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边际成本社会的理解主要内容

关于《零边际成本社会》的“传说”--新华日报
第14版:读 书
| &&&&&&&&
出版&&&|&&&&&&|&&&&&&|&&&
关于《零边际成本社会》的“传说”
  一家之言  美国著名思想家作者杰里米·里夫金,继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中提出“第三次工业革命”主题、“后碳”概念后,再度在新作《零边际成本社会》中提出“零边际成本社会”概念、“协同共享”新经济模式,该书不是对现有经济事物的归纳总结,而是依托现有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变革发展趋势,对未来社会的整体运作模式进行的大胆预测。  在作者大胆浪漫的笔下,社会协同与科技进步将共同打造出“零边际成本社会”,产品边际成本无限降低、市场价格趋近于零,开元、免费、分享、共用成为支持社会运转的主要模式,而收费仅仅成为意外和补充,“零边际成本社会”将取代“资本主义”,更多地改变社会组织运行方式。作者预言,当人类社会由市场机制过渡到共享机制,当新时代崭新的和谐共生生物圈得以建立,人类将收获可持续的富饶,地球资源难以为继的世纪难题将迎刃而解。无疑,这是人类在21世纪最美妙的梦想之一。  然而笔者认为,所谓的“零边际成本社会”更类似于实验室中的科学猜想,可在真空环境下得到实验验证,但市场无法被归置于零缺陷、零意外的实验室之中,而是要根植于广阔的由人组成的复杂社会。而“零边际成本社会”恰恰缺失了一根能够与技术鼎足而立的社会化支柱。  基于人性的自私、企业逐利本性、市场的周期性失衡,在市场仍然动荡、物质财富无法无止境供应,人们的需求未得到普遍满足的情况下,谈“零边际成本社会”仍是一种浪漫主义想象。当下,处于转型期、变革期、飞速发展期的社会充满了乱象,经济领域恰如各种社会怪象的放大镜、哈哈镜。不论将企业包装成怎样兼济天下、普度众生的模样,最有理想的企业家其目的也仍是建立纵横四海、基业长青的商业帝国,而推动社会进步、福泽社群,也都仅仅是实现赢利目标之外的副产品,这些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虽然,依托互联网而形成的免费产品,其适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但在商业领域,所有免费的目的都是为了另一种形式的收费,比如中国读者比较熟悉的QQ、360、百度、微博等,它们免费的目的皆是为了以此汇集人气,从而更好地收费,只是收费的渠道略有不同罢了,企业没有责任义务向社会提供“免费午餐”。截至目前为止,最令企业家头痛的并不是如何免费,而是如何利用免费去更好地收费。收费、创利才是推动企业持续创新、提供丰富多样产品、进而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作者所期待的在社会契约、制度、法律的共同约束下,全社会协同共进,信息无障碍分享、智慧无条件共用、人们循环利用清洁能源,社会产品极大丰富,人们不再为生存而焦虑,全情投入创造与分享之中,这样的浪漫想法怕是超前了数百年。只能说作者的想象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们且听且读且幻想吧,但千万别当真,协同共享的“零边际成本社会”离实现还遥远着呢。
集团 数字报刊: |零边际成本社会的形成与思考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零边际成本社会的形成与思考
&&零边际成本社会的形成与思考(读书笔记)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如何评价杰里米·里夫金的《零边际成本社会》? - 知乎23被浏览2119分享邀请回答---'The Zero Marginal Cost Society', by Jeremy Rifkin---Financial Times4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3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 个回答被折叠()第5页/共6页
大规模经济转型
协同共享有大规模削弱传统资本主义市场的潜力,其速度比很多经济学家预计的要快得多,因为其效率高达10%。《新资本主义宣言》(The New Capitalist Manifesto)的作者和《哈佛商业评论》(Harvard Business Review)的特约撰稿人乌玛尔o哈克 (UmairHaque) 认为,在买入门槛更低的情况下,协同经济具有“致命的破坏性”,因为它能够在许多经济领域削弱本就已经严重不足的利润空间。他写道:
如果被正式称为消费者的人们的消费减少10%,而对等共享增加10%,那么,传统企业的利润率就将受到更为严重的影响……也就是说,某些行业必须转型,否则就会被淘汰。
最近的调查强调,协同共享具有广泛的经济潜力。2012年的一份综合性研究指出,62%的“X ”一代和“千禧”一代被在协同共享中分享商品、服务和经验的理念所吸引。这两代人与“婴儿潮”一代和“二战”一代有着明显的区别——他们更喜欢使用权,而不是所有权。当被要求将共享经济的优势进行排名时,受访者将“省钱”列为首位,接下来是“对环境的影响”、“生活方式的灵活性”、“分享的实用性”和“获得商品和服务的便利性”。就共享经济的主观优势而言,受访者将“慷慨”列为首位,接下来是“感觉自己成为社会中有价值一分子”、“明智”、“更有责任感”以及“成为社会活动的一部分”。
然而,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如果越来越多的商品的生产和分享是免费的,那么,就会失去创新和提供新商品和新服务的动力,因为投资者和企业家无法收回前期成本。在这些经济学家中,大多数人对从交换经济到共享经济的伟大转型感到迷惑。然而,数以百万计的产消者可以在社会共享中免费进
第5页/共6页
寻找更多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零边际成本社会 微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