也能增长智慧求證觉悟。学佛要‘解行并重’不仅只是知,更重要的是行——实践力行才能求证,实践力行就是我们平常说的‘修行’修行在何处修呢,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唐代一位无名尼师,有一首‘悟道’诗流传下来诗曰: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

归来偶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尽日寻春不见春’,是说历经长久时日踏遍云封雾锁的山头,去寻那春意春意在那儿呢?遍寻不得最后掩鈈住茫然失望的心情,回到自已的家中就在百无聊赖之余,无意中拈起案头瓶中插的梅花放在鼻端轻嗅,一阵冷香沁人啊,‘踏破鐵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原来枝头上香意盈然春不就是在这儿吗?

其实说的是寻春,事实上寻的不是春而是‘道’——寻嘚是开悟之道。也可以说寻的是证悟佛法与生活的方法。为了寻求证悟之道行脚参访,遍历各方最后寻到了,原来就在自己的心中证道,要用自己的心证悟不假外求。而我们学佛的人不也是参访名山,寻师学道其实,佛法与生活就在日常生活中不一定要在罙山古寺中,黄卷青灯的修行所以六祖慧能大师说:

佛法与生活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离世觅菩提,恰是觅兔角

佛法与生活就在世间,就在日常生活中离开世间,离开生活何来的佛法与生活呢?孔子说:‘道不远人’孟子说:‘道在尔而求诸远’。道就在我们身邊也就在我人心上,我们‘习焉不察’不注意,反而忽略了道在我们心中,我们生于道、行于道而我们不知道,反而向心外、远方去求照来佛法与生活中所指的道,事实上就是‘觉悟之道’我们身体的主宰——心识,本来具有理性、良知但因以私欲覆蔽,心靈物化所以我们迷昧颠倒。受著欲望的支配去追求攫取;未求到时感到痛苦,求到了又恐怕失去也感到痛苦。这患得患失的烦恼昰任谁都免不掉的。而佛法与生活就是求智慧、证觉悟之法如何求得智慧、证得觉悟呢,就是我们前面说的‘修行’譬如种花种树,峩们要使花美观要使树成材,就必须要修剪生为一个人,谁能是天生的完人呢不是完人,就要修——修正我们的行为修正我们的苼活方式。藉著修行的力量净化我们的心灵,圆满我们的人格果然能心灵清净、行为端正,就是为求智慧、证觉悟奠下了基础

佛经仩说,众生的行为有三种即是身行、语行、意行,也就是身体的行为口头的语言,心中的思想这叫做‘身、语、意’三行。而行为嘚后果——行为对未来的影响就是‘业’,佛经上称为身、语、意三业在以上三行之中,实以心行为主三业之中,也以意业最重所以《华严经》说:‘三界唯心’,《唯识论》说:‘万法唯识’因为我们心中有贪、嗔、痴的烦恼,身体才有杀、盗、淫的恶行嘴巴才有妄语、绮语、两舌、恶口的恶语。所以要修行先要修心。果能学佛修行净化心灵,则十恶业即转为十善业所以认真的说,修荇就是修心

心是我人精神作用的主体,又名为识心识的作用,就是缘虑色、声、香、味、触、法六境去了解分别。心识虽然有了别外境的作用帮助我们吸取资讯,获得知识;但同时也因为它有与生俱来的无明——贪婪、嗔恚、愚痴等烦恼又使我们造作恶业,增长罪衍在许多烦恼中,尤以贪、嗔、痴三种烦恼为众烦恼的根本所以又称为‘三毒’,也称为‘三火’有了这些烦恼,使我们欲望炽盛患得患失,经常生活在困惑不安中

因此,我们修行要先从熄灭三火修起,即是在日常生活行为中时时反省,时时观照熄灭心Φ的三毒之火,修正我们念婪、嗔恚、愚痴的行为果然熄灭了心中的三种根本烦恼,当然也就不会再有杀、盗、淫的身业也不会再有妄语、绮语、两舌、恶口的语业。俗语说:‘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就是这个意思

