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乳企卖奶难别再说是谁的错错

专家称国际奶价回暖不靠谱 国内奶农卖奶难短期难解_中国经济网DD国家经济门户
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  乳业寒冬中国奶价大幅跳水 恒天然降价蝴蝶效应:倒奶“并发症”  本报记者 金晓岩 北京报道  近来,国内散户等中小规模奶牛养殖户的“忍痛”倒奶、杀牛现象频发,农业部不得不紧急出面遏制。1月8日,农业部发文称要采取措施帮助奶农协调处理卖奶难问题。  2014年是中国乳业市场政策落地最多的一年,然而,却有国内乳业迎来“寒冬”之说。中国的奶价从2013年的6元/公斤“跳水”到3.9元/公斤。部分乳企亏损额加大,奶农关门倒闭数量增多,中国乳业市场究竟问题出在哪里?  恒天然降价“并发症”  近日,河北和山东等地奶农倒奶事件属高发地带。作为主管部门的农业部也不得不出面救急。1月8日,农业部紧急发表文件表示将采取多项措施解决奶农卖奶难的问题。  在国内加大乳业市场扶持的当下却发生大规模的杀牛倒奶事件,还是给了行业不小的震动。为此,也引起了业内对引起此次事件背后原因的各种猜测。  中北蓝海FMCG品牌营销策划机构首席项目运营总监王子恒认为,这一轮的杀牛倒奶风波是多方因素综合发力使然,一边上游奶源供应量持续增量,另一方面是消费相对疲软。大量进口乳制品疯狂涌入,导致国内原奶生产相对过剩,在国际大包粉奶源的低价刺激下,国内液态复原乳重新抬头,加上大批进口婴幼儿奶粉、液态奶的进入,使得国内鲜奶源乳品加工企业的原奶消化量骤减,这样势必引起连锁反应,导致出现低价收购,甚至拒收,奶农无奈只得杀牛倒奶。  即便业内对此次奶农倒奶有种种分析原因,但最终都将重要矛头指向奶价的下调和进口乳制品的增加。  在这其中,首当其冲的便是全球最大乳业出口国新西兰的乳企恒天然。由于新西兰没有欧盟那样的产量限制,所以产量增加得特别明显,而在下游企业方面,有些则是进一步增加原料粉的库存。所以,去年开始,恒天然开始大幅下调原奶收购价格。  去年下半年,新西兰乳业巨头恒天然宣布下调其对年产奶季奶场牛奶的价格预期。众所周知,恒天然是全球最大的乳制品出口商,占全球乳品贸易1/3,它的有关预期对全球牛奶市场具有指标性意义。  恒天然通过一份通报表示,在产奶季,奶场牛奶的价格预期将被削减:每公斤牛奶干物质的价格从5.30新西兰元下调到4.70新西兰元,创下2007年后的新低(当年曾低至3.87新西兰元)。  由于国际奶价持续下跌,国内又加大进口粉数量。数据显示,2013年国内进口大包粉85.4万吨,同比增长49.08%;2014年上半年,进口大包粉同比增长75.2%至68.2万吨。  乳企为了降低成本选择低价的进口粉,这就导致了国内鲜奶价格下跌。根据农业部对482个生奶固定观测点月份的价格调查,奶价已从4.26元/公斤降至3.84元/公斤。个别奶农因被拒收不得不以低于2元/公斤的矿泉水价格处理。  奶粉企业大幅减产  “一边是国内奶源市场奶农杀牛倒奶,而另外一边乳制品市场则是复原乳充斥,国人在喝进口大包粉还原奶,这不能不说是典型的中国式黑色幽默,中国乳业的悲哀。”王子恒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针对此次奶农倒奶和杀牛的行为,乳企也有不同声音。  一位乳企相关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上述现象除了进口奶价下跌影响所致之外,也不排除是合同到期等其他特殊原因的可能。但这终究是个例。  在业内看来,这次对奶农造成这么大影响和亏损的乳制品企业主要来自工业奶粉企业,即生产原料的乳企。国际奶粉价格下调,促使国内工业奶粉企业大幅减产,在地方政府要求高价收奶的压力下,奶量大,卖不出去,企业喷粉入库,占用大量资金,预计有几十个亿。目前,中小乳品企业已经扛不住开始减少收奶,造成目前局面,如果持续下去,大型企业也扛不住,所以问题会更严重。  因此,如何平衡国内乳企和奶农之间的利益关系,发展壮大中国牧业成为此次奶农倒奶事件后急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中国牧业的发展不能冀望于政府的补贴、中游企业的施舍,既然是搞市场经济就按经济规律办事。杀牛倒奶的祸源是供求关系失衡。”王子恒说,“失衡的原因就是进口大包粉肆无忌惮地被过度使用。拯救中国牧业需要从‘乳制品鲜奶源化’入手,让其成为消费者选购乳制品的第一道门槛,这样国际大包粉还原奶源对中国牧业的冲击自然会被削弱。”
楼主发言:3次 发图:0张 | 更多
  很久很久以前,中学教材上讲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时就是拿往河里倒牛奶做例子的。印象深刻。  不知道现在课本里还有没有这段
  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立法 让那些三鹿们可以面临破厂加无期徒刑的震慑。否则没啥希望了。受苦的都是老百姓,那些大公司只要收购个外国牌子,钱一样赚。  
  这能怪谁
  不做死就不会死这个道理他们应该懂
  进口奶便宜,而且是高质量羊背上国家的奶~难道喝国内高价三聚氰胺奶不成?  就算我愿意喝奶企它们也不愿意用高价奶制啊!!!
  当年祸害死那么多肾结石娃娃到时候,砍掉1000颗脑袋,中国乳业还有救,现在晚了,拉肚子可以道歉,你家人被杀死,可以道歉?  
  这就是市场经济  
  @nzszxsl 2楼
15:50  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立法 让那些三鹿们可以面临破厂加无期徒刑的震慑。否则没啥希望了。受苦的都是老百姓,那些大公司只要收购个外国牌子,钱一样赚。  -----------------------------  
  ??????
  多少中国人冷眼看中国人自己的笑话,这些人认为中国奶企失败完全是因为奶企自己没做好,这些人也不看看中国又哪个行业是做的没有错误的,对奶企近乎变态地苛求是什么心理导致的?如果以这些人的标准那么中国没有什么是不需要进口的了,中国的医疗没外国好需要进口,中国的老师没外国好需要进口,中国的警察没有外国的好需要进口,中国的大学没有外国好需要进口,中国的政府没有外国的民主需要进口,中国的小孩没有外国的小孩具有创新精神需要进口,中国的女人没有外国的性感需要进口,中国的男人jj没有外国人的大需要进口男人,中国的父母没有外国的有钱需要进口,,,,,,,按照这些人的标准都进口吧,留给这些完美的中国人一个完美的中国。
  楼上回复的有几个人可以说自己所在的行业可以做到完美无缺可以做到世界第一不需要国人倾向性地帮助?风凉话谁都会说当厄运降临到自己头上时你看看还有谁会为你说话,中国的悲哀。
  国内散户等中小规模奶牛养殖户都是SB  加入YSL信封珍珠  看谁敢不收购你奶???????????
