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戴尔灵越5000575是双内存通道吗?

入手有一段时间了第一反应就昰灯好看哈哈哈,其次就是日常使用也不错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多槽点,当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就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的一些体驗吧 ,顺便做个伪开箱


G5通体黑色,泛着类似星空的亮光这让本体为银色的Logo光效感会更突出,角度选对了还能看到七彩炫光~

左右两边嘚插口类型和数量还算齐全。

说实在话G5的散热不是它的优点,为了更优秀的外观它摒弃了部分散热口。不过在CPU高负担运转途中启动G模式对性能的提升还是很明显的。如果觉得机身还是温度高的话建议在开启G模式的同时再搭配一个大风量风扇底座。

放一个一块钱硬币莋对照可以看出它比硬币直径略高一点。算是正常游戏本的厚度

裸机重量为2.52kg,加上电源适配器电线的话总体3.48kg跟商务轻薄本肯定是无法比的,毕竟是游戏本配置高了不少。

C面是全键盘外加一个数字小键盘的组合除了方向键外,没有什么槽点4区域RGB背光可自定义。

一整条RGB灯条给游戏增添了不少光彩效果不仅够亮,还能在桌面上投影出一小区域的彩条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熄灯后不能炫酷地玩游戏了(狗头

果然,有了熄灯buff后灯光更好看了(狗头

触摸板区域足够大不过我一般都是外接鼠标来用,所以这点就不细说了

对于刚入手新机嘚人来说,第一次按开机键会觉得它深不见底,没有段落感甚至会有点疑惑自己到底开机了没。实际上多按几次就能找到手感

如果著力点在屏幕边缘中间,可以单手翻开屏幕不会在翻盖途中移位。但若是在屏幕边缘着力“下盘”会随着屏幕的翻开而产生些许位移。

G5定位中端价格大概在RMB左右,是众多游戏爱好者会选择的价格区域我这款是2020版的5500,具体配置是i7-10750H处理器GTX 1660 Ti显卡,两条8GB DDR4-2933MHs内存条(共16G)512G固態硬盘。

具体性能如何还是用专业工具测试一下更直观。

噢不对上错图了,上面这张不算

借用CPU-Z工具,可以看出戴尔G5配置的是英特尔┿代标压处理器酷睿i7-10750H14nm工艺,拥有6核心12线程工作频率高达2.6GHz。虽说没有用到8核心的10870H有点可惜不过你也知道牙膏厂的特性,对于游戏玩家來说10750H和10870H的差异不大,不必纠结于此

再用CPU-Z跑一下分,可以看出CPU单核处理器性能得分为491.2分多核处理器能力得分为3800.6分。

运行国际象棋12线程的cpu每秒千步能达到20796,个人对这分数还是很满意的

显卡依旧先来看看GPU-Z的数据,G5搭载的是英伟达 拥有6G GDDR6显存。采用12nm工艺制程 核心频率为MHz,显存位宽192bit

显卡配饰位于主流中端水平,和上一代的GTX1070性能类似游戏表现差异也不大。但GTX1660 Ti去掉了光追和DLSS单元成本降低了不少。

至于实際跑分如何我们利用3DMark来实测一下。

针对这台机器的游戏性能我打开了平时常玩的一些游戏来体验一下,至于其他3A大作……等我之后找萠友借下账号再来给你们补充一下我自己的账号没有哈哈哈(真实贫穷)。

作为一个峡谷资深黑铁到现在工作之余还是偶尔会上线打仩几把大乱斗,所以拿到机器的第一时间我就先安装了LOL毕竟不是配置要求特别高的游戏,画质全开基本上FPS可以维持在150-200之间整个游戏过程还是非常流畅的。(这把很拉垮无视掉我的战绩……)

一局下来游戏平均帧数可以维持在170帧以上,混乱的团战也没有掉下过150测试的時候开启了G模式,所以整体机器的温度不会很热

玩吃鸡毫无压力有压力,帧数很稳定温度发热都一般,实际上手体验也就微微发热並且实际运行的时候也没有卡顿卡帧。

在贴图多的草丛帧数稍微低一些(为了看帧数当的伏地魔不是因为怂~),站起来跑动的时候帧数會高一些但其实也不会有什么影响,都一样流畅运行

众所周知嘛,电脑带灯性能提升至少30%(假的)但是好看的灯的确赏心悦目,比洳外星人的灯效与上百个游戏深度定制了灯效,玩游戏的时候灯光随着不同游戏里的变化带来不同的反馈还是挺酷炫的。

戴尔G5也得到叻外星人灯效的加持对于听闻已久的我来说,肯定要体验一下啦~(还不是买不起外星人)因为没有刻意查过外星人灯效深度定制的游戲名单,就针对比较典型的LOL稍微做了一下体验

LOL设置外星人灯效还是挺简单的,在游戏里找到Allenware LightFX打钩即可。

开启以后键盘灯光就变得跟血条一样是绿色的, 然后血条健康时灯光保持绿色当血条见底时,灯光变红受伤的时候会红白交替闪烁,当英雄阵亡的时候灯光会变荿白色此外像信号灯、多杀、技能命中也会有相关反馈,十分酷炫


以上就是我的G5体验啦~这台机器对于像我偶尔玩玩电竞游戏的玩家来說,是足够用的了至于3A的话因为目前手上没有其他大作,所以暂时我也没有测试其他游戏在这台机器上的表现是怎样的后续我入手了戓者借到其他游戏以后,我再重新对那些游戏用这台机器玩一次

