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有没有直销1-7天的解释问题,不是题目呀,而是内容,怎么去解??有word文档题目的可以发过来吗?!必定重

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应试教育而是应试教育所教的内容!_应试教育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0,508贴子:
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应试教育而是应试教育所教的内容!收藏
如果现在教育的东西不是开根号 几元几次方程 logXXX 作者用了一个“好”字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文章多处提到XXX,这对写XXX有什么作用?中国XX当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这些;
而是如何做人 你理解你的父母吗? 你觉得XX主义有什么优点和缺点?你对XX公司的问题是怎么理解的?你有什么改进的建议…… 你们还会反对应试教育吗?
交大昂立小学英语 培训课程学习咨询中心,课程:青少儿英语,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幼小衔接,托班,青少儿新概念英语,能力提高辅导,中小衔接课程,小学英语 培训课程免费咨询入口
内容没什么问题(除了文科里的同志阶级意识成分外),毕竟根号、方程是必须要了解的,关键在于教的时候是循循善诱、激发想象力还是被考纲牵着鼻子走。
内容本身没什么问题(除了文科里的同志阶级意识成分外),毕竟根号、方程是必须要了解的,但关键在于教的时候是循循善诱、激发想象力还是被考纲牵着鼻子走。
楼主下面举的那些问题在应教下答案肯定也会被限定。
我用了省略号,有很多问题是没有答案的,而我想表达的意思就是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 看谁答得更有创意,更好,择优录取,这样人才自然而然就出来了,即不用复习的考试。
对于一个普通人 你不了解根号 不会解高次方程有影响吗? 从事数学方面的人员 可以自行去读相关的知识啊?不需要每个人都学吧,我觉得一个普通人生活几十年恐怕都不需要解方程,你买菜买东西的时候解过方程吗?你不是工程师不是相关人员大学毕业后甚至不需要大学毕业,你高中学过的高次方程你还会解吗? 呵呵
不可能,特别是那个“XX主义……”,我敢说,只要在,这个问题绝对要严格限制,因为那是他们的核心概念。还有,什么才算是有创意的答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你如何评判谁更优秀?另一方面,不学方程,科学事业怎么办?
你错了,科学不是科学家的专利,科学家不是怪兽,科学是全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
科学事业当然会有相关专业的人氏去学习,难道你以为不教方程,就没人去研究科学了吗?我已经说了 对这方面感兴趣的人自然会去往这方面发展自己去钻研 去读相关的专业,而不感兴趣的你强迫学了 也没用 而且会浪费时间,我也没有说剥夺什么权利,
况且,就凭那些方程 LOG 就跟科学挂钩了吗? 科学是了解为什么要这样解方程,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而不是学习了别人解方程的方法,再去解同样级别的方程。
这样的考试已经出现了,我在上海 有些学校搞的自主招生就是这样的题目,范围涉及非常广,几乎是没有办法复习的,全部都是平时的积累。
vipjr青少年英语小学英语教育,专注于5-18岁口语,听力,阅读,注册即赠免费试听课!全球10000+英美系认证外教真人在线,孩子专属的国际学校!
我从没有说学科学要用现行方式。你说的兴趣问题,我一直在思考,大多数人对科学没有兴趣是不是事情的本质,我认为是人都会思考一些关于宇宙、时间、人生甚至转世等问题,只不过没有很好的延续,要知道这些问题就是科学的哲学传统的根源,说明人都是对这些有兴趣的,我认为原因就在于不恰当的教育,没有把课堂上学到的与自己的这些思考有效结合起来,特别是经过应教体系的洗礼后就产生了厌倦,这样就自然会认为自己没有兴趣。但实际上人都会有这种追求世界本质的欲望。
你到底支持应试教育还是反对啊
当然是反对呀!
额~~~~
很奇怪,为什么说高中学过高次方程呢?高次最高不过二次,这也是高吗?
你就不要这样咬文嚼字了
是不是高于两次根本无关紧要,我和他讨论的是别的问题,高次只是举个例子。
可是根本就没有什么高次,你哪里学到高次方程了?你举例本来就不正确,你再拿不正确的论据取论证有意义吗?
