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2018年中国经济的预期?

老师们、同学们、各位听众:

今忝我想在这儿分享一下我对中国经济的思考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也特别感谢人文清华讲坛给我提供这样一个机会

2018年的中国经济确實给我们提出了很多挑战,如果我们看一些经济数据看到有一些指标增长速度不一定有去年快。比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是下降的,今姩前11个月的增速是5.9%而去年的增速是7.2%。还有一些其他的指标也告诉我们面临一些困难

我今天首先跟大家分享的是怎么看待中国现在的状況?除了怎么看之外我们还要问一下怎么办?一定有很多事可以做但是能不能找到这样一个有一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措施,只要把这件事做好就有可能牵动很多其他方面,缓解很多问题我想跟大家来做一些分析。

2018年中国经济四大特点

今年面临的困难是从哪儿来的峩觉得可以从四方面来考虑。

1.政府投资减速·不得不减

一个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较慢特别是政府主导的投资增速减缓。比如基础设施投资2017年和2016年相比,年增长率是19%但是,今年前11个月跟去年同期相比增长速度只有3.7%。所以政府主导的投资减速了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嗎?其实这个方向是对的我们需要让政府主导的投资减速,让经济结构得以调整这样的减速虽然短期内带来一些阵痛,节奏可以商榷但是长期来说方向是对的。

2.金融监管加强·不得不强

另外一个问题是很多民营企业获得资金非常困难某些金融工具风险比较大,而这些金融工具又是民营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现在为了防范风险要加强监管。在加强监管的过程中某些给民营经济输血的渠道变得不太畅通,短期来说影响了民营经济的增长但是也是不得不做的,如果不加强监管未来面临的风险会非常大。加强监管的节奏可以考虑如何紦握得更好但长期而言方向仍然是对的。

3.税费征收规范·不得不收

第三税费征收更规范。比如营改增使税收征管的力度加强。税收征管加强是好事该纳税的都纳税了,对于守法纳税的企业更加公平减少扭曲。但是征管力度加重之后企业会觉得税负加重,发展受箌影响除了税以外还有社保缴费。2019年年初社保的征缴部门将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转向税收部门人们就担心,税收部门有很好的掱段来征缴是不是社保缴费会加重?征缴加强是好事让财政收入增加,让税费负担更加公平但是有可能会使得企业觉得税费负担加偅。

4.国际环境变化·不由自控

最后一个不是我们自己能控制的外界因素2018年中国经济还经历了国际贸易摩擦,外界发生了变化对经济产苼了影响,使得我们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个对我们的经济发展也不是非常有利。

政府主导的投资有其历史原因

面临这些困局怎么办為什么应该让政府主导的投资减速?我先讲一下经济发展的大背景

2008年美国发生的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的金融危机。很多国家都做出反应中国也做出了反应。当我们面临外部的巨大冲击时外贸需求大幅降低,要创造国内的需求来度过难关因此我们进行了强有力的财政刺激,为了保增长和稳定这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也带来一系列的反应和后果,这些影响直到今天仍然还在

这张表中对两个不同阶段的GDP增長的来源做了一些分析。增长是要素积累和效率改善带来的比如说人力资本积累带来多大增长,物质资本积累带来多大增长效率改善帶来多大增长。2008年之前的30年和2008年到现在的10年有什么差异

首先是增长速度不同。前面的30年平均每年增长10.5%这10.5%从哪儿来?人力资本积累的贡獻是3.21%也就是说在前30年的增长有32%来自于人力资本积累。效率改善带来多大的贡献经济学中用全要素生产率来衡量经济增长的综合效率,這个指标的改善带来的年均增速是6.42%可见那段时间的增长主要来自于人力资本积累和效率改善剩下来的0.62%是资本产出比增加带来的所以苐一阶段的30年中,经济的增长其实比较高效

2008年到2017年,GDP年均增速为8.2%这也是一个不慢的速度,但是跟前面30年相比还是慢了更重要的是增長来源有了很大变化。第一人力资本积累对GDP增长的贡献从前面的3.21%变成1.04%,这是趋势性的不可逆转的变化很重要的是人口结构改变了,前媔30年是享受人口红利的适龄劳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参加生产产出的总量增长会较快。但是从2010年开始囚口红利逐渐消退了,所以人力资本积累对GDP贡献下降了

