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注册只显示最新微博为什么?

新浪微博为何渐渐失去了人气?
不知从何时开始,大伙都好像渐渐地转移阵地到了微信、朋友圈。&br&&br&刷微博的日子好像是很久远很久远的事了。&br&而我只是偶尔点进专门转发段子的微博,&br&看几则近期更新的笑话补补脑就关闭了。&br&&br&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br&我个人使用的感受是:&br&1、越来越多的无营养的内容看得很烦,最烦的是那些唯恐天下不乱的谣言以及转发。&br&印象深刻的“教练终于承认,曾给叶诗文服用一种叫做一氧化二氢的液体,来为叶诗文补充能量。”就曾钓到很多鱼,很多人都是看都没看清就转发大骂叶诗文,大骂游泳国家队,大骂中国人,其中不乏很有“资历”的教授什么的。 ┑( ̄▽  ̄)┍ &br&像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什么城管打人呀最多了,随便找来一张几年前的图片发出来,就会引来大量关注,很少人会考虑内容真实性,而是直接转发开喷,好像打的是自己一样。&br&&br&还有那铺天盖地的抽奖和转发……&br&还有那直接显示给你看的推广微博……&br&还有那直接挂在主页的淘宝广告……&br&&br&2、身边的朋友好像开始不怎么发微博了,自己发的微博收到回复开始少了。&br&微博可以关注自己喜爱的名人的动态,可以关注自己喜欢的领域的新鲜分享,可以关注自己朋友的的动态……&br&可名人的微博渐渐看腻了,喜欢的分享也开始出现重复失去新鲜感了。&br&后来朋友都一个个开始往朋友圈跑去了,自己也跟着过去了。&br&过渡期大概是这样的:&br&/ t1-发条微博同时要发条朋友圈&br&/ t2-发条朋友圈同时要发条微博(耶!朋友圈可以迅速收到大量赞和回复!)&br&/ t3-发朋友圈&br&&br&以上是我的使用感受。希望知乎的前辈们可以帮我解答解答:&br&微博是正在没落吧?有没有很直接的数据说明其人气正在下降。&br&没落的原因有那些?新浪到底怎么想的?按照最近和淘宝的合作来说,感觉微博很想赚钱,而忽略了我们用户的真正感受。新浪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他的战略存在问题吗?新浪可是全身心投入微博运营,如果微博萎了,怎么办……下一个起来的会是什么,或是说还会有下一个吗?
不知从何时开始,大伙都好像渐渐地转移阵地到了微信、朋友圈。刷微博的日子好像是很久远很久远的事了。而我只是偶尔点进专门转发段子的微博,看几则近期更新的笑话补补脑就关闭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个人使用的感受是:1、越来越多的无营养的内容看得很烦,最烦的是那些唯恐天下不乱的谣言以及转发。印象深刻的“教练终于承认,曾给叶诗文服用一种叫做一氧化二氢的液体,来为叶诗文补充能量。”就曾钓到很多鱼,很多人都是看都没看清就转发大骂叶诗文,大骂游泳国家队,大骂中国人,其中不乏很有“资历”的教授什么的。 ┑( ̄▽  ̄)┍ 像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什么城管打人呀最多了,随便找来一张几年前的图片发出来,就会引来大量关注,很少人会考虑内容真实性,而是直接转发开喷,好像打的是自己一样。还有那铺天盖地的抽奖和转发……还有那直接显示给你看的推广微博……还有那直接挂在主页的淘宝广告……2、身边的朋友好像开始不怎么发微博了,自己发的微博收到回复开始少了。微博可以关注自己喜爱的名人的动态,可以关注自己喜欢的领域的新鲜分享,可以关注自己朋友的的动态………
