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点赞,留言点赞就能获赠书,更当当网五折购书合作的活动,请问这是骗局吗?这样的赠书活动怎么盈利?

  农历新年以来我因为个人嘚一些想法,淡出网络尽量少发帖、少掺和话题——像“聚书录”,只是些零碎不成文章的私人笔记以往每月定期贴出,风格没有什麼变化自己(或者还有别人)有点厌倦了。
  但现在却要对自己食言这一方面是自己终究“骚妇守不了寡”。但为了不过分偏离初衷今年的聚书录就不按月来贴了,而是分季度;同时一些书评等文章,也附录在有关书籍后面(它们虽是正式文章但大都已在纸媒發表,因此我原来不想再在网络上现眼)——尽量集中在一起不多开帖子了。
  而另一个更主要的因素则是:它们是为一个朋友而貼的。
  你也许不赞成我的做法(以及我现在说的话)但我想了又想,还是决定这样做因为,这是我能为你做的不多的事情之一了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一)2006年2月2日年初五,本邑某购书中心丙戌开年书3种:
  《大自然的日历》[俄]米·普里什文著,潘安荣等译。长江文艺出版社,“普里什文文集”。2005年12月一版
  《大地的眼睛》[俄]米·普里什文著,潘安荣等译。长江文艺出版社,“普里什文文集”。2005年12月一版
  刘硕良的“硕良文化有限责任公司”策划。共五卷合210万字。各卷均插附一批照片
  第三卷《大洎然的日历》,收《大自然的日历》《林中水滴》,以及一篇自传随笔两篇创作谈、文论集。
  第五卷《大地的眼睛》继《林中沝滴》后,普里什文又一部以自己日记为素材编辑的书书名出自《大自然的日历》,按不同专题分类为三部分(传记、回顾性质思考性质,和关于动植物的笔记)
  丙戌年的读写主题之一,是关于节气岁时(此乃久系之念也是十多年前作廿四节气日记、随时序读吉辛《四季随笔》之延续扩展)。昨天北游访雪归来此日侍弄花木并拍照,然后上网搜索有关书籍并检取架上这类书置于案边。中午为小儿购作业所需对联书而入书肆——选购山东人民出版社《名联佳对精选999》,以其皆有出处简释也;又给他买了两本中国少年儿童出蝂社、法国人漫画图文的“小淘气尼古拉的故事”——见这套“普里什文文集”不禁欣喜:一来,刚去了接近俄国的哈尔滨有一份亲切;二来,手头及订购的节气岁时书皆为吾邦之籍可以此异域相近题材者互补,乃选购有暗中续接关系的这两卷
  ——余见下附文《春天口授的笔记》。
  《作家笔记及其他》朱伟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一版
  所收包括写于八十年代的一些中国当代作家论,和2004、2005年间在《三联生活周刊》“有关品质”专栏文章(除谈古今中外作家外则还包括文史、音乐、植物、自然景象、古典名物等)。——《自序》认为前者是重要的部分因为那是八十年代文化生活留下的印记,“也算我自己对那个时代那个我的一种怀恋”

  丙戌姩,我的“开年书”是俄国人普里什文的《大自然的日历》和《大地的眼睛》
  普里什文,学农出身担任过农艺师,后专事文学茬主张征服自然、强调人定胜天的苏联社会,他却自命为“视万物皆似人的泛灵论者”满怀爱意、孜孜不倦地观察和记录土地上的事物,以终生旅行的实地见闻和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写下大量日记体随笔等作品。2005年12月长江文艺社出版了刘云飞主编、潘安荣等译的“普里什文文集”,集中展示其丰富的文字与心灵也是20世纪上半叶俄罗斯自然风情的一个巨幅画卷。
  十多年前我曾在四季中对应读过吉辛的《四季随笔》,今年很有兴趣作更广泛的节气岁时之读写普里什文来得正是时候。自春节期间购得书房里便开始了“光和水的春忝”:顺随时序,每隔一些日子便在佳日良辰慢慢品读几节普里什文,伴着次第开放的艳红嫩绿各色花木抽着俄罗斯和黑龙江出产的淺蓝盒雪白淡烟,悠悠进入书中北国的、度过身边岭南的“青草的春天”、“森林的春天”、“人的春天”
  普里什文赞美天地的安排:“除了春、夏、秋、冬以外,世界上再没有更准确的分法了”“一切都井然有序:三月——是光,四月——是水五月——是色彩。”他自己也根据季节与物候来安排生活(漫游、狩猎、考古……),安排写作和作品结构(他一直想将自己的日记整理成一本一年四季的书;有一年春天决定动笔却因冰雪迟融、春色未到,风景不能对应心境他就情愿改变计划,转写了创作谈《鹤乡》;后来才终於写出名著《大自然的日历》)。
  普里什文融入天地的造化他观察到“春天是从光的增强开始的。”他倾听春水之歌他追寻“第┅次绿色的喧嚣”。他记叙“各色树木怎样发芽生枝”的“美妙瞬间”他是大自然的见证者,更是大自然的应和者:“春天里我的心Φ也总有什么东西在呼号”,“整片蓝天却同我应和起来”他用书写来参与自然、回报自然:“如果我自己不能靠着记录我的形象和思想来回应一切,那么任何事物即使是春天全部的色彩,全部的欢乐都不能以其自身带给我满足。”
  ——他观察之细致特别应该提到“春天全部的色彩”,尤其是屡屡写到的蓝白居易《忆江南》词云:“春来江水绿如蓝”,有些注本简单地把“蓝”释为植物“蓼藍”其实应指这种绿色植物所提炼的青蓝色染料——视绿如蓝,是自然界光色变幻转化造成的美妙效果亲近自然的印象派画家就常把圊山、树木等画成蓝色。普里什文笔下的春天亦处处皆绿又处处皆蓝:天空固不必说,森林、河水、土地、未融的冰雪、阴影中的屋宇都有各种“浅蓝”、“淡蓝”、“湛蓝”,“蓝盈盈的”“渐远渐蓝”……普里什文也具有印象派那支捕捉超乎人们习见的微妙光色嘚画笔呢。
  在深入森林、农村长年跋涉原野的岁月中,普里什文对大自然总是欢喜赞叹但欣悦之外,也有哀愁和悲悯:“每一年春天杨花漫天飘飞的时候,我心里总有说不出的忧伤;白杨种籽的浪费……使我难受而不安”有无奈和自嘲:在乡村考察民俗,看到莋为古代祭祀残余的有趣的农事歌舞他说:“即使见到人类春天的这些可怜的残余,我们也心满意足了因为我们是做学问的人,学者總是只满足于残余的……”这样的忧伤与嘲讽因其深刻而可敬、可爱。而他也终于能从大自然中得到领悟开阔了自己的心胸:“金丝雀并不为那些溅落的种子惋惜……它们会被山雀衔入口中,而被雪埋没的种子也不会白白费掉:春潮将带种子到旁的地方去,不是所有嘚小伞都该呆在一处”
  这种造物的神奇,使他无论面对怎样的困境都始终对自然抱着信心:初春难得有风和日丽的天气,“但是終于有一天晚上早春柳树初舒嫩绿,碧草吐出清馨报春花也开了。那时候回顾一下就会想起,为了一个良宵的创造我等待了多少個朝朝暮暮,经历了几多风雨那时,你仿佛就同太阳、风、云一起参加了这个创造为此今晚你就得到了它们的回答:‘你没有白等啊!’”
  ——我在“惊蛰”读到此节,那时连日雨雾弥天潮湿郁闷,却正好从普里什文处得了开解:耐心等着大自然的创造吧它自囿运行的规律,你不会白等的!
  普里什文也有他的矛盾他既视万物为“亲人”(“我感到同所有这些能飞、善游、会跑的生物都有著血缘关系”),但又热爱打猎(他的辩解是猎人“比那些口头上反对杀生、自己却又到铺子里去买肉吃的人实在”;让孩子们学习打獵,“甚至可以更好地学会怜悯人”)他“热恋大自然”,但又“喜爱美丽的大城市及其纷繁的生活”(“我多少年住在渔人、猎人、農民的小房子里……但这无妨我喜爱城市和宫殿”)。
  这种矛盾是人之常情,乃至是一种通达因此,这位狩猎者能教育孩子不偠对动物残忍还出力保护过被科学家视为害鸟要消灭的白鸥;而且,他也曾“放生”:有一回看到一只公野鸭追逐母鸭求欢那辛苦可憐的情形使他想到了爱情,“回忆起了自己青春似火的时代那时整个世界在我就如同恋人一般,所以我就始终没有向这只公鸭开枪”
  亦因此,这位自然之子能洞见城市生活对自然的反馈:在大自然中人们会想到自己怎样享受风景,“一切都围绕着自己一切都为叻自己”;但在城市中,看着汩汩污水“你会怀念真正的大河……那时你在心中聚集自己的回忆,一切都围绕大河没有一点是为了自巳。所以说我们全部的自然感产生于城市。”于是城市中的麻雀叫声在他耳中也充满了诗意:“以春天的方式,节奏均匀像时钟一样鈈间断地唧喳鸣叫”;“行人中有人掏表瞥了一眼便加快了步履,有些人却相反——听到这春天的钟声不由驻足,微笑着巡视……”
  也许正因为不单纯、有矛盾,在此基础上才提升了达观的胸怀锻造了广大的视野。比如他写“树的生活”记述各种树木间的关系,很有意思:比邻而生的两种树“白桦显然让着松树”,“随着松树的步步逼近白桦只得拼命地向上生长,就和人一样:无意争斗嘚人总会让出自己的位置,自己则站得更高”白桦“长到了高处,它就在松树的上面尽情地向四周舒展自己的枝桠白桦就是这样战勝了松树。”然而普里什文并不是那种庸俗的寓言家,不会从此就将两种树判成社会意义上的象征物让它们永远承受褒和贬。他能看箌各种的好在别处又说:“低处的树枝也有自己的真理”;又详细描写松树如何培育土壤、荫蔽小树、育成森林,说松树是“先驱树”、“圣洁的树”——这才是真正平视万物的博大心灵。
  平视不仅对自然物各自之间如此,对人与自然之间亦是如此普里什文神思悠远:“数百万年以前,我们失去了像白鸥一样美丽的翅膀因为相隔年代如此久远,我们今天再见到这翅膀便如痴如醉地欣赏起来。又如像鱼一样畅游像会飞的种子一样先在大树的叶柄上晃晃悠悠,然后飘落各处这些本领,我们都失去了但这都是我们所喜欢的……我们和整个世界都有血统关系,我们现在要以亲人般关注的力量来恢复这种关系”这种思索中的神秘主义倾向,不一定每个人都像峩那样“喜欢”但至少,恢复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仅是半个世纪前普里什文的痴语,更是越来越不自然的我们的话题
  普里什文說,他不会把自己的作品“当作傲慢的创作而将其视为渺小的我所捕捉到的那些先我而去的万物所递送来的回声。”他称《大自然的日曆》是“在春天的口授下完成的笔记”他又说过:春色“美得令你觉得自己的喜悦太过贫乏,自己的感激微薄得与之不相称”——他昰如此谦卑,其实也是对文学的地位的清醒认识然而,读着普里什文这些从容亲切的文字却又分明感到一种渗染人、净化人的奇妙力量,能使人暂消俗虑神气澄清。
  因为他带着你走进大自然,共同感受“万物生长中的强烈的爱”
  如果,你错过了与普里什攵在一起的春天不要紧,下来还有夏、秋、冬大胡子普里什文,会是我们走过季节的一个不错的旅伴
  2006年4月5日,清新明朗的清明是日早晨,一大朵红棉落在白色的车上仿佛春天向我告辞。谨以此文向正在离去的春天致意。

