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孔雀锦鸡图片是伙伴,天空雁群会写字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本单元是识字单元,以4个识字主题“场景”“树木”“动物”“农事”串联起了本单元55个会认字、2个多音字、40个会写字,旨在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识字学词。这些课文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大都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歌谣形式呈现,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

本单元课文内容都是大自然中的场景、事物。《场景歌》把意义相连、语义相关的数量词分类集中在4个不同场景中,勾勒出一幅幅清新生动的风景画,画面中出现的事物,是不同地域学生出游时可以看到的场景;《树之歌》介绍了祖国大江南北常见的树木,通过对不同树木的描述,让学生了解它们的基本特点,而且这些“披绿装”“守北疆”的树木,常常让人联想到守卫边疆的战士;《拍手歌》是根据传统歌谣改编的一首富有时代气息的儿歌,通过喜闻乐见的拍手游戏,渗透爱护、一保护动物的意识;《田家四季歌》选自民国时期的国语教材,诗歌展现了乡村美丽的四季景色,介绍了一年四季的农事活动,歌颂了勤劳朴素的生活。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亲近自然,初步感受大自然的丰富美妙,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本单元是识字单元,在教学时,对课文内容理解的要求和课文单元有所不同,应把教学重点放在识字写字上,重在引导学生发现汉字规律,运用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归类识字。鼓励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要把识字、写字与朗读指导有机结合,对课文内容不必作深入的理解与分析。

语文园地二重点安排学习“部首查字法”,这是学生独立识字经常使用的方法。教材介绍了部首查字法的步骤要领,对其中较难的两个步骤——确定字的部首并查出部首在检字表的页码,数清除去部首外的剩余笔画——还进行了专门练习。编排“用部首查字法,查查儿歌中不认识的字”这一习题,是希望查字典的练习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要真正落实到用字典查字的实践之中。确定部首和剩余部件笔画是查字典的难点,除了教材中安排的7个生字外,还要在课文学习中加强练习,引导学生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提高主动识字的意识和能力。

这是一组数量词归类识字,把数量词分类集中在四幅不同的场景图中,以歌谣的形式呈现,让学生在朗朗上口的诵读中,欣赏美丽景色、感受美好生活,同时认识事物,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初步感知不同事物的数量词表达方式。

全文分4个小节,每一小节由4个描绘的景物组成一幅场景图。

第一小节是一幅大海沙滩风景图:蔚蓝的大海上,翱翔着白色的海鸥,远处有庞大的军舰,近处有小巧的帆船,海浪拍打着沙滩。

第二小节是一幅山村田园风光图:有稻田,有鱼塘,有一排排的垂柳以及美丽的花园。

第三小节是一幅公园景色图:小桥流水,茂林修竹,鸟鸣山幽。

第四小节是少先队员活动的场面:“红领巾”指少先队员。一群少先队员举着队旗,吹着铜号,开展有意义的少先队活动,清脆的欢笑声撒了一路。

本文节奏感强,朗朗上口,适合打节奏诵读。

1.认识“滩、艘”等l2个生字,会写“园、孔”等l0个字,会写“花园、石桥”等6个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初步感受场景展示的美丽景色,了解不同事物数量词的不同表达。

3.选择照片或图画,仿照课文,学习用数量词表达生活中的事物。【教学重点】朗读、背诵儿歌,了解数量词,并运用数量词表达不同的事物。

本课要求学生识记的12个生字,“艘sōu”和“翠cuì”是平舌音,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平翘舌音的辨析,如“艘sōu——收shōu”;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一丛cóngcuìzhú”,平翘舌音夹杂,要反复诵读正音;“孔kǒng”是第三声,教学时可以借助学生熟悉的词语正音,如“孔雀”。

本课有10个生字都出现在表示景物名称的新词中,可以采用图文对照的方式呈现。出现一个场景图,找出场景图中的景物,并给出相应的词语,把相关词语和具体景物一一对应起来。

字形方面,本课生字以形声字为主,在识记生字时,要充分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让学生利用已有的识字经验,采用多种方式,灵活识记。比如,“艘”和“舰”,偏旁相同,教学时可以图文对照,引出舟字旁表义,知道带舟字旁的字都和船有关,初步建立起形声字形旁表义的认识。“孔”这个量词生活中不常使用,相对比较陌生。教学时可以借助图画,引导学生发现石桥桥洞的样子——圆圆的,像一个大洞,可以说“—孔石桥”,使学生明白“孔”的意思。“帆、园、铜”是声旁表音十分明显的形声字,适合用形声字的规律识字,也可以用熟字换偏旁的方式帮助学生识记。“稻”是一种农作物,通过图文对照,让学生明白禾木旁的表义功能。

12个生字中,“翠”字字形识记相对较难,不能直观地从字形上联想到字音和字义。教学时,可以从图画人手,通过图画形象感知“翠竹”的绿,明白“翠”表示绿色。通过组词,引出“翠鸟”,看图说说“翠鸟”羽毛的颜色,从而明白“翠”字上边“羽”字头的表义功能。

除了图文结合、形声字规律识字,还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识记本课生字。可以通过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军、群、滩”,也可以与熟字组成常用词,让学生在新的语境中巩固识记,如“号”,可以引导学生回忆《青蛙写诗》中的标点符号名称“逗号、句号、省略号”来帮助学生识记。

本课要写的10个生字,从结构上来分,“桥、孔、群、队、旗、铜、领”是左右结构,“园”是全包围结构,“号”是上下结构,“巾”是独体字。教学时,可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左右结构的生字,发现左右两部分的占格大小以及笔画的穿插。

本课l0个字书写要点:

国字框上下同宽,左右两竖直挺平行, “元”字的第二横在横中线上侧,竖弯钩的竖在竖中线右侧。孔,4画,左右结构。左右宽窄相当,右边竖弯钩起笔比左边略高。“子”字的第三笔写成提。桥,10画,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木”捺写成点, “乔’’三个撇写法各不相同:起笔撇要平,第三笔撇往左靠,与木字旁穿插.第五笔撇写作竖撇。群,13画,左右结构,左右宽窄相当,两部分横画要等距,左边横画紧凑,右边横画长短不一,中横最短在横中线上侧,下横最长起笔在竖中线上。队,4画,左右结构,左窄右宽,起笔横撇弯钩短小紧凑,弯钩压在横中线上;右边长撇往左下方舒展,与偏旁穿插。旗,14画,左右结构,左窄右宽,顶部左低右高,右边部分上下紧凑。铜,11画,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毒”第二笔是横,“同”字首笔竖在竖中线上。

