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贷资本的本质是什么,利息率的决定因素是如何决定的

《资本论》讲稿(十)利息论
《资本论》讲稿(十)利息论&&
|举报|字号&订阅
&&&&&&&&&&&&
一、原著的基本脉络
这一论在原著中是第三卷第5篇《利润分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生息资本》的主要内容。这一篇是考察生息资本和信用理论,其中心是揭示借贷资本如何参与剩余价值瓜分的。在这一篇中,马克思考察了货币资本独立化为生息资本及其有关的一系列问题。本篇研究的生息资本,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借贷资本,借贷资本作为货币资本独立化形式,是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二重的派生形式。
这一篇是整部《资本论》份量最大的一篇,也是唯一分为“正篇”和“续篇”的一篇。原著共包括16章。可分为4个部分:
第21—24章为第一部分,研究借贷资本和利息的本质,是全篇的理论基础;
第25—32章为第二部分,考察资本主义信用、银行资本及虚拟资本的问题,分析生息资本的运动和现实资本运动的联系和区别,是全篇的中心内容;
第33—35章为第三部分,从国内和国际两方面研究信用制度和货币流通的相互关系;
第36章为第四部分,追溯生息资本的发展历史,是全篇的终结。
这一篇是《资本论》第三卷最困难、最复杂的一篇。因为这一篇既涉及到抽象的理论分析,又谈到大量的银行、信用、证券交易所等具体问题,再加上马克思写作这一篇时重病复发,“这一篇不但没有现成的草稿,甚至没有可以提供的轮廓,以便加以充实的纲要,只不过是开了一个头,不少地方只是一堆未经整理的笔记、评述和摘录的资料。”(25.8—9)也正因为如此,恩格斯虽多次努力,最终没能像他原来设想的那样,对第五篇作大的改动,而只是注解,起了一个编辑的作用。
这一篇所研究的问题,是关系到社会经济生活能否正常运转的内容,因而它在第三卷、乃至《资本论》全书中都占有重要位置。
二、利息论的理论要点
利息论也叫借贷资本与信用理论,其理论要点是:
1、借贷资本与利息率。
借贷资本的本质及其流通特点。在资本主义经济中,除了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外,还有由它们转化而成的借贷资本。所谓借贷资本就是为了获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借贷资本的形成因为在资本主义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经常会因各种原因,出现一部分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而另一些产业和商业资本恰恰暂缺少资本。这样,便产生了资本的借贷关系,使从产业和商业资本在运动中分离出来的这部分货币资本转化为借贷资本。
借贷资本作生产利润的手段这种属性来说,它变成了商品,一种特殊的商品——资本商品。借贷资本的本质在于它是“资本商品”。
借贷资本作为一种独立形式的资本,有特殊的运动形式。用公式表示就是G—G—W—Gˊ—Gˊ。其特点是:
第一,借贷资本的流通是“双重的支出”(G—G,G—W)和“双重的回流”(W—Gˊ,Gˊ—Gˊ)。在这种双重的支出和双重的回流中,实际上包含了两种不同形式的运动:G—W—Gˊ是现实资本的运动;而G—G和Gˊ—Gˊ则资本的贷放和偿还运动,只是按照法律契约交易的结果。
第二,借贷资本既不是被付出,也不是被卖出,而只是被贷出。也就是说,以偿还为条件的付出运动,是借贷资本有条件的让渡这种独特形式的运动形式。
第三,借贷资本的运动是整个现实资本运动的推动力量,是再生产运动的准备和补充。从表面上来看,借贷资本的运动似乎可以脱离现实资本的运动,但实际上借贷资本的运动最终由现实资本运动所决定。
借贷资本的“资本商品”的本质和它的流通特点,一方面表明借贷资本的买卖和交换是在不放弃货币资本的所有权的条件下,转让了货币资本的使用权;另一方面,由于在借贷资本的表面运动即G—Gˊ中,表现为货币资本的自动增殖,货币资本“无论它是睡着,还是醒着,是在家里,还是在旅途中,利息都会日夜长到它身上来。”(25.443)这使借贷资本最具有资本拜物教性质。
利息的本质和它的表现。借贷资本家把货币资本贷放给职能资本家,是为了获得利息。职能资本家运用借贷资本从事生产或销售获取的平均利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以利息的形式归借贷资本家所有,另一部分以企业主收入(也叫企业利润)的形式被职能资本家占有。所以利息是职能资本家因取得贷款而付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平均利润。由于平均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所以利息也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利息的本质就是剩余价值。
借贷资本作为“资本商品”应该有价格,这个价格表现为利息。但利息是借贷资本价格的不合理的表现。因为不能说100元的借贷资本商品的价格,在利息是5元的情况下,只值5元。马克思说,“这里支出的,是利息,而不是商品的价格。如果我们把利息叫作货币资本商品的价格,那就是价格的不合理形式,与商品价格的概念完全相矛盾。”
利息率及其决定因素。利息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对贷出资本额之比,它通常用百分数来表示。利息率的高低首先取决于利润率的高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利息率一般最不能超过平均利润率,最低不能等于零。如果利息在总利润中占有一个固定比例,利息就会随利润一同上升或下降。其次,利息率的高低受供求关系竞争的影响,供给大于需求,利息就低,反之,则相反。最后,在供求平衡的条件下,利息率的高低由习惯的法律传统决定。
利润分割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在借贷关系下,利息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因而平均利润分割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这是资本所有权和资本使用权分离的结果。这种分割造成一种假象,似乎利息和企业主收入是由两种形式不同的源泉所产生的不同收入:一方面利息表现为资本所有权的果实,表现为资本本身的自然产物;另一方面,企业主收入表现为资本执行职能的结果,表现为资本家管理和监督生产的“劳动”的报酬,即所谓的“监督工资”。这样一来,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关系就进一步被掩盖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更加神秘化。但事实上,“在再生产过程中,执行职能的资本家作为别人所有的资本的代表,同雇佣工人相对立;货币资本家则由执行职能的资本家来代表,参与对劳动的剥削”。
2、资本主义信用和银行资本。信用是在商品货币关系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是商品在买卖中的延期付款或化身的借贷行为,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的特殊运动形式。借贷资本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其中主要是商品形式和货币形式,与之相应,资本主义信用也为分两大类: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
商业信用是职能资本家之间采取延期付款的方式赊购商品而形成的借贷关系。代表这种关系的凭证,就是商业货币,即商业票据。由债权人“背书”(在票据背面签字)的商业票据,可以在一定范围作为支付手段流通,执行货币的职能,起到互相抵消债权的作用。
商业信用是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它对于促进商品流通,加速资本周转,推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商业信用又有一定的局限性。表现在:①因为它是私人开给私人的,所以信誉度低;②因为它只能沿着供给向需求方向提供,所以它的流转方向单一;③它还因只限于职能资本家之间使用,所以流通范围窄等。
银行信用是银行向职能资本家提供贷款时所发生的借贷关系。银行信用突破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它能广泛地集中社会的闲置资本,提供数量更大、时间更长、范围更广的信用。
银行是经营货币资本业务的企业。它是借和贷的中介人。它的信用业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负债业务,即吸收存款方式借入资金;二是资产业务,即将所支配的大量货币资本通过各种形式贷放出去。
银行资本不同于借贷资本,它是经营货币信用和货币流通技术业务的资本,属于职能资本的范畴。银行进行贷款业务的目的是为了获取银行利润。银行利润是资本家投资银行业、经营银行业务而获取的利润,它靠存款与贷款之间的利息差额来取得。银行自有资本所获得的利润大体相当于工商平均利润。
3、信用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的作用。
一是促进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资本在各部门之间的自由转移,是平均利润率得以形成的前提。但由于各部门的生产资本都有自己特定的自然形态和专门用途,因此,自由转移会受影响。借助信用,使资本家有可能依靠赊购商品和银行贷款,迅速集中大量货币资本,克服生产资料转移中的困难,使利润平均化得以实现。
二是信用制度能节约流通费用。通过信用,一方面货币本身可以以三种方式得以节约:即通过信用关系抵消债权、债务而不使用现金;信用可以加速流通速度而节约货币;信用货币可以代替贵金属流通。另一方面,由于信用的作用缩短了流通时间,加速了资本的周转,减少了货币准备金,也节约了流通资本和费用。