你觉得历史书上可能出现涩会主义的缺点么醒醒吧,教育总是渗透着浓厚的政治气息的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有很多学生认为只要解出题目的答案就万事大吉了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有很多学生认为只要解出题目的答案就万事大吉了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6|
上传日期: 00:35:05|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有很多学生认为只要解出题目的答案就万事大吉了
官方公共微信变故异常--求巧 改变原来的思维角度.根据题目或材料内容的含义.从换一个与众不同的角度提炼观点.使文章有新的角度.巧的立意.如1992年全国高考作文有一位考生这样写到: 读完.且不说毛遂自荐——精英家教网——
成绩波动大?难提高?听顶级名师视频辅导,
变故异常--求巧 改变原来的思维角度.根据题目或材料内容的含义.从换一个与众不同的角度提炼观点.使文章有新的角度.巧的立意.如1992年全国高考作文有一位考生这样写到: 读完.且不说毛遂自荐的胆量.见识和辩才如何.单是一同前去的十九位门客的“说 便值得我们沉思. 中关于十九位门客的言语.仅有三个宇:“先生上. 文中的他们是起村托作用的.读者心目中却是嗤之以鼻.但我以为.三个宇却反映出十九人当说则说的优良品德.他们为毛遂把握时机.当好参谋.关键时刻鼓劲撑腰.比起那些什么都不懂却爱指手画脚的空谈家来.十九人可真是强多了. “毛遂自荐 是一个老掉牙的话题.要善于抓住机遇.要勇于自荐.艺高人胆大.有胆有识的人才能脱颖而出.此文却是从常人极易忽略的十九人着眼.深入开掘.引申推论.提出了“当说则说 的道理.对嫉贤妒能者是一次极好的教育. 【】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22分)谈中国诗钱钟书①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呢?发这个问题的人一定是位外国读者,或者是位能欣赏外国诗的中国读者。一个只读中国诗的人决不会发生这个问题。他能辨别,他不能这样笼统地概括。他要把每个诗人的特殊、独个的美一一分辨出来。具有文学良心和鉴别力的人像严正的科学家一样,避免泛论、概论这类高帽子、空头大话。他会牢记诗人勃莱克的快语:“作概论就是傻瓜。”假如一位只会欣赏本国诗的人要作概论,他至多就本国诗本身分成宗派或时期而说明彼此的特点。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因为也没法“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有居高临远的观点。因此,说起中国诗的一般印象,意中就有外国人和外国诗在。这立场是比较文学的。②据有几个文学史家的意见,诗的发展是先有史诗,次有戏剧诗,最后有抒情诗。中国诗可不然。中国没有史诗,中国人缺乏伏尔泰所谓“史诗头脑”,中国最好的戏剧诗,产生远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以后。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这种现象在中国文化里数见不鲜。譬如中国绘画里,客观写真的技术还未发达,而早已有“印象派”“后印象派”那种“纯粹画”的作风;中国的逻辑极为简陋,而辩证法的周到,足使黑格尔羡妒。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地聪明。③贵国爱伦· 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长诗”这个名称压根儿是自相矛盾,最长的诗不能需要半点钟以上的阅读。他不懂中文,太可惜了。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二三分钟。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当然,一篇诗里不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限制了中国诗的篇幅。可是,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不过,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外国的短诗贵乎尖刻斩截。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④一位中国诗人说:“言有尽而意无穷。”另一位诗人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用最精细确定的形式来逗出不可名言、难于凑泊的境界,恰符合魏尔兰论诗的条件:那灰色的歌曲空泛联接着确切。这就是一般西洋读者所认为中国诗的特征:富于暗示。我愿意换个说法,说这是一种怀孕的静默。说出来的话比不上不说出来的话,只影射着说不出来的话。济慈名句所谓:听得见的音乐真美,但那听不见的更美。我们的诗人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又说,“解识无声弦指妙”。有时候,他引诱你到语言文字的穷边涯际,下面是深秘的静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淡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有时他不了了之,引得你遥思远怅:“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不知”得多撩人!