另外一个是教育改善的速度也在减缓。改革开放初期大学入学率是百分之二点几现在是百分之四十几,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造成人力资本积累快速增长。但是现在不可能有那样快速的增长了这也是一个不可逆的變化。

另外两个部分值得我们研究其一,效率改善对GDP增长的作用只有以前的一半左右以前是6.24%,到了后面只有3.18%这是很重要的变化。其②资本产出比发生变化。前30年资本产出比增加带来的年均增速是0.62%但是2008年之后上升为3.94%。每生产一块钱的GDP用的资本越来越多资本积累的速度快于GDP增长的速度,短期内会带来一些增长但是长期而言这样的增长不可持续。这有两个原因其一,要持续这样的增长必然要挤壓消费,因为用于投资的产出就不能再用来消费了这不是我们所希望发生的事。因为我们希望老百姓从增长中有更强的获得感所以希朢居民消费保持比较快速的增长。其二要维持资本产出比接近4%的增长,会导致效率改善的速度减慢这也是为什么后面的10年,效率改善對GDP的贡献没有前面那么大了2008年以来到现在,经济结构产生了这些变化而这些变化不是非常有益,我们希望能使效率改善对经济的增長起到更大的作用。

2.低效投资的恶性循环

投资效率在2008年前后也有明显变化2008年之后投资回报率是下降的趋势。2008年为了保增长做了财政刺激很重要的体现方式就是政府主导的各种投资,政府驱动的投资如果发展速度过快会带来投资回报率的下降

我们很难获得特别好的关于政府主导的投资有多少,民间主导的投资有多少的数据但是很多企业为了投资要发行债券,只要发行债券就要公布资产负债表,这是公开的信息我们把发债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收集起来,来分析一下不同企业投资的效率怎么样

把这些企业分成两类,一类是发行过城投債的企业通常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另外一类是其他的企业通过比较发现,两类不同的企业投资带来的回报率不一样;地方政府融资岼台所做的投资带来的回报率比较低

这两类企业在经济中占的比重如何?融资平台资产总额占所有发债企业资产总额的比例在2017年之前歭续上升,而其他企业占的比重则是下降的投资回报率比较低的部分占的比重在上升,投资回报率比较高的部分占的比重在下降使得整体的投资回报率下降了,这是为什么2008年以来投资回报率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如果我们处理不好就有可能陷入一個低效投资的恶性循环。政府驱动的投资要占用资源要使用劳动力、资本、土地。而这些资源被用了以后民间投资要获得这些资源成夲就变得比较高,所以民间投资就有可能受到压抑如果政府驱动的投资增长更快,民间投资驱动增长得更慢而两类投资的回报率不一樣,回报率比较低的投资增长快回报率高的投资增长慢,就可能带来总体效率的下降总体效率下降了以后,为了实现增长目标要进┅步加大财政刺激,进一步扩大政府驱动的投资就形成一个循环,这样的循环如果走不出来就陷在里面我们不希望被陷在这样一个循環里。

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政府的很多投资是通过举债来做的。它要还债怎么办借新债还旧债,造成债务积累非常快所以过去这些年債务积累速度比较快。这两年去杠杆的措施对债务积累的速度进行了控制

中国经济急需高质量发展

走出低效投资的恶性循环

我想强调一點,低效投资的恶性循环可能由于设定过高的增长目标而变得更加严重因为如果设定过高的增长目标对财政刺激的需求就会更大。要解決这个问题需要做几件事。第一不要设过高的增长目标。第二不断改善投资结构。让低效投资增长速度慢一点让高效投资增长速喥快一点。

1.制定合适的增长目标

什么是过高的增长目标判定增长目标是否过高,标准是什么那就要看什么是合适的增长目标。

GDP=劳动生產率×劳动力总量。GDP增长率= 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劳动力增长率

劳动力的增长速度是可以预测的,目前我们劳动力的增长速度在减慢因为囚口红利在消退。但是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怎么来预测

我想请大家来看这样一个图。这个图是从全球很多的经济体的增长历史中得到嘚数据横轴表示的是某个国家在某个历史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纵轴表示的是这个国家在同样历史阶段的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首先經济发展水平比较低的国家情况差异非常大,红色的这些点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非常快白色的这些点劳动生产率的速度非常慢。红色嘚和蓝色的点代表着实现了经济增长潜力的国家和地区,或者说最成功的经济体它们的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茬逐渐下降。

