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2017光伏行业继续倒闭还很幼稚

的相关内容
① 按行业浏览② 按名称或内容关键字查询
① 电话购买【订购电话】010- 400-007-6266(免长话费)② 在线订购点击&&或加客服QQ进行报告订购,我们的客服人员将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③ 邮件订购发送邮件到,我们的客服人员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您可以从网上下载&&或我们传真或者邮寄报告订购协议给您;
通过银行转账、网上银行、邮局汇款的形式支付报告购买款,我们见到汇款底单或转账底单后,1-2个工作日内;
开户行:中国建设银行北京房山支行帐户名:观研天下(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帐 号:00
2017 china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全国统一客户电话:400-007-075101 ICP备案: |  |  |  |  |  |  |  |  | 
·&<font color='#12-9-24
·&<font color='#12-9-24
·&<font color='#12-9-24
·&<font color='#12-9-24
·&<font color='#12-9-24
·&<font color='#12-9-17
·&<font color='#12-9-17
·&<font color='#12-9-17
·&<font color='#12-9-17
·&<font color='#12-9-17
当前位置:&&&&
正在阅读: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全方位介绍
【关键词Tag】太阳能研究报告 太阳能市场调研 太阳能投资分析
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全方位介绍
(http://www.chinairn.com) 日期:
中研普华报道:
【出版日期】 2012年9月
【报告页码】 350页
【图表数量】
【出版日期】 2012年9月
【报告页码】 350页
【图表数量】
【出版日期】 2012年9月
【报告页码】 350页
【图表数量】
【出版日期】 2012年9月
【报告页码】 350页
【图表数量】
  许多人提到光伏的产业链,大都想到从多晶硅到电池组件。其实,这些只是太阳能光伏产业链中的极少一部分,只是浮在表面的一些显而易见的环节,而真正的太阳能光伏产业所涵盖的产业链,要广得多。多晶硅到组件,其实只是光伏产业链的主原料链中的一部分,除了主原料链外,还有辅料链,装备链和产业服务链。本文就针对四条链来进行一个简要的分析。
  一、 主原料链:
  图1:光伏产业链的主原料链
  这个主原料链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光伏产业链。源头是从蕴藏在大自然的硅石开始。而原料链的第一个环节就是金属硅的冶炼。
  1.1 金属硅环节
  金属硅是用大自然界蕴藏极为丰富的硅石来冶炼的。硅石的成分是二氧化硅,也叫石英,纯些的就是水晶。从硅石到硅本质上是一个还原过程,因此还要用到还原剂碳,碳有直接用煤炭的,也有用木炭和焦炭的,近期光伏则主要用的是石油焦,原因其杂质较纯。
  金属硅出来之后,原料链按照不同的路线开始分叉。目前主流的技术路线是晶体硅的路线,而薄膜硅是另外一条路线。
  1.2 晶体硅路线环节
  晶体硅光伏电池路线,是从金属硅开始,得到更纯的太阳能级的多晶硅,然后制作成电池的路线。对于从金属硅到多晶硅的提纯,分为两个主流路线,一个是化学法,也就是目前主要应用的西门子法,它是将金属硅先转变为三氯氢硅,然后再进行分馏和精馏提纯,得到高纯度的三氯氢硅后,再还原而成。
  另外一个方法,是物理法,目前统称为冶金法。它是直接对金属硅通过一些手段将杂质取出而得名。因为硅在整个提纯过程中未发生化学反应而得名。
