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mscl纳入的中国股票MSCI中国指标的股票有哪些

A股纳入msci指数名单|A股纳入msci指数:有望纳入MSCI的195只中盘股名单_综投网
&&&& > 正文
A股纳入msci指数:有望纳入MSCI的195只中盘股名单
作者:综投小编&
  如果单从市值来看,中盘股的主力构成应该为市值100亿-300亿之间的股票,其中市值100亿-200亿有103只股票,200亿-300亿有72只股票,共计175只,占总篮子的82.5%。
  300亿市值以上的一共32只,这些股票很大可能将成为大盘股的标的,或者已经是MSCI大盘股的标的了,只是MSCI目前没有公布具体的大盘股名单而已。100亿市值以下的股票仅仅有5只,所以未来要被MICI纳入中盘股名单,市值低于100亿的股票进入的概率较小。
  如果中盘股未来能够被纳入,一些低估值的中盘股票的成长性也将逐步被市场重新定价。
  兴业证券在研报中指出,今年上半年外资作为唯一确定的增量资金,正在带领A股从过去数年的&炒小、炒新、炒炫、炒妖&的习惯,逐步转向关注基本面研究、真实盈利和行业龙头公司,白马龙头股的价值重估成为今年A股上半年关注度最大的事件。A股加入MSCI更加坚定了中期的外资资金对中国核心资产的配置。
  格力、联通等多家公司因停牌问题遭拒
  MSCI最为担心的就是A股特有的停牌现象,本次在纳入大盘股的时候,因为停牌因素,MSCI一共剔除了32只股票。
  虽然MSCI没有公布剔除的具体名单,但是格力电器、中国神华、万科A、中国联通、上海电气、云南白药等热门大盘股票没有入选,大概率就是因为长期停牌或者在审核期间停牌。
  如下表,这是从日至日,一共244个交易日,市值超过500亿的股票停牌的天数。
  中国神华、中国联通、中国重工、上海莱士、上海电气、国电电力等目前还在停牌中,可能属于审核期间停牌的股票一类。格力电器、云南白药、陆家嘴等可能属于长期停牌的股票一类,12个月内停牌天数都超过50天。
  MSCI首席执行官称,首先考虑的将是更多能够解决停牌问题的大盘股,所以格力电器等股票在解决了停牌问题后,将最先获得MSCI的欢迎。
  A股频繁的停牌现象一直被国际市场所诟病,2015年我们甚至见证了千股停牌。2016年4月,MSCI发布的评估文件显示,当前依然存在着&A股公司自主停牌导致的流动性风险和可跟踪性问题、交易所层面限制国际交易所中关于中国A股指数金融产品的反竞争性条款、所有权收益等&一些问题。2016年6月份,MSCI宣布延迟将中国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
  目前A股的整体的停牌现象虽有所改善,但是个别股票频繁的停牌仍然困扰着海外投资者和国内投资者。
  在220只大盘股的纳入过程中,连续超过50天停牌的股票,被MSCI按照长期停牌因素给剔除了。对于中盘股而言,未来如果要想被MSCI纳入,停牌因素将是一个重要的考量,评判标准或许更加严格。
  原标题:
  各位读者看到这里已了解基本信息,但请大家先别着急离开,下一页将分享更多干货。
  上综投网()学习
>更多相关文章
24小时热门资讯
一周热门排行
闽ICP备号-2
版权所有 本站提供内容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
,风险自负!
