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产品资料到底由谁来负责做呢?求行业内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来回答

  行业内人士也来谈谈医疗保险问题的内幕。  现在社会对医疗保险垢病较为严重,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和医疗保险问题粘连在一起,成为社会医疗问题中最突出的问题。当然笔者限于个人的局限,探讨范围只局限于大型统筹地区及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新农合及市县级一下统筹,商业保险等笔者接触较少,所以不在讨论之列。说是内幕,其实对笔者及行业内来说都是最熟知的东西,但始终却不能被社会大众接受,而政府对某些问题又隐晦至深,许多真正知晓问题根源的人又没想到到网上来说说,所以才有了笔者今天的斗胆一言。  抛砖引玉,笔者先要坦诚说的是我国医疗保险制度设计在世界上是先进的,至少也不是落后的。为什么,很简单,我们的医保制度起步很晚,制度设计都是引进国外的,理念当然是先进的。问题是具体执行的时候,医保和医疗是不可分割的,医保如果是一贴药,那么医疗就是人的身体,同样的药用在老外的身上和用在国人的身上效果就完全不同,所以同样的医保制度结合到中国的医疗现状上,就完全走样了。  所以现在很多老百姓,甚至专家很愤慨的说医保制度设计不合理,其实根本就不是制度设计的问题,而是说我们国家现在的很多问题就是制度肯定是要引进国外的,但是照搬引进效果总是不佳,但如果自行改进又不会,或者说很难,所以只能勉强用着,慢慢的消化。就好比炒股票,股票制度就是从国外引进的,你说让国人自己想一套全新的出来可能么,但是在中国环境下执行就走样了,很多国外的股票制约和保护制度我们国家都不引进,具体我就不岔开说了。  听说要审核,等过了笔者继续开八呗。
楼主发言:12次 发图:0张 | 更多
  @stmrjx   好的。搬个小板凳,听楼主唠嗑
  昨日,小女牙痛,入牙科,曰根管治疗,半小时治疗,首次付费1900+
  ok,医保第一个问题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共付比例或者说是报销比例神马的都是浮云。  笔者不是在这里讨论学术问题,不想把问题复杂化,只想把话说得大家都听得懂。什么叫共付比例(报销比例),就是每一百块医疗费里面保险和你个人分担的比例。比如说共付比例是80%,意思就是保险替你付80块,你个人付20块。这个比例乍一听感觉还不错,每一百块医疗费,保险给支付了大部分,应该保障力度很大啊。恰恰我们的政府也是这么宣传的,你们留意留意报刊杂志,遇到宣传医保政策的时候都说,提高了支付比例多少多少百分点,比如从80%提高到85%,老百姓听了很兴奋啊,100块只用出15块,那岂不是看得起病了。其实问题都出在这里,等到你真的去结算报销的时候,你会发现100块费用,保险怎么才支付了50块,有时甚至更少,有的人做个大手术花了10万元,结果一刷卡自己要付6、7万,这下懵了。明显和说好的共付比例不一样啊。  其实最关键的就是“自费费用”,所谓的自费医疗费,就是虽然也是正常发生的医疗费,却是不进医保的。换句话说,这些自费费用对医疗保险来说就好比你在医院里买了个电视机电冰箱,医保基金是完全不予支付的,如果100元里面有30元的“自费医疗费”,那么你实际上医保认可的医疗费才70元,70元的20%是14元,再加自费的30元,实际个人自掏腰包总共付了44元。结果对个人来说,医保共付比例似乎变成了只有56%,这下矛盾就出来了。  
  ~~~~~~~~~~~~~分割下  在这个问题上其实双方无解,首先老百姓往往是不管这些道理的,大伙儿只看兜里的钱掏出去多少,是不是和政府承诺的一样,什么自费不自费的老百姓不管。而政府也很冤,自费医疗项目不是我们国家独创的,而且其存在也有合理性,比如说涉及整容就是自费,如若进医保那所有人岂不是都可以不花钱去整一下,再比如体检也属自费,不然我隔三差五去做个心肺检查做做b超什么的,该挤占多少医疗资源。所以存在自费费用也没错,那问题出在哪里?  关键是事先宣传和政策解释,明明白白的告诉所有人我的共付比例是不包括自费的,而且要强调有自费的存在,告诉大家最终支付和我政策比例会合不拢,因为有自费费用的存在。而不要每次都敲锣打鼓,自吹自擂自己的政策怎么怎么惠民,什么老百姓都有了切实的保障,共付比例怎么怎么高,提高了多少多少,绝口不提自费的事,搞得大家真以为我们只要付这么点比例就行了,最后落差太大双方都不爽。  更可以将自费比例的统计数据向社会公布,比如上一年度,医保病人的平均自费比例占总费用的多少,这样大家就心里有个大概了,比如我所了解的地区,平均自费比例就有20~30%左右。那么可想而知,平时100元医疗费首先你个人就铁定要承担2、30元,之后就算共付比例有7、80%,其实你最终的支付比例也已经超过4、50%了。如果大家事先能心里有这么个普,了解医疗和保险的费用现状,而不是一味的被政府说好,然后碰了灰又反过来迁怒于政府,觉得自己被政府耍了,进而觉得政府总是搞这种花头来骗老百姓,加剧双方的矛盾。  
  回复的东西也要审核么?  
