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中国gdp增速创25年新低会不会变低

GDP增速7%以下是否会成为常态
较昨日:0名
搜狐我来说两句官方微博和微信
精彩评论 尽在掌握您的位置: &&&&正文
中国经济能否迎来拐点?十点看懂2017年中国经济日 14:03手机客户端 |扫码下载中金网APP摘要:在即将到来的2017年,好坏消息参半。 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经济有望迎来一个经济小阳春,中国经济是否能够加入这一队列? 前些年中国进行了过多的错误投资,这些规模巨大的投资有助于维护当年经济增速,却导致投资回报率的持续降低,种下了今日内需缺乏的根源。
  在即将到来的2017年,好坏消息参半。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经济有望迎来一个经济小阳春,中国经济是否能够加入这一队列?前些年中国进行了过多的错误投资,这些规模巨大的投资有助于维护当年经济增速,却导致投资回报率的持续降低,种下了今日内需缺乏的根源。  中国  1、中国经济反弹?  2016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展现的数据好转,主要推动力来自于超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房地产热潮与补库存运动。长达52月的负PPI压力下,上游行业投资不足,供应链处于紧平衡状态,在限产量(而非去产能)政策主导之下形成事实上的价格托拉斯,加强了补库存力度。由此导致的上游行业利润复苏(国企占比较高)改善了表面数据,但本质上仅是利润在不同行业与不同所有制企业中的再配置,这事实上进一步压制了制造业、私企的利润预期与投资动力。  这一再配置也得到房地产、汽车等局部热点行业的支持,而随着明年局部热点行业动力不存,投资中房地产投资、制造业投资将遭遇下行压力,基建投资将不足以弥补前两者的下滑。在终端需求疲弱、滞胀威胁之下,补库存可能提前夭折。出口则继续负增长。如此,按照我们模型预测额,明年中国GDP增速将进一步下滑到6.4%左右水平。  2、企稳?  曾有人专文论述过人民币贬值逻辑,认为人民币资产投资回报率下滑才是真实原因,这决定了人民币贬值将是长期趋势。但这并不等同于人民币直线贬值。2017年随着美元的阶段性转折与震荡,有可能出现较大幅度震荡。不过,最终,到2017年仍旧可能贬值至7.2~7.3一线,贬值幅度约5%。  3、通胀复炽?  国内一般卖方模型看通胀,会重视食品甚至猪肉对CPI的推动,这不够深刻。表面看,基于CPI与猪肉的高联动性、猪肉价格的高波动率,这样分析似乎有道理,但事实上,背后的隐秘逻辑环节在于:其他因素导致的低端劳动力成本上扬,会推动食品价格上升;劳动生产率增速会影响成本上升传递为价格上升的比例;价格上升预期导致的供应者库存决策变化。  这三个环节揭示出,通货膨胀的真正动力,在于终端需求上升与劳动生产率停滞之间的矛盾对物价的推升,并被加库存决策所放大,猪肉、食品价格的同步变化则是这一逻辑的副产品。以此而论,将通货膨胀追踪到猪肉并未完成分析任务、也不能对未来正确把握。按照我们的模型分析,明年终端需求仍旧疲弱,失业压力将会加剧,工薪增速降低,通货膨胀不具备持续高涨的基础。很可能到春节左右,中国通货膨胀压力将会减弱,之后震荡下行,全年而言均值在1.8%以下。  4、流动性拐点到来?  两个重大趋势将会贯穿2017年,并引导流动性减少。首先,国债收益率等市场化利率将会继续走高。在人民币汇率承压的情况下,中国国债收益率需要维持与美国国债收益率一定的利差,才能降低资金进一步外流的压力,事实上,2012年之后,中美两国利差一直维持在很紧的区间内,而2017年美国国债收益率大概率继续上升,增加了中国市场化利率抬升的压力。  中国经济  另一方面,面对汇率压力、资产泡沫与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不足,央行将不得不实施偏紧缩的政策,机构降低杠杆的动作可能贯穿一年,也会对利率有抬升影响。第二,实体经济的信用需求可能继续降低。2016年信贷需求的主要贡献者——家庭房贷——将减少,其缺口无法被制造业、基建信贷所抵消。利率提升与信用创造降低,两者的合力结果,是中国流动性盛宴终结。代替资产荒,资金荒会越来越多地被人关注,小型银行等机构竞争劣势将更行凸显。  5、债务违约加剧?  虽然上游行业与不少国企通过2016年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扬而赢来利润拐点,降低了这些领域债务违约压力,但这一压力并未消失,而是转移到别的领域。从根本意义上讲,2016年中国资产回报率情况并未有本质改善,我们所观察到的,更多地是利润在不同行业中的再分配:上游通过高价格收割下游行业的利润。在利率上行、金融机构降低杠杆、流动性逆转的环境中,大量缺乏竞争力的僵尸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将会继续恶化,并转化为更高的债务违约率。  6、财政赤字进一步扩张?  在民企投资、制造业投资与房地产投资减速的大背景之下,政府将会发现自己需要承担更大的义务,不论是扩张基建还是满足民生方面,都需要政府支出持续高速扩张。按照我们的模型预测,明年财政支出增速或不低于今年。与此同时,在内需降低、增速放缓压力之下,尤其是几个大税项前景不佳,财政收入增速则可能继续降低到个位数。财政赤字——即使按照政府最窄的口径定义——也将超过3%红线。国债发行将会加速,也构成压迫国债收益率上升的因素之一。  7、央行会放松吗?  压力之下,为了抑制金融机构过高的杠杆率,央行可能会继续坚持偏紧的货币政策,直到1)人民币出现一个阶段的稳定或者升值;2)经济增速再下台阶;3)银行等机构资金链紧绷,一些小型机构出现钱荒危机。三个条件满足两个之后,央行可能在二三季度中实施形式不一的宽松举措。  