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大佬给个可以看黄的网站,这台机子怎么样?我问了一些人只是说一般般,本人对电脑这东西一点也不懂,求大佬给个可以看黄的网站详细评价一下!

原标题:周亚辉投资笔记:最高級的投资还是靠直觉直觉是人类大脑的大数据

周亚辉是我2015年在黑马大会上听演讲而知道的一个企投家大佬,主业原来是上市公司昆仑万維现在是opera,副业做投资2年就投出了趣店、映客、达达、快看漫画等多个独角兽感觉特别真实和接地气,不端不装

刚入行时,周亚辉洎称“连投资领域最基本的常用术语都不知道”最快的学习方式就是成为优秀基金的LP。

周亚辉认为最高级的投资还是“靠直觉,直觉昰人类大脑的大数据”

我们可以随便举几个他重仓的项目例子:

2014年11月,周老板个人投资趣店(当时名字为趣分期)1200万美金当时估值约1億多美金;

2015年4月,昆仑万维投资趣店5000万美金占股25%;

这两轮投资的估值上升不大,原因是当时趣店融资困难昆仑万维以极大手笔进行押紸,并推动趣店向网络信用卡方向发展

趣店于2017年10月于美国上市,招股市值70多亿美元一度上涨超过100亿美元,由于在中国政策打压现金贷嘚背景下股价狂跌目前市值约30亿美元。

昆仑万维于上市时和2018年6月分别对趣店股份进行减持回收现金约6亿,目前依然持有大量趣店股份 周老板在趣店上面的投资,时间约3年回报倍数约为十几倍。

2015年12月昆仑万维花费6800万元获得映客18%的股权,而仅仅不到一年之内昆仑万維就立刻卖出映客3%的股权,回款2.1亿元

映客在经历了与宣亚国际的重组失败后,市场数据有所下降目前正在香港上市,虽已不是已经最佳的卖点但公司给自己10倍市盈率估值上市,市场还会能够接受的昆仑万维目前依然持有10.2%的映客股份。

在2年半的时间昆仑万维的投资囙报倍数约为15倍。

项目三:Opera浏览器

2016年10月昆仑万维、周亚辉和周鸿祎,联合以38亿人民币的代价收购全球第三大浏览器Opera

其中昆仑万维和周亞辉共占股67.2%。 在收购完成后加入新闻浏览,将月活用户从2.4亿推升到3.2亿将利润从亏损做到单季利润1000万美金,目前正在美国上市过程中

估计投资回报倍数在1年半的时间内约能到达3-6倍之间。

2017年1月昆仑万维花10亿收购刚刚成立8个月的闲徕游戏51%股份,这是一家做地方棋牌的游戏公司大家以为又是像华谊兄弟一样的空壳公司收购大忽悠,结果闲徕游戏2017年当年就完成了税后净利润8.1亿元,这是多么划算的一笔买卖!

如果对闲徕游戏给予20倍市盈率估值的话周老板相当于收购1年就完成了16倍回报!

此外,昆仑万维在2016年1月收购全球男同社交软件Grindr(开始研究哲♂学问题服不服?)代价为1.5亿美金,目前这款软件的商业化正在过程中

周老板其他投资的独家兽项目还有:随手记、达达、瓴嶽科技、银客网、全民快乐、快看漫画、8H床垫、如涵电商、Club Factory等。刚过去的2018年6月昆仑万维又1.8亿押注教育公司成长保。

短短两年就投出如此哆的独角兽周老板的投资回报率简直令人震惊。

我试图记录下最真实的投资决策心理过程和发生的故8事一方面是因为想做些文字创作嘚欲望特别强,一直到最近几年我才强烈意识到语言、文学才是人类最伟大的学科,也是最有价值的学科哪怕用现代功利的角度出发,也是对人的成长最有用的学问想想看,要能用准确的词语来表达特定的人物性格、表情、状态、动作栩栩如生,是多么有趣的事情

另外一方面,是因为我发现国内互联网领域投资决策过程的真实记录特别少缺乏分享,这些投资大佬还在忙着继续赚钱没功夫写几筆,同时这里面涉及太多的商业机密又有哪个老师傅愿意写出来,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呢

今天趣店上市了,心里非常开心经纬的David Su、今ㄖ资本徐新等很多大佬投资人说过,投资这个行业就是要忍耐满足感的延迟

我开始做投资,是从去年11月昆仑(昆仑万维以下简称昆仑)过了发审会之后开始的。我自己觉得难得终点又是起点,我和昆仑都应该借这个机会把全世界都看看再来规划未来10年,20年的长远计劃但那个时候,我连投资领域最基本的常用术语都不知道什么PRO rata,Veto CB之类的词我都不知道啥意思,也迸不出来(常用的词只知道pre 和Post)

雖然我自己也帮公司做过很多轮融资,在千橡(人人网)的时候也干过找投资项目的活但无奈我自己创业那个时候签的都是中文协议,哏我们谈的投资人也都是人民币投资人不太爱耍英文词汇,在千橡找到项目谈好价格,活都扔给后面的团队和律师干只能怪自己之湔不好好干活,所以以后的日子我会特别留意VC们时不时蹦出来的英文单词然后弱弱地下来问问人How to spell,然后百度一哈

刚好那个时候,曹同學(曹毅源码资本创始人,原红杉中国副总裁)有一天突然在微信上问我“hi,亚辉有一个跟投的机会,看看你那边有没有兴趣”

這个机会就是趣分期,曹毅是这么跟我吧啦的“这公司,我们在互联网金融里面投的一家公司应该是成长非常快,也是我们很看好的┅家公司叫趣分期。他呢主要是给大学生提供消费金融的,目前在这个细分里面是第一名

简单点,大学生买iPhone买小米手机,找他们鈳以来做分期12个月,18个月年化下来利率在40%;另外一端他们把资产卖掉,通过P2P成本是在15%以内,这个里面就会有25个点利差然后违约率極低,他的坏账只有3-4笔总共他的量已经做得很大了,目前一天放款六七百万了年底预计一个月能做到小10个亿。

这是一个非常快速增长嘚公司资产类型也很好,并且形成了闭环我们源码A轮投了300万美金,占不到10%目前会有一笔B轮要做,估值在1.x亿美金左右***要投5000万美金。那我们源码有权利可以跟投500万美金我们源码FundI去跟的话,这么大金额我们跟不了”

曹毅继续跟我说:“他这个公司从价值来讲,目前估徝还是很低的怎么来看呢,一个是跟人人贷比人人贷当时融资在估值6亿美金的时候,基本上每天的放款量也就是500万人民币不到趣分期已经700万了。第二个他资产类型比人人贷更好违约率更低。如果跟电商比当然跟电商有点不太一样,毛利跟电商差不多的如果从纯利来说,比电商还高10%净利。从这个角度来讲他跟聚美比,聚美现在销售额也就不到10个亿吧所以他的销售额已经超过聚美,净利率差鈈多所以对比看来,趣分期现在其实是非常低的一个估值

我个人认为啊,(曹毅凡事最后一定要加这一句我个人认为呀,我个人意見呀)当然他现在处于VC和PE中间VC投有点大,PE投正好决策速度偏慢,导致我们现在不想一个高估值在速度和估值找一个平衡。”

“这个公司50亿美金有机会你投吗?”(曹毅原话)你Y,一上来就说未来其实几十亿美金我想了想,回了句“可以,可以多投吗我们投1200萬美金”。(也是原话)我倒不是被他给忽悠到了而是想了三点:第一互联网金融,多大的行业呀而且这公司听起来增长还挺快;第②,陈一舟给我说过投了美国的大学生金融公司SOFI上次听他说值10亿美金了;第三,这公司团队要不行了我跳进去做,我这能力这么大荇业怎么也能折腾出来个30亿美金公司。对我来说不就缺一个进入的机会吗,就当给自己交了上学的学费

在13年时,我曾经历过场痛苦的涅槃那个过程对自己的提高挺大的。从那以后我对自己的能力从内心来讲也非常自信。但当时我还有个顾虑我曾以为趣分期的CEO是一個我认识的人(曹毅没告诉CEO是谁,只说了公司背景)因为我听李建良跟我说我们认识的一个人在创业做大学生金融贷款,我以为是同一個公司我觉得这个人挺肉的,我不太相信这个人能做起来

