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2018中国房价即将暴跌会跌吗

房价会一直涨下去吗?何时会下跌?未来几年会有什么变化?
2017北京房价又开启大涨模式,有点出乎意料,930刚过不足三个月,房产市场热度再起,还是在银根趋紧之际。记得2015年底2016年初的时候,春申君跟朋友们聊天每次聊到房价,我总是抛出一个拍脑袋的观点:北京的房价再番一倍,然后开始跌。没想到仅仅一年多前半句就实现了,真是速度惊人。后面半句不敢说了,记得去年上半年的时候还写过一篇《从交易员的视角看房价会不会崩盘》(关注公众号,回复18阅读),提出过对边际杠杆率的观测。但目前,至少在北京,还是没有看到触发崩盘的风险。周五周小川行长说:居民杠杆率不高,房贷还可以继续增加供给。连我最信任的央妈都这么说了,我还如何去质疑杠杆率这件事。
一张最好用的房价预测图:日均二手房签约高于600房价会上涨,高于1000房价会暴涨。现在继续超过1000。
北京普通住宅的房价,已经超过了纽约,比肩了香港,租售比不足1%,房价收入比高冠全球,如此高的估值,往上再番一倍有没有可能?当然有可能,现在不正朝着这条路上猛冲吗?330北京只要不出政策,这一波疯狂的情绪是不会自动停止的,如果不停止,我想把未来的几年叫做房价最后的疯狂,我们推演一下未来的演变。
房价生态的链条与疯狂的尽头
土地供给越来越少,房子就必然涨吗?
其实,很多时候人们的恐慌购房来自于对未来预期的恐惧。比如任志强说了,北京土地供应越来越少,房价一定是涨的。事实走势也如此。接下来,我要梳理几个几乎无法反驳的上涨理由,很不幸,有且只有这一条我能勉强反驳。
土地供给对应着新建住宅,上图显示竣工住宅与一年前土地购置面积几乎同步。确实完美解释了房子的供给端的趋势。
那么需求端呢?任总可能会告诉你北京的常住人口在继续增长。确实如此。然而,大北京不是在赶人吗?需求真的会持续强劲吗?
北京常住人口第一次净迁出
2016年,北京常住人口增长仅2.4万,其中9万是生老病死的自然增长,实际的增长是-6.6,第一次,北京人口在往外迁出。我们仔细看,其实近几年,北京的迁入人口已经逐年下降,或许能解释为何土地出让越来越吝啬,需求不在,多出的供给就会让房价下跌。可为什么这几年房价还是在大涨呢?或许跟限购政策有关,没有户口交五年社保才能买房,这几年的部分需求可能来自五年前迁入人口。而五年前,依然是人口迁入的高峰。
我们可以观察未来北京的政策是否还是赶人,人口是否还在净迁出。但因为限购,这个需求萎缩的效果作用到房价可能要等几年。聪明的zf应该是不会放量供应土地的,放量就会过剩。
结论二:北京需求端已现颓势,会在未来几年显现。新建住宅肯定越来越少,但不一定就是房价上涨的理由,未来是二手房内部的博弈。
未来趋势之一:学区房
北京新出生人口数量与入学年份
所有家长们的痛点。我想把学区房叫做刚需之一。伴随着出生人口的增长,短缺的优质教育资源成为房价的附加价值。2013年学区概念大热并逐步开启的背景,正是六年前几万新增小崽子们的暴涨式出生,奥运会点燃的生育热情?这两年学区的暴涨,同样离不开五六年前北京的造娃热情。随着全面开放二胎和越来越鼓励生育,新生的小崽子们一定会把他们的爹妈薅干掏尽。无奈呀,刚需。
结论三:没有民营教育的供给,在现有优秀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格局下,学区房的溢价可能刹不住。强者衡强。
未来趋势之二:大户型
目前,北京2170万常驻人口构成的家庭里,51%是两人户及一人户,49%是三人户及以上。正好一半一半。但未来可能会有变化。
北京家庭结构变化趋势
近五年,北京经历了家庭结构大型化的趋势。一人户减少,四人户增多。很好理解,迁入的人口少了,组建家庭结婚生子使二居三居基本稳定,2013年开始的放开二胎政策使得四人户增加。四人户意味着大房子。
其实,观察北京城里的新住宅,新开盘的几乎都是豪宅大户型了。开发商们很精明,一是大户型确实是新的刚需,二是小户型不像以前那么多人买了,三是瞄准换房链条的最后一环,还是开发商赚完这最后一波钱。
结论四:大户型会比小户型抢手。除了郊区,城内一居无学区可能是第二个被抛弃的。最后,一居换不动了,房子也就安稳下来了。
北京会变成什么样的北京?
