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紫砂文化,请关注新浪,-天涯明月刀樱花树苗树苗的博客,并留言

紫砂壶大师名单,只此13位!及印款
13位紫砂壶国大师名单及印款&
紫砂壶大师名单:
顾景舟(1988)、蒋 蓉(1993)
徐秀棠(1993)、吕尧臣(1993)
汪寅仙(1993)、徐汉棠(1997)
谭泉海(1997)、李昌鸿(2006)
周桂珍(2006)、顾绍培(2006)
鲍志强(2006)、曹亚麟(2012)
曹婉芬(2006)
1,顾景舟
  原名景洲。别称:曼希、瘦萍、武陵逸人、荆南山樵。自号壶叟、老萍。宜兴紫砂名艺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当代七大紫砂老艺人之一。。18岁拜名师学艺。三十年代后期至上海制壶仿古。54年进入宜兴蜀山陶业合作社。56年被江苏省政府任命为技术辅导,带徒徐汉棠、高海庚、李昌鸿、沈遽华、束凤英、吴群祥等人。一生三次参加全国工艺美术代表大会,在港、澳、台、东南亚影响特大,被海内外誉为“壶艺泰斗”,作品为海内外各大博物馆、文物馆收藏。
  女,别号林凤,江苏省宜兴市川埠洛林人。当代七大紫砂老艺人之一,1995年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蒋蓉的作品在中国紫砂工艺史上技术精湛,生动具真,别树一格,成为中国紫砂工艺史上第一位女工艺美术大师,曾任中国美术学会会员、中国工艺设计协会委员、江苏省工艺美术协会名誉理事。蒋蓉作品曾在全国工业会议上评为“特等奖”,并为周恩来总理出访东南亚等国家制作礼品。1956年,江苏省人民政府任命她为紫砂工艺“技术辅导”,这在当时历史情况下是工艺界的一种最高荣誉和待遇。
3,徐秀棠
  生于江苏宜兴蜀山紫砂世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54年拜紫砂陶刻著名老艺人任淦庭为师学习紫砂陶刻,1955年1月随师父进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紫砂工艺厂前身),1958年参加轻工部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举办的“中国民间雕塑研究班”,结业后转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坭人张”张景祜工作室学习彩塑,1959年回紫砂工艺厂从事陶刻陶艺创作,主攻紫砂雕塑,1993年与日本陶艺家高桥弘先生合作组建长乐弘陶艺有限公司。
4,吕尧臣
  江苏宜兴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首届“当代名窑”评选活动专家评审组成员。吕尧臣数十年潜心紫砂壶艺,师从壶艺大师吴云根,后又得朱可心、顾景舟等大师的指导,先有“吕竹”之称,后博采众长,大胆创新,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吕氏壶艺”。其开宗立派的“吕氏绞泥”技法,改变紫砂陶艺原有的内涵和形式,被誉为“壶艺魔术师”。其艺术“包前孕后”,中西合璧,作品风格古典而又浪漫,是传统紫砂艺术在20世纪突起的又一奇峰。
5,汪寅仙
  女,宜兴丁蜀镇人,高级工艺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宜兴紫砂文化艺术研究专委会顾问。1956年考入宜兴紫砂工艺厂,先后师从吴云根、蒋蓉、朱可心、裴石民等名家,1973年进厂研究所,得顾景舟大师指导,1976年至1977年,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举办的“日用陶瓷美术设计培训班”进修,1989年她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2006年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民间艺术文化杰出传承人。