三是信用制度促进了股份公司的建立和发展。股份公司是通过发行股票把分散的资本集中起来而经营的企业。它的建立离不开信用制度。因为没有发达的货币市场和食利者阶层这些信用的产物,股票就不能发行、上市。股票的发行或是通过银行、有时就是银行本身完成的。同时,股份公司的发展也同样离不开信用制度。
四是信用制度加速了资本的集中。资本主义信用的发展使单个资本不仅可以支配自己的资本,还可以利润信用,在一定界限内,取得绝对支配别人的资本、财产和劳动力的权力。
五是资本主义信用具有二重性。一方面,由于资本主义信用的发展,加速了资本的集中,从而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另一方面,也正是由于信用的作用,大大地发展了各种投机事业,加剧了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从而促进了经济危机的爆发,为资本主义的灭亡创造了条件。
4、虚拟资本。所谓“虚拟资本”,是以有价证券形式存在、并能给持有者带来一定收入的资本,它是与现实资本相对而言的想象中的资本。虚拟资本有两种典型形式:
一是国债券。国债券是资本主义国家发行的公共债券。它是债权人因购买国债而得到的书面凭证,债权人可以凭此证从国家得到利息,但不能索要现金,必要时可以转让。
二是股票。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股东的入股凭证,是股东借以取得股息的一种有价证券。因为股票代表公司的现实资本的相应部分,所以它与国债券不同,它是“现实资本”的“纸制复本”。
除了以上两种典型形式之外,还有银行发行的没有准备金的银行券、保存在银行的重复计算的商业票据、没有现实货币资本的银行账面存款、有名无实的银行准备金等。
虚拟资本的价格决定。由于虚拟资本可以在资本市场上买卖,已经成为商品,因而它有价格,但是它的价格是由一种特殊的方法决定的。虚拟资本的价格,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取决于其有权索取的收益的大小和可靠程度;二是取决于现行利息率。它与前者成正比,与后者成反比。用公式表示如下:
预期股息额&&&
预期股息率
股票价格=——————=——————&股票面额
&&&&&&&&&&
利息率&&&&&&&
作为虚拟资本的有价证券价格的独特的运动和决定方法,使它们的票面价格往往与市场买卖价格相背离,因而,它们必然成为投机的对象。
三、难点问题
(一)、如何理解虚拟资本与生息资本的联系与区别?
虚拟资本与生息资本存在着密切联系,从虚拟资本也能为其持有者带来资本收入这一角度看,它也属于生息资本范畴。
虚拟资本与生息资本的联系具体说来主要表现在:
首先,虚拟资本是由生息资本特别是银行信用的发展而产生出来的,因为“人们把虚拟资本的形式叫作资本化。”(25.528)没有生息资本和利息等经济范畴的出现和固定化,就不会有收入的资本化,所以,生息资本是虚拟资本产生和存在的前提。其次,虚拟资本数量的变化,依赖于生息资本的借款筹码-—利息率的变化。这是因为决定虚拟资本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利息率的高低,利息率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有价证券的价格,从而导致虚拟资本数量的增减。第三,作为虚拟资本的有价证券产生之后,又成为生息资本的一种形式。
但是,虚拟资本和生息资本间又存在着重要的区别:
第一,作为虚拟资本的有价证券本身没有价值,但是它们有价格,它们的价格是由其有权索取的收益的大小和可靠程度、现行利息率的高低等因素决定的;生息资本作为资本商品,本身是有价值的,但却没有合理的价格表现。作为资本商品价格的不合理表现的利息,是由平均利润率的高低、生息资本的供求状况决定的,在供求大体平衡时则由习惯和法律传统决定。
第二,虚拟资本是先有收入,然后是收入的资本化,因而它不是真正的资本,而是与现实资本相对立的想象中的资本;生息资本是先有货币资本,后有利息收入,是客观存在的资本。
第三,虚拟资本都是以有价证券形式表现;生息资本一般是以货币形式存在,或者是以一部分商品形式存在。
总之,虚拟资本和生息资本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
(二)、如何看待资本主义企业的经理经营管理的性质和工资的来源?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第五篇中对资本家把企业主收入看成是资本家的“监督工资”、否定其剥削性质,进行了批判,他指出:“同货币资本家相对来说,产业资本家是劳动者,不过是作为资本家的劳动者,即作为对别人劳动的剥削者的劳动者。他为这种劳动所要求和所取得的工资,恰好等于他所占有的别人劳动的量,”(25.435)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组织领导协作所需要的指挥劳动,而且监督工人的所谓“监督劳动”,资本家也不亲自担任,而是资本家雇佣的代理人。资本家雇佣他们进行管理的目的,是在企业的管理中执行资本家的意志,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但是,他为此也要付出劳动,而且这种劳动又是进行协办生产所必要的。因为凡是协作劳动,都需要有统一的指挥和管理,从这个意义上说,经理人员的管理劳动具有二重性:它既是一种由奴役直接生产者而产生的执行剥削别人劳动职能的剥削活动,又具有社会化生产所必需的一般管理劳动的性质。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反映经理劳动性质的主导方面是它所体现的剥削职能。
马克思指出,经理人员工资的数量,只是某种熟练劳动的工资,这种劳动的价格,同任何别种劳动的价格一样,是在劳动市场调节的;而资本家的支付方式:总利润中要“扣除经理的薪水”,(25.437)所以,资本主义经理的工资是由企业利润支付的,由于企业利润是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所以,经理的工资也来源于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四、热点问题
(一)、马克思股份经济理论与当前国有企业改革问题
股份公司及股份经济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马克思对存在于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的股份经济所作的剖析,对正确认识股份制、深化当前的国有企业改革,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1、股份公司的产生及其导致的资本关系的新变化
股份公司在罗马帝国时代开始萌芽、到中世纪时有了一些发展。而它的大规模出现和发展,则是在进入资本主义时期以后。这主要是因为生产社会化的发展要求资本社会化,而股份公司的财产组织形式,是与生产社会化的发展要求相适应的。
马克思在世时对股份制已有足够的重视,这是因为,股份公司和股份经济的发展,使资本关系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第一,大大促进了资本的集中。“通过建立股份公司这一比较平滑的办法把许多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的资本融合起来”。“积累,即由圆形运动变为螺旋形运动的再生产所引起的资本的逐渐增大,同仅仅要求改变社会资本各组成部分的量的组合的集中比较起来,是一个极缓慢的过程。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行使某些单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铁路的程度,那么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铁路。但是,集中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件事完成了。”(23.688)第二,资本在这里直接取得社会资本的形式,而与私人资本相对立,这是对私人个别资本的否定;企业也表现为社会企业,与私人资本相对立。这是“在资本主义体系本身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的私人产业的扬弃;它越是扩大,越是侵入新的生产部门,它就越会消灭私人产业,”(25.496)“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范围内的扬弃,因而是一个自行扬弃的矛盾,这个矛盾首先表现为通向一种新的生产形式的单纯过渡点。”(25.495-496)第三,实际执行职能的资本家转化为单纯的经理,即别人的资本的管理人,而资本所有者则转化为单纯的所有者,即单纯的货币资本家,这使单纯的货币资本家成为社会生产多余的人。
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恩格斯补充道:“一些新的工业企业的形式发展起来了。这些形式代表着股份公司的二次方和三次方。”(25.494-495)而且自由竞争已经日暮途穷,出现了卡特尔和托拉斯。“竞争已经为垄断所代替,并且已经令人鼓舞地为将来由整个社会即全民族来实行剥夺做好了准备。”(25.495)可见经典作家高度评价了股份经济的产生和作用,认为它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潜在否定因素。
2、股份经济的内在机制和经济功能
作为人类的一项社会发明,股份经济具有重要的经济功能,它是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
首先,股份经济是一种能反映资本本性和特点的经济形式。资本的本性在于追逐利润。在运动中实现增殖,在竞争中寻求发展,是资本这种市场经济中最稀缺资源的显著特点。从股份经济的运行来看,资本的这种特点在股份公司和股票市场中能够得到充分、完整的体现。
