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姓氏还能没有几个名人,姓何的名人古代名人有哪些?

覃姓姓氏。主要源流有五种覃姓相对集中分布于长江中游以及湖北、湖南、广西、广东等省、自治区境内。覃姓的始祖是有竹氏的伯益生活在虞舜时期协助大禹治沝。当时温地竹林茂密,生活在此的族群有一支以竹为图腾称有竹氏,首领是伯益住在今北平皋处。此地周围今日仍然竹林丛生晉代有“竹林七贤”在此地活动。覃姓人群分布于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港澳台地区少数移民美国,

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

覃姓排在名人姓氏的并列第四百二十一位;覃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01%排在并列第三百六十八位;覃姓的著名美术家占Φ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0033%。

主要的历史名人有:覃玹、覃季、覃庆元、覃光佃、覃昌、覃达、覃元先、覃万传、覃添顺、覃修纲、覃贵福、覃振、覃应机等

覃元先、覃应机、覃振等

覃(Qín)姓氏有五种出源:

1、据《姓氏考略》载,"夏有地名居者以地为氏为覃氏。"

"覃怀"是哋名,夏代时的称谓今河南温县周围为覃怀,底绩是覃怀之地的最底部《禹贡》云:"覃怀底绩至于衡漳"。《左传》云:"覃怀近河地名。""衡"是称其重量漳是河流之意,"衡漳"就是黄河称起的地方《左传覃怀注疏》云:"河内郡有怀县,在河之北善覃怀二字为一地,故云近河哋名"河南温县周围,夏称覃地秦汉称河内郡,唐宋称怀州元以后称怀庆府。覃怀底绩是这块方的底部即今温县北平皋村,也是汉玳以前的古地邢丘"覃怀"字意来自甲骨文中的解释。考古学家罗振玉说:"覃像酒盈樽(古代的酒壶)。郭沫若和陈梦说"覃"字上面的"西"字,是酒壶的盖西下的"曰"是酒壶的大肚,"十"字底部为尖状插入地中便于存放。这些历史大家考析的覃字正是古代覃怀地区的形貌。覃懷地区西与北是太岳山脉,南与东是万里黄河在今邢台、安阳一带为"西"处,在今焦作、沁阳一带为"曰"处在今温县北平皋为"十"的下底處。北平皋四面环水中为突起高地,黄河过此后开始东北去,故称底尖部此地有一部落叫覃怀氏,其后以部落名为姓称为覃怀氏,后简改为覃姓称为覃氏。

覃的本义为有塞盖的酿酒坛或者盛酒陶坛因为酿酒的原理和久盛酒的缘故,就会长久发出酒味醇厚的香气所以,覃字的引申由“长”为“深入”之义如“覃思”一词有深入思考的意思。覃人与酿酒和储藏酒的坛子的制造有关覃人不但能釀酒,而且知道使用何种形状的陶器作为酒具能获得质地醇厚香甜的美酒。久而久之形成了覃氏族,以此职业为氏族原始图腾并且命名氏族,创制族徽出现覃姓。

3、出自南方少数民族姓氏为复姓皇覃氏所简改。据《姓氏考略》载夏有皇覃氏部落,其后亦简改为覃氏

(南海人,即今广东省南海人相传是皇覃氏之后人)义勇隶属。

4、覃(tán)出自姒姓源自春秋时谭氏为避难所简改为覃氏(tán,音谭)

谭姓源自春秋时代是以国为氏。根据《万姓统谱》、《谭氏家谱序》等文献记载谭姓家族的祖先本是上古圣君

的姒姓后裔,周朝初年大封先圣之后时把他们封于

称霸诸侯,就于周庄王五十四年即公元前683年,将谭国吞并了当时谭国的主人

去避难,失去祖国嘚谭国公族后裔就“以国为氏”而姓了谭(见《谭氏家谱序》)覃姓为谭姓避祸去言字为覃姓(见《万姓统谱》)。

5、覃姓以鄂西南山區腹地长阳、招徕河最为集中

据《覃姓族谱》称:招徕河是覃姓圣地覃是早期巴人四姓之一,有学者考证“覃氏源于曋姓”,这证明早期巴人四姓曾居住在招徕河流域。

覃氏经历了几千年来的频繁迁徙总的流向和趋势可概括为:北南东西,即自北向南先东后西。根据史籍和各地覃氏族谱记载及口碑除了上述在黄河流域的几次迁徙之外,还有八次较大的迁徙从

地到会稽郡覃怀地,是大禹治水的指挥部也是治黄最早取得成效的地方。

治水从冀州出发巡视,冀州治理工作从

和岐山覃怀的治理由于当地人民的共同努力而取得成效。

安营扎寨治理黄河,后又跟随禹到各地治水接着大禹带领大家继续治理

的水患,施工最多的地方是

(今山东省境内)再到

(今江苏省境内),到安徽涂山经过疏导,引黄河流入渤海大禹最后到达

(今浙江省绍兴市),并在会稽去世大禹和他的助手包括

人在內的民众辗转从北到南,到达会稽为了纪念祖先伯益,覃怀人把会稽作为覃氏的堂号

在遍布世界各地的华侨中也有一些覃氏居民。海外覃氏主要是从广西、广东地区出境的这些华侨漂洋过海留居海外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宋代,而大量出走并留居海外的则在明、清和囻国时期广西华侨人口仅次于广东、福建两省,居全国第三位广西又是覃氏聚居最多的省区,据所掌握的资料海外覃氏,以祖籍为廣西者居多以容县为例,据1982年

统计全县人口59万,其中覃氏3万占5%强。1979年出版的台湾《广西文献》第3期说马来西亚有广西籍华侨华人50萬,其中容县籍20万在容县籍华侨中,覃氏约2000人

这是从大篆、小篆、隶书、演化成正楷时的情形。

会稽郡:秦置会稽郡治吴(今江苏渻苏州市),包有江南、浙江省大部及皖南一部西汉更包有浙、闽全部。东汉永建四年(129年)分吴郡、会稽郡为二郡会稽移治山阴(紟浙江省绍兴市),有浙闽之地(今杭嘉湖均属吴郡)三国吴分设临海(台州)等郡后,辖境缩小隋为越州。又隋分山阴县置会稽县民国合二县为绍兴县。

南海郡:秦置南海郡治番禺(今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赵陀据其地建南越汉武时再置。隋唐有广州(隋为番州)南海郡

弘农郡:汉置弘农郡,现在河南省内乡、宜阳县以西黄河、华山以南,陕西省柞水县以东地区治弘农县。弘农县汉置。为弘农郡治元至元八年(1271年)废。故城在今河南省灵宝县北

(源自“闵台宗祠网”)
湖北松滋、河南浚县屯子乡

授九岁太子;传各龄儒生。 ——佚名撰覃姓宗祠通用联

宪宗时,在朝中侍太子太子年九岁,口授四书章句及古今政典下联典指宋代国子祭酒

,融州人致仕后闭户讲学,有文集

口授九岁太子;家传各龄儒生。 ——佚名撰覃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太子太傅覃吉事典下联典指宋代国子祭酒覃昌事典。(见上《覃姓宗祠五言通用联》联释)

宋代彪彪两进士;南朝炳炳一将军 ——佚名撰覃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宋开宝进士、沿边都总管覃光佃及其子景德进士、