上小下大,上紧下松,“口”略小,长横在横中线稍上,竖折折钩的竖短而微斜,第一个折与“口”同宽,钩在竖中线顿笔出钩。

领,11画,左右结构,左窄右宽,“领”的左部第二笔是点,“页”横划起笔在竖中线上,竖靠竖中线,长撇伸向“令”下方。

巾,3画,独体字,居中,第一笔竖稍短,第三笔竖压在竖中线上,稍长。

全文描绘了4个场景图,以儿歌的形式分4小节呈现,语言整齐,节奏明快。朗读时,特别注意“一”的不同变调。每一小节有4个短语,短语与短语之间注意要停顿,同时略有节奏的快慢变化,以及语调的高低变化。

教学时,可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反复朗读,感受场景画面美的同时,体会不同事物需用不同数量词表达,具体操作如下:

初读时,可采用教师范读,通过教师的范读,对儿歌中每个“一”的变调作出正确引领。

在巩固词语的过程中,可采用多种形式反复朗读,充分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最终达到熟读成诵。图文对照读,分小节读,小组赛读,师生接读,帮助学生掌握朗读的节奏,在一次次反复朗读中积累数量词。

本课的学习重难点在于学习并积累不同事物的数量词表达方式。整首儿歌,由l6个短语组成4幅场景图。在画面的帮助下,大部分可以一一对照,不难理解。教学时,通过图文结合,反复朗读,让学生自主学习理解。其中“一方鱼塘”“一行垂柳”“一孔石桥”和“一队‘红领巾’”这几个短语超越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教学时需要引导。

“一方鱼塘”中“一方”作为数量词,一般用来形容方形的物品,如“一方砚台、一方手帕”;“一方’’也专指用地、土地,如人们生活中常用语“一方水土”。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来理解“方”这个量词。

“一行垂柳”中的“垂柳”,生活中多叫“柳树”。教学时,通过观察画面中的柳树,发现柳枝都是笔直地从树枝上倒挂下来,这时可以引出古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读读悟悟,感知“一行垂柳”的绿色和多姿。

“一孔石桥”中的“石桥”学生熟悉,但可能学生多用“一座石桥”。借助图画,石桥弯弯的,桥洞圆圆的,和水中的倒影形成了一个大大的圆,就像一个大洞,所以可以说成“一孔石桥”。

“一队‘红领巾’”中的“红领巾”指代的是少先队员。教学时,无需和学生说修辞手法,引导学生关注量词“队”的意思与“一面队旗”的“队”有什么不同,“红领巾”指的是谁。

本课除了学习并积累课文中的数量词外,同时也要重视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数量词,比如,学了“一艘军舰”后,再让学生说说“一艘( )”。

课后第一题“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可以分三步训练:第一步补充数量词朗读,如,一( )海鸥,一( )沙滩;第二步借助多媒体跟着画面朗读,如点击画面出现海鸥,就读“一只海鸥”,画面出现沙滩就读“一片沙滩”;第三步看着场景图背诵。

第二题“说一说,看谁说得多”,除了儿歌中出现的数量词,重点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积累,学习用不同的数量词表达同一个事物,如“一座大山、一排绿树、一片草地、一位老师、几竿翠竹、一座石桥、一列队伍、一群学生、一条小溪”。

第三题旨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学习正确运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这一题可以安排在4个场景图学完后,出示第五个场景图(或校园的一角,或教室的一角,或同学们大课问活动的情景图……),引导学生运用“数量词+事物名称”的形式说说画面。在此基础上,让孩子们自选图画或照片练说,再和同学交流。

本课是一首介绍树木特征的归类识字儿歌,描写了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木棉、桦树、银杏、水杉和桂花树等11种树木,表现了大自然树木种类的丰富。

课文每句话的观察角度各不相同。第一句观察树木的形状,描写了杨树的高大,榕树的茁壮及梧桐树叶像手掌的特征。第二句观察树叶的颜色,描写了枫叶的火红和松树、柏树的翠绿。第三句观察树木的习性,写出了木棉喜暖和桦树耐寒的不同习性。最后一句介绍了两种被誉为“活化石”的树以及香溢满园的桂花树。

儿歌篇幅短小,读来朗朗上口。除第一行外,每行由7个字组成,是一首多句式的儿歌,押“anɡ”韵。这首儿歌常识性较强,却洋溢着浓浓的情趣,语言平实,修辞恰当,所选树木具有代表陛,贴近儿童生活。如“梧桐树叶像手掌”“松柏四季披绿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树木特征与儿童生活相联系,写得通俗易懂。“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一句对仗工整,“喜暖”和“耐寒”,“南方”和“北疆”,通过两组词语的对比,高度概括了木棉和桦树的习性。

文中插图与儿歌中的树木对应,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是白桦、木棉、梧桐、榕树、水杉、银杏、金桂、柏树、枫树、松树、杨树,直观展示了各种树木的特点,符合儿童图文学习的心理特征。其中第一幅图是白桦树,桦树还有红桦、黑桦等其他品种。

1.认识“梧、桐”等15个生字,会写“杨、壮”等l0个字,会写“杨树、树叶”等8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语句。

【教学重点】 朗诵、背诵儿歌,利用形声字特点掌握木字旁的8 6-A字,初步了解树木特点一

二课共15个生字,其中8个生字都与树木名称有关。可将识字教学与认识树木相结合。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熟读儿歌后,圈出儿歌中的树木名称,然后与插图一一对应,由这些表示树木名称的词语引出生字“梧、桐、枫、松、柏、桦、杉、桂”,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将同偏旁的汉字进行归类识字。字音上要特别注意“柏”和“白”、“桦huà”和“华huá”读音的异同,“枫fēng、松sōng”后鼻音,“松sōng、杉shān”平翘舌音的区别。

字形上可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这些生字的共同点,都是左右结构,左边是表示与树木有关的木字旁,右边是表示读音的字,可引导学生关注偏旁,运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教学这8个生字时,建议在整体朗读儿歌、认识树木的基础上,让学生建立生字音形义的正确联系。

除了表示树木名称的8个生字外,还有7个生字,后鼻音“掌、装、疆”,前鼻音“银yín”,翘舌音“守shǒu、掌zhǎng、装zhuāng”,可通过组词辨析、形声字归类、唤醒生活经验等方法引导学生读准字音。比如,“手掌、脚掌、巴掌、鼓掌”“壮一装”“新疆、边疆、疆土”“银行、银色”“银一根一眼”。要特别注意“耐”的读音。这些生字基本是儿歌中的韵脚,可结合儿歌朗读进行正音。

识记生字字形,理解字义,可采用多种方法。如教学“疆””字可运用字理识字的方法,“疆”字的左边是一个“弓”字和一个“土”字,表示以弓记步来丈量土地,右边三横两田表示田之间的疆域界限。“耐”和“守”可借助语境识字,结合“桦树耐寒守北疆”来猜测“耐”的大概意思,通过组词“忍的耐、耐心、耐力”巩固识字。“掌”字可运用生活实际识字,如通过指指“手掌”,摸摸“掌心”这些动作进行识记,“银”和“装”可以列举相关联的词语“银行、服装”等进行识记。