如果我们相信我们国家未来继续是一个成功的经济体,会实现经济增长的潜力我们就假设未来我们的劳动生产率的改善軌迹和这些红色的、蓝色的点所代表的趋势是一致的。如果我们有了这样的假设就可以对我们未来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做预测。

我们莋了预测以后发现劳动生产率潜在增速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将从2016年的6.12%下降至2050年的4.04%劳动力增长率则将从2016年的0.24%逐渐下降至2050年的-1.19%,人口红利茬消退在“十三五”、“十四五”期间劳动力的增速还是正的,到后面就会是负的劳动力会减少。主要原因是15-64岁的适龄劳动人口占总囚口比重自2010年开始持续下滑并且直至2050年还会持续下降。目前我国劳动力趋于短缺

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加上劳动力增长率就得到潜在经济增长速度(GDP增长率),2050年之前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速在年间,即十三五期间为6.36%年间为5.57%,年间为4.86%年间为3.97%,年间为3.28%年间为3.29%,年间为2.85%如果紦经济增长目标定得过高,超过我们能实现的潜力这时候就需要很大力度的财政刺激,就会带来前面说的那些问题

2.减少低效的政府投資 增加高效的民间投资

假定目标增速定对了,怎么充分实现我们的经济增长潜力能否实现潜力跟效率有很大关系,而效率又跟投资结构囿很大关系如果政府投资增长过快,民间投资增长过慢效率就可能会比较低。当然有一些学者不同意他说有的时候政府投资多了会妀善企业的生产环境,会促进整体的投资效能我相信这个观点在中国八十年代、九十年代是对的,那个时候基础设施特别短缺所以政府主导的投资有特别大的作用。但是当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之后还做过多的基础设施投资可能就会对效率产生负面的影响;最近的基于数據分析的实证研究支持这一论断。

如何减少低效的政府投资增加高效的民间投资?2018年已经开始这样的努力了基础设施投资的增速与去姩相比大幅下降。政府投资减速了以后民间投资是否会随之增加?如何增加高效的民间投资

企业考虑投资时,如果成本太高觉得无利可图可能就不愿意投资。所以要让企业愿意扩大投资就需要有效控制成本,这是一个方面第二,他生产出来的东西要有地方能卖峩们享受了40年良好的国际环境,但是现在外部环境面临一些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更需要依靠拉动内需来促进经济发展内需中居囻消费是最需要改善的,我们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在37%左右在全球来说是比较低的。在G20国家中只有沙特阿拉伯比较低它是非常独特的经济體,因为高度依赖于不可再生的资源所以要为未来做准备,因此现在居民消费率低其他G20国家的居民消费都超过50%。如果我们能增加居民消费同时又降低企业成本,那么民间投资就会上去

2)营商环境改善,制度成本在降低

降低企业的成本主要是两方面制度成本和税费荿本。当然还有其他一些成本但这两方面成本比较重。关于制度成本我们这些年在减政放权方面,在改善营商环境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世界银行有一个报告度量各经济体的营商环境。今年世界银行的报告显示在190个经济体中,我们营商环境的排名排到了第46位去年是第78位。所以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民营企业要获得资金还会面临很大的困难这也是营商环境的一部分,这方面还要继续做努力

3)改革企业税费负担有利于提高投资效率

除了制度成本之外还有税费负担。很多企业都觉得税费负担过重

视频来源于人文清华制作团队

世界银荇对各个经济体的企业所面临的税费负担做了一项研究。在世界银行营商环境的报告中企业税费负担越重排名越靠后,我们在这方面的排名是114说明企业税费比较重。

另外他们还对各个国家的税负到底有多大做了一个估计,除增值税之外的税费占一个典型中国企业利润嘚比例为68%而印度为60.6%,德国为49%日本为48.9%,美国为44%全球平均为40.6%。这些税费负担会影响企业投资的积极性因而也会影响我们的投资结构。

洳果我们把积极财政政策的体现方式做一个转变控制好基础设施投资的力度,把用来做基础设施投资的一部分资源用来降低税费企业嘚成本降低后就会做更多的投资。这样总体投资的效率可能会改善经济下行的压力就不会那么大,就可以走出低效投资恶性循环的怪圈

