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废塑料处理设备公司哪个好

垃圾成山,中国企业为什么还要全球进口废塑料?_网易数读_网易新闻中心
垃圾成山,中国企业为什么还要全球进口废塑料?
本文系网易原生内容中心《数读》栏目(公众号:datablog163)出品,每周二、四准时更新。
2016年的年末,一部叫《塑料王国》的纪录片被众多电影公号推荐,片中那些工人徒手处理垃圾的场景让观众震惊,一边为中国成了世界垃圾场而愤愤不平,一边又为中国农民谋生之难而悲哀。只是这背后有一点被忽视了,就是废塑料这门有利可图的生意在中国的市场到底有多大,为什么中国商人要源源不断地从全世界回收垃圾?
作为全球最大的塑料生产国和消费国,自2010年后中国就生产了全球1/4的塑料,而消费量占全球总量的1/3。即便在塑料加工业增长开始放缓的2014年,中国的塑料制品产量也有7388万吨,国内消费量则高达9325万吨,分别比2010年增加了22%和16%。
巨大的需求量使得塑料原料也成了规模庞大的必需品,其生产来源就包括了废塑料的回收加工。必须注意的是,废塑料,其实跟废铜、废纸一样,是合法的再生回收资源。根据商务部发布的中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14年是全国回收废塑料量的峰值,但也只有2000万吨,占当年消费量的22%。而这些被回收的废塑料价值1100亿人民币,超过废钢铁回收总价值的1/3,比废纸回收价值高出2/3。
同时,从国外进口一吨废塑料的价格只有进口塑料原料价格的三分之一,算上加工成本也只有使用原料的二分之一,对商人们来说,这显然是一门有利可图的大生意。根据环保部的数据,2009年全国进行废塑料进口加工的合法企业数量就有多达1600家,被批准的废塑料进口量达到1484万吨,但这也仅是企业申请量的五成左右,2016年这一审批比例下降到了1/5。而实际进口时,在海关检验等各种因素影响下,废塑料的实际进口量只有审批量的50%,其背后的走私量就不得而知了。
2016年的1-8月之间,中国企业从全球122个来源地进口废塑料,其中近三成来自中国香港,从广州入关。有意思的是,香港本身也是全球废塑料的主要进口商之一,但正因为遍布中国南方的废塑料回收产业,其进口的废塑料大部分又被运往内地进行廉价处理。
如果这些进口的废塑料都能得到合格环保地处理,本身是不成问题,但问题就出在违规处理上,其中包括大量纪录片中出现过的家庭式作坊作业。2010年时,美国南加州大学的教授Josh Goldstein曾到中国内陆追踪废塑料回收加工线,当时他得到的官方统计数字是中国有6万左右的家庭式废塑料处理作坊,而在距离北京120公里的河北文安县,这个北方塑料垃圾的最大集散地,一度就分布有2万家。大量国外无法用低成本环保途径处理的废塑料被运到这里,成为当地人致富的主要途径。
尽管因为脏乱差等污染因素,文安的废塑料回收作坊被当地政府反复取缔,但这种产业却因此迅速扩散到了其他北方临近县市,甚至南下,规模反而得到了壮大。关闭废塑料作坊,并不能阻止企业对废塑料的需求,更不能阻止消费者对塑料制品的需求。停止使用塑料制品的呼声显然不切实际,因为这意味着你身边几乎所有的日用品都无法使用,但如果废塑料得不到有效回收处理,它们中大部分不是被填埋,就是最终被倾倒进了海洋。全球每年约有800万吨塑料垃圾流入海洋,而中国倾倒了其中的近三分之一。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大风号出品
世界难题中国解决?全球那么多废塑料越洋而来,又在中国完成“处理”,大家都长点心吧!