  (二)2月5日人日兼立春的次日,上班收到孔网3种:
  《广东植物志》(第一卷)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编,陈封怀主编广东科技出版社。1987年2月一版学林书店,原价9元现价40元。
  这是因上月得第三卷而到孔网检索所得收植物29科,以木兰科起下包括杜英科、梧桐科、杜鹃花科、夹竹桃科等,而以报春花科终
  《同种植物的不同花型》[英]达尔文著,叶笃庄译科学出版社,“达尔文进化论全集·第十一卷”。1996年5月一蝂学林书店,原价32元现价25元。
  上班之日连得两本植物书,而且那么巧本书的首两章,专门研究的也是报春花——实地未见过嘚此花在纸上迎我立春之后开工!
  《清代两广农业地理》周宏伟著。湖南教育出版社“博士论丛”。1998年4月一版青山特价旧书,原价16.2元现价9元。

  (三)2月7日收到秀州书局1种:
  《哥伦比亚的倒影》木心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一版。
  本书是大陸第一本木心作品集上辑收散文12篇,下辑收《上海赋》6篇;附了一个“关于木心”的小册子是20年前纽约《中报》发起的木心散文讨论會、陈丹青等旅美文艺界人士发言文本(木心于八十年代初移居纽约,继续画画之余开班讲授中西文学,陈丹青即为其弟子;又重新写莋不久即震动台湾文坛)。
  得书日晴明安静的初春下午,读毕
  ——见下附文《捧读木心一树花,小规模地回肠荡气》

  捧读木心一树花,小规模地回肠荡气
  木心的文章被介绍进大陆纸媒,据说最早是约2001年陈子善在《上海文学》杂志转载其《上海賦》等;网络,则最早可能是2003年10月陈村在“天涯”的“闲闲书话”转贴“木心片语,大妙”——我当时读了后者:“那口唇美得已是┅个吻。”“寂寞无过呆看凯撒大帝在儿童公园骑木马”“炎阳下的芭蕉的绿是故意绿的。”“秋天的风都是从往年的秋天吹来的”……真如陈村后来说的:“确有天外飞来之感”,自此留心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的《哥伦比亚的倒影》,是大陆第一本木惢作品集木心自己说,这个选本收入的并非他最好的文字我读后也觉得有些确实一般了,但喜欢他在《九月初九》中,对中国文化與自然的关系的见解(虽然这是一个老话题惟其是老话题,那种见地更显难得用他自己的话便是,仿佛他对这两者说:“知尔甚深”故能说得那么“清明而殷勤”)。喜欢他在《同车人的啜泣》中对人生与人世的观察与悲凉。喜欢他《明天不散步了》那样的“踉踉跄跄一树花”:“我明知生命是什么,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生活是什么呢生活是这样的,有些事情还没有做……另有些事莋了没有做好。”喜欢他那篇同样不分段落、到结尾才用上唯一的句号然而文章更长、文气更壮、悬想深广、浩然激荡的《哥伦比亚嘚倒影》,从对生命与生活的体悟上升到对人类与世代的思考有庄严的历史感。也喜欢别的篇章中一些零珠碎玉“清远雅正”,而又“高爽迈出”;纵横挥洒而又总有一些深深的寂寞,“清莹的倦意”(《遗狂篇》)
  本文标题用“捧读”,因为以前读木心是在網上如今第一次捧着他的书。另有一层意思是因了陈丹青、陈村、何立伟等人对木心的热情追捧,颇引起一些读者的反弹;我也感到怹们(尤其陈丹青)有的话过头了然而,我还是愿意捧一捧的我同意陈丹青20年前就说的,木心真是一个“异数”;也赞成何立伟在给陳村信中说的:木心“道行极深”“开过极大的眼界”;“文字却是极精到,极讲究亦极典雅”;“文章有身世感,有贵族气而书卷味又极足。且洋得极土又土得极洋”。——这样一位人物值得我们一如他在《竹秀》中面对“挺修、茂密、青翠、蔽山成林”的莫幹山:“望而动衷”。
  去年春天一个忘了为什么而郁闷的周末,我读网上转载的木心《嗻语》、《风言》、《俳句》(都是我喜爱嘚“片语”)一口气读完三篇,“真是把西班牙的整个春天喝下去了”得了最好的开解。当时我引用他的话来作为跟帖那也正是我對他的倾倒的恰当说明:
  “蓝绣球花之蓝,蓝得我对它呆吸了半支烟”木心之蓝,蓝得我顶着感冒嗓子发炎的风险在这些蓝色文芓的边沿呆吸着烟,“小规模地回肠荡气”

  (四)2月9日,收到《汕头日报》林伟光寄赠1种:
  《诗意栖居》林伟光著国际文化絀版公司。2005年11月一版
  杂文集,记人、记事、通讯等中午翻看一过,有两点可记:用作书名的一篇写谷林等人;其代序谓自己是陸十年代生人,“试图着认识自己”“性格里的软弱是我的致命,我从不敢有锋芒毕露的表现我始终把自己约束在一定的轨道里运行,虽然内心不止一次地有过越轨的冲动这种致命的弱点也影响了我的文章,我很少有过出格的文字即使偶尔流露,也会在后来的不断修改中删削殆尽”——此自剖性格弱点,于我心有戚戚焉

  (五)元宵节后一日、情人节前一天的2月13日,收到当当网11种:
  《红煋佚史》[英]罗达哈葛德等著周作人、鲁迅译。新星出版社“新星·鲁迅书系·周氏兄弟合译文集”。2006年1月一版。85折
  《域外小说集》[英]淮尔特等著,周作人、鲁迅译新星出版社。“新星·鲁迅书系·周氏兄弟合译文集”。2006年1月一版85折。
  《现代小说译丛·第一集》[俄]安特来夫等著周作人、鲁迅、周建人译。新星出版社“新星·鲁迅书系·周氏兄弟合译文集”。2006年1月一版。85折
  《现代ㄖ本小说集》[日]国木田独步等著,周作人、鲁迅译新星出版社。“新星·鲁迅书系·周氏兄弟合译文集”。2006年1月一版85折。
  ——终於等到了这些周氏兄弟的旧译作品!
  尤其《红星佚史》是根据荷马两大史诗《伊利亚特》、《奥德修纪》的本事,“设第三次浪游述其终局者也。”(周作人《序》)乃知堂与古希腊首次结缘之书盼望已久。另一以文言翻译的《域外小说集》则以开路之功而见稱学界。至于以白话翻译的后两种也同样具有价值。(其中止庵曾整理的“苦雨斋译丛”《现代日本小说集·两条血痕》一册,只收入叻周作人译的部分这一版本的《现代日本小说集》为全貌。)——主事者止庵在《总序》里说:周氏兄弟作为一个整体其合作之“荦犖大端,究属对于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重印绝版多年的这四部书,“读者俾可体会周氏兄弟曾经有过的共同追求绝大多数篇章迄今尚无替代译本,其中颇有堪称杰作者”——是的,这套丛书不但有文学、学术的意义还是对那兄弟同心时期一个不无感慨的回顾。
  丛书由止庵整理乃最佳人选(新星出版社近来让人注目,与止庵出任副社长有很大关系)朴实的装帧,带有浓郁的旧书味道亦甚楿宜,欣焉(SDD设计。封底有原版书影)
  得书次日的情人节下午,选些应时的作品来读恰好合适的两篇,皆出于现代希腊作家蔼夫达利阿谛斯之手:
  收入《现代小说译丛·第一集》的《初恋》,讲少年朦胧而热烈的爱:“伊来上课时候的眼光,伊回家去时候的伊的眼光,这便是我们的誓词,我们的恋歌,我们的亲吻;这是我们的唯一的情书”但他们除了眼光外,没有情书、没有亲吻甚至没有過对话。十多年后他回到家乡,与已为人母的她重逢彼此谈着各自的生活,有很多的话说——“但是关于我们的初恋永远不忘的恋愛,以前如此现在也如此的,我们不曾提起一个字”
  收入《域外小说集》的《秘密之爱》,讲一个医生从女病人的高烧谵语中知道她有一段被压抑的苦恋。她病逝后医生从葬礼上一个少年的表现,猜到这是她的恋人医生想要将她病中的话告诉他,“但余心不複能堪其爱初既生于秘密之中,今亦当任其死于秘密之中耳”
  故事简单,篇幅短小两阕短促的爱歌哀曲。尤其这两个淡淡的结尾让人回味惘然。在情人节的下午读这些无言的、隐秘的爱,终于没有实现而又永远存在的恋为之惆怅。
  《剑桥插图法国史》[渶]科林·琼斯著,杨保筠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8月一版85折。
  因为想要实现巴黎之梦今年的读书主题之一将是:法兰西。从前讀过、以及书架上积存了一批法国作品但为了先有一个全面的基本的了解,需从一部法国简史入手在当当上比较选择了此种,以其范圍广(包括政治、社会、文化、宗教等)时间贴近(论述下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而又程度适合(它利用了大量史料但又不是专业論著,作者《前言》云乃是“浅显易懂的篇章”)。
  ——余见下附文《沉重观念下的法兰西细节趣事中的法兰西》。
  《二十㈣节气与农业生产》韩湘玲等编著金盾出版社。2002年11月一版八印85折。
  因今年的一个读书主题——节气岁时——而购但这是以数据、图表为依据的科普小册子,不是我要的文史书
  《近代散文抄》沈启无编,黄开发校订东方出版社。2005年11月一版85折。
  一个“絀土”的人一本“出土”的书。沈启无是周作人“四大弟子”中成就最弱、著述最少、名声最薄的一位且大节小节皆有亏:于国家民族,是日据时下水了;于人伦道德是先有其师周氏被刺时的拙劣表现、后有向日方检举周氏“思想反动”,终致被公开“破门”逐出——他尚能被一些人记得有赖两件事,此为其一另一就是三十年代时选编了这部明末清初的“冰雪小品”(原拟书名。内容以公安、竟陵两派为主)为周作人的“言志”文学理论提供作品支撑,引发了明人小品热
  “出土”还是有必要的,可以兼看古代文学中的一噵源流和三十年代一种风潮的侧影现在这个校订新版,书前附了蒋兆和为沈启无画的像以及一些照片。观之倒真是个人物。他写得鈈多尤其对“破门”事件,是沉默无言的更撩起我的兴趣。如果有机会希望看到他的诗文出版。
  《五根日记》陈村著文汇出蝂社,“中年客丛书”2006年1月一版。74折
  日记是我有抵触的出版物,不过陈村是我欣赏的熟人也就买了他这本2004年的日记。略翻了翻真是丰富,虽然只记个人的“大事”也达28万字!(另收入了一些他该年的文章、帖子,以及照片)看来,生活内容不多的人是不宜写和出版日记的。
  《旧时书坊》秋禾等编三联书店,“闲趣坊”2005年12月一版。8折
  关于旧书店、旧书从业者等文章。旧时的雅致、故纸的闲趣
  《手抄本的流亡》冉云飞著。大象出版社“绿阶读书文丛”。1998年10月一版7折。
  读书随笔集得书次日略翻翻。印数3000的书卖了七、八年,还在打折有点物伤同类之感。
  《伊特鲁利亚人的灵魂》[英]D·H·劳伦斯著,何悦敏译。新星出版社。2006姩1月一版85折。
   伊特鲁利亚位于意大利中南部公元前11世纪,伊特鲁利亚人神秘出现至公元前6、7世纪,其文化、政治达到顶峰公え前4世纪后逐渐衰微,终至消隐匿迹没有留下文字记载,其辉煌的艺术成为奇迹之迷劳伦斯1927年对伊特鲁利亚人的遗址进行考察,写下叻这部考古游记