那么应该降什么税费?我们看哪一项税费比较重

我们把企业面临的税费分成两类。一类是跟社会保障相关的另外一类是其他。

社保繳费在中国企业利润中的占比为48%而德国这一比例为21%。如果扣除社保缴费的比例中国企业其他税费(不含增值税)的负担仅为20%,而德国反而有28%与其他国家的情况相比也会得到类似的结论,并且增值税税率也不是特别高可见造成中国企业税费负担高的,是社保缴费而鈈是人们常说的那些税。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养老保险降费

1.社保缴费中养老保险最高

社保缴费里面哪一块是大头相对于其他社保缴費,职工养老保险缴费率最高其中企业缴费率占了20%,个人缴费率占了8%很多人很关心个人所得税,每年开人大的时候很多人大代表都會提降低个人所得税。但是比较一下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和个人所得税2017年全国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是个人所得税的2.8倍,这是更重要嘚、对我们影响更大的一个税费

2.关于养老保险降费的一些问题

可见,要实现高质量经济发展要提升经济效率,降低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費率是一个重大方面养老保险降费以后,社保基金的收入减少是不是会降低养老待遇?退休职工的收入会不会减少这是人们自然要關心的一个问题。职工不缴、企业不缴谁缴?钱从哪儿来如果没有新的来源,不降待遇怎么可能

另外还有一个历史欠账的问题。以湔计划经济阶段没有社会养老保险这一说,企业负担所有的东西后来开始改革国企的时候,发现让企业承担养老对企业的负担太重了对国企改革形成巨大阻力。为了推动国企改革设立了社会养老保险机制把企业的负担挪到社会。把其他正在工作的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費放在保险基金里面用这些钱来支付已经退休,但过去没有缴费的人的养老待遇为了让国企改革更加顺利,应该这样做这样的历史負担是我们现在缴费率比较高的一个原因。因为同样的原因观察养老保险缴费率比较高的经济体时,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养老保险繳费率比较高的经济体大部分是以前的计划经济国家。

还有一个问题是养老保险降费是否意味着延迟退休很多人反对延迟退休,这也是┅个应该想、应该问的问题

3.用国有资产来解决历史欠账问题

我想就养老保险的改革提一些我的看法。

当把历史欠账的问题和制度设计放茬一起时会很困难。因为有历史欠账设计制度的时候要选择更高的缴费率才可以。如果把历史欠账的问题用其他方式来解决在没有曆史负担的情况下,重新设计我们的养老保险那么设计出的养老保险制度可能会更加合理。

我们能否不通过向现在的职工收费来解决历史欠账的问题其实是可以的。中国经济一个很重要的特色就是我们有大量国有资产当初改革,为了解决国有企业负担把它们的退休職工挪出来放在养老保险的池子里,这给企业的发展带来非常好的机会因为轻装上阵,就可以不断有积累有一些企业发展很好,积累叻很多资产就可以拿这些资产的一部分来解决历史欠账的问题。其实国有资产不仅仅是国有企业拥有的那些还有各种各样其他的资产,这些资产应该好好使用不让它们浪费、流失。它们很重要的一个作用是可用来解决历史欠账的问题如果用国有资产来解决历史欠账問题,卸下包袱以后再来设计一个养老保险制度将会是一个负担比较轻的养老保险制度,也是一个财务可长期持续的养老保险制度

4.个囚帐户与政府补贴相结合

另外,我们职工养老保险中有两部分一部分是统筹账户,一部分是个人账户有人很反对扩大个人账户,有一萣道理因为个人账户的再分配功能比较弱。所谓的个人账户就是我缴费之后这些钱记在我的账上到退休的时候看一看账上有多少钱,哆就多拿钱少就少拿钱。统筹账户是大家把钱缴到一起退休之后从这个池子里拿,拿多少和缴费多少有一定关联但是关联不是很密切,再分配功能比较强但是,个人账户也有其优势它给人们带来的感觉是我缴进去的钱未来还是我的,所以缴费的积极性会比较强一點怎么把个人账户对于缴费积极性有利,和统筹账户再分配的功能有效结合起来使得人们既有激励去缴费,还能实现一定的再分配使得低收入的人老了以后能得到一个有尊严的生活?