中国诗用疑问语气做结束的,比我所知道的西洋任何一诗来得多,这是极耐寻味的事实。试举一个很普通的例子。西洋中世纪拉丁诗里有个“何处是”的公式,来慨叹死亡的不饶恕人。英、法、德、意、俄、捷克各国诗都利用过这个公式,而最妙的,莫如维荣的《古美人歌》:每一句先问何处是西洋的西施、南威或王昭君、杨贵妃,然后结句道:“可是何处是去年的雪呢?”⑤巧得很,中国诗里这个公式的应用最多,例如:“壮士皆死尽。余人安在哉?”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春去也,人何处?人去也,春何处?”莎士比亚的《第十二夜》里的公爵也许要说:够了。不再有了。就是有也不像从前那样美了。中国诗人呢,他们都像拜伦《哀希腊》般地问:他们在何处?你在何处?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余下的,像啥姆雷特临死所说,余下的只是静默——深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⑥西洋读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我们也有厚重的诗,给情感、思恋和典故压得腰弯背断。可是中国诗的“比重”确低于西洋诗;好比蛛丝网之于钢丝网。西洋诗的音调像乐队合奏。而中国诗的音调比较单薄,只像吹着芦管。这跟语言的本质有关,例如法国诗调就比不上英国和德国诗调的雄厚。而英国和德国诗调比了拉丁诗调的沉重,又见得轻了。何况中国古诗人对于叫嚣和呐喊素来视为低品的。我们最豪放的狂歌比了你们的还是斯文;中国诗人狂得不过有凌风出尘的仙意。我造过aeromantic一个英文字来指示这种心理。你们的诗人狂起来可了不得!有拔木转石的兽力和惊天动地的神威,中国诗绝不是贵国惠特曼所谓“野蛮犬吠”,而是文明人话。并且是谈话。不是演讲,像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但有良心的人全听得见,除非耳朵太听惯了麦克风和无线电或者……⑦我有意对中国诗的内容忽略不讲。中国诗跟西洋诗在内容上无甚差异;中国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如是而已。譬如田园诗—— 不是浪漫主义神秘地恋爱自然,而是古典主义的逍遥林下——有人认为是中国诗的特色。不过自从罗马霍瑞斯《讽训集》卷二第六首以后,跟中国田园诗同一型式的作品,在西洋诗卓然自成风会。又如下面两节诗是公认为洋溢着中国特具的情调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我试举两首极普通的外国诗来比,第一是格雷《墓地哀歌》的首节:晚钟送终了这一天,牛羊咻咻然徐度原野,农夫倦步长道回家,仅余我与暮色平分此世界。第二是歌德的《漫游者的夜歌》:微风收木末,群动息山头。鸟眠静不噪,我亦欲归休。口吻情景和陶渊明、李太白相似得令人惊讶。中西诗不但内容常相同,并且作风也往往暗合。斯屈莱欠就说中国诗的安静使他联想起魏尔兰的作风。我在别处也曾详细说明贵国爱伦·坡的诗法所产生的纯粹诗,我们诗里几千年前早有了。⑧所以,你们讲,中国诗并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中国诗只是诗,它该是诗,比它是“中国的”更重要。好比一个人,不管他是中国人,美国人,英国人,总是人。有种卷毛凹鼻子的哈巴狗儿,你们叫它“北京狗”,我们叫它“西洋狗”。《红楼梦》的“西洋花点子哈巴狗儿”。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每逢这类人讲到中国文艺或思想的特色等等,我们不可轻信,好比我们不上“本店十大特色”那种商业广告的当一样。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在我们这儿是零碎的,薄弱的,到你们那儿发展得明朗圆满。反过来也是一样。因此,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会引导你回到本国诗。这事了不足奇。希腊神秘哲学家早说,人生不过是家居,出门,回家。我们一切情感、理智和意志上的追求或企图不过是灵魂的思家病,想找着一个人,一件事物,一处地位,容许我们的身心在这茫茫漠漠的世界里有个安顿归宿,仿佛病人上了床,浪荡子回到家。出门旅行,目的还是要回家,否则不必牢记着旅途的印象。研究我们的诗准使诸位对本国的诗有更深的领会,正像诸位在中国的小住能增加诸位对本国的爱恋,觉得甜蜜的家乡因远征增添了甜蜜。【小题1】从全文看,“中国诗的一般印象”是什么?作者整体上是运用什么方法得出这个结论的?(6分)【小题2】第③自然段两个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小题3】从文中看,第⑥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的内含是什么?(4分)【小题4】请从文化建设的角度谈谈你对文中“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会引导你回到本国诗”这一话语的理解与启示。(8分)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22分)谈中国诗钱钟书①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呢?发这个问题的人一定是位外国读者,或者是位能欣赏外国诗的中国读者。