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投资自查报告申冤报告有没有网站

近代浦东民间组织的启示
[信息来源:唐国良/文
发布日期:]
清朝末年,浦东大地诞生了两个在上海近代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民间组织,一个是近代上海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李平书于1905年冬创建的浦东同人会(1931年改建为浦东同乡会),另一个是创建于日的浦东塘工善后局。大量史料足以证明,近代浦东有组织的开发建设,是从浦东同乡会与塘工善后局(以下简称塘工局)组建后开始的。对浦东怀有深厚情感的同乡会与塘工局先贤,是浦东开发的先驱,是浦东早期开发的组织者、策划者。&历史贡献:开发浦东卫乡图强 &1843年上海港开埠,当浦西发展为近代都市繁荣城区时,由于黄浦江越江交通等原因,浦东的发展仍相当缓慢。而浦东黄浦江沿岸大量土地,自1853年英商在今塘桥建立第一个码头开始,至19世纪末,洋商的工厂、码头、货栈布局之密,已使浦东沿江几无隙地。外商依仗列强手中的不平等条约,在沿江强行租地的同时,还趁机噬占公地浦西,从而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以李平书、黄炎培、谢源深等一批爱国爱乡又初具近代意识的新型士绅,在“吾浦左人不为自谋,谁为吾谋哉”思想指导下,主动挑起卫乡图强的重担,为浦东早期的开发作出了重要贡献。创办文教――启迪民智,努力提高民众素质。浦东同人会创建后的第一个重大举措,就是发起创办《浦东》报。李平书、张志鹤等通过办报,广造舆论,宣传民众。1907年5月,主持同人会事务的瞿绍伊等又创办《浦东》旬刊。1913年,《浦东》旬刊改为《新浦东》报。该报不仅为广大读者提供信息,了解知识,还定期发表社论,成为启迪民智的一个窗口。而同人会与塘工局在提高民众素质方面作出的最大贡献,是慷慨解囊捐资办学。自1907年同人会元老、“工界伟人”杨斯盛捐巨资建造浦东中学开始,同人会与塘工局的先贤群起参与,先后在浦东各乡镇建造了60多个中小学及职业学校,成为浦东近代教育的奠基者。遍及浦东各地的学校,为促进浦东发展,为培育人才,为青年有一技之长创造了条件。正如黄炎培在浦东大厦落成典礼上所言:“我浦东人要不断地求增进知识的能力;我浦东人要脚踏实地干本分内事;我浦东人要放弃私见和私利,大家团结起来,为大众服务,为国家服务;我浦东人要努力前进,来发挥日新又新的精神。”卫乡护权――清理公地,着眼于外力之抵御。1906年塘工局成立之后的第一件大事,通过清理公地尽一切努力卫乡护权,塘工局谢源深、朱日宣等不畏强权,为了主权,为了清理被噬占的公地浦西,以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与日商三井、川崎,美商合义、美孚,英商太古、亚细亚、开平、耶松、怡和等著名洋商进行严正交涉,最后迫使外商退步,追还了被洋商侵占的公地,浦东绅民为之扬眉吐气。塘工局先贤的义举,来自他们自述的心声:我等生长在浦东这片土地上,看到浦西被辟为租界,主权落于外人之后,浦东虽未开辟租界,而沿江滩地大都已售洋商,窃恐浦江主权悉归外人掌握,因此奋起抗争,力求进步。凝聚民力――实施浦东近代市政建设,发展地方经济。19世纪初,当浦西已成为“十里洋场”的都市时,一江之隔的浦东沿江地区虽码头密布,工厂林立,人口激增,但市政建设十分落后,文化设施几乎空白。浦东塘工善后局成立后,从事了与都市行政密切相关的各项事业,包括修护土塘、开筑新路、翻修旧路、新建桥梁、疏浚河道、筑造码头、驳岸、建造房屋等。而这些建设和修理使用的经费,大多是从外商非法占地的追缴款中得来的。从1906年至1926年共进行了243项工程建设,辟筑新路37条,修筑道路26条,修建桥梁40座,开浚河道29条,建造码头35座,建筑房屋170间,修护塘工15次,及其他筑坝、建碑亭9处。1909年,李平书开始筹划建造起自黄浦江,经上海县、川沙、南汇、奉贤,到金山的沪金铁路,但由于资金不足,未能实现。1925年,在穆藕初和穆湘瑶兄弟俩的筹划下,12公里长的上南铁路(周家渡至南汇周浦)建成。1926年,黄炎培、张志鹤、顾兰洲、凌云洲等又建造了上川铁路(庆宁寺经川沙至祝桥),全长33公里,该铁路一直运营至1975年。这两条铁路极大改善了浦东的交通状况,成为浦东农村联结上海市区的纽带,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穆湘瑶于1922年12月还曾发起创办“浦东新村浦江转桥浦大股份有限公司”,准备在黄浦江上建造一座大铁桥并于浦东购地5000亩建设模范新村,这一设想得到了李平书、黄炎培、王一亭、沈信卿、童世享等一批社会名流的赞同,但终因集资困难而未能实现。但从中看出,在黄浦江上建大桥早已是浦东人的企盼。鉴于浦东地区分属于多个县管辖,在开发建设上有诸多不便,为此,1925年2月浦东同乡会向政府有关部门积极倡议设立“浦东特区”。当时,浦东地区有近百万人口,面积近2000平方公里,与浦西相比,经济、文化、交通均很滞后,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行政区域,更没有一个较为统一的建设规划。