按投票排序
339 个回答
新浪公司的基因是新闻,所以微博也带有深刻的新闻烙印。对互联网来说,微博的传播方式其实是一种反动。它不具备互联网精神的平等交流,信息始终单向流动,大部分信息枢纽节点为大V所把持,普通人的声音如果不经大V转发,很难传播开来,仔细考察一些转发上万的热微就会发现,每一次转发量攀升峰值,都是在大V转发之后。这就造成了“大V说,众人听,大V不参与,谁也不知道”的局面。这和传统的报纸媒体功能几乎是等同的。(当然,在传播效率上不可同日而语)。尤其是跟推特相比,微博将评论和转发分开,更强化了这一趋势。在这种模式运转之下,用户很快就会发现,自己创制内容几乎得不到有效反馈,缺少激励,还不如关注通过大V转发出的资讯。大部分用户的心态会被迅速调整为“倾听者”,而不是”内容创制者“,结果就造成了大量的非僵尸沉睡用户,这些用户很少发言,也很少参与转发评论,但对一些掌握信息出口的大V保持关注,以随时收听新的资讯,微博对他们来说,只剩下看新闻一个功能——但尴尬的是,现在的资讯平台太多了,彼此之间同质化严重,单就新闻这一功能来说,新浪微博的优势并不明显,用户还有其他选择。而原创内容又因为传播模式的问题,受到极大的削弱,变得匮乏。(语录体、心灵鸡汤摘抄、星座血型占卜的流行)于是这就变成了一个经典的Marketing问题:”我为什么要选择你的产品而不是别人的”,新浪微博回答不出来,自然就会导致用户的流失。而微信走的,明显是另外一条路。在早期版本中,微信还试图雄心勃勃地与微博竞争,但这其中存在着严重问题。比起微博的开放环境,微信的信息流传是一个半闭锁环,互相关注者都是朋友、亲属、同事等,微信鼓励创制信息,但更为私人化。这种类型的信息可以在一个特定的社交圈内迅速流传,但80%的信息都无法突破闭锁,传达到外部去。这是由腾讯的社交基因所决定的。举一个形象一点的例子,微博是公共集会,微信则是朋友party。在前者的场合,你的声音淹没在集会群众的喧嚣声中,但如果足够幸运,你被大V请到讲台上,拿起话筒,就可以迅速得到大量关注;在后者的场合,你很容易就能引起别人关注或分享,但也只限在Party内,你甚至连门卫都影响不到。不过微信很快就觉察到了这个问题,并迅速调整策略。公共账号的设立和限制群发信息的次数,可以视为微信的一次理念拉锯。到了5.0以后,微信将公共账号分成服务号和订阅号,整个发展路线图已然清晰。微信试图在保持social特色的前提下,从media转向function orienation,比如微信为招商银行开发的服务账号,重点不在于资讯发布,而是提供各种移动服务。微信已经或即将发布一系列功能,如移动CRM,会议参与系统、售前售后服务、实时在线咨询等,都显示微信强调的是function,而且是具体到service这一个层面——甚至腾讯内部已经开始用微信的HR助手来进行企业内部管理。这些迹象表明,微信不打算在跟新浪微博的主场跟它火拼,而是独辟蹊径,走迂回战略。功能性的强化路线,让微信和各类企业找到了利益共同点,站在了同一条战壕内。企业固然可以通过微信提供多样化服务,微信也可以借助广泛的企业门类,把service和原本就很强大的social结合在一起,打造出一个基于微信平台的S+S内生态圈。只要你开了微信,朋友圈,银行业务、餐饮查询、商品购买、会议组织、员工管理等等全都集成进去了,你甚至不需要其他任何APP——我相信这是腾讯未来的野心所在。而且比起新浪微博无头苍蝇式的盈利模式探索,微信这一条面向企业服务功能的发展路线,更容易在对普通用户免费的前提下,获得足够收益。在未来,考虑到发展路线有着本质不同,新浪微博在短时间内,不会彻底被微信取代。两者会在media和social两个领域继续称霸。但新浪微博至今仍未找准自己的定位,各种奇葩插件、奇葩功能不断推出,真正有意义的功能却反应迟缓(比如长微博的应用,居然迟钝了一年多才推出官方功能),定位上也是首鼠两端(曾经一度试图把微博搞成了大号的开心网,向social方向转向,无疾而终。又想朝service转向,弄出收费会员制和强制塞给用户的企业推广频道这两种天然矛盾的东西并行。)当微信继续进化到social+service后,SS生态圈形成以后,微博的沉默用户恐怕会继续增加,持续失血。到时候微博是否会退化成一个新闻频道,就不好说了。
