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怎么设置产品质量认证中心好产品质量认证中心差效果一般

  说到自主品牌,这个话题我总觉得很沉重。看到论坛里的某些观点,更加深了我的这种感觉。首先,我们讨论汽车时,应该明白一个大背景,所有的汽车强国都是工业强国。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有着雄厚的技术实力,完善的产业链,各工业门类齐全,基本没有短板。德国,日本,美国,英国,意大利,法国都是如此。这是因为汽车涉及到冶金,电子,化工,材料学,橡胶,玻璃,模具等等等等,上百个工业门类,只有各工业门类齐头并进,没有明显短板,才能在汽车制造中得心应手,造出优秀的汽车。越是发达的国家,各工业种类越强,越能造出优秀的汽车,而工业不那么发达的国家,汽车也不会太好。很明显的是日本德国的工业强过韩国,所以德日的汽车强于韩国的汽车。汽车,可以认为是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标志。而中国的工业水平,尽管门类齐全,但是,大而不强,杂而不精。可能中国某个行业有优势,而其他门类短板明显,根据木桶的短板原理,最短的那块板决定了木桶的容量,而正是这个最弱的工业门类限制了中国汽车的质量。可能有人会说,美国是世界最强的工业强国啊,怎么美国车还在主场被日本车打的满地找牙呢?这个真不是美国工业不行,而是供应链管理和品控的问题。一个汽车制造厂,有一百多个一级供应商,一千多个二级供应商,供应链庞大繁杂,有一两个供应商的品控产生问题,整个车厂就被连累。通用最近加强品控,别克,雪佛兰的质量提升非常明显,在消费者报告上,提升很快,进入前十强了。
  我们经常说科学技术,其实,科学和技术应该是分开的。是两码事,科学是透明的,公开的,共享的。而技术是保密的,隐私的,独有的。发动机靠燃烧产生膨胀气体推动活塞做工,化学能转化为物理能,这个是科学。全世界都知道。而怎么制造发动机,燃烧室的优化,汽油喷嘴的形状,曲轴的锻造,甚至拧螺丝的顺序这些是技术,没人会告诉你,你也买不到。发达国家从蒸汽时代开始,不断的积累各种机械制造的技术,而中国却在打仗,内乱,中国缺失了太多的积累,走了太多的弯路。在技术上,人才培养上,中国差的不是一般的多。
  自主品牌是从被冷嘲热讽的山寨起家,这个并不丢人,国外从零起步的车厂,路数都差不多,丰田也不例外。甚至丰田起家后,开发雷克萨斯也是山寨的奔驰。 不能否认,的确有一些中国品牌汽车投机取巧,靠“山寨”人家的外观获取销量;比如,奇瑞的QQ模仿的是大宇MATIZ,一炮而红。比亚迪模仿花冠生产的F3,为比亚迪赚了第一桶金。但我们也不能否认,的确有一些国货汽车外观内饰“越级而立”,但机械素质平平——但凡事不能一概而论,如果有的国货已经做到“内外兼修”,你也不能视而不见。
如果一部中国品牌汽车,比如博瑞,外观内饰不比同级洋品牌差甚至有所超越,配置又高到没有朋友,你试驾时感觉好开好用,机械完善度也没话说——这时候,又会有人站出来指点,你不懂车,对车的理解太肤浅。
汽车板的网友,最大的本事就是要让别人感觉到不懂车。你说外观内饰,他肯定跟你说做工;你说做工,他肯定跟你说机械素质;你说机械素质,他肯定跟你说悬挂调校转向手感;你要说底盘,他又会跟你聊汽车血统和文化。总之,把你说到不懂为止。
你要是选台中国品牌车,一准儿会被某网友不屑地、果断地划到不懂车的那一拨人中。
懂车固然很好,但真正的懂车,应该是懂得选一款合适的车。这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人们的想法丰富多彩,全球几个主要汽车市场,都有风格差异很大的“特色车”。欧洲流行的小型车操控灵活但空间局促,而日本流行的KCAR擅长压榨空间但谈不上操控性,你说,欧洲人和日本人谁更懂车?日本销量排名第一的车型是主打节油的混动车,而美国销量排名第一的是高油耗的大皮卡,你说,美国人和日本人谁更懂车?