6、徐汉棠
  江苏宜兴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48年初中毕业后即跟随父母学艺,于五十年代初即拜当代紫砂泰斗顾景洲为师,为顾老师第一弟子。年入中央工艺美院进修。他富有艺术天才,功底扎实,善复制传统产品,也精于创新,工艺造型独具匠心,以冰裂纹装饰见长,作品似冰如玉,尤善作各式微型小盆,每有手迹,均称“汉棠盆”,为上海盆栽界珍藏。
7,谭泉海
生于江苏宜兴和桥镇,自20世纪50年代随着著名老艺人任淦庭学陶刻,在长期从事陶刻装饰工作中,细细揣摩曼生三刀法、板桥郑书风,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曾任宜兴市人大副主任。第七、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font COLOR="#40年生于江苏宜兴,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宜兴紫砂文化艺术研究专委会会员,现宜兴方圆紫砂工艺有限公司专事壶艺创作。1955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先师承先辈朱可心、后又随学艺,一度承著名艺人及教泽,技艺功底全面扎实。1958年任紫砂工艺班“小辅导老师”,培训青年艺徒。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受上级委派,到农村培养了一大批农民紫砂壶艺工作者,促进了紫砂壶艺的普及。&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1955年10月考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工艺班,与夫人沈遽华均为顾景舟在紫砂工艺厂的第一代入室弟子。1958年起任紫砂工艺厂技术辅导、车间主任、技术科长等职。1984年,由他设计、沈遽华制作的《九头竹简茶具》获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金质奖;1986年《丙寅大吉》组壶(合作)获全国陶艺评比一等奖;2001年创作的《青玉四方》茶具获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2002年新作《母与子》方壶获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华艺杯”银奖,同年《一衡茶具》(九件)获中国轻工联合会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
10,周桂珍
  女,生于宜兴丁蜀镇,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58年进入紫砂工艺厂,在紫砂大师王寅春、顾景舟的带领下,学习紫砂成型的基本技法和知识。周桂珍擅长光素器,她认为,一件好的东西,不用加任何修饰就能看出它的自然美,才算最高境界。她匠心独运的手法和艺术处理,使其作品既形神兼备,又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超乎前人地达到了和谐统一。作品风格造型典雅、线条流畅、色泽甜美、儒雅大度而极富现代气息。
11,顾绍培
  生于陶业世家。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58年进宜兴陶瓷中学学习,进厂後,师承陈福渊老艺人,後又得工艺美术大师顾景舟悉心提携,长期授教,在紫砂事业中耕耘了四十余载。深研诸名师技法,集各派之精华,融艺术个性于一体。曾多次赴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学术交流与技艺表演。
12,鲍志强