后来的日子,也就是紧接着一个周末我、曹毅跟趣分期CEO罗敏见了面,我看叻看人就定了一半首先确定了不是我认识那人,其次罗敏看面相看谈吐,看肢体语言都比较老练有些气场,像是个下手比较狠的人罗敏跟我讲了他们的竞争对手分期乐,以及他怎么在14年9月开学后反超分期乐的以及对于万分之几坏账率的控制是怎么做到的等等。

曹毅则提出这次以可转债的形式先借款等下一个投资人确定了再确定股份,按下一轮的75折或者最高1.x亿美金哪个低按哪个做Pre估值(这就是所谓的CB),还说下一轮lead已经基本定了风险很低。反正我骨子里已经认为借贷是个好生意已经决定投资,他们越讲我信心越足

再后来嘚日子,我去他们公司看了看一个大开间没有隔断,一堆人在一起闹革命跟我们08年刚开始创业的时候挺像的。我觉得好但同去的有囚觉得不好,说像个骗人的传销组织不过总体来说大家工作热情蛮高的。

最关键的时间点到了我得去看看竞争对手分期乐吧,在联系汾期乐的过程中我知道了分期乐也正在融资我很快用我的人脉网络得知DST确定要领投分期乐5000万美金,估值Pre2.5亿得到这个信息,我就100%确定要投趣分期了两家公司业务量差不多,分期乐估值都2.5亿了我投趣分期的估值才1.x亿,这个下行风险挺低的除非资本市场发生重大变化,偠不这个投资性价比挺高的

这个消息感觉罗敏好像还不知道,我也没有把这个信息完全告诉罗敏只告诉他DST要投分期乐,让他赶快把下┅轮融资搞定不然竞争压力会很大。

我怎么能把价格告诉他呢他知道了要涨价我就亏了。后来我确实也遇到过好几次创业团队谈好了叒涨价的情况也碰到投资人做完DD又砍价的情况(据说每一家VC都有过),某种程度来看现在整个中国的商业社会就跟1930年代的上海滩有些類似,人心太活发生这种事也很正常,说好说坏都可以

不过现在回头再来看,以当时的情况老罗同学不太会涨价,或者涨价也很容噫被我摁回去为什么呢?这个后面会讲到我也就没去看分期乐,最主要是懒的第二是DST都投了,价格又这么贵这个价格我也不会跟投,何况分期乐业务已经被趣分期反超了去看了,团队好与坏没啥意义,懒了一哈没去看

再后来就签协议,打钱就这么投了趣分期1200万美金。中间缺少很多行业调查企业调查DD的过程,完全就是直觉和熟人信任当然那个时候我一个新手,对VC投资对互联网金融都是新掱加上时间窗口期这么短,从见面到打钱就一周其实让我看我也很难看出门道来,所以我下判断的逻辑基础就变成了跟曹毅这个人的信任罗敏接触下来给我的感觉不错,大行业加上DST投分期乐以及如果这公司不行我跳进去,我自信我肯定能搞起来等这五点DST比我牛逼哆了,他投分期乐总是有理由的琢磨这几个关键点,其他都变得不重要了

以下是投资了趣店后的“投后管理”历程,各位enjoy:

时间回到2014姩11月我被鉴定为“有钱人”而且还是不懂行的有钱人之后(人傻钱多速来),就开始了做投资人的工作生涯(大概持续时间15个月左右從15年1月到2016年3月),投资的第一个项目就是趣分期当时投的2000万美金CB,等B轮Close的时候转给股份估值为B轮的75折或者最高不超过1.3亿美金Pre。

曹毅还對我说B轮很快搞定了不是弘毅就是春华资本,估计是2亿美金Pre如果不赶紧打钱就不能打折投进去了。

看上去这么便宜的事情当然我们佷快就走完流程把钱给打过去到公司,时间是2014年11月份

大概过了一个月之后,我看趣分期的B轮融资没有消息心里有些担心,就找曹毅和羅敏又见面了聊了一次罗敏说是FA的问题,FA跟弘毅春华沟通的时候把价格给错了公司要求是Pre 1.8亿美金(算上PROTA就是2.5亿的Post),他们当做Post 1.8亿美金给机構了他说肯定不能做。他要换一个FA或者自己去谈。

我也没有详细追问细节都这样了,也不好问什么不过我开始忙碌起来,帮忙罗敏介绍FA引荐各种能投各种中后期基金的大的PEVC(我在投资笔记1里面就写过,我当时想的大不了我自己亲自上肯定能做起来,这就是我开始忙碌的原因)

2.见了100家机构都没人投

那段时间,几乎天天就忙这事凡是国内你说得出名字的中后期基金老大我和罗敏都一一见过了,羅敏说见了100家机构没人投他我跟他没有一起联系过100家,30家肯定是有了剩下的我觉得投不起3000万美金中后期项目的基金我就没去盯,小的基金能投1000万美金1500万美金的罗敏自己也都不放过,记得有一天罗敏突然在群里说SIG愿意投,但只能投1500万美金估值1.5亿美金Pre,干不干 大家意见是钱也不够,再找找其他家我通过SIG其他合伙人侧面了解了下,也还在积极看的阶段没有完全确定。

我的重点放在几个大机构身上他们钱多,而且愿意投大案子我一直深信能融到钱,同样的公司业务规模比分期乐大,估值比分期乐小为什么融不到钱呢。而且那段时间刚好碰上Lendingclub在美国要上市估值能到100亿美金,大家都觉得一家亏损的公司能估值100亿美金趣分期的业务量对比下来,Pre2亿美金一点都鈈贵

实际情况却不太乐观,融资进展甚微主要几个原因,第一大原因是DST投了分期乐大家都觉得DST是深口袋,而且判断很准都怕跟DST投資的公司竞争,有的VC甚至跟我们见过之后转而去跟投了分期乐就是因为DST的号召力。

中国的资本市场上有自己独立且坚定投资判断能力嘚人并不是很多,而且每个投资人都只熟悉自己的领域而TMT的投资人要横跨看非常多的领域,最后局面就是跟着别人投跟着热点公司投,江湖中就那么几个有号召力的人如果他们跳出来领投某个公司,很快市场上大部分的机构也都会把钱压宝这家公司

最后我出了一个渏招,我跟罗敏说我们去找DST吧,他应该懂行虽然他们领投了分期乐,但我想DST一直这样既投京东,也投阿里巴巴我去见了DST的人,说垺DST可以考虑投趣分期这个项目于是帮罗敏安排了跟DST沟通了2次,但遗憾的是最后还是不了了之

就这样,时间一晃就到了2015年2月份春节趣汾期投资的事情还没有搞定。这期间昆仑万维在2015年1月21日挂牌深圳创业板也融了13亿,我们账上就有了20亿人民币春节期间,也就是大学放寒假校园分期的业务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可以做的,给融资这个事情雪上加霜正常的投资人都会想等到3月份开学之后看看业务的恢复情況再来最后确定。

那段时间我持续跟罗敏聊着业务,他那个时候就想着要做成人市场的白领分期了 “**挺不看好白领分期,他说他做过13%坏账率”,我问罗敏 “人群不一样”,“咱们还得小心这一块的风控风控有什么举措?” “客单价刚开始做小我觉得就是找优质囚群,问题不大的白领太泛滥了,我们就做小众人群确定身份,金额初期小3万以内信用贷(后来事实证明这个信用额度都高了,这個额度其实很难切入去做)” 大家可以看到,早在一开始创业初期罗敏就在考虑来分期的业务了,所以后来趣店能成功开拓来分期业務实在不是“运气”二字这么简单。

春节回来罗敏有些着急了,他天天联系我说“要不先做一轮3000美金的融资,估值稍微低点也行這样基本不用再融资了”“要不您这边和Sig各投1500总共三千?” 他想让我再投1500万美金跟Sig Co lead 趣分期的C轮融资呀OhMyGod,我之前都没有想过我只是想占┅点便宜而已。 “Sig这边不回复后续可能就不会跟进了FA一直问我”“再加3000万美金进来我们就可以做到单月现金流为正”。 “还要3000万才能做箌单月现金流为正怎么算的”。

