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找到一条即保证社会发展有足够动力又没有贫富差别那些事的道路?

数学先生的“贫富差别论”是不是太有点搞笑了?
楼主正文显示宽度
跟帖显示为
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
本帖只代表的个人观点,不代表人民网观点。 如将本文用于其他媒体出版, 请与联系。举报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图文编辑模式
10:06:41&)
8737字(1509/30)
( 15:55:38)
( 10:52:28)
( 21:03:35)
35字(14/0)
( 19:06:32)
25字(14/0)
( 16:04:49)
53字(65/3)
( 01:35:14)
33字(63/0)
( 19:02:17)
72字(106/0)
( 15:17:39)
30字(19/2)
( 15:21:28)
27字(16/0)
( 11:37:53)
36字(18/0)
( 11:35:04)
37字(21/0)
( 11:14:37)
51字(16/0)
( 10:54:43)
62字(12/0)
( 10:32:06)
40字(24/2)
( 11:03:45)
28字(40/0)
( 10:26:39)
31字(13/2)
( 15:11:01)
19字(10/0)
( 10:25:47)
71字(21/5)
( 10:36:10)
33字(14/0)
( 10:33:11)
( 10:31:32)
45字(41/0)
请登录后继续操作....
强国社区-人民网[转载]没有贫富差别,社会就会停滞不前
受访者:王建勋(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采访者:胡子华(腾讯思享会)
如果富人都是通过正当合法的方式获得财富,我们当然认为这样一种贫富分化是合理的,我们必须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的结果,这样的结果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谴责。在正当合理获取财富的情况下,再分配当然是不合理的,因为你找不到正当的理由剥夺一个人通过正当合法的方式获得的财富。
我们设立政府不是让它抢我们的财富,而是让它保护我们每个人的财富。只有当我们每个人的财产安全的时候,这个社会才是安全的,才是公正的。今天我们纵容它剥夺了富人的财富,明天它就会剥夺穷人的财富,它就会把所有人的财产权都不放在眼里,我们绝不能允许政府这么做,我们也绝不能允许一些人可以公然地利用所谓的政府或者再分配或者是累进税来剥夺另外一些人的财富。
3.什么是道德呢?道德难道就是把一些人的财富剥夺给另外一些人,让他们看起来更加平等?这种努力,往往会把整个社会的繁荣都给破坏掉。道德必须建立在自由的前提之上,没有自由是没有道德的,或者没有自愿是没有道德的。
如果一个企业家把钱直接给了穷人,人们会认为这是高尚的,如果一个企业家把这个钱用于再投资,用在提供更好的产品或者服务上,人们往往就会认为这不道德、不高尚,这其实是极其错误的看法。
社会没有贫富分化就完蛋了
腾讯思享会:你提到贫富分化不是由市场导致的,但在交易或者市场博弈的过程中,贫富分化的存在毕竟是一个既定现实,那么一个贫富差距很大的现实是不是就一定合理?
王建勋:贫富分化到底是不是合理,这个问题没有办法抽象或者放在一个真空里讨论。我们首先必须得看这个社会的制度安排如何,如果富人都是通过正当合法的方式获得财富,我们当然认为这样一种贫富分化是合理的,我们必须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的结果,这样的结果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谴责。如果一个社会没有贫富分化的话,它就完蛋了,就没有前进的动力了。你努力不努力都得到一样多,谁还会努力呢,这根本不是一个正常的社会。
关于贫富分化的常见漫画
财富再分配是不合理的
腾讯思享会:让我们把问题再推进一步,即贫富分化合理的情况下,需不需要再分配?如何理解中国当下那些要提高对富人征税的声音?
王建勋:在正当合理获取财富的情况下,我们需不需要再次分配,要不要把一些人的财富分配给另外一些人?我的看法当然是否定的,再分配当然是不合理的,因为你找不到任何正当的理由剥夺一个人通过正当合法的方式获得的财富,难道赚钱多是一种罪过吗?就因为你赚钱多,所以我们应该剥夺你的钱?
现在很多国家,也包括中国,流行累进税的制度,让富人交更多的税,比如富人交40%、45%的税率,而穷人只需要交15%或者是更低的税率,凭什么如此?比尔·盖茨即使跟你一样交15%,也比你交的多得多,因为他的财富基数很大,这时候你还不满足,你让他交45%或者40%的税,这不是赤裸裸地侵犯财产权吗?我们设立政府不是让它抢我们的财富,而是让它保护我们每个人的财富。只有当我们每个人的财产安全的时候,这个社会才是安全的,才是公正的。今天我们纵容它剥夺了富人的财富,明天它就会剥夺穷人的财富,它就会把所有人的财产权都不放在眼里,我们绝不能允许政府这么做,我们也绝不能允许一些人可以公然地利用所谓的政府或者再分配或者是累进税来剥夺另外一些人的财富。我们找不到任何一条理由能够论证这样一种再分配的正当性,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当然反对再分配。
我们之所以要求富人交更多的税,是因为很多没钱的人往往会认为这些有钱的人钱怎么那么多,怎么挣了那么多的钱,这不可思议,所以他的钱肯定来路不正,一定是用了某种不正当的手段才使得他获得了如此多的财富。其实,就是一些人看着另外一些人的财富有点眼红。但你怎么界定哪些人的财富是来路不正的,是通过不正当和不合法的手段获得的?你如果有证据证明他获得财富的手段不合法,那么,当然可以对其进行审判,没收他的财富,或者说,采取相应的司法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不能举出证据,仅仅因为一个人钱多,就认为人家的钱来路不正,这是嫉妒心在作祟。这不仅在一个法治不完善的国家,即使在一个法治国家也会有这样的观念。
还有一种看法是,人们认为富人赚取的财富,是因为他利用了这个社会的资源,所以理应交更多的税。问题是什么叫这个社会的资源?事实上,资源总是分散在个人手里的,没有所谓的社会资源这种东西,我们每个人都在利用自己的资源获得财富。比尔·盖茨所雇佣的工人都支付了费用,他所购买的每一个零部件或者产品,也都支付了相应的价格,没有证据表明他比普通人占用了更多的公共资源。从一定意义上讲,比尔·盖茨比普通人利用的公共资源甚至更少,比如像国家的治安、司法,他通过自己花钱雇保镖解决,一般的事不需要给派出所打电话。
市场是完全合乎道德的
腾讯思享会:你刚刚提到的一些观点,比如反对再分配、富人不应该交更多的税,我想大概会激起很多人情绪上的不舒适,会让人觉得市场过于冷酷,人们对此常见的一种想象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因此,也有人提出另一种理解,即市场需要道德来辅助它一起前行,无论亚当·斯密《国富论》中提到的道德情操论,还是韦伯的新教伦理,都是如此。
王建勋:这是又一种流行的市场误解,即认为市场是冷酷的、不道德的。市场是不是不道德,这其实取决于我们怎么理解道德。什么是道德呢?道德难道就是把一些人的财富剥夺给另外一些人,让他们看起来更加平等?这种努力,往往会把整个社会的繁荣都给破坏掉。道德必须建立在自由的前提之上,没有自由是没有道德的,或者没有自愿是没有道德的。对于一个存在着贫富差距的社会,一些人获得了更多的财富,另外一些人贫穷,这些获得财富更多的人,如果是被迫去帮助这些穷人,我们认为这是一个不道德的社会,这是一种不道德的做法。富人帮助穷人,只有自由自愿才是唯一合乎道德的做法,比如比尔·盖茨每年捐出50亿帮助非洲艾滋病的患者,这是道德的,也是值得提倡或者赞赏的。但如果我们强制比尔·盖茨每年必须拿出50亿,这种强制就是不道德的。
比尔·盖茨,世界著名的慈善家
从这个意义上讲,市场不仅不会戴有色眼镜工作,让富人更富,让穷人更穷,市场还是完全合乎道德的,因为市场没有强制任何人,市场里面所有行为都是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之上的。很多人总是会假定一个人一旦有了钱,就不会自愿帮助穷人,这也是极其错误的。遍地的例子都证明,大量有钱的人都是慈善家,比如美国这么多的富翁,他们都有自己的慈善基金或者慈善组织,你有什么理由假定一个人有钱了,就不会自愿帮助穷人。慈善事业恰恰是发生在有钱甚至是最有钱的这些人身上,没有道理假定一个人有钱了之后他就不道德,他就不去帮助那些穷人,他就失去了亚当·斯密强调的这种同情心。
还有一点误解,即如果一个企业家把钱直接给了穷人,人们会认为这是高尚的,如果一个企业家把这个钱用于再投资,用在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上,人们往往就会认为这不道德、不高尚,这其实是极其错误的看法。比尔·盖茨如果用他的钱再投资生产出来更好的软件、更好的系统,那受惠的人可能远远超过他能直接给钱的人。如果他把所有的钱分给10万个人,这个钱很快就花完了,如果他把这个钱用来投资,让10亿人都能用上更好的电脑,能为这个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能让更多的人获得工作机会和脱贫机会,这难道不是更道德,更高尚吗?其实商业是最大的慈善,可人们往往不理解这一点。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14386',
container: s,
size: '234,60',
display: 'inlay-fix'
&&|&&0次下载&&|&&总20页&&|
您的计算机尚未安装Flash,点击安装&
阅读已结束,如需下载到电脑,请使用积分()
下载:8积分
7人评价93页
3人评价11页
3人评价762页
1人评价7页
3人评价383页
所需积分:(友情提示:大部分文档均可免费预览!下载之前请务必先预览阅读,以免误下载造成积分浪费!)
