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政治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调查存在差距的影响

当前位置: >>
政治必修一 个人收入分配 (北京)
(2012全国)运用所学经济知识,结合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 展实际,分析东部沿海地区出现“民工荒”的原因。(9分) 从新生代农民工自身角度: (就业观念、待遇、自身的知识和技能等) (1)农民工工资偏低,没有完善的医疗、工伤保险等保障 (2)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观念影响其就业选择;从政府和社会的角度看: (政府的惠农政策、产业政策和产业升级等) (3)产业向中
西部转移,吸引农民工就近务工; (4)政府的惠农政策、农业自身发展等增加了务农收益;(5)产业升级换代提高了对用工技能的要求。 (答出任意3项,可得满分9分) 《经济生活》储蓄存款股票第二单元第六课投资理财 的选择债券保险其他投资方式 第一单元社 会 再 生 产 总 过 程消费交换最终目的和动力桥梁和纽带第三单元分配 生产决定作用第二单元 第七课 收入与分配企 业国 家个 人 个人如何参与分配国家如何参与分配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 第七课 《收入与分配》第一框、第二框 (2012全国)运用所学经济知识,结合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 展实际,分析东部沿海地区出现“民工荒”的原因。(9分) 从新生代农民工自身角度: (就业观念、待遇、自身的知识和技能等) (1)农民工工资偏低,没有完善的医疗、工伤保险等保障 (2)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观念影响其就业选择;从政府和社会的角度看: (政府的惠农政策、产业政策和产业升级等) (3)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吸引农民工就近务工; (4)政府的惠农政策、农业自身发展等增加了务农收益;(5)产业升级换代提高了对用工技能的要求。 (答出任意3项,可得满分9分) 按劳分配为主体生 产决 定个 人 收 入 分 配分配 制度是什么 为什么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什么 为什么促进 公平怎么做 ☆☆☆对国家 对人民 对效率一个根本 一个制度分 配分配 保 前 原则 证 提 (兼顾效 率与公平) 提高 效率 国 家 收 入 分 配两个举措如何 处理 二者 关系含义、意义 决 定所有制关系 (基础) 决 定生产力决定反作用生产关系分配关系地位及关系决 定决 定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决 定 多 层 次 、 不 平 衡 的 生 产 力 状 况生产关系所有制结构公有制为主体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 并存多种所有制经 济共同发展 考点细化1――按劳分配地位 主体●按劳分配一定在公有制范围内实行? 一定 ●公有制范围内的分配都是按劳分配? 不一定实施范围 公有制经济按 劳 分 配分配对象 个人消费品国企和集企: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基本形式 必要性农村:承包土地的收入(不包括承包经营权入股、流转收入)意义前提: 生产资料公有制 物质基础:生产力发展水平 直接原因: 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1.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具体形式 (1)主要的生产要素有哪些?劳动、资本、技术、管理、土地、信息等 注:个体劳动者的收入也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2)下列收入分别属于哪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私营企业主、金融投资者获得的税后利润 ――资本要素 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职工获得的工资收入 ――劳动要素技术人员专利费、作家版权费等债权人获得的利息、股东获得的股息、红利 高级管理人员的高薪收入 ――管理要素――技术要素 ――资本要素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1.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具体形式 2.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重要意义生 产 要 素 按 意 贡 献 义 参 与 分 配一个确认 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两个尊重公民权利 劳动、知识、人才、创造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调动劳动者的积 极性和创造性; 增加居民收入 扩大消费需求 推动经济发展一个涌流 李某一家五口人的收入分别属于哪种分配方式? 对象 岗位 获得收入的途径 分配方式按劳分配 技术要素 劳动要素李某 承包村里的鱼塘获得的收入李妻 将个人专利转让所得收入李子 外企技术工人的工资收入李父 公立学校的老师,每月除工资、 按劳分配 奖金外还投资股票获得一定收入 资本要素生 产 要 素李母 开小卖部获得收入生产要素 如何理解公平和收入分配公平?观点一 公平就是消灭差别,有差别就不公平。人人平均、不存在差别 才是公平。观点二 公平不在于没有差别,而在于差别是否合理。 如果差别给人以激励,使经济具有活力和效率,又不影响社会 稳定,就是公平。 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 收入分配公平,要求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 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基尼系数=0,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等。 基尼系数越大,表示不平等程度越高。 国际上通常认为0.4是警戒线。 2012年我国的基尼系数为0.474。 (1)劳伦兹曲线:表示人口百分比与收入百分比的关系的收入分配曲线。它反 映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 (2)如果任一人口百分比均等于其收入百分比,代表收入分配完全平等,则收 入曲线表示为45度线OL――绝对公平曲线。 (3)如果所有收入都集中在一人手中,而其余人口收入为0时,表示收入分配 达到完全不平等,收入曲线成为折线OHL――绝对不公曲线。 (4)实际曲线既不是45度线OL,也不是折线OHL,而是界于两者之间的弧线OL。 弧线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程度越不平等;反之亦然。(5)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和绝对公平 曲线之间的面积为A,表示“不平等 面积”。 实际收入曲线与绝对不公平曲线OHL 之间的面积为B,表示“完全不平等 面积”。 基尼系数=A/(A+B)表示收入分配不 平等程度。(不会大于1也不会小于0) 基尼系数=0,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等。 基尼系数越大,表示不平等程度越高。 国际上通常认为0.4是警戒线。 2012年我国的基尼系数为0.474。 为什么要注重和实现收入分配公平?(1)(对国家)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 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2)(对人民)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 济利益关系,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实现经济协调健康发 展。 (3)(对效率)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公平分配,有 利于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 积极性。 (4)(对消费)收入差距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实现收入 分配公平有助于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怎样实现收入分配公平?