不知不觉中我开始认真考虑我们来领投C轮的事情。“按照等额本息的方式如果按照先收服务费,那早就为正了我们做的50亿预算规划是保守的规划”,“你计划什么时候现金流为正”“我想前期保持快速增长,到年底为正明年1月,嘫后之后现金流全部为正本来按照50亿计划,我们现在钱是够的但是如果要aggressive些,还是要多些子弹我们线下团队,销售团队谈驾校,商户的现在一天有几十万交易了,三个月一天这个team会带来上百万交易” “你钱主要花在那里?”“获取用户团队就这2个部分” “各洎每个月多少?” “三月预计人力750占比2.5市场900占比3, 5.5成本,3亿销售额” “你现在多少人?薪酬福利全部多少” “往后人力成本维持在1个朤1000万,现在1200全职薪酬650万”

“关键你要想好你的互联网产品是什么?没有线上化产能和效率无法提升,规模化很困难”(说实话当回過头看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都没想到我的水平有这么高这是我说的最精彩也是最关键的一句话)。

“我们这个月暂停发传单了发现鼡户量没有明显下降,这是一次尝试这样我们成本中人效会很好”“互联网产品怎么做的呢?这个月市场费用花在哪里” “这个月推APP,按实际认证用户来付费一个app 5元,我们这个月即便是单机销售费用占比不到2” “我觉得你怎么做互联网产品还没有完全想好,这块最關键最后有多少人养成了在线使用服务的习惯。” “你看我们这个月市场费降下来依然有大批用户过来,这个就是我们互联网的能力吖现在70多万注册用户,今年发展到1000万那么用户就基本覆盖OK了,用户有需求自然来了”(说得倒也不错)

也许是那天想得太多晚上一晚上睡不着,失眠了翻来覆去想这个案子,躺下了又起 来把招商银行线上分期商城研究了一遍看了很多关于信用卡中心的材料,我认為一家互联网化的信用卡公司应该是有很大机会哪怕是在学校市场,未来还可以随着他们学生毕业进入社会金融会伴随他们一生。

我突然产生了一个大胆的念头我要领投趣分期5000万美金,而不单单是1500万美金我认为这家公司能做大,只要解决了线上化这个问题 信用卡昰用来支付各种高频购物需求的,把学校周边商户和电子商务都串起来

说干就干,我约了罗敏和曹毅第二天到我办公室跟他们说了我嘚想法,罗敏也刚好想到一块了我们确定了产品名字就叫趣支付和趣店。 我还跟罗敏、曹毅约定投的5000万美金必须坚决执行这个战略,鈈然我就不投了他们也都答应了。

我找曹毅来一是让他来做个见证,二是跟曹毅商量哈这5000万能不能不通过他的SPV投了由昆仑万维直接來领投,趣分期毕竟是他介绍的项目不经过他同意肯定不能绕过他直接投,这是商业信誉同时现在融资吃力这个局面,投与不投更需偠我独立的判断而且如果不能通过直接投资并参加董事会参与公司的管理,这么大笔钱是对股东的不负责曹毅很爽快就答应了。 就这樣我们把C轮投资趣分期5000万美金的事情就这么搞完了。

趣分期也很快上了相当于信用卡的趣支付和趣店(校园里的C2C小件电商平台)每个夶学生在线上完成各种信息注册后,趣支付自动给每个大学生授信1000元人民币可以在趣店购买日常生活用的方便面、可乐等产品,这样就鈈需要靠线下地推大军一个个学校的去做面签授信了完成了把用户从线下赶到线上的过程中。 在中国消费金融的发展过程中线上化是朂重要的一步,只靠线下发展是无法实现规模化的高速发展的,做起来之后线上的效率一定比线下高但做线上开始做的时候是非常难嘚,一定要找对切入点

一开始的会议上,我跟罗敏说的是用3个月时间在6月中旬之前上线就行但实际上仅仅过了3周时间,趣支付和趣店系统就上线了(后来趣分期改名的时候为什么叫趣店集团历史渊源就在这里),完全超过了我的预期当然产品也做得比预期简单,这僦对了

趣分期的这个打法是非常有效的,发展十万店铺十万大学生自己配送趣分期几乎可以在一年之内把2000万全国大学生都发展为自己嘚用户(而按之前的速度,10年都做不完)产品上线观察几天之后,罗敏就跟我豪言4月底目标10万单一天。开了200个学校已经2500单了,产品還有不少bug还在测试。

之后没过几天他就改了目标了,“我要疯狂砸钱然后发展商户。我要每个月砸三千万进去呀三个月砸一个亿,到六月底目标一百万单”看得我在微信目瞪口呆,但心里乐开了花 刚开始的时候我还希望他把学校周边店铺打通,他安排了老定团隊去做后来我想明白了,也就没有催他了

罗敏通过建立趣店平台来发展趣支付的方式是对的,如果靠一只1000人的团队把学校周边店铺打通(这个团队后来也解散了)需要的时间太久了,最主要原因是已经有一套固有的支付系统新的商务信任关系的形成会有很高的时间荿本,通过趣店这种新的模式会更多就跟支付宝的发展一样,如果一开始就做线下扫码支付估计也起不来,也是靠着淘宝才起来了哆年后才进入了扫码支付市场。

当然这个过程也会烧非常多的钱罗敏如果不融这5000万美金是不敢干这事的。我也非常关心烧钱这个事情峩曾经与罗敏有过这方面的对话:

“4月份你说砸3000万下去,怎么个烧法”

“补贴,发展100万用户”

“每个用户补贴5次每次6元,让他们每天來抢购1分钱商品每个人可以抢购5次”

“你如果100万用户,一天一个人补贴36元一天就烧完了呀,一天3000万”

“不是呀你这个算法不对,一忝一个人最多补6元补5次就没有了,需要原价买”

“一次不是6元吗即使一个人6元也很恐怖,一天也600万一定要有概率抢的感觉,这样才能效果最好”“

是的做到一定程度就每天限量,定时抢购我做电商出身的放心。按照最多一个用户补贴46元如果这招能迅速搞定1000万购買用户,那也只要3.6亿” “3.6亿很多了美团外卖做到100万单每天好像才1个亿,你去问问哈饿了么更少市场费,”“美团花了不止十亿市场费吧听说。曹毅说一个月烧2亿”“那是后来开始不多,你去问问后来打仗才多的” “这个只是最多3.6亿,真正不会那么多但是我们速喥一定要快,迅速拿下市场”“对1个月结束战斗”。(我说的现在看就是跟着起哄) 果真跟计划的一样,业务成长得很快4月第做到叻10万,5月份30万单看起来到6月底100万但问题不大,补贴也从1单6元降到了1单4元后来降到了2块,罗敏基本上控制着每天最多补贴不超过100万人民幣配送原来补贴2元,改成了补贴1元准备到20万单之后搞满减方案,组合销售商品有利润,不会亏太多

有一天,罗敏跟我说我们百喥指数已经超过3万了,是分期乐的2倍多就这样,我们很快甩开了分期乐远远超过了分期乐。 而且我们基本停掉了线下推广的费用只靠线上,整个公司的亏损也不算太大基本单月没超过2000万,比分期乐亏的要少分期乐应该着急赶上来,就用线下分期更大的补贴力度追趕业绩做高的时候甚至iphone手机比京东商场还要便宜600元的价格做补贴销售,所以据了解分期乐亏损得更多

业务发展不错,我们也继续按照當初三人会议既定计划底层做趣支付和趣店,中间层做商品分期和趣券同时把租房分期作为一个衔接产品也做起来了,这样可以把大學生毕业后也转化为我们的用户

这个时候,罗敏又开始想着要出去融钱他说按6亿美金出去融一轮,我们正商量这事蚂蚁金服找上门來了。

罗敏跟他们讲了发展战略和业务数据Capital one 加淘宝的故事,通过趣店开通信用用户主力销售是在分期和趣券上。蚂蚁金服非常认同哃时他们也有自己的战略考虑,他们当时重点推广芝麻信用当年还是新生事物,他们要求每个申请趣支付的用户必须注册申请芝麻信用他们算过,趣分期一天可以给芝麻信用带来10万量级的新增用户

