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营改增的减税效应应逐步显现了吗?

国家税务总局:深化增值税改革运行平稳 减税效应逐步显现
  新华社北京7月17日电(记者胡璐、郁琼源)自今年5月1日开始实施深化增值税改革以来,相关改革措施已运行两个多月。国家税务总局货物和劳务税司司长王道树17日表示,目前深化增值税改革运行平稳,效应逐步显现,改革首月实现净减税348亿元。
  这是记者当日在国家税务总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的。
  王道树介绍说,为了统筹推进深化增值税改革相关工作,税务总局会同财政部及时制发改革政策文件,明确政策规定,并及时发布配套征管措施公告,进一步细化明确操作。不仅如此,还增设服务窗口、开设绿色通道、简化办理流程,为纳税人提供更加便利高效的办税服务。
  王道树说,截至5月31日,增值税税率调整共涉及增值税一般纳税人895万户,与税率调整前相比,改革首月实现净减税348亿元,减税幅度8.57%。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普遍减税,其中制造业减税获益最大。制造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52万户,整体实现净减税141亿元,减税幅度8.77%,减税金额占到所有行业减税总额的40.7%;交通运输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1万户,减税幅度11.38%;建筑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44万户,减税幅度7.48%。
  下一步,税务总局将密切关注不同行业、企业纳税人税负变化情况,对出现税负上升的纳税人定点跟踪、分类施策,引导其充分利用增值税抵扣机制调整经营策略、完善财务管理,实现税负下降的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责任编辑:张林,赖旭华
7月4日上午,国家税务总局举行“褒奖诚信、联惩失信”专题新闻发布会,税务总局稽查局巡视员李国成表示,月,各级税务机关公布“黑名单”案件2781件,比去年同期增长80%。其中,偷税案件497件,占比18%;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件2050件,占比74%;骗取出口退税等案件234件,占比8%。
中国新闻网
7月4日上午,国家税务总局举行“褒奖诚信、联惩失信”专题新闻发布会,税务总局稽查局巡视员李国成介绍称,2017年,全国各级税务机关检查涉嫌骗税和虚开企业6.86万户,查处骗取出口退税违法行为挽回税款损失207亿元;认定虚开和接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及其他可抵扣凭证584万份,涉及税额1205亿元。
中国新闻网
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1至6月,各级税务机关公布税收违法“黑名单”案件2781件,比去年同期增长80%。自2014年10月公布第一批“黑名单”以来,各级税务机关累计公布“黑名单”案件达到10340件。今年上半年各级税务机关公布的“黑名单”案件中,偷税案件497件,占比18%;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件2050件,占比74%;骗取出口退税等案件234件,占比8%。
中国证券报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5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作为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产业链的重要支持者和参与者,很多出口产品都是在华外资企业所生产。据分析,美方公布的340亿美元征税产品清单中,有约200多亿美元,占比约59%是在华外资企业的产品,其中,美国企业占有相当比例。可以看出,如果美方启动征税,实际是对中国和各国企业,包括美资企业的征税,美方措施本质上打击的是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简单来说,美国是在向全世界开火,也是在向自己开火。
7月5日上午,全国各市级国税局、地税局合并,535个市级新税务局集中统一挂牌并对外履行职责,这标志着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顺利向纵深推进。据了解,根据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总体部署,改革已经进入“改好省局树样板”与“市县推进全覆盖”并行的阶段。
针对美国近日再次威胁对中国5000亿美元输美产品征税,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5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不仅对中国,美国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伙伴也发出了类似威胁。这种举着关税大棒四处要挟的贸易霸凌主义,是逆时代潮流的。中国既不会在威胁和讹诈面前低头,也不会动摇捍卫全球自由贸易和多边体制的决心。中国将与世界各国一道,坚决反对落后、过时、低效的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的倒行逆施,致力维护稳定和可预期的全球经贸环境。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5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美方挑起了这场贸易战,我们不愿打,但为了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必要时不得不打。中方决不打第一枪,但如果美方实施征税措施,中方将被迫进行反制。美国政府的做法是全面倒退。我们相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各国人民对中方的态度是理解和支持的。我们呼吁各国共同采取行动,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维护世界和人民的共同利益。