对于我个人而言,刷微博越来越少的最大原因就是,醒悟到在上面花了很多时间却没有什么收获。大三时开始玩微博,刚开始时每天都要花至少三个小时看微博,尤其是智能手机的使用,刷微博太方便了,一有空就拿出手机刷微博。当时的确是沉迷在微博里无法自拔,被各种各样有趣好玩的东西吸引。可以迅速了解到新闻事件和各路人马的态度,可以分享如何做出精致的食物有哪些地方值得去玩,可以欢乐地围观段子手们精彩的吐槽,可以看到自己喜欢的明星的最新动态,可以分享各种好看的动画片电视剧电影……当时的感觉就是微博呈现出了一个精彩自由的天地,娱乐的同时也真心学到了很多东西。但刷了两年微博后渐渐地开始感到疲惫。沉下心来细想,自己究竟从微博中得到了什么,除了打发时间外能够留下的东西太少。微博上的东西太零散,一刷微博可以刷很久,但记住了哪些呢。看了下自己转发过的几千条微博,发现当时只是看了然后顺手转发了,根本就没仔细去想里面传达的讯息更不用说记住了,大多数时候只停留在了看看的层面上然后转身就忘了,只是单纯地接受而未能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比如说,分享过的把落叶拼成礼服的图片,我当时只是惊叹了下好漂亮然后转发了,并没有认真地欣赏它呈现出的艺术的美感,后来也就忘了看过的这图片。我转发过多少这样精彩的图片,全都只是赞叹一下转发一下然后就忘了。在微博的零散的信息的轰炸下,觉得自己变懒了,懒得思考分析了,越来越不擅长写长篇的东西。沉下心来好好地反省了下,删了大多数的现在看来已经非常无聊的微博,然后刻意地少上微博,把手机和平板上的微博客户端删了后就越来越少地用微博了。我想应该有一些人是出于和我同样的原因,认为浪费了大量时间而一无所获,所以花在微博上的时间少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喜欢上看那知乎。一个人的时间非常有限,选择了这个网站能用在其他网站的时间自然就少了,比如说我现在在看知乎自然不会刷微博了。现在网站的竞争力也是非常大的,人们会被新东西给吸引,而微博相较于我三年前开始用的时候起并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反而在有些方面还倒退了,引起很多人的反感。止步不前的东西在日新月异的网络时代是很容易被淘汰的。新浪微博现在强制性地加入淘宝广告,商业化无可厚非,但商业化运作的方式却是分为用户心甘情愿和讨厌至极两种的。新浪自身的一些行为让用户反感,将它称为“渣浪”不是没有原因的。感觉新浪都没有花心思如何留住老用户,反而常常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以前微博是个还比较单纯的地方,现在不用说大家也体会到了微博慢慢地在变样。各种流言谣言的泛滥、明星之间的互掐对骂等等都使得微博的环境越来越差。微博散发了过多的负面的东西,有时候事情的真相都还没弄清楚就开始骂来骂去。
我个人的观察是:社交网络的用户被分化了。因为不同社交媒体开始分工了。大家一直在说“social media”。现在是爱social的去了微信,爱media的留在了微博。创建自媒体、关注别人的自媒体、愿意了解各种新闻、分享观点的,留在了微博。更喜欢和朋友熟人保持联络,互相交流私人生活,对陌生人和陌生世界不大感兴趣,也没有能力吸引陌生人关注的那些,去了微信。
