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通胀率通胀率是多少?

保2017年1月通胀率为1.3%_新浪财经_新浪网
保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保1月份通胀率较上个月为1.3%,较上年同期为1.4%。从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的年均通胀率为-0.7%。与2016年1月相比,在“食品和非酒精性饮料”项下消费价格有最大的增长,为3.5%,接下来是交通消费为1.1%。最大的下降是在“服装和鞋袜”消费领域,为2.8%,接下来是“教育”(1.8%)、“酒类和烟草”(0.3%)、“通讯”(0.7%)。您当前的位置:&&&&&正文
真实的通货膨胀率到底是多少?你跑赢了吗
集思录网友“说来实在嘲讽”根据OECD的数据,我国最近一年通货膨胀率为1.5%,最近7年年均在2.5%左右。然而这几年来房价飞涨,人力成本也涨得厉害,所以有人指出我国近几年来通胀率实际在每年9%左右。请问各位,你们心中的真实的通货膨胀率是多少?估算对这个数据,对投资决策,投资理念能起到很重要的影响,谢谢各位。临江之麋通货膨胀和"维持社会经济地位不变所需财富增长率"是两回事。后者远远高于前者,因为资本膨胀速度快。前者一般是官方CPI加上1到1.5个百分点,后者一般是12-15%。集思录里老把这两个搞混。比如囤黄金可以跟上前一个速度,不能跟上后一个速度,这里很多人就不懂。罂粟花本民科认为,通涨=GDP+CPI&sbdqq各地区不一样,在我们东北,通涨是很低的,因为房价涨幅都跑不过存款利息。汽车电子产品服装什么的还降价了。房租更是十年没涨了,对了,农村的房租比20年前还低了,所以整个东北其实一直在通缩。通涨最厉害的地方是一线城市和几个二线城市,中国很大,有地方通涨,有地方通缩,不是一概而论。资水这个有专业研究结论的,按北京市值的可比价格和金价两种方式算的,30年来都是年化11%,大概6年多贬值一半。穿风当恩格尔系数很小的时候,也就是说日常生活支出比重很小的时候,通胀不通胀就不重要了。只要不是飞涨就行。shuiying税收的增长最终会传导到价格,认为政府税收增长率基本可以看做是真实的通胀率。这个数字最近几年的增长率和个人实际感受差不多。2012年是 12.1%2013年是 9.8%2014年是 7.8%2015年是 4.8%2016年是 4.3%ajaxabc其实关键就是有没有考虑资本品价格,有考虑就按GDP平减指数算,没考虑就按CPI算,这么简单的问题。李季峰将M2做成净值,然后环比复利计算,2008年到2017年5月合计增长2.6倍。我认为以此作为通胀率较为合适。Begin16在海口,汤粉在02年是2至3元,17年是8至10元了。房租一个人打工租房最低在02年50元,17年至少500元吧。liumenghan用人力成本增长、M2去评估都是不靠谱的。如果人力成本增长等于真实通货膨胀,那么就说明大多数人的实际生活水平没有提升;M2不光要去除掉GDP,还要减去企业借新还旧所引起的M2增长,才是流入市场的货币;同时还要考虑支付效率提升引起的通货膨胀乘数效应。个人倾向于下限是M2-GDP-贷款利率,上限是人力成本增长。jsl88ckh官方公布的1.5%左右的CPI肯定是不可信的,因为官方的通胀率根本没有计算子女教育及房租的涨幅或者这2项在CPI的计算中权重很低,而教育与住房恰恰是占一个有小孩的城市家庭的消费比例很大,甚至一些家庭的教育消费会占到家庭总消费的3分之一。用官方的CPI来计算通胀率是肯定低估的,那用什么来计算通胀率呢?我觉得用每年的退休人员工资涨幅率减去1%最合适,比如今年退休人员工资平均涨幅是5.5%。5.5%-1%=4.5%, 这个4.5%基本就能反映今年的真实的综合通胀率。