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大ce ce的ms 一般什么时候发

&您现在的位置:&>&&>&&>&
共有&21&人回复了该问答有人做CE-MS联用么?觉得联用的前途如何?发展空间如何?
有人做CE-MS联用么?觉得联用的前途如何?发展空间如何?
回复于: 20:05:41来抢疯子哥的沙发,电泳和质谱的联用的用户很少,不过发展空间还是蛮大的,电泳的分离效率高,分离出来正好用质谱定性,相信电泳的明天更好!
回复于: 11:28:32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CE)是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基于待分离物组份间淌度和分配行为差异而实现分离的电泳新技术。具有快速、高效、分辨率高、重复性好、易于自动化等优点。质谱分析技术(MS)是通过对样品离子的质量和强度的测定进行定量和结构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具有分析灵敏度高、速度快等优点。这两种技术的联用(CE/MS)综合二者优点成为分析生物大分子物质的有力工具。本文对近年来CE/MS中的接口及样品预浓缩技术作一综述。1 仪器结构任何一种类型质谱仪诸如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加速共振质谱(FT-ICR) 、飞行时间质谱、离子陷阱质谱和三级四极杆质谱等均可与CE联用,但四极杆质谱与CE联用最常见。在各种CE与质谱联用中,区带毛细管电泳(CZE)最常用。其它如毛细管等电聚焦电泳、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毛细管凝胶电泳、毛细管等速电泳等应用较少。电子喷雾离子化(Electro-sprayIonization,ESl)是质谱首选的离子源。其理由有二:ESI可用于检测多种高质量的带电分子;其次,从CE分离出来的分子经过接口可以直接进入质谱仪。2 接口技术CE末端接口是影响整个检测的一个关键因素,所有CE/ESI-MS接口的目标都是为了获得稳定的雾流(Spray-Current)和高效的离子化。由于CE需要较高离子强度、挥发性低的缓冲液,而ESI需要相对较低的盐浓度才能获得好的雾化及离子化。因此接口技术必须优化,使其尽可能提供好的电子接触,同时尽量减少对CE分离效率的影响。此外,对于每一种接口应选择相应的缓冲液。CE/ESI-MS接口共有三种类型:同轴液体鞘流(Coaxial Liquid Sheath Flow)、无鞘接口、液体连接。2.1 同轴液体鞘流此种类型接口是最常见的连接CE与ESI-MS的方法。该接口是一个同心的不锈钢毛细管套在电泳毛细管末端,鞘内充有鞘液。再在此不锈钢套外再套一个同心的钢套,鞘内通鞘气。鞘液与毛细管电泳缓冲液液体在尖端混合,同时被鞘气雾化。鞘液流量通常为每分钟纳升至数微升之间,但却显著高于CE流速。由于鞘液的稀释作用,雾流稳定性得到改善。理想的鞘液缓冲液盐浓度应在高分离(高盐浓度)和高雾化(低盐浓度)间优化。由于鞘液在雾化过程中也完全蒸发,鞘液的稀释并不显著降低检测灵敏度。但混合液体的体积应尽可能小,以避免谱带展宽。2.2 无鞘接口该CE末端做成尖细状以获得稳定的电子雾化。该末端外套一同心套管,内通鞘气。该接口难点是不易同时保持CE和ESI的电路循环。为此,在毛细管末端粘上金丝或镀一层金,但因为金的粘着力差,易被机械的或电子的原因除掉,因而接口性能差且寿命短。