写到这,很伤感。任由房价发展下去,高端人才留不住,低端人力付不起,想想香港的绝望吧。北京之所以不绝望,因为还能往二线、三线吸血、转移。但是高房价带来的城市问题是无法逃脱的。
现在清华、北大毕业生敢留北京的只有30%。几年前,一个美国Top 5的博士朋友回国考察了一圈,看着房价无奈的说,我想我回不来了,只能留在美国。残酷的房价面前,任何学历才华都无用,家庭后盾越来越重要。少数能白手起家的是幸运儿,大部分人只能望房价兴叹。但中国的创新希望在一线城市,一线的希望在高端人才,这样下去扼杀的是城市创造力。
已经定居下来的人们也不能暗自庆幸,高房价高租金带来的结果是人工成本的上升。现在北京服务业的成本太高了,原因就是成本的转嫁。发达国家解决的手段是各种针对低收入人群的福利和补贴,比如美国有“Section 8”法案,对低收入人群租房有很多的福利。北京的保障房远不足以支撑这个城市的用工需求,所以房价让人口净迁出。不过,话又说回来,zf倒是乐见低收入人群离开北京,殊不知,由此带来的生活成本上升,也会扼杀城市的发展动力。最后什么都是高成本的,那就香港化了。
总之,房价目前看还有的涨,330出政策的话能缓一缓,不出政策的话,加速赶顶!这是中国房地产顶端之一北京城的故事,其他城市,可以沿着这些思路自行脑补。
来源|选自情绪与交易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9天21城出台新楼市调控政策 未来房价会下跌吗?_网易财经
9天21城出台新楼市调控政策 未来房价会下跌吗?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9天21城出台新楼市调控政策 未来房价会下跌吗?)
9天21城楼市调控鼓声隆隆 挡住你看房的脚步了吗?
放松的国庆假期,却迎来了收紧的。北京、天津率先鸣枪,济南、武汉、合肥、南京等城市紧随其后。短短9天,先后有21个城市了新的楼市调控政策。这一出惊心动魄的集体调控大戏之后,房地产市场和市场中的你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房价大跌不是政策层希望的场景,调控是为了刹住房价这辆超速的列车。
两至三成客户取消或延缓换房
“刚办完网签,担心贷款批不下来。”市民刘女士昨日向北京晨报记者表示出担心。
9月30日,北京调整了购房首付款比例,购买首套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比例不低于35%,购买首套非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比例不低于40%,对拥有1套住房的居民家庭,首付比例均不低于50%。同日,天津规定在本市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暂停在市内六区和武清区范围内再次购房。
限购限贷政策的出台,直接影响到了楼市成交量。据伟业我爱我家市场研究院统计,10月1日至6日,北京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网签量仅为204套,与9月同期相比大跌73.7%,比去年同期下跌42.2%;二手住宅网签量仅为152套,与9月同期相比大跌96.5%。国庆期间通过我爱我家达成的新增合同签订量、新增客源量、新增房源量、新增带看量等数据全线回落,市场明显降温。受信贷收紧影响,预计将有两至三成的客户取消或延缓换房计划。在天津,从我爱我家国庆假期期间二手住宅的实际交易量看,与9月同期相比减少了50%。
21城成交量实际跌幅达40%
在北京、天津之后,各地的楼市调控政策也密集出台,截至10月8日,已有21个城市出台新的房地产政策。总体来看,一线城市限购限贷最为严格;二线城市重启限购限贷,但在社保年限要求、首付比例等方面较一线城市稍弱;三四线城市的调控政策更多聚焦在市场规范以及对普通住宅的限购。调控政策出台之后,有的城市楼市一夜变天,成交量速降;有的城市抓住抢购的末班车,进一步推高了成交。
以南京为例,在相继出台了限购、“宁十三条”、限贷等调控政策之后,南京楼市成交量“速冻”,国庆7天只认购了1307套新房,与去年同期相比下滑超过50%,创下了近5年来的新低。苏州从10月5日开始五大区每日成交量不足百套,而在限购、限贷政策前,苏州楼市日成交量均过千套。