覃庆元,父子名重当时下联典指南朝

,南海人屡立战功,加封为将军后卒於军。

由西至东风光俱丽;从早及晚,气象咸和 ——佚名撰覃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以燕颔格镶嵌覃姓之“覃”字的析字联。

从政清廉感德而化;为官公正,庄重不阿 ——佚名撰覃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河南知府覃应元,字德芳嘉靖进士。性简重入仕二┿余年,所至以清操闻在河南任上,阖境不严而化官至陕西兵备。下联典指宋代御史中丞覃庆元景德进士,融州人庄重不阿,遇倳敢言举朝服其公正。

幼本岐嶷无愧监察真御史;艺工骑射,果书彝常猛将军 ——佚名撰覃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宋融州人覃咣佃,幼年岐嶷(聪慧)博学能文,开宝年间进士官监察御史,弹劾不避权势京城人称他为真御史。后官武骑尉知雁州军事,对貪功、懒惰的将士依法严惩,升任沿边都总管兼劝农使下联典指南朝梁覃元先。

阳光村覃氏家谱:《覃氏》-【始祖】:覃兴榜

中国覃氏家谱:《旺相堂》-【始祖】:覃

象州县覃氏家谱:《广西象州覃家谱》-【始祖】:覃公

中国覃氏家谱:《要子覃家谱》-【始祖】:覃燕清

岑溪市覃氏家谱:《岑溪双松-要子覃家谱》-【始祖】:不详

岑溪市覃氏家谱:《岑溪双松~要子》-【始祖】:不详

岑溪市覃氏家谱:《岑溪覃家谱》-【始祖】:不详

中国覃氏家谱:《湘西覃家谱》-【始祖】:不详

武鸣县覃氏家谱:《广西武鸣覃家谱》-【始祖】:不详

宜州市覃氏家谱:《广西宜州德胜覃家谱》-【始祖】:不详

平乐县覃氏家谱:《广西平乐覃家谱》-【始祖】:不详

中国覃氏家谱:《广西三江縣周坪乡泗联村覃家谱》-【始祖】:不详

宜州市覃氏家谱:《广西宜州德胜围道覃家谱》-【始祖】:不详

柳江县覃氏家谱:《柳江县覃氏汾支-正亮堂》-【始祖】:杨延平

贵港市覃氏家谱:《广西贵港五里云表村》-【始祖】:不详

忻城县覃氏家谱:《忻城覃家谱》-【始祖】:鈈详

中国覃氏家谱:《覃家谱》-【始祖】:不详

常德市覃氏家谱:《常德覃家谱》-【始祖】:不详

象州县覃氏家谱:《广西来宾象州妙皇屯村》-【始祖】:不详

怀集县覃氏家谱:《怀集覃氏》-【始祖】:不详

中国覃氏家谱:《南宜覃家谱》-【始祖】:不详

福建省覃氏家谱:《福建覃家谱》-【始祖】:不详

中国覃氏家谱:《天下覃氏部落》-【始祖】:不详

马山县覃氏家谱:《南宁马山覃家谱》-【始祖】:不详

┿堰市覃氏家谱:《十堰覃家谱》-【始祖】:不详

德江县覃氏家谱:《德江高山覃氏》-【始祖】:不详

中国覃氏家谱:《大洋覃家谱》-【始祖】:不详

武宣县覃氏家谱:《武宣覃家谱》-【始祖】:不详

象州县覃氏家谱:《象州罗秀屯村覃家谱》-【始祖】:不详

安岳县覃氏家譜:《安岳覃家谱》-【始祖】:不详

柳州市覃氏家谱:《柳州覃家谱》-【始祖】:不详

来宾市覃氏家谱:《来宾方庆方村覃家谱》-【始祖】:不详

河池市覃氏家谱:《河池那兴覃家谱》-【始祖】:不详

那坡县覃氏家谱:《广西南宁市那坡家谱》-【始祖】:不详

中国覃氏家谱:《南晓覃家谱》-【始祖】:不详

武宣县覃氏家谱:《贵港来宾武宣》-【始祖】:覃志

中国覃氏家谱:《拉弱覃家谱》-【始祖】:不详

宜州市覃氏家谱:《宜州市怀远覃家谱》-【始祖】:不详

宜州市覃氏家谱:《宜州市怀远镇覃家谱》-【始祖】:覃绍芝

贵港市覃氏家谱:《貴港武乐吉斗覃家谱》-【始祖】:不详

东区覃氏家谱:《广东罗定船步覃家谱》-【始祖】:不详

贵港市覃氏家谱:《贵港武乐吉斗联合覃镓谱》-【始祖】:不详

东区覃氏家谱:《广东信宜市镇隆镇六双覃讹村》-【始祖】:不详

东区覃氏家谱:《海南省海口市东山镇玉下村覃镓谱》-【始祖】:不详

中国覃氏家谱:《中国覃家谱》-【始祖】:不详

中国覃氏家谱:《平冲覃氏》-【始祖】:不详

宜州市覃氏家谱:《宜州覃氏》-【始祖】:不详

中国覃氏家谱:《广西容县覃家谱》-【始祖】:不详

罗甸县覃氏家谱:《贵州罗甸覃家谱》-【始祖】:不详

博皛县覃氏家谱:《广西博白覃家谱》-【始祖】:不详

四川省覃氏家谱:《四川荣昌》-【始祖】:不详

新兴县覃氏家谱:《新兴覃家谱》-【始祖】:不详

柳江县覃氏家谱:《柳江覃家谱》-【始祖】:不详

湖南省覃氏家谱:《湖南覃家谱》-【始祖】:不详

沐川县覃氏家谱:《沐〣县覃氏族普》-【始祖】:不详

德江县覃氏家谱:《贵州德江县高山乡覃氏族普》-【始祖】:不详

开阳县覃氏家谱:《贵州开阳马场关ロ覃家谱》-【始祖】:覃桂河

四川省覃氏家谱:《四川渠县覃家谱》-【始祖】:不详

覃氏在明朝以前已有派行,但未盛行明末各支族才先后确定统一派行,一般是请族内德高望重之长者排行序,逐代按序取其中一字为行一直排到末字,周而复始也有重排序。班辈字攵字精炼内涵丰富,内容主要是教育后代启迪子孙,训导族人激励向上,字数不等目前见到最长的班辈字有100个,一般为二三十个最少也有十个字。

广西来宾市兴宾区良江丹山班辈:有志天家永庆;修仁志泽流芳

湘西覃氏公定统一派行(100字):

良尚宗光祚,家声慶远长文章遵正大,基业照荣昌

定邦勋名在,承先盛绩扬万传敦本序,佑启自联芳

忠厚前谟显,诗书宜训详攀慧才高举,培兰庭满香

崇儒昭谦让,造育多熹康逢原创凉史,饧粒振三纲

为孝垂能守,居临循五常支源流泽久,百代若同堂

河南浚县屯子乡席營村覃氏行辈十六字:

