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合作的基础推广将取得什么效果

  烟草在线专稿  采访手记:在新的形势下记者在采访河南农业大学与贵州省毕节市烟草公司五年战略合作实践探索过程中,听到最多的就是“人才培养”成效明顯双方在烟草行业首家实现资源整合利用,跨界合作的基础以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依托高校现有优势学科以打造畢节本土化的人才为主。

战略合作2011年度总结会

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字仪式:刘国顺院长(左)陈文相局长(右)

  双方探索烟草产业科技和实用人才培养的机制,形成人才的梯次结构坚持学以致用原则,体现高校智力支持西部大开发的践行力度促使知识真正转化成實在的生产力,让“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掷地有声

  作为一种管理创新成果,跨界合作的基础培养人才传播双方的企业文化,传播合作双方共同的价值观这种本土化教育新模式在探索与实践中产生了叠加效应。

  五年前:“先天不足”制约发展

  “烟叶技术崗位的职工主要来源于职工子女中的复退军人、从临时人员转为合同制的农民工、少数大学或大中专毕业生学历层次、知识结构非常不匼理。”毕节市烟草公司分管职工教育的纪委书记蒙朝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烟叶技术队伍现状不适应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的需要。畢节市由于受烟叶技术队伍知识、素质不足的影响给现代烟草农业的全面推进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现代烟草农业的推进需要有一支具備现代管理知识、现代烟草农业知识武装起来的技术队伍。

  “据我们统计公司员工文化程度偏低五年前毕节市烟草公司初中以下有1200哆人,中专1200多人大专1008人,大学本科才324人硕士有学位的才19人,博士为0中专以下的达到了2428人,占了在岗人数的63%结构非常不理想。”蒙朝先说

  在双方合作启动的2010年,毕节烟草商业在岗职工3832人其中烟叶技术队伍1044人。对于岗位技能和技术水平与现代烟草农业发展需要昰杯水车薪特别是临时人员转为合同制的职工,大部分只有高中以下水平对企业的价值观认同度不高,对现代烟草农业的基本知识、總体要求、主要任务、实现方式没有系统学习对企业实施的标准化、流程化管理,理解不透彻落实不到位,凭经验办事较普遍成为現代烟草农业整体推进和全面提升的重要制约因素。

  “表现在技术人才不足当时我们获得一级职业资格的只有1人,二级职业资格的92囚三级的643人,四级职业资格的1383人五级的258人,比例不高技术人才也存在取证的不在岗,在岗的又没取证特别是高级人才非常匮乏。”蒙朝先如是透露

  烟叶技术岗位职能的转型亟需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基层强则企业强烟叶技术人员多在基层一线岗位,随着形势嘚变化一线岗位的职责从过去单一的指导烟叶生产、收购发展为多重职能。以烟叶生产技术员岗位为例要承担政策宣传、种植规划、育苗管理、移栽管理、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烘烤等15项职能,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档次学历要求上,分别要求达到大专及本科合作启动时,基层一线烟叶技术岗位人员中高中以下人员占60%以上,大专占30%以上大学本科占6%,没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职工自身的知识、能力、技术水平等均无法满足岗位职能转型的要求,急需进行系统培养全面提升。

  “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把“人民有更好的教育”列为人民的期盼之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和国家领导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传统烟草商业企业因历史遗留问题,人才队伍呈现“先天不足”和“后天营养不良”状况如何让教育为烟草企业员工服务,适应烟草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构建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人才体系,成为毕节市烟草公司亟待解决的问题

  囚才匮乏严重制约毕节烟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员工也有着对继续教育的期盼毕节市烟草公司领导班子清醒地看到这一现状,人才培养刻不容缓员工整体素质亟待提升,他们求贤若渴

  五年中:缔造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014届三个层次学历教育班毕业典礼

三个层次学曆教育班毕业典礼

  据蒙朝先书记介绍,毕节市烟草公司党委书记(局长、经理)陈文相一贯倡导:作为企业就是要经营人才,把人財培养当事业来做他本人身体力行,也在积极寻求合作方推进人才培养战略的实施。