促 进 收 入 分 配 公 平 的 主 要 举 措一个 根本 一个 制度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 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 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 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 提高同步,建立和完善企业职工工资正常的增长机制 和支付保障机制,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意 义――这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 系,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协调 健康发展) 加大力度 健全机制两 个 举 措提高两个比重 实现两个同步 完善两个机制 理顺两个关系再分配更 加注重公 平要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健全以税收、 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 分配调节机制,缩小收入差距。 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 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 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规范秩序 下列属于再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的是:A、对个人工薪所行实行超额累进税率B、调整企业增值税率C、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D、提高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 E、加大向低收入群体、落后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F、扩大财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和农村民生工程支出 G、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H、国家财政全额支付农民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 I、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初次分配: 初次分配是与生产活动直接相关的分配,主要是对参与生产的要 素进行分配。主要是指在生产活动中,企业作为分配主体,将国 民生产总值在国家、企业、个人之间进行分配,生产要素的提供 与报酬支付的关系是最基本的初次分配关系。居民提供生产要素所得报酬收入。政府利用国家权力对货物和 初 服务的生产和再生产所征收 主要包括 次 的生产税和进口税形成的收分 配 入。主要由市场 机制形成, 生产要素价 格由市场供 求状况决定, 政府通过税收杠杆和法 律法规进行企业在扣除其固定资产消耗和其他运营成本及税收后的 净营业盈余形成的收入。调节和规范, 一般不直接 干预初次分 配。 是指在初次分配结果的基础上政府对要 素收入进行再次调节的过程。主要通过再分配税收、提供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转移 支付等调节手段进行,重点调节地区之间、城乡之间、部门之间、不同群体之 间、在职与退休人员之间的收入关系,防止收入差距过大,实现公平、保障低 收入者基本生活。 下列属于初次分配还是再分配A、对个人工薪所行实行超额累进税率 再分配B、调整企业增值税税率 初次分配 C、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再分配 D、提高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初次分配 E、加大向低收入群体、落后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再分配再分配 F、扩大财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和农村民生工程支出G、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初次分配H、国家财政全额支付农民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 再分配I、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再分配 J、投资股票、债券等获得收入 初次分配 我国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初次 分配中的比重如图1所示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现象: 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呈减少趋势,政府和企 业比重呈增加趋势。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呈减少趋势。 本质: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 解决:①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 配中的比重,理顺国、企、个的分配关系,投资与消费的关系; ②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③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年,我国收入分配状况相关数据:GDP年均增长速度11%, 财政收入年均增长速度21.8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 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9.72%、8.86%。 现象: 居民收入增速低于GDP增速和财政收入增速,居民收入增 长与经济发展不同步; 本质: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 解决:①促使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理顺两关系; ②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③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2000年以来,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年均增长 达35.3%,但职工工资增长只有14.1%。 现象: 企业职工工资增速远低于企业利润增速,劳动报酬增长和 劳动生产率提高不同步。 本质: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 解决:①促使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理顺两关系。 ②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③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材料一:工资薪金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从2006年的1600/月提高到2011年的 3500/ 月 ,纳税人数由8400万人减至2400万人,有6000万人将不再需要缴纳个税。 通过税收调节材料二:1.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十二五”期末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 2.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养老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3.发展企业年金 和职业年金,发挥商业保险补充性作用。 4.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十二五” 通过社会保障调节 期末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医保基金支付水平达到75%以上,明显扩大对个人 实际住院费用报销支付的比例。