近来有人改进了这一接口。他们首先在CE末端镀上一层镍或镍/铬合金,再镀上金,使接口寿命超过100小时。另外有人用铂或镀金不锈钢丝插入CE末端作为毛细管内电极,并以对苯二酚缓冲液为添加剂以抑制电化学反应产生的气泡。此种接口相对于同轴液体鞘流接口,待分析物未被稀释,检测灵敏度要好一些,尤其是与微克级或纳克级电子雾化源相连时。2.3 液体连接该接口为CE末端与一个直径10~20μm的槽垂直相连,槽内充有CE缓冲液。与CE末端相对的槽的另一端接上ESI。此装置优点在于可通过任意调节槽内液体流速以改善ESI效果,然而这通常是以谱带展宽和分离效能减低为代价取得的。此外,该装置技术难度较大,现仅见于芯片CE与MS联用的仪器。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CE/MS联用技术大大拓宽了CE和MS本身的应用领域,但CE固有的缺陷并未克服。在DNA分离时,极高的电场强度容易使较长的DNA发生伸展改变,呈杆棒状,降低分离效果。现有的三种类型接口均有不同程度的缺陷。如同轴液体鞘流接口,由于鞘液对CE流出物的稀释作用而降低检测灵敏度,鞘液的成分和浓度对CE的分离均有影响;而无鞘接口寿命太短;液体连接接口同样存在谱带展宽的缺陷。从现有的应用及发展趋势看,随着接口技术的不断改进,芯片CE与MS联用技术的完善,一些新的浓缩技术(例如分子印迹)等的应用,CE/MS在蛋白质组学、化学药物研究、临床实验诊断以及法医学等领域均已显示了广阔的前景,正成为分析工作者的重要工具之一。
回复于: 20:41:57HPLC-ICP-MS联用技术的成功,将引发更多的联用,就如楼主所用的CE-MS,也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回复于: 7:41:33电泳和质谱目前也是相对较为前沿的东西,高校电泳的分离效率好,而质谱定性比较准确,二者的联用好比如虎添翼,非常完美!一定会有不错的发展空间!
回复于: 15:33:34原文由 zhchyu(zhchyu) 发表:没做过,但我们的电泳仪有与质朴相连的接口,希望老板有朝一日能开发它!一定会有很好的发展前途的!请问你是做哪方面研究的?
快速回复【花三五分钟,帮别人解决一个问题,快乐自己一天!】
回复于: 20:05:41
来抢疯子哥的沙发,电泳和质谱的联用的用户很少,不过发展空间还是蛮大的,电泳的分离效率高,分离出来正好用质谱定性,相信电泳的明天更好!
回复于: 20:41:57
HPLC-ICP-MS联用技术的成功,将引发更多的联用,就如楼主所用的CE-MS,也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回复于: 13:13:47
没有用过,不过应该很有发展!期待我们实验室弄一个!
回复于: 21:08:22
感觉不错~应该很好用的吧~我们实验室用gcmas,不过总的来看以后仪器的联用是必然趋势。我想未来空间很大~
回复于: 10:39:50
当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HPLC-ICP-MS联用技术的成功,将引发更多的联用,就如楼主所用的CE-MS,也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回复于: 10:53:54
很看好,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真正的见到!
回复于: 11:12:10
如果把电泳重现性的问题解决了,现在色谱应该差不多是电泳的天下了!