但是,总体来看,限购末班车推高了国庆期间网签成交量,如济南、东莞、佛山等地出现限购前的集中签约,签约量同比上涨超2倍。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国庆7天,全国54个主要城市商品房住宅网签41801套,远高于前两年的2.1万套与2.33万套。“网签数据不能反映当下的市场情况,从实际签约看,受到新政影响的21个城市,成交量实际跌幅达到了40%左右。”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
在一些尚未限购的城市中,国庆期间迎来了购房热,据重庆一家房地产公司签约中心的工作人员透露,国庆期间购房者人数达到平时3倍左右的水平,并且出现在现场给朋友写借条借钱买房的情形。
释放明确信号:为市场紧急降温
为什么21城选择此时密集调控房地产?经济学家认为,房地产市场到了今年下半年,投资和投机需求成了主流,大量的炒房资金在热点城市游弋,土地市场高烧不退,房子已经失去真正的居住功能,成了资本玩家的传递游戏。按照政策周期与市场周期,本轮房地产周期应该在半年之后进入真正的下行通道,如果市场泡沫过大,下跌引发的风险势必危及实体经济,“各地连夜出台调控措施,是向市场释放明确信号:高层不允许房地产市场的疯狂之火危及中国经济整体,通过限购限贷,为市场紧急降温。”
对于限购之后的房价走势,大多数业内人士认为,出台调控政策,目的不是为了打压房地产市场,而是为了稳定过快上涨的局面。“未来市场预期是尽快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努力回归到合理区间。”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
本版撰文 北京晨报记者 杨奕
1、还会有多少城市加入调控行列?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预期达到20至30个,主要包括两类:房价已经明显上涨的一二线城市包括周围辐射区;房价可能上涨的城市也会跟风出台部分政策表态。
2、未来下跌吗?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政策的目的不是降房价,而是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但市场并不理性,很快会出现降价的个案,如果一旦年末央行额度吃紧,房价下调很可能会蔓延到很多城市。
3、哪类城市更有危险?
经济学家马光远:一类是本身没有太多概念但经历暴涨和爆炒的城市,比如合肥,过去有点低估,现在则是严重高估;一类是未来的供应仍然很大但经历了大涨的城市,如郑州。
4、三四线城市房价会涨吗?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可能性不大,三四线城市当下改善需求饱和、刚需不旺盛,所以投资需求不太可能转移。
5、未来楼市会有什么变化?
经济学家马光远:本轮房地产牛市结束之后,恐怕很难见到万众抢房的疯狂局面,房子的涨跌将成为市场的常态。
6、在调控下,买房应该如何选择?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购买优质有价值的区域资产,购买改善型优质楼盘物业,选择现房比期房好。
本文来源:北京晨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中国房价还会涨吗?房子还能买吗?
来源:BWCHINESE中文网
  最近关于中国房价泡沫大、抑制资产泡沫、热点城市推出新一轮调控等的讨论再起。那么,房价还会涨吗?房子还能买吗?
  近期房价大涨,地王频出,过去几十年中国房价保持了只涨不跌的不败神话,年更是在主要经济体中涨冠全球,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2015年中,作者曾提出“一线房价翻一倍、三四线涨不动”,被评为十大商业经典,并被验证。
  最近关于中国房价泡沫大、抑制资产泡沫、热点城市推出新一轮调控等的讨论再起。那么,房价还会涨吗?房子还能买吗?
  1、什么决定房价?
