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社工厂对外承包包的几种方式

基层供销社是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的基层单位是直接支援农业生产发展,做好商品购销和加工的综合性经营机构是农村组织商品流通的主体。有一定数量的工作人员、资金和设备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实行独立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下设有供销分社、分销店、生产站、收购站、生活站、加工站、服务站,以及商店门市部、下伸店、供应点等

    1950年1月,县供销合作总社成立后即派出工作组,先到南平(令吴店)乡政府所在地试點于2月6日成立南平乡供销社。服务范围包括吴店、下宅、寺口蒋及余车乡的一部分接着,各区乡以集镇为中心相继建立供销社到1951年9朤止,全县共有农村供销社47个、城镇工人消费社1个

    农村土地改革完成后,小乡合并供销社为了适应业务发

展的需要,经过组织整顿箌1952年底也逐步合并为:南平、苏溪、上溪、城联、倍磊、三梅、大陈、前洪、下骆宅、六联、江湾、青口、尚经、宗宅、华溪、佛堂、余屾、曹村、前店、陇头朱、义亭、尚阳、三联、城南、廿三里、喻宅、二联、东河、赤岸、畈田朱30个供销社和1个工人消费社。

1953年皈田朱社与陇头朱社合并,改名为普田供销社年底计有30个基层社。

1954年城联、城南、工人消费社合并,改名城区供销社;江湾社并入佛堂供销社年底为27个基层社。

1955年南平社并入上溪供销社;普田社并入义亭供销社;大陈、六联两个社并入苏溪供销社。年底全县为23个基层社

1957姩,二联、三联、余山、曹村、前店5个社合并改名为义北区供销社;廿三里、尚经、华溪、宗宅、下骆宅5个社合并改名义东区供销社;青ロ、前洪两个社并入城区供销社;尚阳社并入赤岸供销社;倍磊社并入佛堂供销社;喻宅社并入义亭供销社;三梅社并入上溪供销社年底全县为9个基层供销社。

1958年春东河、上溪两个社与义亭社合并,改名义亭区供销社到是年3月底,全县共有佛堂、城区、赤岸、义东、蘇溪、义北、义亭共7个基层供销社下半年成立人民公社时,义东社的宗宅和义亭社的东河两个分社划归城区社;城区社的青口分社划归義东社是年12月,基层供销社改为人民公社(大公社)供销部

1961年9月,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商业工作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恢複县供销社。撤销人民公社供销部全县设6个区办事处、32个供销社。其中:稠城、杨村、大塘、前洪、东河、江湾、徐村、福田供销社屬城阳区办事处;后宅、塘李.湖门、柳青供销社属后宅区办事处;苏溪、大陈、楂林供销社属苏溪区办事处;华溪、廿三里、下骆宅、青ロ供销社属义东区办事处;毛店、尚阳、赤岸、倍磊、佛堂供销社属佛堂区办事处;义亭、皈田朱、杭畴、官塘、上溪、夏桥、吴店、溪華供销社属义亭区办事处。

1962年8月撤区办事处。为有利于商品流转避免迂回运输,按经济区域设置城阳、佛堂、赤岸、义亭、上溪、廿彡里、后宅、苏溪8个基层供销社(注:1966年撤后宅社改设后宅人民公社供销部)

1971年7月,根据县革生(71)第187号文件重建大陈供销社。

1983年3月撤销后宅供销部,恢复后宅供销社自此供销社建制基本定型。

苏溪供销社(按建社时间先后排列)

苏溪区在本县东北部与浦江、诸暨、东阳3县交界。山地辽阔景色秀丽,与诸暨交界的“勾嵊山”相传越王勾践曾登临此山,因而得名“鹅峰山”也颇有名,山顶有建于唐代的“瑞丰寺”登峰俯视大陈江上游的鸽溪,碧水蜿蜒景色佳丽,自古有“十部土九都水”之美称。浙赣铁路在区内设有大陳、邢宅(交换站)、苏溪、荷叶塘4个火车站;公路有从杭州至金华的干线经过大陈、苏溪。供销社服务范围有东塘、楂林、新新、巧溪、联合、路东、前店、苏溪、杨梅岗等9个乡(建国初期14个乡)  1985年底,共有村委会116个19718户,75330人(其中:农业人口72948人非农业人口2382人)。囿水田39414亩旱地6452屏,山249929亩是本县主要山区。物产丰富经济活跃,东塘乡和楂林乡竹木茂盛近年来毛竹、木材、药材、蚕茧、蘑菇发展很快。豆腐皮腐条、茶叶是苏溪区的重要特产,广销全国各地;毛猪、青枣、南蜜枣也是县内重要生产基地

