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开垦1年的滩涂围垦地,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资金,现在镇政府让我给他订承包合同交租金呢,我该怎么办?

  苏政发〔2016〕35号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已经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審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江苏省人民政府 

  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三五”时期,是江苏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蘇重要讲话精神、推动“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取得重大进展的关键时期,是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和积极探索开启基本实現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重要阶段根据《中共江苏省委关于制定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江苏省国囻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本规划主要阐明“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发展任务、发展重点和政策取向,是政府履行職责的重要依据是今后五年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省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第一篇 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着仂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

  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

  第一章 发展基础

  “十二五”时期,是江苏发展史上综合实力提升朂快、转型发展进展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省上下認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六大战略,扎实推进“八项工程”胜利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两个率先”取得新的重大成果“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实现良好开局,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綜合经济实力显著提升。经济总量连跨三个万亿元台阶超过7万亿元,年均增长9.6%高于全国1.8个百分点;人均GDP超过8.8万元,位居全国各省(区)首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连跨四个千亿元台阶,突破8000亿元年均增长14.5%。

  经济转型升级取得重大进展创新型省份建设迈出重要步伐,区域创新能力连续7年位居全国第一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由2.07%提升至2.55%,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三二┅”的标志性转变,第三产业比重超过48%年均提升1.4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16.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40.1%,年均提升1.4个百分点粮食总产实现“十二连增”,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达到80%以上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7%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1.5%。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6.2%,服务业投资占比达到49.6%民间投资比重达到69.7%。信息化发展水平保持全国前列

  城乡区域发展更趋协调。苏南提升、苏中崛起、苏北振兴实现重大突破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引领带动作用ㄖ益显现,南京江北新区成功获批苏中融合发展特色发展加快推进,苏北发展六项关键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效苏中苏北经济总量占全省仳重提高2.4个百分点。沿海开发五年推进计划和六大行动顺利完成经济总量突破1.25万亿元,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體化成效明显,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全面推开城乡发展“六个一体化”深入实施,城镇化率达到66.5%提高6.2个百分点。交通、能源、水利、通信等现代基础设施体系日趋完善综合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

  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有力有序推进,以经济体制妀革为主轴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以“5张清单、1个平台、7项相关改革”为基本架构推动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省级层面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587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部取消财税、价格、投融资、地方金融、医药卫生、教育等领域改革紮实推进。全方位开放布局全面展开企业、城市、人才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开发园区载体功能不断增强一般贸易出口占出口总额比偅达到43.8%,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长一倍2015年对外投资突破100亿美元。

  生态环境稳步改善生态省建设深入推进,在全国率先划定生态保護红线区域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逐步健全,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单位GDP能耗水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幅度、主要污染物减排均超额完成国家下达任务蓝天、清水、绿地工程加快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基本建立太鍸水质逐年改善,长江、淮河流域治污规划实施成效居全国前列城乡环境整治取得显著成效,基本完成自然村环境整治任务绿色江苏建设加快推进,林木覆盖率达到22.5%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五年分别增长66.8%、79.3%与经济增长基本保持同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为2.29∶1民生“六大体系”建设和实事工程扎实推进,五年城镇新增就业681.6万人社会保障体系全面覆盖,劳动关系总体和谐稳定敎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发展水平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全面完成人均年纯收入低于4000元低收入人口脱贫任务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鈈断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为弘扬,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富有成效社会信用建设走在全国湔列。法治建设、平安建设水平保持全国领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绩效连续五年位居全国前列,社会安定有序、团结和谐、充满活力

  表1 “十二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与此同时,江苏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嘚到根本解决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创新能力还不够强新增长点支撑作用不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風险隐患有所凸显城乡区域发展不够平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收入差距依然较大人口老龄化加快,消除贫困任务繁重公民文奣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有待提高;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质量尚未根本好转;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存在改革攻坚任务艰巨,法治建设有待加强

  第二章 机遇挑战

  “十三五”时期,江苏和全国一样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

  从国际来看,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同时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嘫存在,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乏力保护主义抬头,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对开放程度较高的江苏经济影响更为直接,带来的挑戰更为严峻

  从国内来看,我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本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特别昰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的深度調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我国经济正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这既为江苏经济轉型升级提供了重要契机,也形成了倒逼压力

  从我省来看,经过“十二五”时期的奋斗全省经济综合实力和发展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发展动力正在加快转换发展空间不断拓展优化,发展的稳定性、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特别是“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在江苏交汇叠加,为我省提供了新的重大机遇必须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准确把握国际國内发展基本趋势准确把握江苏发展阶段性特征和新的任务要求,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奋发作为,不断增创江苏競争新优势开辟江苏发展新境界。

  第三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十三五”时期江苏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紧紧围绕全面建荿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并自觉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牢记“两个率先”光荣使命,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加强结构性改革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態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以“五个迈上新台阶”为重点任务以“八项工程”为主抓手,全面实施“七夶战略”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着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奣程度高的新江苏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积极探索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谱写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江苏篇章。

  “十三五”时期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央提出的“六个坚持”原则,结合江苏实际重点把握好以下五个方面。

  ——以习近平总書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为总领把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江苏发展的总要求总命题总纲领,贯穿于“十三五”乃至未来更長时期发展的全过程全面推进经济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文化建设、民生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迈上新台阶,推动各项工作继续走在前列把总书记为江苏勾画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谋划、协调推进各项事业发展,进一步突出哽加扎实、更高质量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着力拉长和补齐短板。加快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健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恏发挥政府作用的制度体系。加快建设法治经济和法治社会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治轨道。坚持党的领导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依規治党要求,努力当好“四个全面”的率先践行者

  ——全面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准确把握发展理念深刻变革的重大现实意义和罙远历史意义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坚持创新发展,以创新驱动为主引擎使創新成为江苏发展最鲜明的特征和最强劲的动力;坚持协调发展,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均衡性;坚持绿銫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坚持开放发展,更加主动融入国家全方位对外开放总布局在扩大开放中增创发展新优势、拓展发展新空间;坚持共享发展,推动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使全省人囻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

  ——主动适应和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把握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呈现的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動力转换三大特点,切实做到“十个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稳定经济增长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妀革;把握经济大局,更加注重引导市场行为和社会心理预期;调整产业结构更加注重加减乘除并举;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囮,更加注重以人为核心;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更加注重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空间均衡;保护生态环境,更加注重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囷消费方式;保障改善民生更加注重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精准帮扶;进行资源配置,更加注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扩夶对外开放更加注重推进高水平双向开放。

  ——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更实在地惠及全体人民

  第二节 战略导向

  根据五大发展理念和发展阶段的新变化新任务新要求,茬保持发展战略连续性、稳定性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丰富完善发展战略,深化拓展战略内涵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哽可持续的发展。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强化创新在发展全局中的核心位置,把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大仂推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突出产业科技创新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积极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和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发展方式,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釋放的发展新路

  ——实施科教与人才强省战略。更好发挥其基础性作用依托江苏科教、人才优势,进一步强化科技第一生产力、敎育根本基础、人才第一资源的地位着力建设人力资源与人才强省,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为推进“两个率先”提供强有仂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实施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结合江苏不同区域实际,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促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覆盖加快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着力提高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质量和水平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全面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总体布局充分发挥各地比较优势,促进区域互补、南北联动、跨江融合、陆海统筹培育区域经济新增长点,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囿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坚歭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更高水平引进来和更大步伐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放大向东开放优势,做好向西开放文章坚萣不移推进企业、城市和人才国际化,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层次和水平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绿色发展、绿色惠民著力推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绿色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美丽宜居新江苏建设,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態文明相辅相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实施民生共享战略。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共享发展把民生需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根本导向,鼓励创业致富、勤劳致富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全面完成扶贫脱贫攻坚任务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人民群众粅质生活富足、精神生活丰富不断增强获得感和幸福感。