为啥要减去1%是因为经济在发展,国家自然要除去通胀率后再适当每年提高的退休人员的生活质量1%左右的水平。比如前几年中国的退休人员工资涨幅达到10%,那么这些年的实际真实通胀率基本就是10%-1%=9%左右。通过集思录在银河证券开户,或者通过集思录参与IB团购佣金打折的用户,自动获得集思录活跃用户资格。(买基金没有最低5元佣金限制)长按以下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集思录微信特别提示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为信息分享。任何因本文导致的投资行为发生的亏损,本公众号及作者概不承担任何责任。集思录&微信公众号:jisilu8 & 集思录()是一个低风险投资理财社区,我们的理念是在保证本金安全的前提下,使资产获得稳健增长,我们专注于新股、债券、可转债、分级基金等低风险投资品种。快捷查询:搜索微信号“jisilu8”添加我们回复“新股”学习申购新股基础知识回复“债券”了解债券基础知识回复“分级”学习分级基金基础知识参与讨论请猛戳“阅读原文”链接
作者:集思录--博才网
下页更精彩:
点击排行榜
〖〗链接地址:
真实的通货膨胀率到底是多少?你跑赢了吗由网友原创或转发,若真实的通货膨胀率到底是多少?你跑赢了吗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QQ:),谢谢!
微信查看最新信息微信扫一扫或用微信搜索微信号:hbrc-com
安卓手机客户端更省流量手机扫描下载或者直接
猜你还喜欢的文章
热点文章排行榜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日央行拟将2017年度通胀率预期维持为1.5%
  【环球网报道 记者 王欢】据共同社1月25日报道,日本央行已开始研究在30、31两日召开的货币政策会议上将2017年度通胀率预期维持为1.5%。这主要由于虽然消费者物价指数连续9个月呈现负增长,但近期日元汇率出现的下滑趋势将推动物价上行。央行认为物价上涨的大方向没有改变,计划维持当前的宽松货币政策。
  央行将于31日发布《经济与物价形势展望报告》,公布截至2018年度的物价与经济增长率预期。在去年11月的上一份报告中,2017年度与2018年的通胀率预期分别为1.5%和1.7%。
  去年11月全国消费者物价指数(剔除生鲜食品)下滑0.4%,但随着大选结果出炉,市场对特朗普政府的期待带动股市大涨日元大跌。日元贬值将通过进口商品的涨价给物价带来上升压力。
  如果央行预测今后将维持日元贬值势头,可能将小幅上调通胀率预期。此外,央行还将关注今年春季劳资谈判(春斗)的加薪幅度。
  经济增长率反映海外经济复苏等因素,央行将上调2016年度与2017年度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货币政策方面将维持宽松政策,短期与长期利率的诱导目标分别为负0.1%和0%左右。
责编:陈超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2017年到底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6)
我的图书馆
2017年到底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6)