再分配调节机制通过转移支付 材料三:财政支出中除工资性支出之外的部分,主要是转移性支出,也称为转移 距,促进社会公平 支付,转移支付体现的再分配,是典型的财政分配“取之于民”时侧重“抽肥” 之后,“用之于民”时侧重“补瘦”的再分配,既有对欠发达地区的扶助和支持, 也有对社会成员中一部分低收入和困难人群的直接扶助与支持。重点包括进一步 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特别是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的财力支持; 加大教育、就业、扶贫开发等支出,教育要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 倾斜;还要加强对困难群体救助和帮扶,要求健全城乡低保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 补贴制度,完善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等等。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 下列属于再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的是:A、对个人工薪所行实行超额累进税率B、调整企业增值税率C、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D、提高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 E、加大向低收入群体、落后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F、扩大财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和农村民生工程支出 G、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H、国家财政全额支付农民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 I、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我国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的比重现象: 居民收入在再分配中呈减少趋势,政府和企业的收入呈增加 趋势。 本质: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 解决: ①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的比重; ②要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 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 ③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 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如何理解效率? 1、效率的含义产出效率=投入(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资源的节约2、提高效率意义社会财富的增加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如何?1.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 (1)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社会公平的逐步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 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没有效 率为前提和基础,对公平的追求会导致平均主义和普 遍贫穷。 (2)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只有公平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 者发展生产、提高效率的积极性。2.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 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兼顾)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 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 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要将 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 人民。 2.(两个既要、也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反对平 均主义,也要防止收入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也 要提倡奉献精神。 3.(鼓励、倡导)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 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下列属于再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的是:A、对个人工薪所行实行超额累进税率B、调整企业增值税率C、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D、提高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 E、加大向低收入群体、落后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F、扩大财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和农村民生工程支出 G、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H、国家财政全额支付农民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 I、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探究:近五年来,某公司的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1%左右, 企业利润平均每年增长20%左右;与此同时,企业职工的 工资增长缓慢,平均每年增长5%左右。 如果上述趋势发展下去,会给该公司和职工带来什么不利 影响? 职工工资的增长低于劳动生产率(企业利润)的增长, 不利于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 利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从而不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 再分配上 缴 形 预 用 成 财政 算 财政 于 国家 收入 支出经济建设企 业 经 营 纯 收 入税收科教文卫 行政国防社会保障 初 主要 留 形 用于 次 企业 给 成 企业 企业基金 扩大再生产 提留 分 再分配 配 工资 奖金发 给 形 成 个人 工人 收入 主要 用 用于 个人 于 购买 消费 服务 用 缴 于 纳 高收入 个人所得税 社会保障等再分配 我国的收入分配原则――提高效率、促进公平含义公平关系正确处理意义 措施含义效率意义 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 效率,又要促进公平。具体措施: 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 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 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 富的同时,提倡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 富。 判断:我国公有制经济范围内的按劳分配体现了公平,忽略了效率;按生产要素分配则体现了效率, 忽略了公平。――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都体现了“提高效 率与促进公平”的统一。