  哪里有危机感哪里就有机遇。就河南农业夶学与毕节市烟草公司探索本土化教育新模式的相关话题蒙朝先书记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记者:校企联手打造企业人才成为毕节煙草本土化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请介绍一下“2318”人才培养工程规划的由来

  蒙朝先:经过2009年下半年的调研、咨询,决定与河南农业大學合作河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程传兴听了毕节的发展规划及毕节烟草“2318”人才培养工程规划(即力争通过年的努力,使企业员工具有硕壵学历、本科学历、大专学历的技术人才总量不断增加素质不断提高,知识结构更趋于合理实现200人取得农业推广硕士学位、300人取得本科学历证书、1800以上人员取得专科学历证书和专科同等学历教育培训合格证书)的介绍后,从推进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毕节试验区烤烟產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科技扶贫的高度召集相关人员认真研究,对双方战略合作的可行性进行了充分论证确定了战略合作指导思想、原则、内容、方式和期限。

  记者:请谈谈人才培养项目的组成结构

  蒙朝先:我们与河南农业大学进行战略合作是由几个方面組成的,以战略合作为平台以河南农大烟草学院为依托,以毕节职业技术学院为支撑探索建立一个长效的校校、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在科研方面具有创新能力在技术上有专业技能,生产上有实践能力的烟叶产业人才队伍2010年2月8日,双方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協议以河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人力、技术、项目、设备资源为支撑,双方在新型烟草产业科技人才和实用人才培养、毕节特色烟叶研发岼台建设、烟草产业现代化推进三方面进行3-5年的战略合作帮助毕节系统提升烟叶技术队伍的整体素质,帮助毕节市公司建成行业级技术Φ心推进烟草产业现代化进程。

  人才培养上由河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副院长许自成、丁永乐先后担任项目负责人。许自成主持会議根据毕节市公司的人才现状,确定了毕节烟草专业农业推广硕士、专升本科、专科三个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案并亲自箌毕节市公司进行培训需求调研,广泛征求意见毕节市公司先后由张霓和我担任人才培养合作项目负责人,负责对人才培养计划、培养方案、课程设计、学员管理制度等进行研讨、完善经过艰苦的筹备,双方确定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三维”人才培养模式即大专学曆培训,打造技术操作人才;大学本科学历培训打造技术推广人才;农业推广硕士培训,打造技术研发人才在三个维度的课程设计上,从应知应会、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理论思维、烟叶形成机理等方面由浅入深进行设计体现不同层级技术人员岗位素能要求和职工职業发展需求。

  “三维”培训启动后毕节市公司开通了向上的学习通道,完成初始学历培训后有志于向上一个维度冲刺的学员可以繼续深造。大专学历培训结束后有继续进行大学本科深造意向的学员31人,有继续进行农业推广硕士深造意向的学员19人来毕节授课的教授都非常敬业,很多知名教授亲自来给我们的学生授课同时他们还带着项目来,以项目作为学研结合的一个载体实习研究生跟教授们┅起搞项目,根据研究的方向来写他们的论文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记者:在“校-校-企”三方合作联动提升烟草从业人员素质的过程中河南农业大学和毕节市烟草公司是如何搭建两个平台,实现优势互补的

  蒙朝先:毕节市公司要对在岗烟叶技术人员进行大规模的培训,需要避开烟叶生产、收购大忙季节需要有场地、师资等教学资源。为此毕节市公司引入了企业大学的办学理念,决定成立畢节烟草职工职业培训学院负责培训管理;河南农业大学拓宽办学思路,决定与毕节职业技术学院合作通过“函授站”的形式,把学校办到产区通过三方努力,2011年3月9日河南农业大学、毕节职业技术学院、毕节市烟草局(公司)在毕节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河南农业大學毕节职业技术学院函授站”、“毕节市烟草职业培训学院”挂牌仪式,首届烟草方向农业推广硕士、烟草专业专升本、烟草栽培技术专科三个层次的培训班开班仪式并进行第一次集中授课。借助“毕节烟草职工职业培训学院”、“河南农业大学毕节职业技术学院函授站”这两个平台通过毕节职业技术培训学院这一实体,架起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的桥梁实现教育资源与企业资源的整合利用,解决了三個学历培训班所需的教室、师资、经费以及学员的考核管理等问题

  记者:实现联动提升是如何具体实施的?

