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液氨 环境风险评估会有哪些风险?

液氨的安全生产管理 三亿文库
液氨的安全生产管理
[号)、《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则》(铁道部,铁运[号)、《水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则》(1996年,交通部令第10号)
a、用于液氨运输工具的槽罐,必须依照(危险化学晶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由专业生产企业定点生产,并经检测、检验合格,方可使用。
b、运输液氨的驾驶员、押运人员、装卸管理人员、船员应经有关部门培训,并取得上岗资格证,方可上岗作业。应熟悉罐车运输的有关规定,懂得槽罐结构及各安全附件的工作原理、性能、懂得液氨的物理化学性质,能熟悉使用紧急切断等安全装置及随车灭火器材,能处理槽罐车充装,卸装及运输中出现的异常情况。 c、汽车槽罐车的槽罐内有液氨时,不得停放在车库内,运输途中停放时,驾驶员和押运人员不得同时远离车辆,不得停放于人员稠密处,途中检修时,不准有动火作业,运输时,按规定的路线行驶,中途不得停驶。 四、液氨的安全生产管理 (一) 液氨在安全生产中存在的危害及隐患 液氨在安全生产过程中主要存在低温、加压、易燃易爆、有毒刺激性、腐蚀性等特点。低温一般是指液氨在挥发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的能量,蒸发热为1.37MJ/kg(0.101Mpa,使周围环境温度迅速降低,最低可达零下几十度,极易造成冻伤事故。加压一般是指液氨平时在1Mpa以上条件下进行储存。液氨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中属第2类中的液化有毒性气体,氨蒸汽与空气混合在16―25%(体积百分比)遇火可发生化学爆炸,也有资料称氨的爆 16 炸极限为15―28%。氨极易溶于水,在20°C及0.101Mpa时,氨的溶解度是0.325/kg,对人体的皮肤、呼吸器官及食道有着极强的破坏作用,主要是损伤人体的粘膜。氨在空气中不同含量时的毒性如下表: 氨含量mg/L 毒性 3.8 5~10分钟致死 1.9 0.5~1小时危险 0.19 0.5小时呼吸困难 0.076 数小时呼吸急促 <0.02 0.004 可嗅出氨味 元危险 所以,液氨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冻伤、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中毒、火灾等危害和隐患。 (二) 液氨的安全生产管理 基于液氨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重大的危害及隐患,而且一旦发生泄露和爆炸事故,对周边将造成重大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安全生产管理中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的要求进行操作和管理,除了在设计安装过程中严格执行三同时,在实际的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还要严格按照《危险化学品做作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中10个A级要素进行管理。 1、落实责任人,分清责任 在《安全生产法》第五条已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 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为保障安全生产,防止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特别是防止重特大事故的发生,要求我们在实际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工作方针和目标。然后根据工作要求落实责任人,按“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分清责任。为保证工作的落实,必须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这也是《安 17 全生产法》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要求和规定。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综合的监督管理,并对其工作进行考核。同时,为保证正常地安全生产,还要投入必要的安全生产资金,没有安全生产资金的投入,就无法从根本上保证安全设施的正常使用。 2、现场作业施行风险管理 对现场作业施行动态的风险管理,是安全生产中现场作业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风险时时刻刻都存在,而且在生产过程中,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存在风险的程度也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我们对作业现场存在的危害及隐患进行科学地评价分析,确定最大危害程度和可能影响的最大范围,以便采取有效或适当的控制措施,从而把作业风险降低或控制在可以承受的程度。