七宗罪啊!!!①鸡汤太多②公知太多③段子手江郎才尽④炒了万年隔夜饭⑤转发、广告太可恨⑦小秘书简直不要脸——这是一条脑洞忘性太大的分界线—⑥对不起,应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此条微博已删除……((=?ω?)?此答案采纳于@firrytail )补充:也有可能刷微博的那批人 渐渐有了男票女票惹~【变身现充了,谁还有那心思刷微博。。。】
因为大V放个屁都有几万的转发我花好多心思写篇文章却没人鸟完全没人鸟
我给马伯庸的点了赞。但是这个的问题是这样的……祥瑞御免……From Weibo SEC 13filling, 用户数一直在增长的。而且公布了DAU,真的很少见。另外在13F中间很清楚的写了增长数高盛从今年5月开始Cover微博,他们的部分统计来自于SEC部分来自于其他渠道。同样,Number of Key accounts也在增加这里也可以看到Weibo 跟Twitter比较,在MAU上面微博增长的多了一点点。环比也说明增长是均衡的正常的。这里也可以看到Weibo 跟Twitter比较,在MAU上面微博增长的多了一点点。环比也说明增长是均衡的正常的。微博的数字不可能造假,作为国内领先互联网公司,其数据被某互联网知名数据公司一直在盯着,另外一个一直被盯着是腾讯。以上情况均找3+以上互联网界人士核实过。所以,本问题命题不成立。同样,这个问题也是有问题的。新浪微博至少现在来看,没衰退,而且还能好2两年。利益相关:本人或本人所在的公司未持有weibo任何股票。
简单地说,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1.新浪野心太大,导致越来越臃肿,没用的功能越来越多。过度地商业化和微博营销,破坏了用户体验。单从私信就能看出来,原本是用于沟通交流的功能,被无数的商业信息轰炸。2.微信的崛起。
我来个小家子气的答案吧,就说我自己,非业内人士只能各种吐槽,轻拍。新浪微博老是能给我惊喜我才离开她的好么!你们还记得当年见花就删的小秘书嘛?一开始,我的惊喜在于我次奥居然有人敢那么明目张胆地抄Twitter还仗着一墙之隔搞得一副自己业内领头羊的样子。好吧,我就看看你有多不!要!脸!后来,粉多了点然后还有互动了我居然还产生了点粘性(捂脸)。看到自己发过或者转发过的内容呼啦一下子没了又尼玛惊喜得不得了,乖乖,老大哥还真会看着我哈!再后来,AFK了,我去年买了个表的小秘书关照太体贴了!各种转世党太可怜了!僵尸粉不鸟我太泄气了!勾搭不到妹子太挫败了!老纸不!玩!了!结果略囧,朋友老问我“哎你看我微博新发的XXXXX没”我就好尴尬,但我自从在知乎看了那篇说社交网站不好玩,“除了自闭症人们都是自恋的所以就误以为社交网站能让自己成焦点”的回答以后就是顿悟啦,尼玛社交网站是不好玩啊,140个字,说来说去,其实还不如“呵呵”来得简单粗暴有效。于是就去dota2了。到几个月前吧,更新了微博客户端,下来的时候经常发现有奇怪的东西混了进来,当时五雷轰顶并且怀疑自己的价值观,我靠我难道真的在当年误入歧途关注了几个营销微博么?仔细点进去再点出来发现,自己的三观还在,是新浪微博丫的玩的新招,叫什么“推广微博”,呵呵,洒家的手机不是note,一次就能看三条你还来给我整个没用的,滚粗!然后微博的客户端从此消失。再后来,在新浪工作了一年多的闺蜜被裁了,艾玛替她难过下。问原因,大概就是觉得她们部门(不是微博的部门)不赚钱用处不大就精简吧。然后各种说内幕哦…说什么有一层楼,有一些怪黍属们会在里面随意看微博,然后发现不对劲,就会指点江山,然后这帖子基本就不在了,然后当班的小秘书就要麻烦了(本段欢迎辟谣)。所以我很早就觉得吧,当初为了抢各种V,给自己员工下指标好像还给奖金,就特么有点傻…你拿到马云的投资了这么阔绰?