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旧爱新欢总统请离婚未去,新欢已至,饿了么是它的菜吗

阿里巴巴旧爱未去,新欢已至,饿了么是它的菜吗?
扫描到手机,看更多国搜资讯
您可以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您可以在手机国搜客户端继续浏览本文,并可以分享给你的好友。
核心提示:腾讯在O2O领域的风格是结盟,而阿里是建生态,美团虽然不听话,但阿里还有口碑网这个亲儿子,干嘛还要再找个干儿子?
本以为阿里美团一家亲,怎料到,剧情竟然被改写了。。。
今天,阿里巴巴出售美团点评所有7%股份的传闻曝光后不久,即有消息透露前者欲15亿美元投资美团竞争对手饿了么。听闻这样的爆炸消息,各种议论声不绝于耳。
毕竟,这意味着阿里巴巴O2O盟友将发生改变,同时也暗示了阿里O2O生态圈背后的资源重构。甩卖股份退出“新美大” 虽然美团和大众点评的合并被业界认为是阿里与腾讯继滴滴快的联姻后在O2O的二度联手。
不过,合并后没多久,消息便指出阿里巴巴正在考虑出售所持美团点评的7%的股份。根据后者在最新一轮融资中的估值,阿里巴巴这笔交易价格约10亿美元。根据消息人士的披露,因为美团点评在当前一轮融资中向投资者提供了“棘轮条款”,阿里巴巴为促成此交易甚至不惜打7折出售。
对于这个消息,双方仍然是不予回应的态度。但这不妨碍业内人士进行肯定的判断。
其实,阿里在2011年投资美团后,两家一直没有密切的合作,美团从一开始其实就应该知道,要想保住独立发展跟阿里正面竞争就是迟早的事,团购只是O2O的小组赛,从小组赛突围出来之后就会直面巨头之间的决赛,这个巨头当然也包括了阿里巴巴。在这样的背景下,继续持有美团股份也就变成了单纯的财务投资,这显然满足不了阿里巴巴对O2O行业的野心。
一边是与美团“分手”,另一边则阔绰地接纳了新欢。下午,又有消息传出,“阿里内部已敲定投资饿了么,将花费约15亿美元持有饿了么30%股份,此次投资后,阿里巴巴将成为饿了么的第一大股东,同时,饿了么估值达到49亿美元。”
“向来投资传闻不会空穴来风,饿了么被阿里拿下不是没有可能”,某资深O2O人士对左键表示,“饿了么CEO张旭豪之前多次否认和美团合并,态度十分强硬,在对手不断壮大之时,自己找到新靠山很合理,更何况饿了么的投资方腾讯、京东和点评现在明显对美团点评投入了更大的精力,饿了么的地位很尴尬,必须考虑寻找新出路。”
同样是因为已有的腾讯、点评等投资方,易观智库高级分析师刘旭巍却直言“阿里投资饿了么可信度不高”。他说,“一般巨头之间的这种战略投资都是签了排他协议的,之前的协议对后续的资本会有约束力。”当然,在饿了么团队依然保持控股的情况下,接受阿里也不是没有办法,但刘旭巍认为这正是该传闻不可信的原因,“除非饿了么放弃控制权否则他们不会倒向阿里,阿里花15亿美元投资饿了么肯定想要控制权,这个数额已经远超过阿里对自家口碑网的投资力度了。”
事实上,在O2O领域的资本暗流后,阿里对行业的战略定位已经日渐清晰,围绕着自己搭平台做生态的路子阿里近日在O2O市场频频出手。
在上周的口碑网生态峰会上,口碑网宣布将向商家提供平台流量、会员营销、支付体系和大数据运营等方面的服务,同时,店铺、 支付、卡券、社交、营销、工具、数据、芝麻信用、服务窗九大类API接口直接向商家开放。从半年前阿里斥巨资“复活”口碑网之后,口碑在贷款、地推、流量、服务等多方面提供开放资源。
“可以看出腾讯在O2O领域的风格是结盟,而阿里是建生态”,刘旭巍这样认为,“目前口碑网是阿里整个生活服务O2O的主体,除了外卖还有其他很多业务,如果单独为了抢外卖市场砸15亿美元下去业务却不是自己的这不太现实”。
基于电商擅长的电商和运营基因,虽然是侧重于向商家服务,但其在O2O领域一直坚持自己搭平台做轻模式,但是外卖业务线下的重模式不可避免,将这些业务转嫁给其他企业是阿里乐于看到的,当然,这个前提是要拿到控股权。
