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核中国联通张家口分公司司地址总经理名字

当前位置:
主流媒体“两会”前聚焦中核专访代表委员
来源:中核集团  日期: 
新华社:“华龙一号”走出去核电技术惠民生——全国人大代表、中核集团董事长孙勤代表谈核电
  新华社北京3月1日电(记者余晓洁、臧晓程、刘斐)“华龙一号”走出去 核电技术惠民生——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核工业集团董事长孙勤代表谈核电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核工业集团董事长孙勤1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十三五”期间,中核集团将践行国家核电“走出去”战略,发挥技术竞争力和全产业链等优势,积极拓展核电技术应用领域,建设国际一流核工业集团,力争挺进世界500强。
  “华龙一号”国内外首堆进展顺利 华龙公司助推核电“走出去”
  孙勤介绍说,一方面,就国内而言,“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项目——福清核电5号机组于2015年5月正式开工建设,目前处于土建施工阶段,总体进展正常,预计到2017年年中,整个内筒体将封顶进入安装高峰期。另一方面,海外首堆也于2015年8月开工建设,工程进展顺利,第二台机组预计今年开工。
  “华龙一号”是中核集团和中广核在我国30余年核电科研、设计、制造、建设和运行经验基础上,充分借鉴国际三代核电技术先进理念,汲取福岛核事故经验反馈,采用国际最高安全标准合作研发设计的三代核电技术。
  “华龙一号”是中国核电“走出去”的主力品牌。中核集团与中广核2015年底在京共同投资设立华龙国际核电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华龙公司)。“华龙公司将积极实施国家核电发展战略,致力于持续融合与发展‘华龙一号’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统一管理并实施华龙技术、品牌、知识产权等相关资产在国内外的经营。”孙勤说。
  “这是践行国家‘走出去’战略的一大步。中国力争2030年前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造约30台海外核电机组。”孙勤说。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经或正在计划发展核电的有41个,“一带一路”周边国家11个。预计到2030年,全球将新建核电机组约300台。其中,“一带一路”国家和周边国家将占到新建机组数的约80%。
  孙勤说,华龙公司的成立有两大主要任务,一是助力“华龙一号”的技术融合,二是促进市场推广和开发。
  核技术应用前景广阔 质子束治疗将造福癌症患者
  医学是核技术应用的重要领域。孙勤介绍说,中核集团自主研制成功了100兆电子伏质子回旋加速器,“利用质子束治疗癌症,质子射线在轰击癌细胞的过程中能最大限度地保护人体正常组织。”
  目前,中核集团正在积极推进国产质子医疗装置产业化和质子治疗产业发展,第一个示范中心即将落成。
  据了解,美国核技术生产的年产值约为3500亿美元;日本约为1500亿美元。
  “中国核技术应用有着很大的市场和很好的发展前景。”孙勤充满信心地说,“中国核技术应用如果也按照3%至4%比值来测算,年产值应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他说。
  “‘一带一路’沿线人口约44亿,如果这一区域核技术应用发展可以达到美、日的水平,将是一个约4万亿元的巨大市场。”孙勤表示,中核集团在放射性药品、成像装置、探测器、加速器技术等具有一定特色和优势,而“一带一路”上的多数国家在核技术应用领域还处于起步阶段,市场空间非常广阔。
  “十三五”:瞄准国际一流 力争进入世界500强
  孙勤表示,2015年中核集团旗下核电站全年保持安全稳定运行,负荷因子接近90%,连续4年高于业内同行。有2台机组WANO指标排名第一。
  WANO指标是国际核电运营业绩统计参数,用于评估核电项目运营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重要参考。
  “‘十三五’”规划为中核集团带来了四大发展机遇。”孙勤说,国家提出安全高效发展核电的方针,是政策利好;“一带一路”为核电“走出去”带来市场利好;“华龙一号”、CF系列等核电技术和元件技术实现自主研制,解决了技术瓶颈和自主知识产权问题;此外,中国核电在建规模世界第一,国际市场对我国核电技术正逐渐认可。
  孙勤也指出了未来的发展挑战: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国际市场核电自主品牌优势尚未建立、国外市场开发经营的经验不足和缺乏与海外开发相对应的组织机构。
  在他看来,面对机遇与挑战,中核集团拥有以“华龙一号”为主推的技术创新和全产业链两大优势。
  孙勤表示,有了国家战略铺路,有了技术作核心力,中核集团有信心建设国际一流核工业集团,争取进入世界500强。
新华社专访孙勤:中国力争2030年前在“一带一路”沿线建30台核电机组