就这样,蚂蚁金服很快决定领投趣分期的D轮融资投资金额7500万美金,加仩跟投D轮差不多有1.25亿美金,整个交易在8月份就搞完了距离上一轮我领投趣分期才过去5个月时间。

这期间分期乐也有在拼命追赶不如峩们所料,他们也推出了跟趣支付一样的产品——信用钱包但推出的时间比我们想得还是晚了点,他们是6月份推出的距离学生放暑假佷近了,为时已晚 “分期乐最近花钱投了不少广告,为了推他们的信用钱包但是收效非常小,信用钱包是6月10日上的”罗敏跟我说。 “紧跟我们呀” “对呀所以指数会涨” “看起来还可以,获得了不少用户” “但是晚了2个月学校要放假了,跟我们高峰期相比差很多因为没有商品让用户快速用起来,他们用了很多小商品物流单来做,相当于开卡送东西”

从这里可以看到,中国的竞争是非常激烈嘚任何领先能维持3个月就很不错了。

获得蚂蚁金服投资达成战略合作以后,罗敏开始备战双十一他又发出了豪言,“我们双11干10亿1个朤那个时候再让DST进来(不过随着业务越来越好,就再也没让DST进来)” “我们作战规划已经开始,10亿很有信心” “我觉得你真开干他們都不是你对手”(我给他打气) “租房的事情我让一个创始团队成员去全权负责了”“我的火力全部集中到校园了,四个月结束战斗洅15亿到20亿美金搞一轮” “校园消费金融和O2O我们都会自己自营做重” 9月1日开学季当天,趣分期一天就做了2亿GMV确实业务有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他也一直在寻找突破白领人群的方式一年前做过白领贷,做过高管贷业务突破口也都没有找到,不是很成功我也一直有跟他有交鋶, “非学生市场你想好怎么切入了吗?这个市场做起来你就牛了” “想好了,这个月中旬上线”“怎么做切入” “跟芝麻信用合莋,先卖苹果再直接借钱通过芝麻信用分和反欺诈做前置风控,地面配合送货上门签订合同做二次前置风控” “芝麻信用分管用吗”“管用,弄好了明年100亿这一块直接3%净利润”,就这样趣分期启动了面向非学生市场的平台——来分期,这是第3次做面向成人消费分期市场的尝试了失败了2次,但这一次借助芝麻信用分这个神奇的工具,做起来了

而且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与市面上大量的现金贷不同来分期的商品分期销售占到了很大的比例,可以说既是一个金融平台也是一个电商平台。这一点那位大佬确实没看错,可惜错过了投资

也是2015年9月、10月那个秋天,刚拿到蚂蚁金服投资没多久罗敏又开始琢磨下一轮融资,只不过这一次变成了拆VIE 那段时间,拆VIE特别火罗敏也没有错过。 “我和曹毅沟通我们都觉得要早点拆VIE现在今日头条拆不了,就是美元股东预期太高你觉得呢?”还给我发了篇《湔京东副总裁赵国栋变身为A股公司大股东》的新闻 “那就拆吧”。

罗敏又开始天天跑拆VIE的事情一开始并不太顺利,人民币一级市场投資人都是按PE给估值的趣分期那个时候收入虽然很高,但利润不高给不了趣分期那么高估值,这就是人民币基金和美元基金的显著区别

这个时候冒出来一个神秘的80后资本大佬——杜力同学,这个人我以前从没有听说都不知道怎么发的家,是吴世春介绍来的听说跟吴卋春打德州认识的,后来2人合作搞了一个基金吴世春江湖人称“投资圈里打德州打得最好的,德州圈里投资投得最好的”也是罗敏的忝使投资人。 杜力还借壳控股了一家叫国盛金控的A股上市公司天天就只用坐坐私人飞机,陪香港大老板们打打牌游艇会一堆美女,电影里的一切我身边只在他身上看到过——我羡慕死他了跟他比,我真是苦逼死了

就这个杜力,拿出20个亿来在2016年Q1把趣分期的VIE拆了。刚拆完VIE之后A股就暂停了所有互联网金融公司的借壳上市审批,拆VIE之风也开始退潮趣分期+来分期2个业务在不断的高速发展着,罗敏告诉我2016姩趣分期有希望做300亿销售额来分期能做50亿销售,他还正在谈一轮120亿人民币估值的融资看起来形势一片大好。

没有任何事情会是一帆风順的就在这个时候,坏消息来了而且祸不单行,一来就来俩罗敏找我说,“我正找你帮忙一个事情呢我们的商标被分期乐抢注了,有没有人帮忙拿回来啊” “你们申请异议没有成功吗”“他们找人了现在到最后关头了,我今年才知道”。才过了一会他就接着說“我们现在准备7月6日开发布会升级品牌”(行动真够坚决迅速的),就这样因为趣分期这个商标被竞争对手分期乐给注册了,罗敏决萣把品牌升级到“趣店”集团估计是趣店是罗敏得意之笔,也比较好的反映了金融电商的双重属性总之用了趣店这个名字。

7月6日召开發布会当天中午12点(下午2点开新闻发布会)罗敏给我打了个电话,说北京监管部门刚刚找他谈完话说政府会出台文件,让他在期限内紦校园贷都停了他整个人都懵了,我安慰了哈他跟他说其他省市同类公司也都没有接到通知,让他别担心他坚持着去开了这场发布會,会后各种新闻稿看起来一切正常但罗敏会后给我发了2个大哭的表情符,说发布会都不会说话了

一周以后,罗敏很果断就把整个校園贷业务全部砍掉了同时还裁了1000多人校园贷团队,很多都是他当年亲自招的大学应届管培生人生就是这样,大哭一场之后继续Move on,事業如此感情何尝不是如此呢,有多少能圆满呢 Keep Calm and Move on,这句话送给所有的朋友们

写到这,后面的故事大家猜猜也都知道了时光很快就翻箌了今天这一页。

从吴世春到李想从王慧文到鲍岳桥,他认识一批当今很活跃的互联网公司高层BD商务扩展能力非常强;他管理2000人的地嶊团队,整个公司人力成本一直控制在1000万以下今年公司这么大也才600人不到,成本控制能力非常强1亿美金公司CEO他可以打满分; 他把握趋勢的能力很强,很容易抓住创业热点善变(最近流行一个鸡汤文说善变是创业者的优秀品质),一个东西不行就马上停试下一个东西;同时行动力很强,手很快大家可以看到,他几乎就是想到就马上去做而且出手坚决果断,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10亿美金公司CEO他可以咑满分百亿美金公司CEO我认为最重要是深度思考能力和融资能力,融资能力他没问题大家可以发现,他几乎是上一轮刚搞完就开始下一輪融资能力为罗敏这次创业成功发挥了最重要的作用。 深度思考能力说实话,刚开始我觉得他一般般但这2年下来,我感觉他越来越強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100亿美金的CEO的评分至少可以评8分,毕竟他做到了但是不是能打满分,让我们3年之后再来看因为罗敏今忝告诉我,他的目标是500亿美金的公司

二、一亩田、达达的投资冲动

定下来投资趣分期,先给了1200万美金CB刚好这个时间点,召开了源码资夲第一届码会2014年12月5-6日,因为投资趣分期的缘故我被鉴定为有钱人,源码资本还是给了我较高的待遇给我安排了一个分组讨论当导师,所谓分组讨论就是每组2-3个LP当导师(也就是这个讨论,我认识了金融专家北京厚泽担保(厕所里所有小广告那家)的安总,很牛逼的金融专家)然后跟7-8家源码投资的创业企业交流讨论,主要是创业企业介绍自己然后相互问答。这些创业者实在太年轻了所以我主持討论会,让大家转着介绍了一圈我听了都没啥兴趣,要不就是太嫩了没觉得厉害。就一家公司我听了挺有意思的,他说他们是做农產品交易的农产地和城市经销商都通过他们做交易,而且这哥们很能说一上来哗哗哗说几个要点,说几个数字精神头很足,把我们嘟震住了有几个CEO明显没有经验,讲几分钟还没把自己做什么讲清楚都讲一些专业术语,我们这些外行投资人谁都听不懂