楼主发言:61次 发图: | 更多
  好长,不容易。
  中国的车企,比起韩国的车企要幸福很多。中国市场够大,能养活很多车企。用不着像韩国同行那样,苦哈哈的满世界打拼,和世界最强的对手们正面过招。不过,这种幸福反过来看,也是中国车企到现在还没有强大的原因,中国的法律一直在溺爱着我们的自主企业,让自主车企满足于中国市场带来的利润。不过,最近10年,自主品牌终于开始意识到山寨这种短平快的路线是不长久的,必须重视车子的内在质量,行车质感,最重要的,要有自己的三大件。  比亚迪NVH实验室,国内第一家自主企业建立的致力于提升车辆行驶质感的实验室,就位于深圳坪山工业园,这个靠山寨起家争议很大的工厂,是国内最先开始NVH研究的。这个NVH实验室一期工程设有整车四驱半消声室、整车两驱半消声室、整车半消声室、零部件吸隔声实验室、听音室、模态实验室等。NVH实验室建设工艺复杂,工序较多,据比亚迪自己的说法,均居世界领先水平,这话不管真假,国内领先是肯定没问题,世界领先就不得而知,但,已经表明了自己重视内在质量的态度。2002年,奇瑞与奥地利AVL公司合作开发了全部满足欧四排放标准的18款汽油、柴油发动机,其中,汽油机升功率达72KW,柴油机达到50KW。这些指标不仅比自主品牌的国产主流产品高出近一倍,而且比国内部分合资企业的产品更为先进。但据我所致,这种合作,在一开始,但是奥方工程师设计,奇瑞的员工只能在旁边干瞪眼,话都插不上。现在的状况已经大有改观,双方可以一起坐下来探讨某些具体环节,显示出奇瑞对于发动机的研制已经有了自己的心得。而双方一起研制的ACTECO发动机,其性能还是过得去的,先后出口美国市场7000台,同时和菲亚特公司签订了协议,向其提供1.6升和1.8升汽油发动机,用于在中国境内及中国境外生产的菲亚特汽车,年供应量将超过10万台。奇瑞和路虎合资的汽车,原计划也是搭载ARTECO发动机,后来由于路虎极光销量不佳,双方担心用奇瑞的发动机更加影响路虎的销量而搁置。奇瑞早在2006年就开始自己掏钱研发设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VT变速箱,如今成果已经出炉。并且,第二代CVT已经面试,计划搭载在奇瑞的6款车型上。这不得不说事山寨到原创的一大转变。  在国内的自主品牌车厂里,由于长城是造SUV起家的,它们对柴油发动机也特别器重。最早使用的是一台2.8T柴油发动机,采用高压共轨技术,搭载在哈弗上动力足够,燃油经济性特别出色,所以获得巨大成功。趁着哈弗柴油版的热度,长城后来又推出了2.5T柴油发动机,虽然排量有所降低,但动力不降反略有上升,经济性更加出色。得益于长城汽车的快速发展,后来又推出2.0T的绿静柴油机。当然,长城拳头的H6用的还是模仿丰田的1NZ,自己加的涡轮。此外,长安,上汽,广汽,一汽都有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动机。  中国的自主品牌算是度过了模仿,山寨的第一阶段,进入注重内装,质感,平衡的第二阶段。
  @ddcczz001
15:38:32  好长,不容易。  -----------------------------  谢谢顶贴。被德托这么久,发个和德系没有关系的,估计没啥人气
  我觉得,我们是不舍得做基础研究。  一般情况下,构架决定功能,工艺决定性能。  我们热衷于从无到有,六十分万岁,然后就开始大规模推广。  从有到精,这个投入大又没有跨越式功劳,国人通常会选择性放弃。  不单是汽车行业。
  不错  
  奇瑞的艾瑞泽7,哈佛H6,H9,吉利博瑞,博越,RX5,GS4,是最近自主品牌里的明星车型,代表了中国的汽车向一个新的高度攀升。尤其拆解博越和雅阁的对比,让我们看到了自主品牌在内在质量上下的功夫。我在前一个帖子里提过价格天花板的说法,目前中国的自主品牌就面临这个天花板的束缚。  任何消费品都有一个森严的等级制度。  这个等级制度一旦形成,就会在消费者中形成刻板印象。品牌往上进攻很难,往下却很容易,但后果惨痛。  假如奔驰造一款车,长4米9 左右,轴距2米9左右,和帕萨特,雅阁凯美瑞差不多大的尺寸,配置也差不多,也差不多的价格,20万左右的样子。你猜帕萨特雅阁凯美瑞还有活路吗?我敢保证这款奔驰会全球畅销,打败B级所有竞争对手。问题是奔驰不会这么做。这个让我想起潇二的那个话题,说小米好不容易把中国手机市场的价格拉低到1000多,华为又过来把价格拉升到3000多,指责华为破坏了这个市场。其实这个纯属消费者的一厢情愿。苹果不会做2000块钱的手机,因为做了这样的手机,苹果就不是当年的苹果,奔驰造了这款汽车,奔驰就不是当年的奔驰。最活生生的例子是别克。  通用把别克新世纪引进中国时,别克火了一把。别克在美国也确实算轻奢品牌,对标林肯。新世纪这款车符合中国当时不成熟的豪车观念,大气,安静,舒适,而且,撞无不胜。市场上的反应也很积极,销量和奥迪不相上下。俨然成为国产车两个豪华品牌之一。通用随后把赛欧引进中国,挂着别克的标,把夏利2000打的一败涂地,通用得意洋洋宣布赛欧获胜成为十万元级别的中国国民车,还乘胜追击引进了凯越,一个韩国拉皮车,尽管销量很好,但别克的品牌形象却一落千丈,和奥迪的风头相差甚远。惊慌失措的通用,不得已又引进了林荫大道,前置后驱,美式大马力3.6发动机,行车素质远胜前置前驱的奥迪,但林荫大道还是不能进入C级市场,最后停产。痛定思痛的通用,和赛欧切割,给赛欧挂上雪佛兰的标志,开除出别克的队伍,依然无济于事,别克的豪华品牌形象已经被透支光了,变成了一个普通的国民品牌。  别克是品牌下行的一个典型案例。那么,建设品牌上行呢?更难!  大众在90年代,和奥迪几乎吵翻,最后说服了奥迪,生产一款新车型,这个新车型将成为奥迪A8的竞争对手,大家知道这个是辉腾,辉腾用宾利的底盘,宾利的内饰,宾利的钢材屈服度,不计成本打造而成。