(多个标签用逗号分隔)
文不对题,内容与标题介绍不符
广告内容或内容过于简单
文档乱码或无法正常显示
若此文档涉嫌侵害了您的权利,请参照说明。
评价文档:
下载:8积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范文十篇】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如何理解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第一,社会基本矛盾的含义。社会基本矛盾是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两对矛盾贯穿于整个人类社会。
第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社会基本矛盾是两对矛盾,三个方面,即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对于上层建筑来说是经济基础,对于生产力而言它是生产关系。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便同生产关系发生冲突,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随着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的变革,整个上层建筑或快或慢地也要发生变革,社会就将由一种形态或制度发展到另一种形态或制度。由此可见,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根本动力。
第三,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首先,它是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然后利用政权的杠杆建立起来的。其次,社会主义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是公有制的生产关系。再次,它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基本上是适应的,因而使生产力获得解放,社会有了巨大的进步和发展。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也有矛盾。不过这种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来加以解决。 具体案例:
案例:英国宪章运动
19世纪30~50年代英国发生的争取实现
宪章运动的群众集会
民群众仍处于无权地位。他们决心进行独立的政治斗争,争取新的选举改革。1836年伦敦工人协会成立。次年6月,协会拟定一个争取普选权的纲领性文件,提出年满21岁的男子普选权、秘密投票、废除议员候选人的财产资格、议员支薪、设立平等的选区和议会每年改选一次等 6条要求,并
于日以《人民宪章》名称发表,宪章运动由此得名。宪章拥护者在全国各地集会、游行,要求实现宪章。1839年运动进入第一次高潮。2月4日,全国的宪章派在伦敦召开第一届代表大会,并通过致议会请愿书。到1839年5月,在请愿书上签字的达125万人以上。1840年7月,全国宪章协会成立,F.恩格斯称之为“第一个近代工人政党”。1842年的经济危机促使第二次宪章运动高潮的到来。2月宪章派向议会递交了新请愿书,签名人数达 300多万。除要求普选权外,还提出废除新济贫法,限制工时和实行政教分离等要求。1848年在欧洲大陆革命风暴的推动下出现第三次高潮,约 197万人在请愿书上签名。这三次运动都被政府镇压。1848年后,运动逐渐衰落。
案例分析解说:
恩格斯说:“这三大阶级(包括英国宪章运动)的斗争和它们的利益冲突是现代化历史的动力,至少是这两个最先进国家的现在历史的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这根本的体现了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而英国的宪章运动是马克思、恩格斯时代的最具有代表性的阶级运动之一,也是当时最能体现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运动之一。当时应该的发展最快的资本主义社会,而英国的阶级矛盾也是最突出的。这说明马克思主义思想资本主义社会越发展矛盾就是会越突出,最终资本主义社会是会被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
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阶级斗争其实上是社会矛盾的激化的表现,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是肯定的。 实际上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真正的阶级斗争并没有发生过,那十几年宣扬的激烈的阶级斗争其本质是政治人物政治团体的半争,阶级斗争只是个被QJ的词汇而己。
(一)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三)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
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革命是指革命阶级推翻发动阶级的统治,用先进的社会制度取代腐朽的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革。它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实质是社会形态的变革,也就是社会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的变革。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革命的根源在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
社会革命是推动社会形态变革的决定性环节,马克思:“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阶级斗争和革命的具体案例:
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因该年以干支计为辛亥年,故名。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领导这次革命的是中国资产阶级的政党 同盟会 及其领袖 孙中山 。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2000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革命的领导者主要有孙中山、黄
作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代表,辛亥革命对近代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下面就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三个方面来谈谈辛亥革命对中国发展道路的影响。
首先,在政治上,辛亥革命敢于把神圣不可侵犯的皇帝拉下马,把反动的封建帝制扫进历史的垃圾堆,这本身就是一种壮举。辛亥革命为此后的革命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例如,建立全国的、统一的、新型的政党来组织阶级队伍,掌握革命领导权;创造革命理论制定革命纲领以明确革命方向,指导革命斗争;引进先进革命学说对阵旧制度;用武装斗争,暴力革命反对反革命等等。革命后,孙中山领导组织建立资产阶级内阁、国会,颁布《临时约法》,创立民国,开创了民主共和新局面。辛亥革命所引领的政治风暴使一切专制的制度再抬头成为不可能,也许真正的民主共和尚未建成,但中国人民内心深处的民族独立,人民民主的政治理念已经形成。在辛亥革命后的斗争岁月,中国人民努力践行着孙中山梦寐的“天下为公”,“世界大国”。
宋教仁黄兴
时政府成立
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改革是在一定社会制度下,为了解决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某些部分或环节,使该社会制度得以自我完善或持续发展,而对社会体制进行的改善与革新。
(2)改革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或使原有的社会制度持续存在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改革可以为新生的社会制度的诞生作量变和部分质变的准备;改革具有在一定程度上破除旧思想、旧观念、旧风俗、旧习惯,树立新思想、新观念、新风俗、新习惯的作用;改革可以推
动经济、政治和文化有某种程度的发展。
(3)改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集中表现在,它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4)社会发展离不开改革
(5)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一场伟大的改革
具体案例:
深圳的30年巨变
说到中国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就不能不提到一个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的标杆——深圳。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中国多项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从这里悄然起步,成千上万的内地青年背着简单的行囊和厚重的梦想南下深圳。深圳也从一个贫穷的边陲小镇迅速成长为中国经济最为发达城市之一。
一九七九年春节前,深圳还是一个隶属广东惠阳地区的宝安县。一九八0年八月二十六日,深圳和珠海、汕头、厦门一起成为中国首批经济特区。
中国大变革的指针,轰然鸣响。深圳这个仅有三万多人口、两三条小街道,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勇敢地充当了中国改革的排头兵。
一九八三年七月八日,深圳发行了新中国第一张股票,开启了中国发展股份制企业和资本市场的进程;一九八七年十二月一日,深圳敲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土地使用权公开拍卖的第一槌,拉开了土地利用市场化的序幕……
深圳率先引进外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和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率先推行招聘录用、竞争上岗、合同用工,培育发展了劳动力市场;率先进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和对外商实行国民待遇;率先按市场原则形成了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
“国有企业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文化体制、医疗卫生体制、教育体制改革也都取得重大进展。这些改革有机地联系和结合在一起,逐步构建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在全社会形成了深入人心的市场化、法治化观念。”深圳市市长许宗衡说。
二十八年的改革探索,深圳交出了一份让国人为之惊叹的答卷:二00五年,深圳成为内地第一个没有农村建制的大城市;二00七年,深圳人均GDP在内地大城市中率先突破一万美元大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全国内地城市首位;外贸出口总额连续十五年居全国首位;城市综合竞争力位居全国首位;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工业污染全面达标排放的城市。
“深圳改革开放发展的历程,充分体现出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轨迹,是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的缩影。深圳的改革开放实践和总结出的宝贵经验,直接促进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有力地推动了整个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三十年后,谈到深圳的改革开放成果,学者对深圳给出了恰如其分的评价。