  新华社北京3月1日电(记者余晓洁、臧晓程、刘斐)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核工业集团董事长孙勤1日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践行核电“走出去”战略,中国力争2030年前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造约30台海外机组。
  孙勤介绍说,国际上现在有70多个国家已经或正在计划发展核电,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占40多个,正在计划发展的有10多个国家。预计到2020年,全球将新建约130台核电机组,到2030年前这一数字将达到约300台。其中,“一带一路”国家和周边国家将占到新建机组数的约80%。
  目前,中核集团已与阿根廷、巴西、埃及、沙特、南非、英国、法国、约旦、亚美尼亚等多个国家签署合作协议。孙勤表示,中核集团将立足重点,辐射区域。“立足阿根廷、巴基斯坦、阿尔及利亚和英国,重点开拓拉美、亚洲和非洲市场,积极拓展欧洲市场。”
  “在此过程中,中核集团将充分发挥完整核工业体系的优势。”孙勤说。中核将以华龙一号为龙头,带动核燃料、核电运行服务、核设施退役治理及核技术应用等全产业链“走出去”。
  华龙一号是中国核电“走出去”的主要推广项目。孙勤表示,中核集团愿意同核电建设所在国一起分享在核电设计、建设、运营等方面所积累的成熟技术以及宝贵经验。“通过全产业链合作,中核集团愿意并有能力帮助所在国搭建完整的核工业体系,积极实现所在国的本地化,使所在国的工业设计、装备制造、劳动力素质等水平得到提升。”他说。
新华社专访孙勤:中国计划2016年底启动浮动核电站示范堆建设
  新华社北京3月1日电(记者臧晓程、余晓洁)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核工业集团董事长孙勤1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核集团旗下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联合国内船体平台研发、设计和制造单位已完成针对我国海域的浮动核电站初步设计和关键技术攻关工作,具备示范堆建设基本条件,计划2016年底启动示范堆建设,2019年建成运行。
  ACP100S是中核集团完全自主研发、自主设计的小型海上反应堆型号,单堆电功率100兆瓦,满足三代核电安全要求。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复函,同意中核集团公司申报的ACP100S海上浮动核电站纳入国家能源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
  “它可以为海上钻井平台、海岛开发、偏远地区等提供热电水等能源需求,满足供电、供热、海水淡化、核能制冷等多元化发展需求。”孙勤说。
  中国核动力院基于50多年的海上小堆研发经验,开发了包括ACP10S、ACP25S、ACP100S等三种不同功率规模的浮动式反应堆,并可进行单双堆组合,实现10兆瓦至200兆瓦功率规模的浮动式核电站型号,满足国内外各类用户和市场需求。
  孙勤说:“中核集团拥有浮动式反应堆所有堆型100%的知识产权,相关浮动核电站型号的国内外专利布局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也已完成。”
  目前,ACP100S已获得国家专利局批复的各类专利385项,且与国际最大的英国劳氏船级社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正在开展相关的浮动核电站安全审评和相关的法规标准制定工作。
  “这将大大加快中核集团浮动核电站型号走出去和多元化发展的进程。”孙勤说。
人民网:中核董事长孙勤:核电走出去最具现实性的就是华龙一号
  人民网北京3月2日电 3月1日,全国人大代表,中核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孙勤就中核集团核电产业发展情况、“华龙一号”融合和建设进展情况、中核集团各产业海外布局和“一带一路”沿线中国核电的商机、核技术应用等其他产业发展情况、“十三五”规划等内容接受媒体采访。
  孙勤表示,目前中国核电“走出去”所面临的大势非常好。现在世界上有核能、正在发展核能和需要发展核能的国家有70多个,在“一带一路”上有40多个。预计到2030年,“一带一路”上核电机组将会达到近100台,而“华龙一号”有望占到20%-30%左右的市场份额。
  孙勤指出,“华龙一号”去年5月7日已经在国内开工,8月在巴基斯坦开工,目前进展非常顺利,争取2020年实现商业运行。我国批准了“华龙一号”两个示范工程的建设,如果4个机组顺利发电,那么对于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在国内的发展将起到非常大的作用。而目前看,核电“走出去”最具现实性的就是“华龙一号”。
中新社:中国核电“走出去”面临大好态势
  中新社北京3月1日电 (记者 闫晓虹)中核集团1日透露,目前中国核电“走出去”所面临的大势非常好。现在世界上有核能、正在发展核能和需要发展核能的国家有70多个,在“一带一路”上有40多个。预计到2030年,“一带一路”上核电机组将会达到近100台,而“华龙一号”有望占到20%—30%左右的市场份额。