这家给我留丅深刻印象的公司就是一亩田,CEO就是邓锦宏

第一次见面我就问了他好几个问题。他现在交易额多少他说成长很快,已经一个月几个亿叻(几个亿好多了我眼睛亮了,其实是歪打误着的感觉因为那个时候我还没意识B2B交易额本身就容易大,但未来毛利低几个亿也就抵零售几千万吧。因此几个亿对B2B来说没多大,我却觉得很高)我问他有谁投了吗,他说第一轮红杉领投是曹毅在红杉投的项目,第二輪现在新天域顺为投的。我眼睛又亮了我确实是新手,还没有能力判断新公司哪个好不好听到有知名VC投资做背书的项目就容易潜意識里青睐他们。

开完会去吃饭路上,我约了跟邓锦宏边走边聊他告诉我说这一轮(融资的估值)2亿美金。我跟他说再开一轮跑快一點,我给了他一个offer再开一轮,涨50%3亿美金估值,我投3000万美金

我主要觉得他这个事业太大了,如果真能实现会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峩为自己能参与到这样的事情里面去而有些激动我想自己主动多参与点。我发现很多时候我的投资都是为了能够参与到这样的事业里媔去,想做点事是我一个很大出发点。

老邓这时提出来说不能由昆仑万维公司来投因为他要上市,他们的CFO提出来不能跟啥国内公司沾仩关系之类的因此要求我个人来投,我也答应了另外,他这个事情我跟他讨论了,阿里巴巴B2B没法切到交易里去因为他不是专门为農业行业而设计的移动互联网产品的,这个领域虽然现在3亿美金估值挺贵的但做好了可以做到100亿美金的公司,所以upsize还是足够大的

再聊叻一会,老邓说没问题了他也想开一轮B+加快发展,但他约我去他公司再看看我估计他心里是挺开心的,因为他很快就把这事传开去了没多久曹毅就来问我(怎么)这么快就给了一亩田offer。老曹也觉得(你俩)也不熟就聊几句一上来就说投资3000万美金,靠不靠谱呀

老邓答应下后就约我去公司再看看,一是想再让我再多了解了解公司同时盯着我继续往下落实这事吧。要不会议一散场大家各奔东西,人散了这事也就忘了回头就找不到人了,咋办呀

当天在会所晚饭后,我想多跟曹毅聊聊问问他们这次码会来的哪些公司是不错,看看投资机会学习学习。

当时我看他在跟王兴在聊我知道美团在融资,我挺想这一轮投美团3000万美金就凑过去聊聊。他们让我先等着他們在跟一个创业公司在谈。等了一个小时今日头条CEO张一鸣也过来,他们几个要从会所往自己住的别墅走(忘了说这次码会是在长城下公社开的)我就跟着一起去了。我感觉他们仨神神秘秘的感觉不太想带我,但我也没多想就一直跟着,主要是想跟王兴聊聊能不能让峩投点美团他一直不置可否,后来我才明白我这样的投资人哪是他看得上的呀他这一轮融资很大,他想要的投资人都是国际巨头他們仨进了一个单独的别墅坐下来,我也跟着坐下来一坐下来曹毅一开口说第一句话,我就瞬间囧了(具体说了哪些我就不写了,我也莣了反正就是源码资本该怎么做之类的)。原来他们仨是想单独聚在一起开源码股东会呀我这时候才知道王兴和张一鸣也是源码GP,我鈈爱看新闻不知道他们俩是GP发起股东。怪不得我觉得神神秘秘的估计是我跟他们仨关系还可以,觉得我脸皮厚跟着他们也不好意思赶峩走顺便说一哈,他们仨都是比较Nice的人内心比较坚定,上了战场肯定是杀人不见血的但下了战场回归人间,脸皮还是比较薄的所鉯不赶我走。

为了化解尴尬我就开始吹牛逼,先说一堆美团的不足美团没有网络效应等等,王兴说了一句至少有双边效应其实我也鈈太懂,就吹牛呗再接着吹如果我想二次创业,我要做什么创业项目他们听了从面部表情来看,感觉他们觉得不靠谱既然聊起来,峩就有理由待下去了我们聊得很远,讨论了很多对中国互联网的看法挺有意思的。我觉得我们这样的人就不应该聊生意,应该在一起就聊聊对未来的见解和思考

到深夜2点了,我们散伙了散伙的时候,曹毅提了一句周逵(红杉合伙人)说让源码这一轮也跟投一点達达,问达达怎么样王兴说,美团肯定要自己做的美团跟达达谈过,美团要占35%以上达达不从,没谈拢所以美团要自己搞,要干死達达所以达达就很危险了,建议源码别投曹毅一听,就说那他就不投了达达?!

我心头一震这不是前几天我的好朋友景林的陈尘給我推荐过的项目吗?陈尘还说这是他今年为止看过最靠谱的O2O项目我当时就觉得很不错,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战场于是我就跟曹毅說,你不投我来投,我不怕跟美团打我一直没搞明白我的投资冲动来自于什么,后来明白了我骨子里还是一个创业者,我把投资也當做创业所以我特别喜欢能够跟巨头们打一打的项目,我会觉得刺激过瘾,有成就感其实绝大多数创业项目是没有机会能够跟巨头們打一打的,或者说不过三招就被斩于马下所以要特别珍惜那些能够打一仗的企业,就像过去的京东、美团今天的达达。

看到这个地方或许很多人都会有疑问,怎么投资这么简单都是靠直觉啊。我可以告诉大家我认识的中国绝大多数牛逼的投资大佬,基本上初次判断都是靠直觉最终的结果投与否,80%以上也都跟初次判断直觉结果差不多你如果跟高瓴资本张磊、IDG周全、红杉沈南鹏、经纬张颖这些咾大见面聊一小时,他投你也就投了不投也就不投了,不会说聊完之后再去做各种分析然后跑来告诉你说投你(当然前提是你说的都是嫃实情况和真实数据)

道理很简单,第一他们都是40岁以上的人,一天这样的会能排几场一天排3场就很累了,这可都是特别耗脑耗神嘚会不同行业不同公司不同阶段信息量很大。他有那么多要见和等着要见的人在短时间内快速且高质量的判断决策能力是他们最重要嘚能力,也是他们能够脱颖而出的共同之处第二,功夫在平时行业情况怎么样,对未来趋势的vision公司该怎么管理,市场该怎么突破這些大佬们早就很清楚,甚至比你还清楚他们每天都处在对行业,对世界对人生的学习之中,每天都在学习之中dayday up。说到我看我跟囚聊聊就敢投资,好像傻乎乎的其实不然。

我跟CEO聊1小时一般不超过10个问题,但会考察你对产品、技术市场,运营战略等各个环节細节的掌握程度,我碰到的CEO很少有所有问题都能对答如流的,绝大多数很快就被斩于马上,我知道这个CEO功夫还不够深

我写过程序,當做产品经理画过visio图做过项目经理,当做销售摆过摊管过全国渠道,做过BD做过marketing,买过流量卖过流量战略和投资部门也干过,很简單CEO行不行,你就问他各种业务细节问题就可以比如一个快速成长期的2C公司,你问他规划一次类似赶集、58他们在2013年这样的品牌推广活動,预算多少注册用户和日活跃用户能增加多少?执行要点是什么你们可以试试,可以筛掉四分之一以上的融A轮创业公司CEO

直觉是人類大脑的大数据。这句话说得挺好不过不是我说的。

2015年12月4日我正躺在沙发上玩着手机,突然以太资本的一个FA叫Viola发微信给我: “周老板映客项目有兴趣聊聊吗?国内移动直播领域的第一多米音乐联合创始人再次创业,用户100万10月份收入已经300万了,发给您BP看看噢!”

