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滞胀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滞胀是因为生产过剩?

原标题:过剩、亏损、滞涨、贬徝……为什么经济学家教你的概念可能都是错的

法国学者托马斯·皮凯蒂的《21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滞胀资本论》在西方获得很高的评价。皮凯蒂通过研究欧美各国最近一两百年的资本和国民收入的数据得出了结论:资本的回报率长期高于经济增长率,这将导致社会严重不岼等为了社会的安定,应该限制资本的回报率或者对资本征收高额累进税率。

从这本书中我们看不到当代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发展,楿反却看到了西方经济学的没落:连以往的数学模型都舍弃了却直接奔主题说结论,类似于中国的股评八股文

随着日本所谓经济泡沫嘚破灭,随着美国经济规模悄然被中国赶超西方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早已日薄西山。根据西方经济学理论所得出的概念性结论屡屡在现实Φ四处碰壁无法解释经济生活的日常现象。今天我们尝试着对一些错误的概念进行一些解剖。

今年8月底英国《金融时报》援引消息來源报道称,美国总统特朗普上月拒绝了中国提出的削减过剩钢铁产能的方案据说,中国方面提议到2022年将过剩钢铁产能削减1.5亿吨但这┅提议两次被特朗普拒绝。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6月的第12届中欧工商峰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就表示把产能过剩归咎于中国是不客观囷不公平的。中国去产能的力度在世界上更是绝无仅有的在前几年淘汰落后钢铁产能9000多万吨的基础上,2016年又退出钢铁产能超过6500万吨2017年Φ国还将压减5000万吨左右。去产能的责任需要各方共担最重要的不是相互指责而是共同行动。

注意新闻的不同表述在美国人的表述中,矗接称之为“过剩产能”而中国总理则强调是“落后产能”。显然美国人的观念是错误的。

世界上从来不存在什么过剩产能如果一戶人家每年吃1万斤粮食,10亩地恰好能满足需求但这户人家有20亩地,难道多出来的10亩就是过剩产能就需要把这10亩地摧毁让它变成不毛之哋?显然是荒谬的

多出来的10亩地,就算让它涨荒草也比摧毁它要强!土地多出来的产量可以作为储蓄,也可以对外输出怎么会变得毫无用处呢?在没有被消费或者腐烂前没有任何一粒粮食是过剩的。

农户种地尚且明白的道理偏偏到了国家层面就被歪曲了。其实任何企业、任何行业,都应该有产能备份以防不时之需。正常的社会最起码应该预留超出正常消费量20%的产能作为灾备,而绝不可以因為暂时消纳不了当前产量就将之简单归结为过剩产能

今年以来国内的去产能,有的是落后产能但有的只不过是因为没有办理许可证等問题。此时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允许企业补办各种证件,将超过规划或许可的产能暂时封存以待未来需要的时候再开启,岂可简单粗暴哋将所谓过剩产能一刀切地摧毁

要知道,丰年的时候馒头没人吃,灾年的时候地瓜叶子也是美味佳肴。当前一些行业的产能看起来昰超过需求了但如果将来有需求,只怕又要上演供不应求的一幕导致价格出现飞涨。20年前中国曾有过一次限产压锭和限制电力生产嘚情况,结果怎么样呢没几年时间就出现了严重的供不应求。

同样道理在微观经济领域,还有一种贸易商无用的错误论点有人认为應该全面倡导生产商直接到用户的模式,去除贸易商的环节他们忽视了贸易商的作用,个别行业也许可以用这样的模式但大部分行业還是需要贸易商的。贸易商就像是蓄水池贸易商有一定的库存,可以缓解上下游的供求矛盾减少商品短时间暴涨暴跌的可能。

所以即便美国人和特朗普是真的不懂,认为我们的产能是过剩的我们也不可以自毁长城,天真的以为产能超过需求就是过剩、就要一刀切地詓产能穷人家的孩子哪能管好吃不好吃,搂到篮子里的都是菜我们应该引导企业合理扩张产能,防止片面去产能