其次,股份经济是一种能反映生产社会化整体要求的经济形式。市场经济中的生产的社会化,是一种讲求规模经济和规模效益、时间经济和时间效益的社会化。为达此要求,就需要资本的集中。股份经济提高了全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给全社会提供了一种有别于自然人企业和传统市场经济的全新机制,故能有效改变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
最后,股份经济是一种进行资本运作和存量调整的便利、有效的经济形式。资本的扩张与收缩、资本的置换与取舍、资本的分化与组合,是企业和整个社会进行资本运作的基本方式和手段,也是资本追逐利润的具体过程和必然反映。股份经济能实现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提高企业和资本运作效率,促进生产力发展。
在充分肯定股份经济的积极作用和经济功能的同时,也必须指出,股份经济也有它的负面作用(如:股票市场存在的投机所造成的虚假繁荣等),对此必须清醒认识,加以防范。
3、按股份制规范国有企业的改革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对马克思股份经济理论的宣传,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也应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制企业,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中央也确立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央要求,国有企业改制的理想模式,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要求,组建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股份经济发展的实践已经证明,其特有的股权多元、两权分离、有限责任及管理制衡等特征,是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按此要求改制的企业,才能真正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进入了攻坚战阶段,只要我们坚持改革方向,把制度创新与解决历史欠账有机结合,同时抓好宏观调控与配套改革,我们就一定能够完成本世纪末国有企业的解困目标,将企业改造成面对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二)、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对防范金融风险的启示
马克思关于虚拟资本的投机性的论述,对我们防范金融风险、加强金融监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资本的固有特性诱发金融风险
马克思在第五篇中提示了虚拟资本具有两个特征:一是投机性。虚拟资本价格的特殊决定方法,必然使它们成为投机的对象;二是价格的回归性。马克思把虚拟资本价格涨落称为一个复归原点的运动。即:“一旦风暴过去,这种证券会回升到它们以前的水平。”(25.531)“投机性”告诉人们,虚拟资本的价格与它们所代表的实际价值的超常规背离,最终会导致资产贬值,形成“泡沫经济”现象;而“回归性”必然要破灭。可见,虚拟资本的固有特性必然诱发金融风险。
今天,距马克思的论述已经一百多年了,虚拟资本在当今世界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西方国家证券化和衍生物的发展中,就出现了许多发展了的虚拟资本形式。例如资产证券化中的“重新打包”业务,将一些低信用等级的证券组成一组,加入新的较高信用等级的证券并用其作为抵押发行新的债权。新债权不仅可以改变债权期限,而且可以通过对原有证券的买卖随时调整债权组内的证券种类和数量。新发行的证券是在原有证券的基础上发行的,它们是虚拟资本的虚拟资本。在衍生物出现后,虚拟资本发展到了一个更高的阶段:首先是金融期货。股票和债券的期货合同不仅是虚拟资本的虚拟资本,而且是“无中生有”的虚拟资本。这类投资被称为“杠杆投资”。其次是衍生物的发展了的形式:指数期货、期权等交易。交易双方甚至抛弃了金融期货那种纯粹“幻想的交易”的外壳,就股票指数等等的涨、落打赌。交易的东西本身是什么已经不重要,甚至有无东西都无关紧要。当代虚拟资本的发展也告诫我们,对虚拟资本会诱发金融风险绝不可掉以轻心。
2、防范金融风险、加强金融监管
金融业是一个风险很大的行业。随着金融业的迅速发展,巨额资金在国内外的迅速流动,加之政治、经济和市场的变化,使金融业潜伏着的风险越来越大。金融风险种类很多:有支付能力不足的流动性风险,有利率、汇率变化的市场风险,有经营不善、资不抵债的经营风险,有政局变化、社会动荡的国家风险等。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防范和化解这些风险,就会酿成大祸,危及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近几年国外连续出现的金融危机,应引以为戒。“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我们应学一些金融基本知识。通过学习,加深对金融工作、金融法规和金融政策的了解,提高运用和驾驭金融手段的本领,增强维护金融秩序的自觉性和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只要我们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运用好金融这个经济杠杆,就能使它对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抑制通货膨胀,优化资源配置,起到积极作用,达到有效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的。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资本主义借贷资本是什么?谢谢_百度知道
资本主义借贷资本是什么?谢谢
提示借贷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我有更好的答案
定义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其来源是产业资本循环中产生的大量闲置货币资本。借贷资本通俗说,就是银行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借贷给公司以及个人的货币这些货币的来源来自于普通老百姓的储蓄
采纳率:51%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借贷资本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利息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利息是资金时间价值的表现形式之一,从其形式上看,是所有者因为发出货币资金而从者手中获得的;从另一方面看,它是借贷者使用货币资金必须支付的代价。 利息实质上是的一部分,是利润的特殊转化形式。
1、因、放款而得到的以外的钱(区别于‘本金’)。
2、利息(interest)抽象点说就是指货币资金在向部门注入并回流时所带来的额。 利息讲得不那么抽象点来说 一般就是指借款人(债务人)因使用借入货币或资本而支付给贷款人(债权人)的报酬。又称子金,母金(本金)的对称。利息的计算公式为:利息=本金×利率×存款期限(也就是时间)。
利息(Interest)是资金所有者由于借出资金而取得的报酬,它来自生产者使用该笔资金发挥营运职能而形成的利润的一部分。是指货币资金在向实体经济部门注入并回流时所带来的,其计算公式是:利息=本金×利率×存期x100%
3、银行利息的分类
根据银行业务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银行应收利息和银行应付利息两种。
应收利息是指银行将资金借给借款者,而从借款者手中获得的报酬;它是借贷者使用资金必须支付的代价;也是银行利润的一部分。
应付利息是指银行向存款者吸收存款,而支付给存款者的报酬;它是银行吸收存款必须支付的,也是银行成本的一部分。
利息理论基础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观点
马克思主义认为利息实质是利润的一部分,是的转化形式。货币本身并不能创造货币,不会自行增值,只有当用货币购买到和劳动力,才能在中通过雇佣工人的劳动,创造出剩余价值。而货币资本家凭借对资本的所有权,与职能资本家共同瓜分剩余价值。因此,资本所有权与资本使用权的分离是利息产生的内在前提。而由于过程的特点,导致资金盈余和者的共同存在,是利息产生的外在条件。当货币被占有,用来充当剥削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的手段时,它就成为资本。货币执行资本的职能,获得一种追加的使用价值,即生产的能力。所有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利益驱使,利润又转化为平均利润。平均利润分割成利息和收入,分别归不同的资本家所占有。因此,利息在本质上与利润一样,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反映了家和职能资本家共同剥削 工人的关系。[1]
西方经济学观点
实质是实际节制的报酬和实际资质利息理论在利息研究领域一直居于主导地位。
货币利息理论认为利息是借钱和出售证券的成本,同时又是贷款和购买证券的收益。作为一种货币现象,利息率 中国学者认为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中,利息来源于或的增值部分。在现实生活中,利息被人们看作收益的一般形态,导致了收益的。
利息借款利息
每一个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都要向银行进行借款,利息如何记账?