  在预测“房价还会涨吗”之前,我们首先要弄明白“什么决定房价”。
  1.1商品房供求:居住需求和投机需求,商品属性和金融属性
  商品房和所有商品一样,价格由供求决定。供给过程也就是商品房的生产过程,包括土地购置、新开工、竣工、库存等。供给受需求引导,因此我们重点分析需求。
  商品房需求包括居住需求和投机需求,分别对应商品属性和金融属性。居住需求主要跟城镇化、居民收入、人口结构等有关,它反应了商品房的商品属性。投机需求主要跟货币投放和低利率有关,它反应了商品房的金融属性。
  1.2商品属性的基本面:城镇化、居民收入和人口年龄结构
  过去几十年中国房价持续上涨存在一定基本面支撑:经济高速增长、快速城镇化、居民收入持续增长、20-50岁购房人群不断增加和家庭小型化为。年间,中国GDP年均名义增长15.3%,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名义增长13.2%。年间,中国城镇化率从17.92%上升到56.1%,城镇人口从1.7亿增加到7.7亿,净增6亿人,其中20-50岁购房人群不断增加。家庭小型化,根据五次普查数据显示,1982年平均每户家庭人数4.41人,2000年为3.44人,2010年为3.1人。
  但是,年间尤其年房价涨幅远远超过了城镇化和居民收入增长等基本面数据所能够解释的范畴。城镇化和居民收入只能解释房价上涨的一部分,另一部分要靠货币超发来解释。
  1.3金融属性的驱动力:货币超发和低利率
  美国、日本、中国等经验表明,货币金融政策经常导致住房市场大幅波动,低利率和货币超发推动房价上涨,所有房价大周期见顶以及房市泡沫崩盘都跟货币紧缩和加息有关,比如2007年的美国、1991年的日本。
  利率政策调整导致住房市场大幅波动:美国。上一轮美国房地产泡沫,开始于2001年美联储的低息政策刺激:年度,美联储连续11次降息,累计降息4.75个百分点。直至2002年11月,基准利率降至1.25%,美联储的低息政策一直延续到2004年。在此期间过低利率刺激抵押贷款大幅增加,从而造成了房地产泡沫。随后美联储的连续加息则刺破了美国房地产泡沫。年度,美联储连续加息17次,累计加息4.25个百分点,直至2006年6月基准利率升至5.25%,而美国标准普尔/CS10个大中城市房价在2006年6月到达历史高点之后就开始了连续下跌,说明联储加息政策是刺破美国房产泡沫的主要原因。
  利率政策调整导致住房市场大幅波动:日本。年度,日本银行连续5次降息,把中央银行贴现率从5%降低到2.5%,不仅为日本历史之最低,也为当时世界主要国家之最低,日本央行维持低息政策长达两年之久。低息政策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空前繁荣,反映在土地价格的迅速上涨上。与美国相同,央行随后的加息刺破了日本房地产泡沫:日,日本央行加息0.75个百分点,此后的15个月内,日本央行再度4次加息,将贴现率提高到6%,连续加息对日本房地产市场造成了巨大打击,东京圈城市土地价格开始了长达15年的持续下跌。
  利率政策调整导致住房市场大幅波动:中国。2008年以来,中国经历了三轮房价上涨周期,、年,都跟降息和货币供应增速加快有关。这三轮房价上涨周期,政策都试图通过放松货币金融环境刺激房地产以稳增长。
  2、什么造就了过去几十年房价只涨不跌的不败神话?
  2.1什么造就了过去几十年房价只涨不跌的不败神话:城镇化、居民收入和货币超发
  根据货币数量方程MV=PQ,货币供应增速持续超过名义GDP增速(生产活动所需要的资金融通),将推升资产价格。商品房具有很强的保值增值金融属性,是吸纳超发货币最重要的资产池。
  年,M2、GDP、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名义增速年均分别为16.4%、13.6%、11.2%,平均每年M2超过GDP、城镇居民收入名义增速分别2.8、5.2个百分点。M2-GDP较高的年份往往是房价大涨的年份,比如、2015。
  因此,过去几十年房价持续上涨,一部分可以用城镇化、居民收入等基本面数据解释(居住需求,商品属性),另一部分可以用货币超发解释(投机需求,金融属性),这两大因素共同造就了中国房价只涨不跌的不败神话。由于中国城镇化速度、居民收入增速和货币超发程度(M2-GDP)超过美国、日本等主要经济体,造就了中国房价涨幅冠全球。
2.年房价暴涨的根本原因是低利率和货币超发
  不断降息提高了居民支付能力。自新政和1121降息以来,房价启动新一轮上涨。新政和下半年两次双降,房价启动暴涨模式。
  货币超发导致房价涨幅远超GDP和居民收入。2015年M2-GDP达到6.9个百分点,货币超发程度在过去十多年仅次于2009年,也大大超过了年均2.8个百分点的历史平均水平。
  事实上,近年中国房价大涨只是全球的一个缩影,美欧日等资产价格也迭创新高。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全球央行货币宽松政策层层加码,从降息、资产购买计划到货币贬值、负利率等。货币政策发挥到了极致,但经济和通胀仍然低迷,资产价格却迭创新高。2008年伯南克提出,我们找到了避免大萧条的办法。2014年斯蒂格利茨提出,我们避免了大萧条,却陷入了大萎靡。
  3、房价还会涨吗?房子还能买吗?
