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集团张宏伟就值3.6,后面还有几个跌停

东方集团张宏伟会见平安银行总行客人

6月28日下午,东方集团张宏伟和主要领导在北京总部会见了平安 银行总行行长助理张金顺一行,并就金融服务合作进行了洽谈。

张宏伟首先对张金顺总一行到访东方集团表示欢迎,并要求东方集团各业务板块负责人要与平安 银行各部门负责人做好对接工作,希望双方共同探讨合作模式,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和全方位金融服务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张宏伟向客人简要介绍了东方集团30多年的发展历程,集团和相关子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向客人重点介绍了集团在农业、能源开发、金融、文化产业等领域的发展情况和战略规划。

张金顺总向张宏伟介绍了平安 银行发展状况,并对东方集团各业务板块取得的成就、获得的突破和战略规划做出积极评价,真诚希望与东方集团在金融服务领域进行全方位紧密合作。平安 银行集团团体金融委员会副秘书长杨则强也对东方集团各业务板块的发展前景给予高度评价和关注。

双方在合作方向、合作模式等方面初步达成了一致意见。会谈结束时,张宏伟向客人赠送了东粮集团出品的大米至尊金装礼盒和皇家粮仓礼盒产品。

平安 银行是总部设在深圳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近年来,平安 银行制定了清晰、可持续的发展战略,确立了“变革、创新、发展”的指导思想,秉承“对外以客户为中心,对内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发挥平安集团的综合金融优势,坚持外延式扩张和内涵式增长并举,实现公司、零售、同业、投行“四轮”驱动,致力于打造“专业化、集约化”经营的全功能现代化商业银行。公司在全国率先推出围绕核心企业、开发上下游企业的全方位授信模式——“供 应链金融”,在供 应链金融市场领域的客户规模、品牌影响力、专业程度均居业内前列。在此基础上,独创的“线上供 应链金融”在线服务平台,将物化的资金流转化为在线数据,无缝嵌入核心企业的电子商务平台,据此为客户提供在线融资、结算、理财等金融服务,在互联网时代继续保持领先的服务优势。

另讯,7月4日,平安 银行天津分行北辰支行行长专程抵达东方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双方就资金拆借、票据转贴现等金融同业业务合作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平安 银行对财务公司介绍的集团和粮油产业发展情况十分关注,表示要在积极推动与财务公司同业授信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与集团企业之间的银承、流贷及投行等业务的合作交流。与平安 银行的成功对接使财务公司有效拓展了新的融资渠道。

继与平安 银行天津分行成功对接后,财务公司又进一步积极促进集团与平安 银行的业务合作,于7月9日会同集团股份公司财务副总监、东粮集团财务总监接待平安 银行天津分行副行长柳长清、天津分行北辰支行行长吴桂忠、天津分行投资银行部总经理余良标,共同商讨合作事宜。

柳行长表示,走综合金融发展道路、促进各金融板块的有效整合是平安 银行今后的发展道路。平安 银行及其关联单位将竭力针对东方集团的金融需求提供解决方案及相关服务。集团股份公司财务副总监及东粮集团财务总监也分别介绍了集团上市公司及东粮集团的业务规模、主营产业及资金需求等,并就金融业务合作的模式与平安 银行进行商讨。

目前,财务公司同业授信等业务资料已提交至平安 银行天津分行,待此次会晤后进一步加强与平安 银行天津分行的沟通,有效促进集团及东粮等业务板块与平安 银行的全面战略合作。

  2016年3月29日,东方集团召开集团及下属子公司发展规划专题会议。集团公司、股份公司、财务公司、金联汇通及金联金服经营班子成员共二十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分两阶段召开:第一阶段,集团董事局主席张宏伟及集团主要班子成员就公司三年战略发展规划进行充分、深入研讨,明确公司的战略方向及定位。第二阶段,金联汇通及金联金服两家公司汇报了三年发展规划。最后,东方集团董事局主席张宏伟分别就汇报方案进行点评并就下一步工作方向作重要指示。

  东方集团张宏伟说,东方集团已走过38年发展历程,首先我们要肯定所取得的成绩,但不能满足于现状,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更值得总结和警示。集团走到今天,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大好政策。我们一直坚持走多元化投资发展道路,金融、对外贸易、财务公司等多元化业务在过去均取得辉煌的业绩。目前,东方集团的发展处在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方向比目标更加重要,方向明确后,目标靠努力是可以实现的。我们要强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打造全新的企业平台。

  东方集团张宏伟提出,金融投资必须转变思维方式,讲回报、讲分红、讲市值管理,给资本市场、投资者传递信心。业绩指标设计应以投资回报率为重点,将净资产回报率及市值环比增长率作为核心指标,分解到班子、到个人,指标量化要科学准确,核算要细致严谨。同时,加大风险监督及审计监察力度,与生产效益挂钩。以促进生产、规避风险为核心原则,参与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管控,建立科学的管控机制体制。体制决定机制,机制决定发展。激励考核机制应以投资回报作为导向,强化投资回报率,把投资回报作为一种企业文化、一种核心观念、一种思维方式灌输下去。

  本次会议明确了集团未来发展战略方向与原则。上市公司定位为准金融类投资公司。投资控股公司将对重点工作进行全盘梳理,投资结构、债务结构将进一步优化。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对集团总体战略规划及2016年重点工作形成高度共识。本次会议不仅确立了东方集团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与规划,还是2016年各板块业务开展的起点。2016,我们将阔步挺近,全面推进落实各项工作,保证集团战略目标圆满完成。

(责任编辑: HN666)

5.49元定增9亿股暗藏玄机,张宏伟或拟退出东方集团

IP为124.42.13.*名叫凡君的股友在他的帖子中曾说道““张宏伟有53%股份,我们那点股份算个球...”

