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属于自由贸易理论的是有利于世界经济

有学者认为,19世纪的英国提倡自由贸易并非是受经济学启发为全世界各国共同发展谋利的行善之举。当时英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主要基于A.促进世界经济共同发展B.确立国际经济交流准则C.贯彻自由贸易理论D.保护本国工业资产阶级利益D考点:工业革命的影响。英国经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迫切需要进一步扩大市场和原料来源地,进而提出要求自由贸易、自由竞争、自由经营的主张,这完全是考虑本国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所以D项符合题意。A、B两项是“为全世界各国共同发展谋利”的表现,排除。C项是自由贸易的内容,也排除。江西省宜春市奉新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解析版答案
考点:工业革命的影响。英国经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迫切需要进一步扩大市场和原料来源地,进而提出要求自由贸易、自由竞争、自由经营的主张,这完全是考虑本国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所以 D 项符合题意。A、B 两项是“为全世界各国共同发展谋利”的表现,排除。 C 项是自由贸易的内容,也排除。 相关试题建立中俄“绥—波”自由贸易区的理论和现实分析
(1.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哈尔滨商业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
2004年9月8日,中俄绥芬河―波格拉尼奇内(简称“绥—波”)贸易综合体全面启动仪式在绥芬河隆重举行,这预示着建立“绥—波”自由贸易区的构想和现实条件愈加成熟。本文以数学模型、图表、事实列举等形式在理论上阐明了建立中俄“绥—波”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和优点,并在现实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等。
[关键词] 自由贸易区;区域一体化;关税;经济效果
一、建立中俄 “绥—波”自由贸易区的背景
当今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一个不可逆转潮流,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在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的内部以及跨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之间都相继建立起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和共同市场等多种类型的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并且这些组织也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尤其是欧洲联盟(EU)和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在这种情形下,近年来很多没有加入或组成一体化组织的国家或地区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而失去了巨大的本来是有可能获得的自由贸易实惠,于是,它们意识到了自由贸易的紧迫性和地区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性,所以加快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形成势在必行。
中俄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确立和友好合作关系的深化,对中俄两国经济关系的大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尽快将两国经济关系与政治关系的发展协调一致,已经成为中俄两国政府的共识。在两国当前同处于经济转轨阶段的条件下,为了尽快改变中俄经济关系滞后局面,选择适宜的相邻地区,建立具有示范效应的中俄自由贸易区,这既是客观要求和最佳选择,也具备成熟的条件。日,黑龙江省政府批准设立绥芬河—波格拉尼奇内贸易综合体。日,中俄两国通过外交换文确认。中俄两国外交协议规定,中俄两国公民持简化证件免签证进入贸易综合体从事贸易活动。中国海关总署规定,中国公民从贸易综合体带进的商品,每人每日价值在3000元人民币以下的商品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2004年9月8日,中俄绥芬河―波格拉尼奇内贸易综合体全面启动仪式在绥芬河隆重举行,双方同意在边境地带创建一个面积10平方公里的全封闭贸易区,它将更加有利于推动中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共同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和全球经济的一体化。
二、建立自由贸易区的理论分析
国际经济学家柏拉萨(B.