按劳分配公平的表现 效率的表现共同劳动、平等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各种生产要素机会均公平的表现按生产要素分配等、公平,规则平等参与分配 生产要素按贡献 参与分配效率的表现 2.日,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1 年前三季度,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01 元,同比名义增长13.7%;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 5875元,同比名义增长20.7% 。城乡绝对差距 10426元,城乡收入经为2.77:1。这是自2022年以 来,城乡居民收入比首次回落到3:1以内。我国城 乡收入差距正在缩小。 你是如何认识材料所反映现象的经济意义的? (1)材料反映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长,且城乡 收入差距逐步缩小。 (2)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长有利于提高城乡居民 消费水平,落实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方针,促进经济 增长。 (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有利于提高我国的总 体消费水平;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激发劳动者积极性 和创造性,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4)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推动国民经 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注:“十一五”期间,我国GDP、财政收入、城 镇居民收入、农村居民收入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 11.2%、21.3%、9.72%、8.86%。 材料二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要深入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 活新期待,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保障和 改善民生,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请描述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并结合材 料二从收入与分配角度说明怎样才能使发展成果 惠及全体人民。 经济信息: “十一五”期间我国GDP、财政收入、城乡居 民收入都在快速增长。其中,GDP和财政收入 的增幅总体上快于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居民收 入增长相对缓慢;(1分) 年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幅一直高于农 村,至“十五末”,农村增幅超过城镇。(1 分) 这表明我国经济较快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提高, 统筹城乡发展取得重大进展。(1分) 措施:(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 存的分配制度。 (2)要坚持提高效率、促进公平的原则,走共同地富裕道路。(3)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特别是要着力提高入,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4)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政府要加强对收入分配的调控,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 38. (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 ,1978 年我国职工工资总额为568.9亿元 ,2009年达到 40288.2亿元;职工平均工资由1978年的615元增 加到2009年的32736元。 材料一 在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收入分配中的 一些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 2009年,我国的最低工资是我国人均GDP的25%, 世界平均为58%;我国最低工资是我国平均工资的 21%,世界平均为50% 我国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再分配中的 比重分别如图8、图9所示
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 并结合经济生活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14 分) 问题: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最低工资在人均GDP中 占比低,在平均工资中占比低,最低工资水平偏低。 居民所得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占比呈减少趋势,政 府和企业所提占比呈增加趋势,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 合理。 对策: 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职工工资和居民收入的 正常增长机制;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促进社会公平。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山东省委、省政府将进一步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努力 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9是山东省“十五”末、“十一五”末、 “十二五”末(发展目标)的地区生产总值构成图。 材料二: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山东 省政府将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提高高科技创新能力,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为实 现“十二五”末的产业发展目标奠定良好的基础。(3)材料一反映了那些经济信息?据材料一、 材料二,分析为实现“十二五”末的产业发展目 标,山东省政府的各项措施所蕴含的经济生活道 理。(11分) 信息: 第一二产业比重逐步下降,第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道理: ①财政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之一,具有 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②劳动者在生产力发展中其主导作用,加强人才队 伍建设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 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有利 于推动技术进步和生产力发展; ④消费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一个新消费热点的出 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2013江苏单科,35,节选)材料二 基尼系数是衡量收入分配公 平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来说,基尼系数下降,意味着收入分 配趋于公平。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8年我国的基尼系数 达到最高点0.491,以后开始逐步回落,2012年降为0.474。2008年 我国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如图2所示。 根据材料二,从图2中选取三 个点连接起来表示我国2012年 的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同时, 从下表中选取两项能够使我国 基尼系数下降的政策,并说明 理由。(6分)注: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和绝对公平曲 线之间的面积为A,与绝对不公平曲 线OPQ之间的面积为B,基尼系数=A/ (A+B)。
