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好几家网贷逾期是否构成诈骗的短信是诈骗吗

内容字号:
段落设置:
字体设置:
精准搜索请尝试:
大学生网贷逾期未还亲友收到辱骂短信,对方威胁寄花圈
来源:作者:-责编:远洋
据济南电视台新闻频道《今晚20分》栏目报道,济南大三学生小赵爆料称,最近他总是接到威胁自己的电话,不仅如此,他周围的人也都收到了辱骂他的短信,原来,这都与小赵两月前借的一笔钱有关。小赵今年21岁,身为班长的他一直老实本分,可没想到,最近班里同学都收到了一条辱骂他和他家人的短信。不仅是同学,家人朋友也都收到了同样的短信,这时候,小赵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原来,10月中旬,他通过一个叫小微学贷的手机软件借了1000多块钱,直到现在,这笔钱都没还上呢。小赵说,当时借了1300元,约定21天之后还1500元,当时打工的钱没给,没有及时还上,到第70天,还款金额涨到3770元了。可借款两个多月,要还的钱几乎是本金的三倍,这让小赵接受不了。可记者仔细看了看小微学贷里的借款程序,其中有个《借款费用》的说明,上面明确写着:每天的利息是借款金额的0.05%,再加上每天0.25%服务费,按照21天的借款日,其实一共是多付100多块钱。可是再往下看逾期费用说明里写着,逾期未还钱的,从还款日起,每天要多交总金额3%的手续费,小赵超过还款日期已经50天了,可不是就要多交2000多块钱吗?可这个借款费用说明,小赵称他当初根本没在意,因为当初的借款程序是一个学长帮他操作的。现在,这名学长已经换号联系不上了,联系小微学贷手机应用的客服,对方称已经把逾期不还款的客户转交给了贷后管理部门,也就是催缴公司。小赵说,就是催缴公司的人给他的同学和家人发的短信。随后,记者给发短信的号码打去了电话。对方称,这个不用记者管,再不还钱就给小赵寄花圈和骨灰盒。(原题为《济南一大学生网贷逾期未还遭辱骂学生借贷引人思》)
软媒旗下软件:
IT之家,软媒旗下科技门户网站 - 爱科技,爱这里。
Copyright (C)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鲁ICP备号免费发布咨询,坐等律师在线服务
需求发布后
10分钟内收到律师在线回复
平均有多个律师参与回复
得到了圆满解决
您的位置: &
我网贷了好几家平台,一共五六千,现在全部逾期,这算诈骗罪吗
我网贷了好几家平台,一共五六千,现在全部逾期,这算吗
律师回答地区:北京-东城区咨询电话:帮助网友:398236 次点赞人数:<span class="s-c666" id="r_49 人协商好 00:01年底诈骗四起 收到积分兑换短信须咨询客服-网贷东方
> 年底诈骗四起 收到积分兑换短信须咨询客服
年底诈骗四起 收到积分兑换短信须咨询客服
  银行官方客服号码发来的短信,没想到竟然是诈骗短信!连日来,不少市民向本报记者反映,称接连收到以银行官方客服号码发来的积分兑换的短信,咨询后才发现居然是诈骗网站,这类以官方身份出现的短信,很多时候却让消费者&真假难辨&。
  记者调查发现,不法分子使用了一种名为&改号器&的软件,将号码改成银行的客服号后,再利用流动的伪基站,到人流多的地方发送诈骗信息,引诱接收人登录早已设计好的假冒银行网站,一旦受害人在这个网站上输入账户和密码,不法分子就可以通过网络转账,把受害人账户里的资金转走。
  专家表示,预估每天全国被类似骗术攻击的大概有两三千人,建议如在手机使用时看到的网站或链接不是银行官网,切勿点击登录,更不要输入账户密码,不要将电子密码器产生的动态密码告知他人。
  近日,多名广州市民向本报记者爆料称,手机收到了一些积分兑换短信,但致电客服又被告知是诈骗短信。
  难辨真伪:
  银行官号发来假信息
  一位市民提供给本报记者的短信内容为:&尊敬的用户:您的银行卡积分可兑换现金礼包612.85元,请及时登录网站查询兑换,逾期清零。&