  根据前面的分析,对未来房价走势判断可以转化为对未来城镇化、居民收入和货币政策的判断。
  3.1基本面仍有空间
  如果中国能够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转型成功,当前城镇化率56.1%,未来还有十多个百分点的空间,将新增城镇人口2亿人左右。如果中国能够实现增速换挡,居民收入也有望增速换挡。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测算,当前城镇户均1套住房,趋于饱和。但区域分化明显,三四线高库存,一二线城市由于人口流入、产业高端、公共资源富集等还存在供求缺口。
  3.2关键在货币松紧
  如果未来继续通过放货币托底经济,利率不断创新低,货币继续超发,那么房价还会不断创出新高。反之,则房价可能见顶调整。
  自229降准以来,货币政策回归中性,主要受上半年经济L型企稳、通胀预期抬头和房价暴涨制约,现在第一个逻辑已经被破坏,第二个逻辑正在弱化,第三个逻辑尚待新一轮房地产新政的效果,货币政策再度宽松的空间正逐步打开,未来货币政策可能从主动放水转向衰退式宽松。
  政治局会议提出“抑制资产泡沫”,苏州、南京等推出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
  近期M1增速创新高而M2增速创新低,主因是房地产销售火爆居民加杠杆企业现金流改善、企业存款活期化,M1上升未有效传导到实体经济和M2,货币流通速度下降,落入流动性陷阱,脱实向虚,压低无风险利率,推高债市、价值股和土地价格。
  平均而言,一轮房价上涨和需求释放周期18个月左右,2014年底启动的这一轮房价上涨周期在接近尾声。
  考虑以上因素,在短期,预计未来房价从快速上涨期步入缓慢上涨期。但区域将明显分化,从中期角度,大都市圈中公共资源富集的核心区和未来受益于产业人口转移的环郊区最有吸引力。
  本文作者:任泽平,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每日最新股市操作指南和涨停板预测都会在我的微信公众号:证眼看盘里公布,扫描下方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agu819 ),你会得到不一样的惊喜!
(责任编辑:杨明)
&&&&&&</div
搜狐财经致力遇汇集变革力量,评出“中国最具变革力人物&#8226;公司”[]
图解财经:
今日主角: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未来房价会大跌吗?这四座城市房价开始下降了 - 行业观察 -杭州乐居网
乐居买房APP
专车看房 优惠买房
乐居二手房APP
最新房源抢先看
新浪装修家居网
抢工长装修APP
抢工长工长版APP
装修不后悔APP
未来房价会大跌吗?这四座城市房价开始下降了
来源:九个头条网
10月下半月,北京、天津、上海、深圳、成都、厦门和郑州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出现下降,未来房价会大跌吗?
10月下半月,北京、天津、上海、深圳、成都、厦门和郑州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出现下降,未来房价会大跌吗?