质量可以说堪比BBA的旗舰车型,在德累斯顿的透明工厂生产,也体现出大众对辉腾的格外优待,要知道这个工厂就生产辉腾一个车型。但辉腾最后还是关停了生产线,原因是什么?用美国一个汽车媒体人的话说,辉腾可以接受最挑剔的检验,唯一问题就是水箱隔栅和行李箱上的VW 的标志。辉腾的价格看齐7系A8和S,这就是辉腾的问题。在消费品等级里,大众就是应该生产普通老百姓的车,D级不是大众的等级。这就是大众辉腾的问题。同样的问题还有迈巴赫。奔驰有感于和大众,宝马在顶级车的领域对抗中,少了一个可以对抗劳斯莱斯和宾利的车型,于是复活了迈巴赫,但,最终迈巴赫还是黯然离场,可见,即便是奔驰这样的狗大户,也必须遵守这个等级制度。  具体来说,这个等级制度就是,国产车20万,韩国车30万,大众60万,奔驰200万。这个是天花板。  中国车,要突破这个天花板,难度不会比大众卖迈腾容易。
  @ddcczz001
15:53:33  我觉得,我们是不舍得做基础研究。  一般情况下,构架决定功能,工艺决定性能。  我们热衷于从无到有,六十分万岁,然后就开始大规模推广。  从有到精,这个投入大又没有跨越式功劳,国人通常会选择性放弃。  不单是汽车行业。  -----------------------------  不太赞同你的观点,流于表面了
  前些天有人发的德国人因为性格问题做不好汽车,我看了题目没点开看内容。中国人我觉得才真的是因为性格问题做不好车!  中国人讲究的是中庸之道,讲究的是圆润和谐,缺乏的是认死理、钻牛角尖、固执的人,这样的人无论多有才华都是单位里的边缘人物,是反面人物。所以造产品就不会去追求极致,差不多就行。  领导给我们开会的时候就说,我们要做合格工程不要做优质工程,能通过验收合格拿到钱就行。可见一斑。
  @骑驴回新疆
17:58:44  前些天有人发的德国人因为性格问题做不好汽车,我看了题目没点开看内容。中国人我觉得才真的是因为性格问题做不好车!   中国人讲究的是中庸之道,讲究的是圆润和谐,缺乏的是认死理、钻牛角尖、固执的人,这样的人无论多有才华都是单位里的边缘人物,是反面人物。所以造产品就不会去追求极致,差不多就行。   领导给我们开会的时候就说,我们要做合格工程不要做优质工程,能通过验收合格拿到钱就行。可见一斑。  -----------------------------  你这个观点未免太偏激了  
  @骑驴回新疆
17:58:44  前些天有人发的德国人因为性格问题做不好汽车,我看了题目没点开看内容。中国人我觉得才真的是因为性格问题做不好车!   中国人讲究的是中庸之道,讲究的是圆润和谐,缺乏的是认死理、钻牛角尖、固执的人,这样的人无论多有才华都是单位里的边缘人物,是反面人物。所以造产品就不会去追求极致,差不多就行。   领导给我们开会的时候就说,我们要做合格工程不要做优质工程,能通过验收合格拿到钱就行。可见一斑。  -----------------------------  不能放大某一类人的缺点成全国的国民性。中国人论刻苦,勤奋,善于学习,世界上没有几个国家能比。虽然我对中国汽车现状不满意,但我已经看到一些亮点  
  质量上去了可以,价格也上去就不好了。
  @有车氏
18:22:46  质量上去了可以,价格也上去就不好了。  -----------------------------  这个真的没办法,中国自主品牌就是要不断上升价格。就现在来说,能把轿车卖过20万,比如博越,稳住销量,这个就是良性开端。请记住,一分钱一分货。  
  很深刻  
  本人并不反对自主品牌高端化。但是,你要拿出像样的产品给广大消费者,而非包装成高端货,低质而高价。  1984年面世的丰田LC70系列越野车,以坚固耐用、物美价廉著称于世,时至今日仍未停产。两年之后,丰田公司才创立了豪华子品牌凌志。  看看我朝的民族汽车工业,俺还没见过比北京吉普品质更烂的车。民用市场不行,就销往军队。直到后来部队一听说上级给配发的又是北京吉普,干脆直接拒绝接收!再看长城,步子还没站稳呢,就想跑了。吹得神乎其神,叫嚣着对标丰田霸道,结果H8、H9被猛打脸。  别想着往高端发展,先把基础打好,造出物美价廉、稳定可靠的国民,才是正途。
  正是因为这个森严的等级制度,吉利博瑞旗舰版也只能卖到20W以内,所以吉利只能重新推出品牌 LYNK&co
  @狼来了不跑
18:59:39  正是因为这个森严的等级制度,吉利博瑞旗舰版也只能卖到20W以内,所以吉利只能重新推出品牌 LYNK&co  -----------------------------  这个我在下面会讲到  
  @萧萧二三竹
18:58:01  本人并不反对自主品牌高端化。但是,你要拿出像样的产品给广大消费者,而非包装成高端货,低质而高价。   1984年面世的丰田LC70系列越野车,以坚固耐用、物美价廉著称于世,时至今日仍未停产。两年之后,丰田公司才创立了豪华子品牌凌志。   看看我朝的民族汽车工业,俺还没见过比北京吉普品质更烂的车。民用市场不行,就销往军队。直到后来部队一听说上级给配发的又是北京吉普,干脆直接拒绝接收!再看长城,步子还没站稳呢,就想跑了。吹得神乎其神,叫嚣着对标丰田霸道,结果H8、H9被猛打脸。   别想着往高端发展,先把基础打好,造出物美价廉、稳定可靠的国民,才是正途。  -----------------------------  长城可没有吹自己的H9堪比丰田,那是买了长城的人,感觉良好到不行,在网上大肆吹捧,这个和当年买了比亚迪F3的人吹嘘比亚迪一样,都是一种心里膨胀的表现。一个新车型,不经过市场10年以上的检验,压根谈不上成熟。长城不会不知道这点  
  小日本的三大豪华品牌成立已整整三十年了。时至今日,依然不能算成功。  韩国汽车工业发展得不错,起码已成功攻入中、美市场,并占据一席之地。但是,韩系有豪华车吗?  不会走,就想跑,不怕扯着蛋?