设“浦东特区”是浦东同乡会在开发建设浦东上的一个富有远见的大胆设想。在开发建设浦东上,同乡会与塘工局还开展了兴修水利、修筑海塘、开办轮渡、开通内河小客轮、建立农村改进会等工作。与此同时,同乡会中的一批实业家积极创办各种企业,发展经济,特别是创办股票交易所、人寿保险公司、棉纱交易所、浦东银行等,更是反映出浦东人敢于走在时代前列的勇气。协调矛盾――贴近民众,发挥互助、公益、中介、“法制”的社会功能。浦东同乡会另一个成功之处,就是贴近浦东民众,体现在抚危济贫,为广大浦东同乡纾忧解困,以及申诉冤案,协调矛盾等方面。凡家乡遇有风潮灾害,同乡会作为经常性的工作给予帮助。对一些社会问题,如孤儿流浪街头、无人教养的情况,同乡会在浦东龙华嘴(现世博后滩地区)创办浦东第一儿童教养院,专门收留无家可归的孤儿,后又在川沙城内创办浦东第二儿童教养院,直至解放初期,教养院才并入松江劳动教育院。同乡会对在上海打工的同乡会员,在生活、文化、医疗等方面予以积极的关心。为解决同乡会员“膳宿不经济不卫生”的问题,同乡会试办了会员公共膳宿场所,且派员到场所演讲卫生之修养;为解决会员业余消遣问题,同乡会创办同乐会,按周按月演讲有益身心之事或开放演电影等等;为解决患病会员看病难的问题,同乡会的医院采用“减费或免费办法,凡持同乡会证明书者,一律为之诊治,其医药费由会酌偿之”。同乡会能如此关心打工劳工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体现出同乡组织的公益功能,且反映在社会层面的广泛性。在1932年的一?二八和1937年的八?一三两次抗战中,同乡会更是全力以赴,做了大量战时救济工作。设立难民收容所,不仅供应食宿,还免费医药,在沿江各镇建站发救济米,这不仅是地区的社会问题,更是对国家、对民族的一种责任,反映同乡会强烈的国家意识。除此之外,同乡会还建有专门的法律委员会,其职责是:(一)为蒙冤同乡申冤;(二)反对税警欺压盐民;(三)依法保护商民;(四)依法保护会员。有了同乡会自己的法律委员会,同乡的合法权利得到保护,冤案有律师帮助申诉,这为缓解社会矛盾提供了帮助,对当今促进社会和谐,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成功原因:人才优势政府认可 群众基础&清朝末年,在社会剧烈动荡,列强步步入侵的特殊环境下,浦东同人会与塘工局在内外夹击的困难面前毫不畏惧,努力奋斗,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成为浦东早期开发的组织者与策划者,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其组织者是一批爱国爱乡且具现代意识的杰出人士从上海浦东同乡会与浦东塘工局的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它之所以能取得比其他同性质的团体更胜一筹的优势,主要原因在于它有人才优势。浦东同乡会与塘工局的创建者和核心骨干,大多是受过中西文化熏陶,具有现代意识、视野开阔、爱乡爱国的杰出人士。如浦东同乡会的创始者、浦东同人会的董事长李平书是清代的秀才,曾担任广东陆丰县、新宁、遂小溪等县的知县官,后又任上海民政总长,也曾出国考察,在上海开展一系列的社会改良活动,致力于上海地方自治运动。又如黄炎培、谢源深、秦锡田、穆湘瑶是清代的举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相当浓厚。黄炎培曾多次去美国、日本等国考察教育事业,积极主张教育救国,是中国职业教育的创始人,而穆藕初、瞿绍伊、顾伯威、蔡钓徒等均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穆藕初则留学美国专心于农业和企业管理的学习,是他第一个把美国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介绍到中国并在企业中加以应用,从而成为中国近现代科学管理企业的先驱。有这么一些有识之士引导着同乡会与塘工局,从而使浦东同乡会在现代化、民主性、社会性上有比较鲜明的体现,一扫旧同乡团体那种宗法性、保守性和封闭性,使浦东同乡会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尤其是其体现现代意识在办会、办局理念,发展实业的经济观念,重视教育的人才思想,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使浦东同乡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发展成近代上海两个最有影响的同乡组织(另一个为宁波同乡会),塘工局也为近代浦东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2、争取到了政府的认可和支持浦东同乡会是一个以地缘为主要纽带的社会组织,浦东塘工局是一个半官方的民间自治机构,隶属行政官署。但它不是由国家和官僚负责的官治机构,也没有发生向官治转变,始终坚持“不清公帑,不行民捐”,但能获得政府的认可和支持。