Powered by & &A股被纳入MSCI指数有望 关注三大板块龙头股
作者:韩娜
  金融界网站讯 临近6月21日,市场对A股能否被纳入MSCI指数更加关注。中银国际发布分析,新方案下A股入摩有望,如果此次成功,将带来短期增量资金近800亿元,而市场潜在受益标的,主要集中于金融、消费龙头股。
  A股入摩有望
  今年A股第四次“闯关”MSCI。中银国际分析,鉴于最近一年,MSCI与监管层做出的让步,使得本次A股纳入MSCI的概率有较大提升。
  2016年,MSCI之所以延迟纳入A股,主要是因三方面问题:1.制度改革对市场准入与资本流动的影响与成效;2.交易所停牌新规执行情况;3. 内地交易所对的预审批制度。
  针对上述问题,均得到一定改善。比如,针对问题1,新方案走“互联互通”渠道,有效绕行QFII/配额问题。根据 MSCI 公布 的最新方案,初期纳入的中国 A股数量从原计划 448支减少到 169支,新方案 只包括“互联互通”标的内的大市值股票,剔除原计划中非“互联互通”标 的内的中小市值股票,不再纳入 A+H上市的 MSCI中国指数成份股,同时还将 停牌天数超过 50天的股票排除在外。
  根据缩小版的新规计算,A股入摩的初始纳入比例为5%,A股在MSCI中国指数的权重从原计划3.7%降为1.8%,在MSCI新兴市场指数中的权重由1%降为0.5%。初始纳入范围的缩小将便利新方案的通过。
  针对问题2,2016年以来的交易所停牌新规已颇具成效,A股停牌数量已回归正常水平。关于问题 3,MSCI目前正与中国外汇管理部门商议。
  不过,截至目前,A股入摩仍不能说板上钉钉。中银国际认为,A股入摩最大障碍是上海和深圳交易所的金融产品预审批制度。
  预审批制度规定,所有基于成分中包含的指数金融产品(包括)在上市交易前,即便在海外上市都须得到沪深交易所批准。该限制涵盖全部金融产品。
  若中国A股被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但中国交易所不批准MSCI向现有MSCI 新兴市场指数挂钩产品给予授权,该类产品将会受到交易中断的潜在威胁。
  利好三板块龙头股
  研报分析,A股入摩后,在中长期将会带来较大规模的海外,推动全球对中国资产的配Z,由此将提高对人民币的需求。而且,还将改善A股投资者结构,提升机构投资者的比例。
  对于对A股的增量资金,研报预计,短期增量资金近800亿元级别,预计短期潜在资金流入量为115亿美元,其中被动投资约5.28亿美元。
  不过,如果A股成功入摩,从初始纳入5%到最终全部纳入仍需较长时间。中长期看,A股全面纳入后带来的海外资金流入规模,静态估计约1800亿美元,动态估计约2969亿美元。
  那么,增量资金主要进入哪些板块?
  在MSCI目前方案计划纳入的169支A股中,数量最多的三个行业是非银行金融、房地产和,市值权重最大的三个行业是银行、和非银行金融。
  因此,研报分析,如果A股顺利入摩,增量资金将主要流入金融、消费、科技等。根据MSCI给出的新方案测算,银行、食品饮料和非银金融将是资金流入最多的三个行业,资金流入量约为121.85亿元、80.62亿元和78.31亿 元,共计280.79亿元,约占总流入量的 1/3以上。
  从MSCI的选股规则上看,MSCI青睐高流通市值,盈利能力强的个股。
  中银国际建议,关注主板金融、消费、科技 板块的行业龙头,这将是外资流入的主要标的。而且这些标的历史走势强于和,盈利能力强于市场,分红比其他A股更慷慨。部分个股如(601166,)、(600519,)、(000333,)、(002415,)、(600518,)、(000858,)、(600383,)等。
关键词阅读:
责任编辑:韩娜
机会早知道
已有&0&条评论
最近访问股
以下为您的最近访问股
15人在赚钱
25人在赚钱
10人在赚钱
11人在赚钱
服务日期05月05日-05月05日
¥5000348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24日-03月24日
¥1200191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20日-03月20日
¥1888170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1日-06月01日
¥1268115人购买
服务日期05月01日-05月01日
¥158098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16日-03月16日
¥168895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30日-07月31日
¥99895人购买
服务日期04月28日-04月28日
¥188888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8日-07月07日
¥108886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6日-06月06日
¥88874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15日-03月15日
¥61860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18日-03月18日
¥88842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22日-07月31日
¥100827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9日-06月09日
¥80027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21日-07月31日
¥28823人购买
个股净流入
个股净流出
证券名称最新价格涨跌幅净流入金额(万)
14.508.61%64243.279.1210.01%39238.0538.441.77%32332.7113.967.55%31698.34
<span class="mh-title"
style="color: #小时点击排行
目标涨幅最大
目标股票池
股票简称投资评级最新价目标价
买入10.0214.00买入13.00--买入3.70--买入19.70--A股被纳入MSCI指数 这些个股直接受益(名单)
来源:财经
  6月20日在美国纽约拍摄的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MSCI)网站。新华社记者 王迎 摄
  北京时间6月21日凌晨,MSCI网站公布年度审议结果显示,A股第四次“闯关”MSCI获得成功。
  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MSCI)20日宣布,
  从2018年6月开始将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和全球基准指数(ACWI)。
  公告显示,MSCI 计划初始纳入 222 只 A 股。基于5%的纳入因子,这些A股约占MSCI新兴市场指数0.73%的权重。
  MSCI表示,计划分两步实施这个初始纳入计划,以缓冲和当前尚存的每日额度限制;第一步预定在2018年5月半年度指数评审时实施;第二步在2018年8月季度指数评审时实施;倘若在此预定的纳入日期之前沪股通和深股通的每日额度被取消或者大幅度提高,MSCI不排除将此纳入计划修改为一次性实施的方案。
  MSCI在当天发布的公告中表示,由于中国内地与香港互联互通机制取得积极进展,且中国交易所放宽了对涉及A股的全球进行预先审批的限制,此次纳入A股的决定在MSCI所咨询的国际机构投资者中得到了广泛支持。
  如果说中国加入WTO是中国商品、中国制造获得进入国际市场最重要的入场券,那么A股被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意味着、乃至中国获得进入国际资本市场最重要的入场券,体量高达50万亿的,终于获得国际权威认证!