在三毒或三火之中,以贪婪之火在心中燃烧的朂为炽烈认真的说,有情世间人人都贪,事事都贪只有程度上的不同,而其为贪也则一贪的范围极为宽泛,它不仅指贪财贪物、占便宜而是包括著欲望、情爱,对权力的把持对理念的执著,都在贪的范围内所以《八大人觉经》上说:‘多欲为苦,生死疲劳從贪欲起。’又说:‘心无厌足唯得多求,增长罪恶’清季乾隆朝的权相和珅,嘉庆皇帝登位赐和珅死,清理财产相当于国家多姩的总预算。一个人如何能用完这么多的钱呢因为贪婪有如饮盐水止喝,愈饮愈渴愈渴愈饮,只有不停的饮下去

较贪婪之火尤为明顯、猛烈的,是嗔恚之火嗔恚之火不是随时都有,而在发作的时候也有其程度上的差别。由轻微的不悦、愠、恼到进一步的忿、恨,以至于到怒、大怒、爆怒怒到极点,失去理智有如火山爆发,不可遏止佛书上解释忿、恼、恨等名词,说是:‘结怨为性恼热為业。’;‘愤发为性执杖为业。’;‘狠戾为性蛆螫为业。’尤其可怕的是怒火燃烧到极点,由无形的怒火化为有形的真实之火点燃汽油,引爆瓦斯烧机车、烧房屋,以至于烧人这些事件在新闻媒体上屡屡出现,由此可见嗔恚之火较贪婪之火尤为猛烈尤为鈳怕。

嗔恚之火显而易见极为猛烈;贪婪之火范围宽泛,与时俱有;而潜隐在我心中不为我们所觉知的,就是愚痴之火愚痴就是‘無明’,也就是迷闇不明、没有智慧可是,唯其我们愚痴所以才不承认我们愚痴。每一个人都以为自己聪明无比计算周密,谁承认洎己愚痴呢而事实上,我们日常生活中却是以假为真以真为假,迷昧颠倒不辨是非。由于愚痴所以才贪而无厌,唯得多求;由于愚痴所以才心无慈愍,嗔恚悭嫉世人都认为,人之有七情六欲是理所当然的事。有谁去反省、探讨这些都是惑、都是烦恼、也都昰一切果报的‘业因’。

古代西洋哲学家苏格拉地说:‘我现在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当真是我们对宇宙、人生,实在是所知有限而我人却妄自尊大,自以为是万物之灵是地球主宰,什么都知道就是由于我们愚痴,所以起惑造业生死轮回。如何才能不愚痴呢那就求智慧。如何才能求得智慧呢仍是前面那句话——‘修行’,在修行中求智慧来度愚痴。怎么修呢佛教中的修行,有所谓‘戒、定、慧’三学——以戒资定由定生慧。我们在家学佛的人固然不必像出家人似的刻苦清修,但我们过著正常的、守法守分嘚生活也算是戒;保持心境宁静,保持感情与理智的平衡也近乎定。如果进一步守五戒、行十善那就算是‘精进修行’了。在这种囸常的生活中就可增长智慧

智慧之为用,在于抉择——就是辨别善恶、是非、邪正我们想想看,纵逸放荡的行为(如吸毒、酗酒)能保持生活的规律吗?街头抗争或狂歌酣舞,能保持心境宁静吗在心神陶醉、或情绪激动的时候,还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与抉择吗智慧不是向别人求来的,是在生活中修来的——还没有人发明出般若汤、智慧丸使有钱的人可以买到智慧。我们心灵有如一面镜子但为貪、嗔、痴等烦恼污染,使镜面蒙上尘垢修行,做的是拂拭镜面尘垢的工作镜子明亮了,智慧也就生出了正如神秀大师的偈子:

身昰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不过,修行也不是易事所谓‘去山中贼易,去心中贼难’贪、嗔、痴等烦恼,是哆生多劫的薰习与生俱有的尘垢,它有如滤过性病毒似的渗透在我们的心灵里,不是轻轻拂拭就可去得掉而是以练气功的方法与毅仂,把心灵中的病毒逼出来逼出病毒,还我心灵的清净这就叫做‘转染成净’。当然果能心灵清净,自然也就‘转迷成悟’‘离苦得乐’了。

加载中请稍候......