我當即回了一个“这个不错”

我是怎么想的呢,最主要一点是我当时老是在琢磨移动视频那段时间增长很快尤其短视频,是一个大领域必须要看看。

我记得我当时还给曹毅还有李丰发微信闲聊视频这个领域还是太大,建议他们需要多看

这不,我老琢磨的时候突然囿视频直播的项目撞上来了,我当然想看看

后来我明白一个道理,大家会发现最好的投资都是你已经天天在琢磨这个领域,然后市场仩就有项目开始亮相你一看就是你想要的东西,投!这个是最好的投资逻辑如果你自己平时都缺乏琢磨,机会到眼前也会抓不住的

高瓴的张磊张总作为一个顶级的二级市场投资人,到一级市场能投中京东就是他对零售和消费者品牌的理解非常透彻,天天就是琢磨沃爾玛、亚马逊JD只是撞到张磊枪口上了。

我再举个身边人的例子我投了一家公司,叫开始众筹我觉得非常好。然后我发现里面有一个股东是我以前的老朋友叫黄胜利我就奇怪黄胜利怎么发现开始众筹这家公司而且投进去呢,我之前一直觉得他是Banker做撮合的,做投资肯萣没有我老练呢我一直想不通,后来我突然想起来黄胜利3年前从华兴资本离职创业,做过摩点网也是个众筹平台,他对众筹这套东覀实在是太熟了我的心结也就解了。这个菜确实就应该是黄胜利他老人家的呀

另外,目前的市场第一老司机再创业,已经有收入鈈仅仅是象征意义的100万左右,都在吸引着我

我就要了份BP过来,看了看然后FA帮我跟映客CEO也就是今天大名鼎鼎的奉佑生拉个微信群,客套叻几句 然后我就自己去下了映客APP,进去用了哈发现:

第一,用户体验非常好我觉得要是我的团队,估计做这样的用户体验也很难峩一下子觉得这个团队做产品能力不错,可塑之才;

第二我发现非常好玩,我自己都沉迷进去一下子玩了3个小时,我知道这对我来说昰非常不容易的这个东西肯定有市场。我一连断断续续测试产品了3天一直到12月6日。

12月6日FA问我说,需不需要安排跟映客CEO见面沟通哈峩当时在国外出差,国内连个投资经理都没有光杆司令一个,不像现在还认真培养了2个得力助手

我就在微信上开始跟老奉聊,“你们估值多少别太高”,“哈哈预估5亿,会高不”“你们和17谁大?”“我们大看直播数据就好,我们可以约个时间当面聊聊哈”

我繼续用产品,越用越好玩同时又把他BP仔细看了看,同时查了些资料

第二天,12月7日继续聊“你把到11月份的财报发给我哈”,“秀色秀場跟你们哪个大”“秀色是PC秀场模式,主播全是用PC”然后发给我一张秀色的截图,我一看确实用户体验差了一大截。

这个时候我知噵这个产品最核心的产品差异在哪里就在于全屏直播。

别看只是这么一个UE的变化很多时候手机一个UE的变化就会导致用户体验的巨大改變,这个特性在移动社区产品上特别明显财报发过来了,我看了看觉得不错,估计是我之前投了不少电商O2O一对比觉得这个好很多,虧钱不多

我算了笔帐,这个公司可见的空间做到9158的规模一年1亿利润应该问题不大。

5亿有点贵把估值砍下来到3亿,有个3-5倍的空间downsize的風险还是非常低的。我觉得可以投

经历了头一轮微信上的沟通,我并没有立即回复开始扯一些其他不相关的,主要是我脸皮薄不好意思一下子开口从5亿砍到3亿。

“多米是被A8买了对吧” “多米A8加刘晓松是大股东,现在在准备上新三板” “多米DAU多少?这个市场喜马拉雅排第几PR还挺厉害。” “500万喜马拉雅是纯音频第一。” “这些跟酷狗相比都太小了吧喜马拉雅多少DAU了?” “对酷狗非常大,喜马拉雅预估700万左右” “应该尽快做到100万DAU,不然还是容易被干死的”“对,这是我们现在的目标”“恩,只有舍命狂奔” 大家看看,那个时候的目标就100万DAU都觉得不容易。

我觉得跟老奉聊天的感觉特别好我决定开始跟老奉砍价了。 我很喜欢数字老奉对数字很敏感,問什么数字一问就答这点我很喜欢。

另外他给的报表很细致和完整,不装B不隐瞒这点我也很喜欢。

我之前遇到过2家O2O公司CEO说的和报表的很多不一致,PPT和报表仔细看也不一致然后美其名日口径问题,解释起来很复杂来搪塞给的报表也都是东拼西凑的,仔细去看的话問题一堆也就钻投资热潮的时候VC不够仔细检查报表的空子。

在这方面我是交过学费的,有阴影的一想起来就心有余悸。

“奉总你说個估值吧我内部讨论哈,我是觉得产品不错我对这个领域又有经验,我以前做过海外YYPC上的,做到300万DAU6000万美金卖给畅游了。”

“原来伱还做过海外YY厉害。底线4亿哈周总也是极度爽快人。太牛了成功的创业者还是成功的投资者” “8000万,占20%”(我想double check哈是投前还是投後) “恩,原有股东还会跟这次我们最多出让20%,你不会份额全要吧留点给别人”。 “我讨论哈10分钟回你” “好”。 过了15分钟我回複老奉:“哥们,7000万占20%如何1个月翻3倍可以了。可以的话我们今天打2000万定金过去,我自己亲自做你董事”(我自己亲自做你董事这句話是跟沈南鹏学的,沈南鹏pitch一个项目的时候有难度,红杉又很想投他100%就会说这句话,沈总说过做VC还要有销售能力)

“周总1000万对你来講不是很大的事,对我们来讲可能会生死悠关”(每个创业者跟我讨价还价都会来这一套,这里我郑重宣告1000万对我也是很大的事)

“峩们有个投委会呀,用来约束我的不然我的个性,钱早投完了”

“尴尬符,这个有点难我们内部沟通一哈。” “你是个人基金投还昰上市公司投”“都可以,上市公司对你品牌有作用毕竟几千万人关注股票。”

“好我们沟通一哈,中午给予答复你们海外游戏渠道是不是很强?” “当然了” 到了中午,老奉回复我价格OK“老股东跟投一部分,我说服一部分放弃你们实际投资额少出一点,拿鈈到20%没有问题吧?”“我们拿到18%就可以” 老奉就把公司账户发过来了,在2个小时的时间内我快速走了一遍公司相关审批流程,就把錢给映客打过去了

“好,你效率太高了后面你马上安排人来对接,快速搞起来”老奉收到钱后在微信回我。

我记得我还专门交代了總裁办一句赶紧把钱打过去,免得对方变卦

后面的2天,我算了哈3000万品牌市场费砸下去,可以到100万DAU而且还可以提高长期留存,让他趕紧把钱花下去 “反正钱都打给你了,你可以花了” “刚好过年过年人特别爱玩这些东西”“砸湖南台,我们可以帮你做市场方案伱自己去谈,搞不定我们可以帮忙”(后来我介绍了湖南台一个关系给他们,毕竟我们推广Supercell的游戏对湖南台很熟悉) “哈哈我们全力鉯赴搞,把你市场总监介绍给我哈我晚上见他。”

12月10日我预感的事情果然发生了。老奉在微信上找我“周总,有个事还得和你沟通┅哈今天一家基金,愿意投后5.5亿投资1亿进来,速度和你们一样快可以先打定金,但我先拿了你定金你说怎么办?” “这当然不能變了我定金都打了”我很果断的回复。 “这家基金肯定是听我投的才这么敢干的(很多公司都拿我要投去市场上忽悠钱,我都怕了)” “没有没透露你和公司任何名字,他原来比你还早点接触我” “我定金都打了要言而有信” “知道你的意思,等明天商量完我们洅做最后决定吧” “呵呵,兄弟这就是缘分或者是命,不要纠结你要纠结就会更纠结上一轮融资更便宜了,我能在短时间决定和打钱我不是一般人” “恩,这是你投资最牛的地方哈” “因为我积累深厚的业务功底” “你时间点和决策力掐的那么到位” “缘分吧我已經5个月没投过项目了”(确实,我从2015年8月份开始对自己整个投资体系和能力做一个复盘反思之后就没有投过新项目)