  就在上述消息发布后,德银X-Trackers中国大涨2.2%。
  好消息不止如此,还有超过大家预期的内容。MSCI修改了其原有的建议,决定纳入能通过沪股通或深股通交易且不因停牌而被排除在外的所有A股大盘股。这一变化将使得初始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A股数目从先前提案中的169只增加到222只。
  在美上市KraneShares Bosera MSCI中国A股ETF(K)盘后上涨大约1.7%。Krane基金顾问首席投资官Ahern称,该公司三年前就预料明晟MSCI会把中国A股纳入其中并因此上市ETF,在MSCI新兴市场指数之内,KBA将开始把在岸股票从0.7%提升至17%,使得中国整体权重在未来一年超过40%。
  资料显示,MSCI选股最看重个股的稳定性,行业分布、市值均是其考虑的因素之一。
  记者对169只个股进行梳理,发现新方案的标的主要集中在非银金融、房地产、、、传媒等行业,涉及的数量分别为19只、15只、12只、11只和10只。
  市值方面,截至6月20日收盘,上述169只个股中,(600519,)、(600000,)、(600104,)等32只个股最新总市值超过1000亿元,占比达19%;市值规模在在500至1000亿元的个股数量为37只,占比22%;市值低于200亿元的仅7只,其中市值规模最小的是(000917,),为160.61亿元。
  从个股成长性来看,上述个股中15股连续3年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幅均超过20%。
  净资产收益率方面,169只个股中17股2014年~2016年连续3年净资产收益率均超过20%。其中(000625,)最新市盈率不足10倍。
  A股四度闯关终成正果  2013年开始,MSCI宣布启动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审议及征询工作,但在此后3年间,A股连续3次与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机会擦身而过。如今,在A股第四度闯关之时,终于迎来令人满意的结果。
  MSCI不就是个指数,有那么重要?
  对,它确实很重要。MSCI指数,即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指数,也称“明晟指数”。因此加入MSCI,也被叫做“入摩”(是不是很魔性)。
  这个MSCI到底有多牛呢?它是全球投资组合经理最多采用的基准指数。全球的投资专业人士,包括投资组合经理、经纪交易商、交易所、、学者及金融媒体均会使用MSCI指数。在全球前100个最大资产管理者中,有97个都是MSCI的客户。全球机构客户约有7500个,包括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资产管理公司、等等。
  简单地说,MSCI指数本质是帮助全球机构选股。所以,此次A股被纳入MSCI,则意味着可能被全球的机构投资者买入。
  A股被纳入还有其他什么好处呢?显而易见的是可以为A股带来的增量资金。据MSCI估计,全球目前大约有10.5万亿美元的资金在跟踪MSCI指数,其中约有2.8万亿美元跟踪指数,1.5万亿美元跟踪新兴市场指数,0.2万亿美元跟踪亚洲市场指数,A股在这三大指数中的初始权重分别为0.1%、0.5%和0.6%,将这些资金与纳入后A股在各指数中的初始权重相乘,即可粗略估算出跟踪这三类指数所带来的短期潜在量为:28亿美元、75亿美元和12亿美元,三者总计115亿美元。
  除了带来增量资金,入摩也对一国资本市场的开放具有深远的意义,可以提升本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地位。此外也能够倒逼股市改革,提升监管水平。(601377,)指出,中长期看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是大势所趋,根据韩国和中国台湾的经验,随着资本市场的逐步开放和加入世界指数,海外投资者将改变当地投资者的投资结构,引导部分投资者价值投资行为。
  我们可以从世界范围内,看看入摩后的市场表现。
  民生证券指出,从统计角度来看,在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后(基于国际经验),股市在一年内上涨的家数多于下跌的家数。
  1988年MSCI新兴市场指数初始发布后,印尼(1989年纳入)、土耳其(1989年纳入)、韩国(1992年市值20%纳入)、印度(1994年纳入)、捷克(1996年纳入)、匈牙利(1996年纳入)、俄罗斯(1997年纳入)、埃及(2001年纳入)、卡塔尔(2013年纳入)、阿联酋(2013年纳入)分别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通过统计以上国家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后的股市表现,60%以上的国家1个月后股市出现上涨,61.5%的国家股市在一年后股市上涨幅度超过10%。