  @萧萧二三竹
19:06:11  小日本的三大豪华品牌成立已整整三十年了。时至今日,依然不能算成功。   韩国汽车工业发展得不错,起码已成功攻入中、美市场,并占据一席之地。但是,韩系有豪华车吗?   不会走,就想跑,不怕扯着蛋?  -----------------------------  我可没说自主品牌没学会走就想跑。  中国的国产车只能说刚刚度过山寨外观向注重内装转变,才开始转变而已。以后的路还长着呢  
  @萧萧二三竹
19:06:11  小日本的三大豪华品牌成立已整整三十年了。时至今日,依然不能算成功。  韩国汽车工业发展得不错,起码已成功攻入中、美市场,并占据一席之地。但是,韩系有豪华车吗?  不会走,就想跑,不怕扯着蛋?  -----------------------------  韩国还真有豪华车,顶配破百万了,不过销量嘛估计跟红旗差不多  
  日本德国最优秀的人才在制造业,中国的精英在衙门。
  之前在知乎看过一篇文章,说得很中肯。  国产车不行不能把锅全甩给比亚迪,吉利,基础工业有差距,材料加工热处理机床统统落后别人,车企也不能无米之炊。  往前看十年,国产车进步还是挺大的,中国的汽车进步有多大,基础工业进步就有多大
  @变异的蜂鸟
19:33:15  之前在知乎看过一篇文章,说得很中肯。   国产车不行不能把锅全甩给比亚迪,吉利,基础工业有差距,材料加工热处理机床统统落后别人,车企也不能无米之炊。   往前看十年,国产车进步还是挺大的,中国的汽车进步有多大,基础工业进步就有多大  -----------------------------  我觉得你说反了,是中国基础工业进步有多大,中国自主品牌的进步就有多大  
  但局限了中国汽车工业进步的确实是中国的基础工业,人才积累也不够  
  @萧萧二三竹
19:06:11   小日本的三大豪华品牌成立已整整三十年了。时至今日,依然不能算成功。   韩国汽车工业发展得不错,起码已成功攻入中、美市场,并占据一席之地。但是,韩系有豪华车吗?   不会走,就想跑,不怕扯着蛋?   -----------------------------  @变异的蜂鸟
19:26:45   韩国还真有豪华车,顶配破百万了,不过销量嘛估计跟红旗差不多     -----------------------------  这个应该是捷恩斯吧?在美国这货是个5.0八缸的大家伙,但价格倒是不贵,一如既往的价格便宜量又足的韩国风格,想推销到中国,那是销量以个位数计算  
  @zcx6-11-03 19:28:37  日本德国最优秀的人才在制造业,中国的精英在衙门。  -----------------------------  这才是症结,中国干着干着,因为技术实在是不吃香,就都去当官了。中国喜欢搞这一套。这种观念不改,中国工业就成不了最强。说实话,技术并不难搞,关键是你搞不搞,就如同航天,中国狠砸钱,就出成绩。有利益,才有驱动力,看国家如何去发动全民搞技术了。
  @zcx6-11-03 19:28:37   日本德国最优秀的人才在制造业,中国的精英在衙门。   -----------------------------  @禄禄123
21:56:45   这才是症结,中国干着干着,因为技术实在是不吃香,就都去当官了。中国喜欢搞这一套。这种观念不改,中国工业就成不了最强。说实话,技术并不难搞,关键是你搞不搞,就如同航天,中国狠砸钱,就出成绩。有利益,才有驱动力,看国家如何去发动全民搞技术了。  -----------------------------  实在难以苟同这样的观点,造车可比搞航天来钱快多了。  
  我认为你把国产车冲破20万的坎看的太难了,国产车在国人心中还是高性价比的,并且你也不要太小看有爱国情节的这些人,华为高端手机的成功,配置营销是一回事,难道就没有支持国货的人的功劳?麒麟处理器还是让国人实在佩服了一把,我第一部华为就D1四核2699元,并且以后自家用加推荐应该在20部华为手机。  
  还有就是对国货有偏见的,主力应该是四五十岁的人,七零后也应该不少,八零后应该就有所转变,而现在八零后买车也算的上主力军,不跟潮流,给国货一个机会不好吗  
  @悦风888
22:42:51  还有就是对国货有偏见的,主力应该是四五十岁的人,七零后也应该不少,八零后应该就有所转变,而现在八零后买车也算的上主力军,不跟潮流,给国货一个机会不好吗  -----------------------------  消费者出于爱国心购买自主品牌不是没有,车版那位哥们买红旗H7就是例子,但这样的人不多。吉利的博瑞顶配和次顶配是超过20万,但买的最多的主力还是1.8T的尊贵型,那个价格也就15万,吉利博瑞可以说,是自主车B级卖的最好的,月销量还不到5千。长城的H9,价格超20万,平均月销量也就900左右,这个你让我如何相信自主品牌可以依靠消费者的爱国热情去拉动销量?宝马,奥迪可都是月销量过万的,轻松可以买博瑞H9,他们为何不给国产车站台?  爱国心当然很好,但消费者更加会考虑后期维护费用,油耗,小毛病。如果国产车在后期维护,油耗,动力做的和日本德国汽车一样好,我相信国产一定卖的比德国日本车好。但目前来说,人们还是更加理性,更加现实,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zcx6-11-03 19:28:37   日本德国最优秀的人才在制造业,中国的精英在衙门。   —————————————————  @禄禄123
21:56:00  这才是症结,中国干着干着,因为技术实在是不吃香,就都去当官了。中国喜欢搞这一套。这种观念不改,中国工业就成不了最强。说实话,技术并不难搞,关键是你搞不搞,就如同航天,中国狠砸钱,就出成绩。有利益,才有驱动力,看国家如何去发动全民搞技术了。  —————————————————  是啊,遥想当年两弹一星。  
  国产车的问题跟当代中国社会的问题是一样的。大家都想赚快钱,偏偏汽车行业是很需要技术积累的行业  
  @悦风888
