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喜欢存钱为什么总觉得存钱不如买保险

喜欢存钱的人的性格分析 为什么中国人喜欢存钱
  现在很多人喜欢存钱,认为存钱是一种好的习惯,那么喜欢存钱的人的性格是什么样的呢?为什么中国人喜欢存钱?为了更好,我们要把钱存起来,集少成多。买东西不够怎么办?没关系,我们勒紧裤腰带,攒钱!
  调查显示,中国人最善于存钱,领先于其他国家和地区,人均存款足以维持3.9个月的开销,而全球平均值仅为2.1个月。调查还发现,一部分群体,如青少年和低收入者,存储金额较低。
  存钱:源于安全感缺失
  最能存钱、存钱最多,似乎也并非一件可喜可贺的事。不少网友都指出了中国人倾向于存钱,是源于安全感的缺失。&并非存款越多越好,存款多说明人民没有安全感,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有网友表示,&缺乏足够的社会保障,缺乏足够的投资渠道,你的那点钱还想干嘛。都是生活逼的。&也有人认为:&这是因为中国没有完善的社保、医保、失业保障制。不存钱明天就没法活。&
  有网友则流露出了焦虑和无力感,说:&4个月怎么够,能维持两年我还是觉得很渺茫啊。&还有网友认为:&因为外国医疗保险保障好,中国的现状是不能进医院,否则半个月就花光了。&
  【传统观念影响消费观】
  很多人听过这个段子,说一个中国老太太,存了一辈子到六十岁终于存够了钱,买了一套房子来住;而美国老太太到六十岁,感慨自己终于还清房贷了,但房子已经住了一辈子。中国人相信&细水长流,吃穿不愁&的道理,习惯于将省下或富余的财富储蓄起来,为未来做打算。但美国是一个消费为主的经济体系,加上近世纪以来美国经济一直比较好,很少见过苦日子,因此美国人很少有未雨绸缪的想法。
  研究发现:性格外向的人不爱存钱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罗特曼管理学院研究人员发现:性格外向的人不爱存钱,因为他们更在意即时享受,从而更可能冲动消费,导致信用卡欠款更多、储蓄减少。
  研究负责人、罗特曼管理学院副教授雅各布&赫什通过3份数据来考察这一问题。第一项研究发现,美国人整体外向水平同个人储蓄率变化存在相关性。
  高储蓄率并不是件好事
  【消费意愿弱,内需不足】
扫描下载潮粉APP668被浏览375944分享邀请回答9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中国人因爱存钱而没钱,美国人却因买保险而有钱!
中国人因爱存钱而没钱,美国人却因买保险而有钱!
中国人因爱存钱而没钱!
中国人爱存钱几乎已经成为一个共识,结婚、买房、子女教育、医疗、养老等所需的大额费用让很多普通家庭不得不早早就进行预备性储蓄。根据《世界概况》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收入储蓄水平排世界第三,与此相对,很多人觉得现在生活支出越来越大,钱在进口袋之前就已经花光了,更妄谈存储。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中国国民储蓄率一直居高不下但还是穷呢?
其实,对于很多人来说,不是不想花钱,而是不敢花钱。疯狂上涨的楼市已经让许多家庭望尘莫及,工资的涨幅永远赶不上房价的涨幅,很多人都要依靠父母资助才能勉强付得起首付,并且还要背负几十年的房贷。于是,当收入有了结余,就拼命攒钱,为将来买房做准备。
然而,却在拼命存钱的同时,却忽略了预防性储蓄。好不容易攒够了房款,一旦遇上重大疾病或意外,那么必须把多年的积蓄全掏出来治病,幸运的人病治好了,又重新开始积蓄,不幸的人,医疗费用和务工费用,足以让一个家庭遭受致命打击,所有的努力都功亏一篑。
美国人因买保险而有钱
根据一项统计数据显示,美国人的储蓄率极低,最高水平仅为5.6%,最低时为0.8%。
但是,中国人远远没有美国人有钱,也没有美国人生活品质高,这其中的关键原因就是:美国人都买了保险,而中国的保险普及很低!
据悉,美国人的投保率是420%,即每人均拥有5份保单。所以风险面前,美国人只需从容淡定地去找保险公司拿自己应该拿的,而我们国人只能自己借钱,或是等待募捐。老百姓很有可能辛苦一辈子最后白忙活一场。
送你四句话——
1.存款一定是你的钱吗
假如你有30万存款,您把它存在银行的户头上,户头上毫无疑问写的是您的名字对吗?您感觉这30万是谁的钱呢?一定是您的钱吗?其实未必,当您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时候,您可以用这笔钱来买车、买房,或者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那么它是您的钱。
2.我们都在给医院挣钱
但是,对于每个人来说发生大病和意外的概率都是一样的都是50%,也就是说要么发生,要么不发生。您认同吗?万一这不好的50%的概率发生了,比如有一天我们收到了医院的癌症确诊通知书,治疗费用需要30万,我想换成谁都会毫不犹豫的把这30万从银行户头取出来,存到医院的户头上,这时候请问30万还是我们的钱吗?是不是变成了我们辛辛苦苦替医院攒的钱?况且,如果治好了,半辈子积蓄也花光了,立刻回到解放前变成一个穷人。万一还是没有治好,人才两空,还留下一家的穷人。您认同吗?