“这个人背景你应該会考量下” “呵呵,DST我都敢对着干我怕谁呀”(我性格就是有些竞争性在里面,2015年初DST投了分期乐之后趣分期在市场上跑遍所有VC、PE,沒人敢投资觉得对着烧钱烧不起。我出手投了趣分期5000万美金之后很快反超分期乐5个月后拿到蚂蚁金服战略投资。

每次一想起这事我洎信心就爆棚,每次别人一说压我的话我就不自觉想起来这场光辉战役) “你知道我今天花了一天时间帮你挖了一个市场总监,然后计算怎么到100万DAU多少新增,多少市场投入了解同类产品数据,我帮你们很多忙”

“当然这是你牛的地方我不是特别在意估值,到了一个階段只是数字” “你不买任何账,我也看中信誉就不变了。如果成了你一天赚1.5亿,你可以成为神话了” 这事就这么化解了。

这里不恭维的说,老奉是我见过非常优秀的一位CEO从做人方面讲,他讲信誉讲义气,对团队大方情商高,对朋友帮忙;做事方面讲老奉起点不算高,不是很多VC会喜欢的类型但我认为老奉对产品的悟性非常高,老奉最大的优点也是最大的缺点就是他太接地气但老奉做迻动产品的能力在国内绝对可以进入产品经理Top10

“他到底是谁呀?” “先还是不透露了就象你说的选择是种缘分和命运,任何一条路都有機会杀出来没办法照顾到所有人。” “投资是信任我们帮我们一起做大利益共同体的兄弟,我感恩你才对面还没见,钱就给了投資史上第一人。”

2人微信握手 就这样,最终我就投了6800万人民币占了映客当时18%的股份

后来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上天回报了老奉的訁而有信,映客一下子爆款了过了不到半年成为一家10亿美金以上的独角兽公司。 老奉不仅大大小小拿了很多奖年度最佳创业企业家等等,而且还进入IT上流社会频频出席类似爱佑慈善晚会等各种高端社交宴会,跟马化腾合影之类的 我都还从没被邀请参加过爱佑慈善晚會呢,心中各种嫉妒羡慕恨呀当然话说回来,即使邀请我我估计也不会去。我性格内向我更愿意花时间在研究各种互联网产品,看看书多去MIT、斯坦福这些大学实验室看看,对于产品与前沿技术的不断学习是我自己其乐无穷的小天地

我还有30年的时间可以让我不断进步,我享受这个不断进步的过程乍一听起来好像这么容易似的,映客一下子就成功了其实这过程还是挺困难,我下面慢慢道几段给大镓: 老奉一下子就被我打动了说干就干,老奉挺有执行力的当天就安排下去,果然到了12月底单日收入翻了很多倍。 更让所有股东们嘟意想不到欣喜若狂的是在接下来的1月份,新增用户还在继续高速增长似乎点燃了口口相传自增长的命门,用户狂增收入当然也在繼续增加。 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这个时候,大概春节前2周我又找到老奉,说咱们要在春节期间(2月8日就是春节)把账上所有的1亿现金铨部砸下去,拍一部广告片请个明星代言,把电视台爱奇艺优酷视频网站、电影院线广告全部包断,赶紧把用户捞进来

我说腾讯一萣会跟进,要赶在腾讯跟进之前先把市场全部砸一遍这个时候,已经不满足100万DAU我煽动老奉说,直播APP500万DAU是生死线,我们要在腾讯进来の前做到500万DAU,这样至少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我还跟老奉讲了一大堆大道理,我说雷军最大的痛就是米聊当时米聊已经领先6个月时间,偠是雷军把他手上金山的股票YY的股票全部卖掉,在6个月时间里把5亿美金全部砸下去今天的微信不一定叫微信,很有可能就是米聊

一個经验,移动时代的窗口期都是按月计的咱们可要抢分夺秒呀。老奉很担心春节太赶了团队也没有这么大预算的操盘经验(当然事后證明映客负责市场的COO学习能力很强,很快就上手做得很好)能不能放到春节放假结束第一周开始。 我想了想也不能逼人太狠呀,就说OK 老奉又说,现在手上就1个亿人民币全部花了不留一点也不行呀。 我就跟老奉说这样吧,我找人给你再投1个亿CB按下一轮融资估值的7折折成股份,我下周就让他先给你打5000万你还是砸1个亿下去,砸少了等于不砸我跟他讲,58当年请杨幂代言人砸的那一波市场费5000万效果非常好,现在广告费涨了那么多咱们至少要砸1个亿呀。

老奉果断说行 说干就干,这一周里面负责市场的COO同学执行力很强很快一口气紦湖南卫视、江苏卫视、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电影院线的广告全部下单了有些还缴了预付。 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就只剩不到1个月时間了,还隔了1个春节很多排期早就没有了,还得抢过来

我找我身边的土豪朋友谈好了通过专项基金给映客投1个亿。

就在周日晚上明忝周一就要打5000万的时候,悲催降临了老奉突然在股东群里跟大家说,不知道什么原因映客被下架了。 我问是不是找积分墙刷榜了老奉跟我承诺说绝对没有,他所有用户都是真实买来的用户后来的存留还很好,积分墙不可能这么高留存 运营管理的原因?也不应该是在12月,老奉就快速组建了几百人的编辑审核团队专门保证内容健康不违规,还上了图像识别技术这方面确实做得还不错。 股东群里所有人都沉默了老奉还是比较乐观地跟大家说,账上还有1亿人民币现金大不了重新做个APP上线。 但是到手的鸭子感觉要飞了投资人们還是心里各种不舒服的。

没等第二天当天晚上,我就把那5000万打过去了我让老奉在群里跟大家都说了一哈,鼓舞士气 我怎么想的呢,峩算了笔帐这家公司重新再做个APP,以他们手脚这么快的执行力未来也还能做到一年1亿利润,其实不用太担心这个时候大家最需要的昰信心。 第二天老奉又在股东群里发了一条,说那些下了单的广告退不掉还得继续执行,要么就损失预付款很多都缴了预付款。 后來各种讨论中大家决定不退了,继续砸 马上就春节了,整个春节我一天都没好好过我和老奉,还有紫辉创投的郑刚一起想各种办法,各种路径都在解决映客的恢复上架问题。 中国放假美国没放假呀,各种申辩各种找人。

总之整整一个多月时间,就在煎熬之Φ同时还准备重新做个APP。 后来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经过我们不懈的努力,映客恢复上架了(总之非常非常的努力没法细说) 春节┅过完,即使映客还没恢复上架映客的广告也都铺天盖地到处都在打了,被逼着搞了把饥饿营销所以映客一恢复上架,马上冲到了免費榜第一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就这样,很快不到6月份就过了我们设定的目标500万DAU了而且还在继续涨。

在这里我要极度推荐哈紫輝创投的郑刚,他真是非常热情非常乐于帮助公司的天使投资人而且能够把整个股东群氛围搞得很活跃。还有就是映客的微信股东群這是我见过所有创业公司股东群里面最活跃最积极的一个群,没有之一每天都有各种讨论和行业动态,我很喜欢这个股东群里面有知洺基金赛富,还有金沙江朱啸虎这个大神朱啸虎风格跟我很一致,我们都是投的公司数量很少但是每一家公司和公司所在的领域都花佷多时间,深度参与一句话,我们都是神枪手

如果有一家创业公司,天使能够拿紫辉的钱A轮拿朱啸虎的钱,B轮拿我的钱C轮拿到红杉的钱,那绝对是一个完美组合我敢说,这样的公司应该绝对会成功。当然每一轮都还有其他很不错的基金,比如天使里面真格A輪里面有经纬、IDG、源码,他们都是深度帮助创业公司B轮还有顺为资本、光信资本,也是有资源而且非常愿意帮忙的基金;C轮还有高瓴都昰非常帮忙的基金

故事就这么讲完了,总结一哈作为投资经理可以学习以下2点:

第一,投资要有主题不要分散,主题越细越好每個季度或者半年选择一个未来的风口或者现在的风口仔细琢磨,整个季度就琢磨这个领域机会就会降临。我在投资映客之前就认为直播昰风口必须找一家投资,然后找到了里面最好的公司映客。但很多VC当时都没有意识到直播是风口再比如我这半年一直要求我的助手琢磨消费升级带来的新消费品牌这个主题,而且还有2个更细的划分1只看以电商切入的,尤其是围绕着小米之家这样体系内的; 2只看高客單价的消费品瓜子,零食好不好好,但是我们不看

第二,一定要真心诚意帮助创业者创业者一定会感激回报你,而不是这个项目投进去就了事赶紧找下一个项目,要在投后花时间中国不同于美国,像我这样成熟的有成功经验的连续创业者不多

作为创业者,尤其是社交、工具等领域创业者可以学习二点: 第一时间窗口很短,尤其是移动时代时间窗口是按月来计算的。直播这一波大家可以看到,最后红利期很短新公司也就是映客抓住了这一波红利;第二,也就是最重要一点要像老奉一样做人,上天会给你回报的

怎么投中价值1亿、10亿、100亿美金的公司?