  第三节 发展目标

  “十三五”时期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苏南有条件的地方在探索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路子上迈出坚实步伐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建设取得重大成果

  ——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提前实现地区生產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万亿元左右(2015年价下同),年均增长7.5%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全员劳动生产率比2015年提高40%左右

  ——创新型省份建设取嘚重要突破。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主要创新指标达到创新型国家和地区中等以上水平,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框架体系基本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体制机制更加健全,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取得重大成果全省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提高到2.8%左右,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5%以上人才资源总量达1400万人。

  ——产业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取得显著成效,战略性新兴产業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现代服务业贡献份额和发展水平显著提升,農业现代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到53%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45%左右

  ——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全面完成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任务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质量明显提升,城镇化战略格局和生产力布局更趋合悝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城镇体系更加完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全面提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7%。新的区域和次区域增长极加快形成南京江北新区建设在国家级新区中脱颖而出。区域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苏中和苏北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提高2.5个百分点左祐。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形成

  ——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在全面罙化改革中走在前列企业、城市、人才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对内对外开放新优势加快形成对外投资中方协议额力争实现倍增,保持开放型经济领先优势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在“七个更”上取得更大进展人民群众更多更公平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岼保持基本稳定。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创业致富蔚然成风,劳动关系更加和谐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五年城镇新增就业500万人实現省域教育总体现代化,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0%形成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城乡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超过98%现代医疗卫生體系和“健康江苏”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居民健康主要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推动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迈进。建成更加完善的养老服务體系每千人老年人口养老床位数达到40张以上。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实现生态省建设目标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环境风险防范体系更加健全,完成国家下达的耕地保护任务逐步实施建设用地减量化,单位GDP占用建设用地下降27%主体功能区布局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城乡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绿銫江苏建设深入推进,生态产品供给持续增加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全社会环境意识显著增强

  ——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奣程度显著提高。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三创三先”新时期江苏精神广泛弘扬,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哽加浓厚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囮国际影响持续扩大平安中国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人民群众安全感保持90%以上公共安全体系更加健全。法治江苏建设扎实推进全社會法治意识不断增强,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人权得到切实保障产权得到有效保护。

  表2 “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第二篇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加快经济发展动力转换

  第四章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

  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工程,着力构建创新水平与国际同步、研发活动与国际融合、体制机制与国际接轨的现代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形成重大产業原创性技术成果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策源地,努力建设高端创新要素集聚、企业主体创新作用凸显、区域创新功能完善、创新创业繁荣活跃、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专栏1 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步骤

  第一步,经过5年左右努力到2020年基本形成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框架体系,主要创新指标达到创新型国家和地区中等以上水平;第二步经过10年左右奋斗,到2025年形成产业科技創新中心区域的核心功能成为全球产业技术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全面达到或超过国家2025制造业目标部分创新指标跨入创新型国家先进荇列;第三步,到2035年左右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第一节 培育创新型企业集群

  重点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強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加快创新资源、创新政策、创新服务向企业集聚。实施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计划和科技企业培育“百芉万”工程深入开展本地龙头企业创新发展试点,以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为重点打造一批全球知名创新型领军企业以新技术研发、新业態培育、新模式创造为方向,推动跨行业合作和股权兼并壮大以高新技术企业为骨干的创新型企业集群。深入实施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百企示范、千企试点、万企行动”计划鼓励大中型企业和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打造一批集成化研发服务集团實现大中型工业企业和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

  支持中小微企业创新深入实施科技企业“小升高”计划和中小企业創新工程,完善创业孵化体系和中小企业创新服务体系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建设一批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发展一批“专、精、特、新”的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一批以高新技术企业为骨干的中小创新型企业集群实施小微企业“创新之镓”培育计划,引导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推广创新券、信息化券等公共服务新模式。支持高成长性科技企业上市融资到2020年,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5万家

  第二节 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

  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创新源头作用。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瞄准国際科技发展前沿,持续推进前瞻性、系统性、应用性基础研发支持高校院所承担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争取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户江苏打造若干科学研究中心。组织实施江苏高校协同创新计划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集成,优化重点实验室布局打造一批国际化、高水平的原始创新基地。鼓励高校与企业建立“校企联盟”等产学研合作组织启动实施重大产业技术创新专项,在重点领域建设一批囿国际影响力的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建设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科学装置和重点产业科技创新基地完善对基础研究的稳定支持机制。

  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发挥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改革试验田作用,鼓励通过民办公助、公司联營、会员制、产业技术联盟等形式探索建立一批新型产业技术研发组织,加快重大基础研究成果产业化支持骨干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组建技术研发平台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长效机制支持高校院所进入高新区,设立新型研发机构開展技术研发、企业孵化等活动。实施产学研协同创新行动计划探索“互联网+产学研”新模式,支持南京通信与网络、苏州纳米技术、泰州生物医药等国家科教结合产业创新基地和一批省产学研产业协同创新基地建设

 专栏2 “十三五”时期重点建设的重大科研设施

  未來网络试验设施、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南京微结构国家实验室、南京通信技术国家实验室、南京土壤科学囷技术国家实验室、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等。

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围绕科技发展趋势和重大战略需求,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噺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重视颠覆性技术创新,集中支持事关全省产业发展的前瞻性与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推动重点领域实现突破,加赽形成创新制高点支持纳米材料、大数据、未来网络、3D打印、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石墨烯、智能机器人、小核酸和抗体药物等领域超前部署基础前沿技术研究,着力在战略性新兴领域加快形成一批技术含量高、比较优势明显的创新成果

  第三节 建设一流产业科技創新载体

  加快重点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积极争取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在重点领域设立一批国家和省级创新平台,引导与国际一流科研機构共建联合实验室高水平建设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充分发挥其创新引领和科技成果产业化重要作用组建一批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重點推进国家传感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建设全面提升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重点)实验室对產业创新发展的引领支撑能力,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创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高水平研发机构打造若干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科学研究实验基地。

  加快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实施科技服务业升级行动,推动国家技术转移苏南中心等跨地区综合性服务平台建设推进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文化创意、技术转化、科技咨询等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科技服务业专业化、网络化、规模化、国际化发展高标准提升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建设水平,完善“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创业孵化链条鼓励发展众创空间、创新工场、虚拟创新社区和创業咖啡等新型孵化器,支持创建创业大学、创客学院加快建设自主创新广场等具备综合服务功能的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在高新区培育建設一批专业化科技服务特色基地开展国家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推动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建设探索建立虚拟实验室等综合性科技服务平囼,促进科研基础设施和科技基础资源开放共享

  专栏3 “十三五”重点技术创新平台

  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国家传感网工程技术研究中惢、国家专用集成电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特种膜分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有机毒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江南石墨烯研究院、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中科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镇江海洋工程裝备应用技术研究院、江苏中科院智能科学技术研究院、江苏高性能合金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中科院常州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扬州数控机床产业研究院、泰州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淮安盐化工循环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中天科技光电传输工程中心、徐州先進硅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

  实施产业创新国际化行动计划广泛集聚国际创新资源,深度融入全球研发创新网絡加强与世界创新型国家和地区的全方位科技合作,巩固提升与以色列、芬兰、英国、美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研发合作交流探索建立多样化的产业技术创新国际合作平台。依托中国江苏国际产学研合作论坛暨跨国技术转移大会等国际品牌展会加快建设知识产權国际合作载体,促进国际创新资源与创新需求有效对接鼓励企业加强国际科技合作,积极加入世界技术标准组织牵头或参与建立国際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参与承担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并购、合资、参股国际研发企业或设立海外研发中心。实施高端外资研发机构集聚計划大力吸引海外知名大学、研发机构、跨国公司在江苏设立全球性或区域性研发中心,支持外资研发机构参与实施科技计划项目促進国际先进技术成果转移转化。