花钱请V还发奖金我次奥你怎么赚钱啊新浪我都替你捉急啊!结果人家还真想出了赚钱高招——开!会!员!哈哈哈笑岔气了有没有!你不是新一代社交网站么你盈利模式怎么和人家玩了十多年的QQ看齐啊好大一个彩蛋啊哈哈哈哈!———————————————不间断吐槽的分割线———————————————————正儿八经地说,在我AFK前后那一阵,事情正在起变化,微博已经吵开了,各种拿“公知”骂人,各种站队,哎哟你们都不要上班啊,你们不陪老婆啊,刷的几十万个僵尸粉那么好玩么哎…就我自己而言,深感话语权的划分和现实无限趋近,我们这种草芥,只好退散。当然知乎也有这样类似的情况,但区别在于,知乎有信息量,新浪微博和熊培云引述的梭罗的那句话一样——“如果你掌握了原则,何必去关心那亿万的例证及其应用”——让我觉得沮丧。而且那段时间往后,我有女!朋!友!啦!往后的日子里,我真心觉得,与其把吐槽和灵感都呈现给僵尸粉和那些不在一起生活的人们,还不如都倾诉给自己心爱的人,至少…女神不会在我说完一句话以后对我说“转发微博”。
唱衰微博已经有一年多了。可是我列两个数字来说一下。昨天问答知乎豆瓣微博的区别,所以特地查了一下这三家的每天访问人数。微博是2000万,豆瓣是152万,知乎是32万。很惊讶吧。文章的周一见一条微博可以被转发一百万,而知乎里粉丝最多的李开复老师也就60多万粉。真正衰落的是谁?人人网,从顶峰时期的500万到现在的60万,这才叫衰落。问答里面很多归结微博衰落的原因,心灵鸡汤、广告、大v独占话语权等等,这些现在的微信又何尝不是,即便Facebook又何尝不是?知乎现在已经开始大v独占话语权了,把流量做上去之后,广告立马尾随而至,跟着就是心灵鸡汤的置顶回答。以上是一个社交平台的必然趋势,除非这个社交平台没人气。
微博作为媒体的地位简直高到离谱而且会越来越高,所有说微博人气低的都是胡闹啊。微博和Twitter根本就不是微信这样单纯的社交网络,它是信息源。我的理解是,微博“大V经济”的形式潜在会给自身社交能力偏弱的用户带来比较大的压力。粉丝低于100又没有多少获得信息欲望的小用户有可能会逐渐离开微博,而这些人量大,是淘宝的主流客户,这个问题也许比较关键也比较难解决。
3年以前已经不玩微博了,离开之前已经把所有好友取消关注,现在微博已经很久没登陆了,某天发现新浪帮我关注了一些无谓的账号,而且还在我账号上无耻的自动发了几条微博,还评论某活动的微博并且转发,还不知道怎么投诉。
微博的确在没落。看数据能够看出一点端倪,但即使没有数据,也能够了解到这一趋势。最火的FACEBOOK都有用户陆续撤离,何况微博这个局域网产物。当名人聚集太多,名人影响力逐渐加大的时候,满屏都是名人的转发消息。营销帐号和广告的无孔不入,不理性的粗暴谩骂让人认识到这个林子真是变大了。社会问题缺少真正的诉求平台,微博成了社会问题集中爆发区。普通人在社交网络上,和朋友交流分享生活只是一个原因,部分人的原因。更多的人只是为了获得存在感的证明。我的声音可以被传播,我的存在可以被证明,这就是目的。实际上就是说,我不能自己确定自己真实的存在和生活着,我只能依靠在网络上的表达来传达这一思想,给自己以安全感和存在感。当鱼龙混杂的时候,个人的声音被淹没,个人所需要的存在感难以获得,故而只作为看客把微博当成了解新闻的媒介而已了。新浪做的没有错。微博就是1/2(FACEBOOK+TWITTER),广告就是微博存在的依靠,话题、人气都有了,只不过人们的选择也多了起来。为什么人们选择沉默?有些人是话痨,他们选择了其他更隐秘的地方去写下自己的想法;有些人不是内容制造者,选择了阅读和旁观;有些人不喜欢删贴和禁言,去了更安全的地方。和朋友巩固关系的最好办法是真实的交流,而不仅仅是在网络上的一句评论或者转发。一个人的真实想法愿意和微博上的朋友分享的愿望有多大?所以没有朋友说话很正常。我个人觉得QQ KJ的情况更糟糕。我的做法是选择适合自己的,自己喜欢的,坚守下去,记录真实的想法,分享真实的生活,世界很大,绝不仅仅是微博一家。相比于转发,我更喜欢收藏。