一个只读中国诗的人决不会发生这个问题。他能辨别,他不能这样笼统地概括。他要把每个诗人的特殊、独个的美一一分辨出来。具有文学良心和鉴别力的人像严正的科学家一样,避免泛论、概论这类高帽子、空头大话。他会牢记诗人勃莱克的快语:“作概论就是傻瓜。”假如一位只会欣赏本国诗的人要作概论,他至多就本国诗本身分成宗派或时期而说明彼此的特点。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因为也没法“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有居高临远的观点。因此,说起中国诗的一般印象,意中就有外国人和外国诗在。这立场是比较文学的。②据有几个文学史家的意见,诗的发展是先有史诗,次有戏剧诗,最后有抒情诗。中国诗可不然。中国没有史诗,中国人缺乏伏尔泰所谓“史诗头脑”,中国最好的戏剧诗,产生远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以后。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这种现象在中国文化里数见不鲜。譬如中国绘画里,客观写真的技术还未发达,而早已有“印象派”“后印象派”那种“纯粹画”的作风;中国的逻辑极为简陋,而辩证法的周到,足使黑格尔羡妒。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地聪明。③贵国爱伦· 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长诗”这个名称压根儿是自相矛盾,最长的诗不能需要半点钟以上的阅读。他不懂中文,太可惜了。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二三分钟。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当然,一篇诗里不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限制了中国诗的篇幅。可是,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不过,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外国的短诗贵乎尖刻斩截。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④一位中国诗人说:“言有尽而意无穷。”另一位诗人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用最精细确定的形式来逗出不可名言、难于凑泊的境界,恰符合魏尔兰论诗的条件:那灰色的歌曲空泛联接着确切。这就是一般西洋读者所认为中国诗的特征:富于暗示。我愿意换个说法,说这是一种怀孕的静默。说出来的话比不上不说出来的话,只影射着说不出来的话。济慈名句所谓:听得见的音乐真美,但那听不见的更美。我们的诗人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又说,“解识无声弦指妙”。有时候,他引诱你到语言文字的穷边涯际,下面是深秘的静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淡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有时他不了了之,引得你遥思远怅:“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不知”得多撩人!中国诗用疑问语气做结束的,比我所知道的西洋任何一诗来得多,这是极耐寻味的事实。试举一个很普通的例子。西洋中世纪拉丁诗里有个“何处是”的公式,来慨叹死亡的不饶恕人。英、法、德、意、俄、捷克各国诗都利用过这个公式,而最妙的,莫如维荣的《古美人歌》:每一句先问何处是西洋的西施、南威或王昭君、杨贵妃,然后结句道:“可是何处是去年的雪呢?”⑤巧得很,中国诗里这个公式的应用最多,例如:“壮士皆死尽。余人安在哉?”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春去也,人何处?人去也,春何处?”莎士比亚的《第十二夜》里的公爵也许要说:够了。不再有了。就是有也不像从前那样美了。中国诗人呢,他们都像拜伦《哀希腊》般地问:他们在何处?你在何处?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余下的,像啥姆雷特临死所说,余下的只是静默——深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⑥西洋读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我们也有厚重的诗,给情感、思恋和典故压得腰弯背断。可是中国诗的“比重”确低于西洋诗;好比蛛丝网之于钢丝网。西洋诗的音调像乐队合奏。而中国诗的音调比较单薄,只像吹着芦管。这跟语言的本质有关,例如法国诗调就比不上英国和德国诗调的雄厚。而英国和德国诗调比了拉丁诗调的沉重,又见得轻了。何况中国古诗人对于叫嚣和呐喊素来视为低品的。我们最豪放的狂歌比了你们的还是斯文;中国诗人狂得不过有凌风出尘的仙意。我造过aeromantic一个英文字来指示这种心理。你们的诗人狂起来可了不得!有拔木转石的兽力和惊天动地的神威,中国诗绝不是贵国惠特曼所谓“野蛮犬吠”,而是文明人话。并且是谈话。不是演讲,像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但有良心的人全听得见,除非耳朵太听惯了麦克风和无线电或者……⑦我有意对中国诗的内容忽略不讲。