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这座曾寄托了一代年轻人梦想的城市,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内地青年涌入深圳开创事业、改变命运、实现梦想,同时,他们也用双手铸造了这座城市的辉煌。
“重视自己,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忽略你的存在。”被称为深圳最著名的打工妹安子,一九八四年,只身闯荡深圳打工时用这句话激励十七岁的自己。如今,已创办了几家公司的安子以此激励更多的后来者。
至今日,深圳仍是外来者的天下,最新公布统计数据显示,深圳市八百四十六万常住人口中,非户籍人口占百分之七十六。
深圳,改变了一代青年人的命运。改革开放也改变了中国的命运、改变了中国人的命运。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它是在人类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又反过来影响着人类社会。科学是指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相关的活动,它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技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技术包括生产技术和非生产技术,狭义的技术是指生产技术,即人类改造自然、进行生产的方法和手段。人们一般总是把科学与技术联系在一起,这表明科学与技术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二者又有明显的区别。
(一)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为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1科技革命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
2科学技术发展是现代社会生产及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和增长点所在。
3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生活方式的变革。
4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二)科学技术在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
具体案例:
科技给力 为华蓥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
来源:广安在线
[字号:大 中 小]
双河小学的科普创作部分作品
深入华蓥山领创电子公司车间检查科技创新工作
华蓥现代农业园区一角
华蓥市政府领导告诉记者,近年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弘扬华蓥精神,积极创新发展思路,努力破解发展难题,经济社会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2.3亿元,同比增长15.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01亿元,增长4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十五”末翻了一番,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400元。全市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壮大,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全面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先后获得“全国科普示范市”、“全国双基教育先进市”、“全国绿化先进市”、“全国退耕还林试点市”、“全国科技进步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首批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市”等荣誉称号。华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创建工作,坚持把科普工作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基础工程,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方法,狠抓工作落实,圆满完成了创建工作任务,全市科普网络日益健全、科普阵地有效巩固、科普环境显著优化、全民素质明显提升,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某些坏处
1.环境污染.这个是最直接的也是最显眼的坏处.
2:物种灭绝加快.这是由环境污染和人类的捕杀所造成的.也属于科技发展的坏处.
3:人身安全越来越没保障.现在平均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犯罪行为发生.而其犯罪手段大多都与当下时新科技相关.尤其是枪械犯罪,更是让普通人民防不胜防.而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我们已经可以看出,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的战争所造成的破坏与损失以远远不是以前可比.甚至有可能造成人类灭亡的命运.
4:人类身体素质大不如前.随着科技发展,气车,火车,飞机等各种交通工具的出现使人类的日常生活发生了重大改变,人类已经不再总是依赖自己的两条腿,因而现在的人类的身体素质和以前相比已经是不能相提并论.以前项羽
5:各种新兴病菌不断出现,很多病菌的杀伤力已经远远超过以前的病菌的破坏力.这是由于医药科技的迅速发展加快了病毒的变种.以至于科技的发展速度已经跟不上病毒的变种速度.或许有一天人类会灭亡于某一场大的瘟疫.
范文二: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
上层建筑\
\生产关系=======经济基础——
社会形态 (二)社会基础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表现在:
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着其他一切社会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最后,这会基本矛盾均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了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1、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2、两对社会基本矛盾之间的关系: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基本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的生产和发展。②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也会影响和制约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因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最终解决还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关系的矛盾的解决。
3.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方式:①阶级斗争甚至社会革命。②通过改革的方式来解决。
1、为什么说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答:从整个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看,生产力始终是促进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因素。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早已昭示的真理。人类社会各个不同的
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每一新的社会形态由初步形成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以至最后走向灭亡或消亡的过程,归根到底都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无论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都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如果它们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障碍,那就必然会引发调整和变革。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生产关系以及上层建筑的变化方向和发展趋势,从而最终决定着人类社会的整个历史发展进程。 在一定历史阶段上作为科学物化的先进的生产工具,既是一定历史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区分不同历史时期和经济形态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如石器、青铜器、铁器、蒸汽机、电动机,以及以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和纳米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生产力,它们的发展演进和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的过程,反映了生产力水平及相应社会形态由低向高发展的基本趋势和走向。人们在利用属于先进生产力的生产工具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了他自身的自然。从而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使人们理论思维和科学素质不断提高,使人们对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化,使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不断增强,从而推动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向前发展。由此可见,先进生产力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居于重要地位并具有决定性作用。放眼世界和未来,现代科学技术正在发生新的重大突破,以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和纳米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为当代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广阔前景,也对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深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所谓先进生产力,应该是指那些现代科技和知识含量越来越高的生产力。谁能掌握先进生产力,谁能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谁就能在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谁就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推动人类社会的历史航船胜利地驶向光辉的彼岸。
2、社会革命与改革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是什么?