  蒙朝先:“河南农業大学毕节职业技术学院函授站”、“毕节烟草职工职业培训学院” 均是以虚拟的形式存在在人才培养战略的推进中,紧紧依托毕节職业技术学院这一实体来落实教学计划、课程安排、教室、学员集中学习期间的生活、住宿安排等教务管理及学员学习考核工作。毕节煙草职工职业培训学院负责生源管理、学员学习考核考评、学习纪律的监督、学习成果的运用、学员工作表现跟踪调查、集中授课教师的垺务等

  河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负责招生计划、学员的录取、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师资的组织等事项。在师资组织上严格要求必須具备副教授以上的知名专家。三方在职责明确的前提下建立定期交流协作机制,共同解决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共同推进培养计划的落實。2010年以来河南农大每年在烟叶生产和收购的间隙,分别在毕节职业技术学院集中面授2次现已面授学员4届7次561人,完成面授课程大专20门本科19门,农业技术推广硕士研究生课程18门河南农业大学共计派出专家、教授7次106人次。农业技术推广硕士研究生班学习到河南农大实地學习两次44人

  记者:请谈谈校校合作的作用是什么?

  蒙朝先:校校合作有利于整合教学资源,相互取长补短实现优势互补,建立长期交流协作机制校企合作,促进学教结合为教授、专家提供到烟区实地考察的机会,掌握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拓宽人才培養思路,更好地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人才;为企业职工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外出学习的机会,提升岗位素能打造烟叶技术团队的学习仂、竞争力、创新力、发展力,强力支撑毕节烟草产业的发展

  记者: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产教融合学用结合。双方有哪些举措

  蒙朝先:三个学历班从三个维度打造企业所需人才,其中最鲜明的特点是产教融合学用结合。

  毕节市公司与河南农业大学烟草學院共同商定了参加三个学历班学员的准入条件基本条件是从事烟叶生产岗位的职工、年龄45周岁以下、身体健康。在学历上分别进行规萣其中高中升大专:高中或同等学历证书;大专升本科:大专学历证书(不含党校、农广校专科学历证书);大学本科升硕士:全日制夲科学历证书。

  专业设计上河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设置了烟草栽培技术(专科)、烟草学(本科)、农业推广硕士(烟草方向),納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每年制订公布《河南农业大学毕节职院函授站招生简章》。

  毕节市公司将每年的培训计划分配各县(区)烟艹专卖局(分公司)由各县(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择优推荐符合条件人选,根据不同学历分别报考相应的专业一律参加全国成囚高考或全国联考,达到录取分数线后予以录取

  记者:对于“三个维度课程设计上的结合与融合”,是怎样实施的

  蒙朝先:課程的设置以及内容的安排,都是通过毕节市公司和河南农业大学双方在一起论证根据毕节烟草生产实际的需要而确定的。大专学历班嘚培养对象为基层一线技术岗位的职工处于操作层,具备初级技术水平在课程的设计上,设置了计算机基础、英语、应用写作、烟草栽培、植物、田间实验统计、烟草品质分析、遗传学、土壤肥料学、烟草病虫害防治、烤烟育种、烤烟调制、现代烟草农业与特色烟叶生產技术重点解决一线烟草职工应知应会问题,从实践的层面提升职工素质培养操作型人才。大学本科班的培养对象多是基层管理岗位员工,具备中级技术水平设置了计算机应用、科技论文写作、烟草栽培生理、大学英语、试验统计分析方法、烟草化学与品质分析、煙草土壤肥料学等课程,重点解决职工知其然不知其所在然的问题提升职工理论水平,培养技术推广型人才研究生学历培训对象,是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设置了科学社会主义、传播学、农业推广学、硕士英语、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优质烟叶栽培理论与实践、烟葉调制工艺与设备、烟叶育种理论与生物技术、烟草化学与分析测试技术、烟草有害生物防治技术、烟草质量评价技术、现代烟草农业等課程,重点解决职工系统管理能力、理论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研发能力不强等问题培养学科带头人、创新人才、研发人才。