中国诗跟西洋诗在内容上无甚差异;中国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如是而已。譬如田园诗—— 不是浪漫主义神秘地恋爱自然,而是古典主义的逍遥林下——有人认为是中国诗的特色。不过自从罗马霍瑞斯《讽训集》卷二第六首以后,跟中国田园诗同一型式的作品,在西洋诗卓然自成风会。又如下面两节诗是公认为洋溢着中国特具的情调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我试举两首极普通的外国诗来比,第一是格雷《墓地哀歌》的首节:晚钟送终了这一天,牛羊咻咻然徐度原野,农夫倦步长道回家,仅余我与暮色平分此世界。第二是歌德的《漫游者的夜歌》:微风收木末,群动息山头。鸟眠静不噪,我亦欲归休。口吻情景和陶渊明、李太白相似得令人惊讶。中西诗不但内容常相同,并且作风也往往暗合。斯屈莱欠就说中国诗的安静使他联想起魏尔兰的作风。我在别处也曾详细说明贵国爱伦·坡的诗法所产生的纯粹诗,我们诗里几千年前早有了。⑧所以,你们讲,中国诗并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中国诗只是诗,它该是诗,比它是“中国的”更重要。好比一个人,不管他是中国人,美国人,英国人,总是人。有种卷毛凹鼻子的哈巴狗儿,你们叫它“北京狗”,我们叫它“西洋狗”。《红楼梦》的“西洋花点子哈巴狗儿”。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每逢这类人讲到中国文艺或思想的特色等等,我们不可轻信,好比我们不上“本店十大特色”那种商业广告的当一样。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在我们这儿是零碎的,薄弱的,到你们那儿发展得明朗圆满。反过来也是一样。因此,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会引导你回到本国诗。这事了不足奇。希腊神秘哲学家早说,人生不过是家居,出门,回家。我们一切情感、理智和意志上的追求或企图不过是灵魂的思家病,想找着一个人,一件事物,一处地位,容许我们的身心在这茫茫漠漠的世界里有个安顿归宿,仿佛病人上了床,浪荡子回到家。出门旅行,目的还是要回家,否则不必牢记着旅途的印象。研究我们的诗准使诸位对本国的诗有更深的领会,正像诸位在中国的小住能增加诸位对本国的爱恋,觉得甜蜜的家乡因远征增添了甜蜜。1.从全文看,“中国诗的一般印象”是什么?作者整体上是运用什么方法得出这个结论的?(6分)2.第③自然段两个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3.从文中看,第⑥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的内含是什么?(4分)4.请从文化建设的角度谈谈你对文中“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会引导你回到本国诗”这一话语的理解与启示。(8分)&
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位登山者,在途中遇上暴风雪。他深知不尽快找到避风处,非冻死不可。他走啊走啊,腿已经迈不开了。就在这时,脚碰到一个硬邦邦的东西,扒开雪一看,竟然是个快冻僵的人。登山者犯难了:是继续向前,还是停下来援救这个陌生人?心灵深处翻江倒海之后,他毅然作出决定,脱下手套,给那人做按摩。经过一番按摩,陌生人可以活动了,而登山者也因此暖和了自己的身心。最后,两个人互相搀扶着走出了困境。
  也许不是人人都会碰上这种生死的抉择,但是每个人却常常遇到、见到、听到一些触动心灵需要作出选择的事情。那时,我们大家是怎样选择的呢?又应该如何选择呢?请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2002年满分卷
让选择呈现心灵的珍宝
  人生是由选择交织而成的经纬网,是由选择来按码的天平,孤独与互助,自卑与自尊,听从与自主,怯懦与坚毅……一切都在选择中交锋,又在心灵的选择中尘埃落定。
  因为友情,心灵选择了互助,记得约翰·堂恩在《钟为谁鸣》中写到:“谁也不可能像一座孤岛,在大海中独踞,每个人就似一块泥土联系而成整座岛屿,如果一块泥被大海冲去,欧洲就会缺失一隅,这就如整个海峡。也如同朋友与你自己。”友情让心灵选择了彼此的互助,于是有了“李致新、王海峰协力登遍七大洲高峰”的伟绩。
  因为骄傲,心灵选择了自尊。手捧着三毛的《西风不相识》,感慨万千。在不相识的国度里,面临着异国人对中国异样的眼光,在“用自由换取一对美国夫妇的养女之位而得富贵”与“保存中国人自尊”的选择前,三毛选择了自尊,这是一种不卑不亢的精神的选择,是一种“视富贵如粪土”的民族魂的选择。是的,因为有着龙的传人的骄傲,心灵选择了自尊……
  因为个性的独立,我们心灵选择了自主。个性的独立是心灵选择自主的窗纱而保留的个人的权利与自由,自主是你的空间,装饰它的是独立选择的心灵完美,记得1999年,报纸惊爆一个15岁的少年横扫股市,赚得百万的新闻。这少年便是盖洛普首席顾问丁庭宇之子,他的成功正是由于父亲为培养其心灵选择的独立,放手让他用20万台币去尝试成功。因为心灵选择了自主,才有了不畏前路迷蒙的勇气……
  心灵的选择,往往拌和着割舍的无奈。也许因为你选择了诚信,而舍弃了既得利益;也许因为你选择了道德,而舍弃了金灿灿的奖杯;也许因为你选择了规则,而舍弃了“第一”的宝座……但是心灵的选择,让你在人生的道路口找到了正确的指向标,前面一定会是一奈整饬的胜利之道。
  仰视心灵的选择,你会发现崇高;平视心灵的选择,你会发现淡泊;俯视心灵的选择,你会发现真善美的全貌?