相同点:都是来源于社会矛盾,都是为了解决社会矛盾,促进生产力。
不同点:革命比较尖锐化,改革并不尖锐。改革由统治者发动,革命由被统治者发动;改革自上而下,革命自下而上;改革目的是维护统治,革命目的是推翻统治;改革是非暴力的,革命是暴力的;改革对生产关系的变革大多是局部调整,革命对生产关系的变革大多是全面改变;改革的困难在于统治阶层内部矛盾,革命的困难在于统治阶层外部压迫
范文三:解放思想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思想是人类思维活动的结果,在哲学上属于“意识”、“精神”的范畴,来自于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客观世界在人头脑中的直接反映,形成人对世界的一般印象,是感性认识;思想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概括、提炼,形成对客观世界某种规律性的认识,是理性认识,一般也称为“观念”。思想观念产生的物质基础是人脑的形成。古猿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思考促进了其大脑的发育,使其最终进化为人类。可以说,思想是和人类一起诞生的。
人类从诞生的那一天起,由于认识能力的局限,思想就有正确与错误之分,一切根据和符合于客观事实的思想就是正确的思想,反之,则是错误的思想。对此,毛泽东也曾经说过,“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人们的思想反作用于社会发展。正确的思想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思想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其实,思想的正确与错误也具有鲜明的历史性和时代特
色。一种思想,在其特定的历史时期是正确的、革命性的,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源;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即使是正确的思想,也会逐渐变得僵化、古板,不合时宜,成为社会发展的桎锢。所以,马克思主义认为,世上只有相对的真理,没有绝对的真理。只有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世界,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马克思主义,在发展中不断完善马克思主义,才能确保马克思主义的生机和活力。
只有想到,才能做到。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人类认识的提高和思想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挣脱旧思想、旧观念的束缚,在继承前人优秀思想文化成果的基础上,构建符合时代需求的思想理论体系的大厦。可以说,人们对社会发展的需求是解放思想的原动力,促进社会发展也是人们解放思想的最终目的。众所周知,“解放思想”这个词汇,是邓小平同志在日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后,才在各种文件、讲话、媒体上大量使用,并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的。其实,思想的解放一直是贯穿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
思想的解放推动了物质生产的发展。在进化成人类以前,古猿潜意识里对火是惧怕的。直到有一天,克服了对火的惧怕,开始使用火,甚至钻燧取火的时候,人类社会的发
展终于迈出了关键的一步。这也许是思想解放的雏形吧。远古人类怕水,可是生活又离不开水,于是有“水火无情”的说法。在日常生活中,远古人类又发现,土能克制住水,使其不再四处泛滥,于是又有“兵来将挡,水来土屯”的说法。在“水来土屯”这一思想的影响下,鲧受命制服大洪水,他采取了“堵”的办法,结果失败被杀。鲧死生禹。禹突破了“水来土屯”的传统思想,采取了“疏”的办法,带领人们疏浚河道,引百川入大海,终于彻底制服了洪水。从治理水害到发展水利;从捕猎、驯化,到发展畜牧业;从采摘、种植,到发展农业;可以说,自然科学的每一次发展,物质文明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人类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转变。毕升解放了雕板上的一个个字模,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牛顿想到了苹果为什么不往天上落的问题,发现了万有引力。
思想的解放推动了精神文明的发展。回顾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大思想家、大哲学家往往出现在思想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中。古希腊崇尚民主,出现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大思想家。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人们的思想较为自由,于是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涌现出了孔子、墨子、老子、韩非子等著名思想家。中国和西方都经历了对思想的控制,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中国进入了长达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基督教在西方的传播,神权取代了人权,西方进入了中世纪基督
教控制时期。西方直到文艺复兴时期,才又出现了孟德斯究、卢梭等一大批思想家。中国直到清末和“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才产生王夫之、顾炎武和陈独秀、鲁迅、李大钊等思想家。
思想的解放推动了社会制度的变革。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振臂一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不但敲响了秦王朝的丧钟,而且开启了封建社会,我国底层人民“均贫富,等贵贱”,反抗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的先河。受日本和西方国家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清朝末年,我国曾有过立宪保皇派和革命派的争论。最后,不但立宪保皇派失败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果实也被军阀政府所窃取。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们很快摒弃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受十月革命成功的影响,中国的无产阶级也想通过大城市的军事暴动建立苏维埃政权,进而取得全国的胜利。结果,南昌起义、广州起义都失败了。毛泽东在领导秋收起义的过程中,改变了向大城市进攻的命令,带领部队向敌人统治薄弱的井冈山进军,最终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取得了革命的成功。同样,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邓小平突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教育人们转变了“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等错误观念,“对外开放,对内改革”,终于带领全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
束缚我们手脚,阻碍我们进步的错误思想从哪里来?大
部分是从传统观念中来,从历史经验中来,从书本上来,从权威人物的口中来。陈云同志曾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可以作为“解放思想”的一个注解。只有克服了教条主义、经验主义、本本主义、主观主义等唯心主义的错误倾向,克服了对领导、对权威的迷信和盲目崇拜,才能真正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事,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从根本上推动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
范文四:【摘要】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透过历史的表象,探寻并发现了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动力,并贯穿于一切社会发展的始终,它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途径,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变化和发展。  【关键词】 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形态;动力;解决途径  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是多方面的。旧的社会历史理论往往把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归结为人们的思想动机或精神力量,未能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奥秘。唯物史观超越了唯心史观,它没有停留在“精神动力”的层面上认识社会历史,而是透过历史的表象,进一步探寻并发现了社会历史深处的“动力的动力”: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基本动力。毛泽东指出:“一切事物中包含的矛盾方面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斗争,决定一切事物的生命,推动一切事物的发展。”这就是说,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社会领域也不例外。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从社会领域中矛盾的地位和作用来看,社会矛盾有基本矛盾和非基本矛盾之分。社会基本矛盾是指贯穿社会发展过程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的推动作用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基本动力。  一、毛泽东指出了社会基本矛盾的科学概念  1859年1月,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总结他“所得到的、并且一经得到就用于指导”其全部“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也即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时候,曾经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以及在此基础上所产生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作为贯穿人类社会一切形态的基本矛盾,并做了总体性的科学揭示。但是,他却并没有在贯穿一切社会形态的普遍意义上,明确地提出社会基本矛盾的概念。恩格斯和列宁在论及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的社会性和占有的私人性之间的矛盾”的时候,曾分别指出,“这就是产生现代社会的一切矛盾的基本矛盾”,是“现代经济制度中的另一个更深刻的基本矛盾”。但他们使用的这个“基本矛盾”概念主要是为了揭示现代社会主要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根源,并没有赋予它以贯穿一切社会形态的普遍意义。对于社会主义社会,囿于所处的历史条件,他们只能对未来社会主义发展的大致方向做出一些已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预见,而没有也不可能对推动这一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内部矛盾运动,作出系统和明确的科学分析。此后,经过相当长的理论探索和社会主义社会实践,直到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部伟大著作中,才进一步地解决了这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毛泽东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只不过,它的这个基本矛盾与旧社会的这个基本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罢了”。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第一次把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概括为贯穿人类社会一切形态的“基本的矛盾”。在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中,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极其伟大的科学发现。  二、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这两对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制约着生活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第一个社会形态。