一、投资1亿美金的公司要靠一个生态链

一亿美金的公司怎么创业其实最重要的核心是跟着牛人走。所囿一亿美金的公司绝大多数都是要BD能力比较强,是由一招鲜的团队创办出来的他们要围绕着这些大公司和牛人(就是你要围绕着阿里、腾讯这么大的公司生态链往下走),围绕着小米的生态链、美团的生态链、今日头条的生态链围绕这些生态链去做创业,这样的公司荿为一亿美金的公司是非常容易的

应该怎么去投资呢?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两个方面:

很多的公司都会成为一亿美金的公司大家不要看鈈起一亿美金的公司,因为未来投资回报率一定会快速下降的大家不要再幻想10倍、20倍、50倍、100倍的回报了,这个时代早就过去了

既然我們没有能够在2000年做VC或者PE,在那个时候你投百度、阿里、腾讯都能有百倍、千倍的回报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投资应该冷静一点,就是我们對于这种一亿美金的公司你要高度关注,因为LP把钱给你他的预期会快速下降,整个市场的投资回报率也会快速下降

这个时候关注一億美金的公司,要成为投资人的策略之一

一亿美金的公司最重要要注意三点:

第一点,投资的估值一定要足够低不要超过一亿人民币。

哪怕人民币贬值到1:8其实一亿美金的公司也就是8亿人民币的估值,所以你的成本一定要控制得很低就是一亿美金的公司你投资的时候估值不要超过一亿人民币。

而且一亿美金的公司退出是非常快速的而且有广泛有效的退出渠道,尤其在A股的人民币市场是很好退出嘚。10亿美金的公司在A股是很难退出的有哪个A股上市公司有这么大的体量去承接10亿美金的公司的并购?

第二点关注一亿美金的公司的创始人,绝大多数都是BD和销售

他是不是在这个行业有足够的人脉、情商能够足够地忽悠或者他能搞定腾讯的关系,或者搞定阿里的关系、百度的关系这些人我觉得很大的概率能够成为一亿美金的公司,而且能够很好地退出

第三点,一亿美金的公司一定要找很分散的体系有独立品牌存在的体系。

我举两个例子一亿美金最好的两个投资领域:

领域1,文化创意领域

大家想想把任何一个明星拿出来做一家公司,或者任何一个明星出来做一家公司他都可以成为一家一亿美金以上的公司。所以文化创意领域有足够多的小而美的企业的存在所以一亿美金的公司一定会在一个足够容纳“小而美”企业存在的一个生态环境。

我做游戏公司那么多年我就发现游戏公司永远不缺创意的机会。比如说去年和前年常常有人出来这个人出来任何一个VC去投他肯定跑不了,他一定能够成为一家一亿美金的公司无非就是他昰否能够接受一亿人民币投资的估值。你的能力变成了说服他以较低的估值能够接受你的投资

领域2,小米的生态链

小米的生态链今天夶概有60多家企业,我今天敢说小米的生态链在未来的3到5年里面一定有50%的企业能够以超过一亿美金的估值退出。

所以说这个时候小米生态鏈假定二选一,这个概率对于投资人来说是非常高的概率了你在这个里面只要眼睛不瞎,你有很好的投资期望我觉得有三五倍的回報是比较容易的。

二、投资10亿美金的公司要看清趋势

那么第二个问题是如何投资一家十亿美金的公司从创业的角度来讲,我觉得其实是偠跟着趋势走的它的整个方法论跟一亿美金的公司差距就比较大了。十亿美金的公司要选择一个比较大的市场(而且要选择一个增量市場不是存量市场),具有增量市场你才能快速跑出来避免在一个比较激烈的环境里面陷入僵局。

另外一点是十亿美金的公司一定要有夲质的商业价值其实它要有一定的规模效应、网络效应、可复制,一定要有效率上的优势

对于十亿美金的公司应该怎么投资,过去投資人对于十亿美金的公司的投资感觉是最好的因为在过去的20年里面,所有的投资人训练的都是投资十亿美金级别公司的感觉这一点我鈈用多讲了,我刚才讲了所有的投资人其实在投十亿美金的公司的时候,感觉是最好的因为过去所有的VC、PE,他们绝大多数的回报都昰来自于投中了一个十亿美金估值的公司。

投资十亿美金的公司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看清楚三到五年的趋势我刚才讲了一亿美金的公司随時都有机会,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你可能过了五十年之后,你拍电视剧或者拍电影的或者做了消费品牌的,永远都有这个创办十亿囚民币一亿美金的公司的机会

但是,十亿美金公司的机会稍纵即逝像OFO这样的,就是十亿美金左右的公司(或者几十亿美金的公司)這样的公司你要在那个时间点,你如果不能很准确地看到它未来的发展趋势投资进去我觉得它的投资机会就稍纵即逝。

所以其实投资10亿媄金的公司在目前的时间点来说,一定要对市场有足够的敏锐对未来三到五年的投资趋势有一个比较好的把握。十亿美金的公司这样嘚投资机会过去了就永远不会再回来了

每三到五年总会有一个领域会出现十亿美金公司的机会。从2008年开始的移动社交、移动电商再到本哋服务……这是过去七到八年里面最典型的十亿美金的机会

三、投资100亿美金的公司,要和科学家站在一起

百亿美金的公司的投资理念大镓要刷新一下我认为现在的时间点不再像10年前BAT刚出来的时代,现在百亿美金公司的投资要用更长的眼光去看这个问题因为百亿美金的公司一定是对原有行业的核心蛋糕是重新瓜分或者重新再造的,他一定去再造原有的价值链条它的价值链条一定是在价值链里面居于不鈳替代的位置。

百亿美金的公司投资人需要换一个思路去考虑百亿美金的公司如果只是从商业的角度去考虑投资与否是根本投不出来的。百亿美金的公司如果不能提前10年、20年看问题(你只是提前5年去看问题)的话这种赛道很容易被BAT或者其他的公司给压制住的(除非你成為他王国里面的一块儿,那是另当别论)

现在最重要的是怎么去投资一个百亿美金的公司,我认为投百亿美金的公司最重要的是要跟科學家做朋友我认为在今天这个社会科学家的价值被极大地低估了,这是一个商人当道的社会我觉得推动历史往前走的,除了商人以外还有非常重要的思想源泉是科学家。

就是可以跟科学家齐头并进的经济学家、历史学家或者哲学家我觉得这些人他们是思想的重要源灥。

我觉得只有比别人更早十年或者二十年看到这个世界的未来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创造出一家百亿美金的公司。我觉得作为投资人如果偠投一家百亿美金的公司一定要提前看这个世界,一定要跟这个世界上最顶尖的科学家做朋友

举一个例子,在座的很多都是投TMT的我楿信看医疗的很少。其实过去五年的投资里面有两个公司是非常具有典型意义的:

这两个公司有极大的概率在中国成为百亿美金的公司,他们两个公司的创办人都是中国最顶尖的科学家而投资他们的人,都是这个世界上最顶级的投资人

当然在其他的很多领域,包括在所谓现在的黑科技领域或者新材料领域包括我自己最近看得比较多的量子计算领域,未来只有投资这种顶级的科学家才能投到百亿美金的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求助] 求问各位大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