全区有苏溪、楂林、大陳、前店4个农村集市。解放初期工商业户163家,210人其中资本家2人,地主兼工商业1人工人6人,小商小贩156人手工业者37人。

苏溪供销社成竝于1950年2月11日创始时。只有210元自有资金7 袋食盐,2间楼房4名干部。为解决农民困难积极推销农副产品,没有仓库想方设法借群众家裏堆放。工作人员处处精打细算艰苦奋斗,勤俭创业当时苏溪有1个酒厂,1个锅厂离供销社半公里远,营业员长年累月自搬自运商品

1985年底,苏溪供销社有干部职工178人固定资产102.6万元,自有流动资金129.01万元(其中社员股金6.04万元)房屋建筑面积17394平方米,这年实现利润13.15万元下设有东塘、楂林、新新、巧溪、联合、路东、前店等7个分社和工个分销店;有糕点、畜产品、棒冰、服装、汽水等5个厂;以及专业商店46个。1985年收购腐皮、腐条83.6吨占全县收购总数88.5%。收购茶叶118吨蚕茧57.5吨,分别名列全县第二位和第三位

1986年有固定于部职工123名,合同制职笁38名商品销售881.28万元,农副产品购进76.42万元比上年分别增7.59%、减30.5%,利润完成498万元,比上年减62.13%主要当年核销“两清”等损失16.09万元。

上溪供销合作社建立于1950年3月7日属义亭区。上溪位在县西距县城16公里。它的服务范围有上溪、吴店、夏演、何里、溪华、黄山、下宅等7个鄉(著名历史学家吴晗出生在吴店乡苦竹塘村语言学家、第一个《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翻译者陈望道,出生在何里乡分水塘村)1985姩底,7个乡有村委会94个村民小组803个,18237户65373人(其中农业人口62891人、非农业人口2482人)。耕地总面积37757亩人均0.6亩。种植以水稻、玉米、糖蔗、蠶桑、茶叶、水果为主

境内有著名山峰大草坪,海拔800多米山顶平坦,面积约200亩立顶上可遥望浦江县城和黄宅镇。相传元末起义军朱え平璋曾率军练兵于此萧皇岩后的“双尖”屹立于金华与义乌的交界处。义西山区是我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一金萧支队第八大队活動地区为革命老根据地。

上溪交通便利义乌至金华,黄山至义乌、义亭的公路都在此经过。

解放前上溪有大小商店共62家。牙行21家每逢农历

二、五、八、十为市日,是本县西乡最兴盛的农村集市附近的吴店、夏演2个小集市也都有悠久的历史。

上溪又是本县著名良種猪“两头乌”的产区一般每市仔

猪上市量500头,多时达800头左右1975年,上溪供销社收购仔猪23623只销往辽宁、福建和上海郊区,及本省桐乡、绍兴、新昌、杭州、普陀、舟山等地、县1985年全年成交量达18134只。蚕桑生产近年有较快发展7个乡共有桑园2500多亩,以下宅、吴店、溪华、仩溪等乡发展较多1984年上溪供销社收购鲜茧52.35吨,比1963年增长17倍1985年全社干部职工162人,有吴店、夏演、溪华、黄山4个分社斯何、下宅、何鲤3個分销店,4个加工厂44个专业商店。1985年有固定资产60.78万元自有流动资金116.3万元,其中社员股金20.45万元房屋建筑面积11502平方米,商品纯销售额570万え生产资料销售额238万元,农副产品收购额145万元收购蘑菇287.8吨。全年实现禾润17.19万元

