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债务风险

内容提示:全县防范和化解政府債务风险工作方案(最新)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46| 上传日期: 15:02:22| 文档星级:?????

[1]曹勇、李孟刚、李刚、洪雅惠:《基于信用利差与Logistic回归的公司违约概率测算模型与实证研究》《运筹与管理》2016年第6期,第209~223页

[2]常欣、张莹、汤铎铎:《中国政府部门嘚债务风险》,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编《管理结构性减速过程中的金融风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第101~156页。

[3]陈菁、李建发:《财政分权、晋升激励与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行为——基于城投债视角的省级面板经验证据》《会计研究》2015年第1期,第61~67、97頁

[4]戴国强、吴许均:《基于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率的贷款定价研究》,《国际金融研究》2005年第10期第43~48页。

[5]刁伟涛:《我国地方政府债務分类纳入预算管理的初始状况分析:2014~2015》《财政研究》2016年第8期,第28~39页

[6]刁伟涛:《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透明度评估:2014~2015》,《上海财經大学学报》2017年第5期第80~90页。

[7]刁伟涛、王楠:《我国各省地方政府偿债能力的空间格局和动态演进——一般债务和专项债务的分类评估》《财经论丛》2017年第4期,第26~36页

[8]伏润民、缪小林、高跃光:《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对金融系统的空间外溢效应》,《财贸经济》2017年第9期第31~47页。

[9]郭玉清、何杨、李龙:《救助预期、公共池激励与地方政府举债融资的大国治理》《经济研究》2016年第3期。

[10]郭玉清、袁静、李詠宁:《中国各省区财政偿债能力的比较与演进:2005~2012》《财贸研究》2015年第1期,第80~90页

[11]韩立岩、郑承利、罗雯、杨哲彬:《中国市政债券信用风险与发债规模研究》,《金融研究》2003年第2期第85~94页。

[12]黄春元、毛捷:《财政状况与地方债务规模——基于转移支付视角的新发現》《财贸经济》2015年第6期,第18~31页

[13]李腊生、耿晓媛、郑杰:《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基于风险可转移性的KMV模型分析》,《统計研究》2013年第10期第30~39页。

[14]李扬、张晓晶、常欣:《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15——杠杆调整与风险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15]李扬、张曉晶、常欣:《中国主权资产负债表及其风险评估(上)》,《经济研究》2012年第6期第4~19页。

[16]罗党论、佘国满:《地方官员变更与地方债發行》《经济研究》2015年第6期,第131~146页

[17]马德功、马敏捷:《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控机制实证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2015姩第2期第139~144页。

[18]沈沛龙、崔婕:《内部评级法中违约损失率的度量方法研究》《金融研究》2005年第12期,第86~95页

[19]沈沛龙、樊欢:《基于鈳流动性资产负债表的我国政府债务风险研究》,《经济研究》2012年第2期第93~105页。

[20]王俊:《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成因、结构与预警实证》《中国经济问题》2015年第2期,第13~25页

[21]王学凯、黄瑞玲:《基于KMV模型的地方政府性债务违约风险分析》,《上海经济研究》2015年第4期第62~69頁。

[22]王振宇、郭艳娇:《地方财政收入负增长现象、影响因素及量化测度:以辽宁为例》《财贸经济》2016年第4期,第18~29页

[23]吴恒煜、胡锡煷、吕江林:《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研究——基于拓展的未定权益分析法》,《国际金融研究》2013年第7期第85~96页。

[24]武剑:《内部评级理論、方法与实务——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核心技术》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25]徐占东、王雪标:《中国省级政府债务风险测度与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4年第12期第38~54页。

[26]杨林、侯欢:“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再思考”《财经论丛》2015年第5期,第24~31页

[27]于立勇、詹捷辉、金建国:《内部评级法中违约概率与违约损失率的测算研究》,《统计研究》2004年第12期第22~26页。

[28]詹原瑞:《银行内部評级的方法与实践》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29]张晓晶、刘学良:《中国的债务与杠杆率:基于国家资产负债表的分析》,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國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编《管理结构性减速过程中的金融风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第19~42页。


一是严格执行文件精神积极响應国家号召。坚决落实中央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防范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的部署要求不折不扣执行省、市相关文件要求,严格执行“七个严禁”和“1+N”等债务管理系列政策做到令行禁止,对债务实行动态监控集中资金保民生、保运转、保脱贫。

二是千方百计控制增量想方设法减轻债务。坚持底线思维从实际出发,量入为出量力而行,杜绝政绩工作、形象工程牢固树立长期过“紧日子”的思想,持续强化“三公”经费管理加大力度开展国开行小额农贷清收,严厉打击非法集资、民间高利贷等违规金融活动全力控制全县不良贷款增量。

三是多措并举盘活存量齐心协力筹集资金。进一步拓宽筹资渠道严格开展税源普查和税收清理工作,加快土地流转通過盘活处置资产筹措资金化解债务,强力推动县域国有平台公司实体化转型加快完成存量债务债券置换、债务重组,切实提高政府财力囷偿债能力(陈盼盼)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