  化学法的纯度较高,但能耗和成本也较高,污染处理成本较大。冶金法电耗低,成本低,无污染,但目前的纯度还比西门子略低一些。但生产光伏电池已经不存在问题了。
  多晶硅之后,晶体硅的工艺就比较一致,从多晶硅直接铸锭切片,然后制作电池;这就是多晶硅电池片的路线。从多晶硅先拉单晶,再切片,然后制作电池,这就是单晶硅电池的路线。
  电池片制得后,就是组件封装。组件封装其实也包括许多材料,如白玻璃,EVA等,但那些属于辅料,将在后面叙述。
  通常意义的光伏产业链就似乎到此为止了,其实,这只是光伏产业这个大冰山中露出的一角。
  1.3 薄膜硅路线环节
  薄膜硅的源头,也是采用金属硅,先制成硅烷气,然后通过气相沉积技术在薄膜衬底上形成非晶硅薄膜,之后制作PN结,形成薄膜电池组件。
  除了用硅作为薄膜外,还有用碲化镉、砷化镓、和铜铟镓硒()等材料作为原料的。由于大自然所蕴含的所有元素中,硅占了四分之一多(27%),另外氧占了42%,因此,其余的元素很少。尤其是碲、镉、镓、铟等,都是电子行业和航天产业的极其宝贵的元素,如果用在光伏发电这样大规模的场合,无异于焚琴煮鹤。
  2009年9月某美国薄膜公司到中国内蒙号称要投资2000MW薄膜电站,但该公司要求在中国采购碲和镉,名义上是在中国设厂生产这些电池,但这里面的真实动机,就值得好好地打个大问号。因为碲和镉目前在世界上已经极为稀缺,欧美日列强觊觎中国的这些元素已经很长时间了。如果该公司在中国采购2000MW电池所需要的相关元素,那么,届时,即便将该电站全部送给中国,可能也不及这些资源流失所给中国造成的损失的什一。
  1.4 光伏电站
  组件后的电站也包括不少东西,例如支架、汇流盒、电缆、逆变、追日系统、等,这些属于装备类,将在后面的设备链中细说。
  二、辅料链:
  光伏产业的辅料链在光伏产业中所占的比重非常大,但常常为人们所忽视。
  由于光伏最终产品涉及的辅料数量和品种较多,因此,这里以硅片为界,分为硅片前和硅片后两个部分。
  2.1 硅片前辅料
  主要是提纯和生产多晶硅、单晶硅所用的辅料。包括:氯产品如盐酸、氯气、三氯氢硅等,氢气以及氢氯化所用的气体,多晶硅铸锭用的氮化硅粉,惰性气体,以及其它反应气体。
  在多晶硅铸锭时用到的石英坩埚,铸锭炉和单晶炉内用的石英坩埚(又分为石英陶瓷坩埚和石英玻璃坩埚),隔热用的碳毡(分为硬毡和软毡),以及工作时需要消耗的温度传感器件。
  此外,在多晶硅铸锭和单晶硅拉制时,还需要用到保护气体和反应气体。
  2.2 硅片后辅料
  在硅片切割过程中,要用到切割线(包括钢线、钼线、金刚砂线)、切削液、金刚砂微粉(或称碳化硅微粉;在硅片切割后清洗时,要用到各类的碱、酸和纯净水。
  硅片切割后,进入电池片生产阶段,此时除了前期对于硅片的清洗制绒外需要各类酸碱和纯水辅料外,扩散还需要用到三氯氧磷气体,PECVD要用到硅烷气体,电极加工要用到银浆和铝浆,这些辅材的消耗量甚至不亚于主原料硅的价值。
  在组件加工方面,要用到白玻璃,EVA薄膜(近期也产生了用有机硅薄膜的新产品),铝合金框(最近开始使用工程塑料代替),还有各种粘结剂。
  在电站建设方面,则主要是电缆和支架材料。支架材料目前以钢结构为主,也有采用铝合金和工程塑料代替的。
  三、装备链:
  如果从产值上看,光伏产业价值最大、最先启动的市场,其实不是光伏电池和组件,而是装备市场。我们依然以硅片为分界线,分两部分来看。
  3.1 硅片前装备
  首先,金属硅的冶炼需要矿热炉,还有除尘设备;此外变压器和破碎及硅石清洗设备也是免不了的,不过,由于金属硅产能现在中国是过剩的,因此,这些设备目前还算便宜。
  金属硅炼出来后,如果后面采用冶金法生产多晶硅,还需要用精炼炉进行炉外精炼。通常采用中频感应炉比较多,一台10000KVA的矿热炉,可能要配到10到20个5T标准铁容的中频感应炉。
  如果采用西门子法,那么,精馏塔、还原炉,氢化装置,氯化装置,这样一套装置造价不菲。随着国内的西门子法多晶硅厂的增加,相关设备国产化的程度也越来越高,现在,无论是精馏塔还是还原炉,已经都有国产的了,氢化装置(包括热氢化和冷氢化)和氯化装置也已经有了。
  如果采用冶金法,那么,粉末冶金设备,湿法冶金装置、真空熔炼装置是少不了的。