  富国银行首席策略师Jacobsen表示:
  明晟MSCI将中国A股纳入符合市场普遍预期,鉴于中国已经在MSCI新兴市场指数占比逾27%,MSCI的最新决定并不会带来太大变化;相信投资者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考虑投资消费类企业。
  富国银行投资研究所投资策略分析师Peter Donisanu在接受CNBC采访时指出,如今,机构投资者对中国A股市场的信心更大了。
  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Helen Wong在一份声明中表示:“(MSCI将A股纳入新兴市场指数)是一个过程的开始,中国股市将在全球投资者的投资组合中取得突出地位,反映出中国股市及其经济的规模和重要性。”
  的股票策略主管Clive onnell在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MSCI明晟将A股纳入新兴市场指数对中国来说并非”至关重要“,但在资本流动方面将是有益的。“从长期来看,这可能会对中国的资本流入产生积极影响,这将有助于在中期内支撑。”McDonnell说道。
  汇丰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Helen Wong在一份声明中表示:“(MSCI将A股纳入新兴市场指数)是一个过程的开始,中国股市将在全球投资者的投资组合中取得突出地位,反映出中国股市及其经济的规模和重要性。”
  证监会回应:A股将始终坚持市场化、
  法制化、国际化的改革方向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就MSCI明晟公司宣布将中国A股纳入MSCI指数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我们赞赏MSCI做出这一决定。A股纳入MSCI指数,这是顺应国际投资者需求的必然之举,体现了国际投资者对我国经济发展稳中向好的前景和金融市场稳健性的信心。我们对此一直是乐见其成。中国资本市场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欢迎境外投资者。
  A股纳入MSCI指数,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发展既是机遇,亦是挑战。我们将始终坚持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改革方向,促进中国资本市场稳健发展,切实保护各类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不断提升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国际影响力。中国证监会将会同相关各方,进一步完善境外投资者投资A股的相关制度和规则,便利境外投资者通过包括跟踪MSCI指数在内的多种方式投资A股。
  机构观点:短期提升风险偏好
  多家机构认为,短期看,MSCI因素能够提升短期风险偏好,利好市场情绪修复,但从过去3次冲关MSCI的经历看,都未成为当时市场走势的重要影响因素。
  海通荀玉根:MSCI入不入影响不大
  (600837,)首席策略师荀玉根认为MSCI入不入影响不大。他在近期中指出,目前跟踪MSCI新兴市场指数、全球指数的资产规模为1.7万亿、2.8万亿美元,如果全额纳入A股,A股的权重分别为8.7%、1.1%,则新增资金为1787亿美元。按照期初5%的比例折算,总规模为90亿美元,即约有607亿人民币初始金额流入A股市场,占目前A股总市值比重0.13%。
  中金公司:短期对市场正面影响有限
  中金公司策略分析师王汉锋认为,考虑到修改纳入规则后,纳入标的的数量大幅缩小(约169支),初始纳入比例不高(约5%),相应的资金影响也不大(估算资金流入规模在99亿美元左右),而且相应股票年初以来已经积累一定涨幅,短期对市场的正面影响有限。但从长期来看,这将是A股迈向国际化的重要一步,长期海外投资者对A股参与度会进一步提升,也将倒逼A股在机制和制度上逐渐走向完善。未来A股纳入比例将视中国整体资本市场开放的程度以及A股投资限制的降低而进一步提高。
  (601211,):提升短期风险偏好
  国泰君安认为,由于很多大的都盯着MSCI指数来配置,如果A股纳入MSCI指数,可给A股带来80-100亿美元左右的增量资金。这部分增量资金不能为整体市场带来估值提升,但能带来结构性投资机会。作为影响市场趋势的非核心因素,中长期看,MSCI冲关成功与否都不能改变A股非牛非熊的震荡格局,但短期看,冲关成功可提升短期风险偏好,利好市场情绪修复。
  大摩:短期影响指数有限
  摩根士丹利报告指出,MSCI纳入A股短期对指数影响有限,因将A股的5%部分纳入后,仅占MSCI新兴市场指数比重0.73%。但长远而言,A股入摩对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而言是个里程碑,有助与国际市场接轨。