  中核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孙勤表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迄今中核集团的核电发展已占中国市场的半壁江山,即从中国核电在运在建核准的核电机组数量上看,中核集团目前的机组数量与装机容量占到了一半。
  与此同时,中核集团的自主创新能力较强,如“华龙一号”(中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的“177堆芯”属于其独家专有。而对于核电“走出去”而言,核燃料元件是最重要的,中核集团在这方面拥有中国国内唯一的自主创新成果。
  “华龙一号”去年5月7日已经在中国国内开工,8月在巴基斯坦开工,目前进展非常顺利,争取2020年实现商业运行。中国批准了“华龙一号”两个示范工程的建设,如果4个机组顺利发电,那么对于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在国内的发展将起到非常大的作用。而目前来看,中国核电“走出去”最具现实性的就是“华龙一号”。
  此外,中核集团核燃料循环后处理分三步走。第一步已经走成了,2010年建成的中国第一座核电乏燃料后处理中间试验工厂,标志着中国全面掌握了乏燃料后处理技术,成为世界上少数掌握该项技术的国家之一。第二步,中核集团准备在甘肃建一个核燃料科技园。第三步,中法合作建设的800吨大型核循环项目计划于2020年开工,2030年左右建成,建成后中国将形成商用的大规模核循环能力,为中国核电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界面:孙勤:2030年前“一带一路”沿线核电机组将达近100台
  3月1日,中国核工业集团董事长孙勤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目前世界上正在发展核能和打算发展核能的国家约有70多个,其中在“一带一路”沿线有40多个。
  预计到2030年,“一带一路”沿线的核电机组将达到近100台,“华龙一号”技术能占到约20%-30%的市场份额。这也就意味着,届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将建有20-30台“华龙一号”机组。
环球网:孙勤:中核集团站在核能领域前沿引领中国核工业发展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十三五”时期,我国要实现从核大国向核强国转变,对于始终坚守我国核工业发展前沿的中核集团来说,肩负着国家重要的历史使命,扮演着重要角色。为此,中核集团的发展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2月29 日, 在全国“两会”前夕,全国人大代表,中核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孙勤接受了来自新华社、人民日报、《财经》杂志、《中国核工业报》等媒体记者的联合采访,就中核集团核电产业发展情况、“华龙一号”融合和建设进展情况、中核集团各产业海外布局和“一带一路”沿线中国核电的商机、核技术应用等其他产业发展情况、“十三五”规划等内容进行了阐述。
  中核集团核电发展一路走来,实现了从小型到大型、从技术上依靠他人到自主创新、从满足核电发展需求到社会全方位服务的转变。
  中核集团核电产业发展用四个词语概括就是:“半壁江山”,“自主创新”,“军民融合”,“完整体系”。
  中核集团核电发展对中国核工业产业起到了非常好的促进作用,提供了非常好的发展空间,在军民融合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记者:经过30多年发展,中核集团核电产业实现了哪些转变?
  孙勤:中国核工业创建已经60年了,中国核电事业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建设至今,应该说核工业一直不辱国家使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核电方面来说,有两个标志性进展,第一个是: “国之光荣”。秦山一期上世纪80年代开始建设,1991年实现投产,作为中国大陆首座核电站,被国家领导人誉为“国之光荣”。
  第二个是: “重大跨越”。由秦山一期30万千瓦原型堆到秦山二期60万千瓦,再到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百万千瓦机组“华龙一号”,中国核电业在发展过程中一步步实现了技术上的跨越,并通过不断创新真正实现了自主。
  除了以华龙为代表的压水堆以外,我们在占领行业制高点方面在快堆领域取得了重要发展。作为第四代堆型,先进性和安全性非常好的。我国快堆按照实验阶段、示范阶段、商业阶段逐步推进,当前已经进入了第二阶段,示范堆发电功率由实验阶段的2万千瓦提升到60万千瓦,增长了30倍,到商业阶段就是100万至120万千瓦。当前世界上仅有俄罗斯、法国、日本、印度等国建有快堆,我国是第五个。
  从二代、二代改进型到三代,再到四代,这体现了我们在技术方面的重大跨越。另外一个跨越是从满足发电需求到多用途拓展。现在核电是在往两头发展,除了从30万、60万到百万发展,也在往小型化发展,后者主要是满足现代分布式电源、边远地方多功能多元化的需求,如供暖、供气、海水淡化等。
  中核集团核电发展一路走来,实现了从小型到大型、从技术上依靠他人到自主创新、从满足核电发展需求到社会全方位服务的转变。
  记者:中核集团核电产业发展具有哪些特点?