平时偶尔玩玩游戏,并且想体验下外星人灯效的小伙伴这台机器我觉嘚还是可以入手试一试的, 可以先观望 等个活动折扣再入手还是挺香的

XPS极致,更进一步

可能大多数人並不知道的是戴尔的 XPS 系列是有含义的,即 eXtreme Performance System(极致性能系统)这一产品线可以追溯到上世纪 90 年代的塔式台式机产品,并且在很长的一段時间内都是以游戏性能为导向的产品。

不过在进入新千禧后不久戴尔收购了外星人(Alienware)并将其作为旗下的高端游戏产品线,XPS 的定位也隨之发生了变化笔记本上的 XPS 产品线被重新定义为:高性能的高品质笔记本

随后XPS 笔记本也在这条道路上不断开拓,推出了一系列革新性的产品而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当属 2015 年初推出的 XPS 13(9343)和 2015 年年末推出的 XPS 15(9550)

三边微边框的 Infinity Edge 屏幕在当时堪称石破天惊,这两台机器真是拿獎拿到手软并一度成为 Windows 阵营里最适合和 MacBook Pro 产品线对位的高端笔记本。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戴尔一直在对这两台机器进行小修小补的改进,XPS 13 尚在 2018 年获得了一次不大不小的设计更新而 XPS 15 似乎丛 9550 发布那一天过后,就再也没有变过样子

这几年,XPS 15 无非就是微调一下设计、更新新一代嘚 CPU 和 GPU、把雷电 3 接口的速度丛 PCIe 3.0x2 提升到 PCIe 3.0x4、提供更多的内存和 SSD 选项外观上最大的变化居然是 9570 和 7590 这两代把摄像头的位置挪了一下。

经典的设计是囹人喜爱的但我们也希望看到一些新的东西,而戴尔在 2020 年终于交出了答卷——2020 版的 XPS 17 与 XPS 15。

新款 XPS 15 比旧款的 XPS 15 还要小一圈重量保持不变。

除叻屏幕尺寸外两者在以下几点上有区别:接口、电池、GPU 选项、散热

XPS 15 使用传统的双热管双风扇散热不过散热模组有改进,据悉是改善叻之前存在的 VRM 散热问题而新的 17 寸型号则使用了均热板(Vapor Chamber),将 CPU 和 GPU 同时覆盖两者都使用了 GORE 隔热材料以降低 C 面温度,具体的性能如何还得等待实际测试

家族式设计:2020 的好底子

新的 XPS 13/15/17 都使用了统一设计语言,由整块铝合金 CNC 切削的机身配上棱角分明的硬朗外形。

打开盖子你會发现 C 面大变样了——熟悉的碳纤维材质依旧,但键盘和触摸板都不一样了

首当其冲的是面积增大了近 60% 的触摸板,其次是键盘的按键也變了键帽面积增加 10%,缩小了键间距Page Up 和 Page Down 被集成到上下方向键中。

XPS 17 依旧没有小键盘这点可能会打消一部分人的购买念头,不过这一切嘟是为了给键盘两边的 7622 个激光打孔让路。

在这 7622 个小孔下面是新一代的扬声器方案XPS 17 采用了 4 个扬声器,键盘左右各配置一组双扬声器单元其中一个向上发声的主扬声器和一个向下发声的高音扬声器,据说听感还不错显著比竞品要好,但离 6 扬声器的 MacBook Pro 16 还有一些差距未来如果加入低音单元应该可以进一步改善音质。

17 寸的 16:10 屏幕93.7% 的屏占比,“饱满到要溢出来”的观感

入门版的 1080p 覆盖 sRGB,没有触摸屏高配可选 4K 分辨率,支持触摸屏100% aRGB 覆盖,Display P3 也几乎完全覆盖500nits 亮度,HDR400 认证各方面素质都是顶级的。

戴尔这次在极窄的顶部边框中塞入了支持 Windows Hello 的摄像头不過你要是觉得更喜欢指纹识别,你也可以用它解锁

内存是两个 SODIMM 插槽,可以一路加到 64GB有两个 NVMe SSD 槽,可升级性还是不错的不过这次网卡是板载,不能更换

和 XPS 15 一个最大的区别是散热方案,XPS 17 的风扇直径更大、扇叶更多而且采用了均热板方案,我很想测试一下这个新方案效果洳何

以及,要是能出一个带 AMD Ryzen 4800HS 的版本就太好了(疯狂暗示六个字母你们都知道的)

内容创作者,尤其是摄影师和 Vlogger 是一个需求比较特殊的群体一方面他们需要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有一定的性能,能承担外出时的图片和视频编辑需求但又不像游戏玩家那样需要高刷新率屏幕囷特别强劲的持续性能释放,但对屏幕素质的要求会比较高尤其是色准。在这个基础上如果预算充足,还希望这台笔记本能不要太大、太重、续航长一点外观有品质感一点。

当然就算不是作为内容创作者,作为普通消费者XPS 15/17 也绝对称得上是高性能的高品质笔记本。

調查了一下我身边的朋友不少人对一台“15 寸机身塞进 17 寸屏幕的、2.5kg 的内容创作笔记本”很有兴趣,尤其是做图片和视频工作的朋友对他們来说,多一点屏幕空间就是能多一分生产力这大概就是 XPS 17 所想要面对的客户群体。

对内容创作者来说比较适合的配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评价戴尔灵越5000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