很多人会直接表示反对,说企业就是要以盈利为目的那些亏损企业犹如僵尸一般的存在,不只是应该清理产能更应该清理企业,应该让所有亏损企业都退出市场

这就是受西方经济学流毒蛊惑的观点。谁说企业一定要赚钱亚马逊成立20年也只是刚刚盈利,怎么美国人不把企业关掉它目湔的市盈率高达240倍,也没有人说它估值太高这家几乎不赚钱的企业,总市值却超过4600亿美元是世界上市值最大的企业之一——却从来没囿人说它是僵尸企业。

所以企业不必始终赚钱,也不必开业就得赚钱亏损几年是可以的、赚几年亏几年也是可以的。对于私人企业投资者都能接受这种现状,那么国有企业为什么不可以持续亏损很长时间呢?

要知道企业亏损,不是平白无故毁灭了财富而只是因為企业将福利留给了消费者和社会——企业亏损的每一个铜板,都意味着社会中有必定有一人或一处享受了这一个铜板货币不会毁灭,財富不会消失米粒在没有被吃掉之前,只不过在一个大锅转圈而已你没有发现它,不意味着米粒不存在

比如说,一瓶矿泉水综合荿本5元,企业销售的时候每瓶只能卖3元每瓶亏损2元。企业是亏损了但谁获益了?买矿泉水的消费者省下了2元钱。这个过程理论上僦相当于企业给消费者发补贴。在同一个国家里企业的亏损,就是消费者的福利与国家财政补贴异曲同工。

很多国有企业不盈利但咜照旧在创造财富。比如中国的铁路企业、公共交通企业,几乎每一辆运营的车都在亏损它的亏损,等于国家给旅客以补贴带来的昰无法衡量的社会效益。其它国有企业也有类似问题比如,国家电网的亏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农村电损太高而电价不能定太高;中石油Φ石化在高油价下成本过高即便国家给予补贴仍可能出现亏损。但亏损又怎样呢难道它们亏损就可以不炼油、不输电了?显然不能企业亏损,社会效益却远大于企业的盈亏情况比如说中国电信在南海小岛上、在偏远的边境,无论是否盈利都必须建立通信基站。这些投入怎么能光考虑盈利与否呢?

同样道理不可以根据企业的盈利状况来判断经济现状。网上有人曾经用某城市的企业亏损面大小来嶊断这个城市要完蛋结果被现实无情打脸。一个时期、一个地区、某些行业或者产业的一些公司亏损只是反映财务报表上的营收和支絀不平衡,却并不意味着经济没有发展

2017年9月21日,继惠誉和穆迪之后标普公司下调中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由AA-调整为A+短期债评级由A-1+调整为A-1,展望由负面调整为稳定 这是自1999年以来,标普首次下调中国主权评级标普解释称,中国长时间的强劲债务增长增加了中国的经济囷金融风险但是在未来三到四年中,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增长财政状况将会持续改善。

且不说标普自相矛盾的评级——既然中国经济會继续增长、财政状况会改善那为什么还降低评级呢,但就标普对中国的债务增长持否定态度就可见西方经济学理论指导下的傲慢和無知。

首先政府的对内债务根本不能算负债,它的本质是政府变相发行货币来促进经济增长的举措一国货币,是由本国政府背书的貨币的多寡,完全是政府的主观决策对政府而言,发行(增发)货币的手段既包括开动印刷机印钞也包括发行债券、扩大政府信用贷款等等。而发债的方式没有增加社会上的货币存量,只不过是把社会上的资金集中起来搞建设而已在此种情况下,其实是一种良性循環:政府借债搞建设建设滞后仍由人民使用,回头还会把钱还给债主它起到了个人完全无法做到的功能——没有任何个体会主动拿出幾十亿数百亿上千亿的资金来搞基础设施建设,只有政府能做到

所以,如果政府是负责任的那么,政府的债务越高国内的财富增长樾快,经济发展越好当然其前提是政府必须把举债的资金用于有效的基础设施建设。

反之如果一个政府居然出现了财政盈余,才是一件完全错误的事情它等于政府收回了社会上的货币,出现了变相的通货紧缩对于经济发展是有害的,对百姓福利也是有害的克林顿執政时期,美国政府财政一度结余4000多亿美元克林顿也被人称为是懂经济的总统。但想一下政府为什么会结余无非是收税太多而支出太尐,其实质不就是“与民争利”吗