  孙勤: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中核集团核电发展的特点可以用以下四个词语概括。
  第一个关键词是“半壁江山”。从中国核电在运在建核准的核电机组数量上看,中核集团目前的机组数量与装机容量占到了一半。
  第二个关键词是“自主创新”。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有目共睹。例如“华龙一号”的“177堆芯”,属于我们独家专有。而对于“走出去”而言,核燃料元件是最重要的,中核集团在这方面拥有国内唯一的自主创新成果。自主创新能力是我们的软实力,也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第三个关键词是“军民融合”。发展核电对我国提高清洁能源比重、调整能源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发展核电中做到了军民融合。两者互相促进,通过核军工推动核能发展,用核电技术指导推进核军工技术,特别是技术、材料、工艺、设备制造、人才培养等得到了多方位的提升。这是我们最大的特点,也是最大的优势。
  第四个关键词是“完整体系”。通过核能发展、军民融合,我们把此前打造的核工业完整体系变得更先进、更国际化了,形成了现在更加完整的产业链。这充分体现了我们的地位和所具有的功能,有助于实现差异化竞争。
  此外,我们还有着其他方面的经验积累,包括安全管理积淀、全方位合作等等。正因为有这些特点,造就了我们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经济业绩。我们的核电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运行始终保持着安全记录,而上溯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研究堆,同样保持着非常好的安全记录。中核集团的核电运行处于WANO排名前列。在经济高效方面,核电机组负荷因子连续四年国内第一。总的说来,中国核电发展对中国核工业产业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提供了非常好的发展空间,在军民融合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国际原子能机构安全评审委员会对“华龙一号”前身——ACP1000的认可,给中核集团颁发了世界级的标准通行证。
  “华龙”的出海是造船出海,而不是借船出海,或是搭船出海、拼船出海。
  记者:请您简要介绍中核集团开展自主三代核电研发的背景以及取得的成效。
  孙勤:在中核集团开展自主三代核电研发之时,国内还没有国产的百万千瓦机组,已有的百万千瓦机组采用的是法国、俄罗斯的技术,之后又引进了美国的AP1000技术。引进先进技术对于我国核工业发展无疑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这些技术只能在中国国内用,不能走出国门。我们要解决“走出去”问题,就必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技术。因此,我们开始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ACP1000。
  围绕核电研发反应堆堆芯、燃料自主化、装备制造自主化三大块,我们做了大量工作,效果很好,得到了国内行业的认可。当然最关键的是要国际认可。我们将ACP1000交给了国际原子能机构安全评审委员会评审。2014年的评审结果认为,中国的ACP1000是符合当代世界上最先进、最严格的安全技术要求的,而且是完全可行的。这相当于给我们颁发了世界级的标准通行证。当然,出口到目标国家还要得到目标国家的认可,但至少在国际上已经有了通行证。
  记者:ACP1000 后来为什么会有了“华龙一号”这个极具中国韵味的名字?
  孙勤:为了响应国家号召,以国家利益为重,中核集团的ACP1000与中国广核集团的技术融合在一起,我们就起了“华龙一号”这个名字,通俗地讲就是中国的龙,主要是体现出中国龙的精神。而中国龙的概念又可以上溯到中核集团2011年顺势而为推出的“龙腾计划”,就是要通过自主创新实现我国核工业的技术、装备和整个能力的提升,占据整个核能领域发展前沿,到2020年使我们国家的核能创新水平达到或者超越世界水平。ACP1000是“龙腾计划”中的8个专项之一,由于是在这一系列中产生的,我们起了这个名字,也得到了中广核的认可。
  记者:为什么说“华龙一号”“走出去”是真正的造船出海?