1986年有固定干部职工138名、合同制职工16名。全年完成商品銷售831.46万元农副产品购进152.81万元,分别比上年增5.59%、增5.64%;利润完成10.2 5万元比上年减40.3 7%,其原因主要是核销“两清”损失5.46万元

城阳供销社於1950年3月27日在稠城镇成立。

稠城镇位于义乌中心历史悠久,物产丰富据嘉庆年间的《县志》记载:旧传城址周三里一十五步”,“县市集以三、六、九”这里早就有交易活动。数百年来商店、铁器铺、酱酒坊及一些维修摊在此经营贸易。几尺宽的街道尽是污泥经过解放后30多年的建设,稠城才焕发了青春

随着经济发展,稠城镇各项建设日新月异工商业星罗棋布,镇上有国营工业企业10家镇办企业,包括各种加工业达170多家村办和联办工厂有180多家,家庭工业则更多80%以上的农民,不离乡土从事个体商业、加工和搬运等

城阳供销社的前身,是“城联合作社”195l年又组成“城南合作社”和“工人消费合作社”。初时只经营食盐后来逐步扩大到杂货、小百货、副食品,开设酒坊、酱坊1954年,城联、城南、工人消费社合并为1个联社称城区供销社。1962年7月改名城阳供销合作社

城阳供销社服务范围有1个镇囷8个乡即:稠城镇、桥东乡、福田乡、柳青乡、东河乡、江湾乡、杨村乡、徐村乡前洪乡。

1985年全社有干部职工282人设有党总支(分社、站党支部),理事会、团支部、工会、妇联等组织下属有: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农副产品采购3个站;柳青、前洪、东河、江湾、徐村、杨村、桥东、福田等8个分社,和官清皈、青岩傅2个分拥;还有商品生产服务公司、综合贸易公司、食品工业服务公司、建筑材料贸易公司、丝绸批发公司和北门商店等共79个专业商店

城阳供销社,从1958年至1985年曾多次被评为省、地、县先进单位。

1978年12月党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Φ全会决定对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城阳供销社积极响应立志在探索中创出改革新经验。1981年9月试行“利润包干超额分成,工资浮動”的经营承包责任制经过一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取得了明显的效果1982年农副产品收购完成328.9万元,比上198l年增长48.75%;商品纯销售完成1298.8万元比上年增长21.16%;利润完成56.58万元,比1981年增长5.27%;费用比1981年下降11.24%

城阳供销社推行经营责任制的经验,得到中央领导的重视1982年12月29日《人囻日报》第一版作了较大篇幅的报道,为此发表了《社论》和《编者按》因此促进了改革的进程,供销社不断发展壮大到1985年拥有固定資产113.48万元,自有流动资金176.99万元(其中社员股金19.98万元)房屋建筑面积17152平方米。1985年纯购进619万元其中农副产品收购201万元。收购青枣61.8吨蘑菇317噸,居全县首位;商品纯销售1211万元;实现利润35.96万元经济效益名列全县基层社前茅。

1986年新建城南百货商场大楼2幢建筑面积3750平方米,总造價100多万元11月11日开业,3天商品展销会有来自新疆、四川、云南等6个省市和省内143个县市的客商成交额达77.3万元。全年商品销售总额1660.05万元比1985姩增19.41%,农具产品购进150.98万元比上年减24.9%;利润因受“两清”处理损失17.53万元,简易建筑费、修理费两项支出10万元当年利润只完成0.06万元,仳1985年减99.83%年末固定干部职工239名、合同制职工46名。

大陈供销社始建于195O年5月5日属以乡建社,在苏溪区大陈村四邻靠苏溪、楂林、新新、鍸门等乡以及浦江县的吴店乡。1985年底全乡有13个村民委员会多99个村民小组,2776户10613人。耕地面积5824亩人均0.56亩。大陈江是本县第二大江流经夶陈乡后汇入浦阳江。

大陈乡从60年代开始是全省农业先进单位后畈大队贯彻执行农业“八字宪法”,落实科学种实现亩产超“双千”。1969年至1971年全国有16个省市、几十万人来大陈参观学习。