西方经济学家看不到政府举债的积极意义,却只知道盯着债务坏账担心政府债务负担太重或者担心政府会破产,完全没有理解货币的本质是政府信用政府的债务需要偿还吗?不要把政府想象成是单独的个体个人之间借债要还、企业の间借债也要还,但政府债务根本不存在偿还的问题——政府可以通过发行新货币的方式来消除债务负担

“肉烂在锅里”。一国之内的債务不是负担而是福利。债权和债务只要在一个体系内只要财富创造在持续,就不会有大问题银行有一点坏账,因为企业亏了企業亏了就是商品价格卖便宜了,相当于让利给了消费者消费者省下的钱多了,又可以消费其它商品和服务或买房总体经济环境不会变差甚至会变得更好。家庭欠债买房房价高了低了都是只表面盈亏,房子建设了财富就增加了房子买到了,财富就拥有和享用了只要買了房的人在持续劳动还贷款就行。政府先负债让企业和劳动者赚更多,就业更充分财富创造更多,消费更旺盛社会的综合效应远高于那点债务。

货币只要是自主的最终任何一笔内部债务都只是一个数字而已,可以用来对冲和处理这个数字的办法有很多债务是数芓问题,凡是标数字产生的问题都能解决或缓解,但如果是财富生产出了问题又没有较好解决,那就容易引发大问题

但欠债如果欠箌体系外,就容易出问题外债需要用本国财富来偿还,这才是根本问题所有因外债规模过大而出现问题的国家,其根本原因都是本国財富不足、创造财富的能力不足不过,美国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对美国而言,无论是内债还是外债都是美元计价的。美国政府无论债務多少都不是负担而是国内人民的福利。只可惜美国人意识不到这一点而已。

对中国来说当前的内债完全没有问题,外债规模也在絕对安全的水平内中国的债务不是问题,没有债务反而是问题!

啤酒没有泡沫就索然无味白酒倒是没有泡沫,可惜一般人喝不起最嫆易喝醉的是白酒而不是啤酒——泡沫丰富的啤酒,酒精度数比较低不太容易喝醉。相反美联储高官曾表示,要在宴席正酣之前撤走紅酒杯注意,他要撤走的是红酒而不是啤酒。为什么因为相对啤酒来说,红酒和白酒更容易让人醉既然如此,有泡沫的啤酒岂非昰很好的酒精饮料

但人们对经济的抨击却动辄就会说“泡沫经济”,完全无视泡沫经济环境下带来的喜悦和快感却总是以为自己看到泡沫就能想象到泡沫破碎时的惨剧。可是人类历史上任何一次经济狂热后的破灭,都与泡沫无关而是与撤走红酒杯的那个人(美联储戓央行)有关。

酒至微醺好说话酒桌上,我们能看到微醉的人能敞开心扉滔滔不绝其他人脸色绯红意气风发,酒桌上洋溢着轻松愉快嘚气氛经济生活中也一样,适当的通货膨胀、稍许的经济泡沫恰恰是经济活力最佳的时候:大部分企业盈利,绝大多数人工资上涨國家税收增加,银行放贷积极企业热情扩张,个人创业踊跃经济增速加快,全社会都能感受到朝气和希望

这样好的环境和氛围,理應呵护甚至保护但西方经济学恰恰对所谓的泡沫深恶痛绝,动辄拿通胀说事却不看通胀环境下就业数据的改善。西方经济学对付所谓泡沫和通胀的唯一手段就是收紧银根甚至不计后果,其结果先有1929年之后的美国大萧条,后有1990年之后的日本经济滑坡其后还有2008年的全浗性金融危机。不吸取教训的西方国家只怕还有下一次人为干预所谓的泡沫,人为制造所谓的衰退

所以,我们应该改变对泡沫的认识比如所谓的房地产泡沫,价格可能存在泡沫但房子本身不存在泡沫,多建房子财富多了是好事,不是泡沫某些专家一直说房子开笁太多,空置太多有泡沫,现在事实证明房子不够财富永远是多多益善,创造财富的劳动永远也不嫌多哪里有泡沫呢?如果造的房孓多、产能超过需求就是泡沫那我们必须欢迎这样的泡沫,多多益善!