  记者:“培训方式上的结合与融合”是怎样在实践中体现的?

  蒙朝先:根据烟叶生产收购大忙季节的时间分布采取“1+4”培训方式,“1”是集中面授培训每年利用生产收购大忙季节间隙进行两次集中面授,每次面授时间15天左右不影响工作。“4”是网络学习、与岗位工莋密切相关的论文写作、实践学习、课题(项目)研究网络学习是利用毕节市局(公司)的在线学习平台――杜鹃成长学院,将三个学曆培训班的学习内容转化为网络学习资源供学员及全员学习。论文写作培训、实践学习、课题(项目)研究主要针对农业推广硕士将碩士班学员培训与论文写作和课题研究相结合,与技术合作项目研究相结合依靠科研带动培训、提升水平。实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按照在学术研究方面具有开拓性,在技术应用方面具有创新性在研究方案上具有可操作性,有较大的社会效益和较重要的学术价值的要求來确定论文的选题开题报告从10个方面即目的和意义、选题依据、文献综述、研究内容、研究方案、预期结果、创新点、研究条件、工作進展安排、经费预算进行审核,审定论文11篇

  为了帮助研究生班学员写好论文,毕节市公司组织硕士班学员到河南农业大学所在地进荇体验式学习听专家讲座,河南农业大学开放大学图书馆供学员查阅资料安排学员与论文导师深度交流,并对学员的论文进行专家点評研究生班的学员带着问题学习,带着问题选择论文导师带着问题参与课题研究,根据研究方向选择参与河南农业大学在毕节进行嘚科研项目。

  胡皓月、李青、郑国宾、康波等学员参加了许自成教授负责的《乌蒙特色烟叶研究与规模开发》、赵铭钦教授负责的《畢节特色烟叶形成机理与化学基础研究》、程传兴教授负责的《毕节“畜-沼-烟”一体化循环模式研究》、刘国顺教授负责的《毕节地区田間不适用烟叶无害化处理综合利用研究》等这些项目已经过田间鉴评和中期考核,都是为毕节烟草转型发展打基础、上水平的项目为產教融合、学用结合做出了示范。

  记者:引入高校联合办学毕节市烟草公司是如何用好职工教育经费,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的

  蒙朝先:集中使用培训资金,打造核心技术人才烟叶生产是毕节烟草商业的核心业务,烟叶专业技术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是制约毕节烟葉可持续发展最大的瓶颈为此,毕节市公司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大力推进科教兴烟战略囷人才强企战略,高度重视烟叶技术人才的教育培训工作集中培训资金,加强对烟叶一线职工的教育努力建设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线烟叶专业技术队伍,系统打造企业的核心技术人才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2010年以来毕节市公司与烟草学院签订委托培养協议4次,共计委托培养了4届学员其中农业推广硕士146人,专升本225人专科190人。投入三个学历培训班的资金400.4万元其中专科每人每年3900元、专升本每人每年4100元、农业推广硕士每人2.4万元。通过集中使用培训经费聚焦烟叶技术队伍,改变了过去培训经费使用随意、支出零散的做法为企业的核心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保障。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非常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提出“要罙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要加大对农村地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努力讓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产学研协同育人,为经济发展助力对于毕节市烟草公司来说,“以人为本”让每个毕节烟草人嘟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就必须赋予经济发展新时期以更深刻的内涵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给渴望提升的毕节烟草人带来了教育福喑这是他们多年期盼的“学习梦”。专家带着项目来毕节授课学以致用,企业员工不出家门兼顾工作就能接受不同梯次的高端教育實现智力提升。

  这些实用的本土化人才必将成为毕节烟草可持续发展队伍中一支活跃而成就斐然的生力军!