  &一开始,我信以为真,因为一方面今年我确实用信用卡消费了不少,按理年底也是有不少积分可以去兑换了;另一方面,这个短信是用一个银行的客服号码发过来的,和银行客服号一模一样。&王女士(化名)昨日向记者表示。
  &银行发来的其他信息是正常的,现在手机短信都是银行客服同一个号码发来的就会在一个页面排列在一起,很难分别哪个是真的&,王女士认为,目前银行客服发来的信息真真假假,基本上难以辨识,&一边收到真短信,一边收到所谓的骗子短信,这太让消费者迷惑了,而且我确实有一张这家银行的信用卡。&
  无独有偶,王女士的多位同事表示也几乎是同时收到了这条短信。随后王女士致电银行客服咨询,银行客服表示,这些短信是诈骗短信。
  记者调查:
  每日有数千人中招
  &这种诈骗非常多,我们前年还发现一个团伙偷走了超过3万张银行卡的信息。& 猎豹移动安全专家李铁军告诉记者,目前预估每天全国被类似骗术攻击的大概有两三千人。
  此外,根据猎豹移动安全实验室的监测数据,94%的受害者丢失银行储蓄卡信息,另有6%的受害者提交了信用卡信息,不法分子可以凭借非法得到的详细个人信息提升信用卡额度,继而造成严重损失。
  &除了传统诈骗地区的内部交易之外,我们对网络信息搜索发现,诈骗者之间也在利用QQ群等工具进行灰色交易,例如,伪基站拥有者通过QQ群出售服务,按照发送条数或者以小时为单位计价。这些专业分工、流水线式的诈骗,使得整个黑色链条的运行效率大大提高,也增加了警方打击的难度。&李铁军表示。
  专家解读
  改号器发假短信成本不高
  对此,有银行人士向记者表示,今年以来,确实有不少客户表示,收到类似的短信,其实都是诈骗短信,这是有些不法分子使用了一种名为&改号器&的软件,将号码改成银行的客服号后,再利用流动的伪基站,到人流多的地方发送诈骗信息,引诱接收人登录早已设计好的假冒银行网站,一旦受害人在这个网站上输入账户和密码,不法分子就可以通过网络转账,把受害人账户里的资金转走。
  记者了解到,这种所谓的伪基站才几千元一个,由于操作这种短信诈骗并不费力,因此近期成为诈骗分子猖狂作案的手法。至于诈骗分子的操作手法,记者采访了猎豹移动安全专家李铁军,其介绍说:&一是钓鱼网站骗取网银或个人信息;二是欺骗下载&拦截马&病毒;三是通过黑色产业链买卖个人信息,定向投放拦截马。三种手段会有骗术上的变形,但作案手法基本一致。&
  也就是说,诈骗分子会使用钓鱼网站引诱用户提交个人信息,并下载手机病毒。由于犯罪嫌疑人配置的服务器存在安全漏洞,安全人员成功登录,并访问到后台数据库。发现了成千上万名受害者提交的详细个人信息和银行卡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开户行、银行卡号、取款密码(信用卡有效期、CVV码)。
  专家介绍,苹果手机用户天然中招概率较安卓低。因为目前捕获的拦截马全部是安卓病毒,但苹果用户一样会被钓鱼网站欺骗,因为如果在诈骗分子的网站上输入了银行卡号或验证码等信息,就等于泄露了银行卡信息,也会被诈骗分子盗取钱财。
  防骗提示
  勿轻易点开手机短信中的网址
  对于年底频频发生的这种利用积分兑换发送诈骗短信的手法,银行人士提醒,兑换信用卡的积分,最好是自己通过官网去登录网上银行或者是手机银行,而不要通过点开短信上的网址链接,以及论坛等其他网页上的链接。
  如在手机使用时看到的网站或链接不是银行官网,切勿点击登录,更不要输入账户密码。不要将电子密码器产生的动态密码告知他人。
  来源:广州日报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为信息传播之需要,不作为投资参考,网贷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当下,滴滴打车引领的共享经济浪潮已经在极短的时间内引发了井喷。在市场经
投标金额:
投标奖励:
还款方式:
到期还本息
按月还本息
按季还本息