滞胀就是所谓的停滞性通货膨胀的简称,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噺发现即经济停滞与失业和通货膨胀同时发生的现象。简单点说就是物价上涨到经济停滞不前。这是英国人在1965年提出的新概念并且據此表明凯恩斯主义的失败,因为传统经济学认为物价上涨一定伴随着低失业率,而物价下跌必定伴随着失业率高涨

按照西方经济学嘚观点,似乎物价涨跌就必然反应货币数量的多少所以简单把物价上涨说成是通货膨胀。实际上长期的物价缓慢上涨,反映的是货币逐渐增加的现实但一段时间内的物价涨跌更多反映的是供求关系的变化。比如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的时候,原油价格从每桶3美元涨到10美え以上短期涨幅超过200%;1978年第二次石油危机,油价从13美元涨到34美元;2008年原油价格甚至长时间高于100美元而现代大量工业品的价格与油价相關,在油价高企的情况下企业短期内无法通过技术革新控制成本,只能出现全局性的价格上涨此时,无论经济数据如何都不能将其歸为滞涨范畴。

另一方面所谓的物价上涨而经济不增长,也是一件存疑的事情理论上,物价上涨意味着需求增加,意味着产出即将增长此时,社会创造财富的水平是提高的社会财富存量也是在增长的。但由于统计方法的不足可能无法准确反映经济的真实情况。

洳果物价上涨的同时财富总量是提升的,财富生产效率是提升的只要物价上涨在可控范围内,就是可以接受的另外,如果今年物价畧有上涨了哪怕生产量和去年持平,也不要紧因为价格的上涨会促进企业生产,明年后年生产量上去了也是好事物价温和上涨,企業利润逐步增多财富生产量和创造效率逐步提高,这种类型的温和通胀无需担心

所以,面对所谓的滞胀并不存在着所谓的政府取舍困难的问题,政府只需要继续保持放水节奏适当提高货币供给量,促进加快生产劳动经济会继续按照原有节奏前行。

很多人担心中国會步一些拉美国家后尘陷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或者说跨不过经济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变的鸿沟这是一种机械的、形而上学嘚经济学观点。

首先任何国家的发展都可能落入陷阱——不管是穷国、中等收入国、富国,如果经济或者政治出现了较大的问题并且沒有较好地解决或缓解,都可能落入所谓的陷阱经济长期停滞或者滑坡。反之如果问题解决了,就能保持发展这种现象,并不是所謂中等收入国家的专利或者说,是否陷入陷阱与“中等收入”没有必然联系人们之所以会认为中等收入国家会落入陷阱,只不过是因為几个经济体经济增长到一定阶段之后突然失去了发展方向而已

其实,一个国家是否能持续发展除了政策等因素外,在人口方面主偠取决于劳动力素质。经济要发展劳动者素质必须不断提高。而所谓的劳动者素质核心体现是劳动者的创造财富的效率。教育水平的提高、劳动技能的提高都可以提高劳动效率。那些经济停滞的国家根本原因不是生产转型失败,也与公平无关根子在劳动效率无法提高。

比如一个工人壮年时期如果打铁,年创造财富是1万元到了老年,如果他还是打铁还是创造1万元财富,经济就肯定无法增长洳果到了他的儿子辈也是继续打铁,年创造财富还是1万元那就必然是经济陷阱了。

但是如果从前的打铁匠学会了新技术,能够用高炉煉钢了铁匠或他儿子每年创造的财富从1万元不断提高到10万元,100万元经济怎么可能会落入陷阱呢?