在新会计准则的要求下,在进行短期借款,以短期借款为例,来进行一下借款利息的记帐。  比如,一家企业向工商银行进行借款,款额是100万,时间是三个月,利率是9%,财务人员如何进行处理呢?具体步骤有几个方面:  当取得借款时,可以计入银行存款会计科目的借方,金额是100万,同时,计入短期借款会计科目的贷方,金额是100万。当产生利息可以进行计提利息,也可以不做计提的利息,到期的直接支付款项有两个方面。一是如果不计提利息的话,在到期以后可以在直接支付时计入短期借款的借方,金额是100万,计入财务费用会计科目的借方,金额是2.25万,计入银行存款会计科目的贷方,金额是102.25万。二是如果要按月来进行计提利息时,在第一个月预提利息时可以计入财务费用会计科目的借方,金额是0.75万,计入应付利息或是预提费用会计科目的贷方,金额是0.75万,以第一个月为例,连续几个会计分录都是一样,当到期要进行归还借款利息时,可以计入短期借款会计科目的借方,金额是100万,计入应付利息或是预提费用会计科目的借方,金额是2.25万,同时计入银行存款会计科目的贷方,金额是102.25万。[2]
利息产生因素
利息延迟消费
当放款人把
金钱借出,就等于延迟了对消费品的消费。根据原则,消费者会偏好现时的商品多于的商品,因此在自由市场会出现正利率。
利息预期的通胀
大部分经济会出现,代表一个数量的金钱,在未来可购买的商品会比现在较少。因此,借款人需向放款人补偿此段期间的损失。
利息代替性投资
放款人有选择把金钱放在其他投资上。由于,放款人把金钱借出,等于放弃了其他投资的可能回报。借款人需与其他投资竞争这笔资金。
利息投资风险
借款人随时有破产、潜逃或欠债不还的风险,放款人需收取额外的金钱,以保证 在出现这些情况下,仍可获得补偿。
利息流动性偏好
人会偏好其资金或资源可随时供立即交易,而不是需要时间或金钱才可取回。利率亦是对此的一种补偿。
利息市场作用
利息作为资金的使用价格在市场
经济运行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影响企业行为的功能
利息作为企业的已直接影响水平的高低。企业为降低成本、增进效益,就要千方百计减少资金占压量,同时在筹资过程中对各种方式进行成本比较。全社会的企业若将的节约作为一种普遍的行为模式,那么,经济成长的效率也肯定会提高。
影响居民资产选择行为的功能
在中国居民水平不断提高、日益加大的条件下,出现了资产选择行为,的增多为居民的资产选择行为提供了客观基础,而则是居民资产选择行为的主要诱因。居民部门重视利息收入并自发地产生资产选择行为,无论对还是对微观基础的重新构造都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从中国目前的情况看,高已成为中国经济的一大特征,这为经济高速增长提供了坚实的资金基础,而居民在利息收入诱因下做出的种种资产选择行为又为实现各项宏观调控做出了贡献。
影响政府行为的功能
由于利息收入与全社会的部门和盈余部门的经济利益息息相关,因此,政府也能将其作为重要的对经济运行实施调节。例如:若采取降低利率的措施,货币就会更多地流向资本市场,当提高利率时,货币就会从资本市场流出。如果政府用信用手段筹集资金,可以用高于银行同期限来发行,将民间的货币资金吸收到政府手中,用于各项。
利息影响因素
利息的多少取决于三个因素:本金、存期和水平。
利息的计算公式为:利息=本金X 利息率 X存款期限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国税函〔号规定,自日起暂免征收利息所得,因此目前储蓄存款利息暂免征收利息税。
利息股市影响
1、 取消或减免利息税
当前的为负数,为了减少居民储蓄向的分流,利息税的调整虽然从理论上说对股市是利空消息,但也不完全尽然。
首先,即使完全取消了利息税,也只相当于银行的利息提高了0.6个百分点,10万元存款每年的利息收入将增加612元,这对于投资于股市的收益率相比较:几乎是“微乎其微”。
调整,企业的并没有提高,对上市公司经营没有负面影响。而对银行类的上市公司却产生了“储蓄回流”的积极作用。
2、提高利息
利率与股市之间有着明显的“”,它将关系到股市与银行的增减。但利率的上升这将提高企业的生产成本、抑制企业需求及个人消费需求,从而最终影响到上市公司的业绩水平。
加息对股市而言是提高了投资于股市的。银行加息与的提高一般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市场的无提高了,无形中也影响了股市的风险收益率。
然而,从目前我国加息的幅度与空间及的发展现状来看:能否吸引居民储蓄流向股市的核心问题是:股市的赚钱效益与安全性效益的如何?即:如果股市的投资效益与其安全效益相比较后还高于银行存款的收益,对股市的选择将是造成储蓄分流的主要原因。
利息利息理论
利息的形式是非常明确的,其表面作用我们也很容易理解。但就像价格一样,它为什么是某一具体的数值而不应该是另外一种数值,让人感到疑惑的正是这种怎么决定的问题。
利息储备的意义
在现实的经济中,很多物品的生产都具有这么一种显而易见的情况,这就是生产出的产量总要比一定时期的大一些,这些物品未必都是人们订购的或者说不能立刻都销售出去,对此可称之为库存。库存的一个实用目的就是为了应对购买量的波动,从而能够在一个合理的范围起到保障供给平稳的作用。当然,在正常情况下购买量的波动还是有一定之规的,于是各种物品的库存都会有一个合理的比例。因为增加库存总要涉及到增加费用的问题,所以在有可能的情况下企业并不愿意多保留库存。当消费者出于使用便利和预防的考虑而多购买一定量的物品时,这同样也不是为了立刻之需,也相当于主动承担起了库存保管的责任,对此可专门称为储备,库存也就变成了储备;或者说储备是私人的库存,目的是保障消费即起到消费平稳的作用。于是可以这么认为,库存更多的是企业的行为,而储备就是企业和消费者(包括国家)都有可能的行为。也可以这么认为,储备的概念一般要比库存的概念大,消费者家里的物品一定是储备,企业的库存也等于储备(随时都能成为家里或国家的储备),社会在某一时期的总储备就是这两者之和。
当把储备进行表示之后,所有的储备都可以用货币的数量来代表,这就构成了积累或者说储蓄。当然,当我们谈论积累时,一般指的是、投资或资本的积累,与之相对应的就是货币的储蓄。经济学家们曾经争论过货币到底代表不代表财富,对此的观点很不统一。实际上流通中的货币(特别是用来规定时)确实不能时时刻刻代表财富,也就是说不算生产货币的劳动以一天或多天来计算这仅仅起到了交换手段的作用;一旦一天或多天的交换结束了,针对这一天或多天来讲货币就没什么用了,从理论上来看货币都会流回到以银行为代表的商人手里。只不过作为一个正常的其生产与交换总是连续不断的,一笔货币完成了交换任务并不能说明所有的货币都完成了其交换任务,这样连续起来好像货币始终可以代表着一定数量的财富,也就是说我们拿着钱总能买到很多种东西(顶替了其它货币的交换任务)。
对此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一种短暂的财富,也是一种很快就会消失的、没有必要或不能积累的财富,像绝大多数的服务项目和日常消费就属于这种情况。但在现实生活中还有一部分货币所代表的正是储备的数量,或者反过来说储备的交换也需要一定的货币,这种货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总能与具体的储备对应上,此时的货币就基本上时时刻刻代表着确定的财富。由于这种财富一般都不会被立刻(几天、几十天、甚至几年)消费掉,对应的以货币为代表的持有人也就不必把货币立刻再交换出去,于是就可以把货币长期保留下来而形成了长期存款即储蓄。因此可以理解为,只有可储蓄的货币才是随时可以足额支取的财富,也是长期的、不会立刻消失的财富存量。如果我们把对的需要也理解为不仅仅是为了一天或几十天等的立刻之需的,那么多出来的部分也相当于一种储备;只不过这是不能直接消费的资本的储备,或者说是投资以及等。也可以这么认为,我们通常所称的储备更多的是指储存最终产品,其实像原油、煤炭、钢材等基础原材料也常叫储备,推而广之,所有与生产有关的、又不准备立刻用掉的东西都可以称为储备。把最终产品、中间产品以及资本的储备加在一起,这就是所谓的积累;如果用货币来代表,这就是所谓的。或者我们可以这么认为,积累是一个更大的概念,它概括了各种储备。只不过积累十分容易与储蓄混淆,也常常专指的是资本,不利于理清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我们就用储备来代表一般意义上的积累,也可称其为经济储备。经济储备的意义是:储备是生产出来但不必立刻都消耗的部分,这既可以用于消费同时可以用于投资。这是一种基于自然的特殊需要,可以保障和改善人们对使用价值的需求情况,总之与和宏观经济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样当我们再提到储备——即经济储备——这一概念时,向上引申就代表了积累,向下扩展也涵盖了库存的意思。可以说这是把生产与消费以及投资联系在一起的一个特殊的纽带,也是经济学中微观与宏观相连接的主要桥梁。