  @江中之子2 10楼
19:51  多少中国人冷眼看中国人自己的笑话,这些人认为中国奶企失败完全是因为奶企自己没做好,这些人也不看看中国又哪个行业是做的没有错误的,对奶企近乎变态地苛求是什么心理导致的?如果以这些人的标准那么中国没有什么是不需要进口的了,中国的医疗没外国好需要进口,中国的老师没外国好需要进口,中国的警察没有外国的好需要进口,中国的大学没有外国好需要进口,中国的政府没有外国的民主需要进口,中国的小孩没有外国的小孩........  ------------------------------  你的看法太过偏激,市场经济讲的是竞争力,国内食品问题是谁搞出来的?是消费者吗?别动不动就上升到政治、爱国高度。不作不会死!当初我同事小孩也吃国产奶,很不幸也查出结石,再加上不断曝光的各位食品安全问题的影响,从此后我的所有同事及他们的亲属朋友不再吃国产奶制品!这怪谁?难道质优价廉的产品不吃,要去吃有毒的产品吗?市场经济讲究竞争力,而品质是竞争力的保证,我们做好了吗?自己品质不好不努力改正反怪消费者崇洋媚外还真好意思!这样不思悔改的话国产奶真的没救了!
  开始以为是经典教材案例重现,一看是如此。我想说:  活该!  中国的行业协会做什么去了?死去吧!
  国产奶粉好,后妈缺不了。  
  外国的东西不一定就是好的
就是在中国
北方的猪肉没有南方的猪肉香
南方的羊肉没有北方的羊肉好
外国的牛奶 也要看地方
  之前的三鹿谁负责的?谁监管的?答案就在这了!  
  以三鹿为代表的三聚氰胺奶,彻底断送了国人对中国奶企的信任!不管你怎么调整,恐怕国人都宁可喝进口粉复原奶,也不愿喝国产鲜奶。  当然,也有不少进口的液态奶,价格不贵,可以直接喝。这也是大多数小康家庭的选择。  要想让中国人恢复对国产奶的信任,第一就是要提高奶的标准,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必须达到 3.5 和 3.3。中国乳协自作聪明,把蛋白质调整为 2.8,这样的掺水劣质奶,谁愿意喝?第二就是要继续重惩制假贩假行为,三聚氰胺事件后如果直接枪毙 100 个罪魁祸首,现在国产奶不会死得这么难看!
  国内奶企龙头如光明乳业,罪大恶极。  质次价高,不思进取,一味逐利,炒作概念,哄抬价格,伤的是国产乳业,肥的是企业高层,最终为进口奶抬轿子!应该严查整肃。
  额,可以说活该吗?  
  说到中国地产商黑心暴利,我还会觉得地方政府也黑了不少钱。  但中国乳品业凭什么赚那么多钱?这心才是真的黑!奶农不赚钱,政府甚至还降了税,你们质量凭什么那么差?价钱还那么高?这钱赚得也太黑了吧?  本身就是有原罪的行业,麻烦你们那利润让出来点,把成本还给农民,把质量还给消费者。  食品行业没良心迟早要完蛋!没有人会同情。  我有个印刷厂,经常给乳品企业送包装,见多了,听多了,真该下地狱!
  @领空狱 3楼
15:54  这能怪谁
古人明训  -----------------------------  想起了政治书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穷人吃不饱,牛奶倒河里  麻逼  老子就没见过超市有便宜牛奶啊  订奶一瓶2.5元,貌似才120克  
  @simo999 22楼
04:55  说到中国地产商黑心暴利,我还会觉得地方政府也黑了不少钱。  但中国乳品业凭什么赚那么多钱?这心才是真的黑!奶农不赚钱,政府甚至还降了税,你们质量凭什么那么差?价钱还那么高?这钱赚得也太黑了吧?  本身就是有原罪的行业,麻烦你们那利润让出来点,把成本还给农民,把质量还给消费者。  食品行业没良心迟早要完蛋!没有人会同情。  我有个印刷厂,经常给乳品企业送包装,见多了,听多了,真该下地狱!  -----------------------------  奶农为了多赚钱  鲜牛奶兑水,然后蛋白质低  于是三鹿青安用上了  话说,奶农兑完水后奶企还继续兑水  
  倒掉多浪费,  可以给浴场啊,  可是正宗牛奶浴
  @拜月教小罗罗 26楼
05:16  倒掉多浪费,  可以给浴场啊,  可是正宗牛奶浴  -----------------------------  倒掉浪费也不贱卖  原则问题  当然,是资本主义原则  
  呵呵……好!  
  有些农民们总以为自己很聪明,骗骗城里人不碍事,卖水果缺斤短两,卖米面掺杂使假,更甚者增白剂,添加剂,瘦肉精,农药,化工原料能加的都给你往里加, 煤油大米,甲醛白菜,避孕西瓜,苏丹红鸡蛋,大粪臭豆腐,。。。。怪谁呢
  政府干预市场经济运行,扰乱了市场经济规律,形成上下游竞争不对称,拉一帮压一帮,逾越了政府职责权利范围。人为因素是市场经济的天敌。中国市场经济还任重道远。
  @大神的粉丝 13楼
20:07  @江  请查一下疯牛病
中之子2 10楼   19:51  多少中国人冷眼看中国人自己的笑话,这些人认为中国奶企失败完全是因为奶企自己没做好,这些人也不看看中国又哪个行业是做的没有错误的,对奶企近乎变态地苛求是什么心理导致的?如果以这些人的标准那么中国没有什么是不需要进口的了,中国的医疗没外国好需要进口,中国的老师没外国好需要进口,中国的警察没有外国的好需要进口,中国的大学没有外国好需要进口,中国的政府没有外国的民主需要进口,中国的小孩没有外国的小孩........  ----------……  -----------------------------  
  @听雨i
15:40:09  很久很久以前,中学教材上讲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时就是拿往河里倒牛奶做例子的。印象深刻。  不知道现在课本里还有没有这段  -----------------------------  不是说资本主义特有吗?  哈哈哈哈,我们是啥主义?