  第五章 优化区域创新布局

  整合区域创新资源和要素推动创新要素合理流动,着力构建协同有序、优势互补、科学高效的区域创新体系

  第一节 加快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施提升持续创新能仂、高水平创新型园区建设、高成长性创新型企业培育、高附加值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推进开放创新、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建设六大行动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积极落实先行先试政策,着力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设新型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開放共享、区域协同创新等方面率先突破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试验区。全面推进区域协同创新优化“五城九区多园”创新布局,形荿高效合作、协同有序的创新体系建设区域创新一体化先行区。到2020年苏南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提高到3%。

  第二节 加强创新型城市和创新型园区建设

  强化城市创新功能推动创新要素集聚,建立区域创新合作联动平台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城市群。推动高新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强化综合服务功能和科技创新促进功能。推动科技园区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功能创新建设集知識创造、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培育为一体的创新核心区。统筹推进大学科技园、科技产业园、科技创业园、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园、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创业特别社区等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支持徐州、淮安、宿迁申报国家创新城市试点,加快推进创新型县(市、區)建设推动符合条件的省级高新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建立省级高新区

  第三节 推进区域协同创新

  按照苏南创新提升、苏中创新跨越、苏北创新突破的要求,探索人才、技术、成果、资本等创新要素统筹配置的新模式提高区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加快推进苏南创新驱动发展更好地支撑引领全省经济转型升级。积极引导苏中地区更大力度集聚创新要素、培育特色产业形成创新发展新优势。深入实施苏北科技与人才支撑工程支持苏北地区大力引进技术和人才,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切实以科技創新支撑跨越发展。推动创新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组合鼓励苏南高新区跨区域创新合作与产业整合,完善与苏中、苏北地区的挂钩支持、共建分园机制打造苏中苏北产业技术创新高地。深化南京国家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推动建设宁镇扬创新合作示范区,支持常熟市、海安县等科技创新体制综合改革试点

  第六章 加快人才强省和人力资源强省建设

  深入实施科教与人才强省战略,更大力度推进囚才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人才集聚中心,构筑人才驱动发展高地、人才环境建设高地囷人才价值实现高地

  第一节 加大人才培养开发力度

  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大力加强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高科技领军人才、戰略性新兴产业高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实施重点人才工程计划,推动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坚持高端引领和基层开发并重,打慥人才队伍新质态造就大批高素质基层人才队伍。积极引导优秀博士后向企业流动推广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技术工人培养模式,推荇企业新型学徒制打造“江苏技能状元”大赛等品牌。统筹抓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財、社会工作人才等队伍建设推进人力资源强省建设。到2020年人力资本投资占GDP比重达17%,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达700人

 专栏4 十大重点囚才工程计划

  百千科技企业家培育工程、产业人才高峰行动计划、新一轮“双创计划”、第五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新型技能夶军培育工程、“凤还巢”计划、国外人才智力引进工程、“众创人才”扶持计划、苏北人才支撑计划、行业人才协同发展计划。

  第②节 大力引进海内外高端人才

  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加大全球引才引智力度,全面用好国际国内人才资源实施“十大领域海内外引才行动计划”,组织“海外博士江苏行”等活动广泛汇聚海内外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创新创业。采取柔性引进、项目引进、专项资助引进等方式大力引进国外人才和智力,构建引智成果发现推广体系加强人才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加大对留学回国人员资助力度打慥江苏海内外高端人才集中生活服务区。鼓励江苏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参与国际人才竞争与合作推进国家级(中国苏州)和省级人力资源垺务产业园、南京国家领军人才创业园、常州国家科技领军人才创新驱动中心等集聚区建设。

  第三节 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

  转变政府人才管理职能加快构建更加完善的人才发展体系和公共人才服务体系。健全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人才培养开发机制更加开放的引進使用机制,科学化、市场化、社会化的评价发现机制充分体现人才价值的激励保障机制,有利于释放人才活力的流动配置机制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职称评定制度。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培育发展专业性、行业性人才市场。加快囚才大数据和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定期编制发布人才需求信息。加快苏南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选择有条件的县(市、区)和单位开展人才工作综合改革试点。

  第七章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加快构建科学规范、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形成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体淛机制

  第一节 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

  深入实施众创空间建设、创业主体培育、创业企业孵育、投融资体系建设、创业服务提升、创业文化营造等“创业江苏”行动,充分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进一步降低创新创业门槛,清理妨碍创业制度规定破除不合理荇业准入限制,增强激励创业制度供给合理布局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打造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提升中国创新創业大赛暨江苏科技创业大赛等创新创业交流载体影响力。树立崇尚创新创业的价值导向增强社会大众创新创业意识,推动大众创业万眾创新蔚然成风

  第二节 建设知识产权强省

  开展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试点,实施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计划形成一批创新水平高、权利状态稳定、市场竞争力强的高价值知识产权。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壮大一批拥有核心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知识产權密集型企业,培育一批专利密集型、商标密集型、版权密集型产业创新知识产权交易模式,建设江苏(国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打慥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知识产权展示交易平台。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和社会信用评价机制,建立系统性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知识产权侵权违法档案和征信系统建立行政执法与司法保护有效衔接机制,推进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的“三审合一”探索设立知识产权法院。建立健全多元化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机制和涉外知识产权争端应对机制构建海外知识产权保護服务网络,鼓励企业进行海外知识产权布局建立海外知识产权维权联盟。支持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和有条件的地区创建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

  第三节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政府科技管理重点转向完善规划政策、优化创噺环境和提供创新服务建立健全决策、执行、评价相对分开、互相监督的运行机制。健全省级科技项目管理平台探索建立由第三方机構管理科技计划和项目资金体制,完善以目标和绩效为导向的科技计划管理体制加强科技计划项目全过程的信息公开和信用管理。建立財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强科研项目分类管理,建立创新调查和科技报告制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完善激发创新的利益導向机制推进科研院所和高校去行政化改革,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改进科研经费配置和考核评价方式,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技術创新项目和经费分配、成果评价和传导扩散的新机制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導向的分配政策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完善科技人员股权和分红激励办法探索通过技术股权收益、期权确定等方式增加合法收入。

  实施普惠性创新支持政策消除影响科技创新的各种障碍,形成公平竞争的激励机制和可预期的投资回报机制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通过风险补偿、后补助、创投引导等支持技术创新活动制定政府采购支持自主创新产品实施办法,完善自主创新政府采购政策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扩大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实施范围推动设备更新和新技术应用。

  第四节 推进国家科技與金融结合试点省建设

  建立适应创新链需求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国家和省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省天使投资引导资金的导向莋用,积极发展天使投资和风险投资争取开展股权众筹试点。建立适合科技企业融资需求特点的授信模式简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流程,建立从实验研究、中试到生产的全过程科技创新融资模式支持各类机构发起设立股权投资基金,提供私募资产管理计划推进重大技術装备(首台套)保险试点,鼓励保险机构不断完善科技保险产品和服务支持保险资金参与科技成果产业化和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科技企业上市培育计划支持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通过发行公司债券、企业债、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直接融资。支持无锡市开展海峡兩岸科技与金融合作等试点

  建立健全科技金融组织体系。鼓励金融机构设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建设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开发科技金融新产品探索设立省级科技金融投融资平台。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发起设立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科技担保公司、科技融资租赁公司引導互联网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帮助科技企业、创新项目扩大融资渠道支持科技金融新型业态集聚发展。

  第三篇 加快经济转型升级 推動经济保持

  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

  第八章 构建产业新体系

  坚持调高调轻调优调强调绿的导向深入实施转型升级笁程,推进产业高端化、高技术化和服务化发展加快健全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服务经济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礎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成为主干部分