文/识局小分队综合(识局微信公共账号zhijuzk)▼最近几天,相信很多人被一部《塑料王国》的纪录片所深深冲击。那些徒手处理世界垃圾的家庭,那些焚烧和倾倒的垃圾处理方式,那些需要赚钱的大人,那些配合赚钱的孩子,那晦暗的画面。这部摄影师王久良2011年-2016年历时五年所出的作品,获得了阿姆斯特丹纪录片电影节新人单元评委会大奖,此前他于2008年-2011年创作的《垃圾围城》系列纪录片亦引发关注。事实上,在两年前也就是2014年底,《塑料王国》的26分钟剪辑版就已向媒体公开,片中导演的镜头从美国东岸的垃圾回收中心出发,跟随洋废塑料穿越大洋,走过海关,进入中国的废塑料回收利用集散地,被挑拣、分解、处理、造粒再利用——很显然,那一次仅靠传统媒体的力量,所知者仍然不算太众,而今社交媒体的蔓延式转播,更多人体会到了触目惊心。垃圾填埋、垃圾焚烧、垃圾处理,从官方到民间一直是比较小心翼翼去对待的词汇。所以问题来了,垃圾处理既然是个大问题,中国企业为什么还要从全球进口废塑料?答案是,因为这是一项产业,一门生意,有利可图。网易原生内容中心《数读》栏目制作了如下这张图,可以帮我们在愤愤不平和莫可名状的感受外,从产业数据端先对进口废塑料这回事有个概况了解:让我们来一起理清几个要点:1、废塑料,跟废铜、废纸一样,是合法的再生回收资源。——废塑料是民用、工业等用途中,使用过且最终淘汰或替换下来的塑料的统称。按再利用途径的不同分为:1.再生塑料、2.再加工塑料、3.回收塑料、4.可重复使用塑料、5.可回收再利用塑料、6.不可回收再利用塑料。2、我国是世界第二大塑料制品生产国,对塑料原料需求巨大。——自2010年后,中国生产了全球1/4的塑料,消费量则占全球总量的1/3。最新数据,月,中国塑料制品产量为6989.5万吨,同比增长3.9%。1~11月中国出口塑料制品940万吨,同比增长7.0%;出口金额为2133.7亿元,同比增长1.3%。1~11月中国进口初级形状的塑料2306万吨,同比下降3.1%;进口金额为2437.4亿元,同比下降4.5%。3、国内塑料/废塑料回收量远远不足以供应塑料生产需求,塑料原料/废塑料进口成为重要补缺方式,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废旧塑料进口国。——据商务部发布的中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14年是全国回收废塑料量的峰值,但也只有2000万吨,占当年消费量的22%。而这些被回收的废塑料价值1100亿人民币,超过废钢铁回收总价值的1/3,比废纸回收价值高出2/3。4、有媒体称,从国外进口一吨废塑料的价格只有进口塑料原料价格的三分之一,算上加工成本也只有使用原料的二分之一。——自2008年开始,我国废塑料进口一直呈现上涨趋势,直到2012年才渐渐回落。2013年,我国加大对废塑料进口的监管,“绿篱行动”导致废塑料进口大幅下跌。2014年逐渐回升,但是到2015年由于进口废塑料质量问题,我国不得不加大对进口废塑料的监管力度。5、关于废塑料的法律依据,是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改委和商务部联合发布的《废塑料加工利用污染防治管理规定》,于日正式生效,严格禁止一些不负责任的废料再生加工。归根结底一句话:有需求,有利润。这是中国再生塑料网进行的“2016年国内废塑料类进口审批数量统计”截图,巨大需求可见一斑: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轮回:塑料有其性价比优势,但随之产生的塑料回收处理是世界性的难题。↓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塑料制品生产国,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废旧塑料进口国。↓世界范围内的废塑料越洋而来,在我国完成最后的回收处理。↓“垃圾”摇身一变,再次成为物美价廉的塑料制品。↓新的塑料制品在国内市场消费、或出口销往那些废塑料出品国↓再次成为废塑料,再次回到中国开始新的“轮回”。再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年的禁与罪:专家指出,根据进口废塑料的审核及检验制度,其实可再生的热塑性塑料才可以进口,比如常见的饮料瓶以及大量的工业塑料、膜、汽车塑料等,而使用过的塑料袋、膜、盛装过危险化学品的塑料、未清洗的废塑料、医疗塑料等都是禁止进口的。进口废塑料必须经过清洗和破碎,确保干净无异味,对于夹杂物及夹带物均有严格的限制。 因为进口废物原料是一种高风险的敏感商品,具有较大的环保风险和卫生安全风险,而进口废塑料则是进境废物原料中环保风险最高的类别。如上海口岸,2011年检出的68批因环保项目不合格退运的进口废物原料中,涉及废塑料的达到了55批,分别占环保项目不合格总批次、重量、金额的80.88%、77.65%和66.57%。2012年检出的68批因环保项目不合格退运的进口废物原料中,涉及废塑料的更是达到了64批,占环保项目不合格总批次、重量、金额的比例分别上升到了94.12%、89.95%和89.43%。2011年至2013年,上海口岸连续截获了20批次来自科威特、也门、约旦、尼日利亚、坦桑尼亚等国家的不合格废塑料。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的公布数据,2013年进口到我国的废塑料检出的不合格率大约在0.18%。一些国家的不良企业以及国内个别不法企业,以进口废塑料的名义,采取欺诈等手段,向国内转运有害、有毒废物。最重大的行业事件发生在2009年,6000吨来自日本的“废旧塑料”在山东青岛被截获,这批货物除表面覆盖少量合格品,其余都为有毒废料。这一事件导致国家质检总局要求暂停办理源自日本的废旧塑料进口的报检和相关检验检疫手续,而此时日本向中国出口废旧塑料的企业已达到300家以上,每年的销售额约为300亿日元。而某些国外企业为了利益甚至将已埋在地下十多年的塑料垃圾重新挖出来,然后出口中国……▼洋垃圾话题其实已讨论十数年此外,进口塑料夹带恶性“洋垃圾”问题严重。