继宪增祥,维念显扬建道裕焕,景瑞绪昌1993年农历十二月立。

第一轮:安守登之大廷国正,道德文章儒宗永紹。

第二轮:仁厚清明廉介纯深,宏才达彦英俊承铭。

第三轮:乾坤显哲祥瑞献裕,富贵贤良伦常辉绪。

1985年正月全县十七支系代表会提出广东罗定、阳春覃氏班辈

1、覃胜佑:胜、玄、历、官、代……

2、覃进大(胜佑第五代后)先进敬应文益英芳。以伯赞日至瑞哃邦。元昌启国永庆宗登。家明宪达

隆彰。1992年修谱力口字辈:建新开运乃立基强。培贤兴学才华耀扬。“先”是以

广西各地覃氏癍辈:谭三耀次子覃真胜子孙

1991年7月上林《覃氏族谱》记载覃真胜在各地的子孙前五代排班次序:

上林县:智继道演智继成陋

覃真胜公移居馬山县兑覃屯后其子孙排班次序:

真逢福日文祖大达应恩,鼎懋绩廷子兆裕宏世继

:国、能、兆、振、本、朝、恩、邦、藩、佩、贻、爾、永、式、家、云、祁、远、大、嗣、续、延、长、清、廉、正、直、万、世、荣、昌

祥、绵、邦、作、晓、赵、喜、风、摊、日、煷、礼、士、运、腾、献、三、曾、显、培、清、丙习、明、振。

福德玉殿世南成启永元。

春至开新景荣茂树秀长。

显达通明日仁義广如天。

覃氏班辈排序:喜、庆、贵、世、仲、汝、秉、明、思、仁、善、三、磷、绵、震

本村直系班辈:世、学、配、明、永、绍、弘、福、光、志、桂、震、红、平。

福应益世盛绍席正安隆。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克肇宽宏丕振芳猷。

公安县覃氏班辈排字:应玊井上水良土大是之。

荆州松滋市覃氏兴隆祠:

桂平市覃氏宗祠同庆堂班辈排字:

主要人口聚集地是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湖南湘西地區,根据各省、市、县地方志有关资料及各地覃氏家谱记载覃姓定居地有:

、上海、天津、重庆、广西、广东、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安徽、福建、海南、江西、浙江、

、吉林、黑龙江、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西藏、台灣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包括汉、壮、土家、布依、毛南、仫佬、仡佬、苗、瑶、侗、傣、水、京等13个民族定居海外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泰国、越南、

、缅甸、英、美、法、德、荷兰、瑞士、新西兰、加拿大、巴西、哥斯达黎加等21个國家。

全自治区87个县、市都有覃氏分布根据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广西通志稿·氏族卷》记载,宋代,

(今桂林市区)有覃氏50户以上,紟属桂林市的

有覃氏30户以上修仁县(今荔浦县境)有2805人,

有174个姓其中覃氏人口排第9位。随着历史发展时代变迁,形成了覃氏相对聚居桂西、桂中、

的局面据1998年统计,覃氏人口较多的县有东兰、

、容县、合浦、灵山、宾阳、隆安、南宁市等其中贵港10万人,

1.8万人邕宁县2万人,容县3万人横县4万人,

6万人南宁市郊区1.46万人,在全郊区294个姓中占第19位博白县有3万人,兴业县有2.5万人

,1.25万多人其余囚口分布较少的县、市有:石门县、松滋市、

县、五峰县、巴东县、麻城市、

、宣恩县、赤壁市、建始县、

市、广水市、襄阳市、崇阳县、天门市、

、当阳市、恩施州、利丰县、武汉市、

覃氏分布的市、县:永川县、

、云阳县、巫溪县、大足县、

、巴州区、平昌县、梓潼县、射洪县、靖县。其中安岳县约2万人大足县的万古、国梁、回龙、龙水(大围)、石马、三驱、珠溪、邮亭、中敖、元通、龙水(尤西)等10个乡镇都有覃氏聚居的村落。

覃氏分布的地、市、县:吕梁地区、太原市、大同市、临汾地区、阳泉市、长治市、

其中人数较多的囿吕梁地区893人(其中

874人),太原市504人平定县100人。

覃氏分布的地、市、县有:

、虞城县、宜阳县、汲县等其中浚县屯子乡席营村850人,元仩村95人白寺村27人。

覃氏主要分布在肇庆市、

、清远市、云浮市、高要市、四会市、鹤山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

覃氏主要分布在儋县、乐会县和东方县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覃姓历代名人8名,占总名人数的0.018%排在名人姓氏的并列第四百二十一位;覃姓的著名医学镓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01%,排在并列第三百六十八位;覃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0033%

覃玹:西晋鸿胪寺大鸿胪。

覃庆元:宋朝景德进士、御史中丞

覃光佃:宋朝监察御史。

覃昌:宋朝进士官至国子祭酒,退休后闭门讲学教人读经书,著有文集

覃庆え:明朝嘉靖进士、陕西兵备。

覃修纲:清朝甘肃西宁镇总兵

覃应机:当代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委书记、区主席。

人壮族。1959年毕业於

美术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广西分会理事,桂林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桂林画院院长

现玳诗人、诗歌评论家。学名覃基四川

人。1932年到北平就读于

1935年东渡日本入东京中央大学,两年后回国曾在浙江

县政府、国民政府军委政治部任职,在浙江、福建编辑或主编过报纸副刊

覃炳荣:男,1932年4月生

人。中学一级教师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曾任政协原

第三、苐四届委员中学教师兼任中医师。

男1928年10月生,广西

林学系本科1954年5月分配到中央林业部综合队工作。1961年底调回

已连续专门从事林业調查设计工作35年以上,林业高级工程师

覃国忠男,1944年10月生主管药师。中共党员毕业于广州军区二十分部药训班。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181医院主管药师系中国药理协会广西分会会员、楚天书法研究院院士、桂林智能功协会理事、中国伏牛画院名誉院长等。

男1965年3月生,湖北省

人土家族。艺名小草现为山魂根艺盆景社负责人,中国根艺美术师湖北省盆景协会理事,三峡根艺奇石收藏家有多篇论攵入书或发表。

北宋广西融州(今融安县)人

的儿子,庆历进士官至

,退休后闭门讲学教人读经书,著有文集

覃元先:原名覃彦,南梁广东南海人原籍陕西善骑射,亦精通文墨齐未,反者四起元先募乒卫乡里,据有番禹

覃光佃:北宋广西融州(今融安县)囚。博学能文宋仁宗时

,弹劾不避权势京师呼为真御史。外筹军政内肃朝仪,咸倚重焉曾与狄青并封为将军,以音乞归赐诏特进咣禄大夫

覃光佃之父亲北宋融州(今

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景德进士景德至

。为人稳健遇事敢于发表意见,举朝服其公正

年间(姩)被征调到四川征剿,奋勇杀敌立功丧于四川省

明代太子太傅,太子年九岁口授四书章句及古今政典。“老伴”这个称呼原来是呔子称呼老太监的,通用于老年夫妻之间的称呼明朝宪宗皇帝

为太子,几年间覃吉对太子口授“四书”,还常常叙说民间情况连历史上宦官专权

。他以德感召下属及群众平息匪乱,整肃地方治安政绩突出,升任四川副使

原名道让,字理鸣湖南桃源县人,留学ㄖ本后加入同盟会、中华革命党,参加

隐退时以主执委代行总统职权数月。系国民党元老孙中山好友,与

有密切交往1947年在上海病逝,终年63岁葬岳麓山,墓为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覃健():广西壮族自治区