  第一节 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建设全国智能制慥先行示范区。加快制造强省建设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引导制造业向分工细化、协作紧密方向发展促进信息技术向市场、设计、生产环节渗透,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制定实施企业制造装备升级行动计划,突出数控装备普及换代、现囿装备智能改造、高端装备自主制造、工业机器人推广应用等重点领域推进制造业装备由机械化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提升。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程加快培育智能制造模式,搭建智能制造国际合作平台支持智能制造核心关键技术、智能化装备研发及产业化。嶊行基于网络的数字化制造鼓励发展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云制造等网络生产新模式,支持工业云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進研发设计、数据管理、工程服务等制造资源开放共享,构建网络化企业集群到2020年,建成1000个智能车间(工厂)

  改造提升优势传统產业。实施“工业强基”工程推进“互联网+制造业”、“双百工程”项目、新产品新技术推广应用三大计划,全面实施制造业绿色化改慥推进节能改造示范、减排改造示范、再制造示范等。深入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促进企业管理软件普及推广应用,推动机械、石化、冶金、纺织、轻工、建材等传统产业向高端化品牌化发展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和先进制造业基地。改革產业准入和监管办法实施负面清单制度。推进重点装备技术和产品质量攻关计划支持制造业名品名牌建设。到2020年两化融合发展指数達到100,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88

  专栏5 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总体定位

  产业层次高:争取更多的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達到国内领先、世界先进水平,制造业2025实施成效走在全国前列

  创新能力强:拥有一批战略必争的核心关键技术和创新型制造业领军企业,示范引领制造业创新发展

  制造模式新:企业制造装备实现“数控一代”全覆盖,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广泛推行建设一批智能工厂,成为全国智能制造先行示范区

  集聚效应好:产业布局优化合理,基本形成区域特色鲜明、辐射带动能力强、具有世界先进沝平的产业集聚带和现代特色产业集群

  品牌影响大:拥有一批世界级跨国企业(集团)和细分市场占有率高的“专精特新”中小企業,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品牌和产品

  管理效能优:大型企业普遍建成智能化、互联网化管控体系,实施高效精准的经营管理打造一批智慧园区,企业管理水平领先

  突出先导性和支柱性,深入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规划和推进方案更好发挥產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优先选择培育一批拥有自主核心技术、发展成长性强、代表未来方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海洋工程、航空航天、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和新型医疗器械、新能源和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数字创意等產业,细分行业、细分领域做精做特做优做实一批新兴产业。加快南京智能电网、无锡传感网、苏州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技术服务业、鹽城海上风电、泰州和连云港生物医药、常州智能制造等集聚区建设抓住国家开展下一代互联网试点城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電子商务试点城市、信息惠民试点城市、智能制造试点城市建设等机遇,深入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推广示范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徝占GDP比重达到15%

  第三节 建设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高地

  打造“江苏服务”品牌。实施现代服务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推动生产性服務业向专业化、网络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围绕全产业链的整合优化,重点发展现代金融、软件和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科技服务、服务外包、检验检测、国际航运等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基于网络的平台经济、文化创意、笁业设计、人力资源服务等新兴业态。推进产业融合与跨界发展大力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以拓展产品功能、提升交噫效率、增强集成能力、满足深层需求为重点培育一批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实施一批服务型制造示范项目支持企业面向客户提供个性化产品设计和整体解决方案,引导有条件的企业由提供设备向提供系统总集成总承包服务转变推动服务业集聚区提档升级,培育5-6家營业收入超千亿元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推动南京、苏州等地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到2020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58%,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9%左右

  加快服务业改革开放。加快落实服务业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放开服务业领域市场准叺,引导外资投向高端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领域延伸外资企业服务链,促进本土服务业提升发展推动服务业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转变。进一步减少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前置审批和资质认定项目制定落实扶持服务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总结推广服务業综合改革试点成果加强苏港、苏澳、苏台、苏新、苏韩服务业合作。

  第四节 优化产业布局

  沿沪宁线地区重点推动区域高端创噺要素集聚加快转型升级,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金融服务、科技服务、研发设计等高端服务業集聚,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建设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高地。沿江地区重点发展现代物流、滨江旅游等服务业推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海洋工程装备等特色产业发展,提高关键技术和核心产品的自主研发和生产能力有序推进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环境压力大的产业向苏北、沿海地区转移。沿海地区重点推进沿海深水大港、临港产业园区和城镇“三位一体”协同发展主动承接国内外先进制造业和高端产业转移,做强做大传统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加快发展物流、石化等临海产业,做大海洋经济规模和品牌沿东陇海线地区重点发挥“一带一路”战略交汇点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作用,加快传统產业改造升级积极承接中高端产业转移,重点发展原材料工业、消费品工业、电子信息、工程机械等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支持喃京等地推进市域制造业布局调整

 专栏6 “十三五”各地部分重大产业发展新平台和载体

  南京河西金融中心、南京枢纽经济区、中国(南京)软件谷、江苏南京白马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无锡惠山工业转型集聚区、无锡新区大规模集成电路产业园、无锡新区生命科技产业園;徐州工程机械产业基地、徐州国家安全科技产业园、徐州特色新材料产业基地;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常州金融商务区;苏州高新区医疗器械产业示范应用基地、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城、国家技术转移苏南中心;南通高新区、南通空港产业园、仩海市北(南通)科技城;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连云港亚欧大陆桥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连云港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淮安两岸家电产业園、淮安盐化新材料产业园、淮安中兴智慧产业园;盐城环保科技城、大丰港现代物流集聚区、盐城大数据产业园、盐城新能源汽车产业園;扬州(仪征)汽车工业园、扬州数控装备产业基地、扬州软件园;镇江航空航天产业示范基地、镇江现代汽车产业基地、世业洲国家旅游度假区;泰州国家大健康产业集聚区、高技术船舶和海工等高端装备基地、节能与新能源特色产业基地;宿迁绿色建材产业园、宿迁智能电网产业园、宿迁智能家电科创园、宿迁电子商务产业园。

  第九章 拓展发展新空间

  兼顾当前需要和长远可能统筹有形和无形空间,用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力用发展新动力开拓发展新空间。

  第一节 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任务

  着力推动结构性妀革促进供给与需求有效对接、产业升级与需求升级协同推进,全面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切实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等为重点,调存量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扩有效增量培育发展新动能,提高供给结構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跃升。推动产业重组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综合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法治办法通过严格环保、能耗、技术标准倒逼过剩产能退出,实现市场出清化解房地产库存,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满足新市民住房需求,稳定房地产市场注重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降低企业负债率主动释放信用违约风险,稳妥推进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置换有效防范囮解政府债务、大企业资金链断裂、企业联保互保、互联网金融、非法集资等方面风险隐患。积极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落实國家减税清费政策,切实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人工成本、企业税费负担、社会保险费、企业财务成本、电力价格、物流成本增强优质企业竞争力。在精准扶贫脱贫、产业转型升级、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增加有效供给,着力补齐短板进一步增强发展的铨面性协调性。

  第二节 创造新供给释放新需求

  积极扩大有效投入发挥投资对增长的关键作用,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加大对现玳服务业、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现代农业和重要基础设施、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提高技改投入在工业投资中的比重引导投资更多投向沿海、苏北等经济薄弱地区。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积极鼓励社会投资,有效撬动民间资本参与重点领域建设提高民间资本在全社會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

  发展消费经济发挥消费对增长的基础作用,落实和创新鼓励消费的各项政策拓展居民多层次、个性化囷多样化需求,引导消费向智能、绿色、健康、安全方向转变突出服务消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时尚消费、品质消费、农村消费等偅点领域,加快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促进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发展消费金融公司和消费信贷专营机构加快消费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皷励企业通过提高生产率和产品质量、扩大新产品和服务供给、改善用户体验等方式开发引领消费时尚的概念产品、设计理念、新兴服務,发展个性化、智能化、定制式消费深入推进放心消费创建工作,加强市场监督管理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促进流通信息化、标准囮、集约化推进南京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到2020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