阿里与美团“决裂”:从财务投资到台前竞争
波谲云诡的互联网江湖里,每天都在上演分分合合的戏码。
11月23日,有消息称,阿里巴巴正考虑出售所持美团点评约7%的股份。根据美团点评目前近百亿美元的估值,阿里巴巴的这笔交易价格约为10亿美元。
一边是阿里与美团决裂,另一边则是腾讯计划向美团点评投资10亿美元。这意味着,美团此轮融资的投资者如果折价购买阿里巴巴所持股份,可能会影响美团的融资进程。
一名接近美团的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这桩投资还远远没有谈定,虽然没有落到纸面宣布退出,但是从各方态度来看,阿里巴巴会退出美团,全力扶植自己的平台口碑网络。
同一天,美团的竞争对手饿了么也传出获得阿里巴巴15亿美元投资的消息,该消息使得O2O行业的格局更加扑朔迷离。
前述事件的各家公司内部人士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均表示对此并不知情。
资深互联网观察人士鲁振旺表示,阿里退出后,美团点评将完全倒向腾讯阵营,而饿了么获得阿里巴巴投资后,则能与口碑联合形成阿里O2O阵营的主力,再加上百度糯米,O2O餐饮行业将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可以肯定的是,O2O是一个烧钱的行业,各自找到靠山后,明年的补贴大战会更加激烈。”
美团与阿里巴巴的第一次交集出现在2011年。彼时,刚刚经历了千团大战的美团网亟需新的资本过冬。
当年7月,美团网召开B轮融资新闻发布会,表示5000万美元已全部到账,投资方包括阿里巴巴、北极光、华登国际以及红杉资本。此轮融资后,美团网董事会将引入一名阿里巴巴成员,美团网管理层仍然控股。
随后的2012年,美团网又宣布获得阿里巴巴及其他投资方共3亿美元的融资。
2014年5月,美团网创始人王兴对外透露,阿里巴巴拥有美团网10%到15%的股权。2015年1月,美团进行了新一轮融资,阿里巴巴股权也随之被稀释,具体数字不详。
然而,两家公司并没有因为多次投资便有业务上的交集。美团高层此前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也对投资一事看得很淡然。“只是财务上的投资,对我们没有任何影响。”
一直以来,由于阿里旗下的聚划算转型平台,避免了与美团的短兵相接。反而是阿里巴巴旗下淘点点、本地生活等服务一直被业界质疑,为何不与美团整合?面对这一尴尬局面,阿里巴巴内部人士均未有正面回应。
直到今年6月,阿里巴巴与蚂蚁金服联合出资60亿元成立新的口碑网络,其与美团不可避免地走到了台前竞争。
口碑CEO范驰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多次表示,团购模式没有未来。“补贴与打折,只是团购平台的意愿,不是商家真正的核心诉求。如果规模依靠补贴才有用户,绝不是健康的O2O模式。真正的O2O平台,要给商家提供价值,用平台与生态的方式,帮助线下商家。”
如此直接的抨击,显然不是范驰主观的看法。“口碑在阿里有多重要,从第二号人物蔡崇信担任董事长就可以看出,这个职务的安排正是为了方便内部调度和协同。范驰对团购的看法,肯定也是高层的态度。”一名接近阿里巴巴的人士补充道。
貌合神离的状态终有结束的一天。上周五,美团地推人员被爆发起“闪电行动”,要求和美团合作的商户不许继续使用支付宝结算,也不允许商户在门店内摆放支付宝的海报和付款指示牌。
“这个行为就是针对口碑的,因为我们的增长戳中了他们的核心利益。”蚂蚁金服相关人士对此没有回避。
自此,阿里巴巴和美团正式走向了决裂。