1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统计数据。
数据显示,10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一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明显降温,房价环比涨幅快速回落。三线城市较为稳定,其中有7个城市房价出现下降。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刘建伟解读时表示:“初步测算,10月份一、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分别比9月份回落2.8和1.0个百分点;二手住宅价格分别比9月份回落2.9和1.1个百分点。三线城市房价较为稳定。”
10月上半月,多地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为深入反映房地产市场动态变化,国家统计局再次对15个热点一二线城市的房价,分10月上半月与10月下半月进行了统计。
“结果显示,一线和热点二线城市因地制宜、因城施策实施调控政策以来,房价走势明显趋稳。与10月上半月比,10月下半月新建商品住宅价格除深圳和成都2个城市继续下降外,北京、天津、上海、厦门和郑州等5个城市也由升转降,降幅在0.1至0.4个百分点之间。”刘建伟指出。
未来房价会大跌吗?北京、上海、深圳、天津等城市房价开始下降了
其中北京市10月下半月环比下降了0.4%。也就是说,假设在10月上半月还要5万一平米的商品房,在10月下半月可能已降价200元。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北京上半月房价依然有所上涨,而下半月开始出现增幅为负的现象,这说明市场正逐渐消化目前的调控政策,房价回归平稳状态有望得到实现。后续11-12月份预计房价会呈现一个不涨不跌的状态,这对于购房者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
「 调控见效,成交量下降 」
在国庆节前后,全国20多个城市陆续推出过一轮楼市调控政策,被业内称为“930”新政,以期为快速上涨的楼市降温,限购限贷、中介机构严禁从事外配资金融业务、规范中介机构管理等内容。这些调控政策在新房与二手房市场已经相继发威,部分城市甚至出现成交量腰斩的局面。
数据显示,1-10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额91482亿元,同比增长41.2%,已超2015年全年销售水平,提前两个月刷新纪录。同时,销售面积12033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6.8%,也已达到历年同期最高纪录。
但从单月来看,随着多地限购政策落地,商品房销售额10月增幅大幅回落。
未来房价会大跌吗?北京、上海、深圳、天津等城市房价开始下降了
2016年各月份销售额同比与环比增幅情况,来源于21世纪经济报道
房企业绩也受到影响,已公布10月销售业绩的32家房企中,环比业绩出现下滑的房企达22家,占到总数的近七成。
其中,万科10月销售额达到489.9亿,位居目前公布业绩的上市房企10月销售额排行首位,环比增幅高达93%。而金地集团、富力地产的10月销售额环比跌幅均逾40%。
未来房价会大跌吗?北京、上海、深圳、天津等城市房价开始下降了
部分房企10月销售额及环比增幅,数据来源:Wind,21数据新闻实验室
尽管如此,今年前十月不少房企还是赚得盆满钵满。融创中国已完成全年目标的135%,碧桂园完成123%,深陷股权之争中的万科也完成了全年业绩,恒大、万科前10月销售额还双双突破3000亿。
未来房价会大跌吗?北京、上海、深圳、天津等城市房价开始下降了
截止10月底部分房企销售额目标完成情况,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中原地产市场总监张大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大部分房企在2016年销售与资金都非常良好,将影响调控后房价下调时间和空间。
「 各地限购令升级,有没有你家? 」
就在国家统计局公布10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和销售情况”数据的同一天,多地开始加码调控。
11月14日晚间,武汉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官网发布《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持续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强化住房限购限贷措施。限购限贷范围为江岸、江汉、硚口、汉阳、武昌等武汉主城区。
新调控政策规定,本地户籍居民家庭在主城区首套房(含新建商品房和二手住房)申请商业房贷最低首付为30%,二套房为普通商品房的首付比例为50%;二套房非普通商品房的最低首付比例为70%。拥有2套房及以上的在上述区域暂停向其出售。
非武汉户籍居民在主城区购房,要求提供购房之日前2年(含2年)连续缴纳社保或个人所得税的证明,补缴的不予认定。首付比例为30%。对于已有一套住房及以上的,暂停出售。
14日,南京市发布了《市房产交易中心四项措施严格落实调控新政力促南京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公告,就9月25日调控以来,南京市房产交易中心从加强宣传引导、力推上市供应、严格执行限购、强化市场监管四个方面力保南京市房地产调控政策落实收效做了总结。其中,加强资格审查,确保限购实施。
15日,深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发布通知,宣布从发布当天开始调整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公积金缴存职工家庭名下在深无房的首付比例最低为30%、名下在深拥有1套住房的首付比例不低于70%。