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们以石器为主要生产工具,生产条件极为简陋,发展速度极其缓慢。为了生存,人们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物质生产中去,而获得的生活资料却极端贫乏,因此,人类生存需求与自然条件的矛盾是原始社会的主要矛盾,同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的状况相适应,人们结成了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共同占有劳动产品并实行平均分配的关系,建立起原始社会的经济模式。到原始社会末期,随着金属工具的出现和人的劳动技能的提高,生产力有了较大的发展,人们的劳动能力有所提高,生产的产品除了维持劳动力简单的生存之外还有剩余,即开始出现了剩余产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力状况相适应的奴隶制生产关系代替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过时的原始社会生产关系,进而奴隶主在经济和上层建筑居于主导地位,奴隶占有制生产方式决定着整个社会的基本发展方向。  在奴隶社会初期,奴隶制生产关系同以青铜器工具为特征的低下的生产力基本上适应,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力状况相适应的封建制生产关系代替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奴隶制生产关系,进而封建主在经济上是土地所有者,在政治上是统治者。在封建社会初期,封建生产关系同以铁器工具为特征的比较低下的生产力基本上是适应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增长特别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解体,引起小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资本的原始积累加速了这种分化,造成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条件:一方面产生了大批失去生产资料而不得不出卖自己劳动力的无产者;另一方面巨额的货币和生产资料集中在少数人手里转化为资本。劳动力转化为商品和生产资料转化为资本,标志着简单商品生产向资本主义生产的过渡,也标志着对劳动者的剥削形式的变换,即由封建剥削变成资本主义剥削。  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把从前个人的生产资料变为社会的,即由大批人共同使用的生产资料,生产本身也从一系列的个人行动变成一系列的社会行动,产品从个人的产品变成社会的产品。但是,这些社会化的生产资料和产品却不是归那些真正使用生产资料生产这些产品的劳动者所共有,而是归资本家所有。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产生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根源。由此可见,资本主义在它的发展中已经为自己的灭亡准备了充分的物质条件。在现代,高度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已经使资产阶级对生产资料和产品的占有,以及对政治、精神的统治,成为经济、政治和精神发展的严重障碍。生产资料从资本主义的桎梏下解放出来,是生产力不断地加速发展的先决条件。实现社会主义,为消除资本主义对生产的人为障碍、消除资本主义对生产和产品的明显浪费和破坏创造了前提。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生产不仅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和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经济条件已经具备。
范文五:内容提要公正通常表达一种人类合理性的价值追求,是一个涉及内容和形式的多层面的综合概念,而社会公正则是一个历史概念,不同的社会和不同的理论产生不同的公正观。社会公正内在地规定着社会发展,决定着社会发展的性质和趋向。同时,它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现代文明时所形成的共同理想和追求目标,一个没有社会公正的社会无法保持长久的繁荣与稳定。因此,如何认识社会的公平和发展,是每个国家都必然面临的重大命题。   关 键 词公正社会公正实质正义   作者李素华,复旦大学博士生。(上海:200433)      “公正”(justice)一词最早出现于古希腊文,其意为“表示置于直线上的东西”,之后被引申为表示真实的、公平的和正义的东西。“公正”又常与“正义”、“公平”通用,表达一种人类合理性的价值追求。在一般意义上,社会公正往往被理解为“给每一个人他所应得的”。这首先意味着公正是一种应该的、合理的价值选择,是必须出自社会成员的共同的理性判断和选择。在更为根本的意义上,公正应当是人类社会理性的充分体现。在学理上,公平、正义、平等的概念是从西方译引来的。西方学者在使用这些概念时,一般是在表述上加以区分的:正义表述为Justice,公平表述为Fairness。在国内则一般认为,公正、正义、公平是意义相近的词,统称为Justice,不加区别地使用。现在也有学者认为Fairness更多的是侧重具体游戏规则的公平,而Justice则主要表现在理性层面上。   在伦理学史上有很多哲学家阐述了公正的概念,分析了公正的权利义务论原则。比如柏拉图认为公正是各司其职、各守其序、各得其所。古罗马哲学家政论家西塞罗认为,公正意味着共同拥有国家的法律,相互承认权利和义务。康德认为公正就是善良意志,只有从“善良意志”出发的行为,才是唯一道德的行为。人只有在“善良意志”指引下,才能把握自己的行为,使所遵循的标准具有普遍的意义。由此可见,社会公正作为伦理学概念,首先要求人们之间权利和义务的相当,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对等付出和收获。人们通过社会公正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也履行自己的应尽的基本义务。因此,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是社会公正的起始涵义。它表明,每个人都具有独立平等的人格尊严,都既有享受正当权利的自由,又有承担平等待人、尊重他人正当权利的义务约束。而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人与人之间存在的权利关系还是义务关系,实质上它们都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利益关系。其次,公正规定着资源与利益在社会成员之间、群体之间的适当安排和合理分配。公正作为一种原则,正是适应调整个人利益之间以及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矛盾的需要而产生的。   其实,社会公正是一个历史概念,不同的社会和不同的理论产生不同的公正观。古希腊和古罗马统治者的公正观认为奴隶制是公正的,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初期的公正观则要求废除不公正的封建制度。公正的观念不仅因时因地而变,甚至会因人而异。事实上作为“公正”的理论形式,从来都是不一样的,有平均主义的“公正”,有等级主义的“公正”,有自由主义的“公正”,有功利主义的“公正”等等。马克思主义始终以自由人的联合体为社会公正的最高价值理想。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公正观,是对人类社会公正的正确的总结和表达。而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政策,又为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公正要求提供了最有力的外在保障。   所谓社会公正,在经济领域是指实质正义,在司法领域是指程序正义,社会生活中经常需要以程序公平来促进实体公平。社会公正追求的是全社会范围内实质性的正义和公平,并对关系全局的特殊领域、特别行为和弱势群体予以倾斜性保护,既反对平均主义,又调节收入分配,妥善处理个人、地区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推进全社会的均衡发展和共同富裕。   社会公正问题,涉及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伦理学和法学等领域。有关基本含义,虽然表述角度不同,但共同内涵主要是指,无论人们的民族身份、阶层或社会地位、性别与行为能力有何差别,其在现代国家中作为公民均享有平等的政治、经济、社会权利,他们能参与经济、社会、政治发展的过程,共享发展的成果。这种体现社会公正的价值与权利结构,是在19世纪到20世纪大约150年到200年的时间内,不断通过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而逐步形成和实现的社会、政治进步。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所提出的社会主义的理想,也包括欧洲国家和美国在各自的实践中,通过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所达成的社会进步。当然,这种社会公正的理念离不开市场经济的发展基础。没有这样的基础,不可能形成普及的平等观念,也不可能创造出永不停滞的生产力发展机制。市场经济所赖以运行的基本游戏规则是等价交换,它所反映的平等,是在货币面前人人平等,它所反映的公平,是交易的公平性。它只用这个尺度来衡量不同的个人。因此它承认人们因出身、教育、能力以及其他方面的差别,而在经济活动中所取得的不同收入,并因此所形成的阶级分化。按照这个逻辑,它认为剩余价值的产生,是符合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的。但是,社会公正的理念必然高于市场经济,它是在以资本主义方式发展的市场经济所固有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尖锐化的条件下,作为对市场经济所必然造成的不平等、不公正的矫正所产生的。   约翰?罗尔斯是美国当代的政治哲学家,其代表性著作《正义论》被誉为二次大战以后伦理学、政治哲学领域中最重要的理论著作,书中内容引起了西方学界广泛的争论,诺齐克还发表了与《正义论》相对应的著作《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罗尔斯认为公正、正义是政治、社会、经济中哲学问题的一个基本概念,是社会结构的基础,是各种制度的首要美德。公正的宗旨是根据人们的需要、欲望和抱负,合理地分配社会生活的权利和义务。公正的原则是:要求在各种基本的权利和义务的分配上实现平等;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只有当它们使每个人、特别是使最少得益的人的利益得到补偿时,才是正义的。在实现社会公正方面,功利主义和至善论都是无益的,是效率至上和平均主义的体现。[1]在罗尔斯的政治哲学体系中,人被假定为自由平等的个体,人们在原初状态下签订的契约是绝对符合公平原则的,他也假设了在正义原则指导下的社会是组织良好的社会,相形之下,现实的社会制度则是不尽如人意的。社会的正义只能体现为程序的正义。罗尔斯认为社会公正只能尽量通过程序正义来实现。   公正始终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人的基本需求不仅包括衣食住行,而且还包括一种合理的、平衡的关系,作为一种理想目标和价值准则,它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奢侈品。公正是伴随人类文明始终的一种基本价值观念与准则。   公正深深地植根于人的共性之中。考察人类社会历史可以发现,无论任何时代、任何民族、任何国家、任何政党或社会团体,无论这些政党或社会团体是激进的,还是保守的,无论他们抱有什么样的政治社会动机及目的,无不以社会公正作为政治变革的旗帜。比如中国古代农民起义打出的“均贫富”旗帜,就是社会公正要求的反映。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初期第三阶级的各种要求和主张,也是社会公正要求的反映。圣西门的《实业制度》、傅立叶的《和谐制度》,以及20世纪一些杰出学者的著作,如罗尔斯的《正义论》,都体现了人们对社会公正这个永恒性精神的追寻。