在美团与大众点评宣布合并时,内心最五味杂陈的大概是饿了么,该公司既接受过点评的投资,又与美团一度打得不可开交。
不久前,曾传出美团合并饿了么的消息,被饿了么官方痛斥为“谣言,我们会保持独立运营。”
可想而知,保持“独立”是饿了么至关重要的态度。饿了么CEO张旭豪曾发布内部邮件称,“大众点评所占公司股份已经很少,饿了么与美团外卖及其他所有外卖平台,仍将维持激烈的竞争关系不变。”
然而,在美团背靠腾讯、糯米背靠百度的情况下,想要在烧钱大战中独善其身,对于没有靠山的饿了么来说十分艰难。
资深互联网观察人士王如晨认为,口碑网络目前的定位是平台,如果与饿了么联手,实际形成互相导流和依存的关系。“美团与阿里业务重叠部分太多,难以起到结构互补的作用。”
因此,饿了么投身阿里巴巴阵营,在业界看来几乎是水到渠成的事。
有媒体此前报道,美团点评在当前一轮融资中向投资人提供了“棘轮条款”,如果该公司未来的IPO发行价低于当前融资的估值,那么投资人将获得额外的股份补偿。但是,阿里巴巴所持的股份并未给予投资人同样的保护条款,所以阿里巴巴可能会打折出售美团股权。
虽然事件各方均保持了沉默,但背后的暗战着实让投资人士对阿里巴巴与美团的博弈捏了一把冷汗。“阿里巴巴加入打折出售股权,投资人肯定会先考虑这一部分低价股,那么美团这次融资要拿到现金的希望就落空。可是,投资人也不想看到美团融资失败的结果,各方还会为此缠斗一番。O2O餐饮至此,已经是BAT三巨头的天下。”
阿里注资饿了么:四国军棋,两家霸业
关于美团全面开战阿里的消息,几乎已经可以确信是来自后者的一次成功策划,它将宣布成立不足半年的O2O平台“口碑”在一夜之间提升到了与老兵美团并驾齐驱的位置,并将对手可能并不曾有过的惊慌失措的应对生动勾勒出来,直至满城风雨。
雷鸣早于天色将暗,这是典型的阿里式公关作风。
与此同时,一个与O2O行业密切相关的传闻则是:饿了么在距离6.3亿美元“系列”F轮融资仅过去三个月之后再度开放融资窗口,除了新增的滴滴战略持股之外,还将引入新的巨型玩家,且总计融资金额超过腾讯“据称”欲对新美大追加投入的10亿美元,接近15亿美元之巨。
而这个逐渐浮现的巨型玩家,被证明有极大概率会是阿里。
因此,当前的O2O乱局,实际上是由阿里、腾讯、新美大与饿了么共同混合而成的一盘四国军棋,它的复杂脉络在于:巨头试图通过扶植代理人的形式扩大制定游戏规则的边界,而那些倍受期许的独立势力正在左右逢源争取更高的收编价码。就像艾森豪威尔所言——“一场战争的胜负,取决于作战室里的脑袋而非前线拼杀的单兵”——在这张纵横捭阖的棋盘上,每个参与者都认为自己的角色才是将军。
阿里&腾讯:性格决定命运
与阿里有过交手经历的公司多有共识,即阿里的执行能力堪比工业机器,这台机器一旦启动,便会进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绝状态。
只是刚者易折,强如阿里,亦无法维持全天候无间歇的运转频率,它在顺境中的冷却期间,也是蚁穴坏堤的时刻。
比如,当快的作为阿里代理人时总是落后身为腾讯代理人的滴滴半步,相当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阿里不如腾讯有着急迫的危机感。缺少支付场景的腾讯——微信红包不属场景、而微生活项目又折戟沉沙——向滴滴倾注了包括微信和QQ在内的顶级资源,而阿里因为支付宝坐拥天然的支付场景而并未在快的身上付出与腾讯对等量级的投入,这种位移对于后来实际上是滴滴侵吞快的的结局影响颇大。
事实证明,恐慌带来的紧张情绪在某种意义上具有极强的必要性。阿里对于美团的计划,其实与UC有些相似——两起案子均为时任阿里战略投资部副总裁的屈田主导完成——“始于占股,终于收购”的计划早有埋伏。阿里的傲慢在于,它认定美团会收入囊中,连淘点点都预先做好了与美团互通的接口,却不曾料到王兴反而能从己方这边撬走干嘉伟。