疆,指事字,从土,从弓,从曼(jiānɡ,田界)。从“弓”,表示以弓记步,即以弓来丈量土地,“疆”本义为田界。

本课要写的10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合体字,其中木字旁的字有8个,重点指导左边木字旁要写得稍长、稍窄,左右部件相互协调。其中“杨、桐、松、枫、柏”都是左高右低,只“棉”和“杉”左右相近,右边略微长一点儿。大部分的字在结构布局上都是左窄右宽。“华”字重点是右部的笔顺,先撇后竖弯钩;“壮”字重点是右边“士”不要写成“土”。

本课l0个字书写要点:

左窄右宽,左高右低;右部首笔横折折折钩一笔写成,左折点在田字格中心,两撇撇尖穿插到木字旁的点下方,第二撇略长。

左窄右宽,左长右短; “士”两横上长下短,长横写在横中线上。

桐 10画,左右结构。

左窄右宽,左高右低; “同”横平竖直框正。

左窄右宽,左高右低; “风”上窄下宽,竖撇在竖中线左侧。

左窄右宽,左高右低; “公”第一笔撇从竖中线上起笔撇至“木”侧,捺尖落在横中线上。

左右宽窄相当,左长右短,右边“白”要写得略瘦。

棉 12画,左右结构。

左窄右宽,左右等高;“帛”上小下大,“巾”首笔竖落在竖中线上。

左右宽窄相当,顶部“木”高,底部“乡”低;三撇等距,起笔撇上下对齐,第三撇最长,撇尖过竖中线,穿插到“木”下。

左窄右宽,左右等高;竖弯钩起笔于竖中线,与撇相交于田字格中心。

桂 10画,左右结构。

左窄右宽,顶部左右齐平;右边的“圭”由两个“土”字组成,分写横中线上下,第二横落在横中线上。

正确朗读儿歌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儿歌每一行结构相似,都是树木名称加上树木特点,“像手掌、叶儿红、披绿装、守北疆、满院香”等词语要适当重读,突出树木特点的同时,感受儿歌的节奏韵律。整首儿歌朗读基调轻快活泼,可采用同桌合作读、小组比赛读、拍手打节奏读等方法,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感受儿歌韵味。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再借助填空、图片,逐步引导学生进行记忆、背诵,如“杨树____,榕树_____,梧桐落叶_____”,并在熟背儿歌的过程中了解这些树木的特点及习性。

自主阅读,提高阅读能力。儿歌描述了11种树木的形状、颜色和习性特点,可以让学生通过圈一圈树木名称和画一画表现树木特点的词语人手,初步培养学生阅读时提取信息的能力。

品味语言,培养语用能力。儿歌语言生动有趣,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把树木特点写得生动形象。教学“梧桐树叶像手掌”时,教师可准备多片树叶实物让学生辨认,引发思考,从而品味儿歌中比喻句的表达效果,还可通过观察枫树树叶、银杏树叶,引导学生创编儿歌,如“银杏树叶像扇子”,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教学“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时,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教学手段,体验“南方”和“北疆”不同的气候特点,感受“喜暖”和“耐寒”的习性特点,并且通过引导学生对对子,如“喜暖”对“耐寒”,“在南方”对“守北疆”,让学生感受句子的工整对仗。

联系生活,了解树木特点。对于儿歌中“披绿装”“活化石”“满院香”等词语,可以引导学生联系松树、柏树、银杏、桂花树等常见树木,交流生活中对这些树的印象,聊聊松树、柏树的四季常青,银杏树的白果,桂花的香味等。教师补充一些资料,让学生了解植物中的“活化石”。

第一题详见“朗读指导”。

第二题是对本课生字的巩固复现。第一行词语是树木名称,为本课生字提供了新的语境,可以结合识字教学展开,也可以拓展让学生说说自己认识的树木,积累带有木字旁的字,第二行词语是与树有关的花叶果实,如松树、银杏的果实“松子、白果”,可结合课文理解展开,加深对树木特点的了解。

第三题是关于树木的谚语,旨在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出自先秦管仲的《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树”是培养的意思。

树高百尺,叶落归根:大意是树长得再高,落叶还是要回到树根。比喻事物总有一定的归宿。多指作客他乡的人最终要回到故乡。

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大意是说人要有志向,人没有志向就像树没有根。

在熟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说读懂了什么,帮助学生了解大致意思,建议让学生将三句话背诵下来。

在语文老师带领下,结合校园绿化,开展“我为树木挂名牌”的活动,发动学生认识树木,制作名牌,认养树木。

——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不册》

本文以儿童熟悉的拍手游戏为活动形式,串起了8种动物的生活场景。儿歌共l0个小节,开头与结尾3个小节相互呼应,中间的6个小节分别介绍了羽毛艳丽的孔雀和锦鸡,展翅翱翔的雄鹰,成群的大雁,丛林中的猛虎,啼叫的黄鹂和百灵鸟,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儿歌主要运用拟人手法,使动物形象更加亲切可爱,富有童趣。如,“孔雀锦鸡是“伙伴”,因为孑孔雀和锦鸡都属于雉科,雄鸟的羽毛都非常漂亮,所以课文中说它们是好朋友。“天空雁群会写字”,意思是大雁群飞好像小朋友在写字,一会儿写“一”字,一会儿写 “人”字;“黄鹂百灵唱不休”,黄鹂和百灵的呜叫悦耳动听,不停歌唱,它们就像森林里的歌唱家。与之相对应的是文中的插图,呈现了动物之间、人与动物间和谐共处的场景。教学时可以利用插图帮助学生认识动物、理解课文内容。

儿歌共10小节,句式整齐,从“你拍一,我拍一”到“你拍十,我拍十”,一节一韵,语句简短,节奏轻陕,充满了儿童隋趣,适合学生拍手朗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拍手游戏中,懂得“人和动物是朋友”“保护动物是大事”。

教学前可准备相关动物的图片。

1.认识“世、界”等l3个生字,会写“歌、丛”等l0个生字,了解“隹、鸟”偏旁表义的特点,会写“丛林、深处”等5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读出儿歌的节奏,体验儿歌带来的快乐。

3.感受动物生活的自由、快乐,产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朗诵、背诵儿歌,了解“隹”“鸟”偏旁表义的特点,用部件归类法识字。

本课要求学生认识的13个生字,读音有一定难度。如“锦、雁、深”是前鼻音,“雄、鹰、丛、猛、灵”是后鼻音。可以借助汉字构字规律来读准字音,如“锦”的金字旁,“丛”上部的“从”;还可回顾学生已经学过的字进行读音对比,如“锦鸡——风景”“深浅——上升——生灵”“雄鹰——声音”“猛——门”,以帮助学生区分前后鼻音。