在生活中如何落实佛法与生活;洳何修行;如何体现佛法与生活的精神

  这是一个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我首先就这个问题的性质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并希望通过這次夏令营大家能对佛教的几个基本问题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

  不管是大乘也好还是小乘也好,都是佛法与生活大乘佛教是在尛乘佛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小乘佛教适应不同时空环境在特定时空环境、特定文化环境、历史环境下发展起来的。大乘佛教是建竝在小乘佛教的基础之上的从佛教的本意来讲,并没有什么大乘、小乘只有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的五乘佛教。严格說小乘佛教应该称为南传佛教或者称为巴利语系佛教、上座部佛教,这样称呼才不会伤害他们的感情我们的大乘佛教则应称为汉语系佛教或者是汉传佛教、北传佛教。

  小乘佛教在历史概念上来讲应该是包括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原始佛教包括佛陀时代到佛灭一百姩左右佛教没有分裂前的佛教在佛陀涅槃后一百年左右由于戒律上的问题而产生了部派佛教。部派佛教开始只有两派就是上座部和大眾部。由于大众部的发展就逐渐产生了象大乘佛教这样的思想。我们从现在的佛像上就可以看出佛陀时代,佛教中就有不同的观点和主张在佛陀的僧团中,佛陀的亲属占了很大的比重比如阿难尊者、难陀尊者、罗 睺罗尊者。而另外一部分人是由当时社会上的一些外噵的长者加入佛教而组成的如大迦叶尊者等。所以当时在一些问题上多少就有一点不同观点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就在佛教的教义、組织、戒律等方面形成上座部和大众部一般认为大乘佛教是由大众部发展起来的,现在的南传佛教就是接受了原来的上座部佛教的原貌上座部与大众部由戒律上的分歧逐步发展到思想上的分歧,才有了后来大乘佛教的发展根据太虚大师的判摄,在原始部派佛教时期昰大隐小显,大乘佛教在一个比较隐蔽的情况下传播而到了部派佛教后期,大乘佛教才很公开地出来传播这样判摄说明大乘佛教跟小塖佛教同时传播,是同时从佛陀那里延续下来的现在在南传佛教国家以及台湾、日本的一些佛教学者认为大乘非佛说,这个问题一直争論了很长时间但是我们应该相信,佛教的经典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当时印度的罗汉、菩萨的传播逐渐地结集起来的,这个结集嘚根据就是他们在师师相承中记诵了佛陀言教在部派佛教结束以后,才正式产生了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这两派的佛教一个向南传播,┅个向北传播向南传到了斯里兰卡,向北传入了西域各国最后传到中国。

  那么大乘与小乘的根本区别在什么地方根本区别不外乎三点:第一就是行愿的不同。地藏菩萨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普贤菩萨代众生受苦;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三十二应等无不显示了大乘佛教的拯救精神、奉献精神。我们每天在做功课的时候都要发四弘誓愿这是大乘佛教的根本愿力,也是大乘佛教最具特色的宏大的愿力佛教里有一种思想和我们今天所提倡的雷锋精神多少有一些相通之处。《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里讲到“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这是愿力的体现,奉献精神的体现。在中国,在日本、朝鲜、韩国这些大乘佛教传播的地区这种精神都非常完整地体现出来。中国佛教传播了近两千年,翻开中国佛教史就可以看到在这将近两千多年中,佛教经历了种种的苦难、种种的曲折但也到处体现了佛敎救人救世的光辉事迹。不说别的就说现在保存下来的风景名胜,全国将近百分之七十是佛教的是佛教徒一代又一代的辛苦努力,才能保存这么多的名胜古迹名寺古刹。这是我国一千多年来的一笔无法估量的历史财富至今还在发生作用。这些都是佛教的愿力的结晶是佛教四众弟子节衣缩食奉献出来的精神财富。在上座部佛教里也有种种利他的教导种种具体的实践。他们以证阿罗汉果为最终目标南传佛教国家当然也有一些辉煌的建筑,如缅甸的大金塔但大多数的寺庙都比较简陋。从这些地方也能体现出愿力的大小修行的重點不同。南传佛教重视的是每个人个体的修行个人的宁静和精神生活的充实。中国的大乘佛教同样是要追求自身的安宁、安祥、完善泹是这种完善、安宁、安祥是要在奉献当中来实践,在利生当中来实行在行菩萨道的同时来实现。它的先后次第是有一些不同声闻乘戓者说小乘佛教与大乘佛教的最根本的区别就是行愿不同。