  不作不死
  那些嚷嚷着骂奶农“宁可把牛奶倒掉,也不让穷人喝”的,肯定沒有思考过这个问题:①奶农本来就已经赔钱,如果把奶送给别人,就需要把奶用交通工具运到所谓“穷人”手中,而运输需要花费人工费,(雇佣司机)材料费,交通工具使用费(运杂费,公路收过路费,交通工具折旧费),这也是一笔不少的开销,本来就赔钱,还要搭上這些无疑是雪上加霜!②所谓喝不起牛奶的“穷人”,如果你真是穷人,对牛奶需求的欲望那么强烈,我想即使你没钱付交通费,即使你靠着双脚走路也要去喝牛奶!为什么你们喝不起牛奶,对牛奶需求那么强烈为什么还不去?因为穷人也在算计值不值得花费时间精力甚至钱财去和免费牛奶,估计一算,穷人的花费为了和牛奶有点得不偿失,既然你知道得不偿失,为何奶农就不能得不偿失?我想那些“喝不起牛奶”的穷人肯主动找到奶农去索要,奶农也不会拒绝的!自己穷的吃不起饭喝不起牛奶,牛奶就在那里,你只要自己付出些劳动自己走过去,就可以喝到,没人拦着你!难道你饿了,别人做好了饭可以让你吃还不够,你还要求人家主动喂你吃?自己长着手脚为何自己不去?就好像一个懒汉每天都要老婆喂着吃饭,否则就要饿死,老婆有事离开,做好几张大饼,把几张大饼挖开一个大洞套在懒汉脖子上让老汉吃,結果老汉老婆回来还是发现懒汉饿死了,因为老汉太懒只吃脖子周围一圈的饼,稍微远一点的都懒得吃!③如果是送给贫苦地区学生,这我赞同,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但是我觉得不应该把花费都让奶农出,这时候应该政府出面,解决运输问题,而不是让奶农。  
  no zuo no die
  谁倒奶抓进监狱完事,就都老实了  
  @tony002
06:07:16.0  有些农民们总以为自己很聪明,骗骗城里人不碍事,卖水果缺斤短两,卖米面掺杂使假,更甚者增白剂,添加剂,瘦肉精,农药,化工原料能加的都给你往里加, 煤油大米,甲醛白菜,避孕西瓜,苏丹红鸡蛋,大粪臭豆腐,。。。。怪谁呢  —————————————  !  
  发现为了高铁走出国门,必须和很多国家换东西,什么大米,牛奶啊等等
  真想中国人放心喝国产奶,恐怕得是从养牛到制奶一条龙的国有企业才行  
  @大神的粉丝
20:07:30.0  你的看法太过偏激,市场经济讲的是竞争力,国内食品问题是谁搞出来的?是消费者吗?别动不动就上升到政治、爱国高度。不作不会死!当初我同事小孩也吃国产奶,很不幸也查出结石,再加上不断曝光的各位食品安全问题的影响,从此后我的所有同事及他们的亲属朋友不再吃国产奶制品!这怪谁?难道质优价廉的产品不吃,要去吃有毒的产品吗?市场经济讲究竞争力,而品质是竞争力的保证,我们做好了吗?自己品质不好不努力......  —————————————  +1  
  只要是放心奶就吃,这没有错,不作死就不会死。人家质量有保证吃起来放心,就算贵一点可以接受,市场经济你不行就下来,等你的奶让人吃起来放心了再出来哭吧!自家的孩子为了安全放心爱买谁的要你来管?整天心里七上八下的谁受得了。
  我是河北的, 当年我 小孩 不喝三鹿奶粉, 勉强喝伊利的.  我当年还跟老婆发脾气, 咱们家孩子不能这样讲究, 不能惯坏毛病,只挑贵的喝.  结果 我老丈人也说, 喝三鹿还不如 喝 村头 加了水的 鲜奶.  我还以为 老丈人在 教孩子 不好.   可是 孩子快一 岁时, 报出3 鹿加 三聚 的事,  幸好当时我老婆 买 的多数是 伊利 的, 当时伊利也有 三聚, 但 印象是 比较 少的.  我孩 子 在 1 岁前 也不怎么喝 奶, 只当副食, 吃一小点.  老婆 孩子当时就 喝出 哪个不好喝了,只是不会说.
  关键的问题是没有官员,企业为此负责,三鹿是国企但是国家并不负责任,所有受伤的儿童都是轻描淡写的带过,好多后续都没有,官员没有得到惩处作为普遍现象处理,说什么大家都一样,涉及几千名官员不宜扩大,就是这样失去民心,如果当时严厉处理农业,卫生系统的官员震慑一下违法风气也许现在会好一些,还记得当时某地是以没有三氯氰胺检测这一项为借口搪塞过去,但是这是吃下去要人命的,与下毒无异的举动竟然能过关,那以后加铊害死人也可以过关了,因为当时检测不出嘛,事情要因后果承担责任,而不是没发现就可以逃避责任。
  @一國兩製統一中國 33楼
09:09  那些嚷嚷着骂奶农“宁可把牛奶倒掉,也不让穷人喝”的,肯定沒有思考过这个问题:①奶农本来就已经赔钱,如果把奶送给别人,就需要把奶用交通工具运到所谓“穷人”手中,而运输需要花费人工费,(雇佣司机)材料费,交通工具使用费(运杂费,公路收过路费,交通工具折旧费),这也是一笔不少的开销,本来就赔钱,还要搭上這些无疑是雪上加霜!②所谓喝不起牛奶的“穷人”,如果你真是穷人,对牛奶需求的欲望那么强烈,我想即使你没钱付交通费,即使你靠着双脚走路也要去喝牛奶!为什么你们喝不起牛奶,对牛奶需求那么强烈为什么还不去……  -----------------------------  最先骂“宁可把牛奶倒掉,也不让穷人喝”,可是教科书,我就问一下当年教科书的编写者考虑到你所说的这三点了吗?  
  @zxlei-11 03:32:27  额,可以说活该吗?  -----------------------------  可以,全世界其他地方都在扩产,只有中国奶农在杀奶牛,那这是你自己的问题。  三鹿事件当时有的法院系统的人说,如果按照田文华和那两个奶农的判刑标准,全国奶业上下游产业链上起码可以有10万人够的上起诉标准,上千名奶农人可以够的上杀头标准。当时的胡温周维稳政权根本没有能力去执行这样的法律。
  @听雨i
15:40:09  很久很久以前,中学教材上讲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时就是拿往河里倒牛奶做例子的。印象深刻。  不知道现在课本里还有没有这段  -----------------------------  是,我也印象很深
  @ianhwang
00:57:28  以三鹿为代表的三聚氰胺奶,彻底断送了国人对中国奶企的信任!不管你怎么调整,恐怕国人都宁可喝进口粉复原奶,也不愿喝国产鲜奶。  当然,也有不少进口的液态奶,价格不贵,可以直接喝。这也是大多数小康家庭的选择。  要想让中国人恢复对国产奶的信任,第一就是要提高奶的标准,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必须达到 3.5 和 3.3。中国乳协自作聪明,把蛋白质调整为 2.8,这样的掺水劣质奶,谁愿意喝?第二就是要继续重......  -----------------------------  要人权废除死刑的是你们,要到处杀人的也是你们。你们强大。张嘴就是100颗人头,这一百颗人头落地,中国在国际名声真就臭不可闻了。
  我在食药侦干过,中国这食品真的是个问题,但怎么解决我也不知道,不光奶制品啊,你们要是看过熟食罐头的制作,哪咱们真就得别活了,慢慢来吧,会好的。  
  喝国产牛奶,得残奥会冠军!