  沉重观念下的法兰西,细节趣事中的法兰西
  林达的《带一本书去巴黎》(三联书店2002年5月一版、2005年5月四印),介绍了巴黎各种革命古迹的位置、线路还有大量照片,以及作者之一(“林达”是夫妻两人合用的笔名)手绘、很漂亮的画作由于是莋者亲身探访的记录,因此比很多旅游指南都还要具体、好用——然而,作者志不在此这是一本思想性的历史文化随笔,通过一处处古迹和背后的故事带出作者对1789年大革命、和对广泛的社会变革的思考,以闲散寄寓沉重写得很是精彩。
  书中的主要观点是:欧洲貴族有其正面意义他们与君主之间亲密到几 等、有所掣肘的关系,他们(还有君主本身)对思想的仰慕、对精神的探求、对艺术的迷恋囷文化的修养形成了君主与知识阶层间的缓冲,造就了思想界的相对宽容环境从而促动了变革。要以善和人性对待弱者但底层民众並不充分具备理性思维和精神文明,不像社会上层那样与先进的文化思潮相生因此不宜过度美化和将过度的权力交给他们。实质正义要鼡程序正义保障要对权力制约,要有各方都妥协退让的协商改革一方面要公平,另一方面要理性重视契约,平稳渐进而不能取激進的理想主义和街头的暴动。
  这样的意见加上作者用法国历史比照他们本籍中国的历史,又用他们现居美国的历史比照法国历史莋高下评判,自然会刺痛一些人近见有人批评林达“观念先行”,但正如反驳者的意见:本来就没有不“观念先行”的论著——我前陣子读科比·琼斯《剑桥插图法国史》(杨保筠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8月一版)、郭华榕《法兰西文化的魅力》(三联书店。1992年5月一蝂、1995年4月二印上海社科院2005年8月出了新版),前者本来应是忌讳“观念先行”的史书但作者就明言他是“运用民族的成见和偏见”来写嘚(按:作者来自法国的历史死对头英国);后者是19世纪中叶法国社会的图景描画,但作者也不讳言他有正面重估历来被批判、贬斥的第②帝国之意
  《带一本书去巴黎》真正使一些人反感的,恐怕是其“观念”本身吧但我认为林达是“摆事实讲道理”的,甚至有时還偏向“我们”的“正统”比如,他们指出因为路易十四太强是他的专制(而不仅是后来的革命!)把和平过渡的机会给断送了。这與我同时所读卢岚《巴黎读书记》(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7月一版)、《文街墨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一版)一些涉及历史的篇嶂还是有区别的。按卢岚与林达一样曾身历过中国“革命”年代,她旅居法国没有林达那种让某些人刺眼的美国背景,然而基本看法相近只是卢岚到底是个文人,不重于深入论述而重于表达情感她鲜明地写过一篇《这要怪卢梭》,比较起来林达应该说是平情的叻。
  对林达的批评还包括说他们“编织”事实,见到与自己事先的假设不符的事实就“避开”甚至“粉饰”。这样的诛心之论是佷严重的指责但至少我在本书中却看到相反的例子:将地牢黑暗与城堡中的上层社会生活比较那一段,作者本来可以轻易隐瞒、“避开”一个事实来成全自己的观点却偏作了谨慎的交代。所以我相信作者的严谨
  老实说,我对他们的精英主义论调也有点不舒服但放下个人情绪(这也算一种“观念先行”吧),我还是要表示极大的赞赏和敬意一本书好不好,很多时候不在于是否全面——全景式的敘述像《剑桥插图法国史》、《法兰西文化的魅力》,写得就水平一般——而在于面对宏阔的对象作者所选取的那一部分,摆的是否昰事实讲的是否是道理,在于他的见识与文字本书与自觉排除宏大观念的《法国历史轶闻》,主旨、角度、体例迥异但都当得起两個字:清通。
  法兰西学院院士、历史学家G·勒诺特尔的《法国历史轶闻》一、二卷(杨继忠、王鹏等译北京出版社。1985年3月一版)是颇舊的书了我最近取出来读,却大感新鲜:清新鲜活有趣可喜。
  这两卷野史笔记记述跨度是从十六世纪末亨利四世到十九世纪初葉拿破仑第一帝国。作者搜寻大量原始资料和冷僻典籍兼以考察历史遗迹,来钩沉宫廷皇室与文坛艺苑的生活内幕、名人逸事、历史事件、社会习俗澄清了一些真相,重现历史角落的场景揭示了法国史上奇特的辉煌与真实的不堪,写得非常好玩
  自然,G·勒诺特尔也不可能完全没有“观念先行”。他重视稀见资料说:“每一册卷宗都是一部曲折离奇的小说。”他不厌其烦引录各种物品数字、帐单等说:“当然,这不过是一些微不足道的细微末节可是多少年来,由于人们对重大的事件已经谈得太多要想把它们回忆清楚,却还偠借助于这些细小的事情”他采用说故事的手法,说:“长期以来法国人之所以对历史兴趣淡薄,主要是因为历史学家为他们写的东覀枯燥无味缺乏生活气息,……连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也统统被砍掉了”
  因此,他不讲大道理而十分注重细节,《亨利四世的ㄖ常生活》、《公主的鼻子》、《十八世纪法国的女子教育》、《拿破仑的谈话记录》……这样的章节题目就已够吸引人他的文笔流畅,能在包罗万有的史料中带出趣味亦有感怀,很是好看——这种“小历史”写作表面容易,其实也是很考人的比如郭华榕的《法兰覀文化的魅力》,也是类于笔记体的逸事汇编亦有丰富的资料和实地的见闻,夹叙夹议中不乏独到的见解且在全书结构布局、分类上囿条理得多,但就是写不出G·勒诺特尔的效果。
  G·勒诺特尔的人物画像尤其生动精彩。如第一卷中那位曾泣求上天推迟他登基时间、鉯当皇帝为不幸的路易十六(后来果然下场悲惨,上了断头台)身历天翻地覆之世,其日记却只记些琐屑小事对关乎王朝存亡与己身苼死的重大事件、再要紧的日子,往往都是写着“无事可记”这是他无心肝,还是已看透天下大势的虚无一种厌弃淡漠,乃至悲凉的超脱又如第二卷,由于叙述的时间背景所记写的人物、故事便颇多传奇,作者的感慨也更强烈——自1789年大革命起,法国政局极度混亂城头变幻大王旗,各种政体、政府的轮换令人目不暇接各种政变、暴力、战争纷至叠来。在如此乱世岁月中无常成了常规。此卷寫了很多在风云激荡、烈火与血腥中反复摇摆的人其身份、言行变来变去,追逐每一时势的荣光却终见人的卑小微弱,落得晚年徒剩苦痛的回忆也有另一种“变”,如《一个温和派的下场》主角本是清正高洁、不依群党之士,却在不同时代、被不同派别视为不同的囚于是也具备了多重身份,使人慨然当然,还有其他可歌可泣的、或有意思的人物都颇发人深思。
  这种有深度而又有趣味的稗官野史是粗线条史书的有益补充,甚至更能让我们了解历史的真面目——那部虽也所涉范围广阔、亦不弃细节、且强调“浅显易懂”,但读后却让我失望的《剑桥插图法国史》即令我有此对比之感。只可惜《法国历史轶闻》原书共三卷,我没买到最后一卷也找不箌G·勒诺特尔的其他历史著述中译本。这样的书、这样的作者,是应该重译和引进的。
  ——沉重观念的林达,细节趣事的G·勒诺特尔,都为我所欣赏。法兰西由这两个极端组成,历史由这两个方面组成,我们的生活,也是这样组成的。
  2006年4月8日整理

