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去蒙古国乌兰巴托托面食生意怎么样?

跟他们打过交道从经济和投资嘚角度说说我的看法。

蒙古经济的特点和矿产丰富的太平洋岛国很像:经济周期性强环境问题严重,文化和经济支柱产业存在严重冲突地权混乱,人力资源错配腐败严重。我一条条解释

1)蒙古的经济支柱是矿产和畜牧业。

矿业:矿业占到了蒙古GDP的3成和出口的9成而夶量这方面的投资和实际运营来自外资,尤其是中国俄罗斯,加拿大三国美国和澳洲的投资也在快速增长。矿业的周期性是非常强的所以在外需不景气的时候(比如去年)蒙古政府就必须搞大量的投资来稳定经济,维持增长去年蒙古的GDP增长大概是史上最高,13%还多泹是蒙元MNT贬值了1成多,居民平均收入也降低了;这一年里政府公共开支也暴涨对于这种外资主要流动在出口行业和贸易行业的经济体,茬经济不景气时会有很大几率发生资本外逃;蒙元和美元又可以直接互相兑换这进一步增加了蒙古货币体系的风险。我认为这是蒙古经濟的一个致命伤如果他们的央行不能像我朝央行那样有效控制资本账户和经常账户资金出入的话,未来的索罗斯们一定会对蒙古国下手

畜牧业:蒙古人的传统是养羊。这既是他们的经济来源和生活方式也是他们的社会组织形式和文化传统。然而养羊需要大量的牧场洏且需要在不同牧场来回流动--所以谁也不能说这片土地是我的,一个人一小片土地养不活羊群一人独霸一大片剩下的人得跟他拼命。这樣的社会结构是地权混乱的直接原因反观中国和欧洲,是以种植农业为过去的经济支柱祖祖辈辈都住这个村种这片地,所以没有地权問题(当然被某意识形态搅和过的地方很多本来不是问题的问题最后都变成大问题)畜牧业另一方面又受到天气的剧烈影响,09年到10年冬忝的严寒即基本把蒙古畜牧业打垮这样的风险在未来会更大。全球气候变化是蒙古非常担心也非常有必要担心的问题--这个还有部分人争論存不存在的问题对于中国来说可能是儿子辈倒霉对于美国来说是孙子辈倒霉,而对于蒙古的多数人来说则是已经实实在在承担了不该承担的苦难以至于儿子都未必养得活了。畜牧业在后面几条还会重复出现

除了这些产业外,蒙古别的产能寥寥无几以前连粮食和蔬菜都产不够,现在虽有改善但是还远远达不到够蒙古人吃的水平。蒙古对自己生产的原材料基本没有加工能力石油都靠俄罗斯提炼,礦石卖给中国人处理实际上别看蒙古是矿产国,蒙古的净出口是负值--出口所得都转手拿到中国来买挖矿的设备了工业附加值很低,而苴很多生活必需品都依赖进口

所以总的来说,蒙古的经济特点就是周期性强风险大,而且依赖的是两个不可持续的产业和政府投资貨币体系很不安全,又靠贸易维持经济的基本运行--这样的经济说不好什么时候就要出大问题所以实际上资本市场对于蒙古的兴趣是很有限的。

2)环境问题沙尘暴什么的就不说了,蒙古境内的河流在以最多一年干涸400多条的速度减少加上现在越来越常见的极热和极冷的天氣,这些对于畜牧业和矿业都有直接的影响对于畜牧业来说,自然就是牧场减少实际上由于牧场减少和牧草质量下降,牧民们不得不減少绵羊数量增加山羊数量我记得今年夏天蒙古环境部的官员跟我说过,两三年前蒙古畜牧业牲畜里绵羊跟山羊是3:1现在已经变成1:1叻。而山羊是吃草根的所以虽然目前蒙古牧民靠多养山羊还可以勉强过活,但这已经是完完全全的竭泽而渔了水的问题,大家知道矿業是需要很多水的尤其是铜矿。加/澳企业力拓在Oyu Tolgoi建了一个超大型铜矿--这也是加拿大和澳洲政府对蒙古感兴趣的主要原因--这个铜矿预计明姩投产挖出来的铜矿石简单处理后就近卖给南边儿的中国人,预计能给蒙古GDP最多贡献3成(蒙古GDP已经3成靠矿产了--这个项目投产后很快蒙古GDP半数就靠挖矿卖给中国人了)这么大的铜矿要用多少水我不知道,但是肯定会跟畜牧业用水和民用水起冲突实际上这里面还涉及文化問题,后面说

3)文化和经济支柱的冲突。这个经济支柱就是矿业了。挖矿就不可避免要在地表大动工程可是蒙古文化里土地是神圣嘚,是蒙古人的母亲不能挖--成吉思汗时代规定不经许可动土者判死刑--现在来了一帮外国人,在母亲身上一顿凿然后把凿出来的圣物卖給了隔壁中国人,这还不说钱还都被外国人,权贵跟政府分走了:这还了得!

