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苹果4的共享网络和共享中心在哪里在哪里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关机重起试试。。
大家还关注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81942',
container: s,
size: '1000,60',
display: 'inlay-fix'不是iPhone6c?传苹果4英寸新机将是iPho
 作者: 佚名 编辑:
12月8日消息,近日关于苹果新机消息传的沸沸扬扬,但是传闻中的主角并非明年9月份亮相的iPhone7,而是另外一款4英寸小屏新机,外界称之为iPhone6c。不过现在有消息称,这款新机并不是6c,而是被称之为iPhone7c。根据科技博客MIC Gadget报道,富士康内部的传言称苹果已经开始计划生产4寸新机,新机将会被命名为iPhone7c,将于明年正式发布,不过在发布时间上并非外界传言的2月份,而是继续选择在9月份发布。该网站还称,iPhone7c除了配备4英寸屏幕外,还将配备金属机身。售价将会在400-500美元之间。根据之前的消息,该机将会与新款iPod touch配置相似,即搭载A8处理器,FaceTime HD摄像头、f/2.2光圈,蓝牙4.1等。此外,经常爆料苹果新机消息的KGI Securities分析师郭明池也认为4英寸iPhone新机确实存在,不过他认为该机将在2016年初发布,正式开始发货的时间可能是3、4月份。预计新款4英寸iPhone明年全年出货量将达到2000万部,占iPhone全年总出货量的8%到9%。微信搜索“IT之家”关注抢6s大礼!下载IT之家客户端(戳这里)也可参与评论抽楼层大奖!
大学生分期购物销量榜
IT168企业级
正在努力加载文档,请稍等…若想要iPhone与iPad的数据不共享怎么办_百度知道
若想要iPhone与iPad的数据不共享怎么办
iPhone与iPad的数据共享,一般是由于两台设备都在icloud里登陆了同一个appleid。操作如下:1,点击设置-icloud-把里面的文稿与数据的功能关掉,如果有其他不想共享的数据的话,也可以单独关掉开关。2,如果有一个设备不需要的话,直接把icloud的帐号退出,或者登陆一个其他的appleid帐号即可。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提问者采纳
p>你好,其他不需要共享的就关闭即可回答完毕,欢迎采纳,很高心为你解答。打开ipad设置点击iclould选择你需要共享的数据,照片流等等,比如通讯录。关闭的iclould就可以了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已经完美的解决了我问题!
来自团队:
iphone的相关知识
其他2条回答
在设置里改用别的账号
别用一个账号
已经用了同一个帐户怎么办有办法改帐户么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今日论坛第 1 个签到,每日签到可得财富值+2,连续5天签到后再连续签到则每日可得财富值
+4,记得每天都来签到哦~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查看: 7091 | 回复: 5
大家的iphone4l里面访问限制都怎么设置的?
财富值 178
交易信用 0
积分/帖子:394
连续签到天数:0
全部签到天数:0
注册时间:
手机型号:
N78 iphone4
状态: 离线
大家的iphone4l里面访问限制都怎么设置的?
大家的iphone4l里面访问限制都怎么设置的?&&如题
其实我是个好人。
财富值 1442
交易信用 0
积分/帖子:1418
连续签到天数:0
全部签到天数:0
注册时间:
手机型号:
来自:长沙
状态: 离线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交易信用 0
积分/帖子:3
连续签到天数:0
全部签到天数:0
注册时间:
手机型号:
状态: 离线
谁知道iphone4发信息有没有发送报告啊?
谁知道iphone4发信息怎么能有发送报告?
财富值 1751
交易信用 0
积分/帖子:600
连续签到天数:0
全部签到天数:0
注册时间:
手机型号:
iphone4黑16G
来自:河南省
状态: 离线
我使用的cydia下载安装的lockdown pro
非常好用的
#唯一永远不改变
& && && && &&&是不停的改变#
UID 8478446
财富值 472
交易信用 0
积分/帖子:440
连续签到天数:0
全部签到天数:0
注册时间:
手机型号:
iphone4 16G白色
来自:山东烟台莱州
状态: 离线
貌似没设置,不只楼主所云~
财富值 1435
交易信用 0
雷同的快乐万种的悲伤
积分/帖子:1370
连续签到天数:0
全部签到天数:0
注册时间:
手机型号:
N85^^iphone4
状态: 离线
你可以用系统自带的。也可以用360.也可以cydia里搜索下载锁
这快乐都雷同,这悲伤却万种.....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 else {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
微信扫一扫关注dospy2015 年 11 月 6 日
二零一五年六月五日,我把知乎上的這一問題中的別字「逼」正字「屄」。
二零一五年十一月六日,我收到知乎管理員私信:
你的帐号因为对问题恶意编辑已被禁言,禁言的帐号将在 1 天后恢复正常使用。
把「逼格」改爲「屄格」不是「惡意編輯」。把屄格這樣一個氣質低俗的詞柔化、諱飾成「逼格」,造成「其實沒有那麼難聽」的假象,繼續鼓勵人們使用,纔是真正的大惡。因此禁言,誠爲黑白顛倒。做出這一決策的知乎管理員應該爲此感到羞恥。
2015 年 10 月 27 日
「究竟为什么有开发者要从苹果以外的管道下载 Xcode?因为中国的网速慢得像狗。」
这是 John Gruber 在时的话。「因为中国的网速慢得像狗」被加了链接,这通常被视为网页写作者的一种好习惯:在「呈现完整信息」的名义下,作者不用自己的话概括延伸信息,而是给出「原文链接」,供感兴趣的读者自行点击阅读。最爱这么幹的是 Ars Technica 专栏作家、著名的 Mac OS X 超长评论作者、Accidental Tech Podcast 主播 John Siracusa。
这真的是好习惯吗?至少我——Gruber 的十年读者——就没有点开那个链接。这当然和我的特殊性有关:我不用别人告诉我中国的网速有多慢。但 Gruber 的大部分读者是英文读者,她们又如何?