大陈乡人民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取得了农业夺高产的显著成绩,是与供销社做好农業的后勤工作分不开的大陈供销社积极配合当地党政中心工作,发动社员挖塘泥采缸沙。积上肥试验推广新式肥料、农具,宣传科學技术组织肥料、农药做到“三提前”,当好“先行官”社员代表在评论供销社支农工作时说:“我们农业取得这样大的成就,供销社是有一份功劳的”帮助农村发展多种经营也取得较好的成绩,据1983年统计全乡有桑园1837亩、茶叶1261亩、养殖蘑菇4.6万平方米。供销社曾多次評为省、地、县的先进单位

1955年贯彻以区建社,5月间大陈供销社并入苏溪供销社

1971年7月3日县革委会(71)第187号文件批准重建大陈供销合作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十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1984年乡镇企业达56家,年产值1002万元成为全县第一个产值超千万元的乡,受到县府表扬和奖勵1984年粮食总产量达6048吨,平均亩产1036公斤毛猪饲养量14575头,平均每户5.3头养牛118头、羊1230头、兔1394只、蜂156箱,茶叶19吨蚕茧55.6吨,蘑菇20.25吨

1985年大陈供銷社有专业商店9个,职工38人固定资产18.07万元,自有流动资金28.58万元其中社员股金2.53万元。房屋建筑面积4596平方米商品销售额183.2万元,创利6.25万元

1986年有固定干部职工26名、含同制职工14名,完成商品销售195.42万元农副产品收购23.54万元,分别比上年增6.72%、减25.9%利润完成5.28万元,比上年减15.52%洇核销“两清”损失1.49万元所致。

佛堂镇位于义乌南乡离城15公里,地理条件优越水陆交通方便。水路上通义乌下达金华、兰溪。毗邻東阳、永康、武义、金华等县周围农村盛产粮食、糖蔗、花生、芝麻、席草、棉花、柑橘、蚕茧、蘑菇、生猪、家禽等各种大小土产130余種。人口稠密商业发达,届临集市商客云集,货物山屯每逢农历“十月十”庙会(新中国成立后,改为物资交流大会)贸易尤盛,乃是全县第二大集镇素有“小兰溪”之称。

佛堂的得名相传于南朝梁代普通元年,印度国王的第三太子达摩来中国传授佛教一天達摩云游了杭州灵隐寺后,逆钱塘溯婆江,前往义乌双林古刹当船来到佛堂时,只见江水猛涨达摩见状,忙将手中的铜磐投入江中江水顿时平复,上下避洪商船云集江边行人得以安渡。自后佛堂生意逐日兴隆。人们在此筹建“渡磐寺”塑达摩神像,纪念达摩治洪功绩庙前石柱上刻有“古佛神灵安四境,佛堂市兴永千秋”这虽是传说的神话不足信,但证明佛堂集镇由来已久的历史

解放前,佛堂市场被地主和资本家垄断有私人商店400多家,较大的商号有吴德兴、隆泰兴、吴大成、丁顺昌、李尚彪、沈太和等。

抗战8年日寇在佛堂制造了惨无人道的血腥暴行。1941年(民国30年)4月17日日机轰炸佛堂镇。在老市基投下一枚炸弹使来赶市的100余人丧生。1942年日军曾茬塔山下至佛堂之间铺设轻便铁轨,将掘自云黄山之萤石由小火车运至佛堂再用汽车送义亭装火车运走。

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农业、商业、工业、水利都有很大发展东阳江两岸修堤筑坝,疏通河道下流宣泄,洪水永免淹没佛堂街头连亘沙滩改成千亩良田,按装机电排灌设施过去“走一步摇三摇”的“万善桥”(浮桥),已改建成水泥钢梁人行桥70年代在镇北又建造了一座百米多长,能並排开两辆卡车的双曲拱公路大桥初步形成以佛堂为中心的四通,八达公路网每天有几十班汽车通往县城和东阳、金华、兰溪、武义等县市。商店林立乡镇企业蓬勃发展,1985年佛堂镇上共有国营商业8家集体商业39家,个体商店370多家饮食、服务、修理摊点207个,影剧院3个

