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微信支付宝没有执行微信静态码收款限额限额500的规

微信、支付宝扫描静态收款码每天限额500元了
微信、支付宝扫描静态收款码每天限额500元了
移动支付已经成为新时代下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之一,鸭鸭甚至染上了见码就想扫的冲动……
考考你另外仨是啥?自己百度去~
上周末鸭鸭难得去逛动物园,售票处竟然没有手机支付!!!而我和鹅妹、鸡仔身上竟然连10块钱都没有!这说明了什么?
原来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越来越少用到现金 我们不取钱了 我们不存钱了 我已经很久不跟银行打交道了!
以前要定期往银行跑,现在工资发下来会存到支付宝每天看收益,网购、做生意直接走线上转账特方便……尤其最近支付宝高调“发10亿红包”活动,估计又吸引一批用户爱上扫码。
越来越多传闻称:网络支付已经对传统银行业务造成威胁,“银行爸爸”迟早要发火!
最近,央行突然推出《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的通知》,将于日起实施,将对支付宝和微信的条码支付带来重大影响。
而鸭鸭注意新规提出:用户单日支付上限不超过500元!这是真的吗?
原来这项通知表示:要按照支付风险防范能力等级,对条码支付分级限额管理,划分了四个等级,宝宝们也可以了解下条码交易验证的主要的风险防范方式:
1、静态密码,是我们最常使用的;
2、本人持有并特有的,如经安全认证的数字证书、电子签名,以及安全渠道传输的一次性安全验证码;
3、本人的生物特征要素,如指纹。
这些验证方式越多,你的安全等级就越高,每个等级有相应的单日交易限额:
其中对于小额、便民市场的定位,最低限额是只使用静态条码进行支付的,单人单个银行账户或所有支付账户、快捷支付单日累计交易金额不能超过500元。
(静态条码,最常见的就是贴在墙上的二维码,比如平时饭店里贴的付款码。这种静态条码易被篡改或变造,易携带木马或病毒。央行规定,使用静态条码进行支付的,风险防范能力为D级)
500元确实是我们日常生活花费的合理数字,比如你去趟菜市场扫码支付,使用零钱包支付的上限不超过500元,我们也不用担心被盗刷了。
但如果在饭店里吃了顿600元大餐,扫静态条码付款就有点困难了,不过可以让收银员扫你手机上生成的动态条码,这样其实更安全。
大概总结一下就是:如果我们扫商家贴出来的静态收款码,不能支付超过500元的金额,但是商家扫你的动态付款码,就可以不受500元的限制。
有专家分析表示:央行的新规对用户影响较小,主要是约束第三方支付公司,强调持牌经营,比如要符合业务资质,不能谁想扫码收钱都可以,这样也能保障用户的财产安全。这点鸭鸭是认可的!
不过还听到另一种声音:"对于用户来说,今后线下支付将无法获取补贴,各种优惠活动没有了……"
—— 什么?补贴也要管?
—— 因为这被定义为恶意竞争……
现在手机移动支付是微信和支付宝两家独大,除了发展起步早,用户量大,就是靠疯狂补贴不断吸引新用户。
比如今年8月1日-8月7日支付宝的“无现金周”,8月8日微信的“无现金日”,都搞了大量的补贴活动,其它市场竞争者几乎完全被打败,至少我们都愿意使用支付宝、微信,但很少人愿意安装银行类APP。
我们都以为支付宝和微信没人能撼动了,而央行这项规定一出,支付宝和微信只能眼泪往肚里吞,积极回应央行:您说的都对!(这两家的文案是商量好的开头吗?)
鸭鸭作为个普通消费者,眼光没那么长远,当然本着“谁优惠大就用谁”,但习惯成自然也就把它当做一个常用工具了。如果以后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都没有“优惠补贴”了,你还会继续用支付宝和微信付钱吗?
现在支付宝的10亿红包,不会是最后的福利吧?明明说好的静态码日限额500元,然而结果却令人意外|界面新闻 · JMedia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今日不亏为&愚人节&,明明说好的静态码自今日(日)后,将受到额度限制,根据央行发布的《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文件第十二条显示风险防范能力达到D级,即使用静态条码的,同一客户单个银行账户或所有支付账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应不超过500元。
然而结果并不是这个样子。让我先回顾下之前各大媒体所报道:
小编今日也是额外关注这个事情,并且亲身试验一下,也有部分粉丝反馈。结果于竟于我们所认知的范围大不相同,以下是静态码扫码付款后的截图页面:
微信的个人静态收款码再进行支付金额大于500元时,会跳转到动态码的提示页面,识别后即可支付成功。而支付宝方面,据小编了解只要更新到最新版本一般不会限额,因为支付宝把数字证书已经加入到支付宝里了。
在条码支付风险防范能力分级表A级中所提及到交易验证方式(采用包括数字证书等)这样应该是可以把这类跟D级区分开。支付宝暂时还没有接到限额通知!