她们大部分不关心。嘻嘻,看中国网速多慢。知道这个就够,不用点进去了。
中国的网速并不慢,但中国的网速确实慢得像狗。
苹果开发者使用的工具 Xcode 的大小在 5 GB 以上。如果住在北京的妳要传一个 5 GB 的文件给深圳的朋友,会选择什么方式?大部分人会选择某种网盘,例如百度云、115 等等。只要妳家有 10 Mb 以上的宽带,从这些网盘下载的速度并不慢。(中国的宽带基础建设一直在发展,10 Mb 以上的光纤已相当常见。)换句话说,在中国下载国产网络服务上的文件,与在美国下载美国国产网络服务上的文件,其速度的差别并不构成用户体验上的明显区别。
问题出在当中国人想出国的时候。无论是身体出国还是精神出国。前者不需要解释,办过签证的人都明白。后者就是 XcodeGhost 事件发生的先决条件之一。从苹果自己的管道 Mac App Store 下载 Xcode 经常需要几天甚至更久,而且即便如此也不能保证下载成功。如果出门午饭前打开 Mac App Store 下载的人心里知道吃饭回来一定可以下好,有什么理由去百度云下载来路不明的版本?
很多人认为是 GFW 从根源上促成了 XcodeGhost,这个逻辑没错:GFW 令中国大陆以内的人访问中国大陆以外的网站极度困难,有恶意的人便可利用这一点引诱中国人到中国大陆以内的网站下载被植入了后门的软件。但我们必须向前一步,追问 GFW 为什么会诞生。和任何权力机构或人物所施加的限制一样,GFW 是恐惧的结果。当家里的猫连续咬坏了我两台笔记本的电源线后,我就会出于恐惧把猫限制在接触不到笔记本电源线的地方。当公权力认为自由接触信息有可能危害到自己时,就会限制信息的流动。
过去几周我住在一个只有 4 Mb 带宽的地方。如果不开 VPN,和我工作相关的大量网络服务(Gmail, Dropbox, Twitter)无法访问。但一旦打开 VPN,常规的网络浏览又慢到难以忍受。我不想说运营商的名字。尽管的确存在速度和服务品质令人抓狂的运营商,但把枪口指向具体的任何一家都是弄错了方向。中国的信息基础设施的糟糕之处不在于某家具体的运营商,甚至也不在于精密复杂的网络审查系统。问题的核心是对「他者」以及陌生事物的恐惧。这体现在只有某些「涉外」小区或酒店才能收到「境外电视台」的事实,也体现在之前 Twitter 上关于「归国华侨可以凭护照申请无 GFW 网络」的传闻。它体现在现代中文汉语中「国人使用习惯」一词的流行,体现在「为什么我国现代医德的代表人物是一个外国人白求恩」这类的知乎问题上。是的,这种恐惧不仅存在于公权力内部,也普遍存在于民众心中。最终,它体现在过去几周我感受到的令人极度沮丧的事实:
无论网络状况多么恶劣,有一个服务永远高速、稳定和坚挺。它就是微信。
家母和我抱怨「iMessage 发图比微信慢太多」,Telegram、LINE 和 Facebook Messenger 基本无法使用。对于生活在中国大陆的普通人而言,微信就是唯一的 IM 软件。它近年来的巨大商业成功在美国引起了注意。在华老外用得很欢,比较关心中国的美国分析师(例如 Ben Thompson 和 Ben Evans)也写过不少分析文章。作为商业公司的腾讯有充分的动机把用户尽量多的线上甚至线下活动锁死在微信软件之内,「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这句曾经的广告语如今已经成为现实。当对外的管道几乎全被封死或是投入了老鼠尸体和粪便时,微信成为信息饥渴症患者唯一的「救赎」。
那当然不是什么救赎。微信就是今天的中央电视台和「八个样板戏」。而如果妳坚决认为微信只是一个「平台」,并不直接生产内容,因此和电视台没有可比性,那么请重新读一读 Marshall Mcluhan 的书。技术上的确没有什么阻止我把 Maciej Ceg?owski 的发在微信朋友圈,但在这个生态系统中,会因为那个小写的 L 上的神秘一撇而皱着眉头斥之为「什么鬼」而直接略过,或是即便点开但发现版式不适合手机阅读而关闭的人,其比例高到了我认为不值得那么做。认为微信是中性平台的人,请告诉我妳没有被公众号的剽窃行为或是养生文章恶心过。
不久前我写过一篇题为的短文。时至今日,国内的通讯以及内容产品需要自我审查已经是创业者的常识。在堂皇的「实用主义哲学」下,创业者、消费者和用户都没有选择地接受了这点。偏爱较为本地化的产品原本在世界各国都是常态。但当中国用户多少是被迫寻找着本国「替代品」时,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 GFW 上的一块砖。
中国的网速并不慢,但中国的网速确实慢得像狗。只要妳充分抑制对外部世界以及「异己」的好奇心,就可以快乐地生活在微信和网盘构筑的虚拟空间里,免除我在过去数周里经历的一切焦虑。有人说微信已经是事实上的操作系统,对我而言,它已经是事实上的局域网。
(本文系会员通讯,于 2015 年 9 月 25 日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全体会员。若您喜欢,可考虑。)
2015 年 8 月 18 日
本文系 2015 年 7 月 24 日的不鸟万书评。不鸟万书评每周五通过电邮发送给所有《IT 公论》的会员,如果你不想和真正的前沿科技文化生活脱节,请考虑,支持不鸟万如一和 Rio 把《IT 公论》做成最好的科技播客。