3.保险是最好的解决方法有没有一种更好的方法,保证这30万不管什么情况下都是我们自己的呢?还是把30万放到银行,然后把每年大约1万的利息换个地方,建立一个30万额度的保险账户。一旦前面不好的50%发生了,那么保险公司会在确认的第一时间提供30万的治疗费用,替我们支付给医院,而不用我们动用存在银行的30万。治得好还是治不好,都至少保证我们能留下30万。假如我们一直健健康康,平平安安,从来没有用到这笔钱,那就更好了,到了约定的时间,保险公司会“连本带息”还给我们,在时间杠杆下,可能是30万甚至更多!对我们而言,只是用30万的利息,就能保证:有事帮出钱,没事当攒钱!
4.其实每个人都已经投保
有的人是向保险公司投保,而有的人士向自己的腰包投保,向保险公司投保的人一旦有什么风险发生,保险公司会给他买单。但向自己腰包投保的人,只能从自己的口袋掏钱买单!一种是用小钱撬动大钱,一种是有多少就得花多少。你会选择哪一种?加入微博,记录点滴,分享感动,握手明星
中国人是存钱不花还是没钱可存?
"勤俭节约"似乎是多数国人对金钱的态度,且传承已久。以至于不少人都认为:中国人爱存钱不爱消费,极端些的看法还把这种“吝啬”当做了阻碍经济高速增长的“绊脚石”。
但鲜为人知的是:今天的中国,虽然有着全世界最高的储蓄率,可普通家庭真正拥有的钱却不多,储蓄率的高增长主要来自政府和企业。多数中国人不是存钱不花,而是没钱可花。
中国的大储蓄率数字掩盖了真实的储蓄问题
中国储蓄率全球领先:看上去中国人很爱存钱
&俭,吾从众&这句来自《论语》中的描述,似乎表明自孔子时代起,勤俭就已成为了广被国人接受的一种美德礼法。而伴随着儒家文化流传至今,&勤俭&已然成为了中国人的一个代号。
各国储蓄占GDP比重
数据看上去也证明了中国人的勤俭,根据亚洲数据中心(CEIC)和汇丰银行的数据,中国人的储蓄率的确高居全球之冠。2010年和2011年,中国的储蓄额几乎达到了GDP的50%,远超过英美。即便在文化传统类似的东亚国家中也是最高的,高于中国台湾、马拉西亚和新加坡
但近十几年,中国储蓄增幅80%来自政府和企业,而非居民
储蓄率领先全球,但国人的钱包却不是&一枝独秀&。中国虚高的储蓄率很大一部分并不是源自普通人的钱袋,而是源自政府和企业的储蓄。来自国际清算局的数据就显示,在年间,中国国民总储蓄增长中有80%源于政府及公司部门,并非来自家庭。 2000年至2008年间,中国家庭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急剧下降、投资增强以及出口拉动增长的模式也证明了这种家庭、政府和企业储蓄的不均匀增长。
家庭、企业和政府储蓄比
其它来源的数据结论也类似,渣打银行中国区研究主管王志浩(Stephen Green)就发现:在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政府将收入的15%至20%左右用于储蓄,而到了2007年,这一比率已经稳步升至44%。尼尔森中国的《中国高储蓄率成因分析》报告也再次证明了上述趋势:虽然中国家庭的储蓄总额在过去十几年中都在增加,但无奈,却跑不过政府接近20%和企业超过10%的涨幅。结果就是在1999年前,家庭储蓄增长占主要,而之后则是企业和政府占主要。
收入差距使得不少国人无钱可存
收入不均导致储蓄不均:55%的家庭根本没有储蓄
一方面,大量财富被政府分割,导致居民收入增长乏力。根据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魏杰教授的分析,近十年间,政府财政收入增长过快,增长速度一直维持在20%左右,两倍于GDP增长;而个人收入增长一直在6%左右徘徊。收入涨得慢,储蓄自然也不会高。另一方面,即便在不同的家庭中,储蓄多寡也开始分道扬镳。根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和西南财经大学对超过8000户家庭调查得出的《中国家庭金融报告》:中国家庭收入不均现象非常严重。收入最高的10%的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占所有家庭可支配收入的56.96%。而家庭储蓄分布的不均也同样严重。55%的家庭没有或几乎没有储蓄,而收入最高的10%的家庭储蓄率为60.6%,其储蓄金额占当年总储蓄的74.9%。
中国家庭收入和储蓄分布情况
所以,中国高储蓄的根本原因不是广大民众没有足够的消费动机,而是广大民众没有足够的收入。
储蓄率高不等于没有负债
38%的中国家庭有负债,负债均值超过年收入均值
储蓄率高并不代表没有负债,相反,来自《中国家庭金融报告》的数据显示,在中国有超过38%的家庭有负债(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中,负债包括农业及工商业借款;汽车借款;金融投资借款;信用卡借款;以及其他借款等)。在该调查的样本中,有负债的家庭占38.22%。其中,城市家庭负债比例为35.16%,农村家庭负债比例为40.31%。中国家庭负债均值为62576元,而根据报告,当年家庭收入均值不过52087元。其中,城市家庭总负债均值为100815元;农村家庭总负债均值为36504元。