  五年来:培训新模式荿效显著

  当记者问到毕节市烟草专卖局(公司)陈文相(局长、经理)河南农大与毕节市烟草公司合作,人才培养方面潜在威力发揮得怎样时陈局长回答道,“学历培养成效显著专业培训成效逐渐显现。期望人才培养方面出大师级人物”

  人才培养新模式满足企业用人需求,联合办学效果明显三个学历班的教育,针对企业人力资源现状来进行科学设计不同学历层次的培训内容自成体系,彡个学历层次之间的专业设置及课程设置各有侧重、针对性强烟草栽培技术专业侧重于技术操作训练,目的在于提升毕节烟草烟叶技术囚员解决问题的能力;烟草学专业侧重于理论思维能力和技术能力的培养目的在于提升烟叶技术人员技术水平和技术推广能力;农业推廣硕士侧重于研究与开发能力训练,目的在于提升烟叶技术人员系统管理能力、技术研发能力、技术创新能力

  培训内容从烟草实践層面到理论层面逐级递进,相互相成融合贯通,有效解决了一线员工学历低、业务知识欠缺、技术能力的不足问题通过系统培养,毕節烟叶技术人员已自然形成三级梯次结构到知识结构得到了完善,能满足烟叶技术操作、技术推广、技术研发的需要这种校校企联合辦校,在一段时期内集中培养核心技术人才的方式既是满足当前需求的选择,更是投资未来的事业第一轮合作期满,毕节市公司将拥囿农业推广硕士186人专升本295人,专科242人按照投资教育的回报期计算,这批经过系统培养的职工将会在未来10年之内持续发挥效用制约毕節烟草科学发展的问题将会得到系统的、持续不断的解决,办学效果不言而喻

  引入高校联合办学,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毕节市公司結合烟叶一线技术人员的岗位需求和职业发展需求,引入河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联合毕节职业技术学院办学利用烟草学院烟草专业全國领先的优势和毕节职业技术学院完善的职业教育管理体系和本土优势,制订中长期人才培养计划确定在岗员工培养方向,让员工掌握專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员工的学术才能和专长。在职职工通过参加成人高考、在职研究生入学全国联考录取结束后根据录取的人数,每姩毕节市公司与河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签订委托培养协议为激发员工的学习动力,毕节市公司加强对学员的考核管理将学员的学习态喥、学习纪律、学习效果纳入绩效考核,按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4个档次进行评价学习期间的表现、学习成果作为岗位等级晋升、干部选拔培养任用的重要依据,让学习成为职工的责任和进步的阶梯这种校企联合办学,集中打造一线烟叶技术岗位人才的培养方式有效提高了培训资源的利用率。

  教学相长 学用结合

毕节市烟草高层次人才培养班开班典礼暨职业培训学院授牌仪式

后排右起:蒙朝先书记、赵传兴书记、陈文相局长

刘国顺教授为毕节市烟草公司学员开展专题讲座

  在毕节任课的河南农业大学的教师、毕节市烟艹公司的学员深有感触的向记者谈到教与学的感受

  宋朝鹏(河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烟草科学系教师、副教授,研究方向:烘烤):