& & & &债务利息对经济的影响,以及货币超发是如何拖延债务危机爆发的;  我们首先看在什么情况下并不要超发货币,实体经济就可以消化利息,很简单,就是在利息量占GDP净增量比例很小的情况下,或者说债务量,利息量很小的时候,就无需超发货币;  举例1,假设中国现有债务总额只有20万亿,按年息5%算,一年只有利息量约1万亿,这种情况下是无需超发货币的;  2017年GDP净增量5万亿,货币同时增发5万亿,没有多发,再减去1万亿利息,创造GDP的劳动者还有4万亿可供分配,就是说,GDP创造者可分到80%,因此实体经济劳动者收入能够保持正常。  举例2,假设中国现有债务总额100万亿,按年息5%算,一年利息量5万亿,这种情况下就不得不超发货币了;  2017年GDP净增量5万亿,如果货币仅仅增加5万亿,不超发,那么减去5万亿利息,创造GDP的劳动者就没有可供分配的货币了,收入就没有增长了。实体经济的老板也没有利润了。  所以,这时必须超发货币了,假设超发5万亿,合计增发货币10万亿,5万亿支付利息,5万亿在GDP创造者中分配。皆大欢喜。  请网友注意,这是超发货币掩盖债务利息的最佳时期,超发的货币不但掩盖了债务累积的不良后果,同时因超发货币还制造了温和通货膨胀,推动经济增长,是典型的通货膨胀繁荣周期。  问题是,随着债务不断增长,利息量不断增加,不良后果开始显现,经济增长不可持续。为什么,我们继续举例看看。  举例3,假设这时债务总额攀升到200万亿,按年息5%算,一年利息总量高达10万亿,这时就不得不大量超发货币了。  2017年GDP净增量5万亿,超发货币10万亿,合计增发货币15万亿,这是最低货币增发量了,10万亿支付利息,5万亿支付GDP创造者的劳动收入等,如果少于这个货币量,结果就是,要么债务链条断裂,要么实体经济无法得到足够报酬。  最为关键的是,此时创造信用货币的借贷双方因资本投资效益的不断下降,导致信用货币创造能力下降,逐渐没有能力超发15万亿货币了。也就是M2增速逐步下降,经济进入通货紧缩周期了。  这时,市场上就会缺钱,就会货币流动性紧张,就会闹钱荒,央行就不得不大量采用麻辣粉,酸辣粉等短期货币工具应付。  从2013年首次闹钱荒开始,央行首次使用麻辣粉,酸辣粉货币工具,经过短短三年,MLf,SLF1,PSL1,三大短期货币工具释放的货币量不断增加,今天已经高达6.5万亿了,期限也越来越长,央行已经明显感到力不从心,难以应对流动性不足和钱荒了。  下一步怎么办,我将进一步分析预测,央行怎么办,决策层会作什么决策,说得直白点,会不会无锚印钞。。。。。& & & & &既然网友十分关心无锚印钞,我就来谈谈好了,原本是不想谈的,或者说不用谈,因为我认为中国管理层几乎是不可能无锚印钞的,因为有两大不可逾越的坎坎。我们还是老套路,先从什么是货币之锚这个基本原理说起;  1,什么是货币之锚,到底什么是货币的锚。  简而言之,货币之锚就是劳动创造的实物商品,就是劳动产品,就是劳动创造的价值。  人类最开始是以物易物,后来经济慢慢发展,为了商品交换的便利才创造了货币这个交易媒介,人类是先有商品,才有货币。没有商品,没有商品交换就不会有货币。  人类之所以不谋而合,无论世界什么地方都采用了金银作为货币,原因就是金银本身就是劳动产品,本身就是携带劳动价值的商品,天然就锚定了商品,或商品锚定了金银。  即使发展到了今天的非常发达的现代化社会,货币一定要锚定劳动产品,锚定有劳动价值的商品才能成为货币,才能有效充当商品交易的媒介,履行货币的价值尺度,储藏和交易媒介三大功能,  所以,今天任何国家发行的纸币必须锚定劳动产品,锚定商品价值,否则就什么也不是,只是一张纸。  现在我们具体谈谈人民币的锚,人民币到底锚定什么,或者到底在以什么为锚。& & & &&& & & & 人民币之锚分为两大类,即;基础货币之锚和信用货币之锚,也即;现有约160万亿M2中有大约30万亿是央行直接印刷的基础货币,余下约130万亿是商业银行创造的信用货币。  先看30万亿基础货币的锚;  其中约23万亿的锚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这个锚其实不怎么样,因为人民币是不能自由兑换的货币,汇率是非市场化的,  这就产生一个严重的问题,这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与外商投资在国内形成的巨量人民币资产形成了债权和债务关系。