有了储备的概念我们首先就能理解这样的一个事实,为什么在这种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一般不会影响到市场上的。因为此时的储备就像是水库的作用一样,虽然水库的水面要远远高于下游河流的水面,但只要水库的水位控制得当即保持储备率的变化为零或在一定范围之内采取相机变动的策略,那么下游河水的流速就基本不会改变,即有了延迟作用之后最终的消费或者说流量可保持不变。实际上储备或水库的作用是什么呢,正是为了抵御突然的、又是对我们非常不利的。如果生产者非要把库存中的物品在一时间内都强行处理掉,这就等于不再保持储备率变化为零的状态或是违反相机反倒要顺势改变储备量,也等于水库要故意放水,那就会供大于求,价格必然下跌。正是基于这种道理,除非物品不易保存,没有哪个商人会傻到昨天刚生产出来的物品不管什么价格非得要在今天天黑之前都处理掉不可。
那么,从生产或消费的角度来看,在理论上怎么解释此时的价格可以维持不变呢?其实这种原理很简单,所谓的库存或储备就等于生产者或消费者拿出了一笔资金充当起了一个预期的投资者或想象的消费者,以经济储备的方式暂时“消化”或者说“消费”了这些物品,也相当于这些物品根本就没有生产出来或即便是生产出来了也都“卖掉”了,这就是延迟的作用,正是延迟的作用维持了供需不变从而使得价格相对比较稳定。
不过,储备量到底与什么有关呢,这是任意的吗?很显然,这与生产周期的长短以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程度有关。一般地说,一种物品的生产周期越长越容易遭受自然灾害的打击而难以保持稳定的生产水平,其产量就越容易发生变动。一旦产量减少了,又由于生产周期比较长,想要恢复到原有的起码在时间上不可能立刻做到,这样就必然要遭遇到暂时供给短缺的问题,进而经济就不稳定了。像粮食生产就是此类情况的典型代表,为此必须要有足够多的储备。要是没有一定的储备,遇上了减产除了供不应求之外在短时间内很不容易扭转这种被动局面,这在理论上就等于要死人,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也是不利的,即意味着经济要遭受到相当大的损失。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任何国家总要有一定的,以防不时之需。也就是说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往往不是寅吃卯粮,而恰恰是卯吃寅粮或丑粮甚至是子粮等,即我们消费的都是“以前”生产出的物品。当然这个“以前”是一个很合理的时期,像一瓶好酒也许要放上十几、二十几年,绝不是什么陈旧的意思。由此我们不难想到,除了生产中的一些特殊要求比如像酿制和钢材的时效之外,储备与生产周期的长短直接相关。还有很多物品的储备其生产周期倒并不是一个关键的因素,主要是这类物品一旦短缺了对日常的生产、生活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为此必须要有足够的储备以尽量避免受到影响。像石油和一些大宗原材料就属于这类物品,缺了之后有些相关的企业恐怕要立即停产,其影响后果非常严重。我们在生活中也会储备一些水或几根蜡烛等,道理也是这样,否则一旦停水停电生活就十分不方便。概括地说,储备与生产周期的长短、不确定因素的大小以及日常需求量的多少直接有关:生产周期越长,不确定因素越大,日常需求量越多,则储备就要越充足。
利息利息的由来
有了一定的储备在一般情况下都会给全体消费者带来一定的好处,与之对应的代价就是储备的保管费用或曰储备劳动。但还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储备到底是由消费者储备好呢,还是由生产企业储备好呢?从保险的角度我们很容易就能想到当然应该由生产企业集中储备比较好些,因为这种集中保管方式能使保管费用降低,特别是资本品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当需要时其价格的平均上涨幅度相对来讲就会比较低。从储备量的方面来看,由于各个地区发生自然灾害的概率和程度会有所不同,人人都做好储备无形中会使储备量变得相当大,所以集中储备就可以使储备量降到最低同时又能平均地满足对储备的需要。例如,每人都储备20斤粮食,可一年下来只有5%的人口用上了自己的储备,利用率只有5%。这等于每100人只需要5个20斤粮食的储备就可以,集中储备就可以减少95%的储备量。因为储备量大幅度减少,总的保管费用就会更少,所需价格上涨的幅度就会更低。可以说,集中储备就是平均分摊了保管费用,使得每个消费者担负的保管费用最小同时又不必担心储备量不足的问题。[3]
不过这又会面临着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我们将怎样把总的保管费用在消费者(当然也包括生产者)中均摊呢,为此需要行政命令或成立一个像保险公司那样的专门机构吗?行政命令显然是不现实的,这种费用肯定低不了;如果需要成立一个像保险公司那样的专门机构又会牵涉到各种费用问题,这样核算的结果保管费用就很不确定。作为一般的企业来讲也不可能完成这一任务,因为企业除了改变价格之外没有任何其它权利去约束消费者的行为,即没有资格在不提供产品的情况下去向每个人收取什么费用。
由此我们可以这样设想,要是能建立起一种机制,这相当于给予生产储备的企业一笔可观的好处费,这就可以调动起企业的积极性;同时这种机制还要有把“好处费”(即补偿费)在全体消费者中均摊的功能,为此还不必专设什么机构,这样整个良性的、有效率的循环体制就可以自行运转。否则企业因为生产过多的储备就必然要受到损失,这无异于把一种本应是由全体人员平均分摊的社会责任都推卸到了部分人的肩上去承担,这是非常不公的;就算有些商人是高尚的、爱国的,那我们也没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一般的商人都有这种责任心并会主动管理好储备。可想而知,要想建立起高效的储备体制其中关键的是要有一个很合理的补偿机制,只有这样企业才有可能自觉自愿地即根据市场的结果安排必要的储备使得各方面都满意。
那么这种补偿机制该怎样建立呢,有可能的形式是什么样的呢?其实我们根本就不用操心,在日常生活中这种机制早已自觉不自觉地形成了。这就像发明货币一样,人类在发展之初就遇到了储备问题,也用一种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这就是发明了利息的办法。可以说价格不自觉地完成了交换的使命,使得交换是公平的;而利息又很隐蔽地完成了储备的任务,并实现了使储备费用最低化的要求。利息和货币一样都是很了不起的发明,加在一起就完整地构成了银行的伟大发明。