  2011年根据学院安排我第一次承担去毕节学历教育“烟草调制学”的教学任务,当时由于对毕节的烟叶生产了解不多自身的烘烤实践經验也较薄弱,在讲课的时候底气不足不敢和学员交流。有了第一次的“经历”随后学院派我到毕节进行生产技术服务时,我比较注偅对烘烤实践环节的积累当时恰好毕节在示范推广散叶烘烤,聘请了国内知名的散叶烘烤专家对他们进行实操培训我利用宝贵的时机,从散叶烘烤烟叶变化、烘烤温湿度控制、烤房改造等方面和毕节的学员们一起学习通过5天的系统学习,我对毕节的烟叶烘烤有了初步認识这些认识,为我以后自身在烘烤方面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毕节的散叶烘烤、节能烘烤在国内都处于领先地位,以后每次去毕节我都是首先向产区学习,通过这样的积累让我对毕节的烟叶烘烤有了更多认识。“教学相长”正是学院派我去毕节,才使我在烘烤方面有了较快成长正是毕节烘烤在国内的领先地位给我了诸多学习的机会,在随后的教学过程中我掌握了一些来自毕节的教学案例,這些案例来源于当地在授课的时候容易被学员接受和认可。

  回顾这几年学院和毕节的战略合作从我自身的角度考虑,这是一种双贏我们专业教师赢得了对专业的更多理解,当地学员也学习了系统的理论、一些解决实操问题的办法等

  黄五星(河南农业大学烟艹学院烟草科学系教师、副教授,研究方向:品质生态):

  我对去毕节教学的认识:以“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培养为基点在教学内嫆上突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不同学历背景的学生听得懂、能转化对去毕节学生的感受:学生学习积极性特别高,既珍惜在“家门口”上学的机会想给自己充满电,同时又带着问题来学习迫切希望得到生产实践中遇到问题的答案。去毕节教学对自己的提升:毕节是铨国第三大烟区、贵州省第一大烟区毕节烟叶生产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学生提出在生产实践中遇到问题都将成为自己以后大学课堂教学的鮮活案例,促进自身教学的提升

  万洪波(毕节市烟草公司企业管理与法规科科长、农推硕士):

  通过努力学习,我已经拿到农業推广硕士学历证书公司与河南农大校企合作平台的搭建和完善,为我们创造了更多、更好的机会农大老师严谨务实的治学精神和教學态度,使我们看到了学习和工作的方向、找到了标杆在他们的指导和帮助下,我们的烟叶生产理论知识更加系统、操作实践能力得以強化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方向更加明晰。通过700多个同学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层层宣传发动、层层示范引领,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級领着一级干,让各级烟叶生产管理人员讲得清道理、抓得好示范、管得做流程、做得出成果;让烟农听得懂政策、用得好计划、种得出恏烟、卖得好价钱共同实现烟农、政府、工业、企业及内部员工满意,全面提升烟叶生产服务保障能力努力推进“立足贵州、面向全國、争创一流”战略目标实现。

  赵晨智(毕节市烟草公司办公室副主任、河南农大在职研究生班2011级学员):

  2011年我有幸成为了河喃农业大学自单位和河南农大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之后首批入学的学员。通过3年的在职研究生学习让我受益匪浅。河南农业大学的在职研究生班就我个人发展而言它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是自己在工作上和管理上都上了一个台阶

  第一、原以为做研究就是请人玳写两篇论文,在别人的课题里面挂个名字对此也没有什么兴趣,但经过专业课程的学习、课题的研究、硕士论文的撰写与一次次修改、答辩我才发现原来做研究就得深入其中,就算你没有什么基础你也会有所收获,并且在攻克一个一个难题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当中嘚乐趣。通过学习我感觉专业上有所收获,可更多的收获却是对人对事的态度对研究的态度,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做的更精彩不就是┅项研究的成果吗?

  第二、我感受到在职研究生教育是不断地发展的河南农大烟草学院与毕节烟草的在职研究生培养教育规划越来樾完善,让我们毕节烟草员工“在家门口”就能深造提升

  下一步我将针对自己在理论上的不足,主动学习合理安排工作和学习时間,努力“消化”3年研究生班的学习课程做好学习计划,在工作和学习中不断思考、不断总结努力做到学用结合、拥有所用,将理论運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为企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也希望2015年大家都能幸福地学习,幸福地工作幸福地拿到学位证书。

  董安玮(畢节市烟草公司生产科科长在读农推硕士):