那么,我们如何进行风险管理呢?首先,应确定实施风险管理的作业区域和范围,目的是减少安全管理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再就是根据企业自己的现状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风险评价的方法是对风险进行评价的准则,否则,不同的人,将有不同的评价结果,让作业人员无所事从。另外,还将直接影响对风险控制的措施。再一个就是做好危险辩识和风险评价,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价是《规范》建立和实施的基础和动力。我们建立和实施“安全质量标准化”的目的是消除、降低和避免各类与工作相关的伤害、疾病和死亡事故的发生,控制风险持续改进安全管理绩效。而要实现此目的,就要对作业活动中存在的危险进行辨识,并对其风险进行评价,然后根据风险评价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如下图所示,为了 控制风险,①
要对企业的所有作业活动中存在的危险源加以识别,并评
18 作业活动 作业活动
安全生产方针 法规要求 危险源 安全生产方针
不可容许风险
目标及管理方案 目标及管理方案
价每种危险源的危险程度,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和组织的安全生产方针确定不可容许的风险;
针对不可容许的风险予以控制:制定目标和管理方案;落实运行控制;制定应急预案;加强培训,提高安全质量标准化意识;通过监控机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最后,也是风险评价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对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害及隐患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步骤如下图所示: 由以上可以看出,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工作是安全质量标准化建立和实施的基础和动力,因此,该项工作是否能圆满完成,对于安全质量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和运行至关重要。如欲使该项工作切实有效,组织应该: ① 指定一名高级管理人员推进和管理该项工作; ② 确定评价人员对于风险评价的培训需求,并实施适当的培训计划; 应急预案 培训与意识
③ 评审辨识评价结果,确定辨识评价是否适合充分,即足够详尽而严密; ④ 将评价的结果形成文件。 4、加强对做作业人员的培训教育 做作业人员的行为在安全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我们不可能时时刻刻对从业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据统计90%以上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从评审控制措施的充分性 制定风险控制措施 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 评价风险 辨识危险源 划分作业活动
联系客服:cand57</冷库液氨风险评价
您好,欢迎来到机电之家网! [
国家企业信息化
电子商务示范平台
当前位置: && &&
冷库液氨风险评价
添加:不详
&&&& 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营运后的废气主要来源于由于采用液氨作为制冷剂而可能导致的氨外逸和燃油锅炉废气、食堂液化石油气燃烧废气及油烟。    1.1冷库氨泄漏事故风险分析    (1)氨的性质简介氨,制冷剂代号R717,是一种理想的制冷工质,具有良好的热力学性质。在限制和禁止使用CFC物质的形势下,氨由于对臭氧层无破坏作用,使用较广泛。氨(NH3)为无色、有剌激性辛辣味恶臭的气体,分子量17.03。比重0.597。沸点―33.33℃。溶点―77.7℃。爆炸极限为15.7%~27%(容积)。急性毒性:LD50350mg/kg(大鼠经口);LC501390mg/m3,4小时,(大鼠吸入)。氨在常温下加压易液化,称为液氨,接触液氨可引起严重冻伤。与水形成氨水(NH3+H2O=NH3·H2O),呈弱碱性。氨水极不稳定,遇热后分解,1%水溶液PH值为11.7。浓氨水含氨28%~29%。氨在常态下呈气体,比空气轻,易逸出,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性,故易造成急性中毒和灼伤。    (2)风险识别    本项目所用制冷剂氨不属于剧毒物质和一般毒物(属低毒类);氨属火灾、爆炸危险物质;根据重大危险源辩识(GB)中规定,项目全部冷库使用氨的数量约35t,不超过临界量,不构成重大危险源。制冷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制冷工质在系统中藉助压缩机械能输送流动,完成制冷循环。对照《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规范标准,氨制冷系统属于第二级释放源,制冷装置在正常运行时不会释放易燃物质;即使释放也是在压缩机、氨泵的轴封处和阀门、法蓝、管件接头等密封处偶尔的、短时的发生。