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卫乡护权,做了政府想做但不便做的事。面对列强支持下的洋商在浦东沿江地区噬占公地浦西等行动,政府机构由于各种复杂的因素不便公开争斗,而塘工局成立后,不畏强权,据理力争,清理公地,做了政府想做但不便做的事,自然会获得官方的支持。二是建造市政,做了政府想做但没有能力做的事。面对浦东沿江地区落后的市政建设,财力空虚的县衙门无力组织建造,而同乡会、塘工局不用官府资金,用外商非法占地追缴款,实施了如此多的工程项目,对地方来说自然是一大好事。三是做了政府没有想到的事。下大力清理公地,实施市政建设的同时,同乡会与塘工局兴办学校、建苗圃、植行道树、公益慈善等义举,深得地方政府的肯定。有了政府的认可和支持,清理公地时一次次会勘丈量,一次次交涉、谈判,一份份上书报告,都能得到一定的帮助,同乡会与塘工局的一些重大的活动,官方也都出面支持。如:1910年塘工局开辟从浦东东沟,经庆宁寺、西渡,至南京路外滩铜人码头的第一条长途轮渡线,很快获江海关税务司批准;又如:民国七年(1918年)四月九日,塘工局在东沟创建的上海苗圃举行开幕仪式,沪海道尹王庚廷、上海县知事沈宝昌,审判厅厅长陆达权、检察厅厅长林仲立、江苏特派交涉员代表陈震东、会丈局局长曾绍相等高官偕乘船渡过黄浦江出席;尤其是日,浦东同乡会会馆浦东大厦(90年代中期建延安路高架道路时被拆除)落成时,更是盛况空前,上海市吴铁城市长出席揭幕并致词,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立法院、内政部、外交部、教育部等大批高官应邀出席,反映了浦东同乡会的社会影响和广泛人脉。3、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浦东同乡会以“联络情谊、交换知识、对于同乡力谋互助,对于本会事业共图建设”的宗旨,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活动,其所办各类公益事业的着力点,更多的是在社会下层的劳苦同乡层面上,所办的教育又惠及千家万户,因而深受浦东各阶人士的拥护,不仅入会的会员众多,遇有重大事件也能积极参与,同乡会会馆浦东大厦的捐资建造,抗战时期全力以赴参与抗日救亡、战时救济,都体现了浦东同乡会的整体实力和坚实的群众基础。而塘工局的组织者能满怀爱国热情,不畏强权,顽强地与殖民主义者抗争,更是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尊敬。他们组织的一项项工程,一没有政府财政拨款,二没有企业资金投入,全靠自己一片爱国热情,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参与,基层群众的鼎力相助。正因为这样,李平书故世后他的铜像安放于上海豫园城隍身边,供千人瞻仰,万人称颂。塘工局创始人谢源深故世后,他的名字用于浦东源深路。可见,凡是为国家、民族、人民做了好事的人,大家不会忘记他,人民永远缅怀他、纪念他。P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伸冤在我,我必报应”解析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嘉庆皇帝为民间女子喊冤
  据《清稗类钞&狱讼类》记载,嘉庆21年,即1816年,北京郊区发生一起诡异的杀夫案。京郊男子某甲,开赌场为生。男子某乙,是个赌徒。某日,甲乙二人在路上交谈,甲忽见有一个美艳少妇路过,甲起了色心,就问:“这女子是谁?”乙回答:“是我老婆啊,今天她回娘家。”甲色胆包天,居然以出资二千钱为诱饵,要求和乙的老婆同宿一晚,乙收了钱,但脸露难色,因为他老婆性格刚烈,恐怕不能说服。  回到家,乙还未开口,其老婆就怒气冲冲地问:“你今天和什么人在一起,虎视眈眈地看着我,根本就不是人类,你最好跟这种人绝交,不然迟早惹祸上身。”乙见老婆刚烈,于是回到甲那边退钱,甲却又加了两千钱,坚持自己的不法要求。乙受不了诱惑,拿钱回到家,老婆问钱从何来,乙掩饰说是赌钱所得。乙的老婆冰雪聪明,猜想老公肯定受了钱财出卖自己。她也不吱声,半夜的时候假装睡着,却怀揣一把短刀在身。  至夜半,乙假装起床上厕所,开门出去,乙妻悄悄尾随,在门外看到老公与赌场老板一幕肮脏的交易,乙对甲说:“我老婆在床上躺着,你上去便是,千万不要跟她说话。”乙妻听得心里拔凉,同时又怒火冲天,她躲在门后面等着。一会,乙牵着甲的手进来,而乙妻误以为走在前面的是甲,于是抽出短刀捅去,结果乙倒地身亡,甲慌忙逃遁。  案情发生后,乙妻说是本想杀甲,却误杀亲夫。这时候的甲当然死活不认账,而且也找不出他在现场的证据,他只承认和乙说过开玩笑的话。地方官于是以勾结奸夫谋杀亲夫定了乙妻的罪,拟处以极刑。  案件上报到朝廷,很快就要判决。嘉庆皇帝忽然长叹:“好人难做啊。”刑部官员就问为什么。嘉庆皇帝对案情做了这么一番推断:“分明是甲想实施强奸,乙实施‘卖奸’,乙妻想杀的是甲,却误杀乙,那么造成乙死亡的应该是甲,甲才是罪魁祸首。还没得知奸夫是谁,就判乙妻是淫妇杀夫,这怎么向天下人交代啊?怎么鼓励天下女性保护自己的贞洁?我觉得应该把判在乙妻身上的刑法用在甲身上。”嘉庆皇帝对案情的推断合情合理,也很能抚慰天下百姓的心。  嘉庆皇帝的指示吓倒了中央级别的官员,刑部官员“皆骇汗伏地,不敢仰视者久之。”于是就按照嘉庆的意思释放乙妻,将甲绳之以法。  (刘黎平/文)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股票/基金&