----张宏伟哪来那么大的比例?这句话不经意间让我仔细折算了一下现大股东东方实业和实际控制人张宏伟实际投股数及比例。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定增后,东方实业4.6634亿股和张宏伟0.0869亿股,加上定增的1.8亿股,共计6.55亿股,约占25.5%。

而8家“特定成立的资产管理计划”持股数高达7.2亿,占总股本25.7亿的股权比例将高达28%。

什么叫行动一致人?锁定期三年一过,到时他们的行动还能保持一致吗?

如果这8家“特定成立的资产管理计划”的实际控制者如果是同一人,三年后他将成为第一大股东,

到时张宏伟将让出总裁职位。换而言之,东方集团已易主被人收购了。

----而这些,或许一切都在张宏伟和定增对象控制人的计划之中。否则,为何如此低价增发?

据消息称张宏伟之子张显峰对东方集团并不感兴趣,不想继承父业。

面临退休的张宏伟或因此想出让东方集团,并费尽心机掏空东方集团下属优质资产的根本原因,例如:东方家园的地皮、民族证券无故不及时增资(其中有没有好处呢)等等。

还有,这8家“特定成立的资产管理计划”的实际控制者会是谁?会不会是屠城木马混入的外资?

如果真是外资,三年锁定期一过,东方集团将成为一家外资控股的企业。

事关粮食安全的粮食龙头企业若成了外资控股企业,想想都会让人惊出一身汗!

一直以为:民族证券上市会值十几个亿甚至几十个亿,结果比银行定存利息都低;

自以为:太阳火能火,哎,最后连吊毛都给烧了;

还以为:东方家园能咸鱼翻身,结果连地皮都说没了;

总以为:银海金业两三年前金银大涨时肯定赚个盆满钵满,最后通告你它还亏着呢

好了,现在都不用再以为什么了,现在没有任何题材了。

什么?你还以为?你还以为东方实业资产注入?

俺 不是聪明人,只是就事论事的说有那种可能性。。。

上海网友 : 能这么思维的人不多,但绝对是聪 明人。支持!

能这么思维的人不多,但绝对是聪 明人。支持!

张显峰搞二维码搞得不亦乐乎,你孤陋寡闻了吧
不知道问百渡,别二愣青似的傻冒

于国家粮食安全而言,当然最好不要是外资。
但就811而言,你管它是不是外资呢,能赚钱并把股价做高才是硬道理。
否则,你不赚钱甚至还赔钱,你再怎么爱国,别人都说你吹牛B---爱好你自己先吧

总体来看,如果确实找到了一个对东方集团尤其是农业感兴趣的接班人,那对东方集团是特大利好。

记得有股友曾发帖说到张宏伟的子女均无意接管东方集团的问题,并称之为最大的利空。

而有能力出资40亿的人,全中国也是屈指可数。反倒是柳传志、刘永好等几位大佬几年前就说要种粮食,

此次会不会是他们中的一个或几位有心接手呢?

我前面所说张宏伟退出,只是说退出管理,让别人来管理。他对东方集团耕耘了一生,又岂可能卖个干净。

不会吧,若真是这样,张宏伟不就是民族的败类啊!证监会,共能同意吗?

上海网友 : 据消息称张宏伟之子张显峰对东方集团并不感兴趣,不想继承父业。
你怎么知道的?莫非你是宏伟的孙子?

张显峰搞二维码搞得不亦乐乎,你孤陋寡闻了吧

不知道问百渡,别二愣青似的傻冒

据消息称张宏伟之子张显峰对东方集团并不感兴趣,不想继承父业。
你怎么知道的?莫非你是宏伟的孙子?

三年锁定期,正好扶上马、再送上一程。

是张宏伟有意出让的可能性较大,这也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先保证增发对象的优先权并享受固定收益。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IP为124.42.13.*名叫凡君的股友在他的帖子中曾说道““张宏伟有53%股份,我们那点股份算个球...”

----张宏伟哪来那么大的比例?这句话不经意间让我仔细折算了一下现大股东东方实业和实际控制人张宏伟实际投股数及比例。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定增后,东方实业4.6634亿股和张宏伟0.0869亿股,加上定增的1.8亿股,共计6.55亿股,约占25.5%。

而8家“特定成立的资产管理计划”持股数高达7.2亿,占总股本25.7亿的股权比例将高达28%。

什么叫行动一致人?锁定期三年一过,到时他们的行动还能保持一致吗?

如果这8家“特定成立的资产管理计划”的实际控制者如果是同一人,三年后他将成为第一大股东,

到时张宏伟将让出总裁职位。换而言之,东方集团已易主被人收购了。

----而这些,或许一切都在张宏伟和定增对象控制人的计划之中。否则,为何如此低价增发?

据消息称张宏伟之子张显峰对东方集团并不感兴趣,不想继承父业。

面临退休的张宏伟或因此想出让东方集团,并费尽心机掏空东方集团下属优质资产的根本原因,例如:东方家园的地皮、民族证券无故不及时增资(其中有没有好处呢)等等。

还有,这8家“特定成立的资产管理计划”的实际控制者会是谁?会不会是屠城木马混入的外资?

如果真是外资,三年锁定期一过,东方集团将成为一家外资控股的企业。

事关粮食安全的粮食龙头企业若成了外资控股企业,想想都会让人惊出一身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方集团张宏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