  于是,心灵在黑暗中选择了黎明的破晓……
  于是,心灵在人生中选择了个体的价值……
  在心灵的选择中呈现心灵的珍宝……
本文被评为满分卷的样卷,即50+10=60分。从评卷标准看,“基础等级”中的“一等”的几项要求完全具备,无论是“审题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还是“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文体特征明显”等基础等级的要求均已达到。“发展等级”中,内容的丰富和文采的飞扬,有着明显的优势。同时,它具有语言精警,思辨深刻,内容充实,题旨鲜明的特点。得到满分无可非议。尽管选材不当(15岁少年横扫股市),故意堆砌材料(其实两个材料就够了)的毛病。但是瑕不掩瑜,最后还是凭作文真实的情感,征服了评卷老师。可见,高考作文要得到满分并不难,只要能达到评卷标准的要求即可。
2002年一等卷
  我已走过的人生,犹如一条长街。我所经历的一些事情,犹如长街上的一个短梦。当我沿着时间的走廊向回跑去,沿途我看了许许多多的风景,那不就是我的短梦吗?夜色一点一点弥散开来,梦,开始了……
  小学三年级的我独自伫立在办公室里,周围没有老师,没有同学,因为是老师把身为语文课代表的我叫去批改同学们的语文单元试卷。但此时我一点也不轻松,我紧张地攥着手中的红笔,眼前有自己的试卷,我非常伤心地发现,我竟然只有59分!这真是一个天大的耻辱,我于是想拿起笔在试卷上写下60分。一分之差,谁会去细算呢?一分之差,却恰恰是我的名誉,我语文课代表的尊严。但我迟迟没有下笔,因为,此时我想到了比尊严更可贵的东西诚实。于是我的收藏品中有了一张不及格的试卷。我以此为鉴,拼命努力,不久我参加了区里举行的语文竞赛,获得了第三名。
  初中二年级的我在考场上奋笔疾书,不想,背后有人用笔杆轻轻敲我,然后,一个很熟悉的声音传过来,她是我的后座,一个文静的女孩,也是我最要好的朋友。而此刻,她要求我作弊,给她看两道选择题。只要我稍稍侧过身子,她就能看到我的答案。想想我们毕竟是朋友,每天一起来上学。放学的时候也是手拉手。再说两道选择题也算不了什么,让她占点便宜吧。可是这样行吗?我在心里反复追问自己,如果我成全了她,实际上是把她推向了一个深渊,是实实在在地害她。任凭她踢我的凳子,生气地用笔杆戳我的后背,我也没有侧过身来。我想,我会在考完后帮助她补习,不能因为作弊,而真正失去一个朋友。后来,证明了我的选择使我们成了真正的朋友。
  短梦,还在继续,我看到了一个个在心灵选择了的真我。尽管有些选择是很残酷的,但是,我的收获使我问心无愧。
  如果人生犹如一条长街,我不愿错过这街上的每一处细小的风景。
  如果人生不过是长街上的一个又一个的短梦,我愿把这梦做得生机盎然。
  因为,我已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作为样卷,本文被评为47+8=55分,属一类作文。本文之所以能得这样的高分,不是立意的深刻,也不是描写得生动,更不是构思的巧妙,完全得益于本文有个好标题。标题长街短梦,非常富有诗意,令人赏心悦目。而作文的内容都紧紧围绕着标题的两个方面,不枝不蔓地娓娓道来,使得全文的条理非常清楚。
2002年二等卷
寻找“心”的颜色
  “心”是什么颜色的?或许每个人都会不假思索地异口同声地告诉你:心是红色的。
  的确,一般人从生理科学角度看,每个人的心都是同种颜色的红色。可是,我们若换个角度,从做人的处世原则,从一个人的道德规范,品行品德中,从一个人的理想境界奋斗目标中,我们又可找到许多不同颜色。所以说,并非每个人的心灵也都是同色的。
  从这则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出这个人的心灵是高尚的,在登山中遇到暴风雪,这时已自身难保,生死难寻。每个人在这样的生死抉择中做出不同的决定,特别是当你发现还有另一人处在生死边缘,需要帮助的人时,相信做出的决定也是不同的。可那就得看一个人的心灵是什么颜色的了。若是一个自私的人,他凡事只会想到自己,哪里会管别人呢?所以他的心是黑色的,往往这种人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若是一个胆小的人,生来怕这怕那。自己生死未卜已吓得够呛,哪里还注意别人?没求助于别人已经够“伟大”了,自然也会对那人置之不理,所以他的心是黑偏红。为什么有点红呢?因为他是胆小啊。或许胆大点也会救一下。