“新华视点”微博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国对340亿美元中国产品加征关税发表谈话。发言人说,美国7月6日开始对340亿美元中国产品加征25%的关税。美国违反世贸规则,发动了迄今为止经济史上规模最大的贸易战。这种征税行为是典型的贸易霸凌主义,正在严重危害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安全,阻碍全球经济复苏步伐,引发全球市场动荡,还将波及全球更多无辜的跨国公司、一般企业和普通消费者,不但无助、还将有损于美国企业和人民利益。
我们对此表示严正抗议。美方的行为正在伤害中国,伤害全世界,也正在伤害其自身,这种失去理性的行为是不得人心的。
纳税人借助手机“拍一拍”“扫一扫”就可以把相关证明、证件传递到税务局来完成申报缴税;“新办纳税人登记”10分钟一次性自助办结17项业务,告别“两头跑”……记者12日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旗下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新版电子税务局系统已正式发布,系统全面支持国地税业务,实现全税种一网申报。国家税务总局:深化增值税改革运行平稳 减税效应逐步显现_凤凰资讯
国家税务总局:深化增值税改革运行平稳 减税效应逐步显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国家税务总局:深化增值税改革运行平稳 减税效应逐步显现 新华社北京7月17日电(记者胡璐、郁
原标题:国家税务总局:深化增值税改革运行平稳 减税效应逐步显现
新华社北京7月17日电(记者胡璐、郁琼源)自今年5月1日开始实施深化增值税改革以来,相关改革措施已运行两个多月。国家税务总局货物和劳务税司司长王道树17日表示,目前深化增值税改革运行平稳,效应逐步显现,改革首月实现净减税348亿元。
这是记者当日在国家税务总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的。
王道树介绍说,为了统筹推进深化增值税改革相关工作,税务总局会同财政部及时制发改革政策文件,明确政策规定,并及时发布配套征管措施公告,进一步细化明确操作。不仅如此,还增设服务窗口、开设绿色通道、简化办理流程,为纳税人提供更加便利高效的办税服务。
王道树说,截至5月31日,增值税税率调整共涉及增值税一般纳税人895万户,与税率调整前相比,改革首月实现净减税348亿元,减税幅度8.57%。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普遍减税,其中制造业减税获益最大。制造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52万户,整体实现净减税141亿元,减税幅度8.77%,减税金额占到所有行业减税总额的40.7%;交通运输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1万户,减税幅度11.38%;建筑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44万户,减税幅度7.48%。
下一步,税务总局将密切关注不同行业、企业纳税人税负变化情况,对出现税负上升的纳税人定点跟踪、分类施策,引导其充分利用增值税抵扣机制调整经营策略、完善财务管理,实现税负下降的目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27126
播放数:132959
播放数:39172
播放数:164329service tel
站内公告:
公司配有现代化办公设备和专用商务车辆,有效保障为客户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专业服务。
当前位置: >
> 政策法规
2016年全国税收增幅下降,减税效应逐步显现 税制改革助推经济转型 出处:lntianyun   时间:
1月12日,全国税务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期间,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接受本报专访,就税制改革和减税政策发挥的作用,特别是营改增的减税效应等回答了记者提问。
  减税政策持续加力
  数据显示,2016年,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减税规模增加的情况下,全国税务部门组织税收收入115878亿元(已扣减出口退税),比上年增长4.8%。与此同时,营改增全面推开试点总体运行平稳,成效好于预期,全年累计减税将超过5000亿元。
  "2015年的税收增幅是6.6%,相比之下,2016年税收增幅下降较多,实施减税政策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王军表示,税制改革和减税政策不仅直接降低了企业税收负担,而且助推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企业转型升级,有力支持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稳定经济增长和增强市场活力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