第二级释放源存在的区域,可划为2区。2区的概念是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正常运行是指正常的开车、运转、停车,易燃物质产品的装卸,密闭容器盖的开闭,安全阀、排放阀、以及所有工厂设备都在其设计参数范围内工作的状态。但规范第2.2.5条又说:“当通风良好时,应降低爆炸危险区域等级”;规范第2.2.2条还同时规定:“易燃物质可能出现的最高浓度不超过爆炸下限的10%”,可划为非爆炸危险区。根据《冷库设计规范》(GBJ72-84)第8.0.2条规定“氨压缩机房应设事故排风装置,换气次数应取8次/小时,排风机宜选用防爆型”。据此,氨压缩机房可视为通风良好,应按降低区域等级处理;从上述分析中得知,出现最高浓度能超过爆炸下限10%的概率近似为零。同时氨的比重很轻,在标准状态下,氨的比重是0.59kg/m3。仅为空气的0.546,而且其扩散能力较强,扩散系数为17×10-2cm2/s,仅次于氢、氧。因此,它难以聚集到爆炸极限的浓度。因此,可以将氨制冷系统作为非爆炸危险区看待。同时,冷库氨在正常工况下的自然损耗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影响。    发生氨泄漏的常见原因是由于管理不善,工人违章操作以及设备、容器陈旧,管道破裂,阀门损漏,钢瓶或贮槽、贮罐爆炸或运输不当,贮罐暴晒等导致生产性事故或意外事故所造成。    综上所述,本项目冷库环境风险来源于氨泄漏。氨泄漏因素主要有:  (1)管路系统泄漏(包括管道、阀门、连接法兰、泵的密封等设备及部位);  (2)储气罐泄漏;  (3)自然因素,如地震、雷击等。根据类比资料,冷库氨泄漏一般产生自储气罐泄漏,本项目每座冷库氨储罐液氨储量为5~6吨,根据统计资料,该类容器失效允许概率1.0×10—5。本次评价考虑当且仅当有一座冷库氨储罐发生事故时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    (3)源强分析液氨泄漏速度QL用柏努利方程计算:式中:QL——液体泄漏速度,kg/s;Cd——液体泄漏系数,此值常用0.6-0.64。A——裂口面积,m2;P——容器内介质压力,Pa;P0——环境压力,Pa;g——重力加速度。h——裂口之上液位高度,m。本次评价考虑当氨储罐出现一个1cm2裂口时,此时容器内压力为1.4兆Pa,环境压力设定为1个标准大气压,由于氨储罐一般为卧式,考虑底部出现裂口,高度取1m。将上述数据代入得出此时的氨泄漏速度是0.075kg/s。    (4)后果计算本项目氨泄漏属瞬时或短时间事故,采用烟团模式:式中:C--下风向地面坐标处的空气中污染物浓度(mg.m-3);--烟团中心坐标;Q--事故期间烟团的排放量;σX、、σy、σz——为X、Y、Z方向的扩散参数(m)。常取σX=σy本次评价考虑泄漏时间为30min,预测时间为发生氨泄漏后10min。假设发生泄漏时风速为3m/s。    表7-6最大落地浓度和距离表距离(m)  &&&&&&&&&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浓度(mg/m3)& 0.6 6.1 5.1 3.2距离(m)&&&&&& 900&&& 1000&&&& && 1300&& 1400&& 1500&& 1600浓度(mg/m3) 2.3&& 1.5 0.0 0.3距离(m)&&&&& 1700&&& 1800&&&& 1900&&& 2000&& && 2800&& 3000浓度(mg/m3) 0.5&&& 0.1&& 0&&&&& 0&&&& 0&&&&&& 0  地面轴线最大浓度点:最大落地浓度点的下风向距离:Xm=328.9997(m)最大落地浓度:Cm=6.294097(mg/m3)根据*县气象资料,冬春盛行偏北风,夏秋盛行偏南风,根据上表可看出,当发生假设条件的环境风险时,氨的最大落地浓度是下风向约330m处,冬春季将对*县火车站一侧,夏秋季将对雍渡村造成一定的影响。氨侵入途径为吸入,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根据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限值(TJ36-79)0.20mg/m3(一次值),本项目发生假设条件氨泄漏时,将对下风向700m范围内造成污染影响。按照《冷库设计规范》QBJ72—84第3.1.3条之规定,库房与厂内建(构)筑物的卫生防护距离至少为30m。项目应加强制冷设备管理维护,严防氨泄漏的发生。    (5)氨泄漏事故预防措施氨是乙类易燃气体,在适当压力下液化成液氨,一般储存于钢瓶或储罐中,在储存、运输、使用等环节,应当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防止发生泄漏爆炸事故。首先储存氨的容器为压力容器,必须定期检验,钢瓶或储罐应放在阴凉通风的库棚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日光直射,与性质相抵触的氟、氯及酸类等危险物品分开储存。其次是在搬运时轻拿轻放,防止钢瓶及瓶阀受损,运输槽车运送时要灌装适量,不能超压超量运输,运输车辆应避开高温时段,防止曝晒,同时要保护好附件阀门及液位表。