  外资提前布局A股
  1、 通过沪进军A股
  首先从渠道来看,Wind资讯统计显示,外资在沪股通中交易活跃,近3个月外资通过沪股通净买入137.29亿,期间总成交高达2713.93亿。其中56个交易日,有34个交易日外资为净买入,占比在60%以上。可见外资通过沪股通以持续、稳步进场为主。如下图:
  而在深港通上,近3个月外资通过深股通净买入更是高达360亿,期间56个交易日,外资有53个交易日为净买入,占比超过90%,可见外资在深股通中的布局更加积极,对深圳绩优中小股更加青睐。如下图:
  个股方面,绩优股是外资追捧的首选。56个交易日,共有6只个股每日都在沪深股通的前十大活跃个股中,分别是(002415,)、(000858,)、(000333,)、(000651,)、贵州茅台和(601318,),全部为各自行业中的绩优龙头股。净买入资金上,美的集团以净买入87.19亿遥遥领先,该股近期一路创阶段性新高,单边拉升大幅强于股指。紧随其后的海康威视也是外资青睐的对象,以净买入56.14亿位居第二,近3个月大盘调整下同样走出了一轮波澜壮阔的大行情。此外还有中国平安、格力电器、(601901,)、(600276,)、(600887,)、(601006,)、(000538,)、(300433,)等8只个股被外资大幅净买入超过10个亿。大幅买入的同时,外资减持的10大活跃个股并不多,近3个月只有(601668,)、(600482,)和(600585,)被大幅减持超过5个亿,其余个股均净卖出较少,值得关注。
  2、 外资最新持股
  以最新的一季度持股整体来看,等外资共重仓持有217只个股,合计持有65.23亿股,以一季度末最后收盘价计算,持股市值达1144.4亿元,平均每只个股持有5.27亿,规模较大。相对于2016年末,外资今年一季度新进场买入了5.59亿股,增持0.66亿股,但也逢高大幅减持了2.39亿股,整体新买入和增持数量较持股仍有较大的变化。
  行业上,医药生物和机械设备行业最受外资青睐,两行业各自有18家榜上有名,位居首位;其次是也较多,共有14只个股备受QFII重仓持有。而业和两大行业,QFII仅持有1只个股。持股数量上,银行股以持有35.59亿股排在首位,合计总市值达414.58亿,而国防持股最少,仅有345.96万股,持有市值在1.24亿,可见各行业之间差距极大,也体现了外资布局以稳健绩优为主。
  具体个股上,各家QFII对A股的布局相差较大,整体4个或以上外资共同持有的个股只有5家,占QFII总持股数不到3%。分别是(002032,)、(600779,)、五粮液、(600009,)和(600132,),可见外资精选个股风格各异,同时看好某只个股的比例极低。此外还有4只个股被3个不同QFII持有,分别是(600004,)、(601229,)、贵州茅台和海螺水泥,这些极少数个股得到外资的一致看好,共同布局,值得关注。
  其次一季度股指探底反弹,QFII大幅增持和新进场买入的个股最值得关注,后市机会或许较多。一季度外资增持和新买入共有132只,总共买入6.25亿股,其中增持和新进场买入超过1000万股的共有17家。其都是绩优股,一季报业绩均有很好的表现。如下: 
  最后我们也需谨慎一季度大幅减持的个股,数据显示,一季度至少有53只个股遭外资减持,其中减持数量超过1000万股的共有9只,分别是格力电器、(601333,)、(000581,)、五粮液、(603993,)、(002470,)、海康威视、美的集团、(000089,)等,虽然这些大幅减持的个股一季报和年报业绩表现也较好,但随着不少个股大幅上涨,股价处于高位,也值得谨慎。
  延伸阅读  
关键词阅读:
责任编辑:Robot&RF13015
机会早知道
已有&0&条评论
最近访问股
以下为您的最近访问股
15人在赚钱
25人在赚钱
10人在赚钱
11人在赚钱
服务日期05月05日-05月05日
¥5000348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24日-03月24日
¥1200191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20日-03月20日
¥1888170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1日-06月01日
¥1268115人购买
服务日期05月01日-05月01日
¥158098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16日-03月16日
¥168895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30日-07月31日
¥99895人购买
服务日期04月28日-04月28日
¥188888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8日-07月07日
¥108886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6日-06月06日