22:39:00  我认为你把国产车冲破20万的坎看的太难了,国产车在国人心中还是高性价比的,并且你也不要太小看有爱国情节的这些人,华为高端手机的成功,配置营销是一回事,难道就没有支持国货的人的功劳?麒麟处理器还是让国人实在佩服了一把,我第一部华为就D1四核2699元,并且以后自家用加推荐应该在20部华为手机。  —————————————————  我就在用华为荣耀7。我没有觉得华为手机有任何值得骄傲的地方。如果有,那么它那可以跑马的大黑边算一个。  就算麒麟芯片吹的如何好,我仍然认为华为手机性价比仍然很低。  
  @ddcczz001
15:38:32   好长,不容易。   —————————————————  @蛋定莫要鸡动
15:49:00  谢谢顶贴。被德托这么久,发个和德系没有关系的,估计没啥人气  —————————————————  原来是老资格德托啊……呵呵,车版新人进来,多多见谅。  
  @悦风888 38楼
22:39:00   我认为你把国产车冲破20万的坎看的太难了,国产车在国人心中还是高性价比的,并且你也不要太小看有爱国情节的这些人,华为高端手机的成功,配置营销是一回事,难道就没有支持国货的人的功劳?麒麟处理器还是让国人实在佩服了一把,我第一部华为就D1四核2699元,并且以后自家用加推荐应该在20部华为手机。   —————————————————  @楼
23:32:00  我就在用华为荣耀7。我没有觉得华为手机有任何值得骄傲的地方。如果有,那么它那可以跑马的大黑边算一个。   就算麒麟芯片吹的如何好,我仍然认为华为手机性价比仍然很低。  —————————————————  我用的荣耀7全网通,我老婆用的也是荣耀7全网通,我以前换掉的华为手机全是摔碎屏幕,安卓本身我就感觉没啥特点,但是华为的手机信号要别别的好,个人认为性价比还是不错,手机没毛病这个也很重要  
  @悦风888
22:42:51   还有就是对国货有偏见的,主力应该是四五十岁的人,七零后也应该不少,八零后应该就有所转变,而现在八零后买车也算的上主力军,不跟潮流,给国货一个机会不好吗   —————————————————  @蛋定莫要鸡动
22:56:00  消费者出于爱国心购买自主品牌不是没有,车版那位哥们买红旗H7就是例子,但这样的人不多。吉利的博瑞顶配和次顶配是超过20万,但买的最多的主力还是1.8T的尊贵型,那个价格也就15万,吉利博瑞可以说,是自主车B级卖的最好的,月销量还不到5千。长城的H9,价格超20万,平均月销量也就900左右,这个你让我如何相信自主品牌可以依靠消费者的爱国热情去拉动销量?宝马,奥迪可都是月销量过万的,轻松可以买博瑞H9...  —————————————————  就算是华为手机试水3000元以上的价位,也是要有一个过程,几款产品才在3000元以上的高端机里站住脚的,轿车的单价要远远大于手机,使用周期也远远长于手机,这就决定了人购买不成熟也就是这个20万价位的国产车要经过更多的考虑,你不要小瞧支持国货的心态,虽然不是主要绝对因素,但是大部分购买国产货里面,或多或少都有这个想法,当然品牌以前的口碑也是很重要的,价格也是很重要。你说的1.8t卖的多,轿车低配本身就比高配销量好,这车应该还算不上20万的车型。比亚迪唐售价也是超过20万,虽然有相当一部分车是因为送沪牌才销售出去,但是还是有一部分是因为以前的比亚迪车主认同比亚迪产品才购买,但是只有一款唐是不足以让比亚迪在20万以上站住脚,如果有良好的口碑以及客户的认同,也是要再经历几款车型才可以,国产车也是从几万攻到十几万,又向20万冲锋的,攻坚战总归是硬仗,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我不认为太难,毕竟20万的车价位还算是低档,容易拿下。  
  @zcx楼
19:28  日本德国最优秀的人才在制造业,中国的精英在衙门。  -----------------------------  这个不认同,中国精英在国外,衙门的顶多二流。  
  @悦风888
22:42:51   还有就是对国货有偏见的,主力应该是四五十岁的人,七零后也应该不少,八零后应该就有所转变,而现在八零后买车也算的上主力军,不跟潮流,给国货一个机会不好吗   —————————————————   @蛋定莫要鸡动 40楼
22:56:00   消费者出于爱国心购买自主品牌不是没有,车版那位哥们买红旗H7就是例子,但这样的人不多。吉利的博瑞顶配和次顶配是超过20万,但买的最多的主力还是1.8T的尊贵型,那个价格也就15万,吉利博瑞可以说,是自主车B级卖的最好的,月销量还不到5千。长城的H9,价格超20万,平均月销量也就900左右,这个你让我如何相信自主品牌可以依靠消费者的爱国热情去拉动销量?宝马,奥迪可都是月销量过万的,轻松可以买博瑞H9...   —————————————————  @悦风888
00:43:19   就算是华为手机试水3000元以上的价位,也是要有一个过程,几款产品才在3000元以上的高端机里站住脚的,轿车的单价要远远大于手机,使用周期也远远长于手机,这就决定了人购买不成熟也就是这个20万价位的国产车要经过更多的考虑,你不要小瞧支持国货的心态,虽然不是主要绝对因素,但是大部分购买国产货里面,或多或少都有这个想法,当然品牌以前的口碑也是很重要的,价格也是很重要。你说的1.8t卖的多,轿车低配本身就比高配销量好,这车应该还算不上20万的车型。比亚迪唐售价也是超过20万,虽然有相当一部分车是因为送沪牌才销售出去,但是还是有一部分是因为以前的比亚迪车主认同比亚迪产品才购买,但是只有一款唐是不足以让比亚迪在20万以上站住脚,如果有良好的口碑以及客户的认同,也是要再经历几款车型才可以,国产车也是从几万攻到十几万,又向20万冲锋的,攻坚战总归是硬仗,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我不认为太难,毕竟20万的车价位还算是低档,容易拿下。  -----------------------------  20万可不是那么容易,这个级别的德日美韩法都有大量竞争车型。光靠质量提高也不行,大众辉腾质量一点不差,为何还是从D级败北?  能不能突破20万天花板是要看这个价格的自主品牌能否进入主流,要看它销量能否进入前五名。比亚迪唐这个级别的SUV,销量我不查也知道不会很高,同级别的汉兰达,锐界,销量是远远超过唐。不能因为唐定价在20万以上就说唐突破20万天花板,红旗L5价格还突破500万呢,是不是红旗就比奔驰厉害,突破了200万的天花板?显然不是这样  