习近平:老百姓无处伸冤 民间就会骚乱
  新华网10月22日电 据新华社“新华视点”微信报道,正在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我们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的中央全会。
  事实上,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讲话中强调依法治国的重要性。下面是我们从总书记几次讲话中摘录的一些片段,从中可以窥见总书记对法治建设的深入思考。
  一、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
  日,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近年来,一些国家因长期积累的矛盾导致民怨载道、社会动荡、政权垮台,其中贪污腐败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我们要警醒啊!
  二、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范围内活动
  日,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只要我们切实尊重和有效实施宪法,人民当家作主就有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就能顺利发展。反之,如果宪法受到漠视、削弱甚至破坏,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就会遭受挫折。
  2、我们要依法公正对待人民群众的诉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决不能让不公正的审判伤害人民群众感情、损害人民群众权益。
  3、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新形势下,我们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依据党章从严治党、依据宪法治国理政。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领导人民执行宪法和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真正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
  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日,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讲话:
  1、从严治党,惩治这一手决不能放松。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要坚持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
  2、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要从源头上有效防治腐败,加强对典型案例的剖析,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深化腐败问题多发领域和环节的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体制障碍和制度漏洞。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3、我们查处的腐败分子中,方方面面的一把手比例不低。这说明,对一把手的监督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由于监督缺位、监督乏力,少数一把手习惯了凌驾于组织之上、凌驾于班子集体之上。“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如果权力没有约束,结果必然是这样。
  4、在我们的一些干部中,特权思想、特权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从上到下,违规占有多套住房的,违规占用公家车辆的,以各种形式侵占公共利益的,违规侵害群众利益的,明里暗里为亲属升官发财奔走的,以权枉法的,这样的干部不乏其人啊!这些特权现象严重损害了社会公平正义,引起了群众极大不满。我们决不能见怪不怪啊!