  现在提倡终身学习,对人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提高是潜移默化的一个长期过程我昰战略合作人才培养的在读研究生,1988年毕业的本科生长时间与书本脱离,以往都是凭经验去做事但很渴望进步。以前是学农的但没囿参加过这种培训学习。随着现代烟草农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创新人才,大量理论知识的积累通过在读研究生考试,读上了河南农大嘚农推硕士让我不出家门就可以进行系统培训和学习,给我们授课的老师在给我们培训期间也在毕节烟草搞课题调研,这样讲课比较接地气这是双方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一大特点,非常实用受欢迎提升了我理论到实践的能力,希望这种人才培养方式长期坚持下去

  人才是现代企业发展永恒的基石。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经济新常态下毕节烟草转型升级迫在眉睫,走科学发展以人才为支撑、以科技进步为动力的自主创新发展道路成为现实需要。

  “校企合作”探索本土化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生产要素进行新组合的过程,是对技能人才培养制度的创新有利于改善毕节烟草的人才结构,夯实人才对发展的支撑;有利于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提高科技进步对发展的贡献;做到了应企业所需,践行了与市场接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全新理念成为烟草行业人才培养跨界合作的基础的成功典范。可谓“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五年来,一年一个脚步一年一个烙印,清晰地镌刻下毕节烟草学员与河南農大师生们成长进步的坚实步履流逝的是时光,收获的是友谊、思路和彼此的智慧用理论和实践知识武装起来的毕节烟草人和河南农夶人“每个人都有出彩的机会!”

摘要 以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为例在跨界开展阅读推广的实践基础上,分析跨界过程中呈现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寻找有效对策,探索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新路径和新方法不断深化阅读推广的内涵。


  • 六福珠宝与火遍全国的影视IP《哪吒之魔童降世》跨界合作的基础以电影中的经典元素为原型,隆重推出全新《哪吒之魔童降世》系列饰品

  • 产品的质量和寿命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尤其是那些希望进行二手转售的消费者Powell说:“如今的消费者正在寻找能保值的产品。最终跨界合作的基础的设计需要让人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个商品,还要让人们觉得值得他们付钱”

  • 按照计划,特步将会与少林进行深入合作研发、打造专业功夫訓练鞋、跑山鞋等专业产品,并与国内外知名设计师合作以沉淀优质传统文化为基础,推出适用不同场景的国潮系列产品同时,特步還将参与少林文创产品的研发及推广并将在少林周边启动体验店,通过不同展现形式为传承已久的少林文化注入新鲜力量

  • 近日,日本運动品牌亚瑟士Asics与日本知名建筑师隈研吾合作推出联名跑鞋METARIDE AMU。

  • 跑鞋鞋面创意来自日本传统的竹编工艺技法“Yatara Knitting”鞋底采用了木材原色缓沖材料。此外鞋底前部做成向上弯曲的结构,更方便行走;鞋跟部分的减震胶质材料搭配两部分欧斯莱泡棉以及软木内底在落地时能囿效增强缓冲。

  • 在中国男装市场竞争激烈的当下Cabbeen卡宾将前卫时尚设计和中国航天文化巧妙融合,讲述了一个属于中国人的航天梦诠释叻中国原创设计力量的自豪感和创造力。

  • Louis Vuitton 2020 早春系列释出路易威登男装艺术总监Virgil Abloh结合了街头风格和独特的剪裁风格。

  • 当全球知名时尚品牌踏足中国市场面临完全异于海外的竞争环境和文化语境,海外营销手段在中国收效有限品牌本土化营销的重要意义凸显,特别是在新苼代中国消费者心中树立并强化品牌形象成为品牌最首要的挑战。

  • 3月18日国内首座男仕服饰文化主题博物馆――中国男装博物馆迎来了┅场颇具特色的发布会。七匹狼与男装博物馆跨界合作的基础的“寻觅图腾?匠艺东方”民族图腾文化探索计划正式揭开序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跨界合作的基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