本课多数生字与动物的名称有关,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归类识记。如儿歌中5个生字与鸟类有关,可以根据这些汉字的特点归类识字。利用课后第二题,让学生读读这些动物名称,看看这些动物图片,再找找两组动物名字有什么相同之处。“雀、雁、鹰”3个生字教学时可引入“隹”的甲骨文,让学生了解“隹”的原义,知道带有“隹”部的字女名数与鸟类有关。

隹zhuī,象形字,甲骨文字形,像乌形。《说文解字》:“隹,鸟之短尾之总名也。”很多与乌有关的常用字都包含“隹”,如雀、雁、鹰、雄、雕等。但“隹”也有作声旁的时候,如堆、推、谁等,则与鸟无关。

本课生字中的“锦jǐn”字,字形容易与“棉”字相混淆。教学中,可以与理解课文内容“孔雀锦鸡是伙伴”相结合,出示孔雀和锦鸡的图片,从锦鸡羽毛的颜色、花纹与“锦”字本义对接,或者出示锦缎的实物、图片,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锦”,再通过组词拓展,“锦缎、锦旗、锦上添花”等,形义结合,复现巩固“锦”的字音与字形。

锦,形声字,从帛,金声。本义是指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如“锦缎”,后引申为色彩艳丽,如儿歌中的“锦鸡”。

除了图文结合、归类识字外,还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识记本课生字。比如,可以通过加一加的方法识记“界、灵”,适当运用字理识记“休、丛”,形声字构字规律识记“猛、翔”。

本课要写的10个生字,“歌、深、猫、朋”是左右结构,要注意左右两部分高低宽窄:“丛、六、熊’’是上下结构,要注意上下两部分的比例。“处”和“友”是半包围结构,横撇与捺的位置是两字书写的难点,书写时要注意各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写得端正,不要倾斜。

本课l0个字书写要点:

歌 14画,左右结构。

左右宽窄相当,顶部“哥”低,底部“欠”钩,窄、扁,下面的“可”宽、大,两个长“欠”首撇略高,“人”字的撇起笔横中线,伸向“哥”。

上大下小,左“人”小,右右“人”第一笔撇伸向左下;“一”居下居中,收笔于捺脚内侧。

深 11画,左右结构。

左窄右宽,顶部左右齐平,底部左高右低;右边上部宽扁,下部宽大,横笔在横中线上,竖笔紧贴竖中线右侧。

处 5画,半包围结构。

第二笔横撇的折点抵竖中线,捺从横中线起笔,笔程长,捺脚低; “卜”竖起笔略高,在竖中线右方,点收笔于横中线。

首笔点在竖中线上,长横起笔在横中线上,左低右略高,撇、点分列竖中线两侧。

熊 14画,上下结构。

上大下小, “能”左右齐平,上“匕”在右上格,下“匕”略大,起笔在横中线上侧;四点底上合下开,左点偏左,第二、三点分写在竖中线左右,末点偏右。

猫 11画,左右结构。

左窄右宽,顶部左右齐平,底部“苗”略高;左边反犬旁末笔撇从横中线上侧起笔;右边“苗”第四笔竖和横折的横分别压在竖中线、横中线上。

第一笔是撇,第二笔横折弯钩从左上格的横中线起笔,横左低右高,弯钩至竖中线右侧后伸展至右下格出钩。

友 4画,半包围结构。

本课是一首拍手儿歌,能读出儿歌的节奏,并且熟读成诵,是本课朗读指导的重点。教学时可以分步落实。

首先让学生借助拼音,尝试自己读通读顺,遇到难读的句子,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朗读,让学生感受儿歌的节奏。接着,再引导学生去发现儿歌的秘密。儿歌共10句,从“你拍一,我拍一”逐渐增加到“你拍十,我拍十”,每句话节奏相同,如“你拍一/我拍一/动物/世界/很新奇”,且第一、四、七、十句均押“j”韵,其中第二句“你拍二,我拍二,孔雀锦鸡是伙伴”,如果“伙伴”读成儿化韵,“huǒ bànr”,读起来就更有味道了。当然,押韵的概念不需要教授给学生,重点是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感受儿歌的节奏、韵味。

在熟练朗读儿歌的基础上,教师可提供其他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同桌或小组合作仿照课文试着编拍手歌,语句通顺、意思清楚即可,不要求押韵。比如,“你拍一,我拍一,蜜蜂花间采蜂蜜。”“你拍二,我拍二,早有蜻蜓立上头。”“你拍五,我拍五,企鹅冰上来起舞:”

这首儿歌内容通俗易懂,教学时不必逐句讲解,可以让学生就不懂的句子提出问题,再通过反复朗读、图文结合、联系科普知识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解疑。

(1)孔雀锦鸡是伙伴。

这句话写出了孔雀和锦鸡的相同之处,它们都属鸡形目,雉科,而且都是雉类中最漂亮的鸟,求偶时都会炫耀自己的羽毛。教学时,不需要告诉学生这些,可以引导他们看图片或视频认识动物,看实物发现特点,联系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理解,展开想象说话,如“你觉得孔雀和锦鸡会说些什么呢?”

(2)天空雁群会写字。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大雁飞行的特点。教学时,通过“一只雁”“一群雁”的图片对比,让学生理解“雁群”,再结合学生已有认知,联系一年级上册《秋天》中的句子“一群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一’字,一会儿排成个‘人’字”,帮助学生理解 “天空雁群会写字”。

(3)黄鹂百灵唱不休。

这句话也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黄鹂、百灵两种鸟的特点。“休”是“停止”的意思,“唱不休”是黄鹂和百灵鸟叽叽喳喳不停地歌唱,像是森林中的歌唱家。

理解内容时,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原有认知,问问学生最喜欢哪个动物朋友以及喜欢的原因,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与动物朋友的距离,并了解文中动物的特点。

本首儿歌教学,可结合游戏,寓教于乐。如提供儿歌中的动物图片、名称,让学生为动物挂名牌,开展趣味识字;可以把儿歌当成课间操,让学生边朗读边拍手,巩固儿歌朗读。

课后第一题,可以先引导学生发现儿歌句与句之间的排列顺序,从一到十,除第

一句与第八、九、十句首尾呼应,总领儿歌外,其余每句中都有动物名称,可出示填空引导填人动物名称来背诵,逐渐背诵整首儿歌,感受人和动物的和谐共处,懂得要保护动物。

课后第二题安排了6个鸟类名称的词语,并配有相应的图。此题的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主体会带有部件“隹”“鸟”的字一般与鸟类有关。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两组生字的共同点,第一组都有隹字旁,第二组都有鸟字旁,借助偏旁推测字义,提高部件归类识字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汉字的探究兴趣。