什么是「人气」呢?一直在增长的DAU呗。为什么DAU一直有成长,但是感觉互动量没以前多了呢?1. 您没跟上活跃用户群体变化——TFBOYS EXO 组合成员的名字你都知道吗?萌大奶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熊脸骚当鸭姐淋淋你都认识吗?2. 我发的东西没人转,可见互动量降低了——参见第一条、参见你的镜子。你的微博发的和朋友圈一样一样的,为什么要转你的脏东西。3. 互动量只是转发评论吗?——建议看看阅读量、点赞数和话题量。单条内容、单个话题的数据比以前高多了。「社交媒体」和「社交工具」还是有区别的。
分析国内对于微博的定位,就一直不够准确,由关系链衍生的天生媒体属性,但是新浪从战略上希望更强的社交概念,导致产品优点走形。但是微博的本质还是媒体的,开放的内容,开放的互动。那为什么会感觉慢慢不行了呢1、从用户的需求角度来看:用户对于媒体的需求相比于社交来说,要弱 一个人可以不看电视新闻,不看报纸,可以不知道省长、市长是谁,但是邻居家谁谁考上大学,同学家谁又去出国玩了,这些社交来的跟直接。这就导致微博满足的需求,本来就不如微信、空间来的强烈,可以说这些信息不是必需品。同时从媒体的特点来看,注定是大V当道的情况,老是几个大的渠道,迟早会有点腻味。随着一系列热点事件的淡化,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热度。2、信息的丰富度在微博刚出来时候,会有很多新奇的玩意出来,其实这些都是存在的,以前没有微博扩散的平台,大家不知道而已,有了微博之后,各种内容、鸡汤、段子、妖魔鬼怪都出来了,现在呢,段子快讲完了啊,没发现老段子横行么。3、从微博的产品特性:火爆是源于社交,但是天生的社交短板,不能解决私密性的问题之前微博的火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有社交关系链带动的(当然也离不开若干热点事件的推动),很多人会把微博当成以前的开心网,空间在用,而且大家腻味了原来社交圈可能存在的七大姑八大姨等等不想沟通的人的存在,想重新建立一个社交圈的渴望,微博横空出世。但微博从产品的特性上注定就不是一个适合社交的场所,或者说强关系链的社交场所,开放性导致隐私上的缺陷。更适合的微信朋友圈出来了,慢慢社交活跃的人转移了。微博应该是怎么样的呢微博的社交第一应该是弱关系的,比如同时读过一本书,附近的人等等,这些可以再twitter早期的宣传片还能看到,但这些就是强需求吗,除了约炮,感觉不会再有强的弱关系链需求了;第二,通过微博开放的方式,让用户,强关系的用户之间分享信息,这一点的设想是很好的,物以类聚,我喜欢的,很可能也是你朋友喜欢的。但是从原来社交圈里头来看,很多用户分享的其实都是鸡汤。。注定了在微博里头也是鸡汤盛行。所以注定微博不会是一个社交化生活化很浓的地方微博的社交+媒体微博是一个很好的个人媒体平台,人人都有发言权,人人都是媒体,人人会能共享信息的自由平台。之前分析的,从媒体的特点来看,注定是少数大V把握住信息渠道,和百度的搜索结果页一样,这里指的大V泛指所有粉丝多的用户。那怎么才能提高粉丝和收听量呢,除了用户本身具有知名度外,应该是提供优质内容,持续不断的优质内容,这一点在现在的产品设计上做的很弱,微博的产品结构能够容纳很多创新的账号,但是其他用户很难去发现他们,有时候我想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账号都很难,何况普通用户。单靠社交关系的推荐是不够的,必然需要产品层面去挖掘推荐,先不说优质内容本身就少,少量的优质内容还淹没了。微博的未来,不会再像之前那么火了,但也是一个很好的信息平台,虽然在社交上慢慢不活跃,但是从信息的广度,时效性等等方面,注定要颠覆很多媒体的东西,有这一点就足够微博撑下去了。没有微博,你咋知道微信挂了呢。