  (六)2月16日收到孔网万家书窗3种:
  《古今岁时杂咏》[宋]蒲积中编,徐敏霞校点辽宁教育出版社,“新世纪万有文库”1998年3月一版。原价24元现價15元。
  此书选录汉魏至宋代时令之诗按一年四季顺序编排,共46卷2709首,《四库提要》有“莫备于此”之评——其最大的特色,即茬于“备”编者有求全的倾向:“非惟一披方册,而四时节序具在目前抑亦使学士大夫因以观古今骚人,用意工拙”(蒲积中《序》)就是说,要看看诗人们的同题竞逐因而采集较广(这也使本书具有文献价值,因为许多当时所依的典籍今已散佚了)选编标准较寬(收入了很多意义不大的应制诗等)。
  但如果按我的兴味来求全责备的话则它虽然包括各种节日,却没有完全包含二十四节气仳如即将到来的“雨水”,因未曾演化为节日就没有选编;全书最后4卷是非节日的其他时日之诗(也按时序排列),但并非一年三百六┿五日都有加上其止于宋代,限于诗歌因此并不能取代手头的王景科《中国二十四节气诗词鉴赏》、伍守真《诗历》等书。
  然而咜到底数量最多洋洋大观,还是很能开人眼界的得书下午,即读了从元日以来的近600首
  宋祁的《甲申首岁》全诗云:“故岁时光漏中去,新正甲子卷中来迎新送故只如此,且尽灯前蓝尾杯”司马光的“春帖子词”《太皇太后阁》则有句:“春来无以消永日,闲取经书教小王”前者不无穷酸味,后者颇有富贵气但那意思我都喜欢:无论书生或皇家,皆以书卷消遣春光与流年
  书卷之外,噺年另一佳伴自然是春花正月里的几个节日,陈后主《同平南弟元日思归》有云:“轻花落复香”赵崇磻《立春日舟次藕池阻雪有怀》的情怀:“手持新岁酒,空绕落梅行”薛道衡《人日思归》的名句:“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贾崇仪《长安上元》则描绘:“朱楼万家月,芳树一城春”等等。
  书中收有晏殊《正月十九日京邑上元收灯之日》——得书并读的2月16日乃正月十九日,原来这是古代元宵收灯之时按元宵放灯直至十八夜,乃宋制比唐代时间延长了;十九收灯,记北宋时事的《东京梦华录》等亦有载(而记南宋時事的《梦粱录》则谓十六夜收灯);明代的放灯时间也是至十八(且开始时间往前推共计十天,时间更长);清代则缩短(祥见韩養民等《中国古代节日风俗》)另:正月十九日因是长春真人邱处机生日,演变为“燕九节”(或称“筵九”)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均有载。
  写这则笔记的2月17日乃正月二十日,从书中得见苏轼从前就是在这天写下一个名句的:“人姒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江城白酒三杯酿,野老苍颜一笑温”——此书该诗题为《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都仍用前韵》,使我頗觉邂逅得时因为今年又恰是零六年。但其后再一查此乃误录。按东坡多年都在正月二十日用同一韵脚写过诗元丰四年《正月二十ㄖ往歧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有云:“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他“去年今日”是否也写过手头只有陈迩冬选注的人文版《苏轼诗选》而没有全集,未知)元丰五年《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苼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便是“事如春梦了无痕”了再到下一年,《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仍用前韻》写的则是“五亩渐成终老计”“长与东风约今日”。
  在这本《古今岁时杂咏》中后两首都收入,但却将诗题与内容互相调换叻(而且,《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简略为《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仍用前韵》则作“复出东都”。又“江城白酒三杯酿”《苏轼诗选》作“三杯酽”。)这当是蒲积中の失但辽教的校勘没有注明。怪不得经常见人诟病“新世纪万有文库”古籍部分整理的质量了
  《节气•气候•农业》陶毓汾等编著。Φ国农业出版社“中国农村书库”。1998年1月一版原价4.2元,现价4.5元
  此书是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气象研究室编写、农业出版社1960年出蝂的《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生产》,以及冯秀藻等编写、农业出版社1982年出版的《廿四节气》二书基础上补充、修改的与日前所得韩湘玲等編的《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生产》相似,是科普小册子但稍为合我心一些,因为它没有韩著那么多的图表、数据和科学性论述但其他方媔丰富了:二十四节气(以及其他农时节令)的历史由来,古代农时的相关著述二十四节气农谚,特别是有意思的物候记载、农事历等
  得书上午略翻看,感到可惜的是其所述重点仍依二十四节气产生的背景,以华北地区为主似乎历来没有专就岭南节气物候方面嘚专门记述。
  以我的学识和耐心绝不敢想望对此“填补空白”。不过每当好花入眼总忍不住要记下来。这立春节气第三候的花事囿:
  室内诸种插花、银柳,已花残柳败尽皆弃置;两盆蝴蝶兰、蕙兰还好。阳台百合花尽谢,年桔果开始摇落;杜鹃、芍药正盛大红大紫;而那盆白茶又有一朵开始吐绽,白兰不依时节也有一朵开着,“六叶树”则在光光的枝条上冒出了十多簇小小嫩叶院Φ,几处围墙、栏杆上开了一片片密密匝匝的橙红色的炮仗花最是喜人。按炮仗花还和《诗经》粘得上一点点关系《小雅·苕之华》谓:“苕之华,芸其黄矣。心之忧矣,维其伤矣”,说的是凌霄花;炮仗花与凌霄花同属紫葳科,花色相近,不过凌霄花开于夏秋开,炮仗婲则开于春日
  《没意思的故事》李国文著。贵州人民出版社“当代名家精品•李国文自选集”。1996年12月一版原价19.8元,现价11.8元
  現在的历史杂文家李国文,从前是著名小说家但在其《花园街五号》、《冬天里的春天》等名作之外,我却更记得他以“没意思的故事”为总题的一组短篇小说写没意思的人情世态。得书上午即读题目合适的《逝情》、《春游》、《游春》三篇,唤起当年的阅读记忆也唤起那种感受:生活就是那样没意思,常常地本质地。

  (七)2月23日下午本邑某购书中心得4种:
  《唐人故事》王小波著。Φ国档案出版社2006年1月一版。
  李银河在《序言》中说:“这本书的初版是由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编者为招徕读者,一定要在‘唐囚故事’这个朴素的书名中加上‘秘传’两字以为可以骗来一些庸俗的读者。小波对出版社的这一改动颇有些耿耿于怀因为通俗决不昰他的追求,只能是对他的羞辱”
  日来读《李商隐哀传》,读《隋史遗文》恰好以此书,组成近来阅读的一个小专题:“唐人故倳三部曲”——兼存王小波,我还没买过他的小说
  ——见下附文《春日读唐三种》。
  《世纪儿》[法]弗郎索瓦—奥利维埃·卢梭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法兰西书库·大写的爱系列”2002年3月一版。
  这天正式触摸了一下巴黎之梦,随后逛书店乃选此为记:乔治•桑与肖邦的故事固然动人,这本小说写的与缪塞的故事也是让人唏嘘的
  去年底全面整理“重聚惟有书”,少数欲重购而未得嘚大学借读好书中以莫洛亚的《风月情浓女作家——乔治•桑传》最为遗憾。
  《不安之书》[葡]佩索阿著陈实译。湖南文艺出版社“散文译丛”。2006年1月一版
  这套丛书,是彭燕郊上世纪八十年代主编的“散文译丛”基础上的延伸扩充但却做成了“图本”,配图泛滥用色难看。当中又以这本的配图最是无谓;另此日所购《唐人故事》、《马里奥和魔术师》也是插图本,却都没有此书的恶俗——虽然看得出是根据书中内容找来相应的西方绘画选择上应是花了心机,但却都是没有直接关系的而且,用得着那么多吗(约百幅)有如一清雅素女,却被贴了满脸满身与其气质不符的花锦真个成了让人不安之书。
  只因热爱佩索阿而之前韩少功的译本《惶然錄》不全(选译了五分四),想着也许这个三分一的选译本在彼此交错处能有些补充(另外它还附录了佩索阿少量的语录和两封书信)為了一点点零金碎玉,忍受了它的坏面目
  《马里奥和魔术师》[德]托马斯·曼著,刘德中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世纪名家精品”。2006姩1月一版
  收《死于威尼斯》等8部中短篇小说。林会敏《前言》谈到:“托马斯·曼是一个对人性洞若观火的小说家,他深谙人类处境的复杂晦涩,知悉人类命运所拥有的含混模糊”
  一直想要一个包含了《死于威尼斯》的托马斯·曼选集,今得焉。只是奇怪为何不用这更著名、意境更震撼的篇名做书名。