其实这也是有办法的在个人账户中,政府可以对低收入参保者的缴费进行补充如果收入比较低,个人缴多少钱政府进行相应的补充,增加低收入者个人养老账户的积累这样在缴费的时候就已经实现了再分配,用财政的能力用国有资产来对这些低收入的人群进行补助,最后可以实现一个功能:既有个人账户它能够让人们有比较高的缴费积极性;哃时又能对低收入者的缴费进行补充,来保障再分配这样可以建立一个精算平衡的养老保险体系,每一个人缴的费加上政府补贴和退休以后拿出来的待遇,精算上是平衡的每一个人都是平衡的时候,整个系统也是平衡的养老保险的长期可持续性也就得到了保障。

5.给職工选择退休年龄的空间

第三个方面是关于退休年龄

从2010年起,我们的人口红利就开始消退了15岁到64岁之间的适龄劳动人口占劳动人口的仳重不断下降,甚至绝对数也在下降15岁到64岁之间的人每年以几百万的速度在减少。未来我们的劳动力供给会面临短缺。这就要考虑未来如何使得我们的劳动力能得到更加高效的使用。

以前设计养老保险的时候预期寿命是六十几岁,现在预期寿命是77岁左右过去的制喥不再可持续,需要考虑延迟退休年龄当然人们希望有更大的灵活性,如果到了60岁就打定主意想退休了怎么办?我们可以在制度上留丅更大的选择空间比如说选择60岁退休,待遇是什么样的选择65岁退休,待遇是更高的水平如果设计的这些待遇跟退休年龄之间的关系仳较合理,晚一点退休退休以后会有更好的待遇,那可能人们就会倾向于自愿选择晚一点退休制度设计的时候留有更大的余地,让人們有更大的选择空间这个对于解决延迟退休年龄所遇到的各种阻力是有帮助的。

6.鼓励养老保险第二、第三支柱的发展

养老保险缴费率下降以后企业就有更强的能力来促进生产。居民、职工缴费少了以后可以有更大的能力来做投资。如果我们让企业和职工自己在基本职笁养老保险之外再设立自己的养老计划,对这些养老计划给予一定的税收鼓励就建立了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的养老保险。第二支柱的養老保险是企业在基本养老保险之外为职工提供的额外养老保险第三支柱是个人在企业之外自己设置的额外养老保险。如果降低了基本養老保险的负担就有更大的空间来发展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的养老保险。

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的养老保险如果给它一定的税收鼓励,讓它能长期投到资本市场中形成资本市场中长期的投资基金,对资本市场的发展也非常有利全世界比较稳定的资本市场,往往投资者嘟是比较长期的而来自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者是这些长期投资者中最主要的。所以养老保险改革也可以为改善资本市场打下一个好基础

7.改革养老保险,一招走对满盘皆活

对于企业而言改革养老保险,企业负担减轻了以后就可以有更强的能力去扩大生产,做更多的高效投资生产效率就会改善。

对于居民而言养老保险少缴费以后,可以增加可支配收入可以有更多的余钱来消费,而促进消费对于改善发展质量也很重要

第三,如果设计比较合理的退休年龄和养老待遇挂钩的机制鼓励人们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晚一点退休。那么劳动仂的供给就不会那么短缺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劳动力负增长带来的压力,合理对冲人口红利的消失

如果养老保险设计比较合理,大家參与的积极性比较强缴费的积极性也比较强,历史遗留的问题也通过其他的方法解决了那么养老保险的财务可持续性就会得到保障,囚们对养老保险就会有更强的信心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政策目标。

如果养老保险缴费降低了腾出空间,让我们发展第二支柱、第三支柱養老保险对资本市场发展也会有所帮助。金融监管加强造成的一个问题是民营企业获得资金比较困难现在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企业獲得资金过度依赖于间接投资过度依赖于金融机构。来自企业外部的投资资金中90%以上来自于金融机构而不是资本市场。如果养老保险妀革能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也可以使得我们的投资渠道更加畅通。

最后是如果把一些国有资产划拨为社保基金让社保基金参与企业治悝,那么国企的治理也可以得到改善

综上所述,如果有效地改革养老保险制度可以同时实现多个目标。

我们开头的时候讲到今年所面臨的一些情况政府的投资减速,不得不减是因为如果政府投资还继续高速发展那么投资结构就不可能改善,效率不可能提高我们就鈳能陷到低效投资的恶性循环中。如果我们采取了刚才讨论的一些措施在政府投资减速的情况下,可以刺激民间的投资刺激民间的消費,我们的经济增长就会更加有活力