  若那是一个贪婪,怕死,小气的人,就更不用说了。没一个人的心灵是红色的。肯定是乱七八糟的黄啊,绿啊,咖啡色等等。
  很庆幸的是,故事中的那个人是一个善良的人。他不顾自己身处险境,毅然决定帮助更需帮助的人,从而不但让自己在寒冷中做了热身运动,获得热量,而且也让那人度过了难关。这样两个人互相帮助,从而走出困境。这时,我不禁想到一句话:好人有好报。
  难道不是吗?两个人的力量总比一个人强。孔子还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个人的力量有限,互相帮助是少不了的。找准心的颜色是重要的。所以每个人都应有颗真诚,善良的心,有颗红心,属于自己真正的,原有的色彩,而不能让自己的处事或过失等来污染了它。
  记住,我们要让每个人的心灵和心的颜色一样,是一种炽热的,红通的,让人感到舒适,温暖的红色。
  同学们,你们都找自己的心灵的颜色了吗?世界是缤纷多彩的,万事万物是五颜六色的,惟独我们的心灵有一种,且只有一种颜色的红色。千万别选错了哦!
本文得分44+6=50分,属二类上作文试卷。从标题看,拟题非常形象,具有较好的质感。但是,这篇文章的形象思维的作用并没有因为题目的亮丽而显示出它应有的风采。如果文章从第三节就心的不同颜色,用形象的内容去表现这些不同的心灵,并阐述不同的心灵,是由不同的人生价值观的选择决定的角度立意,文章的形象感会明显增强,文章的抒情意味会得到加强,作者的主观感受也能得到充分地渲染,最后达到以情动人的目的。
但是,原文却把作文材料做为论据,在命题的材料中论是非曲直,缺乏必要的想像和联想,文章的内容不具体不说,就是这反复“炒作”作文材料也会让人感到没有半点新意。给人留下“虎头蛇尾”的遗憾。但是作者在文章的后三节把议论和抒情较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文章的一个小小的亮点。正是本文语言的这种抒情色彩,使这篇文章得了6分发展等级分。
2002年三等卷
不同的选择,不同的结果
  我曾看过一部电影,叫做《劳拉快跑》,它讲得主要是主人公劳拉去见自己的男友,由于她选择了不同的方式去,产生了许多不同的结果。的确,人们不同的选择,对自己甚至对别人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比如下面这个故事:
  小明从小是个活泼可爱的小孩,他非常开朗,人也很聪明,左邻右舍都非常喜欢他,认为他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为自己的家争光。一次妈妈带着小明去一家超级市场买东西,超市里摆放着各式各样、琅琳满目的商品,有吃的,有玩的,看得小明眼花缭乱,天真的小明还小,还不知道这些东西要用钱买,他随后拿了一包糖果放在了口袋里,跟着妈妈在超市里又逛了一会儿,当他们付好钱准备走出商场时,电子警报器响了,一下了围过来了许多人,这时从人群里走出了一个保安,……
  他径直走到小明的面前,不由分说地在小明身上搜查,当他从小明身上搜出那一小包糖后,更是瞪直了眼睛,破口大骂:“小小年纪,不学好的,竟然学人家偷东西,将来长大了那还不去抢啊!”骂完之后,就自己走进了商店。
  自从小明被骂之后,天天觉得抬不起来,总认为自己是个坏孩子,从小养成了自卑的性格,最后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他慢慢走向小明,蹲下来,轻声问:“小朋友,你是不是拿了什么东西放在口袋里啊?”小明从口袋里拿出那包糖,笑着说:“叔叔,请你吃糖”“小朋友,从商店拿东西是要付钱的,如果不付钱,那是偷,知道了吗?这包糖就算叔叔请你吃,好吗?”