就是说,按外管局的说法,中国的外汇储备在央行负债表上实际是债务,而不是资产。  相反,如果人民币是可以自由兑换的,那么外汇储备就成为央行的净资产,就名正言顺的成为人民币的实实在在的锚。对人民币汇率和人民币价值有着强大的支撑作用。  例如,日本的外汇储备就对日元汇率有着强大的支撑作用。  说的具体和通俗点就是;日本外商资本和本国资本在日本的进出与日本的外汇储备没有关系。而中国的外资资本和国内资本如果撤出中国,央行得收回相应的人民币,就是说外汇储备和人民币同时没有了。  所以,由此可以明白,中国的外汇储备作人民币之锚是不合格的。这个锚有点不伦不类,需要打个大大的疑问号。  基础货币中的另外大约6万亿是央行以商业银行的抵押贷款形式发行的,也就是网友熟悉的麻辣粉,酸辣粉之类的。  所以这6万亿基础货币是属于短期流动性工具,并不是发行基础货币的工具,只是一种临时的办法而已。  2013年前中国是没有这种麻辣粉,酸辣粉之类短期货币工具的,自从2013年著名“钱荒”后,就快速累积,短短三年达到今天的6万亿,还在不断攀升,期限也越来越长,说明中国金融系统的钱荒越来越严重,我们应该找到钱荒的真正原因,不能老是用这种治标不治本的办法来应付钱荒。  所以,综合30万亿基础货币的锚来看,实在有点不伦不类,是没法用教科书的经济学理论解释的。  现在再看130万亿信用货币的锚;  简单说,130万亿的信用人民币之锚就是国内的资产,也就是说,是以国内相应的实物资产作抵押创造的信用货币;  例如,你在银行申请了100万20年期房贷,你就与银行共同创造了100万信用货币,抵押物就是你购买的房产,或者说,你的房产的价值就是这100万信用货币之锚。  那么这100万信用货币的锚咋样呢,这就要看作为100万信用货币抵押品的这套房子的真实价值,这房子的价值越高,这锚就越牢固。  例如,如果你的房子是在北京,你是3000元/平米买的,那这个锚就是真金白银,你与银行创造的这100万信用货币流到市场上,那就是真金白银流进了市场。  相反,如果你是10万元/平米买的北京的房子,那这个锚就是没有多少价值的纸糊的锚,你与银行创造的这100万货币就是没有多少价值的纸币,流进市场就会稀释市场原有货币的价值,造成市场上的存量货币价值也降低了。  为什么,因为北京的房子原有的建筑成本就只有约3000元/平米,就是说,北京房子这个商品的真实价值就是约3000元/平米。  现在你与银行以每平米10万元为抵押品,为锚创造了100万元信用货币,这100万元信用货币的实际价值只有表面价值的三十分之一。或者说,以北京房产为抵押品的信用货币是没有多少实际价值的,是以泡沫资产为锚的泡沫货币。  当我们明白以上道理后,再来看我们这130万亿信用货币的抵押品,抵押资产这个锚的真实价值到底几何。  在这130万亿信用货币中至少有50万亿的抵押品是房地产,众所周知,中国现在的房子的建造成本也就2000元到3000元/平米,而全国房价平均超过1万元,也就是说,至少50万亿人民币的发行之锚式不靠谱的,说得严重点,简直就是纸糊的锚,一戳就倒。  不相信吗,我们可以做个简单试验就知道;  假设全国的房地产价格下降50%,那么50万亿以房地产为锚的信用货币就将有25万亿飞灰湮灭,没有了。  请网友特别注意,这25万亿信用货币是飞灰湮灭,是没有了,是消失了,绝不会是像某些人说的,什么会从房地产流出造成通货膨胀之类的,只会造成通货紧缩。这个道理我已经在前面相关文章说过了,这里不再重复。  至于其它80万亿信用货币的抵押品,网友们可以自己判断,到底真实价值几何。  简要总结一下;  基础货币之锚,外汇储备,一旦外汇储备耗尽,人民币就会大幅贬值,所以要保外汇储备,市场手段保不住,那就行政手段,来个资本管制。  