目前为止的各期不鸟万书评写到的书目如下:
酷而不炫()
, by Alexandra Lange, Strelka Press 2012
, Brent Schlender & Rick Tetzeli, Crown Business, 2015
我们都不懂社交网络 ()
, danah boyd,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4
物联网和共产主义()
, Bruce Sterling, Strelka Press, 2014
, Mark Dery, Grove Press, 1997
人是机器世界的性器官()
, Mark Dery, Grove Press, 1997
音乐家很早就不再重新发明轮子并把轮子封装起来了()
, Paul Théberge, Wesleyan University Press, 1997
艺术游戏与游戏的美学()
, John Sharp, The MIT Press, 2015
在修 bug 中度过余生()
, Seymour Papert, Basic Books, 2nd edition (1993)
谁是本雅明的接班人?()
, Walter Benjamin, Belknap Press, 2008
, Jonathan Crary, V 1st edition, 2013
写作的未来()
, Chad Harbach (Editor), n+1, 2014
新工具还是新内容?()
, Ed Catmull, Random House, 2014
技术就是政治()
, The Invisible Committee, semiotext(e), 2015
, Stephen Witt, Viking, 2015
万维网的守护者()
, Alex Wright, Joseph Henry Press, 2007
粗糙男人的终结()
, Hanna Rosin, Riverhead Hardcover, 2012
, Doug Menuez, Atria Books, 2014
昆乱不挡()
, Naomi S. Bar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4
超越用户体验()
, Tim Parks, New York Review Books, 2015
别怕错()
, Jerry Mander, Perennial, 1978
「我希望让斯坦福的青年能够在自己的卧室里治好癌症。」——乔布斯回答对 NeXT 工作站的期望
《Fearless Genius》一书最神奇的地方在于它能够存在。
设想一下:妳是一间如日中天的科技公司员工。妳的日常工作需要长时间高度集中注意力。一天,办公室里突然出现了一个拿着相机的人。这已经令妳不解:一群程序员在普通办公室里对着屏幕打字有什么好拍的?更有甚者,这位老兄并不是拍一圈就走。他每天都来,每天都在妳身边转悠,而且专拍妳疲惫不堪时的怪相和开会时白板上的事项清单。「这个也能让他拍吗?」妳在心里嘀咕。
能拍。因为史蒂夫·乔布斯说能拍。
从 1986 到 1988 年,Doug Menuez 是 NeXT 的御用摄影师。在那之前,他曾在非洲用相机记录内战和旱灾导致的饥荒,在加州奥克兰拍摄毒贩间的枪战。和其她黄金年代的硬派摄影记者一样,他经年累月地观察人间惨剧,精神上承受了重大的压力与损耗,终于在 1980 年代中期决定转换题材。在记录了太多绝望之后,他想开始捕捉希望。彼时乔布斯刚刚被苹果董事会驱逐,带着几名心腹开始做 NeXT。Menuez 嗅到了时代的气息,于是一边向《Life》杂志报题,另一边则通过朋友辗转找到了 NeXT 的创意总监/联合创始人 Susan Kare。 乔布斯正处在亟需证明自己的阶段,能在《Life》曝光求之不得,于是双方一拍即合。Menuez 获得了无禁区全天候跟拍 NeXT 的权利。
故事并没有结束。1988 年 10 月,NeXT 发布前夕,乔布斯以「我觉得《Life》不酷了」为由毁约,禁止 Menuez 发布这批照片。Menuez 的沮丧可以想像,但乔布斯说这些工作不会白费,并鼓励 Menuez 去拍当时硅谷其它方兴未艾的科技公司。有了 NeXT 和乔布斯的背书,Menuez 犹如获得了硅谷的通行证,进出 Adobe、苹果、微软、Netscape、Autodesk 如入无人之境。他一拍就拍了十五年()。2004 年,斯坦福大学收藏了他的廿五万张底片,又过了十年,这批照片中的一部分才以精装摄影集《Fearless Genius》的形式面世。
作为一个文化物件(artifact),《Fearless Genius》非常值得玩味。它记录的对象是数字革命的先锋,但其媒介却是纯然类比(analog)的。如 Kurt Andersen 在前言中所说:
Doug 的影像非比寻常……但同时也很反讽。他在一个阳光充沛、山青水秀的地区选择了完全用黑白两色拍摄室内场景……而且,就在他用胶片记录着数字革命的同时,数字革命正在试图废掉这一十九世纪的媒介。
没有什么比书中那张比尔·盖茨的照片更能表现这种反讽。(妳可以在 Steven Levy 主编的 Backchannel 放出的里看到这张照片。)1980 年代末,盖茨在西雅图建了一所布满屏幕的高科技住宅,并想在这些屏幕里循环播放各种数字照片作为家居装饰。购买大量数字照片授权的费用很高,尽管盖茨比任何人都更能承担这个费用,但他的态度才是关键。「任何照片的价格都不应该超过 50 美元,」他在当年的一场 TED 演讲中说。