小编也预想过微信和支付宝会给出什么样的解决方案。但绝对没有想到会是这个样子。就这样被完美解决。
不得不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央行也是为我们的钱包安全操碎了心,不然我相信不会这么快会多出这么一个安全验证机制。
何为静态码共分为个人收款静态码和商户收款静态码?
个人静态码是独立个人通过自己微信、支付宝账号进行实名认证并绑定银行卡后,再App特定的选项就可以申请一张二维码收款码,此码为固定唯一二维码码。通过手机展示或者打印展示的方式进行收款。
商户静态码则是由拥有工商局所颁发的营业执照或有效经营证,并向微信、支付宝进行企业实名认证后,向微信、支付宝申请用于日常经营收款的收款码,在线下场景中,通常是摆放在柜台的纸质的或者是塑料卡座的静态收款二维码。
责编丨姜文(微信公号zhifuBGT)
支付曝光台(Baoliaopay.com、zfbgt.com)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支付曝光台立场*
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评论 相关文章界面JMedia联盟成员推荐阅读央行下月实行支付新规,静态码限额五百,你准备好了么?|央行|静态|限额_新浪网
央行下月实行支付新规,静态码限额五百,你准备好了么?
央行下月实行支付新规,静态码限额五百,你准备好了么?
导读:新一轮的支付新规即将实行,下月起用户使用静态支付最高限额500元,此次新规不单单针对支付宝、微信、E支付、云闪付等等,凡是使用静态二维码支付的都将受到限制,而使用动态支付则没有限制。许多人分不清静态码跟动态,其实静态码就是商家事先打印好并张贴在墙上或者收银台上的二维码,而动态码则是通过扫描枪扫描用户支付的二维码。根据规定,4月1日起在商家消费使用扫码支付的用户扫描的如果是商家预先打印出来的静态马,则最高可支付500元,每日限额500,并非单一商家限额500元,而是当天静态码的支付限额,也就是用在一天内使用静态码支付不得超过500元。不少用户认为牺牲便捷性而且是静态码,每日限额并不明智,如果是单个商家单独计算限额大家能够理解,但是一天内所有静态码的支付总额不得超过500元就不是很合理,这不得不让人想起马云曾经说过打败他的只要一张A4纸而已。也有用户表示,相比限额带来的不便,安全更重要,现金每个人的微信、支付宝都绑定了各种银行卡,万一手机丢失或者支付的时候扫到了骗子的二维码都有可能造成不少的损失!网友对此看法不一,自从移动支付兴起之后,传统银行收到了极大的冲击,就连曾经辉煌一时的维珍创意也都倒下了,所以央妈这次出手可以说是下了血本了。但是这一举动极大影响了移动支付的体验,银行则完全没有影响,不过这一次的限额确实利大于弊,因为一天内使用静态码支付超过500元的用户仅占5%不到,对于普通用户基本没有任何影响。对于央妈的这一举动,大家是怎么看的呢?写在评论中!每天分享职场趣闻趣事、职场经验、职场技巧!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今天起,微信、支付宝静态扫码每日限额500元!还有这些新规要知道……
今天起,微信、支付宝静态扫码每日限额500元!还有这些新规要知道……
从今天开始
将迎来额度限制。
新规显示,若使用静态扫码支付,同一客户银行或支付机构单日累计交易金额不得超过500元,使用动态扫码支付的最高不限额。
所谓静态码,就是商家贴在柜台上用于收款的二维码,而消费者在手机上生成的、时时变化的条码,就是动态码。
本次央行发布的《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中明确指出,若使用静态扫码支付,同一客户单个银行账户或所有支付账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应不超过500元,使用动态扫码支付的,最高不限额。静态条码限额500元是针对消费者也就是付款方限额的,商家并不受这个限制。
这对消费者又是否有影响呢?
市民刘女士:平常出门很少带钱包的,全都是带的手机,用手机支付嘛。
市民张先生表示,大件消费不方便
平时如果是零用的话应该是够的,但是如果是相对多一点的,比如朋友聚餐啊,或是大件消费,500可能就不够用了
业内人士表示,对于金融支付而言,保护个人资金安全应该是放在第一位的。也提醒商家要注意保管好自己店铺的首付款二维码,防止被人篡改和利用。同时,市民在日常消费中,应尽量选择安全等级更高的支付方式,另并使用正规扫码软件,不扫路边来路不明二维码,提高金融安全的防范意识。
内容来源 |徐倩、新华社
如何参与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信支付宝限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