《田家四季歌》是一首儿歌,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描绘了农民一年的农事活动,赞美了农家人的辛勤劳动,抒发了他们收获的喜悦。学习本课,既可了解一年四季农作物生长和农事活动常识,又能感受辛勤劳动带来的愉悦。

课文共4小节,抓住农家生活特点,依次写了四季农事。春天草长莺飞,麦苗嫩、桑叶肥;夏天养蚕插秧,农事繁忙;秋天稻谷成熟,丰收在望;冬天新雪初霁,赶制年衣。四季时令鲜明,富有浓郁的田家生活气息。

儿歌共4小节,每节3行,长短句交错,一节一韵,好像一首自然纯朴的民歌,读来别有一番韵味。儿歌语言文白相间,许多语句都是从古诗文中演化而来的。如“田家”指农村人家;“花开草长蝴蝶飞”令人想起高鼎《村居》中的“草长莺飞二月天”;“采了蚕桑又插秧”似从翁卷《乡村四月》演化而来,描绘了夏季忙碌的农事;“早起勤耕作,归来戴月光”又似出自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名句“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

本课4幅插图,色彩淡雅,意境优美。第一幅是“流连戏蝶时时舞”,第二幅是“戴月荷锄归”,第三幅是“鹅湖山下稻粮肥”,第四幅是“瑞雪兆丰年”,呼应儿歌内容,有助于课文理解。

1.认识“季、蝴”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场、了”,会写“季、吹”等10个字,会写“四季、春季”等9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田家四季农事,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课文,了解田家四季农事。

本课有两个多音字。“场”大多数情况下读第三声chǎng,表示:“处所,能适应某种需要的较大的地方”,如“操场、球场、广场、菜场、农场”等。本课中的“场”读第二声cháng,专指“平坦的空地,多半用来脱粒、晒粮食”,如“打场cháng”。教学时,可结合第二小节的教学,借助插图理解“秋季里,稻上场”,区分第二声和第三声。

“了”也是多音字,儿歌中出现了它的两个读音,“采了蚕桑又插秧”和“一年农事了”,要引导学生进行辨义区分,前句表示采桑这个动作已完成,读le;后句表示一年农事全部结束,读liǎo

建议学生利用构字规律等方法识记字形,并结合课文插图和生活经验识记生活中的常用字。

(1)图文结合识字。“蝴蝶、麦苗、谷粒”可以通过观察图画,把识记字形与认识事物相结合。

(2)加一加识字。“季、苗、肥、虽、辛、苦”都是合体字,可以用熟字相加的方法,“蝴、蝶、粒、苦。是形声字,可以用声旁加形旁的方法识记:

(3)联系生活经验识字。儿歌中有不少生字是生活或口语中常出现的字,如“季、肥、农、辛、苦、虽”,可以引导学生组词,比如,“四季、肥胖、农民、农家”,也可以导学生运用词语说话,比如,“爸爸工作很辛苦”“农民伯伯辛苦地劳动”“虽然今天下大雨,但是小朋友们还是按时到校”。

(4)结合课后题识字。课后“读一读,记一记’’中的词都是关于农事的词汇,包含了不少生字,教学时可以结合课后题,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这些农事,并开展相应的识字教学。比如,“积肥”是指收集和贮存肥料,给农作物增加养分,“肥”特指“肥料”;“插秧”是指将秧苗栽插于水田中,或指把水稻秧苗从秧田移植到稻田里,可以看看图片,做做动作。

本课要写的10个字,上下结构3个,如“季、辛、苦”,多横的字重点指导学生观察横画的距离和长短;左右结构4个,如“吹、肥、忙、归”,重点指导左窄右宽;“戴”是本课书写难点,重点指导学生用部件组成识记字形。

本课10个字书写要点:

“禾”稍窄,“子”稍宽,“禾”居上半格,竖在竖中线上,“子”居下半格,横折的横段在横中线上,末笔横最长。

“月”窄“巴”宽,顶部“月”高,底部弯钩沿竖中线下笔,右弯钩出。

上侧,长撇从竖中线上端起笔,第四短撇在横中线上下,捺从长撇中部起

宽,顶部(忄)”高,底部“亡”高,横笔从起笔,竖折从田字格中心起笔,收笔窄于上面线上横笔右端。

苦 8画, 上下结构。

首笔撇从竖中线起笔,三横等距,上短下长,第二、三横分别居于横中线上下,竖笔在竖中线上。

戴 17画,半包围结构。

“土”字长横从左上格延至右上格,左低右高; “戈”斜钩是这个字的主笔,起笔高,收笔低,撇从横中线上侧起笔,写至“巽”下侧。

正确朗读儿歌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本首儿歌一共44,节,每一节结构相似,形成了长短句交错的明快节奏。朗读时,要引导学生读出节奏。如:

麦苗儿/多嫩,桑叶儿/正肥。

早起/勤耕作,归来/戴月光?

身体/虽辛苦,心里/喜洋洋。

一年/农事了,大家/笑盈盈。

第一小节押“ei”韵,朗读时要注意“吹、飞、肥”三字的吐字正音。朗读难点是“花开草长”的读音,教学时可结合图片理解儿歌描绘的是春天里小草长高、花朵开放、蝴蝶翩飞的画面。“麦苗儿、桑叶儿”两处不应读成儿化音。第一小节以描写春景为主,朗读节奏舒缓。

第二小节押“anɡ”韵,朗读时要注意“忙、秧、光”三字的吐字正音。难读的句子是“采了蚕桑又插秧”,一是“了”的读音,表示采桑已经完成,所以读“le”,二是“蚕桑、插秧”两个词语的平翘舌音,教师要加强范读引领。第二小节朗读节奏可略加快,如“采了……又……”,“早起……归来……”,体现农事的忙碌。

第三小节押“anɡ”韵,朗读时要注意“场、香、洋”三字的吐字正音。朗读时节奏欢快,“身体虽辛苦,心里喜洋洋”句末语调要上扬,体现农民丰收的喜悦。

第四小节押“inɡ,韵,朗读时要注意“晴、轻、盈”三字的吐字正音。“了”在这里读“liǎo”,表示结束的意思。朗读时,节奏舒缓,结尾“一年农事了,大家笑盈盈”可略放缓节奏,体现进入冬天后,农民丰年有余的生活场景。

这首儿歌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生活在城市的学生可能对儿歌内容的理解有一定难度,因此,课前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或引导学生上网查询,或询问家长,初步了解田家生活,四季农事。

第一节要引导学生感受春天万物生长、草长莺飞的季节特点,结合图片认识麦苗、

桑叶,感受麦苗的鲜嫩,桑叶的肥美。还可结合插图理解“花开草长蝴蝶飞”的春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春天的生机盎然。

在此基础上理解第二小节“采了蚕桑又插秧”,指采桑叶喂养蚕,把秧苗分插于水田中使其茁壮成长。第一、二小节以麦苗、桑叶的变化引出春夏两季田家的主要农事。教师可借助课后第二题,适时补充夏季的农事活动,插秧后,农民伯伯还需施肥、耕田、除草,从儿歌的“农事忙、早起、勤耕作、戴月光”等词句,感受夏季农民的辛苦忙碌。“戴月光”可以结合插图理解,夜幕降临,月光洒遍田野,农民伯伯扛着锄头,沿着田间小路往家走,身体虽然疲惫,但心情却是愉悦的!