尽管 Menuez 镜头下的公司和人物如今大多已是业界传奇,但用摄影的方式记录科技公司并不容易。静态的工作性质是主要原因——这毕竟不是橄榄球赛。Menuez 的解决方法是重点捕捉人物面对压力时的反应。「技术公司投射出来的公共形象往往是光鲜而无所不能的,而当人物表现出脆弱的时候,就形成了对照,」他说。妳可以把这句话理解为摄影美学上的选择,但它背后更是如今科技新闻界罕见的基本操守:在很多时候,记者应该分发的恰恰是企业公关部门不希望被分发的信息。而事实上,虽然 Menuez 拍下了习惯蹲在椅子上工作的工程师和苹果 1990 年代的手持设备 Newton 发布前三台演示机全部失灵的乱象,这些照片在今天也绝不可能污染上述科技公司的形象。相反,它们就像摇滚乐手的混乱卧室一样,见证着某种无序但强大的生命力。
那是一个记者与科技公司的关系与今日大相径庭的时代。一方面,彼时的硅谷虽然已经催生了许多百万富翁,但理想主义仍旧在空气中飘荡。人们互相之间有着善意的假定和被坚定守护的信任。1995 年 Netscape 上市,Menuez 逐渐感受到了时代即将落幕的疯狂,并在 2000 年 dot-com 泡沫破灭之前终止了拍摄计划。在他看来,Netscape 上市意味着互联网淘金热的开始,dot-com 泡沫破灭则标志着个人电脑时代的精神理想的没落。无论是 Andersen 还是 Menuez,在本书的前言里对此都有相当直接的批评:
Dot-com 泡沫破灭的负面后果之一是创新的减速,因为投资人开始寻找短期低风险的项目。虽然硅谷如今正经历新的高速发展时期,也有不少好点子,但大家要的都只不过是一些能够快速发布的 app,因为投资人想要在十八个月内拿钱退出。困难的、重要的技术发展(例如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需要的那种「有耐心的钱」已经无处可寻。
Andersen 也有类似的观点:
数字革命的第二章已经开始,这一章的内容全是广告、「随时随地」、小打小闹的 app 和越大越好的规模。
慨叹今不如昔并不符合如今的时代精神。技术官僚掌权的时代,一切都要乐观、积极、正面,因为一切都可以测量。理想和情怀在今天的名字叫 pragmaticism,大胆而不切实际的狂想连被人嘲笑的机会都不会有。这或许令人沮丧,但并不致于绝望,因为历史是实用主义最好的解毒剂。尽管 Ivan Sutherland, Doug Engelbart, Ted Nelson, Alan Kay, 以及 Doug Menuez 在《Fearless Genius》记录的人物年代久远,但只要稍微接近一下历史,我们就能找回如今被大企业毁掉的「创新」一词原本包含的锋利与激进。
在《Fearless Genius》里我最喜欢的一张照片并不是任何科技领袖的。它的拍摄时间是 1986 年,地点在旧金山湾区北部的 Sonoma,主角是一位不知名的女性 NeXT 员工。身穿朴素的牛仔服的她,坐在一间狭窄昏暗的房间里对着一台早期的 Mac 电脑工作。她把双手放在键盘上,但目光则瞄向键盘左边的一张 A4 纸。加州的灿烂阳光从百叶窗的缝隙中射入室内,在她的身上投下了黑白相间的阴影。她的桌子很小,除了电脑和纸张以外几乎摆不下别的——她似乎也不需要别的。对美好自然风光的无动于衷以及对电脑屏幕射出的人工光线的高度专注,在九年后的凌波丽的房间以及十三年后 Trinity 的房间里得到了呼应。
, Doug Menuez, Atria Books, 2014
(如果您不喜欢在邮箱里读较长的文章,可以将所有来自
的邮件自动转发到 。在 Instapaper 的 Settings → How to Save 里可以生成一个邮箱地址(长得像这样:readlater.),往这个地址发文章或者链接,文章便会进入您的 Instapaper 账号。)
2015 年 8 月 18 日
本文系 2015 年 7 月 24 日的不鸟万书评。不鸟万书评每周五通过电邮发送给所有《IT 公论》的会员,如果你不想和真正的前沿科技文化生活脱节,请考虑,支持不鸟万如一和 Rio 把《IT 公论》做成最好的科技播客。
目前为止的各期不鸟万书评写到的书目如下:
酷而不炫()
, by Alexandra Lange, Strelka Press 2012
, Brent Schlender & Rick Tetzeli, Crown Business, 2015
我们都不懂社交网络 ()
, danah boyd,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4
物联网和共产主义()
, Bruce Sterling, Strelka Press, 2014
, Mark Dery, Grove Press, 1997
人是机器世界的性器官()
, Mark Dery, Grove Press, 1997
音乐家很早就不再重新发明轮子并把轮子封装起来了()
, Paul Théberge, Wesleyan University Press, 1997
艺术游戏与游戏的美学()