至今,阿里重拾口碑之后宣称的60亿资金储备并无足够的威慑力,O2O行业尽管有着用户黏性弱的特性,但品牌辨识及消费选择的惯性还是存在,很难迅速缩短差距,而且仅从数值而言,它亦比不上百度糯米的200亿。
而腾讯的“连接一切”,在作风上与阿里的“一统江湖”泾渭分明。
马化腾是通讯行业的工程师出身——虽然后来很多人将他定义为腾讯最高等级的产品经理,但其实产品经理与工程师还是差异巨大的——这使腾讯过度迷恋基础设施的坐收渔利之能,只要不对腾讯的核心社交业务构成直接威胁,小规模投资以增大盟友阵营的选择就是可行的。
从大众点评的战略投资者到新美大的坚定领投者,腾讯显然是将这场豪赌视为与京东结盟的案例复制。从腾讯在财报中特别披露网络广告的增长亮点亦不难看出,在将搜索(搜搜)和电商(易迅)自行斩断之后,腾讯希望回归技术型生意,避开贸易型生意的红海。
故而新美大将兼具京东之于腾讯的甜蜜与痛苦:财务独立核算,不会因为烧钱亏损而直接影响腾讯业绩,但是缺乏深度整合能力,难以避免互相利用的短视现象。所谓“连接”,不是“打断骨头连着筋”,而是“U盘式”的可插可拔。比如,新美大是一定要做独立支付工具的,这对腾讯而言同样不是利好消息。在O2O行业,支付的重要性极高,它不仅是闭环上的把手,更是强行关联用户的锁扣,腾讯若是只能成为用户输送平台,那么它的战略投资实际上是有亏损含义在内的。
于是就有了滴滴与阿里前后走近饿了么的下半场表演,下面细说。
新美大&饿了么:独立实为面子工程
如果说“王兴留,张涛走”是鹰狼之争的结果,那么新美大与饿了么则是狼与狼的厮杀。身为上海的互联网公司,饿了么的“去上海化”相当成功,它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完成了从一家深度崇尚Google文化的公司——连员工的私人邮箱都鼓励使用Gmail——向一家以“毛氏管理”为教条的公司,在O2O的高强度执行领域迅速认清了方向。而新美大在干嘉伟和吕广渝两员前阿里大将合璧之后,整体战斗力恐怕也不会弱于“BAT”之外的任何一家中国互联网公司。
自古以来,王兴有其业障:融资。
C轮及之后的每次融资,美团都会遭到来自暗处的狙击,这个魔咒,并未因为它和大众点评的合并宣告终结。当前的情势是,新美大处于新一轮融资前夕,王兴希望募到的资金总额在30亿美元上下,这也就意味着两个必然条件:必然会是多方合投、必然会有美元基金。
从专业主义和经验主义的角度出发,新美大借《华尔街日报》出口腾讯领投10亿美元的消息,近乎一种对于资本市场的催促。而此时站出来捅破窗户纸的,又是老对手饿了么:直接由VC出面背书,把饿了么放到了交易集市上,滴滴先否认再承认的戏码就是一次杀伤级戏码。
饿了么的体量与新美大完全不在一个等级,这不仅意味着差距,同时也传递出另一层含义,即新美大作为投资标的,已经相当昂贵了——已经高达200亿美元的一级市场估值,放到中概股市场已是仅次于“BAT”和京东、网易的第六大互联网公司——对于成长性的信心将是新美大进行融资的最大障碍。
同样作为投资标的,饿了么的利弊则有所不同:它足够便宜,且态度开放,比较容易投进去,只是在F轮之后,如果前面的退出者不够多,管理团队的股权稀释将会引起可能产生问题的股权结构。
至于阿里在失去新美大之后以高溢价谋求收购饿了么的可能性不小,即使是考虑腾讯也已跟了饿了么两轮融资的情况下。但是,就像腾讯在新美大身上最终挤开阿里的剧情一样,当美团外卖趋于独立运营时,与之高度重合的饿了么在腾讯这边的吸引力会下降不少,而这也给了阿里一次“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机会。
如果最终确定数字为15亿美元,那么即使将估值上涨的因素考虑进去,阿里也注定将在饿了么占股20%以上,这个操作方式与阿里在高德、UC和优酷土豆身上是一模一样的:
2013年5月,阿里向高德投资2.94亿美元,换来28%的股份;一年之后,阿里宣布全资收购高德;
2013年5月和15月,阿里两次总计向UC投资6.9亿美元,根据阿里上市招股书的披露,这笔投资的占股也达到20%以上;一年之后,阿里宣布全资收购UC;
2014年4月,阿里向已经上市的优酷土豆投资12.2亿美元,并将持股比例在随后一年时间内增至20.7%,进而宣布全资收购。
其中的规律是:阿里会以20%的占股需要为基准线,对那些有助于迅速带来稳定市场份额的成熟公司进行投资,且在随后一年左右的时间内以略高于市场价的筹码提出收购邀约。
作为到家领域剩余不多——或许是唯一的重量级——的独立选手,饿了么的价值在于它的队列选择权利。之所以这家公司周遭总会围绕卖身传闻——从京东到腾讯再到美团(新美大)——而其又总会从容摆出看似愤怒实为娇嗔的辟谣表情,就是因为张旭豪自己也明白待价而沽的好处,他无论倒向来自何方的卖家,都会奠定后者难以短期速成的巨大优势。
请忘记媒体对创业者们独立意识的白描式写作吧,独善其身等同于无人问津,姿态之外,生存第一。
为什么百度站在了圈外
或许比想象中的来得要快,中国高频O2O也即将和其他热门赛道一样驶入巨头备好的停车位里,再度出现腾讯(新美大)与阿里(口碑+饿了么)瓜分成熟果实的默契结果。
1939年,美国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占比约为6:4,到了2014年,占比拉到8.5:1.5,这个趋势必然也会在中国重复,并且造就两大巨头的霸业。
现在,我们可以来谈谈百度的问题。
2013年,百度推出轻应用,2014年,百度推出直达号,2015年,百度推出本地直通车,这三次尝试的目标都是高度一致的,即在流量思维的构想内创造同时服务商户与用户的平台型框架。
腾讯和阿里在O2O行业高举高打的背后,其实都对主营业务的嫁接保持着相当的克制,比如大众点评至今仍然只是微信的一个二级入口,而天猫和淘宝更是不会在产品层面与口碑发生交换。百度的不同之处在于,即使百度糯米已经拥有高度的自主运作权,它在百度的集团体系内仍要服从与手机百度和百度地图形成三位一体的矩阵战略。
百度地图姑且不论,手机百度的出现相当诡异,它是一种生造场景的努力,轻应用、直达号和本地直通车均以手机百度为分发中心,这就造成了百度实际上希望用户能够通过手机百度的搜索入口进入百度糯米的消费空间,比如用户在手机百度里搜索火锅,然后点击进入海底捞在百度糯米的商品主页下单。
必须说明的是,百度这么设计的逻辑是否成立,与其是否合理,是两码事。
说得通的逻辑在于,O2O项目对现金消耗十分剧烈,同时并不完全符合百度擅长的商业模式,因而百度一直试图让商户为流量付费,轻应用、直达号和本地直通车都是相对低门槛的导流工具,商户只要愿意投入CPC推广预算,即可掠夺计划之外的O2O流量。
百度想做的,还是一个贩卖词汇的轻松生意。
只要百度无法从内部打破将搜索与O2O强关联的坚持,它就很难赢得来自腾讯和阿里的重视。事实上,百度糯米用了数年时间拆解原本的代理商制度、将城市的自营权力收回之后,其实已经错过了较多的优质商户资源,当阿里进一步将O2O平台的资本出让给大型连锁餐饮集团的玩法出现之后,百度糯米的不适感会更加强烈。
这里并非是说百度缺少“All in”的决心,而是坚持在路灯下找钥匙的做法,很难说得上理性。
“BAT”的O2O征战历程,总让我想起克拉苏、庞培与恺撒的故事,他们拥有反对共和国元老院的共同利益,同时亦在各自羽翼丰满之后察觉对方才是自己最大的敌人。
最后,恺撒挥师罗马城下,在卢比肯河边说“The die is cast(骰子已经掷下,就这样吧)”,然后再无律法可以拦得住他的铁骑,最终他如愿提着庞培的头颅踏入空城,四海拜服。
我仿佛看到罗马帝国的重建。(综合创业邦、21世纪经济报道、虎嗅网报道)
责任编辑:吕志超
免责声明:
本页面呈现之信息,如无特别注明的,均来源于网页搜索结果,中国搜索呈现这些内容之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证实其真实性。如中国搜索呈现的稿件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版权说明:
凡来源标注为“中国搜索”的本网稿件,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
英国已故戴安娜王妃的旧情人休伊特,近日被揭发拟秘密出售一批当年戴安娜及威廉王子写给他的书信和卡片。报道形容这是“背叛”行为,势必触怒王室。
57岁的前军官休伊特,曾于80年代末与戴安娜交往5年。据报道,拍卖的包括8封书信和26张卡片,并有2张由当时年仅6岁的威廉所写的笔记。
我们会不由自主的频繁联系,终于在一个周六的晚上,我们没有把持住最后一道防线,在宾馆的温床上各自迷失。
凤凰娱乐讯 据台湾媒体报道,遇情变后的阮经天继骑摩托车摔伤后,再遇坏消息,前女友许玮甯的新欢竟传出是去年与他一起拍《军中乐园》的好友王柏杰。
阿里退出后,美团点评将完全倒向腾讯阵营,而饿了么获得阿里巴巴投资后,则能与口碑联合形成阿里O2O阵营的主力,再加上百度糯米,O2O餐饮行业将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免责声明:
凡发布在本网上的内容,除标注为“中国搜索”或“国搜”的稿件外,其他均转自第三方网站,是为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不意味着本网认可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如有意见建议,请点击页面下方的“对国搜说”,欢迎及时反馈。
版权说明:
凡来源标注为“中国搜索”的本网稿件,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黄金周哪些景点最受欢迎,会不会被挤成饼干?您正在使用IE低版浏览器,为了您的雷锋网账号安全和更好的产品体验,强烈建议使用更快更安全的浏览器
发私信给三金金金
导语:“别人家是送外卖,我们其实是服务商户。”
同步到新浪微博
雷锋网编辑,关注泛互联网领域。另有一个公众号【三金的碎碎念】,只写行业里有意思的领域。
当月热门文章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
您的邮箱还未验证,完成可获20积分哟!
您的账号已经绑定,现在您可以以方便用邮箱登录
请填写申请人资料中国第一军事门户网站 | &>&&>&
怎样登陆阿里云邮箱首页
前几天雅虎邮箱停用的通知让阿里云邮箱也火了一把,很多想看看阿里云邮箱怎么用,结果发现注册的入口都没有。准备/工具:
步骤一:注册阿里
前几天雅虎邮箱停用的通知让阿里云邮箱也火了一把,很多想看看阿里云邮箱怎么用,结果发现注册的入口都没有。来 自 西 陆 军 事 http://www.xilu.com
准备/工具:
步骤一:注册阿里云邮箱
进入阿里官网,点击右边的&注册&:
使用自己已有的、在用的邮箱作帐号:
填写带*号的必填项信息,并输入常用手机,获取验证码并输入正确的验证码,点击&同意协议并注册&:
注册成功后会发送一封邮件到对应的邮箱,点击邮箱中的链接激活帐号即可。
当然,如果你是雅虎邮箱要迁移至阿里云邮箱,可参考后面给的两个链接。
步骤二:登录阿里云邮箱
你可以从雅虎邮箱登录界面跳转到阿里云邮箱登录:
或者直接输入阿里云邮箱登录网址也可:
然后输入你的阿里云邮箱帐号:
点击&登录&后帐号信息验证成功即可登录阿里云邮箱查看邮件了:
本栏目最新文章
“国庆”一词,本指国家喜庆之事,最早见于西晋。西晋...