  @ianhwang
00:57:28  以三鹿为代表的三聚氰胺奶,彻底断送了国人对中国奶企的信任!不管你怎么调整,恐怕国人都宁可喝进口粉复原奶,也不愿喝国产鲜奶。  当然,也有不少进口的液态奶,价格不贵,可以直接喝。这也是大多数小康家庭的选择。  要想让中国人恢复对国产奶的信任,第一就是要提高奶的标准,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必须达到 3.5 和 3.3。中国乳协自作聪明,把蛋白质调整为 2.8,这样的掺水劣质奶,谁愿意喝?第二就是要继续重......  -----------------------------  @爱晚亭的深渊
13:07:28  要人权废除死刑的是你们,要到处杀人的也是你们。你们强大。张嘴就是100颗人头,这一百颗人头落地,中国在国际名声真就臭不可闻了。  -----------------------------  那你把奶卖到国际上去呀,中国名声这么好
  @子渔非鱼
07:28:27  政府干预市场经济运行,扰乱了市场经济规律,形成上下游竞争不对称,拉一帮压一帮,逾越了政府职责权利范围。人为因素是市场经济的天敌。中国市场经济还任重道远。  -----------------------------  资本家生产三聚氰胺地沟油臭皮鞋胶囊,资本家自己不反省,却把责任推给ZF,这世界还有道理可讲吗?
11:17:31  关键的问题是没有官员,企业为此负责,三鹿是国企但是国家并不负责任,所有受伤的儿童都是轻描淡写的带过,好多后续都没有,官员没有得到惩处作为普遍现象处理,说什么大家都一样,涉及几千名官员不宜扩大,就是这样失去民心,如果当时严厉处理农业,卫生系统的官员震慑一下违法风气也许现在会好一些,还记得当时某地是以没有三氯氰胺检测这一项为借口搪塞过去,但是这是吃下去要人命的,与下毒无异的举动竟然能过关,那以后......  -----------------------------  请问,  谁告诉你三鹿是国企的?  你有三鹿是国企的证据吗?  你个臭不要脸的东西!
  经济危机
  @夺命飞臀 48楼
13:24  喝国产牛奶,得残奥会冠军!  -----------------------------  那也得有命才行啊  
10:04  真想中国人放心喝国产奶,恐怕得是从养牛到制奶一条龙的国有企业才行  -----------------------------  呵呵  
  @大神的粉丝
20:07:00  @江中之子2 10楼
19:51   多少中国人冷眼看中国人自己的笑话,这些人认为中国奶企失败完全是因为奶企自己没做好,这些人也不看看中国又哪个行业是做的没有错误的,对奶企近乎变态地苛求是什么心理导致的?如果以这些人的标准那么中国没有什么是不需要进口的了,中国的医疗没外国好需要进口,中国的老师没外国好需要进口,中国的警察没有外国的好需要进口,中国的大学没有外国好需要进口,中  —————————————————  算了吧,奶牛杀了就杀了,牛奶倒了就倒了吧,看看国人的观点。还是中国全面退出奶制品市场吧。或者说中国退出全部自主市场,给洋人打工就好了。反正中国的企业全部该死。  
  国产奶自己喝、父母喝,也就罢了,给孩子的一定要进口的,还要防着奸商以国产奶冒充进口的。
11:17:31  关键的问题是没有官员,企业为此负责,三鹿是国企但是国家并不负责任,所有受伤的儿童都是轻描淡写的带过,好多后续都没有,官员没有得到惩处作为普遍现象处理,说什么大家都一样,涉及几千名官员不宜扩大,就是这样失去民心,如果当时严厉处理农业,卫生系统的官员震慑一下违法风气也许现在会好一些,还记得当时某地是以没有三氯氰胺检测这一项为借口搪塞过去,但是这是吃下去要人命的,与下毒无异的举动竟然能过关,那以后......  -----------------------------  @strawberry812
21:45:15  请问,  谁告诉你三鹿是国企的?  你有三鹿是国企的证据吗?  你个臭不要脸的东西!  -----------------------------  三鹿是合资企业,而且是恒天然合资的。三鹿不是国企。
11:17:31  关键的问题是没有官员,企业为此负责,三鹿是国企但是国家并不负责任,所有受伤的儿童都是轻描淡写的带过,好多后续都没有,官员没有得到惩处作为普遍现象处理,说什么大家都一样,涉及几千名官员不宜扩大,就是这样失去民心,如果当时严厉处理农业,卫生系统的官员震慑一下违法风气也许现在会好一些,还记得当时某地是以没有三氯氰胺检测这一项为借口搪塞过去,但是这是吃下去要人命的,与下毒无异的举动竟然能过关,那以后......  -----------------------------  @strawberry812
21:45:15  请问,  谁告诉你三鹿是国企的?  你有三鹿是国企的证据吗?  你个臭不要脸的东西!  -----------------------------  @爱晚亭的深渊
22:27:16  三鹿是合资企业,而且是恒天然合资的。三鹿不是国企。  -----------------------------  恒天然只是小股东,董事会里只有一人,根本管不到实际运营的。
  @江中之子2 11楼
19:55  楼上回复的有几个人可以说自己所在的行业可以做到完美无缺可以做到世界第一不需要国人倾向性地帮助?风凉话谁都会说当厄运降临到自己头上时你看看还有谁会为你说话,中国的悲哀。  -----------------------------你说出了中国人的本性,宁愿外人得意,不愿自己人得意,从样媚外已经失去了判断力  
  老百姓从来没卖过低于10块钱一升的奶,除非日子接近于过期
  虽然我不想说 但是之前日本待过 超市的奶都是1个周的保质期
中国的奶保质期都是半年
  @爱晚亭的深渊 57楼
22:27  @v656
11:17:31  关键的问题是没有官员,企业为此负责,三鹿是国企但是国家并不负责任,所有受伤的儿童都是轻描淡写的带过,好多后续都没有,官员没有得到惩处作为普遍现象处理,说什么大家都一样,涉及几千名官员不宜扩大,就是这样失去民心,如果当时严厉处理农业,卫生系统的官员震慑一下违法风气也许现在会好一些,还记得当时某地是以没有三氯氰胺检测这一项为借口搪塞过去,但是这是吃下去要人命的,与下毒无异的举动竟然能过关,那以后......  -----------……  -----------------------------  合资就不是国企,你这智商都负数了  
  乳业前期产品涨价了,在乳源过剩后价格仍然不愿意下降,P民喝不起,或者舍不得大量喝,那么奶农悲剧了,我建议奶农搞炼乳保存起来
  奶农倒奶是他们自己造成的,搞参假,导致国人不敢买婴儿奶粉,国内奶粉市场被国外奶粉市场占领。  政府不应该干预,让市场来调节,政府要做的工作就是严把奶制品的质量关,禁止一点不合格的奶制品流入市场,同时加大对造假涉案人员的打击处罚力度,这样才能重新客户的信任,赢得国产奶粉的市场。  当前,由于无知者执政,不会真正管理,许多机构形同虚设,假货、劣质产品充斥市场,国人对本国产品缺少信心,崇洋媚外意识由此增强,对于婴儿奶粉,关系到千家万户家孩子健康成长的大事,没有哪一家敢把赌注押在国产奶粉上。  质量与技术是企业立足生存之本,政府要严把质量关,打击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企业及相关人员,保护企业的专利技术不被侵权,为企业发展提供适宜的外部环境,才能让企业健康发展,做大做强。  头疼医头,脚痛医脚,典型的白痴做法,政府让这些
人管理人员,国家怎么可能会好?  悲哀!中国人的悲哀!也是人类的悲哀!