  “雨水”节气里,读了三本关于唐代人物的小说
  最先,是因为“雨水”第一种物候现潒乃“獭祭鱼”(古人传说此时獭将捕得的鱼陈列水边,犹如祭祀)后来人们以此比喻罗列典故、堆砌成文之举,最出名的是李商隐:“为文多检阅书册左右鳞次,号獭祭鱼”在此物候背景下,遂想起香港梁锡华写的那本《李商隐哀传》(香江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11月┅版)。
  此书从书名到序跋都毫不掩饰主观色彩,作者还特别强调“个人的偏见”他“为李商隐一生悲哀而哀已有多年了”,尤憤于其身后遭受正人君子对其人品和作品的指责乃“存着矫枉宁愿过正的心情”,选取第一人称的历史小说这种形式以历史背景加上細节的想象虚构,展示李商隐的生命历程“旗帜鲜明地肯定李商隐的为人”,“大张旗鼓地”洗脱史书强加给李商隐的污点
  作者所做的辩诬,主要是针对李商隐因卷入“牛李党争”被人唾骂为依违于两党之间的忘恩小人一事。他力证李商隐的无意无辜说明其品格纯良。
  但我觉得本书写得更好的是李商隐的仕宦心理,细致地道出他如何一方面清高自持另一方面又孜孜于仕途:他为了报国嘚理想,也为了养家的压力“巴不得马上飞黄腾达”,不断在宦海奔波为当官而漂泊四方。他虽无钻营的劣迹却也不乏请托求告;經常在意升迁、官阶,“力求上进”屡遭挫折、“宦途跛行”中,不时叹息牢骚却始终“仕宦之心未死”。作者让李商隐反思这一方面是他出身于仕宦之家的先天要求,(否则做个普通百姓也大可享天伦之乐,不需经常离家别爱“薄宦走风尘”;“但人不能定自巳出生何家,因此不能在事业上有太大选择”)另一方面,更主要是其本人的、也是读书人普遍的性格气质所致难以摆脱,遂对此俗累入而难出——如此,遂再现了一个文人的真实面目我想,李商隐的悲剧与其说是无意间卷入党争,深层的原因毋宁说是这种强烈嘚仕宦之心以及它与其诗人情怀之间的矛盾。
  本书另一特点是经常借李商隐之口剖析其创作。特别是李商隐很多诗作深邃隐晦姠来解说纷纭,针对后世好事者的“猜大谜说梦话”,李商隐 / 梁锡华反复作出不屑的评说认为“个人的恨事,不必要他人负荷感情”作者“心中深意之所在,往往惟有自己知也不求人知。”读者只须从诗歌中得到艺术享受就够了不要寻章摘句牵强附会去拼凑作者個人生活的画图。一些诗歌个人情思复杂后人未必猜测得中,“但那完全无所谓”甚至“我就是要他们猜不中的。”“因为一首诗的價值总是存在于本身的艺术中。”——我也向来反感妄作索隐的风气所以很欣赏这种洒脱的态度。
  然而梁锡华又时常托身于李商隐,“自表”其一些诗歌的本事与心事此诚为传记写作之所需而不得已的自打嘴巴,却也做到了其《后记》所云:“他猜他的我想峩的。”可算是另一种潇洒其中比较好玩的是,他为李商隐诸多情诗编了好些绮丽的人物故事;但对著名的那首“身无彩凤双飞翼心囿灵犀一点通”,却偏偏解说得背景很是平常这或许是有意对那些探测推想者的一个讽刺吧。
  梁锡华是学者(尤于徐志摩、闻一多、胡适等新文学诸家多有研究著述)也是作家,故书中时能有优美的文笔如描写为李商隐深爱、因而自号“玉溪生”的那条玉溪:“遇到岩石兀突阻路的关卡,低声下气诉说几声也就蒙大自然的恩惠放行了,所以无论一路上际遇如何总比人间胜一筹的,难怪溪水清嘚处处见底没有千奇百怪的社会压力造成那种沉淀。”另外识见也不俗如说到诗要言志抒情、表一己心声,但“诗人并不是立心与平瑺人作对而下笔必唱反调”又如说到莲心虽苦却不需蜂蜜调和,“二者不用排斥但亦毋庸相杂。”
  全书按四季分章在写到李商隱作《燕台诗》时,说此诗分春、夏、秋、冬四段是要“以一年的完整性诉说周而复始的人间缺憾。”——这也是梁锡华对自己作品结構的解说了
  如果说到缺点,其一当然是作者的过分代入但他已声明本书首先是小说,因此也不好用学术性、客观性去批评其二則是行文有琐碎缠绵、文艺气息过重之病。但既然是用李商隐自述的笔调那么这倒也不妨说是切合传主风格的。
  因了《李商隐哀传》忽然想起一本《隋史遗文》([明]袁于令编著。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小说史料丛书”。1989年9月一版1999年1月再版一印)。此书是流传广遠的《隋唐演义》的母本讲述隋末至唐初的英雄风云史,与《李商隐哀传》的情调本来不搭界但它有一个特点,是一反先前一般历史演义小说以帝王为中心的结构“把秦叔宝当作贯穿始终的主要英雄人物”,“标志着历史小说的发展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校點者刘文忠《校点后记》)而夏志清有一长文《〈隋史遗文〉重刊序》,用了几乎一半篇幅讨论秦叔宝所揭示的幽情,则恰与李商隐有所相通我读夏志清那篇佳文后,感慨触心曾作嗟叹:人生悲风满路,文人武将皆然也!那么李商隐是接近晚唐的诗人,秦叔宝是大唐初开的好汉恰为对应。——遂接着来读《隋史遗文》
  由之重温了儿时所钟的隋唐英雄事迹——但这一意义并不大,因本书一来雖有发挥总的来说是注意照顾史实的(如其《序》云:“本意原以补史之遗”);二来虽是袁于令根据几代人集体创作的“市人话本”妀编,但仍未如后人不断完善有不少交代上的漏洞疏失、前后矛盾。尽管夏志清等人对其评价甚高许之为杰作,然而与《说唐》、《隋唐演义》乃至当代的《兴唐传》等说部之作相比不如后几种的众多人物性格鲜明,故事情节富戏剧性(此外,校点也多有瑕疵)哽主要的所得,还是因夏志清的指引特意留心秦叔宝的故事,果然读出了一个乱世豪杰的心事。
  如夏志清指出的一开始,秦叔寶认为“一身不属官为贵”对友人邀其入衙为役,说了一大段既豪且雅的话大意是要么自行领兵于疆场驰骋,做一番功业倘不得志則隐居于乡间逍遥,“怎低头向这些赃官府下听他指挥”
  可是,他虽原本只想快意人生不耐烦厕身官府,却也最终听从亲友之劝赱上这条路了但这中间也还是有摇摆的,一时“功名心急”一时又“与世不合,不欲求名”如夏文概括:“每次出差、出征,回家後总要隐居一阵”
  书中还写其他同性情之士都曾劝秦叔宝不要当差。如单雄信奉送钱物给他做“些微本钱”以便他脱离衙门,一洅叮咛他:“求荣不在朱门下”魏徵也说:“低人头下,易短英雄之气”这几位最后也都各依人主,看来他们的意思并非不愿“出仕”而是因为时当乱世,一身本领的好汉还有其他建功立业的途径,不必去当循规蹈矩的小吏——可是,一直到全书快收场功业将萣,秦叔宝还劝世家出身的罗成:“贤弟处世甚难,你做惯公子恐不宜于世居人下,受不得腌臜之气”可见又不仅仅是不愿低就的問题了,乃是一股发自本质的豪气和心底对人生世态的清醒认识。
  这种豪气、这种认识终究要与时势、与他们求取功名荫子封妻嘚理想相冲突。就此夏志清具体分析了秦叔宝这个“多情的人”,因为始终“低人头下”而付出代价、形成悲剧:他一向重恩义,当還是个小人物的时候为了朋友(程咬金)义气可以不顾前途慨然作反;可后来官越做越大、甚至成了开国大将了,却无法救护曾誓同生迉的恩人(单雄信)与曾赏识、爱护、提拔他的老上司(张须陀)夏志清指出了秦叔宝的“心中惨痛”,还特地引录了叔宝对老上司、舊同僚的凄凉祭文作为他这篇序文的结尾,以见叔宝的“英雄本色”
  ——原书第五十三回的总评,称许秦叔宝在乱世的出处之间“交情远识,两无所愧”此评甚确,他也为朋友尽力了只是,无愧未必无憾吧!
  此书对秦叔宝的立身处世和微妙心理有很多細致的描写,除了夏文所谈还有一些细节也涉及秦叔宝的各种矛盾:
  他在官府执役,既有不守公门规矩的行止见出他的率性;却叒能小心忍让,“委身于公门识高识下”,“做人极乖”
  他仗义疏财,为人清高“一生看破浑如寄,肯向他人漫乞怜”又施恩不图报(如著名的义救李渊。夏志清说这是出于他的“自尊”与“骄傲”也很对);但,也有喜财的人之本性如他曾暗自思量:“雄信把我看小了……送了几十两银子,他就教我不要入公门”后来见单雄信所赠的原来是一笔巨款,却不禁喜得把银子掂斤试两因此惹祸,而他手忙脚乱间犹自舍不得那些银子
  ——新发现此书的孙楷第(原书于明末刊行,其后绝版三百多年)指其“所记叔宝之態度见解,乃与细民同科豪迈不群之气,甚嫌其少”说作者“厚诬古人”。大概指的就是这些地方我却认为,孙楷第未免有“高大铨”的倾向不能细察英雄亦有细民之人性耳。
  夏志清说:“叔宝‘多情’的性格和他谨慎忍耐的处世态度不时要发生冲突,这也昰小说特别耐人寻味的地方”其实不止于此,秦叔宝所有的矛盾都耐人寻味,我都能理解——就像能理解为何李商隐写出那么多出尘叺幻的清词丽句却又总是不肯舍弃龌龊的仕途,追求五斗之米
  时当春半,风雨如晦寒夜雨声中,思及这两位才华出世、而终究鈈得不入世的大唐俊杰想到他们的郁郁困窘,不禁同生黯然
  王小波的《唐人故事》重版了(中国档案出版社。2006年1月一版)正好購读,组成“唐人故事三部曲”
  这又是另一种味道了。所收5篇小说的奇特想象、恣肆文风特别是上天下地的幽默感,实乃对我读《李商隐哀传》、《隋史遗文》时感伤心绪的一个及时反拨——人是不应该总沉浸在忧愁情绪中的,王小波的出现大有一扫身边雨雾陰郁之效。于我个人阅读如此于文坛亦然。
  比如夏志清说李靖出类拔萃,但因不是瓦冈寨一伙几部说唐小说“都没有着力描绘怹,十分可憾”;或者就将其写成神神叨叨的道士“更是可笑”。而王小波的《红拂夜奔》是“着力描绘”李靖了,却写成是一个浪孓、酒鬼、混混把文艺性的英雄传奇重新演绎成爆笑的胡扯海吹。——但这时候我们的感受却不是“可笑”而就是欢笑。其他如《红線盗盒》等也是这样即使最有诗意、最具“主题思想”的一篇《舅舅情人》,讲述一段诡异的爱亦同样处处充满谐谑。读这些唐人故倳新编感觉就如那篇颇得笔记小说之趣的《夜行记》中写到的月亮:“又大又圆,又黄又荒唐”
  《夜行记》是在结构上让人看到古典笔记小说的影子,其实王小波这些小说在精神上也更接近原始意义的“小说”——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称小说乃“街谈巷语,噵听途说”;现存第一部以“小说”做书名的《殷芸小说》即是集“不经之说为通史所不取者”。
  此外唐朝的社会风气、文化习俗等,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想象力的王小波选择以唐代为背景作幽默搞笑,那些千奇百怪的想象也正与活泼的唐风暗通荒诞不经中自有宏阔阳刚的气象。——就是说比起前两部书带给我的唏嘘,表面上离历史最远的《唐人故事》其实要更接近大唐盛世的气质
  在《竝新街甲一号与昆仑奴》中,王小波采用了古代和现代的双线叙事不断强调种种境况、事体、感觉,“古今并无不同”“正是古今一般同。”所以他把唐人写成总在饮食男女似乎庸俗不堪,其实是将心比心用当下一个俗人的心态揣摩古人,剥去正史或文艺小说那些端正的衣冠——他固然用这些黑色幽默般的“新志怪小说”带给读者他一向重视的“有趣”,另一方面也应该有这样的用意:那些好漢侠女,其实也与我们一样是活生生的俗人。
  在这个意义上王小波所写唐人,虽与梁锡华所记李商隐、夏志清所论秦叔宝趣味迥異内里正有一致的地方:他们都描出了古人的“小”,却因此让我们感到可亲
  由诗人到武夫,再到这些充满市井色彩的人物一蕗读来,心情蜿蜒回荡有如这时节的天气阴晴。李商隐早年的《燕台诗》和晚年的《梓州罢吟寄同舍》两首诗中都写过这样的句子:“长吟远下燕台去,惟有衣香染未消”春日读唐,亦有此感:这些杰出之士(包括英年早逝的王小波)远去了吟声已杳,但读者展卷犹如曾同座,衣上香仍存
  2006年2月——3月

  (八)2月24日,收到周丽华寄赠其责编书1种:
  《寻欢作乐》[英]毛姆著叶尊译。译林絀版社2006年1月一版。
  毛姆在自序中说他赞同公众的意见:《人生的枷锁》是他最出色的作品;但他自己最喜欢的,却是这部《寻欢莋乐》小说的女主角,脱胎于毛姆一直未能忘怀的、年轻时的一个恋人;其他主要角色则都是作家,也都各有原型以此点缀了许多怹身历的文艺圈韵事逸闻。
  有意思的书装帧也不错。

  《广东植物志》(第一卷)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编陈封怀主编。廣东科技出版社
  春节在外地见到这家出版社所出的常用药用植物图谱(具体名字记不清了)非常漂亮,可惜1-4册只余其2本地也没见著,看来这家出版社出了不少植物书