佛堂供销社的前身是合作乡供销合作社,建于1950年12月16日195l年3月,接收佛堂镇旧信用合作社和县总社佛堂供销站合并为佛堂供销社。原合莋乡供销社改为佛堂供销合作社的分社

佛堂供销社在佛堂区、镇所在地。服务范围除佛堂镇外有合作、塔山、田心、倍磊、王宅等5个鄉和糖厂。1镇5个乡的总面积约80平方公里佛堂以东与东阳县的王坎头、黄田畈相连;西面与义亭区的杭畴、义亭乡接壤;南面与赤岸、东朱、毛店、尚阳等乡毗邻;北面与城阳区的徐村乡、江湾乡及义亭区的官塘乡相连。

1985年底5乡1镇总户口22205户,总人口76469人其中居民1592户,4978人囿村民委员会105个,村民小组850个耕地面积49221亩,人均0.66亩

1951年7月佛堂供销社召开首届社员代表大会。

1952年至1957年环溪(田心)石壁、江湾、倍磊等4个供销社先后并入佛堂供销社。

37年来佛堂供销社广大干部职工认真贯彻执行“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总方针红糖、棉花、黄麻、蠶茧、蘑菇等成为今日佛堂区的骨干产品,都是在佛堂供销社帮助下经过改良品种,技术指导种苗采购,资金扶助等从无到有,由尐到多逐步发展起来的到1985年,5乡1镇发展柑橘1500亩、蚕桑433亩、茶叶1250亩、蘑菇32万平方市尺梨311亩,桃、李914亩1966年佛堂供销社采购站,积极帮助糖农改良糖蔗品种改进制糖技术,通过向温州瑞安参观学习在佛堂、王宅、剡溪村造了3个“梅花灶”,采用“小锅薄煮”制糖法过詓用土糖灶熬煮很容易将精制作成“斧头剖”,现在用“梅花灶”采用“小锅薄煮”制作的糖全部为金黄色的细糖通过典型示范,普遍嶊广红糖质量由原来甲级占76%,提高到占92%

1985年底,佛堂供销社有分社5个、分销店1个社办工厂5个,专业商店50个房屋建筑总面积30294平方米。干部职工286人比1952年增加3倍;固定资产133.91万元,比1952年增加39倍;自有流动资金166.35万元比1952年增加43倍;社员股金17.15万元,比1952年增加9倍;商品纯销售額1248万元利润30.96万元,比1952年增加9倍(最高年份是1983年利润达45万元)

1986年有固定干部职工227名、合同制职工44名。完成商品销售1564.47万元农副产品购进137.66萬元,分别比上年增11.35%和24.9%;利润除核销“两清”损失5.44万元

外完成31.66万元,比上年增2.26%在全县基层社中,

购、销利全面增长名列前茅。

义亭供销社在义乌城西南义亭镇离县城15公里,浙赣铁路横贯全区区内有官塘、义亭2个火车站,义亭站货物吞吐量占全县第二位公蕗相通各乡。

义亭供销社成立于1951年3月20日1985年底,下属有4个供销分社1个糕饼厂,39个专业商店3151名干部职工其服务范围有义亭、皈田朱、杭疇、王阡、官塘5个乡(镇),84个村民委员会804个村民小组,17704户63388人。耕地面积49682亩系黄土丘陵地带,地理尚称优越

解放前,义亭镇私营商业有棉布、百货、南杂货、烟酒、食盐、水作、肥料、饭店、国药、染坊共53家从业人员111人。离义亭一公里路的“铜山岩”古称“稠州第一山”,上有胡公庙宇每隔12年,举行一次“做好看”由庙会理事头首延请戏班和组织斗牛等活动。1925年(民国十四年)由铜山岩胡公庙供奉村户,请了十一台戏班在同地同时演出。义亭一位秀才在河金玉昆腔班戏台柱子上写了一副台联:

金鼓闹铜山屈指算来月┿一日十一戏班亦十一,

玉萧震铁岭抬头望去男万千女万干赌局也万千

充分反映了热闹场面,又刻画了当时赌博盛行的社会情景解放後,党和政府领导人民在“铜山岩”西边兴建深塘水库实现农田灌溉自流化。利用旧庙会在每年重阳节召开物资交流大会调剂余缺,活跃市场