  社会公正内在地规定着社会发展,决定着社会发展的性质和趋向,这包含着3层意思:“一、公正是社会发展的核心价值;二、公正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三、公正是社会发展的最佳状态。”[2]   社会公正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现代文明时所形成的共同理想和追求目标,一个没有社会公正的社会无法保持长久的繁荣与稳定。因此,如何认识社会的公平和发展,是每个国家都必须面临的重大命题。任何一个国家的执政者都必须保证社会的公正性,而且必须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中维护社会公正,这样才能保证一个稳定的政治共同体的执政能够得到人们的认同。政治认同与社会公正息息相关。   社会不公平和社会不公正的存在会导致很多社会不稳定因素的产生,危害人们的政治认同感。要防止社会不公正的发生和危害,必须从制度层面入手,进行制度创新,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推进政治民主化改革,最终保证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应该保证人们在社会制度面前平等。即使这个政治制度存在某些不合理的缺陷,但只要绝大多数人能接受、社会主要力量能承认这个政治制度,这个国家的制度性资源就能够使该国执政的政治权力获得政治认同。另外,一个稳定的政治共同体的政治制度还应该使人们在个体价值的满足程度上,或者说个体权利的实现程度上体现正义。这种个体权利不是简单的人们主观要求的权利,而是具有历史合理性的权利。如果社会不公正程度达到使社会矛盾异常激化,使人和人之间的不平等严重到从根本上威胁社会的正常运行,那么,即使这种不公正是制度规定的,无数分散的受到不公正压抑的个体也会以各种社会形式凝聚成新的力量,推翻原有的制度,否定原有的社会不公正,构造新的历史公正。从而就会使该国执政的政治权力彻底丧失政治认同,也就会失去执政的有效性。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刘易斯也谈到了在经济领域社会公正的维护对于一个政治社会的重要性。他认为收入分配的变化是发展进程中最具有政治意义的方面,也是最容易诱发妒忌心理和社会动荡的方面。社会公正是一个现实的社会问题。按照社会学家的观点,社会问题也即公正问题,不仅是个人的困扰,而是社会中许多人遇到的公共麻烦。人们往往从3个方面去界定社会问题:(1)是否妨碍社会的正常运行,(2)是否破坏多数人的利益,(3)是否符合社会的主导价值标准。所以当社会出现了严重的不公正时,就会导致严峻的社会问题,破坏多数人的利益,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   社会公正在贫富过于悬殊时,就会遭到极大的破坏。贫穷以及与贫穷有关的很多问题会成为社会不公正的显著性标志,不解决贫富过于悬殊的问题,社会就不能和谐地发展。正如亨廷顿在《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所分析的,经济发展并不一定能带来政治上的稳定,相反经济发展可能会导致很多的问题,贫富悬殊,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等,都会使人们对该国的执政者的政治认同产生动摇。另外,2004年印度执政党换届选举中,前执政党落选,引起了整个世界的关注。因为印度在该执政党的带领下,经济、科技、国民收入等都大有提高,印度的高科技发展开发区吸引了很多国家的人才。然而其失败的原因,就是因为该执政党忽略了大多数传统农业地区的问题,印度仍然存在很多落后贫穷的地方,整个国家内部的地区发展很不均衡,国民贫富悬殊很大,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差别也很大。正是这种贫富悬殊的存在,使印度大多数贫穷的人们,感觉不到社会公正,因此不会认同该执政党的执政,导致了该党的下台。   一个相对理想的社会,应当最大可能地满足其所有个体成员的正当利益,并最大可能地使社会共同利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以进一步提高所有个体成员的利益所得。这是社会合理性的要求,同时也是社会公众内涵的集中表现。      参考文献:   [1] 汤玉奇. 社会公正论. 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   [2] 景天魁. 社会公正理论与政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3-7
范文六:如何理解社会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摘要:有进步就有矛盾产生①,我国今年来经济飞速发展,伴随而来的也有很多社会矛盾。而在社会发展的基础上诞生的社会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因为有此带来的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社会改革等,在社会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存在于中国的基本矛盾主要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由此带来的阶级斗争和革命将会带着中国走向更新的前方。
关键词:矛盾
正文:要理解社会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首先要理解什么是社会矛盾。毛主席说过:有进步就会有矛盾产生,但随着满意的发展速度,矛盾也渐渐显露出来。由基本国情带来的法律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节奏从而导致市场经济的矛盾;由干部队伍素质与群众新的利益诉求不适应是产生的矛盾;由利益的驱使下部分地方法律公信力缺失带来的矛盾等等。诸如此类的矛盾伴随着社会发展而来,但是同时,它们又在某些方面服务于我们飞速发展的社会。
概括起来我们可以知道:社会的基本矛盾主要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
社会基本矛盾就是指贯穿社会发展过程,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此外,它对社会历史发展能够起到根本的推动作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个社会基本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了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和基本性质;制约着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着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由此,从理论上来说,社会基本矛盾确实对社会发展起到了推动性的作用。
我们联系实际,也可以得到相同的证明比如以下的例子及其适当的解决方案:
一边是不断要求高额补偿的待拆迁业主通过各种办法各种途径抵制拆迁;另一边是为了追求高利润的开发商通过各种渠道使用低价的不达标的工程材料;还有少数一部分干部通过各种不正当手段提高工作速度,并没有真正的做到对各方的公正公平。所以关于违法拆迁、强拆、暴力抗拆的事件屡见不鲜,不仅对人民生活造成不便,还丑化了政府形象,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和安定。
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一位第三方从中调解和协调。在拆迁中引入了解具体利益分配的第三方以起到引导协调的作用,借此解决这个问题。第三方作为中间的裁判角色,对拆迁问题的理解要专业、要全面、还要有一定的群众基础。第三方在拆迁过程中一定是公正的一方,才能够优化拆迁进程,加快拆迁进度,最大化多方的利益,以达到多赢的完美局面。
因此我们可以发现,解决社会矛盾的方法有很多,而解决社会矛盾的直接后果就是使得其在社会发展中起到正面的影响。
我们也可以看到:社会矛盾后会经历以下几个步骤: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社会改革还有科学技术的发展②。
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不同阶级的人针对一个冲突反映出不同的态度,使得更加先进的思想被迫提出,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直接的作用。而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必然导致革命的发生,使社会形态产生质变,新思想与旧思想产生冲突,我们从中选出利大于弊的思想进行改革,发展科学技术,使得科技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习以为常。当然,科技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说,社会基本矛盾的产生不是社会基本问题产生的折射,而是由于某方面的发展速度落后于社会发展而必须进行蜕变的前兆,我们必须要正面的对视社会基本矛盾,发掘其中的问题所在,发展更完美的社会主义。
①:毛泽东名言
②:出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0年修订版
范文七: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案例:英国宪章运动
19世纪30~50年代英国发生的争取实现
宪章运动的群众集会
民群众仍处于无权地位。他们决心进行独立的政治斗争,争取新的选举改革。1836年伦敦工人协会成立。次年6月,协会拟定一个争取普选权的纲领性文件,提出年满21岁的男子普选权、秘密投票、废除议员候选人的财产资格、议员支薪、设立平等的选区和议会每年改选一次等 6条要求,并于日以《人民宪章》名称发表,宪章运动由此得名。宪章拥护者在全国各地集会、游行,要求实现宪章。1839年运动进入第一次高潮。2月4日,全国的宪章派在伦敦召开第一届代表大会,并通过致议会请愿书。到1839年5月,在请愿书上签字的达125万人以上。1840年7月,全国宪章协会成立,F.恩格斯称之为“第一个近代工人政党”。1842年的经济危机促使第二次宪章运动高潮的到来。2月宪章派向议会递交了新请愿书,签名人数达 300多万。除要求普选权外,还提出废除新济贫法,限制工时和实行政教分离等要求。1848年在欧洲大陆革命风暴的推动下出现第三次高潮,约 197万人在请愿书上签名。这三次运动都被政府镇压。1848年后,运动逐渐衰落。
案例分析解说:
恩格斯说:“这三大阶级(包括英国宪章运动)的斗争和它们的利益冲突是现代化历史的动力,至少是这两个最先进国家的现在历史的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这根本的体现了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而英国的宪章运动是马克思、恩格斯时代的最具有代表性的阶级运动之一,也是当时最能体现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运动之一。当时应
该的发展最快的资本主义社会,而英国的阶级矛盾也是最突出的。这说明马克思主义思想资本主义社会越发展矛盾就是会越突出,最终资本主义社会是会被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
范文八:【摘 要】: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动力并贯穿于一切社会发展始终,它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途径,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变化和发展。
【关键词】: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形态 动力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透过历史的表象,探寻并发现了社会历史深处的“动力的动力”即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是指贯穿社会发展过程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的推动作用的矛盾。但对社会基本矛盾贯穿一切社会形态的普遍意义来讲,对其有一个长期的不断深入的认识过程。
一、 在贯穿一切社会形态的普遍意义上,毛泽东指出了社会基本矛盾的科学概念。
1859年1月,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总结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时候,曾经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以及在此基础上所产生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作为贯穿人类社会一切形态的基本矛盾,做了总体性的科学揭示,但却并没有在贯通一切社会形态的普遍意义上,明确地提出社会基本矛盾的概念。恩格斯和列宁在论及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的社会性和占有的私人性之间的矛盾”的时候,曾分别指出,“这就是产生现代社会的一切矛盾的基本矛盾” [1],是“现代经济制度中的另一个更深刻的基本矛盾” [2]。但他们使用的这个“基本矛盾”概念,主要是为了揭示现代社会主要是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根源,并没有赋予它以贯通一切社会形态的普遍意义。对于社会主义社会,囿于所处的历史条件,他们却只能对未来社会主义发展的大致方向,做出一些已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预见,而并没有也不可能对推动这一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内部矛盾运动,作出系统和明确的科学分析。此后,经过相当长的理论探索和社会主义社会实践,直到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部伟大著作中,进一步地解决了这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毛泽东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第一次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概括为贯通人类社会一切形态的“基本的矛盾”。可以说,在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中,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极其伟大的科学发现。
二、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