, John Sharp, The MIT Press, 2015
在修 bug 中度过余生()
, Seymour Papert, Basic Books, 2nd edition (1993)
谁是本雅明的接班人?()
, Walter Benjamin, Belknap Press, 2008
, Jonathan Crary, V 1st edition, 2013
写作的未来()
, Chad Harbach (Editor), n+1, 2014
新工具还是新内容?()
, Ed Catmull, Random House, 2014
技术就是政治()
, The Invisible Committee, semiotext(e), 2015
, Stephen Witt, Viking, 2015
万维网的守护者()
, Alex Wright, Joseph Henry Press, 2007
粗糙男人的终结()
, Hanna Rosin, Riverhead Hardcover, 2012
, Doug Menuez, Atria Books, 2014
昆乱不挡()
, Naomi S. Bar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4
超越用户体验()
, Tim Parks, New York Review Books, 2015
别怕错()
, Jerry Mander, Perennial, 1978
「我希望让斯坦福的青年能够在自己的卧室里治好癌症。」——乔布斯回答对 NeXT 工作站的期望
《Fearless Genius》一书最神奇的地方在于它能够存在。
设想一下:妳是一间如日中天的科技公司员工。妳的日常工作需要长时间高度集中注意力。一天,办公室里突然出现了一个拿着相机的人。这已经令妳不解:一群程序员在普通办公室里对着屏幕打字有什么好拍的?更有甚者,这位老兄并不是拍一圈就走。他每天都来,每天都在妳身边转悠,而且专拍妳疲惫不堪时的怪相和开会时白板上的事项清单。「这个也能让他拍吗?」妳在心里嘀咕。
能拍。因为史蒂夫·乔布斯说能拍。
从 1986 到 1988 年,Doug Menuez 是 NeXT 的御用摄影师。在那之前,他曾在非洲用相机记录内战和旱灾导致的饥荒,在加州奥克兰拍摄毒贩间的枪战。和其她黄金年代的硬派摄影记者一样,他经年累月地观察人间惨剧,精神上承受了重大的压力与损耗,终于在 1980 年代中期决定转换题材。在记录了太多绝望之后,他想开始捕捉希望。彼时乔布斯刚刚被苹果董事会驱逐,带着几名心腹开始做 NeXT。Menuez 嗅到了时代的气息,于是一边向《Life》杂志报题,另一边则通过朋友辗转找到了 NeXT 的创意总监/联合创始人 Susan Kare。 乔布斯正处在亟需证明自己的阶段,能在《Life》曝光求之不得,于是双方一拍即合。Menuez 获得了无禁区全天候跟拍 NeXT 的权利。
故事并没有结束。1988 年 10 月,NeXT 发布前夕,乔布斯以「我觉得《Life》不酷了」为由毁约,禁止 Menuez 发布这批照片。Menuez 的沮丧可以想像,但乔布斯说这些工作不会白费,并鼓励 Menuez 去拍当时硅谷其它方兴未艾的科技公司。有了 NeXT 和乔布斯的背书,Menuez 犹如获得了硅谷的通行证,进出 Adobe、苹果、微软、Netscape、Autodesk 如入无人之境。他一拍就拍了十五年()。2004 年,斯坦福大学收藏了他的廿五万张底片,又过了十年,这批照片中的一部分才以精装摄影集《Fearless Genius》的形式面世。
作为一个文化物件(artifact),《Fearless Genius》非常值得玩味。它记录的对象是数字革命的先锋,但其媒介却是纯然类比(analog)的。如 Kurt Andersen 在前言中所说:
Doug 的影像非比寻常……但同时也很反讽。他在一个阳光充沛、山青水秀的地区选择了完全用黑白两色拍摄室内场景……而且,就在他用胶片记录着数字革命的同时,数字革命正在试图废掉这一十九世纪的媒介。
没有什么比书中那张比尔·盖茨的照片更能表现这种反讽。(妳可以在 Steven Levy 主编的 Backchannel 放出的里看到这张照片。)1980 年代末,盖茨在西雅图建了一所布满屏幕的高科技住宅,并想在这些屏幕里循环播放各种数字照片作为家居装饰。购买大量数字照片授权的费用很高,尽管盖茨比任何人都更能承担这个费用,但他的态度才是关键。「任何照片的价格都不应该超过 50 美元,」他在当年的一场 TED 演讲中说。
尽管 Menuez 镜头下的公司和人物如今大多已是业界传奇,但用摄影的方式记录科技公司并不容易。静态的工作性质是主要原因——这毕竟不是橄榄球赛。Menuez 的解决方法是重点捕捉人物面对压力时的反应。「技术公司投射出来的公共形象往往是光鲜而无所不能的,而当人物表现出脆弱的时候,就形成了对照,」他说。妳可以把这句话理解为摄影美学上的选择,但它背后更是如今科技新闻界罕见的基本操守:在很多时候,记者应该分发的恰恰是企业公关部门不希望被分发的信息。而事实上,虽然 Menuez 拍下了习惯蹲在椅子上工作的工程师和苹果 1990 年代的手持设备 Newton 发布前三台演示机全部失灵的乱象,这些照片在今天也绝不可能污染上述科技公司的形象。相反,它们就像摇滚乐手的混乱卧室一样,见证着某种无序但强大的生命力。