  多晶硅出来后,多晶硅的铸锭炉、单晶炉需求量更大,接着是破锭机、铸方设备、倒角抛光设备,硅片多线切割机、硅片清洗设备,等。
  可以看到,以上的装备量是非常巨大的。以多晶硅为例,到2009年底为止,中国的多晶硅总产量不到20000吨,按现价产值计算,还不到 100亿人民币的产值,但中国在多晶硅厂所花费的设备投入至少已经1000多个亿下去了。而这个装备市场,却是被我国许多投资者和企业家所忽视的。
  3.2 硅片后设备
  电池生产的清洗制绒设备,扩散炉、PVCED、丝印机、烧结炉,有了这些,才能生产出太阳能电池片。然后,层压机是将生产组件的主要设备,但是,玻璃的生产,EVA薄膜的生产,也同样需要大量的设备。
  组件出来后,要安装在支架上。如果是地面电站,还要加上追日(跟踪)系统,这些也属于光伏发电装备了。
  组件出来的直流电要经过逆变器、控制器才能变成交流电,如果要并网的话,还要有同期装置,对电网进行相位和频率跟踪才能并网。
  按目前的行情,组件价格大约是每瓦12元左右,而系统的造价大约每瓦为6~8元。也就是说,一个100MW的电站,系统地造价大约为6~8 个亿人民币。如果按照总书记在纽约的承诺,2020年新能源发电达到15%,而其中只要有40%是光伏的话,年新增至少要达到1000GW,那么,设备价格即便降低一个数量级,按每瓦1元计,也将达到1万亿元人民币/年,因此,如果大规模上光伏电站的话,组件后的系统装备的市场也不可忽视。
  如果不是并网电站,而是用户端或离网型,那么,还要考虑储能系统,包括蓄电池和充放电控制系统。鉴于目前的铅酸电池在容量上和环保方面还有不少问题,因此,研究开发能够进行大容量、长寿命、高效率的储能装置,不仅是当务之急,而且也是一个潜力非常巨大的市场。
  四、光伏服务链
  除了上述的主原料、辅料和设备外,光伏产业还有一个潜力很大的链,就是服务链。服务链我们分为硬件和软件两方面。
  4.1 光伏测试仪器设备
  光伏产业的服务链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测试服务。测试服务贯穿于所有的主生产环节,也是前期研究和开发的重要技术保证。测试服务的水平,主要取决于测试分析设备。
  对于硅材料的生产来说,测试仪器包括,常规化验分析仪器,这在硅材料、尤其是多晶硅的生产是非常重要的。对于高纯度的硅材料,成份分析仪器有ICP-AES(等离子体原子光谱仪),ICP-MS(等离子体质谱仪),GDMS(辉光放电质谱仪),二次离子质谱(SIMS),均需要用来进行生产过程中的硅材料的杂质成份测试。此外,还有傅立叶红外分光光度计,用来测试碳氧的含量。
  而对于硅材料的研究方面来说,还有RBS(卢瑟福离子背散)测试,电子束显微技术(SEM扫描电镜、TEM透射电镜技术),EBIC(电子束诱导电流技术)、SPM(扫描探针显微学)、DLTS(深能级瞬态谱技术)、等,都是光伏材料研究不可缺少的设备。
  对于电池和硅片的生产,则主要有:电阻率扫描测试仪,少子寿命扫描(微波光电导、激光电导、波导法等),粒度测试,硅锭硅片探伤仪,单片光电转换效率测试仪,漏电流测试仪、组件转换效率测试仪,光度计等。
  长期以来,测试设备出了常规的化验分析设备外,绝大多数仪器我国还不能生产,还需要依赖进口。近年来,在电阻率测试、光电转换效率测试等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进展,但取得国际权威机构认证和互认的还较少。测试仪器的缺乏,也是中国光伏行业不能快速发展的一个瓶颈之一。
  4.2 光伏技术研发服务
  由于光伏产业目前还是一个幼稚的产业,无论从基础理论研究、材料研究还是器件研究、器件制造工艺,以及应用研究,都还处于一个产业成长期的极初级阶段,许多应当进行的研究都没有开始。制造工艺也还十分原始。因此,无论从企业还是从政府,对于研发进行足够的投入,都是意义十分巨大的。
  例如,光伏电池光致衰减的机理,温升衰减的机理和遏制措施,如何廉价地大规模生产光伏电池和组件,为什么光伏电池的原材料的成本和数量较低,但最终成本却很高?这些都是涉及到基础材料研究和制造技术的一些深层次的课题,需要进行大量的研发工作。而一旦这些研究取得突破,那么,光伏发电的成本就有可能在目前的基础上,再下降一个数量级,那时,光伏发电的普及将不再需要任何的补贴,而真正成为人类的光明使者和福音。