回复于: 11:28:32
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CE)是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基于待分离物组份间淌度和分配行为差异而实现分离的电泳新技术。具有快速、高效、分辨率高、重复性好、易于自动化等优点。质谱分析技术(MS)是通过对样品离子的质量和强度的测定进行定量和结构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具有分析灵敏度高、速度快等优点。这两种技术的联用(CE/MS)综合二者优点成为分析生物大分子物质的有力工具。本文对近年来CE/MS中的接口及样品预浓缩技术作一综述。1 仪器结构任何一种类型质谱仪诸如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加速共振质谱(FT-ICR) 、飞行时间质谱、离子陷阱质谱和三级四极杆质谱等均可与CE联用,但四极杆质谱与CE联用最常见。在各种CE与质谱联用中,区带毛细管电泳(CZE)最常用。其它如毛细管等电聚焦电泳、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毛细管凝胶电泳、毛细管等速电泳等应用较少。电子喷雾离子化(Electro-sprayIonization,ESl)是质谱首选的离子源。其理由有二:ESI可用于检测多种高质量的带电分子;其次,从CE分离出来的分子经过接口可以直接进入质谱仪。2 接口技术CE末端接口是影响整个检测的一个关键因素,所有CE/ESI-MS接口的目标都是为了获得稳定的雾流(Spray-Current)和高效的离子化。由于CE需要较高离子强度、挥发性低的缓冲液,而ESI需要相对较低的盐浓度才能获得好的雾化及离子化。因此接口技术必须优化,使其尽可能提供好的电子接触,同时尽量减少对CE分离效率的影响。此外,对于每一种接口应选择相应的缓冲液。CE/ESI-MS接口共有三种类型:同轴液体鞘流(Coaxial Liquid Sheath Flow)、无鞘接口、液体连接。2.1 同轴液体鞘流此种类型接口是最常见的连接CE与ESI-MS的方法。该接口是一个同心的不锈钢毛细管套在电泳毛细管末端,鞘内充有鞘液。再在此不锈钢套外再套一个同心的钢套,鞘内通鞘气。鞘液与毛细管电泳缓冲液液体在尖端混合,同时被鞘气雾化。鞘液流量通常为每分钟纳升至数微升之间,但却显著高于CE流速。由于鞘液的稀释作用,雾流稳定性得到改善。理想的鞘液缓冲液盐浓度应在高分离(高盐浓度)和高雾化(低盐浓度)间优化。由于鞘液在雾化过程中也完全蒸发,鞘液的稀释并不显著降低检测灵敏度。但混合液体的体积应尽可能小,以避免谱带展宽。2.2 无鞘接口该CE末端做成尖细状以获得稳定的电子雾化。该末端外套一同心套管,内通鞘气。该接口难点是不易同时保持CE和ESI的电路循环。为此,在毛细管末端粘上金丝或镀一层金,但因为金的粘着力差,易被机械的或电子的原因除掉,因而接口性能差且寿命短。近来有人改进了这一接口。他们首先在CE末端镀上一层镍或镍/铬合金,再镀上金,使接口寿命超过100小时。另外有人用铂或镀金不锈钢丝插入CE末端作为毛细管内电极,并以对苯二酚缓冲液为添加剂以抑制电化学反应产生的气泡。此种接口相对于同轴液体鞘流接口,待分析物未被稀释,检测灵敏度要好一些,尤其是与微克级或纳克级电子雾化源相连时。2.3 液体连接该接口为CE末端与一个直径10~20μm的槽垂直相连,槽内充有CE缓冲液。与CE末端相对的槽的另一端接上ESI。此装置优点在于可通过任意调节槽内液体流速以改善ESI效果,然而这通常是以谱带展宽和分离效能减低为代价取得的。此外,该装置技术难度较大,现仅见于芯片CE与MS联用的仪器。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CE/MS联用技术大大拓宽了CE和MS本身的应用领域,但CE固有的缺陷并未克服。在DNA分离时,极高的电场强度容易使较长的DNA发生伸展改变,呈杆棒状,降低分离效果。现有的三种类型接口均有不同程度的缺陷。如同轴液体鞘流接口,由于鞘液对CE流出物的稀释作用而降低检测灵敏度,鞘液的成分和浓度对CE的分离均有影响;而无鞘接口寿命太短;液体连接接口同样存在谱带展宽的缺陷。从现有的应用及发展趋势看,随着接口技术的不断改进,芯片CE与MS联用技术的完善,一些新的浓缩技术(例如分子印迹)等的应用,CE/MS在蛋白质组学、化学药物研究、临床实验诊断以及法医学等领域均已显示了广阔的前景,正成为分析工作者的重要工具之一。
回复于: 16:59:14
楼上说的很详细,您是从事哪方面研究的?
回复于: 14:50:57
没做过,但我们的电泳仪有与质朴相连的接口,希望老板有朝一日能开发它!一定会有很好的发展前途的!