  字乐人,生于江苏宜兴,室号“醉陶斋”。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1959年进厂从师谈尧坤、范泽林学习陶刻,1962年又转师老艺人吴云根门下学习制壶技艺。1965年得著名陶刻家任淦庭先生教泽,从事陶刻创作,1975年进修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艺术系,后致力于紫砂艺术的创作研究。善设计制陶,尤擅陶刻装饰,对书法、绘画、篆刻、紫砂史等方面均有独到研究,作品集紫砂陶造型设计和制作,陶刻装饰诗、书、画于一体的表现形式,注重以文化主宰紫砂艺术的设计思路,形成了鲜明的个人艺术风格,在紫砂艺林中别树一帜。
13,曹亚麟
  字希之,居淘美苑。早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设计专业。2012年10月被工信部授予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1981年到宜兴紫砂工艺厂工作,专业从事紫砂陶艺术创作工作。现在中国紫砂博物馆专业从事紫砂陶艺术的创作和研究。多年来创作了许多紫砂陶艺作品,撰写了多篇学术论文。其中有许多作品和论文在海内外多家杂志和刊物上发表,多件作品被海内外文化机构及博物馆收藏。作品两次入选日本美浓国际陶艺展,获得国际陶艺展一等奖;多次在中国最权威的展评会“全国陶瓷艺术创新评比”中获奖;多次在重要国家级艺术作品展中获得金银奖。
更多紫砂文化请垂询实体店【久民轩】
联系我们:电话8&&手机:、
陶宝店【久民轩】:
或关注新浪官方微博: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朱石梅(朱坚)名坚与“石某摹古”紫砂壶
朱石梅(朱坚)名坚,字石某,首创锡包砂壶&。擅长金石书画,是略晚于陈鸿寿与杨彭年合作的文人。他的装饰书画格调高雅,金石韵味浓厚,刀法遒劲。&善画墨梅、人物、花卉、篆、隶、行、楷均劲逸风致,尤精铁笔,着有《壶史》一书。他创制了紫砂胎锡质壶,工艺复杂,艺术感强,属高品位茗具。&
 &&&嘉慶、道光間(&)人。字石梅,一作石楳,又作石眉、石某。山陰(今浙江紹興)人,生卒不詳。與沈存周齊名,以精錫製成茗壺,作砂胎錫壺,為其創製。工鑑賞,多巧思,能畫,善墨梅,具蒼古之致,兼長人物花卉。篆、隸、行、楷,均勁逸有風致。尤精鐵筆,竹、石、銅靡不工。著有《壺史》,嘉、道以來名士題詠殆遍。清?蔣茞生《墨林今話續編》︰「朱石梅堅,山陰人,工鑑賞,多巧思。沙胎錫壺,是其創製。著有《壺史》一冊,嘉、道以來,名士題吟殆遍。」民國?談溶《壺雅》續(《國學論衡》1934第四期)︰「朱石梅(堅)以壺錫名於時,間作砂壺,亦殊精雅。夢園藏其“**笠樣”一壺,用陳曼生銘,而署石梅款,把下有“彭年”二字小印,底有“有味無味齋”印。夢園云︰由徠以茶事名齋者,罕有若是之典雅。」朱堅卒年七十餘。&
一、清朱石梅石瓢壶
在2013年12月4日北京保利2013秋季艺术品拍卖会《茶熟香温——紫砂茗具与金银汤沸》专场上拍朱石梅制珊林铭六逸尊兄“石鼓”锡包紫砂胎壶,紫砂胎底内钤“石某摹古”阳文篆书印款,在红木柄上嵌银丝刻有“古韵阁摹古”及兽面南京博物院收藏了“道光己酉春,行有恒堂主人制”,&钤“石梅摹古”的紫砂柱形方壶。
南京市博物馆收藏有“己丑小春月”(道光九年)朱石梅与杨彭年合作的那件斛形方锡壶。&
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一件朱坚梅花诗句锡壶,圆形短颈鼓腹,扁平短嘴,嘴镶小铜片。墨绿色玉盖钮,清白玉柄。盖有篆文“石梅”小长方印一枚。壶身刻梅花图,另面刻诗:“冰作肌肤玉作神,一枝消受十分春。瑶台若问三生事,如此风姿有几人。”款署“石梅”及长方印“朱坚”。底刻楷书“嘉庆庚辰竹林居士藏”两行。&
上海博物馆藏有朱石梅一件虚盖石瓢壶。高84mm,口径81mm。壶身铭:梅花一瓢,东阁招邀。琴舫先生清玩,石梅制。底印:道光十有九年石梅监造。
纹。此壶即为朱石梅与许梿合作
更多紫砂文化请垂询实体店【久民轩】
联系我们:电话8&