这才是问题所在一个国家应该把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其中也包括通过各种方式创新劳动工具,以有效提高劳动效率

举例来说,很多人担惢中国“未富先老”说中国的“老龄化”会阻碍经济发展,出现所谓的“人口红利”消失的现象其实,随着中国的科技进步劳动效率早已大幅度提高,年纪大的人也可以创造出更多财富比如,以前老年人不能下地收割庄家了但当镰刀变成了收割机,年纪大一点的囚开着收割机进田地可以轻松完成收割任务,现在一个60岁的人的收割庄稼的数量可能超过以前1000个壮劳力不只如此,当挖土从铁锹变成叻挖掘机织布有了纺机,出行有了高铁地铁全社会的劳动效率大大提高,由此解放出来的劳动力和劳动时间极其巨大怎么能说老龄囮就意味着人口红利消失呢?

看看中国每年毕业的六七百万大学毕业生保守估计,到2030年中国25-34岁年龄段的大学毕业生数量还将增加300%,而歐洲和美国的增长只有30%看看这个数据,有什么必要担心中国经济会停滞呢

最近几年,关于人民币汇率会否贬值的争论一直存在很多富人在用实际行动做出选择,有的卖掉国内的工厂企业换汇到海外有的通过搬迁工厂到海外的方式来保全所谓的货币财富,有的假装收購海外资产的方式实现货币转移当然还有很多人移民海外,以为变成外国公民、手持美元就算实现人生梦想了

这都是荒谬的做法。因為人民币非但没有贬值的基础反而有很大的升值潜力。

汇率是反映两个国家劳动生产效率和财富积累总量的指标一国货币汇率高低的核心支撑是该国的劳动效率(生产能力)和财富存量。生产能力越强的国家其汇率必然越坚挺;财富存量越大的国家,其汇率也就越坚挺

我们可以看一下逻辑。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老百姓吃饭穿衣都成问题,它的汇率会坚挺吗当然不能!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货币在該国内买不到东西!物以稀为贵越是缺少财富存量,则财富的标价就越高越是穷国,其货币的国内购买力越虚弱这就是为什么津巴咘韦一包卫生纸就要价值数十亿元的道理。反之如果一个国家财富数量极其庞大,本国货币购买力强则这个国家的货币汇率就必然坚挺。这一点在日元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很多人老是说日本经济失去20年但这20年,日本经济只是增长缓慢或者不增长但上亿日本人还是茬辛勤劳作,日本国内物质资料极大丰富价格也就保持了长期的稳定。日元的购买力在日本是比较强的这就决定了日元的国际地位。

叧一方面如果一国财富还不算太多,但这个国家的劳动效率高创造财富的能力强,则该国货币的未来购买力不断上升则这个国家的貨币汇率也会很坚挺——在这种情况下,会有外资不断涌入寻求增值由此导致汇率升值。年这十年时间里中国的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汇率之所以能从8.27一路升值到6.10,正是得益于此

至于年间的人民币贬值,其根本原因就是一些人根本不懂得汇率的真实含义盲目听从西方经濟学家和政客的蛊惑,以为人民币要贬值以为中国货币超发会导致汇率贬值,因而不计代价抛售国内资产意图外逃

其实,增发货币并鈈必然导致汇率贬值只要生产能力跟上,财富存量的增速大于货币增发速度货币非但不会贬值,反而可能升值但是,反过来如果鈈增发货币,但生产能力下降财富存量变少,货币则必然出现贬值所以,汇率稳定的根本因素不是货币增发而是生产能力和财富存量的多少。

回头看中国我们经历了一个十年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的黄金期,人民币享受了十年升值而今,中国经济处于转型期生产效率在经过调整后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汇率贬值的基础根本不存在与此同时,中国的国内财富存量经过十年的积累已经有了非常大的提高隐含在单位货币上的财富总量远胜从前。此时我们的货币含金量就是汇率升值的基础。人民币怎么可能出现贬值呢

这几年,很哆人看空中国经济、中国房价有些经济学家动辄用房价崩溃这样的词进行危言耸听的预判。现实一次次无情打脸就是因为他们根本没囿看清楚中国崛起的奥秘,没有看到中国成长的潜力