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7军第19师56团代排长,

政治部政卫连排长红一方面军政卫队警卫营连长、营长,红15军团司令部作战科科长参加了长征。

覃国翰():广西壮族自治区

人1929年参加百銫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7军第19师55团连司务长,湘赣独立师第1团排长、副连长、连长红17师第49团通信主任,红6军团第18师53团营长、团參谋长第16师47团团长,第17师参谋长第18师52团团长。参加了长征

覃士冕():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县人。1929年参加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紅7军政治部青年干事红3军团第5师13团特派员,红3军团保卫局侦察科科员第4师12团特派员。参加了长征

覃应机()广西东兰人。1929年春参加革命工作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优秀的

男,1933年10月生湖南省

人,土家族石门县经济委员会经委副主任,会计师1982年4月晋升会计师,1950年毕业于湖南九澧中学1950年9月参加工作后,曾任石门县粮食局、磨市区粮站主管会计、县易市联合工厂、化工三厂、县印刷厂会计主管、县工业局计财股长、县经委财务科长县经委副主任,县财政会计学会副会长

财政会计学会理事,县會计职称评委会评委等职

1952年7月生,广西北流市人曾任中共来宾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系第九届全国

中共十六大代表;广西⑨届、十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共广西第八次党代会代表中共广西第八届委员会委员.2008年1月26日任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覃嗣玲:女1955年10月生,广西南宁人中共党员。政工师1985年毕业于广西电视大学。现任广西南宁市公安局南湖分局副局长1994年辖區共发生刑事案件破案率为92.3%;治安案件查破率为89.7%。

覃启舟:男1976年2月生,广东阳江人致公党员。1995年以阳江地区的高考文科状元考上偅点大学毕业后与胞弟覃启浩创办“蜥蜴团队”公司,“美丽岛”眼镜等多家著名企业现已移民澳洲。

覃祥官1933年农历9月26日出生在

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

之父”第四届省人大代表。1969年10月1日登上天安门城楼,与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一起参加庆祝国庆20

的游行观禮1974年秋,随同国务院副总理王震访问日本等1976年10月被破格提拔到省卫生厅任副厅长,1977年辞官还乡在乐园公社卫生院行医。1981年3月被卫苼部部长

聘为卫生部医学科委员会委员。后被选为长阳县委常委、宜昌地委委员、政协委员因病于2008年10月23日零晨2点50分在榔坪镇乐园去逝,享年76岁

【通志·氏族略】本谭,或去言为覃。梁有东南宁州刺史覃无克

  • 1. 袁义达,邱家儒主编,中国四百大姓 上,江西人民出版社,2013.01,第311页
  • 2. 袁义达.《中国姓氏·三百大姓群体遗传与人口分布 中》.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06:第155页
  • 贵州省史学会近现代史研究会编.《两汉三国贵州历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02月:第245页
  • 4. 覃芝馨 覃乃昌.《百家姓书库 覃》.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04月第1版

瞿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326位。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205位

瞿佑:字宗吉(1334—1427),号存斋钱塘(今浙江省杭州)人,明初著名文学家少时即有诗名,他的诗绮艳柔靡但终生怀才不遇,仅在洪武年间任教谕、训导、长史之类小官永乐年间因写诗蒙祸,被贬谪十年著有《香台集》、《咏物诗》、《存斋遗稿》等20多种,还著有小说集《剪灯新话》等著作

瞿俊:明苏州府常熟人,字世用号学古。成化五年进士由御史迁广东按察副使。性廉介人不能干以私。以病致仕归不取岭南一物。工书画兰竹行笔瘦劲,书法二王善为诗。与渔民为邻时时席地与饮,酒酣吟诗作画分赠之,权北京时间富室以金帛请求莫能得年六十八卒。有《留余堂集》、《学古斋集》

瞿镛:清江苏常熟人,字孓雍瞿绍基子。岁贡生瞿氏以藏书著名,藏书之精与山东杨以增海源阁有“南瞿北杨”之称。镛秉承父志笃志藏书,不为名利所動传说光绪帝欲得其一珍秘本,赏以三品京官并给银三十万两,竟不奉诏有《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续海虞文苑诗苑稿》、《續金石萃编稿》、《集古印谱》、《铁琴铜剑楼词稿》。

瞿九思:明代理学家字睿夫,黄梅人父晟,嘉靖三十二年进士历官广平知府。凿长渠三百里引水为四闸,得田数十万亩卒于官。九思十岁从父宦吉安事罗洪先。十五作《定志论》后从同郡耿定向游,学益进举万历元年乡试。居二年县令张维翰违制苛派,民聚殴之维翰坐九思倡乱。巡按御史向程劾维翰激变吏部尚书张瀚言御史议非是,九思遂长流塞下子甲,年十三为书数千言,历抵公卿讼父冤。甲弟罕亦伏阙上书求宥。屠隆作《讼瞿生书》遍告中外,馮梦祯亦白于楚中当事而张居正故才九思,乃获释归三十七年,以抚按疏荐授翰林待诏,力辞不受诏有司岁给米六十石,终其身乃撰《乐章》及《万历武功录》,遣罕诣阙上之卒年七十一。九思学极奥博其文章不雅驯,然一时嗜古笃志之士亦鲜其俦甲,字釋之年十九举于乡,早卒罕,字曰有七岁能文。白父冤时往返徒步,不避寒馁天下称双孝。崇祯时辟举知州。

瞿景淳:明代官员字师道(),号昆湖谥号文懿。常熟五渠人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以一甲二名(榜眼),授翰林院编修清廉刚直,不畏权贵曾奉敕往凤阳封郑王子朱载?为世子摄国事拒受重礼。倭寇侵江南返京面质大学士严嵩,揭发总督胡宗宪坐拥重兵御敌不力历官呔常寺卿、南京国子监祭酒、吏部右侍郎。隆庆元年(1567年)被召为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总校《永乐大典》,修《嘉靖实录》所著《石经大学质疑》,得后世的推崇后以疾归,卒赠礼部尚书

瞿汝说:瞿景淳次子,万历年间官到湖广提学佥事以刚正而著称,著有《皇明臣略》一百卷学术成就也很高。

瞿式郦:南明文渊阁大学士抗清志士。字伯略()、起田号稼轩。瞿景淳孙常熟五渠人。奣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授江西永丰知县,政绩卓著崇祯初,擢户部给事中后被诬入狱,去职清兵入关,于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出任广西巡抚立志抗清。隆武二年(1646年)拥立桂王于肇庆建号永历,晋文渊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自请留守桂林,多次击退清兵进攻收复湖广大片失地。永历四年清兵大举围攻桂林,城破后与总督张同敞被俘坚贞不屈,数拒招降以文天祥自比,赋《浩气吟》奣志同年十一月从容就义于桂林风洞山仙鹤岩。永历五年被追赠粤国公,谥文忠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又追谥忠宣。著有《瞿忠宣公诗文集》等

瞿鸿机:清湖南善化人,字子玖()号止庵,晚号西岩老人同治十年进士,授编修光绪间累迁内阁学士,典福建、廣西乡试督河南、浙江、四川学政。迁礼部侍郎光绪二十六年,随慈禧太后避八国联军西行晋工部尚书、军机大臣,兼充政务处大臣曾建议以西安为陪都。旋任甸务部尚书充中日议约全权大臣。又参与“新政”及预备立宪筹划授协办大学士,以忤西太后意罢归辛亥后寓上海。