Balassa)在他的著作《经济统合理论》中指出经济统合的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建立自由贸易协定为基础的自由贸易区,为的是撒销成员国的关税等各种各样的贸易壁垒,从而实现贸易自由化;对协定以外的国家,成员国均要设立各自的关税。第二个阶段是关税同盟,与自由贸易区相比,对从关境以外的国家或地区进口的商品则实行共同的关税税率和外贸政策;第三个阶段指共同市场;第四个阶段指经济同盟。在自由贸易区内,作为制度化的自由贸易协定,其作用不仅仅表现在产品流通的自由化上,而且表现在服务、技术、投资等更广阔的领域,不仅促进了贸易与交流,而且促进经济发展的效果更加明显。自由贸易协定的经济效果分为静态效果和动态效果两种。
(一)静态效果分析 
自由贸易区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形式之一,它同关税同盟相比,也以各成员间的免税贸易为主要特征,不同的是,每个国家可以自主地决定自己的对外关税。为抗衡欧洲经济共同体而建立的“欧洲自由贸易联盟”(EFTA),就是此类安排的主要例子。包括美国、加拿大与墨西哥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也是如此。下面以两国模型为例子来分析自由贸易区的静态效果并说明其资源配置效应。
假设商品和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要素在国内而不在国际间自由流动:关税是贸易管制的唯一形式。图1描述某种产品在两国市场上的供给与需求情况。DH和SH分别是产品在本国的需求和供给曲线;DP和SP分别是产品在伙伴国的需求和供给曲线。PW表示世界其余地区对本国和伙伴国的供给价格,并假设该价格保持不变。首先假设加入自由贸易区前,H国的关税为PWTH,P国的关税为PWTP,
此时国内需求由国内生产和进口共同满足。图1中的a
表示贸易创造中的生产效应;b表贸易转移效应;c表示H国贸易创造的消费效应,为正;d是P国的消费效应,为负;e表示P国的生产效应,可能为零,也可能为负,且主要是针对关税同盟而言。图1中,假设H国和P国需求情况相似,但H国生产效率低下。自由贸易区建立之前,P国在TP的价格水平下产出并消费了数量为M的商品。H国生产L而消费量为N,其差额LN则以价格Pw从成本最低的来源进口。H国海关收入为LN
H国和P国组成自由贸易区,假设价格为TP时区内的供给(OM+OL’)小于需求(OM+ON’),但是其差额L’N’小于该价格下P国的供给能力。由于区内两国间实行自由贸易,而对区外进口征收关税,因此P国将以价格TP供给H国市场L’N’数量的产品,而P国的过剩需求L”M则以PW的价格从世界其它地区进口。自由贸易区内存在一个单一的均衡价格,这一价格是组成自由贸易区前两个成员国的最低价格。H国的贸易创造为a+c,
贸易转移为b。在P国生产和消费没有变化,价格水平也相同,但是政府收入将增加阴影部分表示的数量。应该注意到成员间产业互补性越大,该部分效应越大。世界其他地区的出口也将增加(L”M&L’N’),从整体来说自由贸易区是贸易创造的。
图1自由贸易区的静态分析图
(二)动态效果分析 
自由贸易区以动态效果为目标,即自由贸易的效果不仅仅在于货物贸易的自由化,它的效果更进一步体现在服务、技术、投资等各方面。在更广阔的领域内来促进贸易、投资和交流,从而带动经济成长。
1.提高生产力的效果 自由贸易区提高生产力的效果主要表现在由于区域内贸易的增加,扩大了国内市场,即扩大市场的效果由于进口以及引进外资的增加,使国内市场实现共享,即技术扩散效果从自由贸易协定缔结生效时开始,缔约国之间的竞争促进了国内规制和制度的改革,即国内制度革新的效果。例如:墨西哥增在1982年发生货币危机其后摆脱危机的恢复很缓慢然而在1995年即墨西哥缔结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以后,又发生了通货危机。它用了仅一年的时间经济就得以恢复因而可以看到,自由贸易协定缔结以后提高了缔约国抵御风险的能力。
2.资本积聚的效果 近年所达成的区域自由贸易协定包含着很多促进区域内直接投资的项目,由于自由贸易协定带来生产力的提高,使缔约国的魅力增加,从而促进了来自区域外的直接投资。另一方面,由于在自由贸易区区域内可以免除关税,所以原产地的规制对于区域外的产品相当严厉。这样的话,区域外企业向区域内出口会减少而向区域内的直接投资会增多,这种投资转换效果同样促进了资本的积聚。
自由贸易区的静态和动态效果分析表明,通过贸易创造效果和投资转换效果缔结自由贸易协定能够促进缔约国的经济发展。综上以上的经济效果分析,简单归结为表1。
我国和俄国均实行市场经济,相对开放,国内绝大多数产品市场的供给由国内外产品共同提供,或者虽然由本国提供,但其主要建立在竞争优势的基础之上,所以以上的分析基本适用于我国的绥芬河和俄国的波格拉尼齐内。另外,“绥—波”两地经济联系与民间交往源远流长,关系良好,社会稳定,经济互补性很强,具有发展自由贸易区的外部条件和内在驱动力。
表1 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果
区域外国家
贸易创造效应
正(间接)
贸易转移效应
资本的效果
正(间接)
提高生产力的效果
正(间接)