  ok,医保第一个问题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共付比例或者说是报销比例神马的都是浮云。  笔者不是在这里讨论学术问题,不想把问题复杂化,只想把话说得大家都听得懂。什么叫共付比例(报销比例),就是每一百块医疗费里面保险和你个人分担的比例。比如说共付比例是80%,意思就是保险替你付80块,你个人付20块。这个比例乍一听感觉还不错,每一百块医疗费,保险给支付了大部分,应该保障力度很大啊。恰恰我们的政府也是这么宣传的,你们留意留意报刊杂志,遇到宣传医保政策的时候都说,提高了支付比例多少多少百分点,比如从80%提高到85%,老百姓听了很兴奋啊,100块只用出15块,那岂不是看得起病了。其实问题都出在这里,等到你真的去结算报销的时候,你会发现100块费用,保险怎么才支付了50块,有时甚至更少,有的人做个大手术花了10万元,结果一刷卡自己要付6、7万,这下懵了。明显和说好的共付比例不一样啊。  其实最关键的就是“自费费用”,所谓的自费医疗费,就是虽然也是正常发生的医疗费,却是不进医保的。换句话说,这  些自费费用对医疗保险来说就好比你买了个电视机电冰箱,医保基金是完全不予支付的,如果100元里面有30元的“自费医疗费”,那么你实际上医保认可的医疗费是70元,70元的20%是14元,再加自费的30元,实际个人自掏腰包总共付了44元。结果对个人来说,医保共付比例似乎变成了只有56%,这下矛盾就出来了。  ~~~~~~~~~~~~~分割下  在这个问题上其实双方无解,首先老百姓往往是不管这些道理的,大伙儿只看兜里的钱掏出去多少,是不是和政府承诺的一样,什么自费不自费的老百姓不管。而政府也很冤,自费医疗项目不是我们国家独创的,而且其存在也有合理性,比如说涉及整容就是自费,如若进医保那所有人岂不是都可以不花钱去整一下,再比如体检也属自费,不然我隔三差五去做个心肺检查做做b超什么的,该挤占多少医疗资源。所以存在自费费用也没错,那问题出在哪里?  关键是事先宣传和政策解释,明明白白的告诉所有人我的共付比例是不包括自费的,而且要强调有自费的存在,告诉大家最终支付和我政策比例会合不拢,因为有自费费用的存在。而不要每次都敲锣打鼓,自吹自擂自己的政策怎么怎么惠民,什么老百姓都有了切实的保障,共付比例怎么怎么高,提高了多少多少,绝口不提自费的事,搞得大家真以为我们只要付这么点比例就行了,最后落差太大双方都不爽。  更可以将自费比例的统计数据向社会公布,比如上一年度,医保病人的平均自费比例占总费用的多少,这样大家就心里有个大概了,比如我所了解的地区,平均自费比例就有20~30%左右。那么可想而知,平时100元医疗费首先你个人就铁定要承担2、30元,之后就算共付比例有7、80%,其实你最终的支付比例也已经超过4、50%了。如果大家事先能心里有这么个普,了解医疗和保险的费用现状,而不是一味的被政府说好,然后碰了灰又反过来迁怒于政府,觉得自己被政府耍了,进而觉得政府总是搞这种花头来骗老百姓,加剧双方的矛盾。  
  怎么一回复就没了  
  同样的一个问题就是分类自负,什么是分类自负?就是该项目的10%(也有20%30%)为自费,不进医保,这样的话,使总体支付比例又有所下降,同时该类项目较难让人理解,如果说一样东西是自费的大家还好理解一些,那么一样东西的10%是自费的,大家第一感觉就会觉得是不是又想搞我钱。  综上所述,如果100元总费用,30元自费,30元分类自负,80%的共付比例,那么个人实际最后支付会是多少呢?就是30的自费+30分类自负的10%为3元,共33元,剩余67元由医保共付,个人承担20%为13.4元,加上之前的33元,共46.4元。  所以经常听到有人骂,他妈的自费、分类,反正就是讹老百姓的钱,也有不少明白了其中的缘由,但非常不爽,认为医保的保障功能因此大大弱化了。  
  最终的支付比例也已经超过4、50%  -----  请问以前没有医保的人,医保到底应不应该买?