8、房价增速降低?  金融动荡之下,居民的风险偏好也将降低,三四线城市将会因为库存压力而降价,一二线城市将会因为缺乏新增买房资金而降价。  9、股市大涨?  在企业盈利难以大幅好转的背景下,股市上涨的唯一希望在于估值扩张,这要么需要利率的大幅走低,要么出现大规模的新增资金入市。后者需要股市自己呈现出较强的赚钱效应,以吸引场外资金入场。大盘股上涨的二八行情难以造就强烈的赚钱效应,而拉抬创业板等小市值个股又忌惮于其离谱的估值与故事的真伪。这种格局下,很可能股市将会度过另一个艰难年头,难以出现趋势性行情机会。基金经理们仍将螺丝壳里做道场,以收割韭菜为alpha来源。  10、商品狂飙?  2017年将会是商品大年,但需要区分国际定价商品与国内定价商品。在全球经济反弹背景下,前者价格将可能持续上扬,涨势覆盖一整年,这其中以石油、黄金、有色金属等为代表。对于国内定价商品,炒作机会也会十分丰富,但更大可能性是以大幅震荡的形势体现出来。支持价格上扬的因素(如限产量、库存低、环保、运输)与压制价格上扬的因素(如产能仍旧庞大、加库存运动可能提前夭折、进口量增加)博弈激烈,提供放大的波动性。  笔者纳什迷金
【免责声明】中金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中金网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掌握财富秘籍的投资者都在这里股票黄金外汇行情微信:cngold-com-cn行业动态金融黑幕财经解读微信:zjs-cngold
热门新闻 06:13 16:54 01:10 01:33 09:3424小时直播16:4816:4416:4216:3616:3116:2616:2616:2216:2216:1201-07
星期六距离 下次数据 公布时间:12小时24分钟06:30澳大利亚前值:46.6预测:---02:00美国前值:525预测:--公布:52902:00美国前值:132预测:--公布:13502:00美国前值:658预测:--公布:66523:30美国前值:144预测:--公布:144.723:00美国前值:-6.6%预测:--公布:-6.5%更多内容
扫码下载中金网APP
扫码关注中金网微信
扫码关注中金社微信
扫码用手机看新闻
Copyright (C)
中金网 .cn 沪ICP备号-1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中国明年GDP增速料降至6.2%后年预计5.8%
  金融界美股讯:瑞银(UBS)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周三预计,明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仅为6.2%左右,2017年将进一步放缓至5.8%,因建设持续下滑及第二的生产和投资没有明显改观,国内经济承受的下行压力仍较大。
  瑞银还预计,今年中国GDP增速为6.9%-7%。不过中国今年前3季GDP增速为6.9%,6年来首度跌破“7”关口。
  此前中国总理李克强称,在世界经济波动异常、复苏乏力的大背景下,中国作为10万亿体量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仍能保持7%左右的增速,实属不易。
  国家主席习近平周二也表示,中国未来5年的年均经济增速不应低于6.5%,方能实现2个“翻一番”目标。
  相比市场一致预期,瑞银的上述预计稍显悲观。汪涛对媒体透露了瑞银对中国经济形势的最新研判,认为“5年平均增速6.5%是有可能的,但明年要实现6.5%的挑战非常大,后年挑战也非常大。”
  汪涛指出,虽然今年初以来国内房地产市场开始回暖,但在三四五线城市,房地产库存仍需较长时间消化,开发商的投资开发仍较谨慎,预计至少需至明年中期才有可能出现持续好转的新开工面积和新增房地产投资,船大调头慢,房地产市场探底反弹还要一两年时间。
  汪涛还表示,中国经济未来2年下行最主要的压力来自于房地产建设活动持续下滑、工业和采矿业产能过剩抑制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产品需求。
  汪涛认为,未来中国决策层将加大对基建项目的财政和支持力度、但不太可能出台新一轮强刺激;政府还将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推进促增长的改革,扩大社保和公共产品覆盖范围,但稳增长政策的效果边际递减,不足以完全抵消下行压力。
  汪涛预计,中国为防范金融风险,明年将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今年底及2016年初可能各降息一次,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降至1%;为抵消大规模资本外流、维持宽松的流动性环境,明年决策层将再降准300个基点、并积极通过抵押补充(PSL)、中期借贷便利(MLF)、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等流动性管理工具提供流动性。
  同时汪涛还提出,通过收紧资本管制、继续动用外汇储备,决策层会避免大幅贬值,预计2016年底人民币兑美元为6.8、2017年底为7.0,对主要贸易伙伴一篮子货币保持基本稳定。
关键词阅读:
已有&0&条评论
个股净流入
个股净流出
证券名称最新价格涨跌幅净流入金额(万)
15.099.99%11.139.98%14.669.98%15.5710.04%
佣金计算器
目前佣金比例:
千分之二点五
千分之一点五
资金量:万
月交易次数:次
算算能省多少
您目前1年佣金50000
来立省50000
计算说明:
节省交易费用 = 资金量*(当前佣金-证券通万2.5)       *交易次数
目标涨幅最大
目标股票池
股票简称投资评级最新价目标价