热门关键词阿里旧爱未去,新欢已至,饿了么是它的菜吗?
本以为阿里美团一家亲,怎料到,剧情竟然被改写了。。。
今天,阿里巴巴出售美团点评所有7%股份的传闻曝光后不久,即有消息透露前者欲15亿美元投资美团竞争对手饿了么。听闻这样的爆炸消息,各种议论声不绝于耳。
毕竟,这意味着阿里巴巴O2O盟友将发生改变,同时也暗示了阿里O2O生态圈背后的资源重构。甩卖股份退出“新美大” 虽然美团和大众点评的合并被业界认为是阿里与腾讯继滴滴快的联姻后在O2O的二度联手。
不过,合并后没多久,消息便指出阿里巴巴正在考虑出售所持美团点评的7%的股份。根据后者在最新一轮融资中的估值,阿里巴巴这笔交易价格约10亿美元。根据消息人士的披露,因为美团点评在当前一轮融资中向投资者提供了“棘轮条款”,阿里巴巴为促成此交易甚至不惜打7折出售。
对于这个消息,双方仍然是不予回应的态度。但这不妨碍业内人士进行肯定的判断。
其实,阿里在2011年投资美团后,两家一直没有密切的合作,美团从一开始其实就应该知道,要想保住独立发展跟阿里正面竞争就是迟早的事,团购只是O2O的小组赛,从小组赛突围出来之后就会直面巨头之间的决赛,这个巨头当然也包括了阿里巴巴。在这样的背景下,继续持有美团股份也就变成了单纯的财务投资,这显然满足不了阿里巴巴对O2O行业的野心。
一边是与美团“分手”,另一边则阔绰地接纳了新欢。下午,又有消息传出,“阿里内部已敲定投资饿了么,将花费约15亿美元持有饿了么30%股份,此次投资后,阿里巴巴将成为饿了么的第一大股东,同时,饿了么估值达到49亿美元。”
“向来投资传闻不会空穴来风,饿了么被阿里拿下不是没有可能”,某资深O2O人士对左键表示,“饿了么CEO张旭豪之前多次否认和美团合并,态度十分强硬,在对手不断壮大之时,自己找到新靠山很合理,更何况饿了么的投资方腾讯、京东和点评现在明显对美团点评投入了更大的精力,饿了么的地位很尴尬,必须考虑寻找新出路。”
同样是因为已有的腾讯、点评等投资方,易观智库高级分析师刘旭巍却直言“阿里投资饿了么可信度不高”。他说,“一般巨头之间的这种战略投资都是签了排他协议的,之前的协议对后续的资本会有约束力。”当然,在饿了么团队依然保持控股的情况下,接受阿里也不是没有办法,但刘旭巍认为这正是该传闻不可信的原因,“除非饿了么放弃控制权否则他们不会倒向阿里,阿里花15亿美元投资饿了么肯定想要控制权,这个数额已经远超过阿里对自家口碑网的投资力度了。”
事实上,在O2O领域的资本暗流后,阿里对行业的战略定位已经日渐清晰,围绕着自己搭平台做生态的路子阿里近日在O2O市场频频出手。
在上周的口碑网生态峰会上,口碑网宣布将向商家提供平台流量、会员营销、支付体系和大数据运营等方面的服务,同时,店铺、 支付、卡券、社交、营销、工具、数据、芝麻信用、服务窗九大类API接口直接向商家开放。从半年前阿里斥巨资“复活”口碑网之后,口碑在贷款、地推、流量、服务等多方面提供开放资源。
“可以看出腾讯在O2O领域的风格是结盟,而阿里是建生态”,刘旭巍这样认为,“目前口碑网是阿里整个生活服务O2O的主体,除了外卖还有其他很多业务,如果单独为了抢外卖市场砸15亿美元下去业务却不是自己的这不太现实”。
基于电商擅长的电商和运营基因,虽然是侧重于向商家服务,但其在O2O领域一直坚持自己搭平台做轻模式,但是外卖业务线下的重模式不可避免,将这些业务转嫁给其他企业是阿里乐于看到的,当然,这个前提是要拿到控股权。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痒婚之新欢旧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