信用货币之锚是资产,是房地产,所以要保房价,保不住就用行政手段,限买,限卖。。  所以现有人民币之锚实在太虚弱,管理层要做的工作首要就是固锚,就是加强,提高人民币之锚的牢固性,而不是相反,还在想着能不能再用超发货币的办法,削弱原本就很虚弱的人民币之锚。  & & & & 2017年5月M2数据出来了,增速仅仅9.6%,比去年下跌2个多点,比上月下跌0.9个百分点,下跌是预期中的,但下降幅度却有些超乎预期。  如此大幅下降幅度再次确认了中国经济已经进入通货紧缩周期,而且也从央行发言人的评论中得到证实;  央行官员说,比过去低一些的M2增速将成为常态。  再联系到央行周行长在博鳌论坛公开说,世界货币宽松周期已经结束。。。  再联系到最近央行干脆把短期货币工具麻辣粉4900亿一次性延期1年。  充分说明,历来嘴硬的央行官员,这次再也牛不起来了,央行已经没有能力再维护通货膨胀繁荣周期了,为什么?  2016年国务院工作报告确认,2016年M2增速13%左右,央行实际只完成11.3%,比预定目标低了1.7个百分点。  2017年国务院工作报告目标;2017年M2增速12%左右,至今5月底,时间过去近半,M2增速却下降到9.6%,比预定目标低2.4个百分点。  众所周知,M2增速目标是仅次于GDP增速的目标,国务院确定后,央行就是主要执行者,是央行主要的工作任务,没有完成是要打屁屁的。  很明显,央行在竭尽努力后,实在没办法完成任务,现在只能撂挑子了。央行官员已经明里暗里表明了自己的意思和处境。  怎么办,货币政策没办法了,那就只能财政接力,何谓财政接力,表面看是扩大国债数额,但原有的由老百姓买国债的办法却难以使用了,为什么?  因为由老百姓买国债是用存量资金买国债,起到的是投资转移效应,经济学上叫挤出效应,存量资金老百姓可以自己进行投资,老百姓热衷于买国债是因为国债虽然收益不高,但风险低。买了国债,政府投资资金多了,老百姓投资资金就相应的少了。这就是挤出效应。对经济的刺激作用有限。  在通货膨胀周期,这种挤出效应不明显,但在通货紧缩周期就非常明显,解决不了经济问题。  所以,在通货紧缩周期,印钞买国债实行财政扩张才是唯一办法。对中国来说,这实际就是无锚印钞了,& & & & 日凌晨美联储宣布再次加息,有帮加息恐惧派,好像一加息人民币就会怎样怎样,中国经济就会怎样怎样,好像中国经济会大祸临头似的,  其实这大大夸张了美元加息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尽管美联储是世界各国央行的央行,美元是世界霸权货币,美元加息原本对中国经济会有较大影响,问题是中国已经实行了很严的资本管制,这就像一堵防火墙一样,墙外火烧得再大,对墙内影响是有限的。  美元加息一定要通过一个传导机制才能影响到中国经济,这个传导机制就是资本的自由流动,资本管制就是切断这个传导机制,限制资本的自由流动;  例如,美元加息,中国本土资本要想流出必须经过外管局批准,不批准,就流不出去,外商资本就来个一拖,二限,三有序,让外资按中国经济的节奏慢慢流出。这样对经济的影响就是可控的了。  一般国家很难做到,但中国政府特有的行政执行能力却可以做到。这就是中国经济与其它市场经济国家不同的“变数”。  所以我预测,中国不会跟随加息,但由于钱荒,实际利率在提高,但这与美国加息不是对应关系,央行还想把实际利率降一点呢。  人民币也不会大幅贬值,反而会因为国内已经进入通货紧缩时期,人民币会有升值压力,而央行又不愿意人民币升值,接下来我们会看到一些奇怪的经济现象,  不想要人民币升值,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却不断上升,与去年刚好相反。  不想要外汇储备攀升,外汇储备却又开始攀升。  既要想人民币国际化,又不敢放开资本管制。  