“蚕桑”是我国的传统农业,指栽桑养蚕,是古代南方劳动人民的主要农活,在古文化中也有着重要地位。我国古代有不少描写采桑妇女的诗文,如汉乐府《陌上桑》,南北朝民歌《采桑曲》等。

第三小节描写了丰收在望的情景。稻子已经完全成熟,可以翻晒脱粒进仓了,“谷像黄金粒粒香”写出了稻谷颗粒饱满,色泽金黄。教学时,可以结合插图或联系学生已经学过的《悯农》中“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感受农民伯伯的艰辛劳动和丰收带来的喜悦,理解“身体虽辛苦,心里喜洋洋”。

第四小节描写了岁末年关,雪后初晴,田家轻松闲适的生活场景。“一年农事了”指一年农事全部结束,可以结合插图,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农民伯伯和家人们此刻坐在家里干什么,聊什么?从“笑盈盈”一词感受农民“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喜悦之情。

课后第一题要求学生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可以结合课文,引导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指导读出节奏。在熟读的基础上,结合插图或填空形式,引导学生熟读成诵。

第二题安排了一组四季农事活动的词语。此题的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理解积累关于农事的词语,进一步了解农家生活。学生可能对其中的“耕田、打谷、积肥”不太理解,教师可以借助图片,结合讲解:“耕田”大意是指用犁把田土翻松;“打谷”是指用连枷或脱谷机给稻谷脱粒;“积肥”是指把各种肥料收集、积攒起来。这些农事活动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需要教师提供相关图片或视频材料,帮助理解。除了给出的农事活动,还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哪些农事活动。

本单元语文园地安排了3个板块的内容。

查字典”,由儿歌、部首查字法的步骤和查字典练习3个部分组成。教材先安排一首儿歌让学生自主朗读,自然引出泡泡中的话题——“读书的时候,遇到了不认识的字,该怎么办?”接着借助“狐”字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分项练习逐步掌握部首查字法,编排“用部首查字法,查查儿歌中不认识的字”这一习题,是希望提醒学生查字典的练习要真正落实到阅读实践之中,引导学生养成遇到不认识的字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日积月累”编排了3句楹联诗句。“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大意是有山水的地方像图画、文章一样美丽,形容该地方风景优美,令人赞叹。“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自《红楼梦》中的五言律诗《杏帘在望》,此两句想象的是大观园中稻香村的景致。楹联“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是中国大多数家族推崇的经典家训之一,常常以楹联或对联的形式出现于居家的门厅中,对人们的品质进行潜移默化的启迪、规范、教化和塑造。此联是从德、知两方面说人们应该遵守的立身处世之道:“忠厚传家久”是指人在品德方面的修为,强调只有忠厚才能传家;“诗书继世长”强调文化知识在家族传承中的作用。

“我爱阅读”编排了一首表现农历时序的儿歌《十二月花名歌》,按照时间顺序写了正月至腊月十二个月中开花的花名和特点。

1. 通过范例引领和实践操作,明白部首的含义,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不认识的字。

2.逐步养成在阅读中勤查字典的习惯,培养自主识字的意识。

1.学生已经在上学期学过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本课学习前可作简单复习,并让学生准备好字典。

2.查字典前安排了由《伊索寓言》中的《狐狸和葡萄》改编的儿歌,教学时可让学生朗读这首儿歌,圈出不认识的生字,问问学生有哪些解决的办法,引出部首查字法。也可让学生区分什么情况下用音序查字法,什么情况下用部首查字法。

3.以“狐’’字为例,按照教材中的四步法,引导学生掌握部首查字法。教学时,首先要让学生明白部首的含义,为了查找方便,字典把部首相同的字归为一类,把共同的部首放在这一类字的前面,称为部首。引导学生观察《部首检字表》中的“部首目录”,发现排列顺序,为第二步数部首笔画作铺垫。第三步则要强调《检字表》中的笔画是除去部首外的笔画数。第四步翻找页码时,可指导学生陕速翻阅字典正文页码的方法,可以根据页码大致判断。

4.学生初步掌握方法后,建议通过游戏等方式来完成后面的练习。

第一题:从字典的“部首目录”中查出所给的部首在“检字表”的第几页,这是最基本的练习,要加强训练。

第二题:确定所给的字除去部首有几画,关键是先要确定这些字的部首。通过这个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明确部首的含义。

第三题:让学生明白部首查字法是真正服务于阅读实践的。

1.借助拼音正确朗读楹联、诗句,并背诵。

2.能借助图片,通过教师讲解,初步理解楹联、诗句的意思。

1.鼓励学生借助拼音自己把楹联、诗句读正确,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正音,关注“畦、韭”等字的发音。

2.利用图片,通过讲解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诗句的大致意思。

3.“里”“畦”为量词,古代五十亩为一畦。教学时,可以联系《场景歌》中的量词,让学生填填量词,“一( )春韭绿,十( )稻花香”。

这三句都可作对联,通过师生、同桌合作对对联的形式,让学生熟读成诵。

1.借助拼音自主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2.了解正月至腊月中每月开花的花名

1.让学生明白,儿歌中的十二月指的是农历,“冬月”为农历十一月,“腊月”为十二月。

2.借助拼音自主朗读儿歌,重点指导多音字“正”的读音和儿歌中描写花开放特点的新词,如“姿百态、正上妆、案头供、斗冰霜”,这些词语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可引导学生观看插图,或教师补充图片资料等,把朗读与认识各种花名和特点相结合。

3.儿歌句式工整,读来朗朗上口,可引导学生通过师生对读、学生对读的形式,把儿歌读正确、读流利。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选自 清 曹雪芹《红楼梦》

——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日积月累”。

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长长的尾巴碧绿的衣裳

雪白的肚皮快活地游来游去

一群小蝌蚪四条腿一只乌龟两只大眼睛一对大眼睛

(3)读一读,记一记:

(4)田字格里的生字及组词:

(两个两人)(就是成就)

(哪里哪儿)(宽大宽广)

(头顶顶尖)(肚子肚皮)

(头皮皮球)(孩子女孩)

(5)句子练习:用“已经”造句。

例: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1)我的作业已经写完了。(2)小树苗已经长高了。

(1)反义词:温和——暴躁 好——坏

(2)多音字:(mò 淹没 没过) (méi没有 没用)

(3)读一读,记一记:

灌溉田地发动机器淹没庄稼冲毁房屋滋润土壤破坏河堤

:汽—→云—→雨—→冰雹—→雪】

(5)田字格里的生字及组词:

(变成变化)(太极北极)

(一片刀片)(傍晚傍水)

(大海海水)(海洋洋河)

(作业工作)(送给分给)

(1)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植物?说说它们是怎么传播种子的。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

①蒲公英:靠风传播种子;

②苍耳:靠挂住动物的皮毛传播种子;

③豌豆:靠太阳传播种子。

课外拓展:1、靠水来传播:
椰子:靠水来传播,椰子成熟以后,椰果落到海里便随海水漂到远方。
睡莲:睡莲的果实成熟后沉入水底。果皮腐烂后,包有海绵状外种皮的种子就会浮起来,漂到其它地方。
2、靠小鸟或其他动物传播:
樱桃、野葡萄、野山参:靠小鸟或其他动物把种子吃进肚子,由于消化不掉,便随粪便排出来传播到四面八方。
松子:是靠松鼠储存过冬粮食时带走的。
红皮柳:是靠柳絮的飞扬把种子传播到远处去的。
4、还有机械传播种子的方法:
凤仙花:凤仙花的果实会弹裂,把种子弹向四方,这是机械传播种子的方法。
还有许多的豆类植物都是用机械传播种子的。

为(wéi 四海为家 为人) (wèi 因为 为了)

得(dé 得到 得力) (de 飞得高 跑得快) (děi 不得不)

(3)反义词:仔细——粗心

(4)田字格里的生字及组词:

(办法方法)(如果如意)

(小脚脚步)(它们其它)

(娃娃女娃)(她们她的)

(皮毛毛笔)(更加更多)

(知道无知)(知识相识)

◎去野外观察大自然,你会准备什么?

拓展:铅笔记事本照相机药品雨伞等。

★体会每组加点词语的不同意思,选一组演一演。

拓展:爬过去脱衣服团团转

★读一读,用上加点的词,说说你的日常生活。

◇我的脾气可怪了,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却很暴躁。

例:爸爸常常带着我锻炼身体,有时候去爬山,有时候去游泳。

◇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

例:我们在教室里学习,在操场上跑步,在图书馆看书。

【书写提示】(左边窄,右边宽:作法;左边宽,右边窄:都别。)

◇写字时要保持正确的坐姿和逐笔姿势。

◇写的时候要注意:有的字左边窄,右边宽;有的字左边宽,右边窄。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你读过《没头脑和不高兴》这本书吗?书里写了两个男孩,一个叫“没头脑”,一个叫“不高兴”。他俩一个做事丢三落四,一个干什么事都不高兴。有一天他们突然变成了大人,因为自己的缺点而闹了不少笑话。通过一个个教训,两个人决心改正自己的缺点,于是又重新变回到童年时代。

◎我最近读了《青蛙和蟾蜍》这本书,作者是美国的阿诺德·洛贝尔,里面的故事可有意思了!

◎每次读完书,我都把书角抚平,轻轻收好,不把书弄脏。

“红领巾”,一欢笑。

(1)田字格里的生字及组词:

(花园公园)(针孔孔洞)

(石桥小桥)(群众一群)

(队员队长)(红旗国旗)

(铜钱青铜)(口号号子)

(带领衣领)(毛巾纸巾)

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

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

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

银杏水杉活化石,金桂开花满院香。

(1)读一读,记一记:

(2)读一读,想想下面几句话的意思。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参考:出自《管子·权修第三》,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树高百尺,叶落归根。

参考:【出处】《平妖传》,树长得再高,落叶还是要回到树根。比喻离开故土时间再长,最终还是要回归故土。

◇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

参考:志向和目标如同树根,是进步的原动力和来源。

(3)田字格里的生字及组词:

(杨柳杨树)(壮观粗壮)

(梧桐白桐)(枫树枫叶)

(松树松柏)(柏树松柏)

(木棉棉花)(水杉云杉)

(变化化石)(桂花桂林)

你拍一,我拍一,保护动物要牢记。
你拍二,我拍二,孔雀锦鸡是伙伴。
你拍三,我拍三,雄鹰飞翔在蓝天。
你拍四,我拍四,天空雁群会写字。
你拍五,我拍五,丛林深处有猛虎
你拍六,我拍六,黄鹂百灵唱不休。
你拍七,我拍七,竹林熊猫在嬉戏。
你拍八,我拍八,大小动物都有家。
你拍九,我拍九,人和动物是朋友。
你拍十,我拍十,保护动物是大事。

(1)找一找,说说每组加点的字有什么相同之处。

孔雀大雁老鹰(都有“隹”,与禽类有关。)

参考: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鸟形。《说文》:"鸟之短尾之总名也。"与"鸟"同源。"隹"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隹"的字与禽类有关。本义:短尾鸟的总名。

锦鸡黄鹂天鹅(都有“鸟”,与动物·鸟类有关。)

(2)田字格里的生字及组词:

(唱歌歌唱)(树丛丛林)

(深浅深情)(到处处处)

(六个六人)(熊猫狗熊)

(花猫小猫)(九人九人)

(朋友亲朋)(友好友情)

春季里,春风吹,花开草长蝴蝶飞。

麦苗儿多嫩,桑叶儿正肥。

夏季里,农事忙,采了蚕桑又插秧。

早起勤耕作,归来戴月光。

秋季里,稻上场,谷像黄金粒粒香,

身体虽辛苦,心里喜洋洋。

冬季里,雪初晴,新制棉衣暖又轻,

一年农事了,大家笑盈盈。

(1)读一读,记一记:

(2)田字格里的生字及组词:

(四季季节)(吹气吹风)

(化肥肥料)(农民农场)

(事情好事)(连忙急忙)

(回归归来)(辛苦辛劳)

(辛苦吃苦)(万年少年)

◎从字典的“部首目录”中,查出下面的部首在“检字表”的第几页。

艹()糸()?()酉()

◎数一数,下面的字除去部首还有几画。

葡(9)紫(6)笨(5)酸(7)

◎用部首查字法,查查下面的字。

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

参考:梁章钜《楹联丛话》:形容山光水色之美。这里的“文章”不是指文字作品,而是形容水色之美,说它有着错杂的花纹和色彩。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清曹雪芹《红楼梦杏帘在望》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一畦韭菜已经绿了,连绵十里的稻子花开正香。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参考:拥有忠实厚道的品德,家族才能经久不衰,就像诗和书能够在世间流传如此长久。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之根本是忠厚。

正月山茶满盆开,二月迎春初开放。

三月桃花红十里,四月牡丹国色香。

五月石榴红似火,六月荷花满池塘。

七月茉莉花如雪,八月桂花满枝香。

九月菊花姿百态,十月芙蓉正上妆。

冬月水仙案上供,腊月寒梅斗冰霜。

(1)田字格里的生字及组词:

(时候等候)(柱子圆柱)

(到底海底)(笔杆秤杆)

(秤杆大秤)(岁月年岁)

(站立车站)(小船坐船)

①大象又高又大,身子一堵墙,腿四根柱子。

②官员们一边一边议论。

(3)曹冲称象的过程

③把大象赶上岸,装石头上船;

(1)读一读,记一记:

(2)田字格里的生字及组词:

(老师老人)(教师师父)

(自由由于)(画家国画)

(奇妙美妙)(合唱百合)

(桌子课桌)(面粉面具)

(1)田字格里的生字及组词:

(今天今晚)(写字书写)

(圆形团圆)(珍珠明珠)

(毛笔粉笔)(台灯灯光)

(句子句号)(电灯电视)

(2)露西前后写了两封信,你更喜欢哪一封?和同学交流。

第一封信:亲爱的爸爸,你不在,我们很不开心。以前每天早上你一边刮胡子,一边逗我玩。还有,家里的台灯坏了,我们修不好。从早到晚,家里总是很冷清。

第二封信:亲爱的爸爸,我们过得挺好。太阳闪闪发光。阳光下,我们的希比希又蹦又跳。请爸爸告诉我们,螺丝刀放在哪儿。这样,我们就能自己修台灯了。还有,下星期我们去看电影。爸爸,我们天天想你。

参考答案:我更喜欢第二封信。因为这样写不会让身在国外的爸爸为家里担心。爸爸才能安心在国外工作。

(1)读一读,照着说一说,看谁说得多。

明亮的眼睛水汪汪的眼睛

(大大)的眼睛(小小)的眼睛

乌黑的头发波浪似的头发

(长长)的头发(金黄)的头发

弯弯的眉毛红润的脸蛋微微地笑着沙沙的响声

(3)田字格里的生字及组词:

(哄骗哄骗)(先生首先)

(关闭闭口)(笑脸小脸)

(脸蛋鸡蛋)(沉重深沉)

(头发理发)(门窗窗户)

拓展积累:踢足球拉二胡练书法下象棋观天气栽花草等。

花园 圆桌 一支笔 一只鸭

带领 爱戴 进出 远近

◎读一读,想一想,用加点的词说句子。

◇ 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

◇ 老师一边说,一边挥着粉笔在黑板上自由地画。

◇ 爸爸一边刮胡子,一边都露西玩。

①小红一边看书,一边做笔记。

②我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放牛,一边帮助八路军放哨。

有一天,敌人来扫荡,走到山口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

王二小装着顺从的样子走在前面,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杀害了小英雄王二小。

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读一读,记一记:

(2)田字格里的生字及组词:

(高楼楼房)(依然依旧)

(尽头尽力)(云层层次)

(日照照明)(香炉火炉)

(烟花烟云)(牵挂挂念)

①闻名中外秀丽神奇一动不动金光闪闪奇形怪状

②陡峭的山峰翻滚的云海高高的山峰不住地啼叫

(2)选做:读一读,选几个词语夸夸某处景物。

(3)田字格里的生字及组词:

(南方南北)(部首全部)

(一些这些)(巨大巨人)

(座位一位)(每天每当)

(上升升高)(闪亮闪电)

(1)读一读,记一记:

群山环绕 名胜古迹 点点灯光 树木茂盛

山清水秀蒙蒙细雨隐隐约约风光秀丽

美丽的小岛圆圆的太阳弯弯的月亮

(3)田字格里的生字及组词:

(姓名名字)(胜利必胜)

(古迹足迹)(中央央求)

(美丽华丽)(中华华丽)

(展开展现)(出现现在)

(1)注意下面多音字的读音。

好(hào)客 好(hǎo)人

葡萄干(gān) 干活(gàn)

水分(fèn) 分(fēn)开

热情好客的老乡流动的热空气

(3)读读下面的句子,照样子写一写。

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公园里的花都开了,有桃花、杏花、迎春花,五彩缤纷,漂亮极了。

◇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活动,有的跳绳,有的打篮球,有的打乒乓球,还有的跳皮筋,形式多样,热闹极了。

(4)田字格里的生字及组词:

(一份两份)(山坡上坡)

(楼梯梯子)(做客客人)

(收到丰收)(城市京城)

(城市市长)(有利利用)

◇我从火车票上也能认识很多字:

◎下面的事物像什么?看谁说得多,想得妙。

◇范例:爸爸的鞋像小船。

举例:细长的柳条像小姑娘的辫子。

洁白的云朵像一串串棉花糖。

一座座群山像一条条长龙。

◎联系上下文,你能猜出加点词语的意思吗?

◇ 小灰兔隐蔽在草丛里,很难被发现。

隐蔽:借助草丛来遮盖掩藏。

◇ 去还是不去?小明拿不定主意,心里很烦恼。

烦恼:指令人不顺心或不畅快的事。

◇ 那美丽如画的山水,怎能不令人流连忘返?

流连忘返:喜欢山水,不愿离去。

◇白色——雪白米白奶白

◇红色——火红桃红枣红

◇黄色——土黄鹅黄金黄

◇绿色——草绿翠绿墨绿

它的意思桂林山水天下第一它的下一句是“阳朔山水甲桂林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典故出自宋·范成大《吴郡志》:谚曰:天上天堂,地下苏杭。意思是指天上天堂是最美的,人间的苏杭是最美的形容苏州、杭州的美丽、繁荣与富庶。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两游黄山,赞叹说:“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又留下“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意思是:从五岳(指泰山、华山、山、衡山、恒山)回来就被五岳的景色所吸引而不再去看别的山的景色了。而从黄山回来更会被黄山的气势美丽的景色所折服,因此不会在关注五岳了。

孩子们爱家乡,也爱画自己美丽的家乡。

涛涛的家乡在海边。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一艘艘船上装满了鱼和虾。那个在海边捡贝壳的孩子,就是涛涛。

山山的家乡在山里。他画的山那么高,水那么清。房前屋后都是又高又大的树。画上的山山,提着小竹篮,正要到树林里去采蘑菇呢。

平平的家乡在平原。她画的平原那么平坦,那么宽广。有金黄的稻子,雪白的棉花,还有一大片一大片碧绿的菜地。屋前有鸡、鸭,屋后有高高的竹子。那个正在田野上奔跑的小女孩,就是平平。

青青的家乡在草原。她画的草原一眼望不到边。草长得又绿又密,羊群在草原上走来走去。一匹骏马从远处奔来,青青正骑在马上赶着羊群。

京京的家乡在城市。他画的城市那么美。宽宽的街道,高高的楼房,还有一座座街心公园。那个正跑向科技馆的小男孩,就是京京。

小朋友,你的家乡也一定很美,请你画出来吧!

编辑丨墨池 监制丨昍朤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锦鸡图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