  @子渔非鱼
07:28:27  政府干预市场经济运行,扰乱了市场经济规律,形成上下游竞争不对称,拉一帮压一帮,逾越了政府职责权利范围。人为因素是市场经济的天敌。中国市场经济还任重道远。  -----------------------------  @strawberry812
21:43:00  资本家生产三聚氰胺地沟油臭皮鞋胶囊,资本家自己不反省,却把责任推给ZF,这世界还有道理可讲吗?  -----------------------------  政府的职能、作用本就是社会管理。形成社会良性运行。社会出了问题,不问责政府找谁?如果社会群体只要自我管理,那政府还有什么理由存在的必要?
  @ww15-01-11 10:04:03  真想中国人放心喝国产奶,恐怕得是从养牛到制奶一条龙的国有企业才行  -----------------------------  三鹿就是国有的
  在食品里作假的成本太低,国家监管无法取信于民。根子还是在制度上。
  @子渔非鱼
07:28:27  政府干预市场经济运行,扰乱了市场经济规律,形成上下游竞争不对称,拉一帮压一帮,逾越了政府职责权利范围。人为因素是市场经济的天敌。中国市场经济还任重道远。  -----------------------------  @strawberry812
21:43:00  资本家生产三聚氰胺地沟油臭皮鞋胶囊,资本家自己不反省,却把责任推给ZF,这世界还有道理可讲吗?  -----------------------------  @子渔非鱼
13:47:20  政府的职能、作用本就是社会管理。形成社会良性运行。社会出了问题,不问责政府找谁?如果社会群体只要自我管理,那政府还有什么理由存在的必要?  -----------------------------  全球最大的乳制品加工企业新西兰恒天然集团于8月3日对外宣布,旗下部分产品可能含有肉毒杆菌,受污染的乳制品产品可能被用于婴儿配方奶粉、成长奶粉和运动型饮料的生产,影响包括3个中国企业在内的8家客户。  请问,那个时候的新西兰政府做了啥?
  @wangyou-12 14:04:22  在食品里作假的成本太低,国家监管无法取信于民。根子还是在制度上。  -----------------------------  新西兰恒天然集团深表赞同。  台湾顶新表示,黑心油不是顶新的错,是台湾地方政府的错。
  倒奶这个事情其实很好解决,同情这些人的网民非常多,每个人去买点就解决了。
  我也让我儿子喝着进口奶,没办法。一个乳品企业一而再再而三的失信,你让我们怎么办?
  奶农往牛奶中掺三聚氰胺时就应该知道有倒奶的一天。
  @江中之子2
19:51  多少中国人冷眼看中国人自己的笑话,这些人认为中国奶企失败完全是因为奶企自己没做好,这些人也不看看中国又哪个行业是做的没有错误的,对奶企近乎变态地苛求是什么心理导致的?如果以这些人的标准那么中国没有什么是不需要进口的了,中国的医疗没外国好需要进口,中国的老师没外国好需要进口,中国的警察没有外国的好需要进口,中国的大学没有外国好需要进口,中国的政府没有外国的民主需要进口,中国的小孩没有外国的小孩........  ------------------------------  @大神的粉丝
20:07:30  你的看法太过偏激,市场经济讲的是竞争力,国内食品问题是谁搞出来的?是消费者吗?别动不动就上升到政治、爱国高度。不作不会死!当初我同事小孩也吃国产奶,很不幸也查出结石,再加上不断曝光的各位食品安全问题的影响,从此后我的所有同事及他们的亲属朋友不再吃国产奶制品!这怪谁?难道质优价廉的产品不吃,要去吃有毒的产品吗?市场经济讲究竞争力,而品质是竞争力的保证,我们做好了吗?自己品质不好不努力改正反怪......  -----------------------------  你觉得你与你同事的想法就不偏激吗?三鹿有问题就说明全国的奶制品企业都有问题?因为食品问题时常被曝光就说明全国的食品都不能吃?  我敢说你和你同事每个星期至少要到饭店里吃一两回饭吧?您们觉得饭店里的食品安全吗?干净吗?你觉得饭店里会给你们用非转基因油做菜吗?(看看市场上转基因油与非转基因油的差价)这个你们就不是太在意了吧?至于外国的饭店是否干净,你如果有朋友在国外餐馆打工的话,去问问,蟑螂,老鼠那个都不缺。  东西的好坏其实就是你们脑子里的东西,你们愿意相信它好,它就是好。外国奶粉出事的也不少,恒天然的事就在眼前,没看你们统一标准将他们都看坏。  你们愿意相信它坏它无论如何也好不起来,三鹿的事也有不少年了,你们到现在还在统一将中国的奶制品看成三鹿。不管国家是否采取了应对措施。  所以归根结底还是对国家的信任问题,到头来这还就是个政治问题,也是爱国问题,对自己国家信任缺失的人谈爱国是不是比较勉强?你的亲人朋友如果做错事,你会评判教育他,会给他改过的机会,会监督他,但是不会放弃他,对外人正好相反。你们对国内的食品问题是以什么态度对待的?  就是因为有你们这些即对国家没有信心又喜欢上纲上线的人的存在,国内的奶制品市场迟早要让国外公司给霸占,就像大豆一样,到时候你们的儿孙辈都不得不高价消费转基因牛产的转基因奶的时候,你们就高兴了。
  @hbtomcat
11:04:47  我是河北的, 当年我 小孩 不喝三鹿奶粉, 勉强喝伊利的.  我当年还跟
发脾气, 咱们家孩子不能这样讲究, 不能惯坏毛病,只挑贵的喝.  结果 我老丈人也说, 喝三鹿还不如 喝 村头 加了水的 鲜奶.  我还以为 老丈人在 教孩子 不好.  可是 孩子快一 岁时, 报出3 鹿加 三聚 的事,  幸好当时我
买 的多数是 伊利 的, 当时伊利也有 三聚, 但 印象是 比较 少的.  我孩 子 在 1 岁前 也不......  -----------------------------  @国观小混混
14:40:18  你这种爹就是垃圾  -----------------------------  至少我 想不让 她长 大以后 还 啃老。  都 用 外国的, 有一天, 你 供不起 她喝时, 她还叫你 爹 不?