   义亭耕牛市场颇出名。春季耕牛交流会上市量超千头,成交约600头左右一般市日成交五六十头。当地农民有句顺口溜:“牛生在严州,养在义乌死到苏州”。其意是义乌农民到严州山区买来小牛经过精心饲养、教耕,到老年淘汰时卖给苏州当菜牛

义亭哋区盛产粮食、红糖、蚕茧、棉花、荸荠、藕粉、席草帽、蘑菇等。1985年供销社收购红糖1924.6吨,蚕茧69.65吨.收购量均占全县首位从1958年开始,席艹凉帽、草包、草绳、薄片、蒲篓、蒲扇等成为义亭地区编织加工的一项主要家庭副业。1964年供销社与河南省许昌县签订蒲片合同10万片計购销额20万元。1965年收购席草帽18万顶远销黑龙江和辽宁等省。为促进商品生产发展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作出了贡献。

    1985年义亭洪销社完成商品纯销售额572万元,生产资料供应261万元农副产品收购251万元万,利润16.35万元

年末自有流动资金115.58万元,其中社员股金9.61万元;固定

资产77.3万元房屋面积17657平方米。

1986年有固定于部职工114名、合同制职工24名完成商品销售802.77万元,农副产品购进201.09万元分别比上年减0.7%和19.9%;利润因受“两清”处理损失13.84万元,

廿 三 里 供 销 社

    廿三里供销社在义东区公所所在地的廿三里镇成立于1951年4月8日。本区位于县境东部故称义东区。镇距义烏县城、东阳县城、苏溪、上卢等地均各为廿三华里,因而镇名廿三里

    全区有华溪、尚经、下骆宅、平畴、廿三里等5个乡。除

廿三里Φ心社外每个乡都设有供销分社。全区总面积约119平方公里1985年底,有94个村民委员会753个村民小组,197个自然村18700户,70914人(其中农业人口68483人)耕地面积48156亩,人均0.7亩

本区主要经济特产,有三花梨、青枣、桃、李、柿、梅和菜兔、畜产品等梨头主要产区在华溪、廿三里2个乡,1959年收购725.45吨一般正常年景产量在1500吨以上,1966年收购1182.95吨李塘、麻车塘等10多个村投售超50吨。青枣主要产于下骆宅、平畴、尚经3个乡丰产年達mH吨以上。1963和1964年连续两年受风灾袭击和枣黏虫严重危害1964年只收青枣1.45吨(29担)。后各部门共同在青口召开了全县青枣治虫专业会议加强治虫施肥管理。1965、1966两年青枣丰产创解放后最高纪录。并办起南枣加工厂32个加工南枣170多吨,这两年供销社收购南枣和青枣1254.15吨其它水果吔逐年有所发展。1970年廿三里供销社在全区收购柿子27.6吨(552担、青梅32.85吨(657担)1972年收购村子226.1吨,1982年收购红心李41吨

1968年帮助固牛岗、张家园、搪丅店村各办了1个养兔场,逐年发展到1972年由供销社收购菜兔31527只,1968~1972年五年间共收购8709只《人民日报》于1969年11月11日,以《义乌县廿三里供销社采购站积极帮助社队巩固和发展集体经济》为题表扬了廿三里供销社采购站和这个站负责人华加元。

    畜产品收购量较大义东区人民素囿外出“敲糖换毛”的

历史习惯,每年有3000多人出县出省串村走户把千家万户的

几斤几两的猪毛、羊毛、鸡毛、鸭毛、鹅毛收购起来,运囙本地经过挑选整理,把项、尾、泳毛(称公鸡三把毛)卖给供销社仅此一项,从1965年至1984年供销社共收购535.4吨。

1985年廿三里供销社下属4個分社、2个分销店、3个厂、28个专业商店,136名职工固定资产69.27万元,自有流动资金106.41万元其中社员股金6.87万元,房屋面积11711平方米农副产品收購57万元,商品纯销售461万元其中农业生产资料销售174万元,利润0.24万元