  用了点心思的
  @ddcczz001
15:38:32   好长,不容易。   —————————————————   @蛋定莫要鸡动 3楼
15:49:00   谢谢顶贴。被德托这么久,发个和德系没有关系的,估计没啥人气   —————————————————  @六点多
23:42:04   原来是老资格德托啊……呵呵,车版新人进来,多多见谅。  -----------------------------  不对,我是被德托,实际我是大众黑。奈何车版的日托太无厘头,非要把德托的帽子给我戴上。  我也是车版新人,崭新的新人  
  截止16年9月底,搜狐汽车给出来的数据,唐总销量4.5万辆,好像是15年4月上市,对于一款试水20万的国产车,每月有两三千的销量也可以了,毕竟国产车在这个价位还没有站住脚,在此价位没法和国外牌品相提并论。总需要一个过程,我还是坚持相信国产车站稳20万价位不会太晚,我瞎猜一把,也就五六年吧。就和现在买十多万元国产车一个样了吧  
  @ddcczz001
15:53:33  我觉得,我们是不舍得做基础研究。  一般情况下,构架决定功能,工艺决定性能。  我们热衷于从无到有,六十分万岁,然后就开始大规模推广。  从有到精,这个投入大又没有跨越式功劳,国人通常会选择性放弃。  不单是汽车行业。  -----------------------------  @蛋定莫要鸡动
16:59:47  不太赞同你的观点,流于表面了  -----------------------------  他的观点才是对的!我们现在去欧洲甚至去东南亚,都被要求带一堆的奶粉,给年轻妈妈们带的。  一个奶粉都不合格的国度,  一个日本马桶被疯抢的国度,  你如何让大家相信你的国产车?
  @ddcczz001
15:53:33   我觉得,我们是不舍得做基础研究。   一般情况下,构架决定功能,工艺决定性能。   我们热衷于从无到有,六十分万岁,然后就开始大规模推广。   从有到精,这个投入大又没有跨越式功劳,国人通常会选择性放弃。   不单是汽车行业。   -----------------------------   @蛋定莫要鸡动
16:59:47   不太赞同你的观点,流于表面了   -----------------------------  @维克多2
10:50:00   他的观点才是对的!我们现在去欧洲甚至去东南亚,都被要求带一堆的奶粉,给年轻妈妈们带的。   一个奶粉都不合格的国度,   一个日本马桶被疯抢的国度,   你如何让大家相信你的国产车?  -----------------------------  是中国奶粉不合格还是你对中国奶粉没有信心?中国去年消费2千多万吨乳制品。  
  我是搞数据挖掘的,由衷的觉得国人擅长的应用而不是创新研发,自己所谓的一些研发很大程度上是基于XX的XX,去知网、万方看看就知道了。
  发动机技术的空白,提高了自主品牌轿车的核心竞争力,看到新车都能运用得到这样的发动机,也会是汽车品质指数更高的。
  博瑞卖不出去就来天天吹
换着花样吹  但是真心少见
不好就是不好
身边有个农村来的小伙
买的1.8t的
落地18万 还是贷款买的
十几万的车玛德十六七个油
买这车的真是神经病
  说的好。但是就是因为说的人多了所以对我们这种老百姓来说就有动摇。纠结很久还是选了标志408  
  写的不错,这是一篇好文
  具体来说,这个等级制度就是,国产车20万,韩国车30万,大众60万,奔驰200万。这个是天花板。  中国车,要突破这个天花板,难度不会比大众卖迈腾容易。  楼主说的有道理咯  品牌是需要沉淀的  不是一蹴而就的  经过这几年国内厂商的打拼  品牌意识也逐渐加强了  自主研发也有了突破  不过要且行且珍惜
  发现楼主是伟光正,不管别人说什么他第一句就是不同意你的观点,
  @小流氓难忘初恋
19:26:08  发现楼主是伟光正,不管别人说什么他第一句就是不同意你的观点, ,,,  -----------------------------  不同意就是不同意,谈不上伟光正。同意的我自然同意,求同存异吧  
  @蛋定莫要鸡动 24楼
19:36  @变异的蜂鸟
19:33:15  之前在知乎看过一篇文章,说得很中肯。   国产车不行不能把锅全甩给比亚迪,吉利,基础工业有差距,材料加工热处理机床统统落后别人,车企也不能无米之炊。   往前看十年,国产车进步还是挺大的,中国的汽车进步有多大,基础工业进步就有多大  -----------------------------  我觉得你说反了,是中国基础工业进步有多大,中国自主品牌的进步就有多大  -----------------------------  你们都说的不全对,他们俩是相互促进的。  
  @蛋定莫要鸡动 24楼
19:36   @变异的蜂鸟
19:33:15   之前在知乎看过一篇文章,说得很中肯。   国产车不行不能把锅全甩给比亚迪,吉利,基础工业有差距,材料加工热处理机床统统落后别人,车企也不能无米之炊。   往前看十年,国产车进步还是挺大的,中国的汽车进步有多大,基础工业进步就有多大   -----------------------------   我觉得你说反了,是中国基础工业进步有多大,中国自主品牌的进步就有多大   -----------------------------  @荒岛余生l
07:05:34   你们都说的不全对,他们俩是相互促进的。  -----------------------------  我觉得,一个国家的工业水平基本决定了这个国家工业产品的能力。反过来就不行。  
  这几天一直在忙着办申根签证的破事,还要去签证中心录指纹,很气人。没什么时间更新。不过,这次去欧洲自驾,倒是可以发个直播贴      
  。  
  。  
  国企在民企面前还有脸面吗?