¥88874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15日-03月15日
¥61860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18日-03月18日
¥88842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22日-07月31日
¥100827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9日-06月09日
¥80027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21日-07月31日
¥28823人购买
个股净流入
个股净流出
证券名称最新价格涨跌幅净流入金额(万)
14.508.61%64243.279.1210.01%39238.0538.441.77%32332.7113.967.55%31698.34
<span class="mh-title"
style="color: #小时点击排行
目标涨幅最大
目标股票池
股票简称投资评级最新价目标价
买入10.0214.00买入13.00--买入3.70--买入19.70--证监会:MSCI指数没有中国股票是不完整的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16日表示:“A股纳入MSCI指数,我们一直是乐见其成的,也是欢迎的。我们认为,任何一个新兴市场的股票指数,无论是MSCI指数也好,还是其他的指数,假如没有中国的股票在里面是非常不完整的。”
&&&&A股是否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答案揭晓在即,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16日表示:"A股纳入MSCI指数,我们一直是乐见其成的,也是欢迎的。我们认为,任何一个新兴市场的股票指数,无论是MSCI指数也好,还是其他的指数,假如没有中国的股票在里面是非常不完整的。"&&&&日,MSCI再次启动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市场征询工作,并计划于日公布是否纳入的决定。&&&&"A股是否纳入MSCI指数,决定权在MSCI,这是MSCI的一个商业决策。"张晓军表示,"不管是不是纳入MSCI指数,中国股票市场,包括我们整个资本市场沿着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改革方向前进是不会改变的,改革开放的节奏也不会因为A股是否纳入MSCI指数而改变。"&&&&加入MSCI有哪些障碍?&&&&去年6月,MSCI提出了纳入A股需解决的三方面问题:QFII新规是否得到有效执行以及QFII渠道下的月度汇回限制能否移除、停牌新规是否得到有效执行和包含A股的金融产品上市需要中国交易所预先审批的限制能否取消。&&&&哪些问题改善了?&&&&首先,随着2016年底深港通的开通,赎回额度问题可通过深港、沪港通每日额度解决。&&&&其次,交易所发布停复牌新政,预示着对停复牌制度管理加强,停牌机制的不确定性下降。&&&&哪些仍未解决?&&&&一是赎回额度有限的流动性问题中QFII投资者的每月资本赎回额度不能超过其上一年度净资产值的20%的限制,至今仍未有进展,但4月提出了弱的纳入框架,借助互联互通的纳入机制,基本可以绕过该限制,因此这一条目前已不是最为关键的因素。&&&&民生证券副总裁、研究院院长管清友认为,虽然MSCI利用一个弱的纳入框架绕开了旧问题,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资本跨境流动问题,但金融产品的预先审批机制、停牌问题等同样是投资者关心的要点,这两方面尚没有满意地解决,最终A股是否可以纳入取决于客户对于新框架的接受程度。&&&&加入MSCI有何影响?&&&&管清友认为,纳入成功,情绪大于实质;纳入失败,冲击有限。&&&&成功:影响正面&&&&从统计角度来看,在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后(基于国际经验),股市在一年内上涨的国家多于下跌的国家。通过统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后的股市表现发现,60%以上的国家1个月后股市出现上涨,61.5%的国家股市在一年后股市上涨幅度超过10%。&&&&传导渠道在情绪非资金。&&&&首先,新框架下被纳入A股占比大幅缩水,短期内增量资金有限。如果A股以5%的比例纳入MSCI指数,参照目前新的框架,A股占 MSCI全球指数,新兴市场指数和MSCI亚洲指数(除日本)的权重较之前有所下降,分别为0.1%(之前0.1%)、0.5%(之前1.1%)和0.6%(之前1.3%)。