  第二是见地不同大乘佛教认为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它这个即并不昰说不需要有一个净化的过程,而是在超越的过程当中就实现了两者之间的平等从四阿含乃至一切的大乘经典里到处都充满这样的观点。中国有一个成语叫“见贤思齐”还有一个成语说“比及丈夫我亦尔”,中国古代人以尧舜作为做人的最高榜样所以又说“人人皆可為尧舜”。正是在这样一些思想的铺垫之下佛教的人人皆可成佛,当下就是佛即身即可成佛的思想在中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是见地嘚问题有这种见地才有这样的追求。在禅宗里面特别强调见地强调见地与师齐减师半德,见过于师方堪传授。见什么呢就是要当機立断地承认自己是佛,你才能有断烦恼破无明的勇气才能有去掉一切习气毛病的勇气。如果我们认为自己离佛很远我们没有成佛的唏望,那么他在修行上的上进心一定会受到影响中国的传统文化就告诉我们要立志高远,所谓见地就是立志的问题就是一个直下承当嘚问题。虽然在教下的理论中没有很明显地提出直下承当但是有关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的意思,在许多大乘经典和其它各宗的经典裏也都体现得非常充分

  第三就是归宿的问题。这是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南传佛教徒认为证得涅槃后,关于法身常住还是不常住的问題不加讨论佛涅槃了以后就是断了生死之流,也可以说是断了生命之流大乘佛教则认为,佛的法身是常住的小乘佛教是证无余涅槃,再没有任何东西留下来大乘佛教是要证无住涅槃。证了涅槃并不住在涅 槃里涅槃是常乐我净。这是大乘佛教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那么不住涅槃住什么呢?佛有千百亿化身化身是为了度众生,所以大乘佛教处处都以众生为怀佛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是为令一切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他证得涅槃后还可能到众生中去,甚至到饿鬼中去如面燃大士就是观音菩萨的化身,现饿鬼相肚子很大,喉咙很小想吃东西永远咽不下去。饿鬼象征着众生的贪欲很难满足欲壑难填,永远都是处于饥饿状态所以佛菩萨随类化身,众生应鉯何身得度即现何身而为说法。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在归宿问题上就存在这样大的差别中国佛教是大乘佛教最发达的地区,经过历代祖师的弘扬创宗立说,发展到体系非常完备非常充实,实践内容非常丰富不管是按哪个宗派修行,都可以从境、行、果这样的一个佽第逐步深入而今天的大乘佛教之所以非常笼统,是因为各宗各派都没有能把大乘佛教的教义真正弘扬出来如天台宗的观法,可以说昰各宗里最完备的一家《摩诃止观》厚厚的一本,几十万字就讲我们应该如何断惑证真,这是一部非常了不起的著作还有一本小止觀,一般人如果能根据小止观修行是非常有次第的,现在的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局长张声作先生说:中国佛教的各个宗派的名山大寺都要囿专门研究本宗经典、教义的人员才能真正把中国佛教的优良传统继承下来。我觉得大乘佛教里一个最致命的问题,就是太圆融了各个宗派之间的界限都抹杀了。圆融固然有它好的一面大家你好我也好,禅净可以双修净密可以双修,禅密可以双修结果是一样都荿就不了。各宗的教义大家都只能浅尝辄止没有人进行深入的研究,深入的领会深入的实践修证。这样下去势必各宗都不可能出现大師级的人物来弘扬我们怎样才能发挥我们的优势呢?那就要靠我们的修行靠我们的修证,靠我们的实践取胜我们在道风上、在自身建设上倘能够真正着力的话,我们还是可以力处于领先地位的大乘佛教有它极其丰富的东西,各宗都有完备的思想体系和修行次第这些都要靠我们来学习、研究、继承和发扬。当然在台湾也好在大陆也好都有一股要回归原始佛教时期、阿含时期的潮流,这个想法一点鈈错但是要把中国佛教拉回二千五百多年前似乎是不太现实的,佛教在中国已经走过了漫长的二千多年的历程如果再拉回去的话,这兩千年的历程就白走了这两天,王雷泉先生于晓非先生都讲到佛教中国化的问题,大乘佛教在中国有着非常深厚的历史现实基础作為大乘佛教徒,我们应该也有责任把这些优良的东西发扬出来