对此我们可以这么理解,从原始的交换角度来看,假设某种物品在下个时期比如下一年度因意外其产量减少了,从理论上来讲没有储备这种物品必然要涨价;但从现实的情况来看想涨价是很不实现的,即人们无法用更多的其它物品与之交换。如果非要用更多的其它物品与之交换,那其它物品对于一些人来讲也会相应地减少,这等于拆了东墙补西墙。对于储备的拥有者也不一定需要更多的其它物品,换到手里暂时用不上而其他人又不够用,于己于人都不利,这也就起不到储备应有的意义。为此储备的拥有者可以采用这样一种交换方法:仍维持原有的交换比例即价格不变,但对方在归还时要视借期的长短约定好给予这种物品的提供者以一定比例的补偿,相当于以后连本带息一起归还。这也意味着其他人只要事后加倍劳动就可以,而当下不会受到什么影响。显然这是任何人都愿意接受的方案,对所有人都有好处。采用这种交换方法还能解决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这就是未必人人都需要在事先为了储备而增加劳动;要是储备派不上用场,增加的劳动就浪费了。从总体上来算,只需一部分人事先增加劳动而储备一定量的物品即可,其他人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只需事后进行劳动就可以补上因意外造成的损失,这样能使劳动总量减少同时又不至于发生物品短缺的危险。那么该怎样才能做到储备量很合理,同时又让人们自觉自愿地在储备与不储备之间进行选择即实现储备的平衡呢?很显然,其约定的补偿比例就成为了至关重要的决定因素。如果补偿比例很高,或者补偿比例不变但交换比例要做些对储备者有利的调整,那就说明事先的劳动是合算的,事先的储备量就会自动增多。反之,如果补偿比例很低,或者说交换比例调整得总是对储备者不利(相当于补偿比例降低了),那就说明事后的劳动更合算,事先的储备量就会自动减少。从中不难想到,正是补偿比例自觉不自觉地调节着储备的平衡。久而久之,这种约定的补偿部分就成为了利息,单纯的比例就是所谓的利息率或利率;正是利息的作用平均了为了储备的付出,一个社会就是在利息的暗暗作用下解决了一个人们必然会遇到的经济难题。这同样是一种利益机制作用的结果,使得在解决储备问题时的费用最低同时也最有效。
站在现在的即的立场来分析,假设储备物品的生产者用的是,显然要是不生产储备用这笔资金存在银行就能直接得到利息,这也是为什么在一般情况下谁也不愿意多生产库存的原因。如果生产者是贷得款,那还要多支付一些贷款利息,这同样也是不合算的。可商人们会发现,正是那些需要一定储备的物品,由于受到减产或增加的影响其价格很容易上涨,即在平衡点附近价格上涨的概率很大。所以当产量骤然减少或投资需求增加很快时,把储备都算在内其价格往往也会有程度不同的上涨。假如上涨的所得超过了贷款利息,也相当于价格不变而降低了贷款利息(甚至为负),那作为储备的生产者就合算了:即当因价格上涨得到的额外利益等于利息时,在一定时期内这还是均衡的。此时消费者因价格小幅上涨而多支出的部分就等于给付了储备生产者本应得的利息(补偿费),这也是不必多储备一些物品的合理代价;或者说因没有储备物品而节省下来的钱的利息所得又都转手给了那些帮助消费者储备物品的库存生产者,彼此都不吃亏。因此可以说,利息就是储备费用。只是就像价格问题一样,我们很容易知道价格的意思,但却不容易搞清楚利息所反映出的是一种什么实质情况;我们也一目了然地就能看到利息的形式,但却很难想到利息的作用结果到底代表着什么。于是我们只能从利息去分析利息,把储备费用不自觉地归为了生产问题;这样做是很现实的,也是很容易想到的。只不过当我们仅从生产的角度去考虑储备问题时,这或许能正确地计算出储备费用,但有关利息的问题反倒被所谓的生产费用湮没了,使得我们很难再有机会去全面了解利息的本来面目。利息为什么会那么让人琢磨不透,其原因就在于对利息的作用并未真正地了解。只有了解了利息的原始由来,我们才会发现:正是利息的作用会使一些生产者自动保有储备并让储备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数量上,同时还实现了平均损失的目的。这些都是人为想做也未必能做得好的事情,由于利益的驱使反而一切都自动完成了。[4]
利息以往利息理论
利息的形式是非常明确的,其表面作用人们也很容易理解。但就像价格一样,它为什么是某一具体的数值而不应该是另外一种数值,让人感到疑惑的同样是怎么决定的问题。要是我们能用什么方法——如果存在的话——“计算”出利息,而且理由又很充分即被普遍接受,那问题就可解决。为此我们需要先研究一下有关利息的主要观点,以便了解其中的分歧所在。
认为:“取息的贷款,大都是从货币借出,或为钞票,或为金银。但借用人所需要、出借人所供给的实际上不是货币而是货币的价值,换言之,是货币所能购买的货物。如果他所要求的是即享即用的资财,那么,他所贷借的便是能够即享即用的货物。如果他所要求的是振兴产业的资本,那末,他所贷借的便是劳动者工作所必需的工具、材料与食品。贷借的事情,实际就是出借人把自己一定部分土地和劳动的年产物的使用权让与借用人,听他随意使用。”
从投资的角度来看,一般的借贷确实如此,这就像交换是为了得到所需的物品而不是货币一样,借贷实质上也是转让着货物。这种货物既可以包括“新”产品的储备,也可以包括已经被使用或正在被使用的所谓投资;前者的转让可叫,后者的转让可叫。当然,不论哪种转让都没有理由认为应该是无偿的,只是关键在于,其偿付的比例应该是多少;即便比例是自然形成的,那么其中的自然因素是什么?斯密没有研究这些问题,只是概括地认为:“照这样看,以资本贷人取息,实无异由出借人以一定部分的年产物,让与借用人。但为报答这种让与,借用人须在借用期内,每年从较小部分的年生产物,让与出借人,称作付息;在借期满后,又以相等于原来由出借人让给他的那部分年产物,让与出借人,称作还本。在转让这较小部分和较大部分的场合,货币虽然都作为让与证,但和其所让与的东西,完全不同。”如果说“报答”就是不应该无偿的根据,这真是再自然不过的理由,对此谁都可以理解。但作为一种理论来讲,这种理由就不具体,很难着手操作。
萨伊认为:“一个人在快要出借时,把他作为这样使用的总价值变为货币,而借款人一得到这个价值就把它换取其他东西。完成上述工作的货币立即着手完成另一个相同的工作或不相同工作,究竟是什么,只有上帝知道,也许是缴纳租税,也许是发军饷。出借的价值只暂时具有,正如我们在上面探讨领受与花费收入时会说,收入只暂时具有货币形式,同一的货币在一年内可能用于移转同一收入一百次。同样的,用以把一个出借人手里的价值移给一个借用人的同一金额货币,可能在完成无数次移转以后,又在第二个借用人与第二个出借人手之间完成同样的工作,而不剥夺第一个借用人所收受的任何部分的价值。因此。实际上所借的是价值,而不是任何特种金属或货物。各种货物都可以出借与借用如同货币一样,而利息率绝不依存于出借与借用的物品的性质。在商业上什么也没有像出借与借用货币以外的物品那样普遍。当一个制造商按某种信用条件赊买其他行号的原材料时,他事实上是借到羊毛或棉(这要看他所需要的是什么),利用这些的原材料的价值,而这些原材料的性质,对于他计入出卖人贷方的利息没有影响。出借的货物的过剩或短缺,只对这货物跟其他货物的有影响,而对这货物的率丝毫没有影响。”
这实际上是再次强调了斯密的基本观点,甚至认为利息率丝毫不受货物性质的影响。那么受什么影响呢,也就是说利息率的大小怎么才能确定下来,对此萨伊认为:“所以,说货币利息是个严重的错误,认为利息率取决于货币的充足与短少这个错误结论,也许就是起源于这个不正当的措词。劳氏和都陷入这个错误,连很有识见的洛克在讨论降低货币利息方法的某一著作中,也犯有这个错误,难怪其他作家受到迷惑。利息理论被罩上烟雾,驱散烟雾的是与斯密。但要明白了解利息,就得对本书称为资本的那个东西有正确概念,并顺从以下信念出发,即出借的或借用的物品,不是特殊货物或特殊商品,而是价值的一部分,就是可作这样使用的资本的总价值的一部分;各时期和各地方使用这部分资本所给付的利息,依存于的需求与供给的比例,完全不依存于出借货物的特殊形式或性质,不论该货物是货币或任何其他物品。”这就是利率的供需决定论,与价格的供需决定论非常相似,显然由此不可能确定出利率的具体数值。
在论述利率时是基于这样一个前提:“我们已经知道,资本的总利润可以分为三部分,即对风险的报酬,对烦劳的报酬和对资本本身的报酬,可以分别称之为保险费、监督工资和利息。在对风险给予补偿以后,即,在补偿了资本由于社会的一般情况或特定事业的风险而可能遭受的一般损失以后,还有剩余。这种剩余一部分归于资本所有者作为节欲的报偿,一部分归于资本使用者作为其所费时间和烦劳的报偿。”
这就预先假设了资本本身应该有报酬,这种报酬就叫“利息”。当然在现实的经济中总有人需要并有了贷款才能生产,这就构成了“经常性贷款需求的主体”;同时,那些“无意于或不能亲自从事经营的人们所持有的资本”就成为了“放款人”并成了贷款供给的主体。这样借贷“显然是一种需求与供给问 题”,所以穆勒认为:“利率当为使贷款的需求与贷款的供给相等的一种比率。利率当为这样一种比率,即,使某些人愿按此比率借入的数额与某些人愿按此比率贷出的数额恰好相等。如果供过于求,利息将降低;如果求过于供,利息将提高;而降低和提高的程度,均将达到方程式重新确立的那一点。”