  回复第10楼,@zhuyanb  最终的支付比例也已经超过4、50%   -----   请问以前没有医保的人,医保到底应不应该买?  --------------------------  除非身体状况极佳,从不生病,不然还是要买,即使医保的保障力度有限,这年头你全自费看病试试。  
  接着谈:医保究竟内伤在哪里?  所谓保险,其实不是什么复杂的东西,只不过是一种集体共济,或是累计以救急的方式而已,却独医疗保险救济频率之高,费用之大,使这个险种一直出在风口浪尖。  养老,财产等保险都是可控和额定的,比如你保多少财产保费是多少,可以陪多少;你缴多少年的费以后每月还你多少。而医保却是一种“意外险”,而且这种意外险又是经常发生的。不看病的时候,你可以缴费觉得很亏。。。病看得多的时候,你交的那点钱其实还不够你用几次的,所以基金压力就很大,社会统筹起来就很难。  偏偏现在的医疗费又那么高,结果医保就吃了哑巴亏了。医疗费高是怎么造成的,成因太过复杂,不做讨论,反正水涨船高是事实。本来医疗保险的理想是用基金为每个人负担医疗费,能担多少担多少,最好大家都不用掏腰包,皆大欢喜。可事实是基金根本不可能满足广大老百姓的医疗支付需求和医院医生诊疗收费需求,究竟是老百姓太爱看病了还是医院们收费太贵了,反正各执一词。  既然基金撑不住,那么只能上演一场扯皮博弈的大戏了。首先基金在政府手上,政府是不可能吃亏的,怎么办,那就只能用这点儿,用多了政府不管。能限制老百姓么,当然不能,你跟老百姓说你一年只能看这点,多了自费,老百姓不要造反?看病是刚需啊,你不给我看病那我也叫你好看。所以老百姓动不得,老百姓看病的需求可以是“无限”的,只要你能生病,你就可以一直用医保看,“上不封顶”。  那么限制谁?只有医院了,你给老百姓看多了我不给钱啊,每年就这么点钱。于是医院成了冤大头,你让老百姓参保的时候你也没设置个上限啥的,现在看病个个是“刚需”,你让我限制谁呢。好吧,你不仁修怪我不义,上有政策下还不有对策。对付老百姓咱还是有一手的。于是医院想了各种办法,一是多用自费药,自费项目是和医保无关老百姓自行支付的项目,自费越多那保内费用越少,就不用担心保内基金消耗过多政府不给了。二是大重病人推掉,省得花太多钱。于是很多医院都开着各种自费的小药房,医生总是说你想要治好病最好用某种自费药。既然大家都不肯吃亏,那吃亏的就只有老百姓了,医院对医保病人各种限制,各种推诿,各种自费。  
  回复第2楼,@dingdang99999  昨日,小女牙痛,入牙科,曰根管治疗,半小时治疗,首次付费1900+  --------------------------  牙科的很多项目都不进医保的,各种进口材料,价格贵的不在少数,你没见国外牙医最赚钱么。  
  @stmrjx 赶脚你在刻意隐瞒什么秘密。
  @stmrjx 就这也叫内幕?
  你能把保险公司与财政和药企的关联抱一抱不?
  楼主我们引申一下  一个人缴纳保费20000元,有病医疗费总额10万元,扣除自费项10000元,保险公司支付72000元,个人实际支付28000元,病人看似赚了。  楼主我们在引申一下  医院治疗总成本10000元,病人支付28000元,这里产生了18000元的净利润。  医院支付保险公司1000元红利,保险公司抽回72000元赔付款。  结论,保险公司不但没有赔付反而从病人身上赚取了1000元。  病人的保费20000元还能给保险公司每年带来1400元的固定收益。
  朋友们,我所要说的是国家医疗保险,不是某家公司,想说说的是社会问题,不是某几家保险公司或是保险行业利润的问题。  
  @zhuyanb 10楼
07:52:00  最终的支付比例也已经超过4、50%  -----  请问以前没有医保的人,医保到底应不应该买?  -----------------------------  有比没有好!