回复于: 15:33:34
原文由 zhchyu(zhchyu) 发表:没做过,但我们的电泳仪有与质朴相连的接口,希望老板有朝一日能开发它!一定会有很好的发展前途的!请问你是做哪方面研究的?
回复于: 7:41:33
电泳和质谱目前也是相对较为前沿的东西,高校电泳的分离效率好,而质谱定性比较准确,二者的联用好比如虎添翼,非常完美!一定会有不错的发展空间!
回复于: 9:19:40
接口的问题现在解决了么?
回复于: 15:23:33
原文由 telubi(telubi-chen) 发表:接口的问题现在解决了么?现在有新的接口了。
回复于: 15:09:52
以后很有前景
回复于: 15:13:36
接口是大问题吧我知道大连化物所 好像有老师专门做这个玩意的
回复于: 16:23:08
原文由 xdsfrt(xdsfrt) 发表:很看好,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真正的见到! 已经实现了啊,主要是离子源接口的问题。你有兴趣?
回复于: 10:43:19
原文由 仙豆(elixirqin) 发表:接口是大问题吧我知道大连化物所 好像有老师专门做这个玩意的 现在已经商业化了
回复于: 10:43:43
原文由 telubi(telubi-chen) 发表:接口的问题现在解决了么? 解决了
回复于: 22:19:50
原文由 xcdfrg(xcdfrg) 发表:没有用过,不过应该很有发展!期待我们实验室弄一个! 版友哪个实验室,有兴趣使用一下离子源不?
回复于: 16:55:27
关于CE-MS联用,Amgen的这篇文章应用于单抗的分析,对比了一下LC-MS和CE-MS的区别。商业化的interface已经成功使用。
未解决问题查看: 905|回复: 5
精华主题学分
中级农民-加分请看右边栏-多参与|分享|记录|反馈, 积分 430, 距离下一级还需 70 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13Fall.MS.AD无奖][CE@Columbia U]通知时间:
背景见定位贴:
: 本科Top15 211
T单项和总分:
G单项和总分:
sub专业和分数:
背景的其他说明(如牛推等):
结果学校国家、地区: 美国
查到status的方式:&
购买链接:
注册一亩三分地论坛,查看更多干货!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今天去哥大的主页check才发现已经给了Ad了,好奇怪啊,为什么不会直接发到我邮箱。
另外也想多了解一下这个项目的情况,发现论坛里的信息不够丰富啊~ 是人数比较少吗?
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疑问:Tuition! ad上面的文件没有说~
求论坛里面有高人指点啊~
<p id="rate_29"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Cong!&大米 + 3 升
" class="mtn mbn">
精华主题学分
在线时间 小时
Cong! 哥大CE AD和Rej好像都在一点一点出
精华主题学分
在线时间 小时
依然pending。。。恭喜楼主~
精华主题学分
在线时间 小时
fighterczy 发表于
Cong! 哥大CE AD和Rej好像都在一点一点出
謝啦! 我看論壇裡面都說要電話面試什麼的,還以為一定要電話面試呢~ 你也申請了哥大的CE?
精华主题学分
在线时间 小时
allen3wsy 发表于
謝啦! 我看論壇裡面都說要電話面試什麼的,還以為一定要電話面試呢~ 你也申請了哥大的CE?
我也申了,可能CE不用面试的,Pending中。。。
精华主题学分
在线时间 小时
被他家CE拒了的人飘过~
<form method="post" autocomplete="off" id="fastpostform" action="forum.php?mod=post&action=reply&fid=82&tid=53728&extra=&replysubmit=yes&infloat=yes&handlekey=fastpost"
onSubmit="
// TODO Howard 11/3/2015
var sbtn = $('fastpostsubmit');
sbtn.disabled =
sbtn.innerHTML = ' 回复发表中... ';
sbtn.setAttribute('background', sbtn.style.background);
sbtn.setAttribute('bordercolor', sbtn.style.borderColor);
sbtn.style.background = '#C7C7C7';
sbtn.style.borderColor = '#8B8B8B';
var form =
// --product--
var isValid = fastpostvalidate(form, null, 0);
if(!isValid) reoverBtn();
return isV
// --product--
// --testing--
//setTimeout(function() {
// var isValid = fastpostvalidate(form, null, 0);
// if(!isValid) reoverBtn();
//}, 2000);
// --testi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Instant搜索更强大,不扣积分,内容组织的更好更整洁!目前仍在beta版本,努力完善中!