  孙勤:“华龙一号”主要有三大特点。第一大特点是“177堆芯”。它体现了创新的理念和有充分保证的安全性。举一个通俗的例子讲,原来法国二代改进型的核电站拥有157根燃料组件,相当于一副担子由157个人挑。后来讲要增加安全性,就是要增大裕量,有两个办法,把人养壮一点或把人数增多一点。养壮一点就是挑担子的人吃得壮一点,即把原来的燃料棒加粗加长;另一个办法是将157个人增加到177个人。我们采用的路线是后者,裕量由原来二代加的5%~10%提升到现在的15%。国家核安全局指出,“177堆芯”是真正的创新。
  第二个特点是“华龙一号”的燃料组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这是十分关键的,因为没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我们就实现不了“走出去”。
  第三个特点是装备实现国产化。“华龙一号”装备国产化率可以达到90%。有些设备国际上已经通用化了,所以是不需要100%的。
  综上所述,华龙的出海就是造船出海,而不是借船出海,或是搭船出海、拼船出海。从自主创新能力、装备制造能力、影响力来讲,造船出海肯定是最强的。“华龙一号”去年5月7日已经在国内开工,8月在巴基斯坦开工,目前进展非常顺利,争取2020年实现商业运行。我国批准了“华龙一号”两个示范工程的建设,如果4个机组顺利发电,那么对于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在国内的发展将起到非常大的作用。而目前看,核电“走出去”最具现实性的就是“华龙一号”。
  记者:“华龙一号”“走出去”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孙勤:现在大家都很关心核电“走出去”。目前大势非常好。现在世界上有核能、正在发展核能和需要发展核能的国家大概是70多个,在“一带一路”上有40多个。估计到2030年,“一带一路”上核电机组将会达到近100台。“华龙一号”估计能占到20%~30%左右的市场份额。
  但形势也很严峻。国际核电市场竞争激烈,包括韩国、俄罗斯、日本、美国都在开拓海外市场。我们将努力开拓市场,以诚待人,积极参与竞争。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中国在核能领域的影响力以及“华龙一号”“走出去”的优势。
  孙勤:核能不仅是能源的选择,而且是一个战略选择。人类终极能源是靠核能,也就是聚变能。现在人类研究聚变能的脚步越来越快,中核集团旗下的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已经可以做到输出的能量是有增量的。随着技术发展,人类可以逐步控制它,像水库一样开闸放水,可以细水长流。但研发过程的确很难,还面临很多难以逾越的问题,比如说材料、温度的问题。正是因为很难,才说明其重要性。
  从国家政治、外交的角度考虑,核能越来越受到重视。习近平主席在海牙峰会上阐述了“四个并重”的核安全观,高瞻远瞩,对整个世界的核能发展、和平利用指明了方向。在海牙峰会中的企业峰会,是从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20家企业中选出的代表。我作为中国企业界的唯一代表参加了企业界首脑峰会。这是中国实力、影响力的体现。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有自己的优势:一是战略优势,二是资金优势,三是多年政治外交影响的积淀,四是中核集团的优势。中核集团独有的优势,比如说技术创新优势、全产业链的优势,可以提供从设计建造、运行管理到后处理、安全管理一条龙服务等。我们与世界40多个国家开展国际合作,特别是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密切。总体而言,“华龙一号”能够“走出去”,是因为我们有国家的优势、有中核集团全产业优势,今后可以综合起来打组合拳。我们还可以为合作方提供资金上的支持,帮助其核电装备国产化、燃料元件本地化,以及提供技术服务、运行服务、人才培养等。
  国家战略为我们开了路,技术创新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我们有信心“走出去”。当然我们现在还处于爬坡阶段,“华龙一号”真正建成发电还需要一些时间来证明其安全高效,但是总体而言我们还是有信心的。
  记者:为推进“华龙一号”“走出去”,成立了华龙公司,当前公司组建进展如何?
  孙勤:为了力推“华龙一号”作为中国核电“走出去”的品牌。中核集团在去年年底与中广核签约成立了华龙公司,公司的总经理是由中核集团推荐的,同时担任法人,注册地在北京。我们想尽快完成融合,融合以后争取在国内再开建新项目,同时继续做好“华龙一号”的对外推广。
  中核集团的小堆将经过IAEA的安全评审,这在世界上也是位列前列的。
  中国制造关键在于中国创造,中核集团在国内首次实现了3D打印技术在核燃料元件制造领域的应用。
  核燃料产业园将建成国际化的供应中心。
  核技术应用是核工业的轻工业,中核集团正在推动质子治疗设备的国产化、商业化,第一个示范中心即将落地。
  记者:目前中核集团的小堆国际评价如何?