  4.3 光伏教育培训服务
  光伏产业由于是一个新产业,因此,没有现成的人力资源。需要从半导体、冶金和制造业获得人才。但无论如何,各种等级的培训是不可缺少的。
  从基层说起,技术工人的培训上岗,是目前各个企业最急需的服务。良好的培训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成本,不仅是人力资源成本,更多的是生产成本和浪费的减少。
  对于中高层的技术人员,则需要进行光伏专业的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目前,中国已经有个别大学与光伏企业合作,开立了光伏方面的专业、甚至学院,但获得政府部门正式认可的还没有。
  随着光伏产业的发展,光伏产业大军将迅速扩大,最终仅中国的从业人员可能就要上千万之多,因此,职业教育和培训,也是一个不小的产业。
  4.4 物流服务
  任何一个产业都会涉及到物流。但是,光伏产业对物流的需求,却往往被人低估。
  已多晶硅的生产为例,一万吨多晶硅,每年就需要进出大约三万吨的货物。更不谈金属硅了。而对于组件来说,仅仅一个100MW的光伏电站,就需要1000个40尺的集装箱车辆进行运输成品,而原料则更多。而电站的安装,支架的运输量要比电池组件大五倍左右,也就是需要5000个大型货车进行运输。
  如果按照胡总书记的新能源的15%的目标,每年光伏发电装机量将达到1000GW,那么,将需要50万辆货车来运送光伏组件和支架,这还没有包括前段的中间产品。因此,光伏产业对于物流的需求,将接近钢铁和煤炭对于运输的需求。
  五、结语
  以上,对于光伏产业链做了一个简单的描述。希望对于那些对光伏产业有兴趣的人能够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东西。现在的光伏产业还很年轻和幼稚,离成熟还很远,而这也正是这个行业的魅力所在。
  现在纵横四海和历史,能够找到像光伏产业这样,产业链如此之长、增长率如此之高、成长期如此之长、市场潜力如此之巨大的产业,不去说上下五千年,至少上下二百年,您能否找出第二个来?
分享本文地址:
与【】相关报告为何中国光伏屡遭“劫难”_网易新闻
为何中国光伏屡遭“劫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美国对华光伏“双反”还未解决,来自加拿大的光伏 “双反”又来袭。12月5日,加拿大边境服务局(CBSA)宣布,正式启动对来自中国的晶硅光伏组件和层压件产品“反补贴、反倾销”调查。美国对华光伏“双反”将在12月11日终裁。此外,加拿大边境服务局(CBSA)12月5日宣布启动对来自中国的晶硅光伏组件和薄膜太阳能产品进行反补贴、反倾销调查。按照加拿大对华光伏企业的“双反”计划,加拿大国际贸易法庭将在日前核实是否来自中国的企业有低价倾销或享受补贴,并将于日进行初步裁决。而屡遭“双反”的原因值得我们思考。
加拿大对中国光伏提起双反
提起“双反”调查的企业,是加拿大的光伏生产商EclipsallEnergyCorporation,HelieneInc.,SilfabOntarioInc.和SolgateInc.(下称“申请人”),他们在今年10月1日代表加拿大光伏组件和层压件生产商,向CBSA申请要求对来自中国的这两类产品启动“双反”调查。被调查产品是:原产于或出口自中国的光伏组件和层压件,包括其他共同运输或包装的层压件;由非晶硅、碲化镉或铜铟镓硒制造的薄膜晶体硅产品。申请人指控的反补贴调查期为日至日,被调查的补贴项目内容包括:特殊经济区优惠性补贴项目、贷款类项目、拨款类项目、所得税项目、原材料和机器设备的关税增值税减免项目、政府低于公平市场价格提供货物或服务项目(包括多晶硅、铝型材、电、太阳能玻璃等)、土地使用费减免、高于公平市场的价格向国有企业销售货物等。申请人要求对华光伏产品“双反”的理由是,因中国的补贴和倾销,导致加拿大企业损失和失去市场份额,减少就业、破产或倒闭。加拿大国际贸易法庭将在日前核实上述情况,于日进行初裁。一位行业分析师表示,虽然中国企业对加拿大地区的光伏出口量并不是最大的,但加拿大和美国等进行的“双反”行为,会直接影响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光伏出口政策,有可能会对中国进行较大的限制措施。“不排除日本、泰国和南非等国家效仿,这些国家一旦出台较多的或者特殊的出口限制措施,中国企业有可能会猝不及防。”