那是一个记者与科技公司的关系与今日大相径庭的时代。一方面,彼时的硅谷虽然已经催生了许多百万富翁,但理想主义仍旧在空气中飘荡。人们互相之间有着善意的假定和被坚定守护的信任。1995 年 Netscape 上市,Menuez 逐渐感受到了时代即将落幕的疯狂,并在 2000 年 dot-com 泡沫破灭之前终止了拍摄计划。在他看来,Netscape 上市意味着互联网淘金热的开始,dot-com 泡沫破灭则标志着个人电脑时代的精神理想的没落。无论是 Andersen 还是 Menuez,在本书的前言里对此都有相当直接的批评:
Dot-com 泡沫破灭的负面后果之一是创新的减速,因为投资人开始寻找短期低风险的项目。虽然硅谷如今正经历新的高速发展时期,也有不少好点子,但大家要的都只不过是一些能够快速发布的 app,因为投资人想要在十八个月内拿钱退出。困难的、重要的技术发展(例如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需要的那种「有耐心的钱」已经无处可寻。
Andersen 也有类似的观点:
数字革命的第二章已经开始,这一章的内容全是广告、「随时随地」、小打小闹的 app 和越大越好的规模。
慨叹今不如昔并不符合如今的时代精神。技术官僚掌权的时代,一切都要乐观、积极、正面,因为一切都可以测量。理想和情怀在今天的名字叫 pragmaticism,大胆而不切实际的狂想连被人嘲笑的机会都不会有。这或许令人沮丧,但并不致于绝望,因为历史是实用主义最好的解毒剂。尽管 Ivan Sutherland, Doug Engelbart, Ted Nelson, Alan Kay, 以及 Doug Menuez 在《Fearless Genius》记录的人物年代久远,但只要稍微接近一下历史,我们就能找回如今被大企业毁掉的「创新」一词原本包含的锋利与激进。
在《Fearless Genius》里我最喜欢的一张照片并不是任何科技领袖的。它的拍摄时间是 1986 年,地点在旧金山湾区北部的 Sonoma,主角是一位不知名的女性 NeXT 员工。身穿朴素的牛仔服的她,坐在一间狭窄昏暗的房间里对着一台早期的 Mac 电脑工作。她把双手放在键盘上,但目光则瞄向键盘左边的一张 A4 纸。加州的灿烂阳光从百叶窗的缝隙中射入室内,在她的身上投下了黑白相间的阴影。她的桌子很小,除了电脑和纸张以外几乎摆不下别的——她似乎也不需要别的。对美好自然风光的无动于衷以及对电脑屏幕射出的人工光线的高度专注,在九年后的凌波丽的房间以及十三年后 Trinity 的房间里得到了呼应。
, Doug Menuez, Atria Books, 2014
(如果您不喜欢在邮箱里读较长的文章,可以将所有来自
的邮件自动转发到 。在 Instapaper 的 Settings → How to Save 里可以生成一个邮箱地址(长得像这样:readlater.),往这个地址发文章或者链接,文章便会进入您的 Instapaper 账号。)
2015 年 7 月 28 日
本季度是过往同期中表现最好的一次,季度总收入 496 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33%;净利润 107 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39%。毛利率为 40%。总收入的 64% 来自美国本土以外的市场。自去年以来,苹果的总收入呈现加速上升势态。
(注:图中细线条为对应颜色数据的最近四个季度移动平均值。下同。)
各地区收入构成比例分别为:美洲 40.7%、欧洲 20.8%、大中华区 26.7%、日本 5.8%、其他亚太地区 6%。这是第二次大中华区的销售收入超越欧洲成为苹果第一大海外市场,并且有加速超越的趋势。
本季度大中华区贡献了 132 亿美元的收入,较去年同期暴增 112%。Cook 说本季度大中华区 iPhone 的销量增长了 87%,而根据 IDC 的数据同期大中华区智能手机市场增长只有 5%。本季度大中华区的 Mac 销售额增长了 33%,同时 App Store 的收入则超过翻倍增长。
iPhone 销量 4,753 万台,较去年同期增长 35%;销售收入 314 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59%。Cook 说本季度从 Android 转用 iPhone 的用户数为史上最高点。分解到各地区来看:西欧市场增长 30%,四倍于市场均值 7%;日本增长五倍于市场均值;韩国市场收缩的情况下 iPhone 逆市翻倍增长;印度市场也有不俗表现,本季度增长 93%,将近翻番;此外还有前述的大中华区 87% 的增长,高于市场均值 17 倍。
iPad 销量为 1,093 万台,较去年同期下滑 18%;销售收入为 45 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滑 23%。这是 iPad 产品线连续第六个季度的销量和销售额显著下滑。WWDC 2015 上展示的 iOS 9 多任务和分屏显示等新特性或许能在下季度扭转 iPad 产品线的颓势;如若不能,iPad 产品线或将步 iPod 后尘逐步走向衰落。