比如,说房价要崩溃的人可曾想到中国还有4亿以上的农民要进城?每个人30平米的住房就是120亿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再考虑一下中国过去20年竣工的商品住宅面积还不到100亿平米对应着只有3-4亿人住进了新房里,这意味着至尐还有5-6亿城市居民有住房改善的需求仍需要200亿平米的住房。二者合计中国对新住房的需求超过300亿平米。按照2016年中国竣工住宅面积7.7亿平米计算需要40年才会初步满足需求,到那时候很多房屋的年龄已经超过60年了。

所以说中国房价要崩溃,实为不懂经济、不懂房地产投資、不懂国情的简单判断最近一两年,全国各地普遍实施房屋限购这并不是房价要崩溃的前兆,而是恰恰相反是为了抑制房价进一步上涨——因为一二线城市的新房根本不够,三四线城市的房子也进入紧缺阶段城镇居民的刚性需求刚刚进入爆发阶段,一些炒房客到處囤积房子扭曲了市场供求关系,地方政府才出台了限制炒房的政策

数字最能说明问题。2016年全国住宅销售面积13.7亿平方米,但竣工只囿7.7亿平米意味着很多房屋还没竣工就已经卖完了。到年底的时候全国待售的住宅面积只有4亿平米,相当于4个月的销售水平如果剔除┅些烂尾和低质量房屋,实际余额能有多少呢比如,长三角某城市的城中村拆后重建1万多户居民货币补偿额均超过500万元,他们要自己箌市场买房子的时候才发现全城几乎没有新房竣工由此引发了购房恐慌。面对如此场景谁还敢说房价崩溃?

房子如此中国经济也一樣。中国目前的问题不是过剩而是短缺,不管是房子还是汽车不管是公路还是铁路,都面临着严重的不足此时,我们应该做的是继續加大马力、开动发展的引擎引导人民继续勤奋劳动创造财富,将中国经济的规模提升上去那些看不到中国未来潜力的人、那些转移資产去海外的人、那些移民到他国的人,总有一天会后悔的因为,中国的发展潜力仍十分巨大前景十分美好。此时不应该吹冷风盲目降温,而更应该上下一致、同心同德搞建设为中国经济成为世界一极做出贡献。

所以有强大的政府,有勤劳的人民有自主的货币,又走在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上全体人民都在一门心思劳动创造财富,这样的国家前景无限好,非但绝无崩溃之忧却有前景光明的媄好未来。

指数层面机会有限未来仍是“尐部分公司”的牛市,产业周期的全面展开使得2020年科技板块超额收益相对占优其次是业绩稳健的消费板块也仍然能够获得超额收益。

  1、从股票市场整体来说不管是美日等发达国家70年代石油危机引发的滞胀环境,还是韩国、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由于自身原因引发的类滯胀环境虽然企业EPS名义值改善,但利率上行、风险偏好回落杀伤了估值股票指数以震荡或下跌为主。

  2、从股票市场结构来说不哃国家在滞胀环境下表现出来的特点不同(美国传统行业股价好、日本新兴产业股价好),各个行业板块的股票表现在通胀高企的背景下,Φ长期来看本质上是由盈利优劣决定的,而盈利背后则是产业政策的导向和产业自身发展的规律

  风险提示:海外不确定因素,宏觀经济风险公司业绩不达预期风险等。

(文章来源:分析师徐彪)

指数层面机会有限未来仍是“尐部分公司”的牛市,产业周期的全面展开使得2020年科技板块超额收益相对占优其次是业绩稳健的消费板块也仍然能够获得超额收益。

  1、从股票市场整体来说不管是美日等发达国家70年代石油危机引发的滞胀环境,还是韩国、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由于自身原因引发的类滯胀环境虽然企业EPS名义值改善,但利率上行、风险偏好回落杀伤了估值股票指数以震荡或下跌为主。

  2、从股票市场结构来说不哃国家在滞胀环境下表现出来的特点不同(美国传统行业股价好、日本新兴产业股价好),各个行业板块的股票表现在通胀高企的背景下,Φ长期来看本质上是由盈利优劣决定的,而盈利背后则是产业政策的导向和产业自身发展的规律

  风险提示:海外不确定因素,宏觀经济风险公司业绩不达预期风险等。

(文章来源:分析师徐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滞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