天啊,从微信转看过来的这条,你们敢再墙头草一些吗?什么亲王出来说句话就全都拜倒了。知乎怎么还这样。。。这个时候出来扯基因,扯平等扯单向信息扯大V。。。新浪微博火的时候你们就扯病毒式传播呢,机制没变,该次方级传播还是次方级传播。新浪微博活跃度下降的唯一根本原因是你在乎的人不在上面了好吗?然后你再去分析为什么你在乎的人不在上面了,原因有很多但千万千万!别去扯基因扯信息流,信息流是会突变的还是怎样啊?大家想想你最早发微博的原因?OK,你可能会因为follow某明星就上去看他们的咨询,可是这会驱使你持续下去在上面表达你的吃喝玩乐感情感悟吗?上面没有你care的人你发这些给自己看么?那好吧,真寂寞。新浪微博问题是很多,比如他从出生到现在邪门的从没有过一次的大家都点赞的升级,So What?大V草根贡献的内容,足以填平这点小伤。其他包括产品包括运营问题很多,也不写论文也不care新浪的死活就不研究了,曾经发了条关于新浪产品的微博,引来几个不知是新浪的产品还是用户体验的围观,聊了几句,觉得没有聊下去的必要了,人没进化谈什么产品进化。可是新浪微博的发展史,跟你玩一款游戏玩到后面朋友都转其他游戏或者其他事然后你也不再玩这款游戏了有什么区别?实在看不惯大家在这空论成败,还脑残的在知乎搞个人崇拜。再见。
那是因为总有一部分人不懂如何筛选信息。
我应该是少数依旧坚守微博的人之一。从2010年加入到现在,我并未觉得它有多大变化,我想变化的是很多人内心对它的过度期望与高估,且不懂筛选和辨识各种真真假假有用无用的信息与舆论,加之人云亦云。反而朋友圈在我看来更加充斥各种鸡汤各种晒,较之最初的微博有过之而无不及。比起朋友圈,我想我宁愿继续坚守微博。
可怜的微博,还没明白怎么赚钱就衰弱了。微信也存在这个危险,看看朋友圈那些无聊的心灵鸡汤。NM国人怎么那么喜欢转发别人的一把鼻涕一把泪。
就我身边来说完全没有不发微博的情况存在,不过在我的概念里“不会玩微博”的人倒是很多。微博不像人人微信那样天生是给你建立好一个关系网的(即现实中的朋友),微博上的关注和关系都要自己去建立。我看到过有人微博上关注了一溜的冷笑话营销号,也见过有人关注了一连串的新闻,更多的是注册好之后开始问我怎么用,因为完全不知道该去关注谁——对于这种用法,我只能说,如果这样能保持2个月才真是怪了……至少对我(和我挺多基友)来说,微博是一个很好的发掘同好顺便交友的平台。通过微博转发可以知道很多以前不熟知的有着共同兴趣的同好。我反而觉得人人微信是很危险的社交平台,因为上面全是熟人,一举一动都被悄悄注目着,有次同学聚会,同席的人说你某年某月跟谁谁谁做了什么,当时就被吓到了,从此以后再也不在人人上发任何跟自身生活有关的事情
1、一个事物的兴盛不能证明另一件事物的衰退,而任何产品都有生命周期2、用户时间本身并不是碎片,而是被碎片化,碎片化的结果就是,任何参与其中的应用都不要指望自己可以长期占据用户时间,同理,任何参与其中的用户都不要指望自己可以长时间的停留在某一个应用中。3、从目前的数据上,并不能证明提问者的观点是正确的,当然也不能说是错的。但是需要注意的事,新浪微博并不是SNS,它依旧是媒体,是新闻源,所以,如果它暂时有点冷,那完全是因为没有够劲爆的话题,而不是人们有意疏远它的结果。
已有帐号?
社交帐号登录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浪微博注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