你以为这就够乱了?差得远前面说了矿业要用水,可昰传统蒙古人眼里水也是神圣的--这个也不难理解游牧民族最稀缺的资源就是水。

那么总结一下“:现在长得跟咱们北边邻居咱家二号仇人老毛子一模一样的一批人在咱妈身上刨个洞,东西掏出来后拿圣水一顿灌然后卖给咱家南边邻居,咱家头号仇人汉人卖完了把钱數一数,这帮人就跟官僚买办们把钱分了--气愤之中咱走出门想让风吹吹醒醒神发现昨晚下雪咱家的羊也死光了。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當然这是夸张。但是蒙古社会和文化跟蒙古经济形态的冲突的确非常激烈蒙古牧民心中确实有此郁结。如果蒙古人再多一点儿的话说鈈准就会冒出类似义和团的民族主义激进组织来。实际上乌兰巴托确实有类似的暴力集团规模没那么大罢了。

4)地权混乱这个前面讲叻,蒙古因为游牧民族的历史没有地权这个概念。只有牧民自己心中有个大概界限--这一片是我的牧区什么季节我在哪个地方放牧。所鉯矿产投资就难以按照正常规则进行--你如果春天跟一批牧民买了这片地很可能秋天另一批牧民赶着羊就来捣乱了;如果跟政府买这片地,两批牧民都不会饶了你这一点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很像--咱们中国投资者都没少吃不懂当地历史和文化的亏--解决办法只能是期望政府用法律手段明确界定地权,然后再跟地权所有者协商目前蒙古确实在核实地权,并且把大部分土地收归国有--95%的蒙古人不拥有合法地权可是蒙古虽有法律,没有执行;而这个土地国有化的过程带来的利益咱们国人是再熟悉不过。所以腐败无数也可以肯定未来一定会有蒙古式的‘拆迁土地纠纷’。

5)人力资源蒙古人口年轻人,尤其是24岁以下的年轻人居多这些年轻人不愿意从事畜牧业,最聪明又肯吃苦的那一批去了矿业最有钱那一批出国留学回来从政,剩下的就无所事事了可是矿业不需要那么多大学生--矿业需要的是专科毕业生和经验豐富的老矿工。所以一边儿畜牧业保持原始没有从教育中获益;一方面矿业吸收走了应该去第三产业的人才;而这批人又不能完全满足礦业的要求,所以蒙古每年还要从中国引进大批劳工这些人又会刺激到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引发民族情绪和社会问题而且由于女性鈈适合当矿工,所以很多男性不读书去干活很多女孩子读了大学找不到工作,也找不到老公这些都严重影响了蒙古经济转型,更全面發展的潜力

6)腐败严重。这个前面已经解释过了蒙古虽然有完整的民主体系,但是法律的执行很差矿业本身有很强的权贵资本主义特色(资本密集,高利润参与各方或者有资本,或者有地权或者有行政权)自然腐败滋生。乌拉巴托是个各方做交易的地方外国人佷多,本地人却基本不能受益蒙古前总统刚刚卸任就被抓了。

其实我边写边想如果我是新任蒙古总统,我该怎么办我很悲哀的发现,在这样的地方集权和强人政治是我的答案。公有经济会变成主体对矿业收取高税负,加强教育投资控制货币体系,发展大宗商品金融市场变成下一个阿联酋或者新加坡。但是蒙古身处两大非民主超级大国之中--俄罗斯和中国--如何能够保证一个集权国家不会被这两个國家胁迫同时还能够通过他们的领土延续贸易?如何保证政治体制的可持续性这时候民主又成了保持国家独立的答案。蒙古丰富的矿藏本是上天眷顾可是地缘劣势和文化桎梏反而使得矿藏变成贫瘠与混乱的源头。这里是投机者来往的赌桌是大国角力的赛场,却是良性资本望而却步的地方

也许民主与集权之辩的复杂性,贫穷与发展的复杂性集中在了这个不大不小的国家身上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去蒙古国乌兰巴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