一亩三分地推荐 /5
地主Warald亲手做你的申请,针对你的背景和目标,考虑申请、学习、就业、移民等系列问题,制定申请策略。
“offer”指全额奖学金,免学费全免+每月工资,Berkeley, CMU, JHU, UIUC, Gatech, UMich, UCLA, Columbia,欢迎观赏。
电子工程、计算机、统计、金数金工、化工等, Stanford, Berkeley, CMU, Cornell, Yale, Columbia, Chicago, Duke, UPenn, UIUC, Brown, UMich, JHU等
有留学、申请、找工、职业规划上的难题?先上论坛提问!
论坛考古也帮不上忙,发帖得到的回答仍然不够?电话找Warald来解答!
WARALD新书上市啦:《你不知道的美国留学》清华大学出版社,各大电商发售
Powered by大家怎么看待哥大统计?
哥大统计似乎出了名的水,大家觉得这个项目值得吗?不管是在美国还是回国以后的认可度高吗?
按投票排序
不能一概而论。水不水其实是相对概念,很多人觉得哥大统计硕士很水,但是纽约的地理位置的确能给人很多职业发展的机会。同时大城市文化交杂,也能认识很多有趣的人。但是从一个想要好好学点统计知识,以后从事相关技术工作或者继续读PhD的人的角度来说,哥大统计硕士的确很水,属于圈钱的项目。但是哥大的统计PhD还是很强的,也很难申请,至少清华每年也就一个左右的人能去。哥大的地理位置太好~国内认可度的话,哥大统计硕士已经在业界有些“名气”,你如果想去好的证券公司(前提是他们还招人),那就别想了,毕竟boss也有很多是米国统计PhD,不可能骗得过。
这个分成两个来谈,如果你是想做学术想继续读phd的话,也不会说读哥大的这个ma就完全没有继续深造的希望,如果你能把所有关于统计方向的课(当然这样你就要多选一些统计方向的课了)都学得很好,和教授多交流,那样也是有机会继续读哥大的phd的。当然是要重新申请,不可以直接转,但是较之从国内直接申phd还是要轻松一些。师姐的上一届就有转phd成功的例子。但是单论学术水平,哥大统计的MA不推荐给大家。
如果你是想找工作,NYC的地理位置是无可比拟的。现在找金融相关的工作,不要说国际学生,就是老美本地的都很难,所以并不是说仅仅哥大统计的不好找。师姐说她和OR那边的同学投找工作的简历,都是一样的石沉大海。学历文凭只是个敲门砖而已。所以都是要先从part-time的intern开始做起(这个刚开始也不会很容易就找到,但是慢慢等到intern多了,就会越来越容易),而这就是哥大的优势所在了,NYC的金融企业够多,并且招intern基本喜欢招local(这其中包括在在纽约读书的国际学生),因为这样方便,而离NYC最近的哥大和NYU的学生在找intern上还是有不错的优势的。每年刚开学的时候,各大纽约的投行,咨询公司就会开始在哥大里面开各种宣讲会,在其他的学校是很难有这么多重量级公司的宣讲会的机会的,宣讲会上就是你开始networking的大好机会了,同时也让你更多地了解这些投行各部门都是干什么的,需要你具备怎样的素质和知识。同时哥大的career website是很不错的,基本在这个上面投简历,回复率比在外面参加那些招聘会要高很多。一切都是从parttime intern做起,只有intern够多,之后找工才会有希望,你才有机会拼地过别人。一切都是要看你自己的努力,如果打定了找工的注意,那从刚入学开始就要开始努力找intern,甚至学习都只是次要的,学过什么金融的课或者做过XXproject并不是万能的。弥补金融方面的背景,考CFA是个不错的方法。
这是一组关于统计MS招生的数据。。。。招的人多到什么程度一目了然,师生比可想而知,美国较大的统计系NCSU,TAMU,PENN STATE,ms人数分别为CU的 17% 12% 以及 10.5%,但有着比CU多的faculty。 MS为系里创收不奇怪,很多学校都这么干,可CU简直有点丧失底线,除了每年大发ad还有所谓的hybrid program。。。简直是要钱不要reputation。。。我很理解各位在CU就读的学生为母校辩解,但事实就是CU并没有足够严肃的对待这个program。 CU统计的Ph.D才是真正的疙瘩统计。