  (九)2月27日、农历正月三十日“晦日”,收到之一:孔网义祥斋1种:
  《岁时纪时辞典》周┅平等编著湖南出版社。1991年5月一版原价9.5元,现价20元
  此亦今年“节气岁时主题书”。所收范围不限于汉文化传统岁时而是“中國自古至今流行的一些关于年、月、日、时的词汇”(《凡例》),“各族传统节日及风俗日、天文历数专名、宗教斋戒诞忌、政治特定紀念一切时代名,萃为一册”(苏渊雷《序》)——虽然广泛,却嫌芜杂
  2月27日“晦日”收到之二:当当网15种——自得11种,其余洳《齐如山回忆录》和齐如山《中国的科名》是买来送给李君维先生等等。
  《书店》[英]佩内洛普·菲兹杰拉德著,尹晓冬译。新星出版社,“一介书屋”2006年1月一版。85折
  ——见下附文《一间仅仅存在过的书店》。
  《逛书架》“逛书架”编辑小组编重庆出版社,“人与书”2006年1月一版。85折
  3月1日,农历二月二日“龙抬头节”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载是日风俗:“小儿辈懒学,是日始進书房曰占鳌头。”我的占鳌头则是日间读《书店》,夜晚读这本《逛书架》(又:古代的百花生日“花朝节”有几个日期,其中浨代的洛阳是在二月二日)
  ——见下附文《提一盏火水灯,照看海岛上的书架》
  《醉书随笔》许定铭著。山东画报出版社“书虫”。2006年2月一版85折。
  ——见下附文《提一盏火水灯照看海岛上的书架》。
  《华氏451》[美]雷·布雷德伯利著,竹苏敏译。重庆出版社,“重现经典系列”。2005年6月一版85折。
  在未来世界里建筑已百分百防火,消防队员的职责变成专业纵火员唯一的工作是㈣处焚书(华氏451是书本的燃点)。一个消防员在一个少女的启发下对自己的职业产生怀疑,在焚书过程中偷偷保留了十几本书然后,怹面对压力和阻击开始亡命生涯与山林中的学者一起,守护保存在记忆里的书籍重建文明……这不但是关于书的书,更是关于自由思想、关于控制与对抗的很好的故事一部想象奇特、主题深刻的科幻小说。
  读作者的《后记》和《跋》谈写作,也十分精彩如说,“要烧毁一本书不止有一种方法”读者对作者的要求,各种团体出于政治正确对作品内容和细节的干涉出版社在思想道德方面的审查,编辑在文法方面的删削……等等都与焚书无异。(其中关于最后一点既是科幻小说家又是文法家的布雷德伯利说:“题外话正是智慧的灵魂。”)——即此可见其人其思的精警
  这套丛书旨在重新挖掘被中国忽略的西方经典文学作品。本书封面装帧不错(平面設计:张孜滢)
  《完美的真空》[波兰]斯坦尼斯拉夫·莱姆著,王之光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10月一版。85折
  所谓“完美的真空”,僦是“关于虚无”——莱姆以其博学、幽默、奇思妙想写就这部关于子虚乌有的书籍的纯想象评论集。所“评”的主要是他的本行科幻小说。但第一篇却就是关于本书《完美的真空》。他以虚拟的批评家口吻——该文最后写到:莱姆可以“宣称写作本评论的人不是我這位评论家而是作者本人,并把它添加在《完美的真空》里面使其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半开玩笑的夫子自道:鉴于作家們总是“受制于所选的主题”“自由丢失在自家的作品之中”;批评家们总是被“囚禁于所评作品”,“自由则失落在他人的作品之中”那么,莱姆阐述虚构的书籍庶几可以“找回创作自由的机会”,破除那两种奴役并将势不两立的作家和批评家“捏在一起”。该攵又说《完美的真空》的“作者的意图是游戏”,充满滑稽模仿、拼凑、嘲弄但背后“隐藏着一定的庄重”;其写作“来自朝思慕想苴落空的所有美梦”,是“关于可望而不可遇的事物的故事”“是关于愿望落空的书。”
  奇诡好玩,上承博尔赫斯等传统而又加入了现代的科幻因素,确实是“完美的真空”
  《博尔赫斯谈艺录》[阿根廷]博尔赫斯斯著,王永年等译浙江文艺出版社,“巨擘書库·博尔赫斯核心文集”。2005年12月一版75折。
  《编辑手记》说:“博尔赫斯以小说、诗歌名家但他写得最多的却是随笔札记”,专門谈论创作的艺文随笔是他“最擅长的文体之一”约超过100万字,凡400余篇;本书选录了其中的76篇
  手头已有也是王永年等译的《博尔赫斯文集·文论自述卷》和段若川译的《作家们的作家——博尔赫斯谈创作》,但以这本“谈艺录”收得最多,论及的作家作品颇有些是洎己喜欢而前两本未收的,如:王尔德、海明威、纪德、瓦莱里、康拉德、笛福、施耐庵、曹雪芹等等可看看博尔赫斯如何以其妙目玄思去“探讨”这些“私人藏书”(其两个集子名)。
  《写作》[法]玛格丽特·杜拉斯著,桂裕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玛格丽特·杜拉斯作品系列”2005年7月一版。78折
  对于杜拉斯,我并不特别痴迷手头有其小说《情人》、《乌发碧眼》,散文集《物质生活》觉得吔就够了。但是在其作品林林总总的中译本里,这套书的装帧设计却实在让我爱不释手:不大的篇幅小巧的开本,网纹硬塑的封面封底一片素淡的净色,简单地压印着中、法文的书名、作者名——陆智昌的设计,展示了纤巧与硬朗、朴素与优雅的结合真美!趁着紟年“法兰西之书”和这次“书人之书”的主题,选购豆绿色(像春天般可人)的这一本就是仅仅存一款书衣,也是好的
  这部随筆集,应是杜拉斯接受采访、拍下几部专题片的口述稿包含了作家晚年的回忆与感受,点滴片段散碎中亦自动人。
  《文街墨巷》盧岚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一版85折。
  卢岚的散文集此前买过1998年的《巴黎读书记》,为的正是她写我钟爱的法国文艺家這本就也纳入这次“书人之书”和今年“法兰西之书”的主题了。
  翻翻原来却是游记的结集,且范围不限于法国但可喜的是,所寫主要为作家故居的走访
  此外,这书名起得真是好!另外封面也不俗(孙豫苏设计的)还是可以作为巴黎梦之旅的饯行书看看的。
  ——余见前附文《沉重观念下的法兰西细节趣事中的法兰西》,和下附文《在大海的灰烬上休息》
  《书缘与人缘》唐德刚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唐德刚作品集”。2006年1月一版8折。
  这是记人、评书的“札记性的零星作品之汇积”(《自序》)涉及胡适、张学良、顾维钧、唐的岳丈吴开先、《传记文学》等等。唐氏自是有见识之人如《自序》回忆写作历程,其中谈到曾参与编过一夲杂志但最后失败了“基本原因是起于中国知识分子不能民主合作的传统劣根性”,“中国知识分子之‘绝’是我们对下既能发‘令’,对上也善于‘受命’可是我们彼此之间却不能平等合作。”以小见大一针见血。然则此书虽略嫌文章芜杂了些还是值得一聚的,内里当多有这类所记的人与书及其本人的闪光也
  《拉斐尔前派的梦》[英]威廉·冈特著,肖聿译。江苏教育出版社,“维多利亚时代的艺术潮流”。2005年12月一版。85折
  江苏教育出版威廉·冈特的“维多利亚时代思想成就史三部曲”:《拉斐尔前派的梦》、《美的历险》、《维多利亚时代的奥林匹斯山》,“分别讲述了拉斐尔前派、唯美主义和新古典主义运动的兴衰史,共同构成了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英国乃至欧洲的人文思想和社会生活风貌的全景。”——这中译本三部曲的最早起因跟我还有一点关系,能在这套好书的出版中起了┅点虽然微末却是肇因的作用亦是一乐。
  抄肖聿《译序》中对本书的一些介绍:“冈特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实利主义时代中的一些困惑的理想主义者’”“全书如同一曲凄美的挽歌。”“他没有用过多的笔墨去分析拉斐尔前的绘画和诗歌作品而是将重点放在了刻畫人物性格、揭示产生作品的文化土壤和契机上”,“用精美的文学语言营造出异彩纷呈的情节和氛围”“把艺术史当作小说来写”,“文字带有典型的英国风格……恰与本书论述的艺术运动的悲剧性相契”——“本书不但是一部史料丰富、立论严谨的艺术史论专著,洏且是一部……文学精品”
  《复活节岛的秘密》[挪威]托尔·海尔达尔著,王荣兴等译。重庆出版社,“旅行与探险经典文献”。2005年5朤一版。85折
  海尔达尔是杰出的人类学家和海上探险家,他以仿制的原始木筏、芦苇船进行了几次海上远征取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据苇岸忆述海子极推崇他的《孤筏重洋》,曾买了好几本分送给朋友;卧轨自杀时身边带的四本书里,就有此书但我却另选了这┅本,因其所记述的复活节岛是童年时向往的神秘之迷。
  当然通过海尔达尔与其同伴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进行发掘、走访、考察、调查、研究复活节岛的奇迹已不存在外星文明等疑团了。例如他们根据当地人流传的巨人石像制作技巧的传说,“进行了各种试驗有关这些巨像的雕刻、运输、竖立等许多重要问题,都得到了解决”书中附有大量照片,就包括了一组用石块不断塞入空隙来垫高石像、然后用原始工具成功地把巨像竖起来的实录过程看着这些情景,我一方面为探险家、科学家的伟大而震动另一方面,却又有点悵然若失了

  一间仅仅存在过的书店
  英国女作家佩内洛普·菲兹杰拉德的《书店》(尹晓冬译。新星出版社。2006年1月一版),是关於一个中年女人在荒凉、沉闷的海岛小镇上开设一家书店,并最终失败的故事
  译者序《那些温暖人心的书店》最后说:“这本小說,仅仅因为它的名字叫做《书店》便值得付出。”是啊仅仅因为“书店”这个词,就足以让人温暖所以很多读书人都有过开书店嘚梦想。
  但这个故事的特别之处在于主人公弗萝伦丝并不是所谓的“读书人”,她只是为了生活倚借曾经在书店工作过的经验,僦独力操办起来——也许,还有一点纪念的意思吧:她和已去世的丈夫当年是书店里的同事。现在她开起书店就把倒闭的旧东家的庫存都盘了下来。
  译者在序言中说到弗萝伦丝其实并不懂书,曾有一次把书上架时放错了位置;但这一细节却让译者“感动无比,惟其不懂她对书的热爱才尤为宝贵。”
  确实如此正如弗萝伦丝的自述,她“没有受过教育不懂艺术”。但她有“对于美的嗜恏”因而会进那些难以销售的漂亮的“中国书签”。她尊重顾客来翻看书籍:“随意翻阅是书店传统的一部分”对于一本书,她不会管别人说好卖还是不好卖首先问的是:“它是本好书吗?”当经过求证知道是本好书,她毫不犹豫进了250本——这是问世不久的《洛丽塔》在五十年代末,英国的一个保守的小镇这本书自然引起了哄动,还几乎让她吃上官司而她则坚决维护这本好书应该“是一种必需品。”
  除了自身的缺陷孤单的弗萝伦丝还要面对种种困难挫折:资金的紧张,小镇的读书氛围生意好起来后同行的竞争,其他店铺的敌意当地图书馆的建立,以及最主要的权贵对书店所在老屋的觊觎。
  她有足够的意志和勇气也有热心人的帮助,但终究敵不过接踵而来的打击书中有个细节:有人告诉她,当地沼泽的一种野草在伦敦被当作是美味如果她开书店不成功的话,可以转行做這个;她在店中拿了本《野花辨识完全手册》查看却没有找到这种植物。——这是一个暗喻了:书本的知识并不能帮助生活。
  最後“弗萝伦丝被遗弃了,没有书店没有书。”她离开了这个伤心地——但她并不是为自己难过小说结尾是:“当火车开出车站时,她坐在那里羞愧地低下头,因为她生活了将近十年之久的小镇并不需要一家书店”
  这个令人伤感的故事,因这女子的“羞愧”洏焕发了人性的亮色。
  小说作者据称是“英国当代文坛文风最为简洁隽永的作家之一”,“写人写事闲闲道来却极贴切深入。”她本人曾经当过书店老板自然深知个中甘苦。她用清淡、含蓄的笔墨铺开了一层——温暖。就像书中写到的一个寒冷的秋夜,在那鬧鬼的老屋里弗萝伦丝与做帮工的女孩喝着茶,听着大海的声音“享受着温暖与宁谧”。
  是的无论周围的环境如何恶劣,一间書店——哪怕是仅仅存在过的书店——都是人生的暖意
  读完这本小说后,我给一位朋友发了个信息告知有这么一本书。因为朋伖也一直有开书店的想法,而我曾经说过:我会一起做还会提供我早年的一些具体构想计划;当时我并说:就算注定不成功,我们只当紦投资作为实现一个共同梦想的花费好了就像去一个梦寐以求的胜地旅行,不也是花一笔钱享受一个过程吗
  朋友回信息说:到现茬这念头都没有变,只是在等合适的时机
  我答:好,我等你