  谈到医保和药,似乎又陷入一个无解的境地。众所周知药品价格虚高,虚到什么程度,成本只有10%的比比皆是。当然,只说材料成本也不太合理,还有运营,公关,招标,渠道等等。这里问题就出来了,药品这个东西有点特殊,毕竟是看病救命的,不能用放任思维来看。你看看现在各地药企如雨后春笋,都是当地的支柱产业,有些是官办企业。而药这种东西,大规模生产成本是很低的,但是小规模经营,你攻你的关,我招我的标,各种渠道成本,寻租成本就直线上升,这些利益被政府,医院,医生层层盘剥。到了老百姓那头就层层加价,最后谁来买单?医保基金。  因为医保基金是公共基金,在征缴环节完美无缺,在支付环节却漏洞百出,管别人的钱一般是管不好的。所以医保总是吃哑巴亏,因为你们贵了,所以我付的就多。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转] 证券入行须谨慎,人生有风险!(请业内人士都来评价一下真实性)
由于本人的专业与经历与证券业有诸多渊源(具体不讲,目前我已不在证券业),又是一年求职时,看到很多毕业生一如当年的我对证券业有很高的期望,特别、尤其是非金融类专业同学对证券业的幻想让我感到非常担忧,因此写下本文,所有本文所写,皆为真实客观的亲身经历及身边证券业各岗位资深人士所言。
1、证券行业盈利的本质如果你想进入一个行业,慎重的选择是先了解这个行业的盈利模式和未来走向,这个是必须要做的功课。当你看到证券行业的所谓&牛人&开出的&惊人&工资单后,在心潮澎湃之时你最好先了解下证券行业是靠什么给这些牛B人开出这么高薪水的?凭什么开出这么高薪水的?如果你不了解就相信,那么只能说明你太傻。证券行业到底靠什么来盈利?这个问题想回答好不容易。美国的证券业经过百余年的发展,目前主要赢利来源是三块:一是全球投行业务,包括股权投资和股票上市;二是股票、期货、金融衍生品交易盈利,包括资产管理等;三是提供投资通道、投资咨询服务。国内证券业的盈利模式基本参照了美国模式,即投行、投资、经纪三个方面。
2、证券业的投行&&多数人的平庸,少数人的辉煌投行业务主要的收益来源于公司上市的承销收入,一旦一个公司完成了上市的过程,证券公司的收益是很高的。国外的投行游戏规则我研究不多,然而国内投行的游戏规则在你进这行前必须要明明白白才行。投行业务有点象一锤子买卖,如果公司能上市,那么皆大欢喜,如果上不了市,那么就几乎没有收益,应该讲风险是很大的。在国内,投行业务要想有收益,就必须实现三步走。第一步:找到有可能能上市的公司,或者能够搞定必定能上市的单子(后面具体解释)。有上市可能的公司有很多,但是投行也很多,大家都在想尽办法去找这样的公司。而所谓必定能上市的单子,比如农业银行上市这样的大单子,你是不可能搞的到的,需要有巨大的关系。第二步:找到公司后的材料准备和公司重组(即辅导上市过程)。这就是多数人平庸的地方,原因见后文分析。第三步:一切准备就绪,还要能搞定证监会那帮爷爷,搞不定,那你就等吧,等上个几年,你千辛万苦弄来的公司都要倒闭了,所有一切都白搞。
好了,在这个子行业里面,你要想想自己能干什么?你能找到那些好公司、搞定那些好公司的老总,同时摆平一切竞争对手么?如果不能,那你能通关系到证监会,把SB垃圾公司都搞上市么?如果还不能,那你能在艰苦的竞争环境中打败无数竞争对手,弄到保荐人证书么?如果还不能,那就只能当个投行民工吧,活永远最多,收入永远不涨,如果是熊市,那就只能勉强活自己。靠谱的说,如果你处在投行民工的阶层,基本是没啥前途的,除了中金、中信等个别特牛比的券商你能通过加入大项目组混点奖金外,基本上大多数券商这一阶层的税前收入在15万以下,遇到熊市,收入奇低不说(一个月两三千是常事),第一个被裁的就是投行民工。