Mac 销量为 480 万台,较去年同期增长 9%;销售收入为 60 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9%。与此形成鲜明对比,Gartner 的数据显示同时期全球 PC 行业出货量(包含平板电脑)下降了 9.5%;IDC 的数据显示同时期全球 PC 出货量(不含平板电脑)下降了 11.8%。新款 12& MacBook 对 Mac 产品线的销量增长贡献巨大。
本季度最令人关注的 Apple Watch 的销售数据因为与 iPod, Apple TV, Beats 等其他产品并类统计的关系并不能直接获得。本季度该类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增加 8.7 亿美元,较今年前一季度增加 9.5 亿美元。苹果首席财务官 Luca Maestri 的说法是由于 iPod 和其他外设产品持续走低部分抵消了 Apple Watch 的销售收入,Apple Watch 的实际销售数字远高于 9.5 亿美元。据此可以大致判断本季度 Apple Watch 产品线的销售额至少在 10 亿美元以上。考虑到本季度大部分时间 Watch 产品线的产能都极度受限,Cook 说 Watch 的表现超过苹果的预期。
此外,本季度来自服务(包括 App Store, iTunes Store 等)的收入首次突破 50 亿美元,并且超越 iPad 产品线成为苹果继 iPhone 与 Mac 后的第三大收入来源。Cook 说本季度 App Store 的收入为历史最高点,但未透露具体收入的数字。
2015 年 7 月 12 日
本文系 2015 年 7 月 3 日的不鸟万书评。不鸟万书评每周五通过电邮发送给所有《IT 公论》的会员,如果你不想和真正的前沿科技文化生活脱节,请考虑,支持不鸟万如一和 Rio 把《IT 公论》做成最好的科技播客。
目前为止的各期不鸟万书评写到的书目如下:
酷而不炫()
, by Alexandra Lange, Strelka Press 2012
, Brent Schlender & Rick Tetzeli, Crown Business, 2015
我们都不懂社交网络 ()
, danah boyd,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4
物联网和共产主义()
, Bruce Sterling, Strelka Press, 2014
, Mark Dery, Grove Press, 1997
人是机器世界的性器官()
, Mark Dery, Grove Press, 1997
音乐家很早就不再重新发明轮子并把轮子封装起来了()
, Paul Théberge, Wesleyan University Press, 1997
艺术游戏与游戏的美学()
, John Sharp, The MIT Press, 2015
在修 bug 中度过余生()
, Seymour Papert, Basic Books, 2nd edition (1993)
谁是本雅明的接班人?()
, Walter Benjamin, Belknap Press, 2008
, Jonathan Crary, V 1st edition, 2013
写作的未来()
, Chad Harbach (Editor), n+1, 2014
新工具还是新内容?()
, Ed Catmull, Random House, 2014
技术就是政治()
, The Invisible Committee, semiotext(e), 2015
, Stephen Witt, Viking, 2015
万维网的守护者()
, Alex Wright, Joseph Henry Press, 2007
粗糙男人的终结()
, Hanna Rosin, Riverhead Hardcover, 2012
历史是实用主义的解毒剂()
, Doug Menuez, Atria Books, 2014
昆乱不挡()
, Naomi S. Bar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4
《How Music Got Free》的出版时间准得近乎诡异。六月八日,苹果召开一年一度的全球开发者大会,略显不合时宜地宣布了自己的音乐流播服务 Apple Music 将于六月底上线的消息。一周后的六月十六日,这本书就进驻了各大实体与电子书店。在这个时间节点上,任何关心音乐未来的人都会立即被书名吸引。妳看,连一直坚持音乐文件要一首首单卖的苹果,现在都推出自助餐/听到饱/式的流播服务了。音乐真的几乎免费了呢。
但是,请不要把书名里的 how 理解为「究竟为什么会这样」。《How Music Got Free》是关于数字音乐媒介史的报告文学,它是一本故事书,而不是经管书或理论书。
Stephen Witt 的写作动机来自一个问题:我这么多年下载的盗版 MP3 究竟是怎么来的?是谁抓的轨?由谁上传到什么地方的?我当年或许是从 Napster、Soulseek 或 Kazaa 下载了某张专辑,但世界上第一个把它从 CD 转制成 MP3,再上传到互联网的是谁?她的动机是什么?