  近年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重要税制改革和减税举措。随着以减税为主要内容的税制改革和优惠政策持续加力,税务部门组织的税收收入增幅从2012年的11.3%下降至2016年的4.8%,降低了6.5个百分点,减税效应逐步显现。
  工业企业成营改增"净受益者"
  去年5月1日起,我国在建筑、房地产、金融和生活服务四大行业推开营改增试点。
  "营改增及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惠及了工业企业等实体经济,产生了非常积极的效应,由于工业企业取得新试点企业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依法抵扣税款,从一定意义上讲,他们是营改增的&净受益者&。"王军表示,营改增大大降低了以工业企业为主体的原增值税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对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效应。
  数据显示,2012年至2015年,以工业企业为主的原增值税纳税人从新试点的"3+7"行业增加抵扣减税分别为237亿元、802亿元、1020亿元、1220亿元,呈逐步增加的趋势。2016年减税规模继续扩大,月,原增值税纳税人合计减税1586亿元,约占全部营改增减税额的1/3。
  国家统计局调查数据显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税金(包括应交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下税金等)与营业收入的比值,从2012年开始逐年下降,2012年至2015年分别是5.8%、5.77%、5.6%、5.36%。
  "这些都说明,营改增及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给实体经济、给工业企业、给制造业的减税效果是实实在在的,给这些企业应对经济下行压力谋发展的帮助也是实实在在的。"王军说。
  随着企业对税制改革的逐步适应,营改增新试点企业的税负下降也十分明显。国际著名餐饮连锁企业麦当劳在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以来,自营门店增值税税负明显降低,同期营业成本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下降了3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去年5&11月份,营改增四大试点行业累计实现减税1105亿元,税负下降14.7%。新纳入试点的四大行业中,建筑业减税65亿元,税负下降3.75%;房地产业减税111亿元,税负下降7.9%;金融业减税367亿元,税负下降14.72%;生活服务业减税562亿元,税负下降29.85%。
  帮助企业用好用活营改增政策
  在营改增整体减税的同时,仍有少数企业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了税负上升的情况,对于这些企业,财税部门一直高度关注。
  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以来,国家税务总局联合财政部相继发布了多个政策文件,根据企业共性合理诉求,又作出了多个补充规定,并实施了一系列优化服务的措施,一些企业营改增后税负上升的状况在逐步发生积极变化。
  统计显示,去年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当月,四大行业中税负上升的纳税人比例为3.9%,经过税企双方共同努力,到7月降至2%左右;到11月,四大行业的1069万户试点纳税人中,1.5%的纳税人,即16万户左右的企业存在税负上升问题。
  王军分析认为,企业的情况千差万别,出现税负波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投资周期、资本构成、管理情况、政策熟悉程度等多种因素都会产生影响。税制改革很难做到在同一时间段内所有企业税负都是降低的。
  "对于少数企业营改增后税负增加问题,我们一直保持高度关注。"王军介绍说,税务总局将在近期组织专门力量对税负上升企业开展分析调研,并将积极配合财政部研究完善营改增政策,及时发文解决有关政策及征管问题;另外还将持续优化服务,对重点行业和短期税负上升明显的企业开展入户辅导,帮助企业改进内部管理,用好用活营改增及相关税收政策。
  王军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17年要降低企业税费负担,税务总局将积极配合财政部研究新的减税措施,同时加强政策效应分析评估,及时提出完善政策的意见建议,进一步改进办理税收优惠的手续,确保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不折不扣落地见效。税负波动原因多 政策加力减税效应已逐步显现--厦门市地方税务局
税负波动原因多 政策加力减税效应已逐步显现
  核心提示:以企业税、流转税为主的税制是造成我国制造业企业税负成本较高的重要因素。去年“营改增”试点全面铺开,有利于降低企业税负,但与服务业企业相比,制造业企业税改前一般不缴纳营业税,税改后普遍适用13%至17%的较高增值税税率,且有些生产环节难以实现销项税全额抵扣,因此可能面临税负不变甚至上升的局面。有专家建议,目前我国企业税费应该下调,税尤其重要,比如增值税,17%的税率设置应该在下一步调整中有所下降为好。