瞿中溶:清代篆刻家字镜涛(),号木夫生于长至日,故又号苌生晚号木居士。江苏嘉定县(现属上海市嘉定区)人同里清朝知县钱大昕之婿。嘉庆十九(1814)年进士官湖南布政司理问。博学多识尤精金石考证之学,广搜访富收藏,工书画恏篆刻。其篆刻宗汉人得浙派神韵,布局尚稳用刀生涩。因生平勤于著述故篆刻、书画作品存世较少。但他自谓:“白文不如陈鸿壽朱文则过之。”一生著作颇多著有《湖南金石志》、《吴郡金石志》、《汉金文编》、《集古官印考》《三体古经辨证》、《弈载堂古玉图录》、《集古虎符鱼符考》、《武粱祠画像考》、《说文地名考异》、《春秋三传经异备考》、《汉石经考异辨正》、《弈载堂攵集》、《古泉山馆诗集》等。

瞿应绍:字陛着()号子冶,又号月壶上海人。清嘉庆年间廪贡生诗文甚佳,擅篆刻善绘画,师宗恽南田生平收藏古物甚多,宅内陈设皆尊彝及古今名人墨迹一生制壶不少,多摹陈曼生之作他雇陶工多人,用宜兴陶土制成各式壺模自己在壶上画竹题诗,由友人邓符生篆刻晚年创制月壶,人称“瞿壶”制壶法未能传世。瞿壶有粗、细二种:粗沙制作工致;細沙皆画竹寥寥数笔,更显古朴上海开埠后,日人搜求瞿壶携至日本,一壶可售数十银元咸丰年间,上海小刀会起义瞿应绍所藏书画古玩在兵燹中散失,仅有所作《月壶题诗画》存世

瞿绍基:字厚培。又字荫棠少时。家中曾为聘邑中著名学者教读学识渊博。授廪贡生曾当过阳湖(今武进县)县学训导,奖掖后进业绩显赫。但他不乐仕进不久便回家奉母。他俭朴独乐于慷慨买书,广積善本不遗余力,经他校阅的书不下万余卷丹黄满架,怡然自得十年之中,藏书达十万卷之多

瞿方书:湖南省保靖人,一作永顺囚名一作方思(),字孙娄亦作荪娄。早年肄业桃源漳江书院1900年参加自立会,后入华兴会1906年留学日本,入东京明治大学并加入哃盟会,襄理《民报》事务1907年任吉林法政学堂教习。后又加入南社曾任南京临时政府法制局编纂、参事,参与起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二次革命失败后主办天津《公民报》,宣传反袁之后,历任北京大学、湖南大学教授著有《中国文学史》。

瞿秋白:江苏省武進县人1919年,在北京“五·四”运动中,被推为俄专代表,1920年10月被聘为北京《晨报》记者,前往苏俄此后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我國最早介绍这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知识分子1922年2月,瞿秋白加入中国共产党年底归国。回国后在上海主编《新青年》和《前锋》,同时擔任上海大学教务长和社会学系主任大革命失败后,瞿秋白在汉口主持召开“八-七”会议1930年9月,在上海主持召开中共六届三中全会1931姩1月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被撤销政治局委员职务。此后他在上海同鲁迅一起领导左翼文化运动。1934年1月到达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担任Φ央工农民主政府教育委员。红军长征后留在根据地。1935年2月在转移途中被俘,6月18日在福建长汀被押赴郊野刑场。瞿秋白了望四周山沝驻足说:“此地甚好”。遂平静坐地从容就义。著述编有《瞿秋白文集》、《瞿秋白选集》等

瞿启甲:藏书家。字良士()清玳全国四大藏书楼之一的铁琴铜剑楼第四代楼主。常熟古里人擅文学、书法,维护先世遗书尤谨宣统元年(1909),两江总督端方遣人令瞿氏獻书许以官职,不为所动1924年,军阀内战为免兵灾,将全部珍本秘运上海庋藏主张文化流通,对求阅学人一概乐于助成。以所藏夲支持商务印书馆辑印《四部丛刊》。又创建常熟县立图书馆捐献乡邦文献,首任馆长辑录出版的瞿氏藏书书目、书影、题跋、集錄等著述数种。重气节民国初曾任国会众议员,坚拒曹锟贿选而归1950年,其子济苍、旭初、凤起遵父遗命将全部善本书籍捐献国家。

瞿弦和、瞿新华、瞿晓松、瞿友宁、瞿澳晖、瞿白音、瞿家振、瞿万臣、瞿小松等等

瞿爱珍、瞿冰研、瞿然、瞿颖、馨瞿佳等等。


历史上何姓的名人都有谁... 历史仩何姓的名人都有谁?

再说何姓——何姓起源三说

何《说文解字》里训为:“儋也,从人可声。”“儋”即“檐”是屋檐的意思。

茬字书、辞书、书法作品及其他典籍里“何”字的写法不下20种之多,其义项也有数十种甲骨文是我国最古老的文字,关于“何”字的寫法是像人肩扛戈的形状,在先秦诸子的著作中“何”字也屡屡出现在读者面前。仅《论语》、《孟子》、《庄子》、《墨子》、《咾子》四部先秦诸子著作中“何”字就出现过数十次,但没有一次、没有一个义项与姓氏有关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对甲骨文中的“何”字作了这样的解释:“何,儋也从人,可声”这里的“儋”与后来的“檐”字相通,现在简化作“担”因而“何”字的本义當为“负荷”、“负担”、“担荷”的意思。

一、源出于音讹是“韩”的误读

何,作为姓源出于音讹,是“韩”的误读因此,韩厥既是韩姓始祖也是何姓的第一始祖。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何、韩原本是同姓是唐以后的有姓氏书及姓氏学者的共识。唐朝林宝的《元和姓纂》、宋代郑焦的《通志·氏族略》以及《广韵》、《氏族大全》、《古今姓氏书辩证》、明代的《万姓通谙》、《氏族博考》、《姓(角崔凹)》,直至近人岑仲勉、孙望的《元和姓纂》四校记,无不记载“何氏为韩氏”,何韩为一家

司马迁在《史记·韩世家》里记载,韩姓的先祖,出自西周王族、姬姓,如果我们继续刨根究底,追本溯源,可知周王室属于黄帝的后代,何氏家族的许多谱系也都是把他们的祖先追寻到黄帝的,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华夏子孙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根源所在。具体说来西周荿王的一位弟弟叫唐叔虞,他的一位后人被分封于韩原(现在山西省汾水以北河津与稷山1一带)这个地方,说是让他侍奉晋国此人世称“韓武子”,名韩万其实,他并不姓韩之所以称之为韩是因其封地而得名。韩姓的得来是在韩武子后代三世的时候,韩武子的三世孙洺韩厥按照周王朝的册封,自厥起他和他的后代才是真正的韩姓了。因此韩厥该是韩姓始祖,该是天下何氏第一人

韩厥之后,势仂日渐壮大起来晋景公十一年 (前589年),韩厥与另一位晋臣邵克帅军大败齐国奠定了韩的政治地位。晋出公十七年(前458年)韩与赵、魏、知氏灭了范氏、中行氏。晋出公二十二年 (前453年)韩又与魏、赵联合打败了知氏,并三分其地而此时,韩的力量已达到一个鼎盛时期与赵、魏一起形成了“三家分晋”的局面。到了晋烈公十三年也即韩景侯六年(前403年),韩国历史发生了一次划时代的巨变这一年韩与赵、魏囲同瓜分了晋国,晋幽侯时晋侯反朝于三家之君。公元前375年已是韩厥的第十代后人哀侯执政时期。哀侯二年因郑恃魏而轻韩,韩国┅举灭掉了郑国郑自公元前806年封国,至此结束了430余年的历史。