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第一个社会形态原始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人类生存需求与自然条件的矛盾是原始社会的主要矛盾。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力状况相适应的奴隶制生产关系代替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过时的原始社会生产关系,进而奴隶主在经济和上层建筑居于主导地位,奴隶占有制生产方式决定着整个社会的基本发展方向。到了封建社会,封建主在经济上是土地所有者,在政治上是统治者。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增长特别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解体,简单商品生产向资本主义生产的过渡。然而这些社会化的生产资料和产品却不是归那些真正使用生产资料生产这些产品的劳动者所共有,而是归资本家所有。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产生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根源。实现社会主义,就是为消除资本主义对生产的人为障碍以及对生产和产品的明显浪费和破坏。 进入到社会主义,是否同样存在社会基本矛盾,1956年12月,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讨论而由人民日报编辑部写成的《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一文,明确提出,“任何一种生产关系以及在这种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都有它的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旧的生产关系基本上不能再同它相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到一定阶段,旧的上层建筑基本上不能再同它相适应。在这样的时候,就必然要引起根本性质的变革。谁要抵抗这种变革,谁就会被历史所抛弃。这一规律,以不同的形态适用于一切社会”,当然“也适用于现在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将来的共产主义社会”。
三、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途径
社会基本矛盾要通过一定社会的阶层或阶级的矛盾表现出来,或表现为不同社会集团之间的利益矛盾甚至冲突。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到一定程度就会引发阶级斗争甚至革命,进而促使一定社会形态的变迁、更替。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是对抗的、尖锐的,因此,解决基本矛盾的途径只能是社会革命。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同旧社会的基本矛盾“根本不相同”。就内在性质而言,“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 [3],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了,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主义社会的上层建筑同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发展的要求也是相适应的。他据此得出结论:“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承、发展了毛泽东关于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状况进行了深入思考,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党的十七大,再一次运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科学地判断新中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基本国情。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是党中央十分清醒而准确的判断,是当前和今后全部工作的基本出发点,也是党中央坚持以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为指导对变化着的中国基本国情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为解决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提供新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人民出版社1995版,第413页.
〔2〕《列宁全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0版,第137页.
〔3〕《毛泽东选集》第5卷〔M〕,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56-357页.
〔4〕《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人民出版社1986版, 第771—772页
范文九:浅析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摘 要】: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动力并贯穿于一切社会发展始终,它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途径,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变化和发展。
【关键词】: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形态 动力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透过历史的表象,探寻并发现了社会历史深处的“动力的动力”即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是指贯穿社会发展过程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的推动作用的矛盾。但对社会基本矛盾贯穿一切社会形态的普遍意义来讲,对其有一个长期的不断深入的认识过程。
一、 在贯穿一切社会形态的普遍意义上,毛泽东指出了社会基本矛盾的科学概念。
1859年1月,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总结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时候,曾经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以及在此基础上所产生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作为贯穿人类社会一切形态的基本矛盾,做了总体性的科学揭示,但却并没有在贯通一切社会形态的普遍意义上,明确地提出社会基本矛盾的概念。恩格斯和列宁在论及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的社会性和占有的私人性之间的矛盾”的时候,曾分别指出,“这就是产生现代社会的一切矛盾的基本矛盾” [1],是“现代经济制度中的另一个更深刻的基本矛盾” 。但他们使用的这个“基本矛盾”概念,主要是为了揭示现代社会主要是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根源,并没有赋予它以贯通一切社会形态的普遍意义。对于社会主义社会,囿于所处的历史条件,他们却只能对未来社会主义发展的大致方向,做出一些已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预见,而并没有也不可能对推动这一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内部矛盾运动,作出系统和明确的科学分析。此后,经过相当长的理论探索和社会主义社会实践,直到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部伟大着作中,进一步地解决了这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毛泽东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第一次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概括为贯通人类社会一切形态的“基本的矛盾”。可以说,在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中,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极其伟大的科学发现。
二、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
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第一个社会形态原始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人类生存需求与自然条件的矛盾是原始社会的主要矛盾。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力状况相适应的奴隶制生产关系代替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过时的原始社会生产关系,进而奴隶主在经济和上层建筑居于主导地位,奴隶占有制生产方式决定着整个社会的基本发展方向。到了封建社会,封建主在经济上是土地所有者,在政治上是统治者。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增长特别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解体,简单商品生产向资本主义生产的过渡。然而这些社会化的生产资料和产品却不是归那些真正使用生产资料生产这些产品的劳动者所共有,而是归资本家所有。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产生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根源。实现社会主义,就是为消除资本主义对生产的人为障碍以及对生产和产品的明显浪费和破坏。
进入到社会主义,是否同样存在社会基本矛盾,1956年12月,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讨论而由人民日报编辑部写成的《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一文,明确提出,“任何一种生产关系以及在这种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都有它的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旧的生产关系基本上不能再同它相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到一定阶段,旧的上层建筑基本上不能再同它相适应。在这样的时候,就必然要引起根本性质的变革。谁要抵抗这种变革,谁就会被历史所抛弃。这一规律,以不同的形态适用于一切社会”,当然“也适用于现在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将来的共产主义社会”。
三、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途径
社会基本矛盾要通过一定社会的阶层或阶级的矛盾表现出来,或表现为不同社会集团之间的利益矛盾甚至冲突。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到一定程度就会引发阶级斗争甚至革命,进而促使一定社会形态的变迁、更替。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是对抗的、尖锐的,因此,解决基本矛盾的途径只能是社会革命。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同旧社会的基本矛盾“根本不相同”。就内在性质而言,“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 ,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了,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主义社会的上层建筑同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发展的要求也是相适应的。他据此得出结论:“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承、发展了毛泽东关于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状况进行了深入思考,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党的十七大,再一次运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科学地判断新中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基本国情。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是党中央十分清醒而准确的判断,是当前和今后全部工作的基本出发点,也是党中央坚持以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为指导对变化着的中国基本国情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为解决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提供新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人民出版社1995版,第413页.
〔2〕《列宁全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0版,第137页.
〔3〕《毛泽东选集》第5卷〔M〕,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56-357页.