这完全肯定了萨伊的观点,并且就像穆勒认为的那样,“需求与供给在这个场合的意义和作用和在其他一切场合没有什么不同”。正因为此,影响利率的只是对贷款的需求因素和供给因素:“利率的变动是由贷款或贷款供给的变动引起的。贷款供给的变动虽然比贷款需求的变动小,但也是易于变动的。”用这种方法就像研究价格一样只能窥视到其中的一些变化原因,只是对事实的肯定,不可能决定出什么具体的利率。
在研究利息方面,就像论述资本问题一样,只有的论述是最透彻的。但也像对效用研究的结果那样,由于没能找对一个现实的基准而使价值仅是一个主观的抽象概念,不恰当的抽象又一次埋没了利息的原始事实。
庞巴维克认为:“现在和未来的需要和需要供应之间的关系,对未来欢乐和未来痛苦的低估,以及现在物品在技术上的优越地位,使绝大多数人感到现在物品的主观价值比同量的未来物品的主观价值高一些。随着主观评价上的这个关系而来的,是:现在物品在市场上一般地具有较高的客观和市场价格,而这个事实又反过来影响现在物品,使它们有较高的主观(交换)价值,甚至在那些境况好,不会对现在物品在主观使用价值给予优先的人们中间也会有较高的主观(交换)价值。最后,市场上的平衡倾向使未来物品的抑价和时间上的差距成为有规则的比例。因此,在经济社会,我们可以普遍地看到。未来物品在主观和客观两方面,都有较小的价值,和它们在时间上的差距程度相适应着。”
正因为此,所以庞巴维克认为:“现在我要指出,这种价值上的差别是一切资本利息的来源”。具体过程是这样的:“一笔借贷无非是现在物品对未来物品的一个实际而真实的交换;它确实是这样一种最简单的可以理解的表现形式,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理想和典型的情况。‘’A给‘借款人’B一笔现在物品——比如说,现在的若干镑。B得到了这些物品,能充分自由地使用它,而他给A一笔完全相同的未来物品——比方说,来年的若干镑——作为等值物。”
其实单纯的或者说抽象的“现在”和“未来”是没有什么不同的,即只要物品本身没有改变现在的物品和未来的物品就不会有什么差别。例如,我们不能说现在的1小时是1小时,而未来的1小时就不是1小时;现在的1美元是1美元,未来的1美元就不等于1美元;今年的1斤米是1斤米,明年的1斤米就要大于或小于1斤米。庞巴维克的意思是假设一个物品由现在到了未来,或是从未来到了现在(只有神才能做到),那这个物品就有所“不同”。但这种“不同”确实不是物品自身的不同,而是附加的过程即来历的不同。比如一般人就很难判断出一种大米到底是今年生产的还是去年生产的,至于像石油等就更加难以判断,只要保管得好这种差别真的可以忽略不计。也正因为此,我们绝不可能在卖两个不同年份生产的大米时要求不同的价格;非要如此的话,往往陈米的价格要低一些而不是高一些。
不过,我们会想到类似于古董的例子,如果其过程或来历是有着某种特殊意义的,那就会在这种物品上附加上一个与过程或来历有关的特殊意义。正是这种特殊意义使得物品的涵义有所不同,此外物品的基本性质不会改变。具体来讲,当我们把现在的物品比如1万吨大米完好无损的一直保存到有限的未来时,那这一物品确实有个特殊的意义,即要付出保存的代价。如果能把未来的物品呈现在现在,可惜目前还做不到,那意义就更加不凡;不算念咒作法等于什么代价也没付出。可想而知,当A所谓的借给B一笔物品(等于把物品存放在B处)时,实际上应该是A支付给B“利息”即。为什么人们一开始把金子存放到金铺时金铺要收一定的保管费,其道理就在这里:因为保管贵金属要付出代价。但是当金铺把金子借给一个使用者而不是保管者时,或者说B是使用者时,本来使用者是没有相应的物品的,他只有在未来才能得到这种物品,现在相当于还没劳动就得到了物品,同时也省去了相对于未来的保管费,等于不用再保管了,使用者当然没有理由再向借出者索要什么“保管费”。这样只要使用者不索要保管费,借出者就因为节省了保管费而得到了所谓的利息。对于使用者来讲,因为没有得到保管费,以未来为起点倒过来计算就等于支付了利息。
那么怎样才能杜绝这种可能:一个使用者以保管的名义理直气壮地得到了保管费,同时又偷偷地把物品使用掉,以此投机取巧。其实这种情况一般不可能发生,起码不会长时间持久地发生。因为只要保管费存在,人们自然会减少这种物品的存储,使得保管者根本就没什么东西可保。比如我们可以把金子做成金制品,这样就能免除保管费。也就是说,在没有人承诺不收保管费的前提下,或者说没有人许诺帮我们代交保管费(相当于支付利息),也就没谁愿意多存这种物品。这样我们就明白了,使用者只有事先保证不收取任何保管费才能得到更多的这种物品。至于使用者得到物品之后是不是真正地使用了,这已与借出者无关。当然,如果使用者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保管,在收不到保管费的情况下也不会这么去做。
这就是一种特殊的均衡情况,通过利益的调节使得借出者和使用者两不相亏,同时解决了我们真正想要解决的储备问题。如果使用者使用得好即投资得当,再加上贬值的因素,使用者还会愿意支付超出管理费之外的好处。此时人们就更愿意借出即多生产并多积累,利息才浮出了水面。其实利息的基本或主要部分就是保管费,只是被人们无意识地忽略掉了。有些人因为存款而得到了利息,好像很合算;储备者因为库存积压了资金而没有得到相应的利息像是吃了亏,其实只要当意外发生人们不得不去购买库存物品时,利息又等于自动交到了储备者手里,平均谁也不会多得到什么。
的有些银行在储户存款时不但不支付利息而且还要收取一定的保管费,就是因为银行确实没有使用存入的资金,是纯粹的保管,从而也就保证了资金的高度安全,如果储户考虑到的就是这一点,这同样也是两不相亏、各不多得。[5]
由于庞巴维克无法区分前后两者物品价值差别的真正原因,所以只能认为:“因此,这里是两笔物品所有权的相互转让,其中之一是另一种的补偿或报酬。虽然两者是完全同质的,不过一个属于现在,而另一个属于未来。我认为,要说明一般的交换,和现在物品与未来物品之间的特殊交换,没有比这更简单和更清楚的了。在上一章中,我们已经证明,决定现在物品和未来物品市场价格的主观评价的结果通常是有利于现在物品。因此,借款人通常总愿意取得一笔现在款项,而以后用一笔较大的款项来归还。他必须付出一笔‘’或‘’,这笔贴水就是利息,因此,用最直接的话来说,利息是由现在物品和未来物品之间价值上的差别所生产的。”用更为抽象的话来解释就是:“按照我们的概念,利息是用未来物品来支付一定数额的现在物品时的付出价格的一个补充部分。它是出借的‘本金’的部分等价物。在它本身中,没有东西可阻止它和大部分价格一起被付出去;换句话说,利息和‘本金’必须在全部借贷交易结束时一起付出去。”
庞巴维克确实看到了“补偿”问题,只是没有弄清应补偿的是什么以及谁该补偿谁。或者可以这么认为,就价值而论,恰好是未来物品的价值要高一些而不是相反,即未来物品一定要由现在物品经过保管劳动才能安全到达未来,加上保管劳动其价值自然要高一些,此时借者就必须支付这一多出的价值即利息。当然,假设这一物品是刚生产出来的,好像没经过什么保管,理所当然地不存在什么保管费用问题。可不要忽略了,如果对方立即付现那是不存在任何利息问题的。要是生产者的目的就是想把这一物品保存到未来,显然这一定有保管的代价,此时就像保管金子的道理一样只要使用者承诺不收保管费这就是生产者的利息所得或借入者的利息支出。或者说,使用者拿走新产品却在未来支付货款(归还这一物品),其保管费就是生产者得到的利息或借入者支付的利息。当然,假设使用者直接借钱的话,好像就没有什么保管费的问题。实际上正因为“没有”保管的问题,钱的拥有者为何还要把钱借给别人即让别人“保管”呢?可想而知,仅从借贷的角度是无论如何也理解不了利息的作用原理的,此时就像价值被价格取代一样利息也被利率取代而看不清其本来面目。反过来,当我们确定利率时,其隐含的一定是与保管有关的补偿问题即补偿比例。可以这么认为,利率是利息的货币化表示,其原理还是根植于储备问题之中。
还有一种情况,生产者原本的目的是想把产品立刻卖出去,可因卖不出去不得不把产品保存了相当长的时间,价格也没什么变化,最后既便卖出去了也不会得到什么补偿。确实,这只能说明生产者遭受了损失,也反映出储备量太多,从而必须减少储备的生产以正确应对对储备的需求。实际上这反倒证明了补偿的意义,正是这种对保管的补偿隐含着利息的基本原理。