  5、如果升学、考公务员、办企业、上项目、晋级、买房子、找工作、演出、出国等各种机会都要靠关系、搞门道,有背景的就能得到更多照顾,没有背景的再有本事也没有机会,就会严重影响社会公平正义。这种情况如不纠正,能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吗?这个社会还能有发展活力吗?我们党和国家还能生机勃勃向前发展吗?
  四、老百姓无处伸冤,民间就会骚乱
  日,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有了法律不能有效实施,那再多法律也是一纸空文,依法治国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2、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对执法司法状况,人民群众意见还比较多,社会各界反映还比较大,主要是不作为 、乱作为特别是执法不严、司法不公、司法腐败问题比较突出。
  3、老百姓无处伸冤,民间就会骚乱。哲学家培根说:“一次不公正的裁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这其中的道理是深刻的。
  4、执法不严、司法不公,一个重要原因是少数干警缺乏应有的职业良知。许多案件,不需要多少法律专业知识,凭良知就能明断是非,但一些案件的处理就偏偏弄得是非界限很不清楚。各行各业都要有自己的职业良知,心中一点职业良知都没有,甚至连做人的良知都没有,那怎么可能做好工作呢?
  5、做到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就要信仰法治、坚守法治。“法不阿贵,绳不挠曲。”这就是法治精神的真谛。如果不信仰法治,没有坚守法治的定力,面对权势、金钱、人情、关系,是抵不住诱惑、抗不住干扰的。
  6、制度的生命力在执行,有了制度没有严格执行就会形成“破窗效应”。比如,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对律师同法官、检察官接触交往作出严格规定,严禁律师和法官私下会见,不能共同出入酒店、娱乐场所甚至同乘一部电梯。但是,我们的一些律师和法官、检察官相互勾结,充当“司法掮客”,老百姓说是“大盖帽,两头翘,吃了被告吃原告”,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
  7、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权力运行不见阳光,或有选择地见阳光,公信力就无法树立。执法司法越公开,就越有权威和公信力。涉及老百姓利益的案件,有多少需要保密的?除法律规定的情形外,一般都要公开。
  8、如果领导干部不遵守法律,怎么让群众遵守法律?对来自群众反映政法机关执法办案中存在问题的举告,党政领导干部可以依法按程序批转,但不得提出倾向性意见,更不能替政法机关拍板定案。要把能不能依法办事、遵守法律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重要标准。
  9、法律要发挥作用,需要全社会信仰法律。卢梭说,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我国是个人情社会,人们的社会联系广泛,上下级、亲戚朋友、老战友、老同事、老同学关系比较融洽,逢事喜欢讲个熟门熟道,但如果人情介入了法律和权力领域,就会带来问题,甚至带来严重问题。现在,一个案件在审理过程中,当事人到处找门路、托关系、请客送礼,不托人情、不找关系的是少数。过去讲“有理走遍天下”,现在有理的也到处找人。这从另一角度说明,老百姓要办点事多么不易,不打点打点,不融通融通,不意思意思,就办不成事!这种现象一定要扭转过来!
  10、对司法机关尚未或正在办理的案件,媒体可以报道,但不要连篇累牍发表应该怎么判、判多少年等评论,防止形成“舆论审判”,以便为执法司法机关行使职权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五、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日,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我们必须坚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不断把法治中国建设推向前进。
  2、各级行政机关必须依法履行职责,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决不允许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要深入推进公正司法,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制度,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严肃惩治司法腐败,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责任编辑:HN005)
10/22 17:0110/22 15:5710/22 15:2010/22 04:3810/21 23:5310/21 16:1610/21 15:17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民间投资工作自查报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