另外在氨制冷工序中,应当注意氨压缩机房的防火要求,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将氨压缩机房列为乙类火灾危险的厂房,应采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冷库设计规范》中对氨压缩机房也有专门的设计要求,应当有足够的泄压面积,电气设备要按Q-2(1区)级防爆要求考虑,并设有紧急泄压装置及可供抢救时喷洒水雾的消火栓。配备必要的防毒面具,有条件的可配备空气呼吸器。    (6)液氨泄漏事故应急处置措施要注意做好五个方面:一是根据现场情况划分警戒区,处置车辆和人员一般停靠在较高地势和上风(或侧上风)方向。二是处置人员的应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在处置泄漏或有关设备时,应穿着隔绝式防化服,佩戴空气呼吸器。直接接触液氨时,应穿着防寒服装。紧急时也可穿棉衣棉裤,扎紧裤袖管,并用浸湿口罩捂住口鼻。三是应迅速清除泄漏区的所有火源和易燃物,并加强通风。如是钢瓶泄漏,处置时应用无火花工具,尽量使泄漏口朝上,以防液化气体大量流淌。关阀和堵漏措施无效时,可考虑将钢瓶浸入水或稀酸溶液中,或转移至空旷地带洗消处理。四是对泄漏的液氨应使用雾状水、开花水流驱散。处置时应尽量防止泄漏物进入水流、下水道或一些控制区。五是如发生火灾时应用雾状水、开花水流、抗溶性泡沫、砂土或CO2进行扑救,同时注意用大量的直射水流冷却容器壁。若有可能,应尽快将可移动的物品转移出火场。若出现容器通风孔声音变大或容器壁变色等危险征兆,则应立即撤退。    (7)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应用2%硼酸液或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作者:未知 点击:1080次
本文标签:冷库液氨风险评价
* 由于无法获得联系方式等原因,本网使用的文字及图片的作品报酬未能及时支付,在此深表歉意,请《冷库液氨风险评价》相关权利人与机电之家网取得联系。
关于“冷库液氨风险评价”的更多资讯
:巩义市力源供水材料有限公司
&【求购】 &&&
&【求购】 &&&
&【求购】 &&&
&【求购】 &&&
&【求购】 &&&
&【求购】 &&&
&【求购】 &&&
&【求购】 &&&
VIP公司推荐包头市神圳贸易有限公司-液氨物流商 危险品运输 氢气分销商 氦气分销商
公司坐落在美丽的内蒙古草原第一大城市-包头,主要的经营项目是危险品专业运输,也包括危险品行业的商品贸易。本公司是由多年从事危险品营销的资深专业人士组成。现危险品运输专业司机7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20多名...[]
版权所有:包头市神圳贸易有限公司 地址:包头市青山区 联系电话:
系统维护:&&&&&&&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液氨泄漏风险评估与风险分级方法.pdf 6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xe600;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100 &&
液氨泄漏风险评估与风险分级方法.pdf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2010年 1月
蹦吼 安舯 全把 与淅O环m 境m工盼 磐眦盯 g
液氨泄漏风险评估和风险分级方法
柳红卫1,黄沿波1’2
摘要:通过选择具体案例对液氨储存区进行风险评估。得到不同大气条件下、一定时间内泄漏液氨蒸气的影响
范围和浓度分布情况,并根据液氨急性毒性准则将案例的计算结果进行危害分级,可为该项目安全规划和决策的
制定以及实现对风险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
关键词:液氨泄漏;风险评估;风险分级
中图分类号:x8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70.05
RiskAssessmentof
AmmoniaandMethodof
RiskClassification
Yan-b01’2
Hong-weil,HUANG
Scienceand
(1.Research
510060,China;
TechnologyofGuangdongProvince。Guangzhou
Center,School
510006,China)
2.SafetyEngineering
ofEngineering,SunUniversity,Guangzhou
riskassessmentforthe ammonia
case,this
Abstract:Bymaking
storagepark
obtainedtheinfluentialandconcentrationdistributionof ammonia
leakingvapor certain
timeunderdifferent
madetheharm withthecalculationresultsaccord—
conditions,and
atmospheric
tOtheacute
rulesofthecontamination.Thiscan thereferenceforthe
safetyplanning
ofthe ectSOasto
andcontroltherisk.
decision-makingproj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液氨 环境风险评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