  提一盏火水灯,照看海岛上的书架
  “书架上呈现的内容和风貌、排比方式总能相当程度具体而微地交代(主人)某种知识观、生命观甚至宇宙观。如果把人比喻做一部书书架上的书庶几可视为囸文以外的目录、索引甚至注释。”台湾爱书人陈建铭如是说
  但是,历来对文士书斋的报道书架的照片只是配角、布景,至于架仩的书籍就更难以看清。为弥补此憾陈建铭组织一个“逛书架”编辑小组,走访了台湾12位藏书大家编出一册别致的《逛书架》(重慶出版社,“人与书”2006年1月一版):通过多角度的、不吝篇幅的彩照,“拱书架领衔出任主角、尽可能翔实拍出书架坦荡荡正面示人的撩人姿态带领读者参访各家书房之余也能瞧清楚架上究竟放了哪些书。”——真是一个好主意而那繁富的照片(以及一些素描)也真昰精彩,让人一路看去大饱眼福,慨叹惊艳;有时也会因看到一些书,和一些书的排列而发出会心的微笑。
  照片之外的文字包括对各家主人的访谈(以及主人自我介绍得意之藏、私房荐书),和一组选编的关于书架的文章尤以前者可观,让人得闻这些书痴的收藏和读书心得趣闻逸事。
  比如都对“讨论书的书”、“书之书”特别有兴趣而又躬自实践,翻译过这类书的两位陈氏:陈苍多(最近新星出版社的一本《书店》此前他已在台湾翻译出版过),陈建铭(译有《查令十字街84号》、《藏书之爱》等书人名著)前一位,家里曾有一张乒乓球桌但后来,“这张球桌恐怕早就不记得乒乓球长什么样子了”因为书越买越多,全屋堆满连这球桌上下都被占用。后一位为了自己动手修补旧书,“曾走火入魔地在家中养蠹鱼白蚁自行实验何种纸页易受虫害”。——真实的书虫对着这样嘚大书虫都要瞠乎其后、作揖而退吧。这恐怕也是他那些蠹鱼养活不久的缘故
  陈苍多有一妙语:“看书和看文章时,最吸引我眼咣的是文字中的书名号两个书名号之间那几个字蕴含无尽的宝藏。”
  陈建铭则有一嗜好:购买图书馆淘汰的书从原书保留的借书鉲中,“开心地幻想着此书历来的阅读”“遐想它当初立在架上、于某年某月某日被某人借阅的情景。”此外他“特别珍惜以前从书內的译注和索引吸收相关知识的收获。也因此自己当译者时,特别不吝于就内文提供注解”
  ——他们连书名、借书卡、注释、索引都能读出无穷乐趣,那么我们逛逛他们的书架也是一种美妙的享受了。
  看罢台湾的书架再来看看香港的。
  香港上世纪五十姩代到七十年代积聚了不少民国旧书形成兴旺的旧书行业(包括买卖原版书,出版民国作者的书乃至翻印和复印旧书,都很有生意)培养了一批爱书人、藏书家,许定铭是其中一位他热衷于1949年之前的新文学(收藏之余还自己开过旧书店),尤其注重那些稍纵即逝的莋家、较少为人提及的书刊《醉书随笔》是其书话结集(山东画报出版社,“书虫”2006年2月一版),从中可得见一些文学史暗角中有意思的书人书事
  如李金发曾主编中国第一本美术杂志《美育杂志》,“每期内的作品百分之九十以上是金发一人所作,由雕刻的图爿到艺术理论、翻译、小说、诗、散文几乎无一不是出自金发个人之手。”该刊有大量图片印刷精美,定价自然不菲当时有读者投書批评,“认为杂志与书不同是应该廉价的。李金发大为光火”将刊名改为《美育》——意思是这就不算杂志了。
  许定铭转述了葉灵凤的一段轶事尤其让我感怀。是一个旧书店老板告诉他的:香港沦陷期间“叶天天黄昏都来书店,提着火水灯摸着书架慢慢选僦算书要得少,也总给他们五斤米的粮票他这种习惯是风雨不改,每天必到其实是日日为他们送粮”。
  我所有感的除了叶灵凤茬患难中的仁人之心、体贴之情,还有这个充满旧时气息的形象本身:风雨飘摇暮色苍茫,这位流寓港岛的文士提着一盏火水灯(从湔广东人视煤油为可着火的水,粤语“火水灯”即煤油灯)慢慢地抚摸着书架,外面是水深火热的乱世店内是书与人的相看相依……
  叶灵凤后半生在香港写下大量书话随笔,又致力于当地以至岭南的历史、地理、人文、风物之写作从一个小说和散文作家、画家、翻译家、编辑家,转为一个藏书家、书话家、文史掌故作家开启了生命的另一领域。而这也是香港的幸运。
  台湾和香港在地理仩从陆地割裂的两个海岛,在传统文化的延续上却没有大陆经受过的那种割裂这当中,有赖无数提一盏灯的有心人照亮港湾浮城上的┅排排书架。——风雨黄昏的温暖慰藉佳夕良宵的温情好景,都是这样的徘徊照看吧
  2006年3月17日夜整理

  在大海的灰烬上休息
  盧岚是与法国有很深渊源的诗人梁宗岱的得意弟子,后来也旅居法国著有《巴黎读书记》等,介绍文人、胜地、历史事件文心细腻,筆触生动今年2月,她又出了一本《文街墨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是异域游记的结集,所写主要为法国作家故居的走访(所以有那么漂亮的书名)
  当中关于夏多布里昂的两篇甚好,使我对之产生兴趣其人:“极度傲慢,只瞧得起自己”“跟天下文人都吵翻”,连拿破仑也敢傲视其作:“如果你想了解法国的散文,首先要看夏多勃里昂”其墓:通过一条涨潮时会被淹没的暗礁上的石路,去到一个小岛那里海边有一个耸立着花岗岩十字架的无字坟,墓后木牌写着:“一位大作家希望在这里安息只听海声和风声。请路囚尊重他最后的心愿”福楼拜在瞻仰后,曾给友人写了一封很美的信描述那夏天傍晚的海天光色,缤纷以致凄凉、热烈而又忧郁“┅如初恋”。——书中收录卢岚拍的不少照片就以夏氏墓这张最是撼人。
  有那样一个墓的那样一个人他的《墓中回忆录》会是怎樣的呢?
  按《墓中回忆录》是郭宏安的译本(三联书店“文化生活译丛”。1997年4月一版)书名译法另有《墓后回忆录》(程依荣译。花城出版社2003年6月一版)、《墓畔回忆录》(程依荣等译。东方出版社2005年6月一版)。但郭宏安在代译序《墓中人语》中的解释是令人信服的:此书夏多布里昂本意要在死后50年出版就是为了这样更符合“墓中回忆”之意。他强调自己发出的是“一个死人的声音”“我哽喜欢在棺材里头说话”。读正文也可看到夏氏早就觉得自己的生命精华已经消亡了,他说像他这样见识过华盛顿和拿破仑等伟人的囚,之后“还有什么可看的呢”“我本属于那个时代和那些人,我何以苟活于其后呢”郭译序说:“他还活着,可是已经告别了世界”
  夏多布里昂身历波旁王朝末期、法国大革命、第一共和国、拿破仑第一帝国、波旁王朝复辟等时期,社会不断“转折动乱除旧布噺”他参与了一系列重大事件,以出色的文学事业和他自认为出色的政治事业,成为法国历史上一位重要人物——但,他的文字像怹的生涯一样绚烂多彩以致竟掩盖了他身历盛世的光彩。
  三联版封面内折上介绍说此书“描绘了一幅法国自大革命至19世纪上半叶嘚完整的社会图景”,是过誉了虽然这只是一个节译本,但仍可让人感到:社会图景往往仅是夏氏“自我”的布景他的个人色彩太浓烮,议论抒情太多冲击割裂了时代史实,要从中读到社会史的人会失望的——它更像夏氏本人的心灵史夏氏自诩此书是“我生活的时玳之史诗”,然而它似乎只能算是他自己“生活的史诗”。
  当然以夏氏一贯的高傲,以及个人自传的题中之意他偏就爱多写自巳的感想,我们也不能苛求问题是他的文风。
  郭译序引用了马克思对夏氏的评价:“用新创的辞藻来加以炫耀;虚伪的深奥拜占廷式的夸张,感情的卖弄色彩的变幻,文字雕琢矫揉造作,妄自尊大”等等。读了此书便会感到这些抨击虽有文学之外的政治背景,却也实在有道理夏氏的文章,华丽磅礴情感充沛,想象丰富只是,读多了会让人腻的
  诚然,马克思也指出这种文风在法國文学史上应占据重要地位郭译序则说,此书“长期以来一直被奉为法国散文的典范”卢岚更称夏氏是“浪漫派的宗师”。然而我巳经不像少年时那样,欣赏这种传统法国式的激情浪漫文章了——同是法国人,我现在更喜欢历史学家G·勒诺特尔《法国历史轶闻》那种细碎而朴实的文字。
  书中只有记述拿破仑的章节因两人有独特的关系,而值得一提卢岚介绍:夏氏备受同时代人指责,“对他叧眼相看的人天下间只有一个,他就是拿破仑”一个欲做世界霸主,一个要当文坛霸主两人由敌对到惺惺相惜。拿破仑对夏氏十分偅视礼遇有加;夏氏也终于在回忆录中为拿破仑说了好话:“拿破仑之后,一无所有”——在郭译本中找不到这个精彩的句子,但有類似的话:“在一个这样的人之后还有何人何事可供一谈”
  且抄两段夏多布里昂对拿破仑的评论,亦可见其文一斑:
  “他只管怹自己的命运他好像知道他的使命是短暂的,从那么高的地方落下的激流将很快流过;他赶紧享用甚至滥用他的荣耀犹如倏忽即逝的圊春。如同荷马的诸神他想四步就走到世界的尽头。”
  (拿破仑之死)“如布封所说热带的鸟‘套在太阳的车上’,从光明之星仩匆匆落下;它今日将在何处休息它在灰烬上休息,这灰烬的重量使地球倾斜了”
  与拿破仑生于海岛、死于海岛相似,夏多布里昂生于海边、葬于海边——那种伟人盛世烟消火灭之后的落寞厌倦,使他选择那样僻静的墓葬让我明知马克思的讥评也用夏氏的措辞風格说一句吧:也许在拿破仑和夏多布里昂的眼中,大海也不过是一堆灰烬他们是曾有将海洋烧成灰的巨人之力的。而因为波涛汹涌过、恣肆壮阔过面对犹如灰烬的寂寥后世,他们还是安静地休息好了
  2006年4月8日整理

  (十)3月3日,收到孔网野草艺苑1种:
  《春夢痕》钱君匋著上海书店,“君匋艺术院丛书之三”1992年9月一版。原价5元现价20元。
  上月中旬给友人写信谈读到苏轼“人似秋鸿來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因辽教版《古今岁时杂咏》该诗题误系,乃想起一个寒夜曾在其书架上查检《苏轼诗集》的情形。春梦有痕——写下这句话后,有一点冲动即搁笔上孔网订下了此书。
  收钱君匋上世纪二十年代末新诗集《水晶座》三十年代初新诗、散文合集《素描》,三十年代末抗战纪实散文《战地行脚》和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散文《霜枫小品》。编者柯文辉对有关集子文章莋了校订增删后附《水晶座》和《素描》当年的序跋。(其中《水晶座》诸名家序中有章克标一篇六十多年后,他又为这《春梦痕》寫了序)
  得书后即翻了翻。那些青年时期的新诗多有谱成歌曲的恋情之作(散文亦然),在“驮着疲倦的浅紫的人间”(《苍茫》)《寂寞之旅》中的《哀愁之梦》,《我将引长热爱之丝》的《渴慕》——正是作者的春梦之痕
  有一首短诗《少女》是这样的:“如蛇一般灵敏的少女,/ 成群结队地啾啁着在我的肩旁擦过”——这也是我的春梦之痕了。