  针对企业税负过高的说法,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在国新办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正面回应称:一些个案具有它的特殊性,不必过分解读。宏观税负问题,既要看到绝对的成本,也要看到相对的成本;既要看个案,也要看总体;既要看成本竞争力的指数,也要看构成指数的具体数值,总成本当中还有分项研究和分析,这需要做客观科学的分析来比较,全面考虑上述因素。
  那么,我国企业税负情况到底如何?徐绍史认为,我国宏观税负的水平总体上并不高,我国的市场很有竞争力,依然是外资最佳投资国之一。我国也非常关注这些企业的诉求,随着以减税为主要内容的税制改革和优惠政策持续加力,税务部门组织的税收收入增幅从2012年的11.3%下降至2016年的4.8%,降低了6.5个百分点,减税效应逐步显现。
  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在日前召开的全国税务工作会议上也表示,税制改革和减税政策不仅直接降低了企业税收负担,而且助推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企业转型升级,有力地支持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稳定经济增长和增强市场活力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人员撰文认为,以企业税、流转税为主的税制是造成我国制造业企业税负成本较高的重要因素。去年“营改增”试点全面铺开,有利于降低企业税负,但与服务业企业相比,制造业企业税改前一般不缴纳营业税,税改后普遍适用13%至17%的较高增值税税率,且有些生产环节难以实现销项税全额抵扣,因此可能面临税负不变甚至上升的局面。
  以福耀玻璃为例,销项税上,其下游为汽车企业,而汽车挂牌需要发票,所以该公司很少取得不开票收入,基本需要全额缴纳销项税。而在进项税上,其上游原材料企业以石灰石、沙土企业为主,从这些企业很少取得增值税票,所以无法全额抵扣进项税。对福耀玻璃来说,其增值税并不能完全真正转移。
  同时,还存在增值税无法转移的情况。以格力为例,其财报显示,2015年格力电器营业收入约1005.6亿元,缴税约148.2亿元,纳税与营收比为14.73%,远高于同类家电企业。有分析认为,主要原因在于格力电器主营空调的配件大部分由自己生产,这部分配件的增值税无法转移,由格力缴纳。
  上述研究人员在文中表示,我国制造业企业代缴的增值税实际约有1/3无法转移,即相当于营业收入4%至6%的代缴增值税实际上沉淀为制造业企业税负。
  对于一些制造企业反映税负重的问题,有不愿具名的财税专家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营改增”后,影响制造业企业实际税负最关键的前提仍是能否取得专用发票或其他可抵扣凭证,并实际应用于可抵扣项目中。而实际减负程度,主要取决于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规模大小、成本结构等,不能一概而论。最终造成有的企业可能由于自身业务、企业情况税负仍然很重。
  比如,现在一些制造企业反映负担重,与制造业成本要素价格上涨,以及价格战、利润薄等因素有关。尤其是在电视机生产行业,由于竞争充分,在多项成本上涨的情况下,价格却长期处于低位,行业利润微薄,这样企业对税费本身就十分敏感。
  上述财税专家表示,制造业是最先实行营业税改增值税的两个行业之一,现在反映税负有所加重的多集中在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保险业等行业。
  王军分析认为,企业的情况千差万别,出现税负波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投资周期、资本构成、管理情况、政策熟悉程度等多种因素都会产生影响。税制改革很难做到在同一时间段内所有企业税负都是降低的。
  上述财税专家建议,目前我国企业税费都应该下调,税尤其重要,比如增值税,17%的税率设置应该在下一步调整中有所下降为好。有零售企业财务人员向中国商报记者表示,其主要缴纳的是增值税、附加税、消费税、印花税,2015年税负率约为5%,对企业来说已经相当高。
  “对于少数企业营改增后税负增加问题,我们一直保持高度关注。”王军介绍说,税务总局将在近期组织专门力量对税负上升企业开展分析调研,并将积极配合财政部研究完善营改增政策,及时发文解决有关政策及征管问题;另外还将持续优化服务,对重点行业和短期税负上升明显的企业开展入户辅导,帮助企业改进内部管理,用好用活“营改增”及相关税收政策。
厦门市地方税务局主办 && 长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闽公网安备27号&&闽ICP备&&网站标识码:
地址:厦门市湖滨北路70号税保大厦 && 邮政编码:361012 &&咨询热线:123669个月减税11.43亿元 我市“营改增”试点成效明显-无锡房地产门户-e房网
新闻搜索:
9个月减税11.43亿元 我市“营改增”试点成效明显
时间: 9:34:03 出处:无锡商报
阅读:847次
&&&&核心提示:记者昨日从无锡市国家税务局获悉,从日起我市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实施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以下简称“营改增”)。
  记者昨日从无锡市国家税务局获悉,从日起我市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实施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以下简称&营改增&)。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共有18308户纳税人纳入&营改增&,试点9个月以来,累计入库&营改增&增值税8.36亿元,此项政策为各类企业累计减税11.43亿元。除了带来&真金白银&的减税效应外,此项政策还引导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更新设备,扩大生产规模、加快专业分工,提高生产效率。