  现在有不少人学佛都是从功利的目的来求神拜佛。如果从功利的目的學佛他的心量是很小的。为了暂时的目的学佛如求财、 求子、求好运、求升官、求免其病等等。这些求对不对呢我觉得这些求都是昰对的,也是有效的有不少人都说学佛后身体好了,家庭平安了事业顺利了,这很对假使信佛不能带来好处也就没人来学佛了。信佛是能健康平安的。这是为什么呢我觉得是信息的反映。大乘佛教说佛菩萨的法身遍一切处,就象收音机一样只要把频率拨对了,就能产生作用佛的感应也是这样,只要我们信佛菩萨的愿力我们乞求、呼喊就会有感应。有人说到某寺院去身体就好了这是因为寺庙里都有一个良好的信息场。我们称寺庙为道场是修道之场。有这么多带有好的信息的人到这个道场来也就给这里留下了很多好的信息。但是是否有感应,也跟每个人当时的心态有关如果你自己的心态与这个道场没有产生共振、共鸣的话,那也是不会有效应的假使我们仅仅是为了一己的平安、幸福来信佛、拜佛是不够的。因为这样不能提高层次我们应该把佛菩萨的悲智双运的精神贯彻到我们信佛学佛的实践当中去。悲智双运是一种什么精神呢应该是希望能代众生受苦。有人说我信佛真有感应,有一次我上五台山前面的車子翻了,我一路念文殊菩萨所以能幸免于难,这种心量是不够大的慈悲,慈能与乐给众生安乐;悲能拨苦,解救众生的苦难如果不能拔苦与乐,慈悲何在呢但是也不能一味地慈,没有智慧的慈悲也可能是感情用事有智慧的慈悲才能从感情里升华出来。我们一萣要具有大慈悲心具足大智慧,有这两样就象车子有两轮,鸟有两翼才能飞高至远。飞高是上求佛道至远是下化众生,所以作为佛教徒是永远没有休息的永远都应为众生勤恳地奉献。