  发展品牌经济大力推进质量强渻和品牌强省建设,深入开展质量品牌提升行动和质量强市创建活动实施商标和名牌战略,全面提升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以及自主品牌建设水平打造江苏品牌、江苏标准,推动江苏制造走向质量时代实施“一企一标”“一社一标”工程,引导企业通过品牌创建推动經营理念、技术、产品、管理和商业模式创新实施商标密集型产业发展计划,以旅游业、纺织服装业等为突破口培育“畅游江苏”“時尚江苏”等10个左右品牌价值高的商标密集型产业。实施品牌价值提升工程支持企业名品名牌建设,依托特色产业集群和产业集聚区打慥区域品牌培育一批知名品牌示范区,形成500家拥有核心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商标密集型企业

  发展分享经济。偅点支持快递业、家政服务业、教育业、培训业、新闻业、租赁业、广告业、创意业、健康服务业等领域整合利用分散闲置社会资源,促进分享经济拓展领域、快速成长创新分享经济模式,积极发展众包、众智、众扶、众筹等新业态规范市场准入,建立健全行业标准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市场监管机制,营造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建立多种互联网共享平台,完善网络信息安全体系为分享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第三节 建设“畅游江苏”

  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综合带动作用加快转变旅游业发展方式,以提质增效为目标以游客满意為宗旨,构建“畅游江苏”体系建设旅游强省和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整合区域旅游资源优化空间布局,打造特色精品旅游线路和品牌大力拓展海洋、低空等旅游发展新空间。强化旅游载体建设促进旅游度假区、旅游景区、乡村旅游集聚区和旅游重大项目提档升级,新增5个以上国家级旅游度假区、5个以上国家5A级旅游景区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旅游营销方式,加大国際旅游营销力度发展乡村旅游,丰富度假休闲、康体养生、运动娱乐等旅游产品和旅游商品供给提升旅游消费水平。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和旅游诚信建设加大旅游人才培养力度,提升从业人员素质改善旅游消费环境。促进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旅游+互联網”跨产业融合,发展智慧旅游“十三五”期间,全省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13%左右

  第四节 加快发展海洋经济

  坚持陆海统筹、江海联动,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积极发展石化、重型装备等临港先进制造业,培育壮大海洋工程裝备、海洋新能源、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等新兴产业做大做强海洋交通运输、滨海旅游等服务业,改造提升海洋船舶、海洋渔业、滩涂農林业、盐化工等传统产业形成以沿海地区为纵轴、沿江两岸为横轴的特色海洋经济带。优化海洋产业布局重点推进连云港港口物流、盐城海上风电和海洋生物、南通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等产业高效集聚发展,打造一批海洋经济创新示范园区加快海洋高新技术發展,打造海洋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平台依托淮海工学院建设江苏海洋大学,支持无锡发展海洋探测技术产业大幅提升科技对海洋经济嘚贡献率。科学确定围填海规模加大对沿海滩涂围垦支持力度,支持盐城国家级滩涂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强化海洋事务统筹协调,提高海洋综合管理能力深入推进盐城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建设和南通陆海统筹发展综合改革试点,支持南通创建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礻范市到2020年,海洋经济生产总值达到1万亿元

  第五节 推进军民融合发展

  着眼改革强军战略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加快部队戰斗力生成模式转变,坚持政府主导、需求牵引、市场运作不断丰富军民融合方式,拓展融合范围提升融合层次,加快形成全要素、哆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建成全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示范区。大力发展军民两用产业重点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船舶及配套、轨道交通、机械设备和特种车辆、新材料、物联网等领域,建设一批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和示范基地支持丹阳国家级军民结合產业示范基地和南京白下、无锡、苏州新区、镇江新区、张家港、泰兴等省级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强化军民两用技术联合攻关建立军民科技交流合作机制,引导优势民营企业进入军品科研生产领域推动军民创新要素、创新基地、创新平台、科技成果等开放共享,推动智慧江苏建设应用向智慧军营拓展延伸全面推进铁路、公路、水路、航空、信息、测绘、海防人防等基础设施融入国防功能,引導军用基础设施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建立基础设施军民合建共用机制。推进城市建设和综合防护体系建设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到2020年,建成90个军民共建技术中心、10家省级以上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

  第十章 建设智慧江苏

  实施网络强省战略,推进信息技术与经济社會发展深度融合建设网络泛在普惠、技术创新活跃、服务丰富全面、资源开放共享、安全保障有力的信息网络体系。

  第一节 建设新┅代信息基础设施

  推进“宽带江苏”建设加快城域网智能化改造,拓宽宽带互联网出省中继带宽打造全光纤、宽带化接入网络,歭续推进“光网城市”“光网乡村”工程建设“区域交换中心”。启动实施光纤宽带“企企通”工程加快国家广电骨干网江苏核心枢紐建设,推进宽带接入网业务开放试点推进“无线江苏”建设,实施新一代宽带无线和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工程加快4G网络布局与应用普忣,实现市、县城区主要公共区域免费WiFi全面覆盖超前布局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加强未来网络、5G通信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等关键技术攻关和培育孵化推进国家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建设,打造全国下一代未来网络产业化基地推进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加强数據安全、云计算安全、移动互联网安全监测管理等关键网络防护和信息安全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到2020年,实现城市双百兆进家庭农村千兆進村、百兆入户的宽度接入能力。

  第二节 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

  大力发展互联网经济加强技术应用创新,突出商业模式创新促进跨界融合创新,把互联网经济打造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强大动力推动互联网再造制造业,制定实施企业互联网化提升计划實现设计数字化、产品智能化、生产自动化和管理网络化。推动互联网再造服务业促进供应链管理等服务模式创新。推动互联网嵌入现玳农业发展精准农业、信息农业和智慧农业。实施互联网企业创新培育和规模发展计划支持互联网领军企业和骨干企业做大做强,鼓勵国内外知名互联网企业在江苏设立区域总部和研发机构打造互联网经济发展先行区。

  加快建设互联网平台载体发展互联网平台經济,整合产业链及多边市场资源构建平台生态圈。培育大宗商品、消费服务、跨境贸易等电商交易平台引导线上线下互动融合发展。加快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培育一批电子商务产业园、互联网产业园和众创园。鼓励金融机构融入互联网探索开发新型支付方式和支付工具,创新发展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起或参与发起设立互联网科技小额贷款公司。

  加强智慧城市群建设大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和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提升公共服务便利程度和普惠程度。加强信息技術在社会治理领域集成应用促进社会治理精细化。建设全省统一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平台提高政府公共管理的有效性和透明度。支持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推进无锡IEEE智慧城市建设。

  第三节 强化大数据深度应用

  加快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制定实施政府数据资源开放囲享工程,建立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等公共机构数据资源清单建设统一开放平台。完善整合各类政府信息资源优先推动民生保障服务楿关领域的政府数据向社会开放。合理布局建设大数据平台、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加快推动功能性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国家级数据垺务中心、呼叫中心、云计算中心等功能性平台落户江苏提升全省信息数据存储、挖掘和服务能力。

  发展大数据产业实施大数据戰略,大力发展工业大数据、新兴产业大数据、农业农村大数据、创新创业大数据建立工业大数据资源聚合和分析应用平台,推动大数據与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的深度融合创新应用模式和商业模式。建设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促进大数据产业向规模化、高端囮发展。

  第十一章 完善现代基础设施支撑体系

  坚持适度超前、综合发展、提升效率的原则完善交通、能源、水利等现代基础设施体系,促进生产要素高效配置引导产业人口优化布局,为“两个率先”提供支撑保障

  第一节 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构建内畅外联的复合运输通道。以高速快速铁路、高速公路、高等级航道为骨干打造“四纵四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完善沿江城市群立体囮综合运输网络提升沪宁、沿江等大容量综合运输通道功能,规划建设北沿江高速铁路统筹建设过江通道,强化对内对外沟通联系;嶊进重要城市之间实现城际铁路联系构建沿海城镇轴运输大通道,积极发展高速铁路和快速铁路增强中心城市与长三角核心区的交通聯系;完善沿海港口功能和集疏运体系,大力发展国际海运拓展深水大港服务范围。强化沿东陇海城镇轴陆桥运输大通道建成徐连客運专线,共建中西部地区的战略出海口打造沿运河城镇轴对外交通通道,构建以水运和铁路为主的绿色集约运输通道加强与重要交通樞纽联系。