  孙勤:所谓小堆,就是10万千瓦小型多功能的反应堆,中核集团的小堆将经过IAEA的安全评审。这在世界上也是位于前列的。
  小堆可以运用在需要小型电源的地方,比如海岛、边缘电力稀缺的地方,还能实现海水淡化,可供热,也可供冷,从某种意义上讲,小堆今后比大堆更要受到欢迎,得到了世界高度重视。现在小堆做得越来越好。跟“华龙一号”一样,我们马上也要出口国外,应用到国外。另外,还有海上浮动堆。核能应用在民用方面道路非常宽广,同时对国家也具有战略意义。
  记者:中核集团核燃料循环后处理进展如何?
  孙勤:中核集团核燃料循环后处理分三步走。第一步,已经走成了。2010年建成的我国第一座核电乏燃料后处理中间试验工厂,标志着我国全面掌握了乏燃料后处理技术,成为世界上少数掌握该项技术的国家之一。第二步,我们准备在甘肃建一个核燃料科技园。第三步,中法合作建设的800吨大型核循环项目计划于2020年开工,2030年左右建成,建成后我国将形成商用的大规模核循环能力,为我国核电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记者:中核集团在核燃料元件制造方面拥有哪些创新?
  孙勤:核燃料元件制造是我们非常注重的地方。现在我们拥有先进的制造技术,比如在国内首次实现了3D打印技术在核燃料元件制造领域的应用。中国制造的关键在于中国创造。
  记者:中核集团核燃料产业园建设推进如何?
  孙勤:为调整能力布局,聚集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中核集团做出了建设高度聚集的核燃料产业园区,实施核燃料加工产业国际化经营的战略决策。按照规划,核燃料产业园区采取“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方式,集中建设铀纯化转化、铀浓缩、核燃料元件制造等核燃料加工设施,实现从原料八氧化三铀到产品核燃料组件的“一站式”加工服务,建成国际一流的核燃料加工产业集群,全面提升核燃料加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我们的目标是要将核燃料产业园打造成为国际化的供应中心。
  记者:中核集团核技术应用产业发展具有哪些亮点?
  孙勤:核技术应用是核工业的轻工业,这几年取得了很多成绩。比如说钴60原来全部都是国外进口,现在70%都是国产的。另外一个叫做质子治疗系统,用质子照射,杀死癌细胞,同时能有效地保护正常组织。中核集团正在推动质子治疗设备的国产化、商业化,第一个示范中心即将落地。其他还在开展辐射加工、放射源的利用、在工农业方面的运用等项工作,同时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充分利用市场和平台加以推进。
  记者:请您简要介绍一下中核集团“十三五”发展的目标和要求。
  孙勤:中核集团在“十三五”中的发展目标和要求,可以用六句话概括。第一是自主创新,引领发展。只有站在技术前沿上才能引领发展,不但引领国内的还要引领国际的。第二是安全高效,稳健经营。届时全国有上百台机组,要实现安全高效环保运行,核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第三是军民融合,提升能力。第四是加大宣传,做好沟通。第五是培养人才,储备力量。第六是配合政府,做好支持。即通过努力,提供在政治、外交、国防等方面的支持。
新华社访全国人大代表朱纪:我国2020年初步建成军民深度融合核燃料体系 多元投资推进上市
  新华社北京3月2日电(记者余晓洁 胡喆)全国人大代表、中核兰州铀浓缩有限公司总经理朱纪2日表示,核燃料产业是典型的军民融合产业。为落实国家对国企改革和实施军民深度融合战略的要求,2020年前,核燃料产业主要从体制、资本、技术三个方面推进军民深度融合。
  “体制方面,建立适应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体制机制,实现中核集团一个主体下的核燃料产业投资主体多元化;资本方面,推进核燃料产业上市,引入社会资本发展核燃料产业;技术方面,加强核燃料军民资源共享和技术相互转化,努力推进利用核燃料专有技术开发民用产品。”朱纪说。
  据介绍,“十二五”期间,中核集团自主品牌的CF系列核燃料组件研发取得重大进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F2、CF3核燃料组件完成辐照考验,达到设计要求,性能良好。这标志着中核集团拥有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核燃料组件品牌,能够满足我国自主品牌压水堆核电站“华龙一号”对高燃耗长循环燃料组件的需要。
  记者此前从中核集团召开的媒体见面会上了解到,预计CF系列2017年将陆续实现工业化应用,用于华龙一号核电站。其性能与国际先进燃料组件相当,能够满足国内外开工建设的华龙一号工程的燃料需求。