李观海回复中的第一句真是说到了我心里,各大统计再说也是常青藤啊!它的最低录取标准并没有比30以后的学校更容易。相对来讲只能说,当你的背景足以被常青藤录取时,这个项目的录取可能性大大的高处别的项目很多
哥大统计再水也是常春藤啊!不管是在美帝还是回国都不能算起点低吧。只要在学校抓紧资源好好努力相信就业肯定不会差。然而,如果你是想继续读博,千万千万千万不要选这个项目!哥大统计在学术界名声以臭是不争的事实,而问题的根源不在中国人多,而在项目实在招太多人了,亲耳听到某统计牛校系里教授说不会考虑收这个项目里出来的学生。当然不排除有非常努力争取到申phd的学生:)
然而今年哥大统计缩招了,截至到三月下旬offer群里也就120人吧,不知道四月五月还会不会零星的录一些。其实哥大统计每年有2000+人在申请。录取率只有10+%吧。比起其他常青藤大学只是录取相对容易些,绝对没有你想上就上啊。想起初中高中时从2000多人中考进400人的重点班都是值得骄傲的事情。长大后,奋战无数日夜考下GRE,考下托福,最后努力的结果被别人一偏而论说成水,这样也不合适吧。我一直认为这是中国留学生自己在给自己同胞找事。把中国留学生当作一个整体看的话,能有越多的同胞在美国接受高等教育,不管将来回国还是留美工作,无不是一件有益的事情,在有些数学不好的外国人眼里还不知如何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来学数学呢,我们同胞就开始自相残杀了。此外,我在英国读本科,我身边的同学不知道有多少因为不敢考或者考不出GRE而直接选择英国,澳洲。这就是为什么都说最优秀的人才都在美国,GRE,是多少人的砍。PS.在国外凡是跟数学相关的专业中国人都多啊,英国一些学校一个硕士项目150人其中130+都是中国人的太多了吧。作为一个综牌4,专排20的专业,加上纽约曼哈顿得天独厚的位置,很少有其他统计专业可以肆意的否认它。16年秋季这届大概140+, 比起14届240+,15届200+少了很多。更有很多优秀的学生被调剂到applied analytics。光我知道的就好几个,对外经贸金融工程的3.5+330+103+美国数学竞赛一等奖被拒,同济金融学3.5+322+108被拒。因为有6门选修,很少有课会超过100人上。我想请问一句,高中的时候那些省实验中学一个班50,60个人,全是中国学生,一个老师教两三个班,大家质疑老师的水平了吗,大家怀疑听课质量了吗。一偏而论的黑,不知道我们群里那些北大人大本科的同学会不会觉得更冤。这届不完全统计的平均三位是3.76+325+106,
加相关实习、科研软背景。希望给后面的学生一个参考。
看到这里很多谈教育质量的,觉得很些搞笑。这个Program本来就是职业导向的,它的reputation才是最重要的。所以重要的不是它本身水不水,而是如果别人觉得你水,那你就挂了。
本人哥大就读但不是统计硕士专业,鉴于身边太多同学都是统计的,说说统计吧。统计被很多人说水的原因不外乎容易申请,招生过多,学生质量参差不齐。但这些我认为并不影响哥大的课程教育体系和质量。只要你来了之后根据自己将来的就业目标合理选课,努力学习依然能够在哥大收获许多。比较坑的是有一些统计必修课内容过于基础,导致有些同学必须将本科学过的内容再学一遍还要多交上万刀的学费。但是选修课还是有些很不错的选择的。另外由于学生质量参差不齐,有些清北的一般的学生选择哥大统计,还有一些甚至不是本一的学生,对相对牛的人来说很好刷GPA。由于人数众多他们的career service做的非常一般甚至可以说很差,找实习找工作基本靠自己,不过我相信只要你能力在一定能够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over
水,我一直觉得这种笼统的说法真的害死人啊。其实教学资源都是没有变过,只是你周围的同学变得水平跟你差不多了,反正找工作最后还是要靠自己的hard skill啊!就算被录取了进去好好学习钻研知识发展人脉找到好工作、怎么可能水呐!