买入5.07--买入19.0024.00买入3.585.10买入6.49--明年中国经济增速走势如何?预测GDP增长6.5%
来源: 财界网整理 07:21:27
  中国社科院经济学部、科研局19日召开“2017年中国经济形势报告会”,相关课题组发布最新研究结果,预测2017年全年GDP增长6.5%左右。18日,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发布《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年度报告()》(下称“报告”),报告称,在基准情境下,2017年全年实际GDP增速约为6.5%。  蓝皮书根据中国宏观经济季度模型预测,2017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我国GDP增长率分别为6.5%、6.5%、6.4%、6.4%,2017年全年GDP增长6.5%,比上年略微减少0.2个百分点。从定性分析上看,这种预测结果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方面的现实情况相一致。  根据中国社科院数技经所的中国经济先行指数,2016年下半年至2017年,我国的经济增速呈现小幅平稳下滑的发展趋势。  2017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预计CPI分别为2.0%、2.2%、2.3%和2.4%,呈现逐季上涨的发展态势,2017年全年CPI为2.2%,比2016年略微增加0.2个百分点,依然处于温和上涨阶段;PPI分别为0.9%、1.5%、1.9%和2.2%,2017年全年PPI为1.6%,比2016年增加3.7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由负转正,通胀压力逐渐显现。  蓝皮书称,年中国经济增速将在新常态下运行在合理区间,就业、物价保持基本稳定,中国经济不会发生硬着陆。  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院长、报告课题组负责人田国强表示,报告的一个基本结论是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仍较大,尽管稳增长政策让全年经济有回稳态势,但基础并不牢靠。同时,加上一系列“黑天鹅”事件,外部不确定因素增多。  上海财大的报告给出了8个经济走势及主要问题:消费增速减缓,有效需求不足,需警惕高房价对消费挤出效应;制造业利润增速回升带动民间投资回暖,房地产调控加码可能抑制投资;对外贸易继续负增长,进口价格大涨导致贸易条件恶化;人民币汇率将继续下行,关注非热钱所引起的资本外流;通胀压力有所减缓,广义通胀风险上升;若房地产泡沫破灭,将导致银行系统不良率大幅上升;地方政府债务和企业债务暗藏金融风险;劳动力市场供求疲弱,宏观刺激政策对企业新增岗位效果温和。  上周五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提出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田国强说,中国经济要实现稳中求进,必须推进市场导向的结构性体制和治理改革。“如果改革真的到位,比如城乡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真正落地,我们测算‘十三五’期间,平均潜在增长率仍能维持在7%左右。如果改革陷入停滞,那潜在增长率会受到很大影响,‘十三五’时期最悲观的假设情景下,平均潜在经济增速只有5.57%。”  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形势课题组发布的报告显示,考虑到我国潜在经济增长水平和明年的需求变化趋势,以及当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的现实,建议把2017年经济增长调控目标定在6.5%左右。若考虑到全国迎接十九大和在国际国内引导积极预期以及深化改革有可能释放出来更多红利的可能性,明年增长速度超过6.5%也是一个较大概率事件。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表示,为达到6.5%的经济增速,财政赤字率可能会提高0.5个百分点,到3.5%。在适当增加财政支出、增加中央预算内投资的同时,赤字提高主要用于弥补减税降费带来的财政减收,保障政府应该承担的支出责任。
责任编辑:
刘素曼 IF106
关注财界网官方微博
扫描左侧二维码
关注财界网官方微信
获得更多深度财经资讯
昵称:发表评论
◆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 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您在财界网发表的言论,我们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财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
107.222.36*
107.112.5*
110.47.128*
111.225.219*
107.194.42*
107.21.200*
109.192.88*
108.176.234*
110.77.205*
109.130.104*
财界网广告服务中心
广告热线:400-898-3001
总机:010-  新闻中心:010-  举报中心电话:010-  举报中心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gdp增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