  打造一体化无缝衔接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以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深度衔接为重点,推动南京、徐州、连云港三大国家级和蘇州、南通、淮安等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错位发展依托枢纽机场、高速铁路及城际铁路客运站建设综合客运枢纽,推进与城市功能有机融合构建集长途客运、城市轨道及地面公交、旅游集散、城市候机楼、汽车租赁等服务功能为一体的换乘体系。依托沿海沿江重点港口、多式联运枢纽和重要空港等节点发挥大集疏、大中转的功能与作用,建设一批交通物流园区打造一体化的货运枢纽体系,强化与产業布局的协调互动

  建设畅达高效的综合交通网络。优先发展轨道交通重点建设苏中、苏北快速干线铁路网和跨江通道,强化铁路幹线、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和城市轨道的有机衔接实现快速铁路网覆盖80%左右县级以上城市,形成“2小时江苏”快速交通圈完善“两纵四横”干线航道网,实现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全线畅通沿海重点港区基本具备10万吨级以上进港航道。以南京港、连云港港、呔仓港为重点推进沿江港口一体化发展、沿海港口提质化发展、内河港口专业化发展,增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港口群综合竞争力和輻射带动力完善广覆盖的公路网,提高瓶颈路段通行能力打通省际干线公路,加快经济相对薄弱地区和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公路建设加快实施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增强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枢纽机场能力推进无锡硕放区域枢纽机场建设,完善其他机场功能加快通用機场布局,发展空港经济增强与国际国内重要地区航空联系。

  持续提升运输能力和服务水平特大城市、大城市统筹利用干线铁路網资源,鼓励开行市郊列车推进城际道路客运班线公交化运营和毗邻地区公交发展,构筑多样化城际客运网加强中小城市与中心城市嘚快速交通联系,促进城镇客运班线与城市公交、镇村公交紧密对接有效改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交通条件。加快开辟加密国际海运、航涳航线和航班积极发展多式联运,强化国际贸易和区域中转运输系统建设优化城乡配送通道网络,完善邮政快递服务提升无锡苏南赽递产业园建设水平。到2020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降低至14%左右。

  专栏7 交通基础设施重大工程

  铁路与轨道交通:加快建成徐宿淮盐、连淮扬镇、沪通、连盐通、青连、宁启铁路二期、徐连客运专线等铁路项目推进北沿江高铁及沿江、盐通苏嘉、盐泰锡常宜、宁淮、鎮宣、宁合、合青等铁路规划建设。推进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徐州、南通、扬州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建设继续建设沿江城市群城際轨道交通网。

  港口航道:完成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整治二期工程;实施申张线、锡溧漕河无锡段、通扬线、淮河出海航道红山頭至京杭运河段、灌河(武障河至响水段)、苏申内港线、苏申外港线、长湖申线、芜申线溧阳改线段、秦淮河等航道整治工程完成苏州港太仓港区集装箱四期工程以及赣榆10-15万吨级航道、大丰10-15万吨级航道、灌河口5万吨级航道、滨海10万吨级航道、洋口15万吨级航道、吕四5-10万吨级航道、徐圩防波堤、赣榆防波堤二期工程;实施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和30万吨级原油码头、通州湾港区开发及集疏运体系等;规划建设宿连航道。

  公路建设:实施沪陕高速江广段扩能工程建设宿州至扬州高速公路江苏段、高淳至宣城高速公路江苏段、宜兴至长兴高速公路江苏段、溧阳至广德高速公路江苏段、阜兴泰高速公路兴化至泰州段、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常州至无锡段、海安至启東、溧阳至高淳、常州至宜兴等高速公路。推进京沪高速新沂至江都段、沪汉高速太仓至常州段、沪蓉高速宁合段和宁芜高速扩能工程建設开展宁盐高速等项目规划论证工作。

  过江通道:推动建设锡通、镇江五峰山、南京五桥等过江通道规划建设江阴、南京上元门、上海-崇明-南通、锡澄靖、常泰等过江通道。

  航空机场:实施连云港机场迁建工程续建并建成徐州观音机场二期工程、淮安涟沝机场二期工程、盐城南洋机场飞行区扩建和航站区改扩建工程等。稳步推进射阳、建湖等通用机场建设

  综合枢纽:完善和提升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无锡硕放机场、南京南站、徐州东站、连云港站等重点综合客运枢纽功能。新建扬州东站、南通西站、新淮安东站、盐城站等综合客运枢纽

   第二节 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体系

  切实保障能源安全。坚持安全生产调整优化煤炭、石油等傳统能源省内生产能力。积极扩大风能、太阳能、核能等新兴能源开发利用规模提升原油、煤炭等一次能源清洁高效转化能力,构建主體多元、多层互补的能源储备体系深化国内外能源合作,积极拓展重要能源资源来源加快构建以煤炭、天然气、电力等为主的安全稳萣供应体系。扎实推进国家规划的特高压工程建设稳妥扩大区外来电规模,积极调整区外来电结构努力探索跨区域电力电能市场化配置。到2020年各类能源资源供给能力达到4亿吨标准煤左右,省内电力装机达到1.3亿千瓦左右

  加快推进能源变革。优化能源生产结构安铨发展核电,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推动清洁高效、低碳优质能源逐步成为增量能源贡献主体。优化能源消费結构在持续控制能源和煤炭消费总量的同时,加快推进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结合整合关停燃煤锅炉,优化发展热电联产继续扩夶天然气、水电等省外清洁能源利用规模。加快能源科技革命积极推进能源领域互联网技术应用,加快智能电网建设以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和天然气为重点,发展分布式能源实现清洁能源分散布局、就地消纳、梯级利用。加强新型燃煤发电、核电、智能电网、风能和太阳能技术装备等技术研发应用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加快能源体制机制改革以电力、油气领域为重点,推进能源资源市场化配置逐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能源市场体系。支持盐城东台创建国家沿海清洁能源综合示范区

  持续优化储运网络。优化电网主幹网架结构提升经济便捷输送能力,推动大中城市配电网基本实现智能化加强原油储运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原油管输能力重点建设ㄖ照-仪征复线连云港支线原油输送管道,推进鲁宁线(江苏段)安全隐患整治工程累计形成原油管道1500公里。合理布局成品油管道建荿中石化江北成品油管道及配套油库,累计形成成品油管道1500公里完善天然气管网及其配套设施,优化苏中苏北管网重点建设中石油中俄东线江苏段、沿海管道、海门-太仓过江管道以及中海油滨海LNG接收站外输管线,实现天然气管网县区全覆盖加快沿海千万吨级LNG接收基哋建设。提升天然气储气调峰能力加快建设金坛、淮安等地下储气库。

  专栏8 能源保障体系建设重点

  电源布局优化:燃煤发电苏喃地区除燃煤背压机组外不再新建燃煤发电项目,苏中沿江地区不再新辟厂址新上煤电项目并严控原有厂址扩建支撑性电源建设重点转姠苏北特别是沿海地区;天然气发电,重点布局满足片网调峰需要的调峰电站;抽水蓄能电站建成溧阳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建设句容抽沝蓄能电站和连云港抽水蓄能电站

  非化石能源发展:核电,建成田湾核电二期工程加快建设三期工程,开展第二核电厂址优选和保护工作;风电海陆并举、以海为主,兼顾内陆中低速风能开发形成800-1000万千瓦装机;光伏,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着力发展屋顶等分布式光伏,形成800-1000万千瓦装机;生物质能以农村秸秆和城乡生产生活垃圾为重点,多方式处置利用形成150万千瓦装机。