〔4〕《毛泽东着作选读》下册〔M〕,人民出版社1986版, 第771—772页
范文十:再论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摘要】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透过历史的表象,探寻并发现了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动力,并贯穿于一切社会发展的始终,它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途径,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变化和发展。
【关键词】 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形态;动力;解决途径
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是多方面的。旧的社会历史理论往往把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归结为人们的思想动机或精神力量,未能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奥秘。唯物史观超越了唯心史观,它没有停留在“精神动力”的层面上认识社会历史,而是透过历史的表象,进一步探寻并发现了社会历史深处的“动力的动力”: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基本动力。毛泽东指出:“一切事物中包含的矛盾方面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斗争,决定一切事物的生命,推动一切事物的发展。”这就是说,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社会领域也不例外。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从社会领域中矛盾的地位和作用来看,社会矛盾有基本矛盾和非基本矛盾之分。社会基本矛盾是指贯穿社会发展过程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的推动作用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基本动力。
一、毛泽东指出了社会基本矛盾的科学概念
1859年1月,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总结他“所得到的、并且一经得到就用于指导”其全部“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也即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时候,曾经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以及在此基础上所产生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作为贯穿人类社会一切形态的基本矛盾,并做了总体性的科学揭示。但是,他却并没有在贯穿一切社会形态的普遍意义上,明确地提出社会基本矛盾的概念。恩格斯和列宁在论及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的社会性和占有的私人性之间的矛盾”的时候,曾分别指出,“这就是产生现代社会的一切矛盾的基本矛盾”,是“现代经济制度中的另一个更深刻的基本矛盾”。但他们使用的这个“基本矛盾”概念主要是为了揭示现代社会主要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根源,并没有赋予它以贯穿一切社会形态的普遍意义。对于社会主义社会,囿于所处的历史条件,他们只能对未来社会主义发展的大致方向做出一些已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预见,而没有也不可能对推动这一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内部矛盾运动,作出系统和明确的科学分析。此后,经过相当长的理论探索和社会主义社会实践,直到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部伟大著作中,才进一步地解决了这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毛泽东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只不过,它的这个基本矛盾与旧社会的这个基本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罢了”。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第一次把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概括为贯穿人类社会一切形态的“基本的矛盾”。在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中,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极其伟大的科学发现。
二、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这两对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形
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制约着生活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第一个社会形态。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们以石器为主要生产工具,生产条件极为简陋,发展速度极其缓慢。为了生存,人们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物质生产中去,而获得的生活资料却极端贫乏,因此,人类生存需求与自然条件的矛盾是原始社会的主要矛盾,同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的状况相适应,人们结成了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共同占有劳动产品并实行平均分配的关系,建立起原始社会的经济模式。到原始社会末期,随着金属工具的出现和人的劳动技能的提高,生产力有了较大的发展,人们的劳动能力有所提高,生产的产品除了维持劳动力简单的生存之外还有剩余,即开始出现了剩余产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力状况相适应的奴隶制生产关系代替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过时的原始社会生产关系,进而奴隶主在经济和上层建筑居于主导地位,奴隶占有制生产方式决定着整个社会的基本发展方向。
在奴隶社会初期,奴隶制生产关系同以青铜器工具为特征的低下的生产力基本上适应,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力状况相适应的封建制生产关系代替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奴隶制生产关系,进而封建主在经济上是土地所有者,在政治上是统治者。在封建社会初期,封建生产关系同以铁器工具为特征的比较低下的生产力基本上是适应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增长特别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解体,引起小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资本的原始积累加速了这种分化,造成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条件:一方面产生了大批失去生产资料而不得不出卖自己劳动力的无产者;另一方面巨额的货币和生产资料集中在少数人手里转化为资本。劳动力转化为商品和生产资料转化为资本,标志着简单商品生产向资本主义生产的过渡,也标志着对劳动者的剥削形式的变换,即由封建剥削变成资本主义剥削。
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把从前个人的生产资料变为社会的,即由大批人共同使用的生产资料,生产本身也从一系列的个人行动变成一系列的社会行动,产品从个人的产品变成社会的产品。但是,这些社会化的生产资料和产品却不是归那些真正使用生产资料生产这些产品的劳动者所共有,而是归资本家所有。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产生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根源。由此可见,资本主义在它的发展中已经为自己的灭亡准备了充分的物质条件。在现代,高度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已经使资产阶级对生产资料和产品的占有,以及对政治、精神的统治,成为经济、政治和精神发展的严重障碍。生产资料从资本主义的桎梏下解放出来,是生产力不断地加速发展的先决条件。实现社会主义,为消除资本主义对生产的人为障碍、消除资本主义对生产和产品的明显浪费和破坏创造了前提。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生产不仅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和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经济条件已经具备。进入到社会主义,是否同样存在社会基本矛盾,1956年12月,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讨论而由人民日报编辑部写成的《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一文,明确提出“任何一种生产关系以及在这种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都有它的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旧的生产关系基本上不能再同它相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到一定阶段,旧的上层建筑基本上不能再同它相适应。在这样的时候,就必然要引起根本性质的变革。谁要抵抗这种变革,谁就会
被历史所抛弃。这一规律,以不同的形态适用于一切社会”,当然“也适用于现在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将来的共产主义社会”。
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生产力水平都很低,社会分工极不发达,因此自然经济是这些社会形态的基本经济形式。具有分散的、孤立的、规模狭小的个体生产力,形成了以个人劳动为基础的个体私有制生产关系。而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化大生产,形成的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我国现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生产方式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占有为基础的。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社会既区别于资本主义社会,又不同于共产主义社会,这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方式正确地反映了我国现阶段不发达的生产力同与之相适应的基本经济制度之间的和谐关系,充分地体现了我国现阶段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三、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途径
社会基本矛盾要通过一定社会的阶层或阶级的矛盾表现出来,或表现为不同社会集团之间的利益矛盾甚至冲突。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会导致代表或拥护不同生产力、生产关系、政治法律制度的阶级之间的矛盾的尖锐化,阶级之间的利益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发阶级斗争甚至革命,进而促使一定社会形态的变迁、更替。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是对抗的、尖锐的,因此,解决基本矛盾的途径只能是社会革命。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同旧社会的基本矛盾“根本不相同”,就内在性质而言,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个矛盾,完全“是另一回事”,因为,“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了,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主义社会的上层建筑同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发展的要求也是相适应的。据此他得出结论,“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基本结束”,“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承发展了毛泽东关于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状况进行了深入思考,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首先,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实践证明,一些即使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如果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也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而一些就其性质说不是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如非公有制经济,也应当允许其存在和发展。其次,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改革开放前,我国原有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存在着种种弊端,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必须通过改革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出广阔的前景。所以,邓小平强调“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再次,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在明确肯定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基础上,强调了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和确立根本任务的一致性。解决主要矛盾的途径是发展生产,为此必须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最后,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必须通过社会主义制度自身的不断完善加以解决的正确主张,并从历史经验教训
出发,找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形式,即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2007年,党的十七大再一次运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科学地判断新中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基本国情。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是党中央十分清醒而准确的判断,是当前和今后全部工作的基本出发点,是对十三大、十五大关于基本国情历史特点的具体化,也是党中央坚持以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为指导对变化着的中国基本国情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这也是科学发展观的立足点,是全党全国人民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是对现阶段基本国情作出的具体判断和理论概括,为解决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
由此可见,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这两对基本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规定着社会的性质和基本结构,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推动着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新的重要范畴,它对人们从总体上考察社会历史、全面地把握整个社会的基本面貌及其发展变化的基本线索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1.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M].人民出版社,1995.
[3] 列宁全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0.
[4] 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
[5] 毛泽东选集(第5卷)[M].人民出版社,1977.
[6]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人民出版社,198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贫富差距现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