陶宝店【久民轩】:
或关注新浪官方微博: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豫丰”紫砂壶与“豫丰”陶瓷公司
位于宜兴蜀山南街的“豫丰紫砂陶器店”旧址
为清末至民国紫砂陶器店号。为明正德时宜兴籍四川参政吴颐山嫡传后裔,世居蜀山南街的吴同构其父吴启南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所开,吴启南精通壶艺,是紫砂巨子。其母也是做坯能手,又因家境殷实是地方绅士,因而既有能力又有条件创办“豫丰”陶器公司。早期所用印款为“鼎裕”,用竹刀所鑴刻。民国始用店号印款“豫丰”,印款为葫芦图案,中间有“豫丰”二字,并有“豫丰”满汉两种字体并用的款识。豫丰壶印款,早期为花边二龙戏珠,中间是满汉两种文字的阳文方印。盖上钤葫芦形豫丰楷书阳文双印。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后,壶底印文中的满文被去掉,仅仅保留汉文豫丰二字,也有天津老商铺定制的。豫丰壶均为传统的海寿星壶,还有鹅蛋壶、蛋包壶等几种。其中寿星壶的造型既古朴大方,又非常实用,是清末民国时期较为普及的品种。豫丰紫砂陶器店至抗战年间在吴同构手中败落。
豫丰陶器公司的建立,开创了宜兴紫砂由家庭作坊转向工厂化的先例,促进了紫砂壶业的发展。之子吴同构也是紫砂名手,承父业后,由于吴家生活优裕,疏于经营管理,豫丰陶器公司逐渐中落,“豫丰”壶退出市场,逐渐被“福康”壶代替。“豫丰”壶印款早期多为花边二龙戏珠,中间是满汉两种文字“豫丰”阳文方印,盖上钤葫芦形“豫丰”楷书阳文双印。辛亥**后推翻清王朝,壶底印文中的满文去掉,仅仅保留汉文“豫丰”两字。
早期“鼎裕”刻款及“豫丰”盖款
&&&&&&&&&&&&&
豫丰满文款
更多紫砂文化请垂询实体店【久民轩】
联系我们:电话8&
陶宝店【久民轩】:
或关注新浪官方微博: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晚清紫砂八大家之邵赦大
邵赦大邵赦大(也有作邵大赦),清道光至同治年间人。名邵权寅,出生于宜兴川埠邵家,为大彬弟子邵文金、邵文银的后人。悉心钻研杨彭年技艺,所制竹段、梅桩、风卷葵诸式,时人争购。邵赦大于光绪十五年(
年)创立权寅陶器店,店号印款为“权寅赦记”。邵赦大先制壶,后经营,所用印款为“权寅赦记”四字楷书方正回纹边框印,自制壶盖有邵赦大作者印,订制壶只在壶底有“权寅赦记”章款。常用印章有:赦大、赦记、权寅赦记等。梅桩,是邵赦大的拿手花货。自从清乾隆后梅桩造型的贴饰工艺广为流行,清中期最为出名的花货艺人既是著名紫砂大家杨彭年的妹妹杨凤年,其次就是邵赦大。清中的花货不象清初项圣思、陈鸣远那样地活像,也不象民国货那样的逼真,而追求一种紫砂堆塑所具有的特殊美。
40,邵大赦弦纹扁壶
15,000-20,000
41,邵大赦制紫泥福禄寿壶
-宽17.5cm RMB 47040
-壶盖钤楷书阳文款“赦记”。
&&-此壶选泥细腻,砂质有道光时期特征,壶身呈桃形,身筒饱满,以枝蒂作壶流、壶柄、壶钮,并贴桃叶数片,仿生逼真,钮上塑一小猴,寓意“封侯祝寿”,祥瑞吉庆。
42,邵大赦制段泥湖石纽提梁壶
宽16.5cm & &
& &RMB 145600
43,邵大赦制紫砂竹节笔筒
-筒身“赦记”楷书印记,底面“权寅赦记”篆书款。
-高9.8cm RMB 67200
&&-此件笔筒以竹段为筒身,取四节竹段,呈节节高升的形态。筒口沿饰一圈回纹,底部一圈管钻小圆圈,一面贴饰竹枝及竹叶,古朴秀雅。整器包浆古旧自然,乃紫砂文房佳器,颇为罕见。
44,邵赦大-四方束腰紫砂壶
高:10.5(厘米),盖印:赦记
,把下印:邵,底印:权寅赦记。&&&
更多紫砂文化请垂询实体店【久民轩】
联系我们:电话8&&手机:、
陶宝店【久民轩】:/
或关注新浪官方微博:
天涯树苗的博客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涯明月刀树苗怎么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