美国对华光伏“双反”
根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官方网站显示,中美“双反”(反倾销、反补贴)相关调查已进入“终结”阶段,其已于10月14日重新展开相关的问卷调查,此后将举办公听会等必要程序,美国商务部预计于日公布对华光伏产品反倾销、反补贴的终裁结果。此次双反调查并不是美国对我国发起的第一轮光伏产品“双反”调查,早在日,德国光伏企业太阳能世界公司的美国分公司(Solar World)联合其他6家生产商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与美国商务部提出申请,要求对中国出口的太阳能光伏产品进行双反调查。美国商务部于2012年10月裁定对中国光伏产品及组件征收18.32%~249.96%的反倾销税,以及14.78%~15.97%的反补贴税;同年11月,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通过此项裁定,做出最终裁决。今年1月23日,美国商务部又宣布,对从中国内地进口的晶体硅光伏产品发起第二轮“双反”调查,同时对从中国台湾地区进口的晶体硅光伏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美国商务部表示,发起这项调查是回应太阳能世界公司美国分公司的申诉,该公司称,中国内地和台湾地区出口到美国的晶体硅光伏产品存在倾销行为,同时,中国内地出口商收到的政府资金补贴幅度也超过准许范围。而且此次调查产品范围从“晶体硅光伏电池”扩大到了“晶体硅光伏产品”,包括电池、组件、层压材料、太阳能电池板等。今年6月3日,美国商务部再次裁定,初步认定从中国进口的晶体硅光伏产品存在补贴行为,要求对35.2%的中国产太阳能电池板征收额外进口关税,这也标志着2012年以来光伏业贸易战的进一步升级。按照美国对华光伏二次“双反”计划,美国商务部会在今年12月11日公布对华光伏产品的终裁结果。如果美国的二次“双反”最终落地,将会影响中国高达30亿美元的光伏产品出口。在美国宣布对华光伏二次“双反”之后,天合光能、海润光伏和阿特斯等企业纷纷表示强烈谴责。国内光伏企业寄希望通过价格承诺等方式化解美国的二次“双反”。
没有筹码还击
今年年初的1月23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称,对进口自中国的晶体硅光伏产品发起“双反”调查。与2011年11月份启动的第一次“双反”不同在于,已不仅针对晶硅类光伏电池,而是将调查产品范围扩大至铸锭、硅片、电池、组件等几乎全部晶硅类光伏产品。并且,从区域看不仅仅是中国大陆,还有中国台湾地区。1月份,我国商务部对自美国进口的太阳能级多晶硅的反补贴税率为0%至2.1%,反倾销税率为53.3%至57%。“之所以中国可以理直气壮地提出 双反 ,是美国国内需求不足。”一位知名光伏企业高管介绍说,“中国光伏产业下游发展迅猛,美国对中国市场高度依赖。”“虽然中国希望通过多晶硅 双反 将其堵住,但事与愿违,因为有加工贸易政策,进口没有受到影响,策略上我们还是占了下风。”上述高管直言,“中国企业只有等着最终裁定。”据上述高管介绍,我国多晶硅进口一直主要采取一般贸易方式。利用加工贸易政策进口多晶硅加工成光伏产品出口的贸易行为,主要是2012年下半年商务部公布对美国、韩国、欧盟多晶硅“双反”立案调查之后,进口企业意在利用加工贸易政策,进口多晶硅原料时不征收进口环节税,而实行海关监管保税,出口光伏制成品时也不再征收增值税。如允许多晶硅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在多晶硅“双反”裁定后,就无法对此类贸易项下的进口征收惩罚性关税,无法扼制进口多晶硅的恶意倾销行为。“造成了美国原料、设备等都进口到中国,但是现在中国做出来的产品一点都不让进去。这与我们加工贸易政策是很违背的。”