    小规模纳税人税负平均降幅逾三成    &作为首批试点的企业,这9个月内,我们税收实实在在减少了。&位于南长区的一家信息技术类的企业去年10月份开始&营改增&试点,该企业财务人员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据无锡国税局相关人士表示,&营改增&试点结构性减税效应逐步显现,上半年累计减税8.58亿,96.6%的试点纳税人税负下降,减税面高于全省平均。其中,试点纳税人直接减税2.16亿元,我市一般纳税人接受试点企业专票增加抵扣减税6.4亿元,应税服务出口企业免抵退税额203.23万元。    纳入试点的18308户纳税人中,交通运输业2463户,占13.45%;现代服务业15845户,占86.55%。试点以来,绝大部分企业税负下降明显。上半年,占试点纳税人总数68.66%的小规模纳税人税负全面下降,累计减税4902.58万元,所涉七大行业税负均下降,降幅达32.74%,成为税负降幅最大的受益群体。占试点纳税人总数31.34%的一般纳税人合计减税1.67亿元。其中仅物流辅助服务业就减税1亿元。除交通运输业税负略有上升外,其他应税服务业税负全部下降。交通运输业税负略有上升,但从总体趋势上看,该行业税负增加户数的比例正在逐步下降。该工作人员表示,与月相比,今年上半年交通运输业税负增加的一般纳税人户数减少了286户,平均税负降低了0.31个百分点。另外,随着&营改增&试点扩围和摩托车、汽车、游艇纳入抵扣范围,部分试点纳税人的税负上升问题将进一步缓解。    工商业抵扣减税占七成受益最大    &营改增&试点后,增值税抵扣链得以延伸,在有效降低试点纳税人税负的同时,与试点行业密切相关的商业流通企业,税负也明显降低。记者近日从某商业零售企业财务了解到,该企业因为宣传需要,要长期投放广告,之前与广告设计公司合作取得的都是普通发票不能抵扣进项,自从&营改增&以来,他们因为可以专票抵扣,税负有了明显下降,近两个月因投放广告而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进项税额累计超过4万元,相当于为企业节省了4万多元的税款。    据国税部门工作人员介绍,上半年,我市一般纳税人接受试点企业专票增加抵扣减税6.4亿元,占整体减税额的74.6%,其中:接受现代服务业专票增加抵扣进项税额4.85亿元,接受交通运输业专票增加抵扣进项税额1.22亿元,充分体现了&改在服务业,利在工商业&的传导效应。    试点企业新增近四成,投资信心提振    &营改增&对试点行业发展壮大的政策引导作用明显。据了解,我市18308户试点纳税人中新增纳税人5212户,较年初增加39.8%,其中3991户为新办企业。新增户数最多的行业为研发和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和鉴证咨询服务,分别占新增总户数的28.43%、27.28%和15.41%。    同时,购进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扣政策也提振了试点纳税人更新设备、扩大投资规模的信心。上半年,我市试点一般纳税人占全市一般纳税人的比重仅为6.21%,但固定资产抵扣税额达16.43亿元,占全市一般纳税人固定资产抵扣总额比重高达46.04%;户均固定资产抵扣税额8.97万元,比全市户均高4.95万元,表明试点纳税人有更强的投资扩张意愿。    &营改增&政策还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也尤为明显。上半年,研发技术服务固定资产抵扣税额占全部试点纳税人的44.11%,户均抵扣33.34万元,是试点企业户均抵扣额的3.7倍。试点纳税人提供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享受免征增值税政策,有效促进了我市企业技术进步、创新驱动和转型发展。此外,5户向境外单位提供研发和设计服务的企业因适用应税服务零税率政策享受免抵退税150.01万元。    同时,&营改增&在助推服务业出口作用也有所显现。试点以来,我市&营改增&企业出口应税服务享受免    抵退税336.23万元。同时,出口货物企业接受试点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所负担的进项税额可以抵扣,增加了&退税&份额。    分工协作、主辅分离成企业发展趋势    实施&营改增&,不仅推动了相关行业自身的发展,更加打通了二、三产业增值税抵扣链条,有效促进了工业领域专业化分工,做大做强研发和营销,使产业结构真正从低端走向中高端。受益于&营改增&后重复征税问题的缓解,试点以来,一些企业陆续实施了主辅分离的经营结构调整。在专业化分工的推动下,传统生产型企业加快转型,生产性服务业增势强劲。宜兴非金属化工机械厂有限公司在&营改增&试点后,把以前承担前端设计、实验的研发中心单独出来,成立了法人运行、独立核算的宜兴市久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自成立以来,非金属化工机械厂有限公司通过向久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购买研发产品,税负明显下降。
(责任编辑:滕容)
本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网站热线电话:3
>> 浏览更多房地产 ,了解更多 。
中城房网新闻联播
一周成交分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减税效应分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