①提高最低工资标准②实施宽松的货币政 策 ③推进城乡居民养老 保险全覆盖 ④对新兴产业提供资 金支持 ⑤出台措施增强企业 创新能力保证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 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 公平的重要举措。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 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 保障)
思想政治 必修1 经济与生活 专题3 收入与分配 第1讲 个人收入的分配 复习复习隐藏&&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专题三考纲解读考...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复习学案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课堂设计)
高中政治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本课 总结学案 新人...师说系列2012届高考政治[必修1]一轮复习讲义:3.7 个人收入的分配 隐藏&& 第...例 3(2010? 北京文综) 按收入高低把总人口等分为高、中、低三组,如图所示...2017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练习:必修一 第三单元 课时1个人收入的分配_高三理化生...截至 2015 年 8 月 16 日,今年全国共有北京、天津、山东等 14 个省市确定...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教案:必修1 第7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_高二政史地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第三单元 第7课一、考纲要求: 收入与分配 个人收入的分配 1、我...2012 版政治一轮精品复习学案:3.7 个人收入的分配(必修 1) 【高考目标导航】...【答案】D 9、 (2010?北京卷高考)33 按收入高低把总人口等分为高、中、低...必修一第七课个人收入分配(填空)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高治一轮复习 必修一《经济生活》 高中政治一轮复习必修一《经济生活》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一....2015届高三政治一轮总复习限时特训:必修1 第7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限时规范特训一、选择题 1.坚持与完善绩效工资制度是事业单位工资...南开中学内部资料政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_高一政史地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专题三考纲解读考纲内容 能力要求 收入与分配 考向...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opyright &copyright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图文】政治必修一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政治必修一
上传于||文档简介
&&政​治​必​修重​点​!
大小:1.07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政治必修一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2)
政治必修一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2)
学习啦【政治备考】 编辑:焯杰
  二、非选择题
  26.材料一:国际上,经济学家们通常用基尼系数来表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财富分配状况。这个系数在0和1之间,&0&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没有任何差异;&1&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社会财富过度集中在少数人群中。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一般发达国家的基尼系数在0.24到0.36之间,美国偏高,为0.4。中国大陆和香港的基尼系数都超出0.4。2007年,中国的基尼系数达到了0.48,最近3年,我国基尼系数不断攀升,接近0.5。收入分配领域的很多问题,已引起老百姓的不满。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维持在3.3倍左右,行业间差距最高达到了15倍之多;10%的最高收入户与10%的最低收入户人均收入相差20多倍,少数金融国有企业 高管的年薪水平是社会平均工资的100多倍,而个别企业高管的天价薪酬是社会平均工资的2000多倍。
  材料二:日,据人民日报报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苏海南在谈到导致当前收入分配不合理、贫富差距拉大的根源时说,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等环节不合理造成的制约和影响。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不合理放大了由生产力不平衡、自然资源等客观条件形成的收入差距,成为收入差距不合理的主要根源。二是经济社会体制存在弊端的影响和制约。经济社会体制存在的弊端进一步恶化了收入分配的突出问题,扩大了不公平的收入分配差距,成为收入分配不公平的深层次根源。三是收入分配体系不健全问题的制约和影响。收入分配体系涉及一次、二次、三次分配领域,时至今日,该系统还存在不少缺陷。收入分配体系不健全是造成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直接原因。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结合材料为解决收入分配不合理、贫富差距拉大提供几点建议。
  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5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2009年中央决算报告时指出,2009年,中央财政收入35915.71亿元,比2008年(下同)增加3235.15亿元,增长9.9%,完成预算的100.2%。从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505亿元,中央财政使用的收入36420.71亿元。中央财政支出43819.58亿元,增加8431.02亿元,增长23.8%,完成预算的99.9%。中央财政收支相抵,赤字7500亿元,控制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批准的数额之内。2009年末中央财政国债余额60237.68亿元,控制在年度预算限额62708.35亿元以内。
  总体上看,中央财政各项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汇总以上各项支出,2009年中央财政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住房、文化方面的民生支出(包括中央本级支出和对地方转移支付,下同)合计7422.56亿元,增长31.7%。如包括环境保护、交通运输等方面涉及民生的支出,中央财政实际用于民生的投入还要更大一些。
  (1)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结合实际分析说明2009年我国国债增多,财政出现赤字的合理性。
  (2)2009年中央财政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住房、文化方面的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较大,这样做有何经济意义?