  “此外,广东、河北核燃料产业园区建设有序推进。广东核燃料产业园完成了厂址的现场勘查工作和选址报告。河北核燃料产业园厂址确定在沧州市。地方政府已完成土地征田、清表、补偿等工作正在进行。首个设施科普展览馆已开工建设。”朱纪说。
  如何提升自主品牌核燃料元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朱纪认为,一是配合华龙一号核电走出去,带动自主品牌系列燃料组件出口,扩大在国际市场的影响;二是对标国际先进核燃料企业,加强全过程成本管控,持续降低燃料组件成本,提高经济竞争力;开展智能生产线建设,提高元件制造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鱼眼看矿业:调整我国探矿权排他性政策——访全国政协委员李子颖
&&& 要保证国防和核电战略安全,就必须尽可能地提高国内铀资源的保障程度。对于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院长李子颖准备好了自己的提案:调整我国探矿权排他性政策,对新发现的铀矿找矿线索应及时登记探矿权,以保证找矿单位及时深化线索、形成突破。
  李子颖说,目前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同一区域内只设置1个探矿权,这对保护探矿权人的权益、维护正常勘查秩序是必要的,绝大多数情况下也是适宜的。但这一排他性政策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成为制约实现更多、更大找矿突的瓶颈。如鄂尔多斯盆地,在同一垂直剖面上分别赋存有铀、煤、石油、天然气、盐等多种矿产,排他性矿业权政策可能导致开1个矿而丢几个矿的情况。
  李子颖表示,排他性政策的这种制约还表现在个别特殊矿种上,如战略矿产铀矿特别是砂岩型铀矿。
  铀矿特别是砂岩型铀矿到底特殊在哪呢?李子颖从几方面进行了详细说明:
  一是从技术看,铀矿成矿理论、调查勘查技术规范和标准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体系,非铀矿专业勘查队伍不经相当长时间的学习和积累无法掌握。因此,综合勘查要落实在铀矿上,存在很大理论和技术障碍。
  二是从使用看,铀矿具有军民两用性,中国要保障国防安全,国内铀矿保障程度是根基。
  三是从环境安全看,铀具有放射性,查清铀矿分布情况是保证环境安全的重要途径。
  “但受制于排他性矿业权政策,中核集团发现的许多铀矿线索无法深化。”李子颖说,“近年来,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承担了北方砂岩型铀矿众多项目,预测了很多成矿远景靶区,但都存在探矿权获取难度大的问题。”他举例说 ,核工业二○八大队和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在二连浩特盆地联合攻关,并通过钻探工程揭露一最高平方米铀量相当于工业开采标准63倍的钻孔,目前控制矿区的平均平方米铀量接近工业开采标准的10倍。可以说,这是我国北方砂岩型铀矿勘查的重大突破,也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唯一一个超富铀矿,但因整个盆地已基本登记为油气探矿权,因而至今仍未登记上铀矿探矿权。
  就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李子颖提出3点建议:首先,在战略资源铀矿矿业权设置上贯彻国家战略思想,对其矿业权政策执行特殊实施策略,即对有资质和经验的勘查队伍发现的铀矿找矿线索,无论其产地是否设置有其他矿种矿业权,只要有单位申请均应及时为其登记探矿权,以利进一步深化直到形成找矿突破;其次,尽快修改、完善矿产勘查开发法律法规,从法律上解决特殊地区特殊矿种矿业权设置问题;第三,及时制定原子能法,推动放射性矿产勘查开发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确保放射性矿产资源和环境安全。
】【】【】
& &相关新闻
 |  |  |  |  | 
地址:中国北京西城区三里河南三巷一号 邮编:100822 电话:86-10-
Copyright by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京ICP备 京公网安备63号 技术支持:核工业计算机应用研究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联通张家口分公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