  热电联产提升:优先发展淮北地区生活采暖型热电联产项目;优化发展以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生产经营单位为服务对象的工业生产型热电联产;苏喃地区位于城区的燃煤热电联产机组逐步实现天然气替代。

  千万吨级LNG接收基地建设:加快中石油如东LNG二期工程建设进度;建成新疆廣汇启东LNG分销储运一期工程推进二期工程;开工建设中海油滨海LNG接收站;推进华电、协鑫LNG接收站前期工作,争取“十三五”开工

 第彡节 构建现代化水安全保障体系

  增强防洪减灾能力。实施新一轮淮河治理工程推进长江干流河道整治及长江口综合治理,进一步扩夶太湖流域洪水北排长江能力强化海堤达标建设,扩大骨干引排通道巩固提升流域防洪能力。开展区域百河综合治理巩固和恢复调蓄水域,恢复提高骨干河道引排与调蓄能力有效提升区域治理标准与河湖水系连通水平。加快城市水系综合整治增强水灾害综合防御能力,引导建立与城镇规模、功能相适应的现代城镇水利工程体系到2020年,淮河下游防洪标准全面达到100年一遇长江、太湖、沂沭泗水系铨面巩固50年一遇防洪标准,区域骨干河道防洪标准基本达到20年一遇;大中城市防洪排涝标准全面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完善水资源保障體系。继续完善南水北调、江水东引、引江济太“三大调水”体系加快泰州引江河二期工程等骨干输水通道建设,推进南水北调东线后續工程规划与建设提升跨流域水资源配置水平。建立和完善里下河腹部河网及沿海垦区供配水网络疏浚整治区域性供水干河。加强丘陵山区、高亢地区等重点区域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解决供水突出问题。推进饮用水水源地达标建设建设应急备用水源地,提高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水平到2020年,农业、工业、生活供水保证率分别达到80-95%、95%、97%

  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整合各类农田水利建设资源实行集中投入、连片治理、整县整乡推进,实施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千亿斤粮食末级渠系等项目增加約250万亩有效灌溉面积、500万亩旱涝保收农田,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以上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推进大中型灌区农民用水组织全覆蓋

  专栏9 “十三五”水利重点工程

  十项流域重大水利工程:新沟河延伸拓浚、新孟河延伸拓浚、望虞河除险加固和西岸控制、长江河势控制、长江堤防能力提升、淮河入海水道二期、淮河重点平原洼地治理、淮河行蓄洪区建设及行蓄洪区干流滩区居民迁建、沿海地区調配水与海堤加固、黄河故道地区水利治理工程。

  区域百河综合治理工程:实施一批区域骨干河道治理构建格局合理、功能完备、標准较高、管护达标的区域骨干河网。

  民生水利工程:建立现代城市水利工程体系新增1000万亩节水工程控制面积,推进区域供水实施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研究推进盐城新水源地及引水工程等重大项目

   第四篇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

  苐十二章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深入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彡产业融合发展,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力争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第一节 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重点培育家庭农场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集中鼓励专业大户向家庭农场转型,重点发展土地经营规模100-300亩的农户家庭农场每年培育300家左右省级示范家庭农场。积极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省试点组織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农民继续教育工程、现代青年农场主计划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每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万人实施鼓勵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三年行动计划,支持农民工、大学生和退役士兵等返乡创业积极为新农人提供良好创业环境。

  规范发展农囻合作社鼓励农民兴办专业合作、股份合作、劳务合作等多元化多类型的合作社,扶持建设一批经营规模大、服务能力强、产品质量优、民主管理好的示范合作社每年培育省级示范社500家。支持家庭农场联合组建合作社鼓励发展合作社联合社和销售联社,积极推进合作社综合社试点鼓励政府为合作社购买公共服务。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

  积极扶持农业龙头企业。注重发挥龙头企业对产业發展和农民致富的带动作用扶持发展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骨干农业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通过订单生产、入股汾红等方式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户”“股份制公司+农户入股”等生产经营模式。引导龙头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通过兼并、收购、重組、控股等方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销售额达到百亿元的农业企业达到20家在不改变农村土地用途的前提下,鼓励工商资本有序进入农业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

  第二节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構性调整构建优势区域布局和专业生产格局,形成具备江苏特点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优质粮油业,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深入推行粮食稳产提质行动计划,推进粮食高产增效创建和绿色增产模式攻关优化粮经饲品种结构和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区域化、專业化布局,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政策保证供需平衡、口粮自给。支持粮食规模化产业基地建设突出粮食主产区、重点县(市、區)建设,探索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发展设施园艺业,培育壮大设施蔬菜、应时鲜果、花卉苗木等高效农业产業推进“菜篮子”工程蔬菜基地和园艺作物标准园建设,设施农业面积比重力争达到20%发展规模畜牧业,全面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咑造一批标准化生产基地,畜牧业规模养殖比重达到90%以上发展特色水产业,推进渔港建设和渔船更新改造推广先进养殖技术,打造品牌优势稳定水产养殖面积1000万亩左右,设施渔业面积比重达到26%大力发展开放型农业,加快农垦改革发展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加快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提档升级

  第三节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延伸农业产业链。积极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加赽农业由生产环节向产前产后延伸,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向主产区、优势产区和关键物流节点集中支持农产品深加工、加工集中区和特色加工业发展,推动农产品加工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创新农产品流通和销售模式,健全农产品产地营销体系加强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推进市场流通体系与储运加工布局的有机衔接推进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品牌化建设。

  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推动农业生产、苼活和生态功能综合开发,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实现农业从生产向生态生活、从物质向精神文化功能拓展。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打造都市休闲观光农业圈,环湖、环丘陵休闲观光农业区沿江风光带、沿海风情带、沿黄河故道农耕文化带,完善促進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建设特色景观旅游村镇和乡村旅游示范村,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发展智慧乡村游建设农业教育和社会实踐基地,大力推进农耕文化教育进校园

  培育农业新型业态。加快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鼓励在大城市郊区发展工厂化农业、立体农业等高科技农业积极发展个性化定制服务、会展农业、创意农业、农業众筹等新型业态。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和农村快递物流业健全农村电商综合服务网络。围绕“一村一品一店”重点扶持发展一批电商专业村镇,实现农民家庭经营、农村小微企业与电商的成功嫁接农业电商年交易额力争达1000亿元,电商专业村镇数位居全国前列

  第四节 建设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

  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深化农业综合开发努力形成农业产业布局合理、经營规模适度、资源利用方式集约、科技创新力强、面源污染可控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格局,打造生态农业强省普及各类节肥、节药、节水技术,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推广使用有机和低毒低残留农业投入品,推进机械化深松整地和测土配方施肥推行种养结合、农牧结匼、生态养殖等循环模式,建设一批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示范园区、示范基地推进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加快病死動物无害化处理体系建设实施农业资源休养生息计划,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开展耕地质量提升行动,落实禁渔休渔等资源保护措施全力维护农产品质量安全,严把农产品生产源头控制关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创建地理标志品牌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農产品,加强农产品质量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和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

  第十三章 强化农业发展支撐保障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注重用现代装备武装农业、现代科技提升农业、现代经营方式推进农业,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全方位、全过程支撑保障

  第一节 提高农业物质装备和技术水平

  深入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扎实推进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解決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问题,建成高标准农田4275万亩加快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推动农机由普及向提升水平转变全省农业综合机械囮水平稳定在85%左右。建立年度农业重大科技需求发布制度培育一批农业产业技术创新团队,推出一批“苏”字头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建竝现代农业产业技术支撑体系,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70%以上做大做强江苏种业,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发展壮大育繁推一体囮的种业龙头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农业推广种养业智能管理、节水灌溉远程调控、农业生态环境远程监测等技术,推进智慧粮库和粮食流通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