  整车研发技术的先进先不谈,至少材料和做工要提升,才有可能追的上外国品牌。
  @zcx6-11-03 19:28:37  日本德国最优秀的人才在制造业,中国的精英在衙门。  -----------------------------  中国的精英在美帝,衙门的都是二流
  @骑驴回新疆
17:58:44  前些天有人发的德国人因为性格问题做不好汽车,我看了题目没点开看内容。中国人我觉得才真的是因为性格问题做不好车!  中国人讲究的是中庸之道,讲究的是圆润和谐,缺乏的是认死理、钻牛角尖、固执的人,这样的人无论多有才华都是单位里的边缘人物,是反面人物。所以造产品就不会去追求极致,差不多就行。  领导给我们开会的时候就说,我们要做合格工程不要做优质工程,能通过验收合格拿到钱就行。可见一斑。  -----------------------------  @蛋定莫要鸡动
18:06:33  不能放大某一类人的缺点成全国的国民性。中国人论刻苦,勤奋,善于学习,世界上没有几个国家能比。虽然我对中国汽车现状不满意,但我已经看到一些亮点  -----------------------------  论以上有点,中国人比不上德国人,日本人,甚至美国人,韩国人
  博瑞这车吧,买的人大多数冲着合资A级的价格,C级尺寸,这样的用户群体不可能不在乎油耗,现在油价6块以内四五千销量,如果油价有天跑到8块多,我毫不怀疑这车销量会掉到1000多。
  @悦风888
22:42:51  还有就是对国货有偏见的,主力应该是四五十岁的人,七零后也应该不少,八零后应该就有所转变,而现在八零后买车也算的上主力军,不跟潮流,给国货一个机会不好吗  —————————————————  @蛋定莫要鸡动
22:56:00  消费者出于爱国心购买自主品牌不是没有,车版那位哥们买红旗H7就是例子,但这样的人不多。吉利的博瑞顶配和次顶配是超过20万,但买的最多的主力还是1.8T的尊贵型,那个价格也就15万,吉利博瑞可以说,是自主车B级卖的最好的,月销量还不到5千。长城的H9,价格超20万,平均月销量也就900左右,这个你让我如何相信自主品牌可以依靠消费者的爱国热情去拉动销量?宝马,奥迪可都是月销量过万的,轻松可以买博瑞H9...  —————————————————  @悦风888
00:43:19  就算是华为手机试水3000元以上的价位,也是要有一个过程,几款产品才在3000元以上的高端机里站住脚的,轿车的单价要远远大于手机,使用周期也远远长于手机,这就决定了人购买不成熟也就是这个20万价位的国产车要经过更多的考虑,你不要小瞧支持国货的心态,虽然不是主要绝对因素,但是大部分购买国产货里面,或多或少都有这个想法,当然品牌以前的口碑也是很重要的,价格也是很重要。你说的1.8t卖的多,轿车低配本身就比高配销量好,这车应该还算不上20万的车型。比亚迪唐售价也是超过20万,虽然有相当一部分车是因为送沪牌才销售出去,但是还是有一部分是因为以前的比亚迪车主认同比亚迪产品才购买,但是只有一款唐是不足以让比亚迪在20万以上站住脚,如果有良好的口碑以及客户的认同,也是要再经历几款车型才可以,国产车也是从几万攻到十几万,又向20万冲锋的,攻坚战总归是硬仗,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我不认为太难,毕竟20万的车价位还算是低档,容易拿下。  -----------------------------  @蛋定莫要鸡动
09:08:26  20万可不是那么容易,这个级别的德日美韩法都有大量竞争车型。光靠质量提高也不行,大众辉腾质量一点不差,为何还是从D级败北?  能不能突破20万天花板是要看这个价格的自主品牌能否进入主流,要看它销量能否进入前五名。比亚迪唐这个级别的SUV,销量我不查也知道不会很高,同级别的汉兰达,锐界,销量是远远超过唐。不能因为唐定价在20万以上就说唐突破20万天花板,红旗L5价格还突破500万呢,是不是红旗就比奔驰厉害,......  -----------------------------  认同楼主的天花板理论,等级制度理论。  我认为自主车要突破天花板,质量是基础,然后可以用某些车型的超长保修期(如10年20公里)来打消消费者的顾虑。接着要靠发达国家的海外销量来背书。  最后要有十佳发动机的得奖产品,以及各种权威杂志评分中得高分。
  期待壁养的能开发全电四轮独立驱动的汽车,期待氢燃料电池。
  @天为绝顶我为峰
18:49:49  期待壁养的能开发全电四轮独立驱动的汽车,期待氢燃料电池。  -----------------------------  氢燃料基本可以宣布失败,不用期待了。氢制造困难,难以存储,而且,不耐压缩,压缩比不能超过8,否则就在气缸里压燃,产生爆震,导致氢动力发动机功率很低。  比亚迪的电池在国内算领先,但是,和日本松下,韩国LG  比,单位千瓦时并不占优,谨慎乐观吧  
  @悦风888
22:42:51   还有就是对国货有偏见的,主力应该是四五十岁的人,七零后也应该不少,八零后应该就有所转变,而现在八零后买车也算的上主力军,不跟潮流,给国货一个机会不好吗   —————————————————   @蛋定莫要鸡动 40楼
22:56:00   消费者出于爱国心购买自主品牌不是没有,车版那位哥们买红旗H7就是例子,但这样的人不多。吉利的博瑞顶配和次顶配是超过20万,但买的最多的主力还是1.8T的尊贵型,那个价格也就15万,吉利博瑞可以说,是自主车B级卖的最好的,月销量还不到5千。长城的H9,价格超20万,平均月销量也就900左右,这个你让我如何相信自主品牌可以依靠消费者的爱国热情去拉动销量?宝马,奥迪可都是月销量过万的,轻松可以买博瑞H9...   —————————————————   @悦风888