3、证券业的投研&&即将面临市场化的残酷投研这个子行业最近的疯狂实在是有点过。为何疯狂?原因简单,&看上去&收入高、&看上去&地位高、&看上去&工作轻松。投研这个子行业的游戏规则又是什么样的呢?简单说就两字:排名。什么排名?新财富分析师排名。这个排名是什么玩意你不用知道太清楚,总之目前的行情,行业排名前三的分析师年薪100万(税前)确实是有的。接着问,这个排名怎么才能弄的高一点?投票,主要是机构投票,如果所有大机构基金经理都投你的票,那你就厉害了,问题是,一个行业的分析师成千上万,别人凭什么投你的票??也许你会说,因为我能始终推出大牛股票!如果你真能不断推出大牛股票,那我劝你回家炒股,何必来工作?真正在市场的人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是。剩下就一个办法,那就是营销那些基金经理。更甚一层,如果你营销的好,那些基金经理不但投你的票,还会用基金的钱买你推的股票为你造势,如果你不能营销,那就没办法了,就等着伯乐来发现你吧。&收入上讲,这个子行业一般券商的一般人员(券商排名在前20名),年税前15万是有的,而且比投行稳定。这正是这么多人想去这个子行业的原因。觉得不错吧?且慢!这个子行业存在一个巨大的问题,怎么盈利?国内券商现在投研盈利的方式只有一个,那就是与大机构合作,大机构会与券商的一些分析团队签约合作,拿报告,咨询策略,同时给钱。在这样的模式下,国内券商只有少得可怜的几家能够养活自己的投研员工(大约5家),其他的根本养不活,要靠别的业务来养。因此,国内投研子行业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称作卖方研究所,也就是通过与大机构合作养活自己的研究所;另一种称为买方研究所,也就是主要通过其他业务养活自己的研究所。问题是现在投行业务自身难保,经纪业务利润率不断下降,今后怎么养活法?你思考过没?券商研究所市场化转型是必然的。转型之后,这么些个投研团队怎么生存,到现在我都没想明白。你如果想明白了,麻烦告诉我。
4、证券业的经纪&&底层证券人的辛酸经纪业务就是以客户经理为核心的营销业务。简单说,就是拉人、挖人、抢人开户,如果你进这行业只能干这个工作,那么我只能佩服你的勇气。这个子行业生存之残酷绝不亚于保险推销员,现在满大街都是证券公司,找个人来开户有多难没经历过的人是无法想象的。上面两个子行业你好歹能过上白领生活,这个行业搞的不好只能过黑领生活,淘汰率之高你绝对无法接受。我所知的一个还算有名的券商营业部,一年内离职的客户经理比率是76%,入职一年内的客户经理平均月收入税前不到4000元,而且要经受诸如开户数、有效户数、有效资产数、佣金率数等诸多指标的考核压力,达不到就会扣钱。另外,这个子行业的利润率下降速度非常离谱,目前佣金率的毛成本率万分之二左右,净成本率万分之四点五左右,而你要知道,现在华泰证券开户就万五的佣金!你想想吧,这微薄的利润有多少能到你的口袋?这个子行业有高薪的人么?有,确实有,我所知道的客户经理,年薪有两百万的!但是你已经不可能成为他们那样的人了。他们经历过大牛市,手上有上亿的客户资产,有长长的客户名单,在那样的年代,捡客户象捡钱那样轻松,利润率象卖毒品那么高。但这一切你已经碰不到了。除了客户经理外,与这个行业相关的另外两个岗位是理财师和分析师,理财师主要负责卖各类券商集合资产计划产品,吃的是辛苦饭,完不成任务,自己考虑怎么办吧。分析师主要负责维护客户,听起来帅气,但是实际上就是客户的保姆,用处就一个,提升客户满意度,满足客户需求,尽量让他别提降佣金,更别让他转户。总之你想办法稳定住就行。这两个子行业平均收入在税前10万以下,压力不比客户经理小,门槛却比客户经理高。想去的,想想自己行不行吧。5、证券业的投资&&有希望的高压之路券商的投资部门是我认为最...
分享这篇日志的人也喜欢
热门日志推荐
人人最热标签
分享这篇日志的人常去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完成注册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必须由6-20个字符组成
下载人人客户端
品评校花校草,体验校园广场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T公司网络教育产品营销策略研究对策,教育,营销,营销策略,教育网络,策略研究,网络教育,教育产品,T公司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T公司网络教育产品营销策略研究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夫君给我负责到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