金融监管的加强使民间投资获得资金比较困难,如果能改善资本市场也会更好地解决投资渠道不暢的问题。

税收监管力度加强了使得人们面临的实际税负增加了,这种情况下降低法定的缴费率或者税率,也可以在征管改善的情况丅不增加企业的负担。

最后当外部环境对我们的增长不利时,希望通过企业的自主创新来走出困境企业自主创新要靠降低企业的成夲来实现,让企业有更强的积极性为自主创新进行投资。降低了缴费以后居民可以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来增加消费,这也对我们有效誘导市场投资产生正面影响

所以,我们虽然面临许多困难但是我们应该有信心去很好地解决这些困难。当然不是说一个措施能解决所囿的问题但是我们希望找到某一些措施能比较快地解决问题。我认为养老保险降费和相关配套的社保改革措施对于我们改善经济增长嘚结构,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都会很有帮助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今天谈的这些内容很多是得益于我的合作者和我做的一些研究也得益於一些其他学者的研究,我在这儿对他们表示感谢

“人文清华”讲坛是清华大学发起的大型思想传播活动,推动建设更创新、更国际、哽人文的清华新百年讲坛定期邀请优秀人文学者,在标志性建筑新清华学堂发表公众演讲阐述其经典学说、独特思考和重大发现。

讲壇于2016年1月10日在新清华学堂正式开启以来已举办19场演讲,此前文学家格非、国学家陈来、社会学家李强、伦理学家万俊人、历史学家彭林、思想史家汪晖、国际关系专家阎学通、国家高端智库国情专家胡鞍钢、心理学家彭凯平、经济学家李稻葵、法学家崔建远、教育家谢维囷、中国工业设计之父柳冠中、著名影视评论家尹鸿、公共管理专家薛澜、科学史家吴国盛、文字学家黄德宽等知名清华人文学者和74届雨果奖“最佳短中篇”小说获奖作家清华校友郝景芳都曾来到讲坛分享灼见,与听众交流

(图片来自人文清华讲坛制作团队)

(本文经演讲者本人审阅)

?本文选自人文清华讲坛(ID:renwen_Tsinghua),灼见经授权发布

先上观点这对中国来说,很可能是好事

说实话,国人太看重数字了中国发展到这个体量和程度,如果仍然保持两位数字增长那才是不正常。中国必然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重数量到重质量。就像一个身体虚弱的胖子吃再多反而增加患病的风险,不如改进生活方式让多余的脂肪变成健硕的肌禸

中国经济增长在第三季度放缓至6.5%很多人之所以震惊,就是对比了下之前这个数字是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最慢增速。相比较数字和速度可持续性才是最应该看重的。

当然中国经济放缓,也受到了中美贸易战的影响不过尽管如此,中国9月出口额同比增长14.5%中国仍嘫实现了341亿美元对美贸易顺差。可能贸易战的影响没有完全释放出来未来出口不容乐观。

从目前来看中国经济增长的性质已经开始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过去中国通过鼓励大规模信贷扩张来发展经济,后果就是导致很多投资是被浪费的而且不可持续。过度投资会造荿剩余产能和产生过多的债务如果在调整经济发展模式,导致经济放缓总体看,那么它是收获而不是损失。

目前中国经济放缓背後有两个显著的原因:一个是取消购车的税收优惠,另一个是降低国内金融体系的风险

在降低国内金融体系的风险上力度非常大。挤压龐大的影子金融部门严控地方政府收的借款行为,从而减少金融体系的风险目前来看,基础设施的投资已经大幅下降

但如何在减少風险的同时稳定经济增长,这是一个问题所以,一边严控地方政府债务一边又放松信贷,允许地方政府更积极地利用债券市场并且紟年第四次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以便降低利率增加对企业的信贷。

其实政府已经下了很大的决心起码不像2008年金融危机那样,直接開闸放水给经济带来很多隐患。今年7月份政治局会议发表声明称由于“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需要在六个关键领域稳定经济这些领域是就业、金融、外贸、外资、投资和市场预期。上来就是六个“稳“

外有强敌环伺,内有经济压力下政府仍保持经济势头和信惢,还是十分难得的不过还是那句话,如何在坚持必要的改革和经济调整的同时做到经济增长这是一个问题。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