中国家庭负债情况
在全部样本中,还有13.94%的城市家庭为购买住房而向银行贷款,不仅如此,还有7.88%的非农户籍家庭通过银行以外的其他渠道借款以获得住房。从住房贷款或借款的规模来看,非农家庭购房贷款总额平均为28.39万元,占家庭总债务的47%;农业家庭购房贷款总额平均为12.22万元,占家庭总债务的32%。而年龄在30-40岁之间的户主家庭负担是最重的,贷款总额平均为家庭年收入的11倍多;收入处于最低25%的那部分家庭贷款额达到了其年收入的32倍之多。
社保落后,投资无门:让&预防性储蓄&大行其道
中国家庭资产中社保占比落后美国30多年
来自英国著名杂志《经济学人》信息部的一组调查显示了中国消费者对花钱的谨慎,报告显示,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67%的受访者准备将四分之一或更多的家庭收入储蓄起来,33%的居民想把35%或更多的收入存起来。在接受调查的农村人口中,84%的受访者称医疗保健问题是最大的担忧,其中,逾61%的受访者担忧的都是巨大的医疗开销。而在城市,也有三分之一的居民担忧医疗费用。
《经合组织观察家》(the OECD Observer)上的一篇文章这样分析中国人花钱的谨慎态度:中国的高储蓄率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预防性储蓄&。而之所以出现&积谷防饥&的现象,原因在于中国的家庭对于养老金计划信心不足;而且2亿农民工因没有户口,故不愿像当地居民一样花钱。
各国家庭资产细分
来自尼尔森中国的《2010均衡发展性报告》中的数据也证实了经合组织的分析: 中国社保基金远低于发达国家,仅相当于全民财富的2%,远低于美国的20%,甚至低于1972年的美国,而较之高福利的欧洲更低。摩根士丹利亚洲董事长Stephen S. Roach更是一针见血的指出:如果中国希望减少由缺乏安全感而驱动的过剩储蓄,形成基础更为稳固的消费文化,它需要做的是在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社会保险和养老金制度付出更多实实在在的努力。此外,中国居民在各个生活阶段花费的高成本(教育、住房、结婚)也被尼尔森列为预防性储蓄的理由。而《新闻周刊》则分析,中国的信用卡等借贷市场不完善,也加剧了居民对各生活阶段花费的担忧,促进了储蓄。 中国居民投资机会少,进一步提高了储蓄率
较少的投资选择,让除去不得不存的那部分资金外的&活钱&,也只能变成&死钱&。来自尼尔森公司《中国高储蓄率成因剖析》中的分析,就把投资渠道少作为了推动中国高储蓄率的一个重要原因。报告称:节俭文化并非是造成中国高储蓄率的主要原因。预防性储蓄动机等对高储蓄率影响更大。而且中国居民投资渠道较窄已是共识,除现金存款与银行储蓄以外,只有房产投资等有限的转换现金通道。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魏杰教授也认为:发达国家,中产阶级形成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必须达到均等。而中国居民收入中的财产收入平均下来目前只有2.8%。手头的资金难以变为财产收入,也只能继续储蓄。
"有钱不花"、"没钱可花"和"有钱也不敢花"都是中国高储蓄率下存在的现实情况。而对国人来说,"有钱不花"显然不是主流。
你觉得存钱是越来越容易还是越来越难?
将投票分享到: 微博
专题评价:
还可输入140字
:好的。我们会关注。 /玫瑰&||& (@ywang019) 河南金基租车之殇,又一庞氏骗局大手笔,受害家庭将近1万,维权几次,没有说法,复杂的很,求助无门。
:两次说的都是针对奥巴马医保法案的判决,第一次是在2012年的时候。这两次投票他客观上都帮了奥巴马的大忙。司法能动主义的危害你可以看罗伯茨意见书原文,
里面提到了Lochner案造成的一些问题。总的来说,罗伯茨希望“极度审慎”地解释宪法,这是他一以贯之的态度。&||& (@wanghsn) (@ywang019) (@zxc242635zxc) “就在同性婚姻判决前几天,罗伯茨还第二次充当了保守派阵营的‘叛徒’”,那他第一次当“叛徒”是什么情形?“罗伯茨大法官就提到了这种做法同样曾经造成了危害”,司法能动主义曾经造成了什么危害?
中国的航班延误,是“官僚主义害死人”
6个月以上母乳没营养、很多女性母乳少都是错误的观念
19岁的毛泽东,写了一篇作文,名曰《商鞅徙木立信论》
专题搜索:
版权声明:腾讯网原创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看今日话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人为什么爱存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