出现这些不可思议的反经济规律现象,原因只有一个,国内经济采用了太多行政手段,  例如资本管制  房价管制  允许国企低标准贷款,允许烂账债转股,  允许地方政府借新债,还旧债。  等等。你不按经济规律办事,经济规律自然会要还你颜色,否则何以叫经济规律,就像自然规律一样,你可以改造自然,但做过头了,自然规律就会还你颜色。否则就不叫自然规律了。  顺便再聊聊美联储的缩表,以及中国央行的缩表。& & & &美元加息恐惧派往往同时也是美联储缩表恐惧派,而且说得更神乎其神,说是缩表比加息更厉害。。。,最近更是顺势炒作了一下中国央行的缩表。。。  真的吗,让我们客观分析一下,欢迎网友加入讨论;  先看美联储的缩表;  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从2007年的约0.9万亿美元,扩张到今天的约4.5万亿美元,也就是美元基础货币从不到1万美元增加到现在的4.5万亿美元,增加了约3.5万亿美元。  但网友注意到一个与中国大不相同的情况吗,  即;与此同时美国的货币流通量M2从2007年的约10万亿美元,增加到今天的约14万亿美元,增加了仅仅约4万亿美元,  如果按照加息恐惧派的所谓基础货币乘数算;  2007年的0.9万亿美元创造了10万亿美元的M2,基础货币乘数高达10比1,  2017年的4.5万亿美元基础货币却只创造了14万亿美元的M2,货币乘数仅仅3.2比1  这是为什么呢,很简单,决定因素是美国经济的好坏,其原理是;  当美国经济好时,资本投资回报高,大家抢着借钱,货币乘数就高,即使基础货币数量少也没关系,照样可以创造出天量信用货币来。  当美国经济差时,投资回报率低,大家都不愿意借钱,货币乘数就低,即使美联储印刷了那么多基础货币,货币乘数反而下降到3.2比1.  所以,今天美联储要缩表示考虑到美国经济开始好转,借钱的人开始增多,所以要缩表,以免造成通货膨胀。  现在我们再来看中国央行的缩表;  央行资产负债表现有基础货币约30万亿,其中依托美元储备发行的约23万亿,麻辣粉,酸辣粉等短期货币工具约6万多亿。  按照美国的基础货币高乘数10比1,中国的现有约160万亿M2只需要16万亿基础货币就行了。  也就是说,央行只要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仅仅靠依托美元印刷的23万亿基础货币就行了。但央行没有这样做,因为这有超发货币之嫌,所以采用了麻辣粉,酸辣粉等短期货币工具来应对。  为什么,因为央行是现代文明政府的央行不能乱来,不能背上滥印钞票的名声。  两相比较,美联储与中国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情况大不相同,经济状况也不在同一阶段。  美国已经开始进入通货紧缩的第二阶段了。中国的通货紧缩周期才刚刚开始。  为什么这么判读呢,依据何在呢;一个重要依据就是;  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这10来年增加的约3.5万亿美元基础货币,几乎与这10来年美国M2的净增量相等;  即;资产负债表增加约3.5万亿美元,与此同时M2也只增加了约4万亿美元,就是说,美联储大印钞票的结果只是填充了美国的M2,以防止美国进入深度的通货紧缩。  这对中国是个很大的启发和前车之鉴,美国次贷危机,房价泡沫破裂后,需要大量印钞交美国政府使用来填充日益紧缩的M2.防止通货紧缩恶化。  所以,中国央行一定要注意,如果中国的房价破裂,将会需要大量印钞财政扩张来应对。& & & & To be continued ...... & & &&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通胀率 2017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