  28.材料一:日,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中,人们广为关注的房产税、资源税、环境税等悉数亮相。同时,预算管理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地方政府财政风险防控机制新提法的出现,都在告诉我们,财税体系的改革之船正在破浪前行。
  材料二:日,据中国新闻网消息称,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研究员白景明介绍我国财税体制改革时说,根据&十一五&规划,近年来我国逐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系。随着改革的推进,我国的财税体系不断地得到完善,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资源税、房产税等六大税种改革,进一步完善了政府的收入筹措制度。同时,从今年税制改革的安排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税制改革正朝着三大目标前进。&一是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是税制改革要有效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材料三:日,据经济参考报报道,2009年,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平均毛利润为29%,净利润不到20%,从利润情况看,并没有比其他行业高出许多。但通过多种手段避税漏税后,利润提升空间巨大。房地产项目纳税主要有两大块:一是5 .5%的营业税;二是33%的企业所得税。而开发商可通过多种手法避税漏税:一、利用房屋预售收入定义不准确避税。二、应纳税所得额计算方式存在缺陷。三、对项目销售环节交纳的所得税,不少开发商采取&拖&的办法。四、税务部门和国土、规划部门缺乏有效配合。
  (1)运用财政与税收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我国进行财税体制改革有何必要性?
  (2)阅读材料三,运用税收有关知识为解决材料中房地产企业偷税漏税的问题提供几点合理化建议。
  政治必修一第三单元测试题答案
  1.C 2.D 3.A 4.B 5.A 6.D 7.A 8.B 9.C 10.B 11.D 12.C 13.C 14.A 15.B 16.B 17.C 18.B 19.C 20.A 21.C 22.C 23.B 24.C 25.D
  26.(1)材料反映了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收入分配不公,社会财富过度集中于少数人群中。居民收入差距程度高于多数国家,违背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2)①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增加社会财富。②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节经济结构,促进经济资源的合理利用。③改革经济体制,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打破体制束缚,为公平的收入分配创造条件。④建立健全收入分配体系,改革收入分配制度,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合理处理好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要加强对收入分配的调整,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规范灰色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强化个人所得税等税收的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努力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⑤要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实施工作集体协商制度,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⑥企业应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在盈利增长的同时,要提高职工工资水平,为职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促进职工收入增长。⑦劳动者要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增加收入,增强权利意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7.(1)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财政收支完全相等的情况通常是不存在的。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属于财政赤字。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世界经济衰退,我国国民经济增速下滑,经济发展滞缓。为了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国家需要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拉动经济发展,财政资金不足时,通过发行国债,筹集收入,为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服务。
  (2)①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②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③有利于提高劳动者劳动积极性,提高生产力水平,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28.(1)①进行财税体制改革是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要通过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基本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②财税体制改革是充分发挥财政与税收作用的客观要求。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有利于发挥财政税收的作用。③进行财税体制改革有利于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①国家要不断完善税收政策,制定合理有效的税收法规。②加强对房地产行业的监管,完善监控措施,减少房地产业偷税漏税机会。③加大对房地产企业税收征缴力度,打破房地产行业的暴利属性。④税务部门和国土、规划部门等要密切配合,加强协调,减少房地产企业偷税漏税的漏洞。⑤房地产企业应该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依法履行纳税义务,提高纳税意识,做到自觉诚信纳税。⑥加大新闻媒体等社会舆论的监督,鼓励公民积极参与,以主人翁的态度关注企业的纳税和国家的征税,切实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政治必修一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相关文章:
本文已影响 人
[政治必修一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2)]相关的文章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683人看了觉得好
1032人看了觉得好
1262人看了觉得好
【政治备考】图文推荐
Copyright & 2006 -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啦人事考试网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