如,2011年11月,从我国香港进境的废塑料中发现了大量属于国家明令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废旧渔网;2012年2月,从罗马尼亚进口的废塑料中夹带大量电子垃圾;2013年2月,在美国进境的废塑料中发现了大量夹带泥土的废塑料软管,土壤因为可能含有细菌、线虫等微生物,属于法律明文规定的禁止进境物。早在2005年,欧洲媒体就曾经在专业主义中“自曝家丑”。英国《卫报》日报道,荷兰鹿特丹港截获一艘前往中国的英国货船,上面有超过1000吨伪装好的生活垃圾,被截获的54个集装箱内装满了食品垃圾、废塑料、饮料罐、旧衣服、废电池以及废旧手提袋等。2007年1月中旬,央视《经济信息联播》援引英国天空电视台的报道再次披露:素有“欧洲垃圾箱”之称的英国,每年向中国倾泻大量的废物,已经对中国一些地方的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报道里一位英国公民说:“我的第一反应真是无言以对,我们按照可循环利用和废弃物的区分进行垃圾分类,但是没想到这些有毒废弃物最后竟然出现在中国。”在这里,其实我们以什么视角来看待这个话题很重要。我们应该是更多以获利者自居,还是以受害者自居?或者兼而有之?《数读》在文章中举了一个案例(注:此为单渠道信息,识局君未从其它渠道得到更多佐证)2010年时,美国南加州大学的教授Josh Goldstein曾到中国内陆追踪废塑料回收加工线,当时他得到的官方统计数字是中国有6万左右的家庭式废塑料处理作坊,而在距离北京120公里的河北文安县,这个北方塑料垃圾的最大集散地,一度就分布有2万家。大量国外无法用低成本环保途径处理的废塑料被运到这里,成为当地人致富的主要途径。尽管因为脏乱差等污染因素,文安的废塑料回收作坊被当地政府反复取缔,但这种产业却因此迅速扩散到了其他北方临近县市,甚至南下,规模反而得到了壮大。关闭废塑料作坊,并不能阻止企业对废塑料的需求,更不能阻止消费者对塑料制品的需求。停止使用塑料制品的呼声似乎也不切实际,因为这意味着你身边几乎所有的日用品都无法使用。▼20个国家制造全球83%的塑料垃圾如果废塑料得不到有效回收处理,它们中大部分不是被填埋,就是最终被倾倒进了海洋。2015年2月《科学》期刊上的一篇研究文章称,全球的塑料垃圾中,约有3%最终流进了海洋。全球在2010年向海洋倾倒了多达800万吨的塑料垃圾,让海洋生物面临着重大危险。800万吨的倾倒量相当于全球每一英尺海岸线上流出的塑料垃圾可以装满五个购物袋(根据换算,相当于每一米海岸线上的垃圾能装满16个购物袋),而到2025年将变成10个。而研究显示,排名前20名的国家制造了83%的塑料垃圾,前五个最大倾倒源是中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和斯里兰卡——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其中中国占到28%,印尼占10%。美国排名第20位,是前20个国家中唯一一个富裕的发达国家。究其原因,是美国制造的垃圾比其他发达国家更多,而且还拥有更长的海岸线,加大了倾倒垃圾的机会。更多资讯、海量视频、专业财经金融信息,尽在识局网!还在等什么,赶紧进入:www.ishiju.com 吧我们是识局团队!读者投稿请联系人才应聘请联系商务合作请联系申请转载请联系
本文来自大风号,仅代表大风号自媒体观点。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朋友圈
凤凰争鸣微信号
来点暖心的!扫这里(贺经理)中国的环保 禁令,让更多的企业和国家,开始重新思考废旧塑料垃圾的问题,而...
中国的环保 禁令,让更多的企业和国家,开始重新思考废旧塑料垃圾的问题,而...
按住此条可拖动
正在加载...请稍等~
分享视频地址:
本页面地址:
播放器swf地址:塑料废品回收潜力巨大&&
据调查,我国2015年塑料制品产量共7560.9万吨,2016年是7717.19万吨,呈上升趋势。但进口的废塑料是万吨,2015年和2016年均为735万吨,其中PE和PET所占比例最大,均为34.5%。所以进口废塑料转换成原料,在塑料制品所&&&&&& &&&&&&需原料中占的比例不足10%,不算很大。
我们国家每年产生的塑料废弃物已接近3000万吨,恐怖的是回收率不到10%,绝大部分被填埋、焚烧。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在废旧塑料回收再利用方面,其实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回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潜力也是巨大的。
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三点:
第一,我国废塑料行业由环境保护部、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和质检总局等共同管理。因为行业归口不明确,致使缺乏行业指导、技术规范。塑料回收没有明确的回收体系,企业回收难度加大。
第二,我国在宏观层面还没有对废塑料回收利用行业发展的综合规划,缺乏具体政策扶持,缺乏废塑料分类技术规范,缺乏对采购使用废塑料并达到产品安全要求企业的认定和鼓励。相关制度不健全,这些都导致了我国废旧塑料回收行业长期以来呈低水平徘徊状况。
第三,我国塑料回收主要以物理再生为主,和国际上的物理再生、能量回收、化学还原和用作固体燃 料等方法相差甚远,绝大多数废塑料回收在处理工艺落后,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
随着国家环保力度的持续加强,及这次塑料固废物进口的全面叫停,国内塑料回收行业会不会得到发展机遇,这个行业的春天会不会来临?我们拭目以待。
被转藏 : 1次
被转藏 : 1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废塑料处理方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