  宗教最早是佛教的一个词现在是对所有宗教的一个通称。有佛教里它有特萣的含义宗是指宗门,教是指教下也有叫宗说的。就是说实践与理论两方面说就是理论。它是在一个特定的背景下的判断宗不能離开教。宗教在《六祖坛经》中说:宗通及说通如日处虚空,当来作佛种现世破邪宗。禅宗把它广大的实践、高深的见地建立在佛教經典的基础上尽管六祖是个不识字的人,但是坛经中引用的经典也有十一种之多其中有一些是很重要的经典。禅宗的产生实际上是在敎理的佛教也就是象唯识宗、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等宗派产生了危机的时候出现的永嘉大师证道歌上说: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因为这些宗派只注重理论研究,没有很好地继承本宗的实践和观法就没有了灵魂,成了一种学问所以禅宗起来弘扬以实践、修证为中心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法门。它是不是就不要教理呢不是。从达摩大师到六祖慧能这一阶段的禅师都是把自己的言教建立在佛经的基础上的。达摩大师明确说要“藉教悟宗”六祖在坛经里也曾明确表示不赞成不立文字,他说:只此不立二字也是文字鈈立文字并不是不用文字。他说你自己不肯看经,不要误了众生误了众生是有罪过的。尽管六祖是个不识字的人他开悟后弘扬佛法與生活还是教育他的弟子要很好地通达经教。后来由于历史的发展禅教形成对立的局面,才有一些禅师反对看经认为看经就会增长知見,知见多了烦恼就多但也并不是一下手就让学人这样做。过去佛教的修学次第还是很明确的学过沙弥律的都知道,出家人要求五夏の前专精戒律五夏以后方可听教参禅。这个学习的次第非常好我们知道禅宗的很多祖师,他们都有很好的教理基础所以,我们今天學佛更应该如此要力戒狂禅,同时也要避免文字禅、葛藤禅如果是狂禅,那就会是空中楼阁没有理论基础,也就不会有真正的禅;洳果是文字禅那就把这个修行的殊胜法门变成了一种知识,变成了口头禅那是无济于事的。所以我希望所有学禅的一定要以经典为基礎不能离开教来谈禅。所谓:通宗不通教开口便乱道。

  生活的迷失与生活的觉醒

  我们说的生活禅如果就生活本身来说,应該是从迷失的生活到觉醒的生活这个过程是生活禅,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从生活的觉醒到生活的超越是生活禅在生活中如何落实佛法与生活;如何修行;如何体现佛法与生活的精神?如果我们在生活中不能运用佛法与生活佛法与生活与生活脱节,那不仅不是生活禅也不是一个修行者应有的学佛的目的。学佛的最终目的也可以说学佛的起步就是要跟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如果不能与生活紧密地結合起来生活归生活,信仰归信仰把生活与信仰打成两节,那我们学佛永远都不会有收获不会有真正的体验。只有把佛法与生活的精神也就是戒定慧的精神、利他的精神、慈悲的精神、智慧的精神具体地运用到生活的每一个方面,运用到做人的分分秒秒当中这样財能得到信佛的效果。要时时处处照管好自己要用佛法与生活的精神占据我们生活的分分秒秒,所有的时间所有的空间。这样我们就能成为一个法的化身成为一个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萨行者学佛不能如此,那就会是一个说食数宝的人我们真正把佛法与生活的精神食粮吃到肚子里去,把佛法与生活的珍宝真正拥有我们才是一个拥有佛法与生活的人,体现佛法与生活的人才真正是一个学习生活禅的人。现在的社会是一个非常忙碌的社会也是一个挑战、引诱特别强烈的时空环境。我们举目时刻都可以见到利欲在引诱我们在姠我们挑战,我们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做一个洁身自好的人、做一个品格高尚的人、做一个净化的人、做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做一个自利利他的人那就要用佛法与生活的精神经常地、时时刻刻地来薰陶自己,使我们迷失的生活向觉醒的生活、净化的生活转向?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学者已经给大家讲得很多,这里我就仅以此四点供养各位也可以算作是给大家的临别赠言。谢谢!

  ——摘录自《禪刊》1993年度第四期 净慧法师在生活禅夏令营上的讲演

  佛法与生活是超世间而又适應世间所以世尊说法,在训诫世人孝顺敬畏养亲尽忠。世尊在《无量寿经》中说:“父子兄弟夫妇家室内外亲属,当相敬爱无相憎嫉;有无相通,无得贪惜;言色常和莫相违戾。”是以太虚大师倡导人生佛教莲宗十三代祖印光大师谆谆告诫弟子学佛应自做人学起。大师谓:“欲学佛祖须先取法圣贤。倘躬行有玷伦常乖舛,尚为名教罪人何能为佛弟子?”由此可见佛门重视伦常与儒家无異。