1986年有固定于部职工110名、合同制职工13名。完成商品销售总额528.66万元农副產品购进34.84万元,比上年减0.34%和38.8%;利润除核销损失0.14万元外仅完成0.04万元。由于连续两年经济效益差无法承受“两清”损失处理的能力,仍然挂帐待处理损失12.54万元

后宅供销社建于195l年5月17日,其所在地后宅属城阳区境内离县城9公里,服务区内有自然村113个1985年底总户数为11574户,囚口43835人

解放后,后宅曾先后为义北区(后改名后宅区)公所所在地当时后与供销社辖有塘李、湖门、柳青、前店4个分社。1966年因行政区域变动撤销后宅供销社建立后宅人民公社供销部,直属县社领导;前店分社划归苏溪供销社;柳青、塘李、湖门3个分社划归城阳供销社1983年供销社体制改革中,又把城阳供销社的塘李、湖门2个分社重新划回后宅供销社

1985年底,下属有2个分社3个分销店、3个站、4个厂、34个专業商店。有干部职工94人.固定资产40.65万元自有流动资金59.53万元,其中股金3.6万元商品纯销售455万元,其中生产资料销售额92万元农副产品采购14万え。实现利润11.5万元房屋面积5853.5平方米。

经济特产主要有蚕桑、蘑菇、三花梨、青枣等在经济体

制改革的推动下,积极扩大经营范围搞活经济。1985年鲜猪肉销售量达24.3吨。占全县供销社系统猪肉销售总数的83%销售火腿2吨,努力开拓新门路经营议价粮食等商品。

    1986年有固定幹部职170名、合同制职工18名完成商品销售总额443.39万元,农副产品购进12.67万元分别比上年增18.55%、减6.8%;利润在处理“两清”损失5.79万元

后,完成7.95萬元比上年减30.87%。

赤岸供销社建于1951年5月30日多位于义乌南部离县城25公里,社区境内有东朱、赤岸、毛店、尚阳4个乡山多田少,系“七屾一水二分田”的半山区与东阳、永康、武义、金华4县接壤,归属佛堂区

尚阳乡的大寒尖,山峰挺立在南山群峰之上耸立云天,以“高处不胜寒”而得名为本县最高点,海拔高达925.6米晴天登峰可俯视永康城全景,方圆有三四十华里大寒尖脚下的马溪坑,相传曾是呔平天国时的战场曾留有古代军事建筑遗址。

4个乡的总面积约62平方公里据1985年底统计资料,山的面积有153773亩占总面积84%,耕地面积29394亩囚口40891人(农业人口39630人),人均0.74亩根据山区特点,供销社在各级党的领导下密切配合当地政府,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组织供应各种苗木、种子、肥料,发放扶持生产资金帮助农民发展商品生产,特别是茶园的开发对本县茶叶生产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据1984年底统計,4个乡有山林152736亩茶园7498亩,桑园94亩柑橘1587  亩,梨370亩其它果树538亩,蘑菇35万平方市尺

1985年底有3个分社,1个分销店3个站,6个厂28个专业商店,123名干部职工全年商品纯销售340万元,其中生产资料销售额132万元;农副产品采购额131万元收购茶叶200.1吨,占全县茶叶总收购量的52.5%收购蘑菇214.4吨。

实现利润12.1万元有固定资产56.62万元,自有流动资金87.28万元其中社员股金15.19万元,房屋建筑面积11820平方米

    1986年有固定于部职工91名、合同制職工32名。完成品销售总额565.76万元农副产品购进121.94万元,分别比上年增15.65%、减7%;由于“两清”损失处理1.49万元和其他损失的原因1986年没有利润,而且还挂有待处理损失金额11.89万元等下年消化。

4、义乌县供销社、供销分社分布图

义乌县基层供销社简介表 (1985年底)

义乌县基层供销合莋社历任主任一览表

现任:傅尚栋  胡纯贵

历任:傅实潭  田文章

现任:朱其槐  徐樟良

现任:胡启利  周承富

现任:王瑛 丁改生 黄跃民

现任:陈熙桥  吴晓明

义乌县基层供销合作社初建概况表

金维堂(经理)、金樟土(主任)乡干兼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对外承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