认为利息是“等待的报酬”,这与的观点基本相同。其根据为:“大家都知道,财富积累之所以受到限制,利率之所以迟迟不落,是由于绝大多数的人喜欢现在的满足,而不喜欢延期的满足,换言之,由于他们不愿意‘等待’。”
其实这就像现在物品和未来物品的概念一样,就单纯的满足而论,不管是处于何时对于满足的“喜欢”都相同,这就像我们绝不会今天喜欢吃饭而明天就不喜欢吃饭了;实际上是哪天都喜欢吃饭,哪天吃了饭都感到“喜欢”。同样的道理,把今天该吃的饭延期到明天去吃那就谁都不喜欢,因为这要付出饿一天肚子的代价。一个绝食表演者为什么要表演绝食,其原因就在于以后有饭吃,不付出这种代价很可能现在和未来都没饭吃。当然,把现在本可以得到的满足延期到了未来,这也等于让别人立刻得到了满足,对方自然要支付代价即利息。
利息延迟履行
关于利息的适用问题从民事诉讼法第232条的规定可以看出,迟延履行利息是指被执行人迟延履行给付金钱义务所应加倍支付的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它的适用在执行实践中具有以下特点:
生效的法律文书未确定迟延履行责任。被执行人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是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中的规定,是执行程序特有的执行措施。裁判文书和其他作为执行依据的法律文书应无权作出迟延履行责任的确定,除非法律文书作出迟延履行责任的确定是基于当事人的合意,如。当执行依据的法律文书未确定迟延履行责任时,对被执行人未按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人民法院除应强制被执行人履行给付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外,还应强制其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这凸现民事诉讼法第232条的立法目的,即加重被执行人的责任,促使其尽快履行义务。当执行依据的法律文书已确定迟延履行责任应否适用民事诉讼法第232条规定,对此,法律没有作出明确规定。从公平角度来看,执行依据法律文书已预先确定被执行人迟延履行责任,人民法院在执行过程中,是不能再按民事诉讼法第232条的规定,责令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理由是,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是指被执行人的义务是给付金钱,在依法强制其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同时,对其拖延履行义务期间的债务利息,要在原有的债务利息上增加一倍,按银行同期贷款最高利率计付。对人民法院而言,是人民法院在执行程序中的执行措施;对申请执行人而言,是对申请执行人的民事补偿;对被执行人而言,是一种带有惩罚性的民事责任。那么,在执行过程中,人民法院强制被执行人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给付金钱的义务包括迟延履行责任,又按民事诉讼法第232条规定强制被执行人承担迟延履行责任,显然,被执行人基于一个迟延行为而承担两次民事责任,是显失公平的。
利息存款利率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至5.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其他各档次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并对基准利率期限档次作适当简并。[6]
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调整表
调整后利率
一、城乡居民和单位存款
(一)活期存款
(二)整存整取定期存款
二、各项贷款
一年以内(含一年)
一至五年(含五年)
三、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
五年以下(含五年)
利息利息股市
1、取消或减免:
当前储蓄的实际利率为负数,为了减少居民储蓄向股市的分流,利息税的调整虽然从理论上说对股市是利空消息,但也不完全尽然。
首先,即使完全取消了利息税,也只相当于银行的利息提高了0.6个百分点,10万元存款每年的利息收入将增加612元,这对于投资于股市的相比较:几乎是“微乎其微”。
调整利息税,企业的贷款成本并没有提高,对上市公司经营没有负面影响。而对银行类的上市公司却产生了“储蓄回流”的积极作用。
2、提高银行存款利息:
利率与股市之间有着明显的“杠杆效应”,它将关系到股市与银行资金量的增减。但利率的上升这将提高企业的生产成本、抑制及个人消费需求,从而最终影响到上市公司的业绩水平。
加息对股市而言是提高了投资于股市的。银行加息与的提高一般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市场的提高了,无形中也影响了股市的。
然而,从目前我国加息的幅度与空间及中国的发展现状来看:能否吸引居民储蓄流向股市的核心问题是:股市的赚钱效益与安全性效益的如何?即:如果股市的与其安全效益相比较后还高于的收益,对股市的选择将是造成储蓄分流的主要原因。
利息公式利息
利息(年)=本金×年利率(百分数)×存期
或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存款利息=本金×天数×挂牌利息(日利率)=计息天数×日利率
利息税=存款利息(应缴纳所得税额)×适用税率
利息赚银行利息
家庭主妇怎么存钱赚银行利息[2]
家住省城的小许跟丈夫结婚3年了,在家当起了全职家庭主妇。在实施生育计划之前,她决定储蓄一笔孩子的养育资金。恶补了一通理财知识之后,她决定采取“利滚利”的储蓄方法。
虽说现在存款利率不算高,但定期存款的利息明显要高于活期存款。只要选择正确的储蓄方式,同样可以获得不错的收益。  以50万元资金为例,1年定期可收获18000元的利息,相当于每个月增加1500元的收入,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也是笔不小的收入。
  家庭主妇怎么存钱,赚银行利息?
方法:“利滚利”的储蓄方法,勤跑银行以利生息  家住省城的小许跟丈夫结婚3年了,工作了两年后“恋家情结”日益浓重,在征得丈夫同意后在家当起了全职家庭主妇。在实施生育计划之前,她决定储蓄一笔孩子的养育资金。恶补了一通理财知识之后,她决定采取“利滚利”的储蓄方法。“我选择的是存本取息,要想让定期储蓄生息效果最大,就得和零存整取组合进行,才能产生‘利滚利’的效果。”
小许的办法是:先将固定的资金以存本取息形式定存起来,然后将每月的利息以零存整取的形式储蓄起来,以此来获得了二次利息。    小许为记者算了一笔账,丈夫平均每月收入15000元左右,每个月4000元的开支,剩余11000元。小许考虑把它存成存本取息储蓄(假设为A折),在1个月后,取出存本取息储蓄的首月利息,再用这份利息开个零存整取储蓄户头(假设为B 折)。以后每月从A折取出利息存入B折。如此一来,不但是存本取息储蓄得到了利息,而且这些利息在参加零存整取储蓄后又得到了利息。一笔钱取得了两份利息,就是所谓的“以利生息”的储蓄方法,通俗点说就是“利滚利”。
  小许认为,虽然利息不多,但只要长期坚持,就会带来丰厚回报。而且在目前的家庭收入状况之下,她让家里的每一分钱都充分发挥了功用。“我这个家庭主妇当得还不错吧!”小许满怀得意。    专家观点:太原分行的理财师认为,这种储蓄方法实现了利息的最大化,缺点在于比较麻烦,要经常跑银行。他建议小许不妨试一试各家银行推出的“自动转息”业务,办理这项业务后,银行会按照事先的约定“自动转息”,A折的利息到时会自动转存到B折,免除每月跑银行存取的麻烦。[7]
.人们日报[引用日期]
.银行新闻网.[引用日期]
.中国百科网[引用日期]
.经济观察网[引用日期]
.网易[引用日期]
.南方财富网[引用日期]
.搜狐财经[引用日期]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