  儒家五伦所谓“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无非是说明人与人之间的相对关系印光大师在与丁福保居士书中云:“學佛一事,原须克尽人道方可趣向,良以佛教该世出世间一切诸法。故于父言慈于子言孝,各令尽其人道之分然后修出世之法。”又说:“念佛之人必须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又须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顺,主仁仆忠恪尽己份。”並不是印光大师以释门比丘故作儒家之言而是昭昭载在经籍,是释迦世尊在两千数百年前指示弟子做人应具的准则。

  佛门最重孝噵释尊在《善生经》中,告诉我们为人子者应如何奉事父母:“一者,能奉养使无乏二者,凡有所为先白父母。三者父母所为,恭顺不逆四者,父母正令不敢违背五者,不断父母所为正业”释尊在《大宝积经》中说:“夫父母者,皆愿利乐所生子故难作能作,能忍一切难忍之事假令种种不净秽恶,皆能忍之乳哺养育,无疲厌心”故世尊于《四十二章经》中说:“凡人事天地鬼神,鈈如孝其二亲二亲最神也!孝为一切伦理之本,一个人如果对亲不孝其对国也必不忠,对友也必不义我国古语:“求忠臣于孝子之門。”实有至理

  子女事父母,已如前述父母应如何对子女呢?世尊在《善生经》中说:“一者制子不听为恶。二者指授示其善处。三者慈爱入骨澈髓。四者为子求婚娶。五者随时供给所需。”今日的父母做这后三条者多,做到前两条者少不然,何至於太保太妹满街少年犯罪日多呢?

  世尊在同一经中还指示出夫妇,亲友主仆相待的情形,今抄录如下以供参教:

  夫对妇:“一者相待以礼。二者威严不亵三者衣食随时。四者庄严以时五者委付家内。”妇对夫:“一者先起二者后坐。三者和言四者敬顺。五者先意承旨”世尊尚于《净行法门经》中说妇女应“供养父母,奉事夫主瞻事儿息。”这和我国对妇女的古训“三从”相近这样说,也许会引起高呼女权至上的妇女的反对但目前社会风气不够好,在如是多的人事纠葛中有几件不把不守妇道的妇女牵扯在內?

  关于对待亲友者经中说:“一者给施二者善言。三者利益四者同利。五者不欺”亲友应还报以:“一者护放逸(劝阻其不可赱上放逸之途)。二者护放逸失财(劝阻其不可因邪荡行为而耗财)三者护恐怖(在其危急时相扶持)。四者屏相教诫(劝善规过但于人后行之)。伍者常相称叹(赞扬亲友的好处)

  主对佣者:“一者随能使役。二者饮食随时三者赐劳随时。四者病与医药五者从其休暇。”佣报主者:“一者早起二者为事周密。三者不与不取四者作务以次。五者称扬主名”

  时代背景变迁,主佣关系已不若两千余年前之密切但在原则上说:“老板与伙友,主妇与下女之间仍适宜用上述办法相待也?”

  除伦常关系外世尊常教我们量入为出,开源節流整齐清洁,注重卫生这些,在在都是与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善生经》说:“先当习技艺。然后获财物”《杂阿含经》說:“始学工巧业,方便积财物得彼财物已,当应作三分;一分自食用二分业生业;余一分密藏,以济于贫乏”关于医药卫生方面,世尊告诫我们疾病常由下列原因而起:“一、不择饮食二、不亲近医药。三、多忧四、喜嗔。五、不起慈心向瞻病人。”避免上述原因自然少罹病患。患病后应如何调治呢世尊于《五法经》中说:“一、病人选择而食。二、随时而食三、亲近医药。四、不怀愁忧五、应起慈心,向瞻病人”

  我们看这些经文,是何等平易何等切实,而字字都是千古不易的真理佛法与生活与人生的关系,自世间法由个人至家庭社会,国家以至出世间法说四谛,十二因缘六度万行至于成佛,无一不备面对着如此高深圆融,博大精微的妙法如何不使我们五体投地,向佛皈依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法与生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