00:43:19   就算是华为手机试水3000元以上的价位,也是要有一个过程,几款产品才在3000元以上的高端机里站住脚的,轿车的单价要远远大于手机,使用周期也远远长于手机,这就决定了人购买不成熟也就是这个20万价位的国产车要经过更多的考虑,你不要小瞧支持国货的心态,虽然不是主要绝对因素,但是大部分购买国产货里面,或多或少都有这个想法,当然品牌以前的口碑也是很重要的,价格也是很重要。你说的1.8t卖的多,轿车低配本身就比高配销量好,这车应该还算不上20万的车型。比亚迪唐售价也是超过20万,虽然有相当一部分车是因为送沪牌才销售出去,但是还是有一部分是因为以前的比亚迪车主认同比亚迪产品才购买,但是只有一款唐是不足以让比亚迪在20万以上站住脚,如果有良好的口碑以及客户的认同,也是要再经历几款车型才可以,国产车也是从几万攻到十几万,又向20万冲锋的,攻坚战总归是硬仗,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我不认为太难,毕竟20万的车价位还算是低档,容易拿下。   -----------------------------   @蛋定莫要鸡动
09:08:26   20万可不是那么容易,这个级别的德日美韩法都有大量竞争车型。光靠质量提高也不行,大众辉腾质量一点不差,为何还是从D级败北?   能不能突破20万天花板是要看这个价格的自主品牌能否进入主流,要看它销量能否进入前五名。比亚迪唐这个级别的SUV,销量我不查也知道不会很高,同级别的汉兰达,锐界,销量是远远超过唐。不能因为唐定价在20万以上就说唐突破20万天花板,红旗L5价格还突破500万呢,是不是红旗就比奔驰厉害,......   -----------------------------  @gxqcou
18:36:08   认同楼主的天花板理论,等级制度理论。   我认为自主车要突破天花板,质量是基础,然后可以用某些车型的超长保修期(如10年20公里)来打消消费者的顾虑。接着要靠发达国家的海外销量来背书。   最后要有十佳发动机的得奖产品,以及各种权威杂志评分中得高分。  -----------------------------  国产车也正在这条道路上前进,现在的国产车都是超长质保,以消除消费者对质量的担心。  
  @骑驴回新疆
17:58:44   前些天有人发的德国人因为性格问题做不好汽车,我看了题目没点开看内容。中国人我觉得才真的是因为性格问题做不好车!   中国人讲究的是中庸之道,讲究的是圆润和谐,缺乏的是认死理、钻牛角尖、固执的人,这样的人无论多有才华都是单位里的边缘人物,是反面人物。所以造产品就不会去追求极致,差不多就行。   领导给我们开会的时候就说,我们要做合格工程不要做优质工程,能通过验收合格拿到钱就行。可见一斑。   -----------------------------  @蛋定莫要鸡动
18:03:01   你这个观点未免太偏激了  -----------------------------  有个十年,又和手机差不多的感觉!  
  有技术含量的帖子  
  @骑驴回新疆
17:58:44  前些天有人发的德国人因为性格问题做不好汽车,我看了题目没点开看内容。中国人我觉得才真的是因为性格问题做不好车!  中国人讲究的是中庸之道,讲究的是圆润和谐,缺乏的是认死理、钻牛角尖、固执的人,这样的人无论多有才华都是单位里的边缘人物,是反面人物。所以造产品就不会去追求极致,差不多就行。  领导给我们开会的时候就说,我们要做合格工程不要做优质工程,能通过验收合格拿到钱就行。可见一斑。  -----------------------------  @蛋定莫要鸡动
18:03:01  你这个观点未免太偏激了  -----------------------------  层主说的没有错,我们做毛织的就是这样,内销同出口单质量差距很大,出口单注重质量,货期长,内销的质量能过得去就行了,但出货很快,跟得上市场的季节,款式变化,这就是外企产品干不过中企的原因,如手机,电器等,包揽了全部中低端产品,制造高端产品确实是短板,性格决定,但看看如今能挂上嘴说事的也只有汽车了。
  @6-11-03 23:26:02  国产车的问题跟当代中国社会的问题是一样的。大家都想赚快钱,偏偏汽车行业是很需要技术积累的行业  -----------------------------  这能怪谁??猫理论教导下不得不这样干。不然你就没有办法活下去。所以,国产车只注重外表,质量吧,那并不重要。
  @萧萧二三竹
19:06:11  小日本的三大豪华品牌成立已整整三十年了。时至今日,依然不能算成功。  韩国汽车工业发展得不错,起码已成功攻入中、美市场,并占据一席之地。但是,韩系有豪华车吗?  不会走,就想跑,不怕扯着蛋?  -----------------------------  @蛋定莫要鸡动
19:21:51  我可没说自主品牌没学会走就想跑。  中国的国产车只能说刚刚度过山寨外观向注重内装转变,才开始转变而已。以后的路还长着呢  ------------------------  品质只有吉利两博注重一点,长城的H9,比亚迪的唐、  然后其它自主好像没有啥上进的,还有啥自主能说得上吗,像上海荣威能叫得上品质吗
  @天为绝顶我为峰
18:49:49  期待壁养的能开发全电四轮独立驱动的汽车,期待氢燃料电池。  -----------------------------  @蛋定莫要鸡动
19:10:18  氢燃料基本可以宣布失败,不用期待了。氢制造困难,难以存储,而且,不耐压缩,压缩比不能超过8,否则就在气缸里压燃,产生爆震,导致氢动力发动机功率很低。  比亚迪的电池在国内算领先,但是,和日本松下,韩国LG  比,单位千瓦时并不占优,谨慎乐观吧  -----------------------------  无论什么电池,我就期待,一辆电车,充完电,能跑一千公里,基本上实现这个,啊拉伯们不用活了,老美还玩什么
  这几年来国产车越来越好是不争的事实
  法律对车企的保护,其实是对落后产能的保护,对垄断利益集团的保护,代价是全民共同承担的,保护的是发放牌照的公权力利益。  保护出不了好企业,这种政策只能让企业不像企业,天天要政策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药品质量管理系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