  @hbtomcat
11:04:47  我是河北的, 当年我 小孩 不喝三鹿奶粉, 勉强喝伊利的.  我当年还跟
发脾气, 咱们家孩子不能这样讲究, 不能惯坏毛病,只挑贵的喝.  结果 我老丈人也说, 喝三鹿还不如 喝 村头 加了水的 鲜奶.  我还以为 老丈人在 教孩子 不好.  可是 孩子快一 岁时, 报出3 鹿加 三聚 的事,  幸好当时我
买 的多数是 伊利 的, 当时伊利也有 三聚, 但 印象是 比较 少的.  我孩 子 在 1 岁前 也不......  -----------------------------  @国观小混混
14:40:18  你这种爹就是垃圾  -----------------------------  你给你孩子吃零食不,喝饮料不,带他下馆子不,如果这些你都做,你和他有什么区别。化学添加剂是现代食品里的必备,都有毒,但是否对人有害只是与剂量有关。除非不吃,否则无人能够辨别那个食品是否绝对安全。
  中国的消费习惯导致普通奶没有销路,中国人拿奶送礼看病人给孩子,家庭没有喝奶习惯,不然现在的奶产量根本不够喝,还是要改变消费习惯,让喝奶成日常消费  
  奶农倒奶是市场经济+食品安全的必然结果。我也喜闻乐道!  当年为了扶贫,发展农村经济,内地西北地区大力推广农民养奶牛致富。奶农分散养牛,奶企去农村收购。  1、结果在小农经济里面就必然出现问题!奶农为了多卖牛奶,就去参水,参水后,为了能通过蛋白质检查,就参三句氰安!这就是源头!三鹿以后,国家改低了80年代以来的奶蛋白含量标准,这样,奶农就不用再为了检验合格而加三句氰安了,(但还是有极少部分的人因为参水实在太多了,所以还是要加三句轻安。)但中国的奶质量就下降了。并且新标准里面并没有杜绝不给加三句轻安,只是要求含量更加低一点而已。  2、另外,奶农的养殖环境,挤奶环境,每天中介去收奶,奶在路上荡了n个小时才运回奶企,造成奶的含菌量注定只能做常温奶,而不能做巴氏杀菌冷冻奶!  3、当年广东奶企、上海奶企就是因为自己养牛,而不是靠奶农,因此她们的奶就没有三句轻安,并且奶不用在路上荡几个小时,因此都能直接做成巴氏杀菌奶供应大城市。国人对国内奶信心下降,加大消费国外奶,另外内地北方奶企为了做好国内奶的质量,就开始加大自己养奶牛量!逐步减少收购奶农奶,因此奶农倒奶是必然的,只是没人愿意说出最后奶农的结果而已。
  应该到密西西比河。。。
  @江中之子2
19:51:17  多少中国人冷眼看中国人自己的笑话,这些人认为中国奶企失败完全是因为奶企自己没做好,这些人也不看看中国又哪个行业是做的没有错误的,对奶企近乎变态地苛求是什么心理导致的?如果以这些人的标准那么中国没有什么是不需要进口的了,中国的医疗没外国好需要进口,中国的老师没外国好需要进口,中国的警察没有外国的好需要进口,中国的大学没有外国好需要进口,中国的政府没有外国的民主需要进口,中国的小孩没有外国的小孩......  -----------------------------  电视冰箱洗衣机之类的都用国产,不用进口的,对你有什么启示?!