资料来源 : 《韩国三星经济研究所报告》, 2002年 9月。
三、建立中俄“绥—波”自由贸易区的现实分析
目前,东北亚区域一体化正处于形成阶段,区域内各国之间互补性明显,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由于西欧和日本作为高度发达的工业区必须消耗大量的区外工业资源,其工业制成品与我国东北以及俄罗斯远东丰富的资源开发将会形成对流,与此同时,中、俄、日、韩以及东南亚等国家的经贸合作也将随之大幅度增长。绥芬河市独特的地理优势,为其设立自由贸易区获得天然优势,它紧邻俄罗斯远东港湾,毗邻日本、韩国,其潜能在于,如果它和日本、韩国接起来,就能带起整个东北来。而绥—波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对强化绥芬河的这一特点和功能,其意义显而易见。
拟辟建的“绥—波”自由贸易区除具有积极参与东北亚国际竞争、促进出口创汇、吸引国际投资、增加就业、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等一般意义外,还有利于边境经贸向高级化发展、中俄友好合作关系的进一步深化、大大提高黑龙江省的开放形象和保持绥芬河市的持续兴旺发达等。
在边境相连的两国境内共建一个自由贸易区还是一个新的尝试,它突破了以往在某一国境内独自建立自由贸易区和以国为单位在国与国之间建立自由贸易区的两种形式,而是在国与国之间的相邻的某一区共建一个自由贸易区。这种新的尝试有重大意义,但也面临许多新的问题需要我们解决。“绥—波”自由贸易区是这种新的尝试,而且它还是设在内陆边境地区的类型,目前在国际上这类自由贸易区位数不多,理想的例子也尚未找到,但既然属于自由贸易区,各国家各类型自由贸易区的建设经验与教训都是具有普遍意义的,都可以拿来学习和借鉴。
[参考文献]
[1]世界FTA竞争与韩国选择.三星经济研究所,2004年3月.
[2] 佟家栋. 贸易自由化、贸易保护与经济利益[M].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4月.
[3] 丁四保. 关于绥芬河辟建自由经贸区的探讨[J]. 经济地理,1999年8月.
[4] 姜娟. 关于创建中俄沿边自由贸易区问题[J]. 西伯利亚研究,2004年第4期.
[5] 于国政. 关于组建中俄边境自由经济区的构想. 经济地理,1998年2月.
THE ANALYSIS OF THE THEORY AND REALITIES
RELATED TO BUILDING SUI-BO FREE TRADE AREA OF
SINO-RUSSIAN
SONG Kui 1&& YU
Xiao- Li 2
(1.H.P.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Harbin .Harbin
Commercial University, Harbin,150028)
[Abstract] The ceremony of the Sino-Russian trading
synthesis of SUI-BO was started up at SUI Fen-He City on September
8, 2004, which foretells the conception and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building Sui-Bo Free Trade Area are both getting much more mature.
This paper illustrates the advantages and feasibilities of building
Sui-Bo Free Trade Area of Sino-Russian using the tools of
mathematic model, table and factual narration etc. And also it
further analyzes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establishing
this FTA based on some realities.
[Key words] Free Trade Area (FTA);
economic effect
[作者简介]:宋&
魁(1947—),男,山东黄县人,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于晓丽(1979—),女,山东青岛人,哈尔滨商业大学2003级国际经济与贸易硕士研究生。
《》年第3期,6000字,与于晓丽合作。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自由贸易理论与贸易保护主义理论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自由贸易理论与贸易保护主义理论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节制的自由贸易理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