上述高管表示,“我们的加工贸易政策是,你的原料给我,我加工完,产品再返还给你,然后你付我加工费。”“加工贸易是要对等的,但是并没有。”一家光伏企业相关人士表示,“反倾销也是一种手段,但目前反倾销政策和加工贸易政策是矛盾。”中方企业在美国遭遇“双反”调查,就美国而言,并非是空穴来风、没有法律依据的。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戴龙教授表示,一般来说贸易救济措施都具有保护本土企业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也还是得到现有的WTO法所认可的,但是美国肆意发动这种“双反”措施,是不是违反了WTO的现有法律,这个需要个案分析,甚至当双方僵持不下时,需要一个第三方的认定,比如说WTO争端解决机制以及专家机构的裁决来进行认定。不能简单地通过表面现象来进行认定,也不能简单地认定中国的光伏企业没有问题,比如政府的某些做法,以及某些补贴确实和现有的WTO规则不相符合的地方,但是美国认定的中方企业存在倾销、补贴的行为,同时对中国征收了反倾销税与反补贴税,这本身其实在国际法上是有争议的,到底是不是滥用,这需要WTO的争端解决机构来进行裁决。
屡遭“双反”的原因
在美国第一轮光伏产品反补贴刚刚结束之际,中国光伏生产企业的元气正在恢复,美国继而发起第二轮光伏产品反补贴,其原因值得思考。戴龙认为,中国所生产的光伏设备的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优势明显,而且中国企业所出口的光伏设备时间比较久,最近几年内,遭到包括美国、欧盟在内的发达国家的一系列的贸易救济调查,这些调查本身确实对中国国内的光伏产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不只是此次美国发起的第二轮“双反”调查本身,还包括欧盟对中国发起的“双反”调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多数发达国家在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受一定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影响,纷纷举起贸易救济的大棒,对中国正常的出口贸易进行“双反”调查。戴龙同时指出,中国企业本身的贸易出口行为也存在问题,也就是说由于中国企业长期以来积压的一些产能过剩,导致中国的光伏产品大量依赖国际市场,特别是依赖发达国家的市场,所以才导致了这两年欧美国家对我们发动频繁的贸易救济调查。虽然我国政府也在政治层面上,包括领导人出访,或者其他的渠道上同其他国家进行了磋商,但是没能够,或者说不可能在根本上来遏制他们的贸易救济行为。第二个原因是光伏产品作为一个绿色能源大环境下的新兴经济领域,与反补贴其他传统领域相比,光伏产业是代表了一种新能源行业,是各国包括欧美国家都在其国内大力倡导的领域。中国的光伏产品也在飞速发展,在很多方面是与他们站在了同一个起跑线上。由于我们的天然劳动力以及原材料方面的优势,使得我们的产品比他们的产品更具有竞争力,当这种产品出口的时候,很容易遭到这些进口国相关产业的抵制,会要求他们的相关政府部门来发动所谓的反补贴调查。另外,美对本土可再生能源设备发展的自身保护,也可以说是导致中方企业频繁遭受反补贴调查的原因之一。盈科律师事务所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专业委员会主任王俊林表示:“价格差异也是中国出口的光伏产品遭遇困境的原因之一,美国认为中国的光伏产品以低于公平的价值销售,给美国同类产业造成了损害。”最后一个原因是光伏产业是我国政府大力扶植的产业之一。王俊林指出,我国根据国际政策发展的方向给予新能源产业一定的补贴,但是,我们在入世的过程中,并没有对发达国家给予公平的司法经济国家待遇,因此,这也是导致欧美等发达国家对中国发起了“双反”调查的原因之一。