据深圳市住房建设局公积金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职工家庭购买首套住房申请公积金贷款的,贷款利率仍为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基准利率(5年以上为3.25%,5年及以下为2.75%);职工家庭名下在深圳已经拥有1套住房,再次购买住房时申请公积金贷款的,贷款利率为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基准利率的1.1倍。购买第三套住房的不予申请公积金贷款。
自11月10日起,杭州市将进一步实施住房限购措施并上调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同时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浙江银监局指导浙江省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决议,进一步调整杭州部分区域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上调商业性住房贷款首付比例。
11月14日,从西安市房屋管理政务网获悉,从11月10日开始,西安开展维持3个月的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主要对发布虚假房源信息和广告、通过捏造或者散布涨价信息等方式恶意炒作、哄抬房价、未取得预售许可证销售商品房、不符合商品房销售条件,以认购、预订、排号、发卡等方式向买受人收取或者变相收取定金、预订款等费用,借机抬高价格、捂盘惜售或者变相囤积房源等9种行为进行严查。
11月18日下午,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发布通知,要求在成都高新区南部园区、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范围内购房:居民家庭有1套住房未结清相应贷款,再次申请贷款购房,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70%;居民家庭购买第三套及以上的,暂不提供贷款支持。同时要求严禁违规发放和挪用信贷资金进入房地产领域、房企不得出现“假按揭”、“零首付”等违法违规行为等。
安居客房产分析师指出,除限购城市外,此轮未出政策的廊坊、石家庄等城市10月房价上涨明显。长远来看,这些未限购城市未来或同样面临被收紧的可能,调控大军可能进一步扩容。
与此同时,金融监管部门也开始出手。11月10日,据上海证券报报道,多家银行相关人士表示,监管部门要求在发放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量上,做到月度增量环比下降。也就是说,11月较10月的住房贷款增量要低于10月较9月增加的量,以此类推。
10月中旬以来,一行三会先后出台措施,收紧企业发债,规范银行理财、保险投资等资金介入房地产。
业内人士表示,本轮房地产调控与往年最大的不同在于,持续地打补丁、加压力,并且叠加历史最严格的执行力度。
严跃进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一线城市调控政策相对紧,政策加码表明着防风险、去杠杆意图。二线城市中,此前部分热点城市的房价上涨态势也得到了抑制,但其他一些二线城市依然有比较明显的房价上涨态势,后续预计还会有调控政策出台。”
「 房价会大跌吗?」
从上述的资料中可以看出,在930新政后,楼市成交量已经明显下降,为什么第二轮调控政策却还要继续缩紧呢?
北京青年报评论认为,尽管各地政策出台,但是到目前为止,多数热点楼市都是成交量明显收缩,价格松动却不明显,甚至杭州等城市的房价还出现逆势上扬。在这种情形下,为了促使房地产市场平稳、理性发展,各地在短期内给调控政策“打补丁”,也就势在必行。
中原地产分析师卢文曦认为,新一轮调控可以看作是预防楼市反弹的一招,防止楼市的“冷却”只是短暂的反应,所以加码调控力度让楼市能有更彻底的调整。
经济学家李稻葵认为,目前中国经济最大的资产泡沫是房地产,不过这并不代表货币政策转向。今年以来,房地产价格和销量的速度上升令他震惊。他认为,未来,如果房地产的价格继续向过去一样呈两位数的速度上涨,那么房地产泡沫将成为中国经济最大的一个威胁。
回归到政策目的,长远利益考虑。我们对楼市调控再升级,也许不会感到神秘。而隐藏其后的,买房是否会越来越难的问题,应该并非其主要之意。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认为,从目前来看,房价即便出现了下跌,也没有大跌的基础,从政府调控的目标看,所采取的方式是抑制需求而不是扩大供给,其目的是为了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因此,在经济稳增长的大目标下,政府会采取更多管制的手段而非市场化的手段来应对房价上涨,故房地产调控政策不会导致房价出现大幅下跌。
新城控股高级副总裁欧阳捷表示,接二连三的调控措施出台,目的非常明确。国家层面既不希望楼市火爆、地市疯狂,也不希望市场冰冻、房价大跌,按政府要求,就是要“促使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其实这是中央政府一贯以来的既定方针,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热日 16:09
热日 16:01
热日 00:20
热日 07:07
热日 06:38
热日 06:00
热日 08:17
热日 07:34
热日 12:56
热日 23:08
热日 09:36
热日 09:30
伴随着共享经济的兴起与盛行,旅客户一直是住宿业的重要客源,这次,在线短租把目光瞄准了这一市场。
COPYRIGHT (C)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怡生乐居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58号理想国际大厦806-810室
乐居房产、家居产品用户服务、产品咨询购买、技术支持客服服务热线:新房、二手房:400-606-6969 &家居、抢工长:400-010-232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房价什么时候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