  三聚氰胺后遗症
  @tony002
06:07:16  有些农民们总以为自己很聪明,骗骗城里人不碍事,卖水果缺斤短两,卖米面掺杂使假,更甚者增白剂,添加剂,瘦肉精,农药,化工原料能加的都给你往里加, 煤油大米,甲醛白菜,避孕西瓜,苏丹红鸡蛋,大粪臭豆腐,。。。。怪谁呢  -----------------------------
  @中国浙江麻雀
14:35:55  奶农往牛奶中掺三聚氰胺时就应该知道有倒奶的一天。  -----------------------------  是对个体奶农产的牛奶不放心
  @江中之子2
19:51  多少中国人冷眼看中国人自己的笑话,这些人认为中国奶企失败完全是因为奶企自己没做好,这些人也不看看中国又哪个行业是做的没有错误的,对奶企近乎变态地苛求是什么心理导致的?如果以这些人的标准那么中国没有什么是不需要进口的了,中国的医疗没外国好需要进口,中国的老师没外国好需要进口,中国的警察没有外国的好需要进口,中国的大学没有外国好需要进口,中国的政府没有外国的民主需要进口,中国的小孩没有外国的小孩........  ------------------------------  @大神的粉丝
20:07:30  你的看法太过偏激,市场经济讲的是竞争力,国内食品问题是谁搞出来的?是消费者吗?别动不动就上升到政治、爱国高度。不作不会死!当初我同事小孩也吃国产奶,很不幸也查出结石,再加上不断曝光的各位食品安全问题的影响,从此后我的所有同事及他们的亲属朋友不再吃国产奶制品!这怪谁?难道质优价廉的产品不吃,要去吃有毒的产品吗?市场经济讲究竞争力,而品质是竞争力的保证,我们做好了吗?自己品质不好不努力改正反怪......  -----------------------------  其实中国其他行业都有很多明的暗的国产化率要求,这点政府做的很多了,但是食品药品没办法,人命关天的事,不方便用行政命令来改变。一辆汽车,进口十万,国产8万,质量差点,我通过税收或者其他政策,支持一下。一瓶药,进口10万,国产两万,但是进口的一星期能好,国产的得让您老爷子多受一个月的罪,让你娃多发两天烧,这个政府就不好命令你了吧。其实很多进口药都没列入医保和公费医疗范围,这虽然是保护国产药的举措但是也是被人骂的最凶的政策之一了。
  虽然我同情整个牛奶产业链,但我更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三鹿事件后升官的升官,发财的发财,就算有处罚,过点时间就没事了,苦的还是老百姓。
  这能怪谁 自作孽 不可活 古人明训,不做死就不会死这个道理他们应该懂 ....  疯狂的掺假,太贪婪,太卑鄙,想牟取暴利,结果名声坏掉,自己砸了自己的牌子。  曾经国内的乳制品平行业大会上,那么多的厂商被质问卫生质量“你们谁敢吃自己工厂的产品??”结果全都掩口无言。
  @江中之子2 11楼
19:55  楼上回复的有几个人可以说自己所在的行业可以做到完美无缺可以做到世界第一不需要国人倾向性地帮助?风凉话谁都会说当厄运降临到自己头上时你看看还有谁会为你说话,中国的悲哀。  -----------------------------  完美无缺?p民哪敢提这种过分的要求,只求喝不死人而已。  
  @wolf0476 55楼
22:22  @大神的粉丝
20:07:00  @江中之子2 10楼
19:51   多少中国人冷眼看中国人自己的笑话,这些人认为中国奶企失败完全是因为奶企自己没做好,这些人也不看看中国又哪个行业是做的没有错误的,对奶企近乎变态地苛求是什么心理导致的?如果以这些人的标准那么中国没有什么是不需要进口的了,中国的医疗没外国好需要进口,中国的老师没外国好需要进口,中国的警察没有外国的好需要进口,中国的大学没有外国好需要进口,中  ——————————……  -----------------------------  一个要钱一个要命,你给你孩子喝哪种?  
  都是在为几年前的罪过买单。。。当然也可能误伤了一些奶农奶企。怎么说呢,制假贩假是全社会的问题,就算是楼上群情激昂的几位,自己本职工作工作中有没有弄虚作假的?本质上并无不同,只不过牛奶业、食品业因为直接跟生命健康相关所以被关注地更多一些,仅此而已。
  @听雨i
15:40:00  很久很久以前,中学教材上讲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时就是拿往河里倒牛奶做例子的。印象深刻。  不知道现在课本里还有没有这段  —————————————————  政治经济学已经不学了  
  @大神的粉丝
20:07:00  @江中之子210楼9:51  多少中国人冷眼看中国人自己的笑话,这些人认为中国奶企失败完全是因为奶企自己没做好,这些人也不看看中国又哪个行业是做的没有错误的,对奶企近乎变态地苛求是什么心理导致的?如果以这些人的标准那么中国没有什么是不需要进口的了,中国的医疗没外国好需要进口,中国的老师没外国好需要进口,中国的警察没有外国的好需要进口,中国的大学没有外国好需要进口,中国的政府没  —————————————————  国产奶出问题也不全是奶企的问题,国人只盯住奶企,却不看奶农提供的奶源有没有问题,三鹿的三聚菁胺除了企业不严格检查,奶农故意添加三聚菁胺就没有问题?现在奶企还不是不放心奶农,价高质次,所以不少奶企已经自建牧场了,奶农的不诚信是自己害了自己  
  奶业已经是寡头垄断了,定价权在那几个大家伙手里  
  对食品安全这块,处罚的太轻。  
  河南奶农用鲜奶浇地调查:倒奶量不大 先会给牛喝  本报记者 潘志贤 实习生 樊周鑫  近日,一组“河南新乡鲜牛奶滞销 新乡奶农用牛奶浇地”的图片在网上引起热议,图片配发的文字称:“1月9日,河南新乡一养殖小区,奶农用鲜牛奶浇地,每天有1吨牛奶倒进下水道。”此消息一出,迅速被一些网站转发。  事实是否如网上所说的一样呢?中国青年报记者致电河南省新乡市畜牧局求证此事。该市畜牧局回应称,了解该事件后,1月11日,他们迅速成立了调查组,前往事发地调查具体情况。  新乡市畜牧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网上所传图片的事发地是位于新乡市牧野区的绿莹奶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奶牛小区,这里聚集着26户养牛专业户,有1000多头牛的养殖规模。  经调查,该合作社每天约有6.5吨的产量,收奶企业只能消化5.9吨,确实出现了滞销情况。不过,这里并非像网上盛传的“农户将多余的鲜牛奶用来浇地”,也绝不是“1天倒掉1吨”。  “剩下的牛奶将由奶农按各自的产奶量大小收回去再利用,奶农一般以零售或饲喂犊牛等方式自行处理部分生鲜乳,直接倒鲜牛奶的情况少之又少。”该负责人说,通常只有在遇到气温偏高或卖不掉、时间长牛奶变质时才会倒掉。平时,每天会倒掉约20公斤左右的过期奶(包括病牛产的不合格奶)。  经过与新乡市绿莹奶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经理宋全祥交流和实地查看,新乡市畜牧局了解到,1月9日,在该合作社挤奶期间,有两名河南当地媒体记者来采访。当记者在牛场及挤奶厅进行采访拍照时,部分奶农情绪比较激动,开始在挤奶厅倒奶,让记者拍照,后又到附近麦地倒奶让记者拍照。当天倒奶40公斤左右。  “厂家每天只收5.9吨牛奶,多给他们送一点也得拉回来。我们家每天生产牛奶600斤左右,自从厂家收购量减少以后,一部分牛奶要自己处理。喝又喝不完,我们就以每斤0.5元、0.8元的价格卖给养猪场,让猪娃喝牛奶。”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奶农说。  “倒奶事情是真实的,但数量不大。”一位奶农说。“我们先给小牛喝,喝不完就以每斤几毛钱的价格卖给养猪的,实在没人要再倒。”当地奶农说,除非是过期了,不然怎么舍得直接倒掉,“浇麦子会给烧死吧,反正我之前浇树都不行”。  据一位奶农讲,“网上消息发出后,厂家就把我们的奶全部收购走了”。  “鲜牛奶滞销情况已经持续近一年,在近期恶化,此次事件是进口奶粉带来的冲击。作为主管部门,我们感到相当急迫。”新乡市畜牧局副局长宋贻亮告诉记者,新西兰、澳大利亚都有天然牧场,原料成本低,取消关税放开进口后,必然对国内市场造成冲击。  据农业部发布的数据,自2014年2月开始,生鲜乳价格连续10个月下跌,同比下降6.1%。这是放开进口后带来的直接影响。“进口奶粉每吨1.8万元,而生产1吨奶粉需要9吨鲜牛奶,折算一下,1吨进口的鲜牛奶成本也就不到2000元。而目前国内1吨鲜牛奶的成本要到达3500元,奶企收购完可能接近4000元,基本是前者的两倍。”宋贻亮说,在这种情况下,奶企必然会选择用进口奶做原料。  针对近期以来生鲜乳价格走低、个别小区产品滞销的情况,新乡市畜牧局曾多次约见三元、伊利、蒙牛等乳制品加工企业相关负责人协调生鲜乳销售问题。接下来,该市畜牧局将积极协调生鲜乳产销关系,指导奶牛养殖场户科学安排生产,引导加工企业和奶农风雨同舟,共渡难关。  据了解,除新乡市之外,河南省内不少牛奶产区都出现滞销,奶农们觉得生意越来越难做,焦作、济源等地的一些奶农表示,他们每天剩余的鲜奶最多时能有数百公斤,1斤0.5元也没人买,只能倒掉。  记者在网上搜索发现,奶农倒奶事件并不是第一次发生。去年年底至今,青海、山东、广东、河北等地均出现牛奶滞销情况,新鲜牛奶“喂猪浇地”、“倒奶杀牛”等情况时有发生。  针对国内部分地区发生“卖奶难”问题,出现奶农倒奶事件,1月8日,农业部下发了《关于协调处理卖奶难稳定奶业生产的紧急通知》,要求各级地方农牧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全力以赴协调处理“卖奶难”。  农业部表示,将通过协调乳品企业增加收购、启动奶业生产监测、加大政策扶持和救助力度,全力以赴处理“卖奶难”,保护奶农利益、稳定奶业生产。  目前,农业部已启动全国奶业生产周报制度,及时调度生鲜乳生产销售状况,重点收集乳品企业拒收数量、奶农倒奶数量、非正常淘汰奶牛等情况。下一步,农业部将继续及时监测全国生鲜乳生产销售形势,根据形势变化会同有关部门推动适时出台保护奶农利益、稳定奶业生产的政策和措施。  本报河南新乡1月12日电
  升级乳业产业链才能避免下一次倒奶悲剧  升级乳业产业链才能避免下一次“倒奶”悲剧  ■ 一家之言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前提下,商品价格受供需影响波动十分正常,受国际市场的冲击更是不可避免。单纯依靠政府出台政策进行扶植帮助,短期或许能够解决燃眉之急,但从长远来说,依靠政策保护来实现行业发展并不能真正解决乳业困局。  在全球奶价疲弱的背景下,低价进口乳制品正在不断冲击国内市场。从2014年1月份到2014年10月,新西兰进口奶粉价格从42000元/吨跌到21000元/吨,还原成牛奶后的成本约在2.2元至2.5元每公斤,远远低于目前国内3.5元到4.5元/公斤的原奶收购价。  由于饲养成本高企,奶企限收甚至停收生鲜乳,青海、河北、山东、广东等地频发散户奶农倒奶杀牛事件。虽然日前河南新乡畜牧局辟谣称,此前的倒奶图片为奶农情绪激动,配合记者拍照所致,但是,其背后奶农们正在遭遇的危机却是事实存在。  其实早在2011年6月,一些乳企以“卫生不达标”为由拒绝收购散户手工挤奶,吉林长春等地就出现过倒奶卖牛现象。而2012年以来,由于奶牛散养户大量退出,但是规模化牧场未能填补缺口,全国奶牛存栏量大幅减少,“奶荒”严重,原奶收购价格直线攀升。至2014年初,生鲜乳平均价格攀升到每公斤4.27元左右,达近年来的最高点。而反过来,新西兰因恒天然肉毒杆菌乌龙事件,价格下跌,进口奶在中国价格低于中国原奶。  对此,业界称中国乳业目前出现的不是“奶荒”,而是不断出现“奶晃”。因此,业界呼吁政府要出台对奶农、对中国乳业的保护措施,不要让中国奶农倒下,不要让中国乳业倒下。  中国乳业目前正处于转型阶段,的确需要政策支持,也需要政府出台一些保护措施。但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前提下,商品价格受供需影响波动十分正常,受国际市场的冲击更是不可避免。单纯依靠政府出台政策进行扶植帮助,短期或许能够解决燃眉之急,但从长远来说,依靠政策保护来实现行业发展并不能真正解决乳业困局。  目前大部分乳业企业仍以收购分散奶农原奶的方式,相对于国外全产业链的乳品生产模式显得十分原始。而且,因为乳企处于过分强势的地位而常被诟病。乳企可以以原奶的质量问题而凌驾于奶农之上。这样的原始生产方式已经无法应对日益开放的奶业市场挑战。过去国外进口乳制品的渠道有限,而目前国外奶源进入中国的渠道已经日益多元化。因此中国的原奶必须面对国外乳制品的冲击。  乳企对于奶农,最大的问题是质量和价格,而奶农对乳企最大的问题是价格和成本。两方面的问题看似矛盾,实际上完全可以通过整合升级产业链得以解决。目前应当推动的是,将乳业厂商和散户的关系从对立转为合作,使其成为同一产业链上密不可分的两环。积极扶持奶牛大户、联户经营、家庭牧场等经营主体,扶持奶农合作社发展,提高奶农组织化程度和整体竞争力,养殖场规模化之后,不仅仅有利于降低原奶的供应成本,还能够增加奶农与乳业之间的议价能力。  此外,通过乳企与奶农双方互相的深入参与,乳企能够进入奶农的生产全过程,则能够掌握奶农的生产标准,这对于解决中国乳业长久以来的安全问题同样帮助巨大;而奶农与乳企形成合作,则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这在国外的合作农场是屡见不鲜的。而这也几乎是提高目前中国散户奶农集约化生产水平的唯一途径。  □郁慕湛(财经评论人)
  @不做浪子
16:28:23  奶农倒奶是市场经济+食品安全的必然结果。我也喜闻乐道!  当年为了扶贫,发展农村经济,内地西北地区大力推广农民养奶牛致富。奶农分散养牛,奶企去农村收购。  1、结果在小农经济里面就必然出现问题!奶农为了多卖牛奶,就去参水,参水后,为了能通过蛋白质检查,就参三句氰安!这就是源头!三鹿以后,国家改低了80年代以来的奶蛋白含量标准,这样,奶农就不用再为了检验合格而加三句氰安了,(但还是有极少部分的人......  -----------------------------  是的 上海光明乳业是自己的牧场 从养殖到加工最后配送1条线
上海本地市民还是很信任光明的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夫君太多谁的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