如果美国商务部做出最终裁决认为中国光伏设备存在倾销的行为,下一步可能会进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终审调查。对于中方企业如何应对方面,戴龙认为,对中国企业来说美国还没有最后决定来对中国征收反补贴税,对于结果仍是有回转希望的。戴龙认为,目前中国企业所能够采取的救济方式,首先应该按照美国的反倾销规定据理力争,如对举证的积极应对,在最终结果出来之前,争取尽可能地与美方通过“价格承诺”这种方式达成一定程度的“和解”,这也是现有的WTO法律所认可的方式。这种“价格承诺”在得到对方认可的情况下,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最终结论还没有出来之前,中国的企业还是有一定的回转余地促使美国最终不发动贸易救济。美国发动对中国的“双反”调查时,还有替代国调查问题。所以替代国调查同样也是解决途径之一。只要企业能够证明自己的生产、运营是按照一般市场经济国家的方式在进行,就可以不按照美国认定的某一个替代国来对待,这在国际法方面是可以得到法律支撑的。企业可以通过证明,使得美国至少不会采取对中方企业来说相当不利的“替代国”认定中方企业存在某一个比较高的倾销、补贴幅度,进而征收一个比较高的反倾销、反补贴税。戴龙说:“中方企业在维权时,受我国传统文化影响,存在一种厌诉、怕诉的心理倾向,这是不能积极应诉的原因之一。”因为但凡反补贴调查被发动,涉及的企业面会非常广,企业可能也不会愿意起到带头作用,宁愿承担相应的惩罚责任,这也是中国企业存在的弊端。这首先需要中方企业来改变这种观念,其次需要中国政府以及专业人士,做到更适合的配合工作,说服企业来积极争取自身利益。最后,中国企业本身应该对海外与国内市场进行一定的考量。中国企业现在应该思考如何多元化经营、分散风险,不断扩展新兴市场和国内市场,培育自主技术以及自主产业。
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初期,大批国内资金流向国外是不争的事实。当时,国外光伏企业向中国光伏企业高价销售设备,成功在中国市场掘到了其新能源领域的第一桶金。但在国内光伏企业尚未建成投产之时,美国就迫不及待地实施了一系列对中国光伏产业的打压政策。一方面,用长单高价捆绑国内下游企业,在多晶硅从400美元/公斤下降到20-30美元/公斤的时候,仍要求中国企业继续履行高价长单,否则面临极为严厉的惩罚措施。当年尚德解除长单的代价就是直接赔付给美国MEMC公司2.12亿美元巨额资金;另一方面,低价倾销多晶硅产品打压刚刚兴起的国内多晶硅行业,直接造成了国内90%的多晶硅企业停产或倒闭。时间可以还原历史真相,以史为鉴也可知得失。美国出台的一系列措施,不仅让我们看清美国“双反”中国光伏产业的目的,也让我们明白美国要打压的绝不是国内光伏产业链上的某个环节,而是国内整个光伏产业。但是,同在“双反”漩涡里的中美,相较美国行业暂时搁置分歧,采取一致对外的策略,中国企业在处理国际贸易纠纷时则显出较为幼稚的一面,部分企业不仅不能和国家政策保持步调的一致,还出现了“钻”国家政策空子的情况。力成本低于每瓦0.3美元。光电协进会指出,以此来看,台湾在未来的竞争上仍有机会,如果能与产业合作,完成耐久性测试,以及完备工艺技术等商业化阶段,或许有助于尽快将太阳光电的主流技术推进下一世代。中国发展国内光伏产业是国家能源战略中的百年大计。为完成2009年中国对全球承诺的15%清洁能源指标,在国内水电、核电发展放缓的情况下,光伏产业将在未来承担更大的责任,这同时也意味着光伏行业未来的发展空间将更加巨大。有消息称,2020年,国内光伏100吉瓦装机规模或将再次上升到150吉瓦,届时,国内光伏产业的主动权一定要掌握在中国自己的手中。当产业利益大于行业利益,行业利益大于企业利益,什么样的选择才是国家利益至上,这一问题需要当下国内光伏企业的思考,只有全国光伏同一盘棋,我国才有可能在未来拥有光伏领域的话语权和谈判权。
  (资料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证券日报、第一财经日报、法人、新华网、中国企业报、能源网)
(原标题:为何中国光伏屡遭“劫难”)
本文来源:中国经营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光伏行业继续倒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