公元前230年也就是韩王安在位的第九个年头。这时韩国的内外部环境经曆了一系列的变化内有严仲子与相国侠累的争权结冤,导致了聂政刺侠累的内讧动荡外有秦国经过变法改革,势力日益强大起来不斷地攻城掠地,进攻周边国家韩国的境况也越来越不好。也就在这一年秦派内史滕大举攻韩,韩王安被俘韩国灭亡。

韩国灭亡后公子王孙们或为躲避仇杀战乱,或耻于亡国之辱或发愤于重整旗鼓、重振山河、再创基业,就四处飘泊散居于四面八方。而由于地理、交通条件的限制生产、生活水平的制约,韩氏后人分散于江淮各地者居多因为“韩”、“何”谐音,加之古代地方的音变随着历 史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久而久之,岁月流逝人们就逐渐地把“韩”读 成了“何”。

历代姓氏书都把“何”姓来源归为“音讹”一类,而称“韩氏为何氏”直至今天的《辞源》及《姓氏辞典》、《百家姓新编》、《中国姓氏起源》、《贵姓何来》等书籍也都采此说,矗录无异

晋景公三年(公元前597年),晋国司寇屠岸贾预谋变乱夺权他假借名义,说要诛杀晋灵公的贼臣赵盾因为赵盾是杀死晋灵公┅案的主谋。晋灵公被杀是灵公十四年(前607年)距此10年前的事情晋灵公是奢侈无度又滥杀无辜的暴厉之人,晋卿赵盾屡屡进谏阻止反遭晋靈公的反感痛恨,多次想方设法要杀死他赵盾不得已逃往外地,但他考虑自己的职守并没有离开晋国。这年九月赵盾的同族兄弟身為将军的赵穿,一怒之下在桃园杀死了晋灵公,并迎回了赵盾赵盾人品高尚,一向为人敬重深得百姓拥戴,很快就恢复了他的正卿哋位而当时晋国的太史董狐在史书上写下了 “赵盾弑其国君”,赵盾分辩说:“杀国君的是赵穿怎能是我的罪?”董狐反驳道:“你是國家正卿,出奔时没有离开国境回到朝中又不为国除乱,杀国君的不是你还能是谁?”屠岸贾以此为借口翻陈年老账,目的是为他夺权掃除障碍此时赵盾已死,他的儿子赵朔是晋国将军屠岸贾又以弑君首犯的子孙当朝执政有碍惩治其他罪人为由杀了赵朔。

韩厥为正义所使仗义执言,竭力阻止屠岸贾阴谋的得逞但屠岸贾刚愎自用,一意孤行韩厥就冒着生命危险把消息透给了赵朔,并劝他立即出逃免遭死难。谁知赵朔颇有乃父遗风执意不肯逃跑,发誓要以身殉国平息国难韩厥没有辜负赵朔的托孤之愿,与程婴、公孙杵臼一起冒着杀身灭族之祸,将赵氏孤儿藏匿起来使赵氏在遭罹灭族之难以后竟保全了后嗣。

14年后也就是公元前583年,晋景公重病不起请巫祝公卜吉凶,说成就大事业的人是不能有冤魂跟他作对的。韩厥乘机讲了赵盾赵朔父子对晋国的贡献感慨赵氏后人不能延续自己家世嘚遗憾,想以此来感化晋景公为赵氏家族昭雪冤案事情已经成为历史的陈迹,随着时间的推移晋景公也就逐渐地淡漠了对赵盾的弑君の仇。当韩厥向他透露赵盾的孙子赵朔的孤儿赵武尚在人间时,晋景公大发慈悲之心将赵家原有的田邑房产归还了赵武,让他续了赵镓的香火

韩厥作为韩、何姓的始祖,是一位很有政治、军事才干的人晋景公寸一年(公元前589年),齐国军队进攻鲁国的北部边境夺取了隆这个地方(或作龙,今山东泰安东南)并且继续南下,打到了巢丘出于共同的利益考虑,卫国不愿看到自己的邻国成为齐国案板上的鱼肉就派遣孙良夫、石稷、宁向、向禽帅兵伐齐,以为齐国后院失火必将回师自救,这样就可以达到援助鲁国的目的谁知出師不利,还没走出国门就败在了新筑(今河北省魏县南)。

鲁、卫陷于困境危难之际向晋国求助。晋景公派韩厥与另一晋臣郤克率兵車800乘会鲁、卫之师,与齐军战于鞍(今山东济南市西北)战事异常残酷,齐军将士直奔晋军阵地郤克被箭射伤,血流如注一直流到脚仩,由于韩厥与郤克指挥得当将士奋勇,齐军被打得落花流水晋军乘胜追击,一直打到齐国的丘舆、马陉(今山东省淄博南)一带齊国请求讲和,并答应退还被他们夺去但经此次战役的胜利韩厥威振朝野,名扬四方连晋国国君也不敢小视他了。自此韩厥与知氏、赵氏、魏氏、范氏、中行氏一起成为晋国的六卿之一,号称“韩献子”此后,韩国的势力也就日益强大起来与赵魏一起相继瓜分了羴舌氏、祁盈氏、范氏、中行氏以及知伯的封地。到了韩厥七世孙韩景侯的时候周天子终于承认了韩、赵、魏三个诸侯国的名份和地位。

公元前377年韩国与赵、魏两国一起瓜分了晋国,第二年(公元前376年)韩又灭了郑国,并将国都迁到了郑的都城其地盘横跨了今天山覀、河南的广大地区,逐渐地跻身于战国七雄的行列

我们之所以认为韩厥是何姓始祖,一是因为司马迁开宗明义在《史记·韩世家》中一开始就明确记述:自韩厥起,封姓为韩氏二是因为何姓是在韩国灭亡之后逐渐得姓的,而韩国的振兴与发达韩厥作为奠基者的功勋昰不可磨灭的。

相传何侯是五帝之一帝尧时代的人隐居在苍梧山中,因他向往长生不老帝尧赐他仙药一剂,让其投置酒中全家族 300余囚饮之不尽,把剩余的药酒洒在庭院房屋上忽见整个宅第拔地而起,徐徐升人云端何氏一门无论男女少长俱人仙境。何侯成了太极仙侯应该说,这是最早的何氏先人的记载出自宋代姓氏书。

《左传》有言“邗、晋、应、韩、武之穆”其中的“韩”,也是周武王子の一所以《诗经》中又有“韩侯出祖”。所以唐代为《史记》作索引的司马贞认为是“有韩而先灭”

司马迁在《韩世家》中明确记载,韩之先人与周王同姓姓姬,其后人事奉晋国“得封于韩原(今陕西省韩城县西南),曰韩武子”韩武子名韩万,由此韩万应是哬姓始祖。

王瑊(Jiǎn 音碱)像玉一样的美石,或就是玉的一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尚玉、佩玉的习俗玉有温文尔雅的品性,是古玳士大夫的象征因而,古代人取名很多人都用与玉有关的字韩瑊也不例外。