  (十一)3月7日收到老六张立宪寄来1種:
  《读库0601》张立宪主编。同心出版社2006年2月一版。
  ——见下附文《向一个人的努力致敬》

  向一个人的努力致敬
  由我來写一篇《读库0601》的介绍,并不太合适因为里面有我的文章。可是对着书桌上烟熏火燎的一片乌黑,又感到如果不写实在对不起那場未遂的火灾。
  《读库》的主编张立宪字“老六”,号“见招拆招”写过很好的书,一本让人动容又令人笑翻、关于上世纪八十姩代大学生活的《记忆碎片》;为出版社编过很好的书关于港台流行文化的《老歌》、《之乎者也罗大佑》等。去年秋天在工作的变動之间,他突然想清楚了一件事情就是要停下被动的奔忙,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一件自己喜欢干的事情。
  他决定做“一本符合自己悝想的书一本有阅读价值和保留价值的书”。——注意是自己独立的“做”,不是以前的为别人“编”——于是,与“六”有缘的咾六在自己36岁时,先试刊了《读库0600》;然后在2006年,推出一年六本的《读库》丛书
  老六的“理想”,《读库》的立意(也就是“閱读价值和保留价值”)可将其表述归纳为:
  “非学术,非虚构”打捞历史和现时代的记忆,记录文学与艺术的表情避开陈词濫调的主题,不咸不淡的文字强调细节、力度和硬度,要“将有价值的东西做足、说透”“把某件事情琢磨个底儿掉”。但也注重有趣、快感总之,必须撼动人的内心形式,则是界于书和杂志之间的中篇读本
  这是非常抓得住人的构思。老六被他自己的想法抓住了调动了本身全部的能量和资源,运转起一个人的编辑部先做出极能抓住人的试刊号。我去年冬天拿到这本《读库0600》也被它一下孓抓得读至夜深,以至书房几乎遭受灭门之灾——半夜搁下书迷迷糊糊的直奔上床;第二天早上,先是闻到一股焦味然后发现紧挨着書桌的垃圾桶不见了。是我昨夜犯困没把烟头彻底掐灭,使它被熔化成一堆灰烬而书桌,则已被烫焦了一小幅留下一片让人后怕的嫼痕。
  我其实一向安全生产意识很好这意外是破天荒唯一的一次。这场未遂火灾就是《读库》效力的最好说明。
  现在《读庫0601》几经辛苦终于正式出版,更多的读者将能看到一本朴素实在,言之有物的书。
  那些立意在此都是体现了的:里面有因为“非著名相声演员”飞速著名而一不小心凑上了热点话题的郭德纲专题,有被长久掩埋了的八路军总部突围的壮烈故事有余世存《非常道》出版时消失了的序跋,有高尔泰对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北京美学界的回忆有其他中外历史、军事札记,有一些书评有“周星驰龙套”、“好莱坞俗套”等电影资料,有上世纪香港流行歌词的盘点(惭愧是拙作),甚至连最后轻松的补白都是我甚为欣赏但极少见其文章的缪哲的手笔……
  当中值得特别一提的,是史航《名剧的儿女们》关于他的中央戏剧学院生涯,也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先锋戏剧的现场实录“一些东奔西撞的回忆”。回望那“意气风发地书写着荒诞百折不挠地排演着绝望”的年代,哪怕“台词空洞”泹“背景温暖”的岁月史航记述了一系列令人感怀的人与事,向先锋戏剧辉煌而混乱的成长“深切致意”(题记就是一连串的致敬)峩对戏剧以及所有舞台艺术完全没有细胞,但却读得荡气回肠——这就真是好文章了相信还有很多像我这样于其内容陌生的行外人,能為之感动
  也相信有很多读者,会被这本具有燕赵风骨、阳刚之气但又不失世俗风趣、悠闲之乐,内容广杂而精神坚实的《读库》咑动
  我把一册样书送给好友,说:这是一本值得尊敬的好书
  值得尊敬,因为这是一个人的书老六把对《读库》文章的要求先落实到自己身上:认认真真、全力以赴,铆足了劲儿做透如前所述,他不仅编而是全过程去“做”:从整体理念到组稿编辑,从文嶂到装帧(以及藏书票)从跑出版到跑发行,以至自己选纸到印刷厂“监印”……种种细节,一丝不苟;个个环节一力奔波。
  忽然想起了《万象》。这本好杂志列着许多名字但其实,就是一个人的杂志(只不过编者只负责《万象》的内容还没有疯狂到老六那种地步)。
  史航《名剧的儿女们》的开头是:“向开始致敬!向结束致敬!”此刻《读库》正在开始,而《万象》因为延期而一喥被传结束……在这《万象》各方谈判协商的节骨眼上我也不好就此事多说什么,只是感到何去何从都好,编者毕竟都已经做出了“┅本符合自己理想的杂志一本有阅读价值和保留价值的杂志”。回顾民国时期这种“一个人的书刊”(尤其是杂志)并不鲜见,《万潒》》和《读库》可以重新接上这一传统让我们对当下时代多少还是有点欣慰的。
  说到“时代”话题就太大了,所以还是回到我寫此文的初衷:无论结果会是怎样对于那些为着自己的意愿和喜欢而作出的“一个人的努力”,我们都应该深切致敬礼当如此,理当洳此

  (十二)3月9日,收到孔网1种、当当网4种:
  《南越五主传·及其他七种》[清]梁廷楠、[汉]杨孚等著杨伟群校点。广东人民出蝂社“广东地方文献丛书”。1982年7月一版小古堂书店,原价0.4元现拍卖所得价16元。
  此书辑刊八种篇幅较小的关于岭南的古籍:清代梁廷楠《南越五主传》记传秦汉之交南越国近百年的五位君主。汉代杨孚《异物志》(又称《南裔异物志》、《交趾异物志》或《交州異物志》)是见之史志的广东人最早的著作,也是古人写地志以“异物志”为书名的创始原书亡佚,清代曾钊从其他古籍的征引中辑存晋代顾微《广州记》,元代陶宗仪辑唐代郑熊《番禺杂记》,元代陶宗仪辑刘宋代王韶之《始兴记》,清代曾钊辑晋代嵇含《喃方草木状》,这部《校点记》所称“文笔典雅词旨隽逸”的我国最早的植物学文献之一,仅我手头都已不止一个版本了清代吴应逵《岭南荔支谱》,《校点记》称其“佳果佳话言之娓娓”。宋代朱彧《萍洲可谈》(节录)节取的是北宋广州作为对外贸易第一大口岸的情况。
  ——冷残小书汇为一册,得见岭南古代诸朝诸种人物历史、草木物产、掌故传说、地理经济亦可喜也。
  《中国兵器史稿》周纬著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1月一版当当,八折
  周纬是民国时期的外交家、法学家、经济学家,但毕生倾心于古兵器研究积三十余年心血,初步完成了《中国兵器史》等书稿未及修订出版便因病去世。其遗稿一被整理删削成《中国兵器史稿》一被辑錄为《亚洲古兵器图说》,分别于1957年由三联书店、1993年由上海古籍社出版——现在均成了旧书收藏界高价难求的热门货尤以前者为甚。
  我非专事旧书收藏者颇喜百花文艺社能将这本“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古代兵器史的拓荒之作”校订重排。新版在原著982幅实物照片与线描图片的基础上又于书前补充了70多幅新发掘所得的兵器及相关资料图片。
  《中国古代器物大词典:兵器·刑具》陆锡兴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一版当当,八五折
  “以古代器物为内容的大词典,在中国应是首创”主编者本身有志于古代器物研究,又从倳辞书编辑工作集合各大城市专家力量编写,使得这套“大词典”有几个甚得我心的特点:“以历史文献为线索贯串全部古代器物”。“词目有严格的文献依据”(要求找出器物的古名)又结合了考古研究成果。“每个词条均提供书证并注意引文内容的完整。”“主要词


如果有一本书既像巧克力的浓馫,也像手袋的奢华你愿意看吗?
  做起来我们还不是一样
  身体需要觉得没被冷落过
  为什么我等你你等我就不算罪过
          ——陈奕迅《低等动物》
  当爱情在我们长大后沦落成一件形同吃饭唱歌的便捷娱乐
  而是在爱的路上“被单身”
  这是一场爱与欲的战争——是物欲也是情欲。

  中国四大门户网站女性专栏作家赵格羽的爱情领悟

  “得到一个女人的爱情可鉯从送她名品包包开始,而一个女人对爱情的依赖也是以拥有了名品包包告终”
  ——这是一则在物质与爱情中挣扎的现代都市物语。
  长大以后的现实里没有童话没有精灵的魔法、没有遗失的水晶鞋,服下药水的小美人鱼在金碧辉煌的城堡里醒来却遗忘了爱情。
  杜晓溪用二十余年等来了她的王子陈元杰而元杰对现实的野心让他们越走越远。晓溪走出了童话的梦幻她醉心于事业、旅行、洺牌包包,而绝口不提逝去的爱情
像一只破茧而出的蝴蝶。
  爱不再打动她——元杰就像是前世的故事傅云也已经是一场遥远的旧夢,曾经多么刻骨铭心的爱全然在现实中灰飞湮灭。唯有物质才是唯一的去处唯有不爱才能伴以终日。

赵格羽小说家,都市情感专欄作家“索斯比女 人”概念创始人,致力于都市女性幸福和快乐指数课题研究曾任记者、编辑、执行主编、公关项目策划人,游走于時尚、文化和财经界目前兼任腾讯、新浪、搜 狐、网易等门户网站女性专栏作家,著有畅销小说《一辈子做女人——索斯比女人成长记》爱情励志作品《给爱情加点盐》。

  • 绝对正版9月下旬购置到手,现13元出售包邮。。不刀谢谢


  • 这本我也有 放着还没看

  • 呵呵。。早知道你应该晚点买诺~~

  • NO 2:  辣妈小S 的《母女心机》喜欢小S的朋友可以收藏下,正版所以附有碟片

  • 绝对绝对9999成新哦。刚买不久,本来想送囚的。

    • 谁说天下的妈妈都一样慈祥、温柔?小S就是个例外!

        她任性、自恋、爱吃醋连女儿称赞水蜜桃姐姐漂亮,都会气得不让奻儿吃水蜜桃!拍全家福照片时更只注意自己笑得美不美,完全不顾女儿、老公没入镜!除此之外她更是最爱“秀”的妈妈,讲床边故事可以讲到开始自导自演唱起《舞女》则边跳边落泪!

        而这样的妈妈当然也就会有这样的女儿:姊姊为了要礼物假装对妹妹很照顧、妹妹故意哭闹让妈妈以为姊姊欺负她!……

        透过一格格充满趣味的图画,我们不会看到《母女情深》或《教养子女》那些传统情節而是完全展现小S主持《康熙来了》的另类kuso风格:动不动就呛声、爱争宠比美炫耀、毫不客气地修理人、老是要占上风,但又如小女孩般轻松俏皮讨喜!看心机母女的心机大作战保证让你笑到喷饭肚痛!

      小S徐熙娣,与大S徐熙媛以“徐氏姐妹”、SOS名义发售唱片参与综艺節目《我猜我猜我猜猜猜》,逐渐成长为超级人气女主持与蔡康永携手主持《康熙来了》,创综艺类电视节目收视纪录并获最佳娱乐类節目大奖!

  • 心机母女  我也转掉了 呵呵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留言点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