我也来回答一下吧。首先声明,本人的确利益相关,将要去哥大就读该系。我觉得很多人黑哥大无非两点。第一,招的人很多,觉得是在圈钱。第二,找不到工作,觉得收这么高的学费不值。从第一点来讲,招的人的确不少,也的确是因为GSAS缺钱,需要这个项目来提供funding。但是,说句心里话,只要是去国外读书,而且需要自己交学费,学校都在圈你们的钱啊。我四年美国本科,我的学费至少是美国本州人的两倍,更不要提汇率了。第二,关于找工作这个问题,美国的经济的确不好,工作确实不好找,但找不找得到工作是一个综合的问题,有可能是学校的问题,也有可能是学生自己的问题。笼统的把找不着工作的屎盆子扣到哥大头上是不公平的的。而且,我认为有些人所谓的“哥大找不到工作”的言论是来自自己对一两位学长或学姐的了解而得出的结论。可是一两位同学的经历又怎么能概括所有人的表现呢?再说一下我为什么选择这个项目。我的确赞同这个项目不大适合读博士,因为很多课程像实验设计,mathematical statistics(抱歉不知道中文)哥大不开。但为了找工作来说,我觉得这个项目值得考虑。哥大统计可供选择的课程有很多,只要自己有一个计划好好上课,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不要忘了统计只是一个工具,需要有相关的背景知识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啊。哥大四门必修,六门选修,留给了该专业同学相当大的选择权。当然,自己没计划的另说。有人说哥大的必修课基础,但我看了一下课程简介也并不基础,涉及到了很多后期学习要用到的东西,而且其中的两门像概率论和stat inference(再次抱歉不知道中文)每门课只上半个学期,学的东西也很多,学习很紧张。至于找工作的机会,我跟学长们聊过,还是很好的啊。从中国来的招聘会,美国公司的招聘会,而且甚至别的院系的招聘会我们都可以去,我觉得只要能好好把握机会,找到一份事情做不是问题。另外,在哥大有非常多的活动可以参加,有很多名人过来演讲可以开拓你的眼界,有很多优秀的人在这个地方可以成为你的朋友,有很多学术大牛就是你的老师,这种体验没有多少学校可以给你。一直觉得一所学校最重要的地方不是她教给你的知识,而是她对你眼界的提高,对你个人能力的锻炼,我觉得哥大完全可以给我这些东西。最后,我确实希望别人不要再去黑哥大,当你们在网上转发或者告诉别人哥大多么多么“水”的时候,你们伤害的是所有哥大统计优秀的同学。他们在本科学校拿出来高的GPA,考出了不错的GRE,来到了哥大努力学习并且靠自己拼命的找实习找工作,却还要被别人说水,被别人否认了自己的努力与艰辛,不也太残忍了吗?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ms多发性硬化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