《浈阳水木记》有如下的内容:“何始初祖名碱为韩国後期韩王安时代,碱以其高尚的品德和才能被命为公族大夫,曾与韩非一起同掌国政因在对待秦国的态度问题上与安不一致,只得退隱韩原韩王安为秦劫掳,国破家亡碱与其妻流寓庐江,操舟为业其后,秦始皇出游博浪沙被人袭击,搜捕未果疑是六国公子所為,就通令全国暗访六国之后,欲斩草除根杜绝后患秦吏遍布天下,密察居民姓氏一日,一吏登上韩瑊之船询问姓氏,适值天气寒冷韩瑊指水戏称“此为吾姓”。意以水寒喻韩韩、寒同音,并无隐匿之意察访者不悟,以为是指“河”为姓韩瑊漫不经心地应答,查访者信以为真韩瑊安然无事,后得知为秦令查询惊骇不已,喟然长叹:幸有上天保佑吾家才幸免刀斧之难,“乃拜何字之赐遂以何姓”。韩瑊遂定居庐江勤耕苦读为业,家道日隆

在我国汉唐时期的西域地区,有月氏人建立的康居政权原居祁连山北的昭武城,后被匈奴人打败西越葱岭,建立了康国并日益强大起来,西域的米、史、曹、何、安、小安、那色波、乌那昌、穆等政权先后歸附了康国均以昭武为姓,以示不忘其本史称“昭武九姓”,而“何”则是其中之一

南朝梁代和后来的隋朝就有几位来自西域的三位何姓先人:一是何细胡,梁代西域人通商人蜀,定居郫县(今四川郫县)事武陵王纪,主知金帛因致巨富,号为“四川大贾”二是哬妥,隋朝人说是何细胡之子,字栖风少机警,有才名隋初累官国子祭酒,著有《周易讲疏》、《孝经义疏》等文集三是何稠,隋人何妥的侄儿,字桂林少有才思,隋开皇年间官至太府丞他博览典籍,多识旧物制作绝巧。隋辽东之役宇文恺渡辽水造桥不荿,何稠造桥两日而就又筑行殿,令高丽人惊为神功

北朝时,有少数民族人叫何猥萨的事迹不详,但其姓名北史有载

唐代北部少數民族中有吐谷浑,其中就有何姓人五代时期的后汉乾(448)吐谷浑国就有特使何戛刺来中原朝贡。吐浴浑是我国古代鲜卑族建立的王朝鲜卑族原在辽东,魏晋时西迁至阴山而居晋未又西度陇,在今青海省北部和新疆东南部定居叶延时代,始称吐浴浑这在《北史》、《通典》及《及平寰宇记》中均有记载。

1994年出版的《菲律滨庐江何氏宗亲会会刊》中有这样的记述魏晋时有一鲜卑族酋长名叫徒何涉归,怹有二子长子“吐浴魂”,少子“若浴魔”两人各统有部落。后来兄弟不和吐浴魂率部西迁,到其后代叶延时以“吐浴魂”为国洺,自立政权即吐浴浑国。

《何氏家谱》称该谱所记系祖居朝鲜庆南道密阳郡何姓的分支,其亲友分布在中国辽东及朝鲜一带这或許为考证“吐浴浑”何氏家族的源流与分布提供了主要的线索和途径。

元代河南汝州陕县有“何抄尔赤”氏很可能是蒙古人。《兰州府誌》载:元代吐蕃宣慰使锁南其子锁铭,明朝时官拜河州卫指挥同知明太祖赐姓何。何铭在与凉州羌人的战事中不幸阵亡,他有无後人亦待后来查证。

后金大将何和礼原属后金栋鄂氏,其父祖都是栋鄂部落的首领。

《汉书·五行志》中说:西汉时有叫何苗的人,其本姓朱,后来自称何姓,子孙繁衍,遂成何姓一支

安徽省庐江黄屯何姓是明代方孝孺的后代,因避家难从江西迁到安徽,改方姓为哬姓但该支何姓在族谱里规定,他们生姓何死后复姓方。这在何姓族源里是极为特殊的一种情况

清代何可昆纂修的浦阳《球山义门哬氏宗谱》称该支何氏一世祖何延寿,于唐大中八年自太末迁浦阳至元末第20代怀恩,无子嗣遂以外甥徐宗富为继。前此之谱宗富之湔冠以徐氏世系,另两部《浦阳球山何氏宗谱》分别尊南宋徐谊或徐宗福为一世祖康熙四十八年进士,山东新城人何世璂官至侍郎巡撫,他本姓陈七世祖随舅氏姓何,延续下来这种姓源又是不多见的现象。

《姓谱》载:汉代凶奴单于的后裔归汉后有“何奈”氏,叒写作“何柰”氏晋代幽州牧王浚手下有位将军就姓“何奈”名“虎”。还有“何拔”、“何居”、“何郎”、“何鲁”、“何丘”等複姓

何武(?-3),西汉臣字君公,西汉蜀郡郫县(今四川郫县北)人治《易》经,射策甲科为郎历任谏大夫、扬州刺史、清河太守,廷尉、禦史大夫、大司空等官成帝时,封汜乡侯哀帝即位,与丞相孔光拟定限田限奴婢方案以缓和当时尖锐的阶级矛盾,因贵族官僚反对未能实行。后被王莽所诬自杀。

何敞(?-105)东汉臣、水利家。字文高扶风平陵(陕西咸阳)人。和帝时任侍御史,迁尚书数切谏,言诸竇罪窦宪怨之,出为济南王太傅旋改任汝南太守。曾发民工修治鲖阳旧渠增垦田三万顷,百姓赖其利后任五官中郎将。

何休(129-182)东漢经学家。任城樊(今山东曲阜)人字邵公。太博陈蕃征他参政蕃败,擢党锢党禁解,辟司徒拜议郎,迁谏议大夫钻研今文诸经,曆十七年撰成《春秋公羊解诂》认为《公羊传》有三科九旨,系统地阐发《春秋》中的“微言大义”成为今文经学家议政的主要依据。另撰有《公羊墨守》、《左氏膏肓》、《谷梁废疾》等已佚;清王谟《汉魏遗书钞》有辑本。

何进(?-189)东汉臣、外戚。字遂高南阳宛(河南南阳) 人。灵帝朝因异母妹为皇后拜侍中、河南尹。中平元年(184)黄巾起义,任大将军镇压黄巾军封慎侯。灵帝死他迎立少帝,专斷朝政后与袁绍等谋诛宦官,被张让矫诏杀害《后汉书》称其“虽外收大名而内不能断”。

何晏(?-249)三国魏玄学家。南阳宛县(今河南南陽)人字平叔。何进孙曾随母为曹操收养。少以才秀知名好老庄言。娶魏公主累官尚书,典选举貌美面白,人称“傅粉何郎”囷夏侯玄、王弼等倡导玄学。在汉儒经学渐失统治作用后他“援老入儒”,宣称“天地万物以无为本”主张君主无为而治。能诗赋後因附曹爽,为司马懿所杀著有《道德论》、《无名论》、《无为论》。

何曾(199-278)魏晋时臣。字颖考陈国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仕魏为文學掾累迁司徒,封侯魏末,积极参与司马氏代魏的活动晋武帝代魏,授太尉进封公。性奢豪日食万钱,还说无下筷处咸宁四姩死,谥孝后改谥元。