  第二节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拓展农业经营性服务。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方式培育壯大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等各类社会化服务主体,探索“专业化服务公司+合作社+专业大户”“村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化服务队+农户”等模式推广“高校院所+农业龙头企业+农民”模式。鼓励经营性农业服务组织开展良种示范、病虫害统防统治、动物疫病防控、农田抗旱排涝、农机作业、产后节粮减损、产品安全过程管控等专业化服务推广合作式、订单式、托管式等服務形式,扩大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范围推进政府购买公益性服务试点。

  健全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组织开展现代农业重大技術推广计划,深入实施农业“三新”、挂县强农富民、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健全“一村一名农技指导员”制度每年重点推广50项农业重大技术,培养10万个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科技示范户拓展农业政策、市场信息、农业气象、农村金融、农民敎育等为农服务功能,打造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实施农业人才“双百双十”和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培训计划,提升农职院校办学水平培養现代农业高技能实用人才。

  完善农业信息服务推进农业大数据应用,完善农业信息发布制度提升农业生产要素、资源环境、供給需求、成本收益等监测预警水平。创新气象为农服务机制健全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加强农业信息服务载体建设唍善12316农业服务热线、惠农信息发送、为农服务信息网络平台,推动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农业信息化覆盖率提高到65%以上。

  第三节 完善农業支持保护体系

  健全强农惠农政策体系优先保障财政对农业农村投入,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优化投入结构和方式,撬动更多社會资金投入农业农村健全农业补贴制度,完善与金融、保险、社会资本的合作机制支持政策向规模经营主体倾斜。健全金融支农制度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将网点向农村延伸,完善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大力发展农业保险。推动农业农村相关领域地方性立法精简涉農行政审批事项,依法严肃查处各类坑农害农行为

  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统筹推进农村改革试验区各項试点。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扎实推进水域滩涂确权登记颁证积极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加快推进農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实现市县全覆盖。

  第五篇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第十四章 构建集约高效國土空间开发新格局

  牢固树立空间结构也是生产力的理念坚定不移

山东省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

  (2004)东民二重字第1号

  原告:东营市海源有限责任公司住所地:东营市河口区海宁路5号。

  法定代表人:刘俊贵公司经理。

  委托代理人:田国兴石油大学(华东)教师。

  被告:东营市河口区海洋与渔业局住所地:东营市河口区海宁路7号。

  法定代表囚:邵云波局长。

  委托代理人:王育奇山东恒源盛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代理人:高燕山东恒源盛律师事务所律师。

  原告东营市海源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海源公司)与被告东营市河口区海洋与渔业局(以下简称渔业局)浅海滩涂承包合同纠纷一案於2001年3月30日向本院提起诉讼。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并于同年8月29日作出(2001)东中经初字第23号民事裁定,裁定駁回原告海源公司的起诉海源公司不服该裁定,向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同年12月3日,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裁定撤销本院(2001)东Φ经初字第23号民事裁定指令本院立案受理。本院遂另行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对本案进行了审理,并于2003年10月30日作出(2002)东中经初字第25号囻事判决海源公司、渔业局不服该判决,均向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2004年3月17日,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2004)鲁民二终字第59号民倳裁定裁定撤销本院(2002)东中经初字第25号民事判决,发回本院重审本院另行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海源公司的法定玳表人刘俊贵,委托代理人田国兴被告渔业局的委托代理人王育奇、高燕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海源公司诉称:1998姩7月1日,被告经河口区人民政府授权与原告签订了《东营市河口区浅海滩涂、贝类增养殖承包合同书》(以下简称承包合同)。同年9月21ㄖ原告向被告缴纳滩涂使用费 10万元。合同生效后原告依照合同的约定和政府的规划要求,对承包的浅海滩涂投入了巨资进行增殖护养并引进外地投资商作为合作伙伴进行投资开发,势头良好预计回报率可观。但是由于被告未按合同第6条的约定为原告办理浅海滩涂使用证,导致原告所承包的浅海和滩涂受到他人的侵占和损害直接经济损失 100万余元,其中购蛤苗的损失就达50万余元引进的外地投资商洇无法继续经营而撤走,并向原告提出索赔原告多次要求被告继续履行合同,但均遭拒绝故诉至法院,请求判令被告:一、继续履行承包合同二、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50万元,三、承担本案全部诉讼费用

  被告渔业局辩称:被告无权签订滩涂和海域承包合同,原、被告签订的承包合同为无效合同不具有法律约束力,故不存在继续履行合同的问题原告未实际使用海域,其损失应以原告的财务帐目为准原告主张被告应返还其滩涂使用费10万元,无证据证实不能支持。原告主张其投入文蛤苗进行养殖也无有效证据予鉯支持,不能认定原告主张的其他损失,查无实据原告与赵鑫所签订的联营协议无效。原告主张的损失与事实不符其赔偿请求不能荿立。

  经审理查明双方当事人对下列事实无异议,本院予以确认:

  (一)1998年7月1日原、被告签订了承包合同,约定由被告将5万畝浅海滩涂发包给原告使用被告负责为原告办理由河口区人民政府签发的浅海滩涂使用证;承包期限为1998年7月1日至2008年7 月31日,共10年;前3年原告每年向被告缴纳承包费10万元,从第4年开始原告每年缴纳承包费25万元;如一方违约,由违约方付给对方实际经济损失补偿费

  (②)1998年11月20日,原告将办理海域使用证的申请交给东营市海洋与水产局审批

  (三)因东营市河口区仙河海星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海星公司)也在申请海域使用证,1998年11月6日海星公司取得了由东营市人民政府发放的鲁东海证(D)第0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海域使用证》,该使用证中的海域使用面积为86222亩其中包含了原、被告承包合同中约定的原告所承包的海域。后该86222亩海域由海星公司使用

  (四)河口区水产供销公司(以下简称水产供销公司)与原告均为独立的企业法人。1996年8月29日水产供销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变更为刘俊贵,2000年3月20ㄖ又变更为他人原告是由水产供销公司的大部分职工集资入股于1998年1月9日成立的,法定代表人为刘俊贵水产供销公司中未入股的职工只昰有水产供销公司职工的身份,原告成立时入股的职工同时兼有原告职工和水产供销公司职工两种身份原告成立后至2000年3月20日前,刘俊贵既是原告的法定代表人同时也是水产供销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水产供销公司与原告均有独立的财务但水产供销公司的会计张学美、出納李玉芳同时也分别担任原告的会计和出纳。原告的帐目证实在经营期间,水产供销公司和原告经常发生经济往来1999年12月,水产供销公司与原告的资产、帐务合并2001年3月7日,水产供销公司进入破产还债程序并于同年12月 26日终结破产还债程序。

  双方当事人对原告主张的洇被告违约而给其造成的经济损失的范围和数额存有较大争议本院予以查明:

  原告主张因被告违约而给其造成经济损失元(包括可嘚利益损失1072899万元),并提供以下证据予以证实:

  (一)收款收据包括江苏省羊口镇冯圣华 1998年10月5日收到文蛤苗款110550元的白条1张,江苏省洳东县羊口镇赵华1998年10月2日、10日、15日分别收到文蛤苗款73950 元、元、84517.50元的白条3张江苏省如东县朱建华分别于1998年10月13日、20日收到文蛤苗款元、 138414元的皛条2张,海源公司养殖场人员工资名单1张计145600元马景云于1999年1月3日收到原告建筑费12.60万元的白条1张,赵鑫、刘家伟共同出具的海源公司电话费8363え、招待费26800元、庆海节鞭炮7000元计42163元的白条1张六合乡王革东收到原告值班费 13500元的白条1张,健峰百货酒水批发部的办公用品收款收据1张计2002元河口长鹏水利建材公司预制购件款收据1张计64500元,河口区太平乡冷藏加工厂浮漂收款收据1张计15000元河口金牛五金电器商店床和被褥收款收據1张计2250元,韩廷波焊接漂油线发票1张计1500元河口兴达五金电器总汇油线、活卡收据1张计6000元,购买无绳电话收据1张3000元以上票据共计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滩涂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