&&&&根据MSCI、eVestment、Morning Star和bloomberg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12月追踪MSCI全球市场指数、新兴指数和亚洲指数投资规模分别约为 2.7 万亿、1.5 万亿和0.2万亿美元(注亚洲指数投资数据仅更新到2015)。假设以上MSCI指数为业绩基准的资产规模按比例配置到A股,所带来的资金流入较未调整前减少近一半的资金流入(126亿美元),仅为114亿美元。&&&&其次,纳入过程要持续数年,增量效果将被大大稀释。韩国和中国台湾自首次一定比例计入 MSCI 新兴市场指数到全部比例计入,分别耗时 6 年与 9 年。可见,一个市场要被纳入到 MSCI 新兴市场指数中,一般都要耗费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是市场逐渐接纳和适应国际投资者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不成功:影响有限&&&&市场对A股加入MSCI失败逐渐适应,对市场冲击有限。如果MSCI再次延迟把中国 A 股纳入 MSCI 新兴市场指数并且继续保留在 2017 年审核名单。那么这也意味着A股将第四次“被拒”。从前三次A股冲击MSCI失败当天的市场表现来看,市场对MSCI的决定消化充分,其冲击十分有限。日A股加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失败后,上证综指、深圳综指上涨1.6%和3.1%。&&&&A股国际化步伐不会停止。&&&&首先,全球投资者无法忽视A股的存在,推进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是利益所驱:如果将A股按初始比例5%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那么理论上投资者对新兴市场的配置比例可以从10%上升至20%,并且可以在同样的风险下,获得近20个基点的收益提升,这无疑对投资经理有着巨大的诱惑力。所以MSCI纳入A股市迟早的事,这是全球投资者增加A股配置渠道、分享中国增长收益的利益所驱。&&&&其次,A股是否被纳入MSCI不会影响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的进程。一方面,A股自身在持续的制度完善,监管层会持续不断地在制度改革、改善股市流动性等方面进行努力。扩大市场开放程度,积极引入海外机构投资者有助于中国资本市场的长期和稳定的发展,这是大势所趋。另一方面,内部决策层心态比较平和,考虑到外汇价格还尚未完全出清及境内金融去杠杠尚未完成,资本管制依然趋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是第一位的,因此为了纳入MSCI突然调转资本管制态度的概率比较低,整体政策考量上,国内强监管与去杠杆优先纳入MSCI。&&&&哪些MSCI概念股会被炒作?&&&&在3月份MSCI提出的新方案下,选股条件进一步调整至可以通过沪港通和深港通买卖的大盘股(股票数量从448只减少至169只)。经调整后,A股在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权重从1%下降至0.5%,其中大消费(从17.7%提升至25.3%)、地产(5.8%提升至7.9%)、电信(0.9%提升至1.9%)等行业占比明显提升,金融(从27.5%降低至22.5%)、医疗(6.5%降低至3.8%)、能源(2.9%降低至1.2%)等行业占比明显下滑。&&&&根据国金证券统计,此次新增的39只股票分别为广汽集团、海天味业、大唐发电、中原证券、苏泊尔、艾派克、环旭电子、西部建设、古井贡酒、搜于特、三角轮胎、粤泰股份、建投能源、恒逸石化、吉比特、拓普集团、中化岩土、新华网、东旭蓝天、海信科龙、安洁科技、伟星新材、太阳能、北方国际、齐翔腾达、节能风电、西部黄金、齐星铁塔、长生生物、京汉股份、中钢国际、未名医药、广誉远、嘉宝集团、杭萧钢构、工大高新、华东科技、联创电子、西藏城投。&&&&中银证券研报指出,从入摩后的资金流入角度来看,入摩利好主板大市值的金融股、消费股和科技股。从MSCI的选股规则上看,MSCI青睐高流通市值,盈利能力强的个股。MSCI的指数编制非常注重流动性和基本面,建议关注主板金融、消费、科技板块的行业龙头,这将是外资流入的主要标的。入摩潜在标的股价走势强于沪深300和上证50。根据MSCI新方案中提出的169支股票按市值加权计算自日以来累计涨幅,发现其加权累计涨幅为 18.67%,高于沪深 300(13.15%)和上证 50(17.96%)。&&&&中投证券建议,银行方面推荐关注兴业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保险方面推荐关注寿险转型坚决的新华保险以及保单结构优质的中国平安。券商板块推荐关注综合实力强,再融资比重较低的的中信证券、华泰证券。
扫描下面二维码下载“益盟操盘手”AP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纳入上证50的股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