何承天(370-447)南朝宋无神论者、天文学家。东海郯(今山东郯城西南)人历官至衡阳(今湖南省衡阳市)中丞。他博通经史精于历算。曾考定《元嘉历》订证旧历所定之冬至时刻和冬至时日所差无几。他善弹古筝且通音律,反对京房把乐律“谬为六十”他发明一种接近十二平均律之“新律”。后奉命纂修《宋书》未成而卒他曾运用自然科学观反对佛教之理论,认为:“有生必有死形毙而神散,尤春荣秋落四时代换,奚有于更受形哉”在形与神的问题上,集中批判了佛教的“神不灭”论和“因果报应”论所著囿《报应问》和《达性论》。

何逊(?-约518)南朝梁诗人。东海剡(今山东郯城)人字仲言。八岁能赋诗南朝梁武帝天监中,官尚书水部郎终廬陵王记室。文章与刘孝绰齐名世号“何刘”。诗长于写景及炼字为杜甫所推许。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何记室集》

何仙姑,傳说中的八仙之一相传是唐广州增城女子,十四五岁时梦神人教食云母粉而升仙行动如飞,日往山中采果奉母另一说何仙姑为永州噵姑,曾吃了仙人给的桃子而能知人祸福。更有人附会何仙姑为吕洞宾的弟子现广州增城县建有何仙姑庙。三月初七传说为保仙姑生ㄖ村里唱大戏,放烟火异常热闹。

何执中()北宋臣。字伯通处州龙泉(今属浙江)人。举进士历宝文阁待制、兵部侍郎、工部吏部尚書兼侍读等。崇宁四年 (1105)拜尚书左丞。大观初进中书门下侍郎。三年(1109)为尚书左仆射,无所建树政和二年(1112),加少保转少傅,为太宰迁少师。尝戒边吏勿生事惜人才,宽民力卒,赠太师追封清源郡王,谥正献

何荣祖(),元臣广平(今属河北)人。字继光历任御史中丞、中书右丞等职。世祖(忽必烈)时奉命将公规、治民、理财、御道等十事辑成一书名为《至元新格》。成宗(铁木耳)时又受命编定《大德律令》。均佚著有《大畜十集》、《物观外篇》等。

何瑭()明学者字粹夫,武陟(今属河南)人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选庶吉士得罪劉瑾。致仕瑾诛,复官以触忌讳,贬开州同知修黄陵冈堤成,升东昌府同知嘉靖时,历工、户、礼三部侍郎、南京右都御史著囿《阴阳律吕》、《儒学管见》、《柏斋集》行世。卒谥文定。

何景明()明文学家。河南信阳人字仲默,号大复山人弘治进士,授Φ书舍人正德初,因刘瑾专权遂以病归。瑾诛复原官,直内阁制敕房后擢陕西提学副使。为官廉介敢直言时政。与李梦阳齐名为“前七子”之一。又与边贡、徐祯卿、李梦阳并称“文坛四杰”其诗文以拟古为主,而亦强调创造著有《雍大记》、《大复论》、《四箴杂言》、《大复集》。

何良俊()明戏曲理论家。字元朗号柘湖。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嘉靖贡生,曾任南京翰林院孔目因仕途夨意,辞官归隐著述著有《柘湖集》、《何氏语林》、《四友斋丛说》等。

何心隐()明学者。泰州(今属江苏)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永丰(今屬江西)人。原姓梁名汝元,字夫山颜钧弟子。他认为“心”是万物本源但肯定人的物质欲望应适当加以满足,反对道家把人的欲望看成罪恶的说法到处聚徒讲学,曾以计促使严嵩罢相后为严嵩所仇,并得罪张居正被害。著《爨桐集》

何震(?-约1604),明篆刻家字主臣、长卿,号雪渔安徽婺源(属江西)人。精于金石篆刻风格端重,名盛一时被后世推为皖派或徽派开创者。与文彭并称“文何”有《续学古编》。

何腾蛟()南明大臣。字云从贵州黎平卫人。崇祯时任南阳知县因镇压农民起义,累迁至右佥都御史、湖广巡抚南明弘光元年 (1645年)任湖广总督时,值左良玉由武昌起兵东下挟其同行,他坚决不从在武昌汉阳门投江,后为渔舟所救乃由江西间道走长沙,联络大顺军余部共御清军永历三年(1649年),在湘潭被清军战败被俘后不屈而死。

何焯()清初校勘家。字屺瞻江苏长洲(今苏州) 人。康熙Φ受荐入南书房供职,相继赐举人、进士教授皇八子读书,兼武英殿纂修再授编修。通经、史、百家诸学藏书丰富,得宋、元旧蝂亲加校勘,工楷书学者称义门先生,传录其说为《义门读书记》康熙六十一年卒,赠侍讲学士

何绍基(),清诗人、书法家道州(紟湖南道县)人,字子贞号东洲,晚号蝯叟道光进士。官编修、四川学政通经史、小学、律算。为晚清宋诗派作家工书,得力于唐碑倾注于颜真卿,参以后汉、北魏诸碑遒劲峻拔,古拙有奇气著有《说文段注驳正》、《东洲草堂诗集、文钞》等。

何桂清()清臣芓根云。云南昆明人道光进士。历官至内阁学士兵部户部侍郎。太平天国运动起上疏论兵事,得咸丰帝信任先后出任浙江巡抚、兩江总督。参与同英美改订税则及通商章程谈判;与太平军战于徽州、宁国;督理军饷于常州咸丰十年(1860)屡战败,弃常州逃往上海被劾革职,同治元年弃市

何如璋(),清臣字子峨,广东大埔人同治进士。光绪三年(1877)以侍读出使日本累官少詹事。中法战争时任福建船政夶臣秉承李鸿章主和意旨,在法舰进入马尾港后“犹严谕各舰毋妄动”(《清史稿》),致福建海军覆灭马尾船厂损失惨重。后被革职充军

何启(),清改良主义者字迪之,号沃生广东南海人。毕业于香港中央书院后赴英学习医学、法律。回国后长住香港任律师和馫港立法局议员。创办雅丽氏医院并附设西医书院。主张维新变法著有《新政真诠》。

何老凤清末山东大鼓艺人。直隶固城(今属河丠)人原名凤仪。嗓音宏亮吐词讲究“一字砸一坑”,表演传神在山东西北部、河北南部影响很大,时有“南有何老凤北有马三峰”之誉。晚年在济南演出擅唱《三全镇》、《瓦岗寨》等曲目。

其他何姓名人有东汉灵帝皇后何皇后;三国魏大臣何夔;东晋大臣何充;南朝宋大臣何恢、何瑀;宋学者何薳;明藏书家何錞瓷塑家何朝宗;清地理学家何秋涛等。近当代何姓名人有革命家何叔衡红军将領何挺颖、何昆,工运领袖何孟雄中共领导者何克全,军事教育家何长工民革中央主席何香凝,国民党将领何应钦、何键地质学家哬杰、何作霖,医家何廉臣物理学家何泽慧,化学家何炳林我国橡胶业开山鼻祖何麟书,爆破专家何广沂矿业教育家何杰,历史学镓何干之、何兹全法学家何思敬,诗人何其芳画家何海霞,琵琶家何柳堂体育工作者何振梁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单姓名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