  小明拿着糖,高高兴兴地回到家,从此他知道了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并且养成了乐于助人的习惯。
  同样是一个人,那个保安所作出的选择对一个小朋友会有如此大的影响。同样,那位登山者如果没去救那位快冻僵的人,其结果也许是冻死在山上,因此,当我们面对选择时,记住,自己的选择一定要无愧于自己的良心。
本文为三类作文样卷,得分为36+4=40分。评卷的依据是“语言流畅”,形式有创新,描写较生动。重心放在选择的结果,有游离主题之嫌”。其实,本文的问题是运用类比思维时出了问题。作文材料有“心灵深处翻江倒海之后,他毅然做出决定”和“最后,两个人互相搀扶着走出了困境”相关内容,这些内容只是作文材料的部分内容,并不是作文材料故事的概括。然而,这位考生将局部的内容提取出来,进行类比,形成了“不同的选择,不同的结果”的偏离命题意图的思路,思路的错误导致选材的错误,并进一步导致文章主旨的错误。
从文章的内容看,材料间关系也不合逻辑。另外,同一个人对同一件事,会同时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也是荒谬的,不合逻辑的。作者要表现的是要慎重选择的立意。但是由于选材上的逻辑错误,致使连偏离命题主旨的题旨都没有表现出来。如果说还能得到40分,要归功于作文形式的变化。否则的话,恐怕还要减去10分才是。
2002年四等卷
搀扶着是美的
  互帮互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使华夏儿女心连心、手牵手,它使中华民族繁荣昌盛,它使精神之花开遍祖国大地,它使世界人民向和平与进步迈进……
  朋友有兴趣听我讲个故事吗?我暂讲无妨:一个猎人走进一个大森林去看他前几天设下的陷阱里有没有“果实”,他掀起层树枝向一个很深的洞里张望,他惊喜地发现洞里有一个狼,他欣喜若狂,但忽略了昨天晚上下的一场大雨,地面很滑,他一不小心滑进了洞里,与一只狼同困一个洞,猎人心想这次没救了,那只狼瞪着眼睛大声吼使他毛骨悚然,猎人本能地举起枪向它开火,但猎人知道因天地潮湿他的枪已不好使,也许是上天有好生之德,那只狼竟“狼心发现”,没有向他发起猛攻。一阵对峙之后,两者都冷静下来。猎人发现狼一直使劲地向下挖土,“这家伙还挺聪明的”猎人想,于是猎人就把土堆实增高。没过多久他们就能望见地面了。狼一跳跃窜出了洞。猎人经过挣扎也爬出了洞。当猎人使出浑身解数爬上地面时猛地发现那只狼一直盯着他,他拿起枪恐吓它,但并没有开火。狼的目光变得温和了,快速地跑了,还回头望了猎人一眼。
  猎人和狼死里逃生。
  面对危机狼和猎人都能相互帮助死里逃生,我们人类又何不可呢?
  所以朋友、同学之间生活、学习上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富裕的村子和贫困的村子结对子;发达的地区帮助不发达的地区以取长补短……但是精神文明和法制还不是很健全的今天,互相坑害的例子也为数不少,但是终还是损人害己,所以请你不要做“抛弃将死的陌生的人”的事,为了别人更为了自己。
  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自己努力的同时,还呼吁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发达国家应帮助扶持发展中国家,加强“南北对话”,求得全人类的进步与发展,也是互帮互助的精神的体现。
  有了互帮互助的精神,人与人之间会感到温馨,国与国之间会更加和谐。
本文被评为20分,原因是严重偏题且违背了人们认同的审美心理。作者可能本来想用一个极端的事例,来证明相互帮助的重要性,以达到发展等级深刻的要求。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为什么效果却非常差?原因就是人与狼的互助,违背了最基本的人伦道德,是人们不能接受的一种审美观念。也许是这位考生误把“与狼共舞”当作了“与狼互助”,才会想出这样一个极端的事例。所以,创新不是猎奇,不是对传统观念的全盘否定。一旦误解了创新,这样的问题还会出现,对喜欢“语出惊人”的考生,这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word文档考试题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