到期还本息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号-1|||||||||||||||||
&>>&&&&&正文
网贷逾期者信息被公开 详细程度令人震惊
中国青年报
  网贷逾期者信息被公开,详细程度令人震惊。姓名、照片、身份证号码、家庭地址、学籍信息、本人电话,甚至父母和同学的手机号全部被晒在网上。记者近日发现,一家名为“中国信用黑名单”的网站公布了4242条网贷逾期者的个人信息,详细程度令人震惊。
  该网首页印有工商部门的盾牌标志,似乎为政府网站,但ICP备案显示,该网主办单位实为“上海泰保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面对质疑,该公司工作人员称,网站仅作为第三方平台,所有信息都是其他网贷公司提供的,“网贷公司已与贷款者约定,若对方逾期未还款,则有权通过互联网公布其个人信息,这是合法的,如有异议,那你就去起诉好了”。
  10月24日下午,在记者采访之后,“中国信用黑名单”网站已无法访问。
  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均被公示
  “中国信用黑名单”网站首页风格简单――白色背景,上方有一工商部门盾牌标志,下方是一个搜索框,输入姓名、手机号或身份证号即可查询该信息是否被纳入黑名单。
  搜索框下方列出了一份“最新黑名单”,近3000行内容,每行包括贷款者的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逾期本息、逾期天数等信息,各行名字偶有重复,但数量不多。
  这还不是最全的信息。记者点击“马××”等人名后看到,贷款者的微信号、支付宝账号、家庭住址以及包括学校名称、入学时间、专业、班级、学号、宿舍号在内的学籍信息、贷款者手持身份证拍摄的正面照、身份证原件正反照片、学生证内页照片,甚至父母、兄弟、同学等多位第三方的姓名、电话等各类信息都罗列得清清楚楚。
  随机点击十余名贷款者发现,每个人的页面都包含了上述信息,且信息均未做模糊处理。
  记者随机拨打十余名贷款者的电话,接通的贷款者中有人说“自己的手机前段时间丢过,个人信息被冒用,已向公安局报警”,有人声称“室友以自己的名义贷款,自己现在还在帮忙还款”,还有人认为该网站非官方征信平台,是诈骗网站,对自己的贷款情况表示并不知情。
  李硕是重庆传媒职业学院的一名学生,网站信息显示,其逾期本息共5012元,已逾期262天。记者通过网上公布的他母亲的电话联系上了他。
  李硕称,自己的大学室友因为急需用钱,在他上大二、大三期间,用他的信息进行网络平台贷款。“刚开始他没告诉我用信息干什么,后来发现被室友拿去贷款了,之后他退学了,已经半年联系不上了”。
  李硕表示:“有的平台会显示你什么时候借了钱,应该还多少,会发信息提醒。上海这个(指上海泰保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没有发送任何信息给我。”
  今年1月,有平台给李硕打电话,说他欠700元,已逾期两个月,一共要还3000多元。当时李硕也没多想,正好手头有钱就把钱还了。之后,李硕又接到电话,说还有两个欠款,一个本金500多元,一个本金600多元,已逾期6个多月。“中间没有给我发任何信息,一下子要求我还1万多元,对于这么高的利息,我不能接受。”他表示。据李硕回忆,室友是在网上签的协议,约定逾期1天,利息17元。
  记者注意到,网站首页底部有一“查看更多”链接。截至10月24日下午,共可看到213页信息,最多的逾期402天,最少的60天,逾期金额少则数百元,多则上万元。这些被公示的绝大多数为90后甚至95后大学生,另有少数70后白领。
责任编辑:简单
时搜热点图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收到借贷宝短信说逾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