在大部分人的想像中,盗版音乐文件的交换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全球性行为。世界各地的音乐爱好者出于单纯的分享动机,在一个个 p2p 网络上夜以继日地交换着文件。这也是 Witt 最初的想法。但经过了长达五年的调查与采访,他发现了完全违反直觉(但或许符合「二八定律」)的真相:大部分的盗版 MP3 都出自少数几个盗版音乐分享组织,而曾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宝丽金 CD 工厂工作的 Doll Glover 和名叫「Rabid Neurosis (RNS)」的线上盗版音乐分享团体就是其中的最重要节点。
Witt 延续了强有力的老派非虚构叙事传统。本书的目录并不标明章节内容,只是简单地「第一章」、「第二章」按序号排列。妳没有办法跳着读;作者和编辑要求妳从头开始耐心地、线性地听这个故事。Witt 设计了三条主线,分别以 MP3 压缩算法的发明人 Karlheinz Brandenburg、Doll Glover 以及现任索尼音乐 CEO Doug Morris 为线索,采用了梅花间竹的方式按章节穿插叙述。各种线索忽隐忽现,如侦探小说一般扣人心弦。在他笔下,MP3 压缩算法背后的团队所经历的种种磨难,与美剧《硅谷》中的虚构创业公司 Pied Piper 如出一辙(后者也是做压缩算法的),几乎要让人怀疑 MP3 团队的故事就是《硅谷》剧本的原型。
我对《How Music Got Free》的主题有不少私人感情。和作者 Witt 一样,我也有过在各大音乐共享社区全天候下载的经历。在 2003 – 2006 年间,我甚至还参与了一个和 RNS 类似的组织:Homie 3。RNS 以
为主要沟通管道,Homie 3 则先后跑在
和 KDX 这两个如今鲜为人知的文件传输网络上。在其最鼎盛时期,Homie 3 的会员人数大概也不超过一百,但它却是世界上最大的实验音乐盗版分享基地。其成员甚至包括英国电子音乐家 Scanner(Robin Rimbaud),以及
的创始人 Kenneth Goldsmith。我当然也记得廿一世纪初在 上廿四小时挂机下载的时光,以及那个唯一拥有全套
但永远排不上队的 ID。
对于和我以及 Witt 有同样经历的人,《How Music Got Free》是一次怀旧的借口,但也是对个人历史的梳理。但这本书还有更加普世的价值。
Apple Music 的面世对于音乐产业毫无疑问是又一次震动。尽管在此之前已经有 Spotify、Rdio、Rhapsody、Pandora 等创业公司为听到饱的音乐流播服务开辟了道路,但苹果的品牌价值、业界地位,加上 Apple Music 作为预装软件的身份都令人无法忽视这个后来者。
在无数关于 Apple Music 以及音乐流播服务的论述里,传统唱片工业以及音乐家(「内容方」)几乎无一例外地被视为学不会新把戏的老狗或是只考虑利润最大化、逆时代潮流而动的家伙。更可笑的是,这些人居然以为自己在这个美丽新世界可以继续扮演品味仲裁所的角色,全然看不到在这个复数化的社会里,谁也没资格说自己的品味高于她人。全知的软件算法将(或者已经)取代音乐杂志、电台和批评家。妳再也不需要谁谁谁来告诉妳什么是好音乐,因为我们的软件最懂妳!只要妳勤于点赞、多拉歌单,算法就能源源不绝地为妳吐出妳最爱的音乐。技术创业者们如此认为。
如我多次在《IT 公论》中暗示的,这是一种从各个层面看都十分幼稚的观点。在没有历史观的技术主义者看来,技术的演化是一个线性的过程。(的确,她们更爱使用「进化」这个带有错误暗示的译名。)但任何东西的演化路径上都少不了回头路和死胡同,停滞不前也是常态。看过 Witt 的叙述就知道,尽管 MP3 发明人之一 Brandenburg 的导师在几十年前就认定音乐文件压缩算法在未来一定是用于流播,而非文件存储,但 MP3 在当年的标准争夺战中败给了 MP2。它后来的流行,却是阴差阳错地和网上的盗版音乐共享小组有关。技术产品发明人的意图总是好的,但结果却会被太多不可预测的因素左右。「预测未来最好的方式是发明未来」是一种修辞上的胜利,但未来从来就不是在实验室里被发明出来的。
强调数据驱动的技术人可以很方便地嘲笑唱片公司和音乐人,但事实上,《How Music Got Free》的主角之一 Doug Morris 恰恰就是一个用数据思考的典范。在销售数据远不如今天容易获得的 1960 年代,在唱片厂牌 Laurie Records 工作的 Morris 注意到马里兰州的小城 Cumberland 有唱片店大量订购 Music Explosion 乐队的「Little Bit O& Soul」。所有人都没有留意这个细节,但 Morris 问采购部的同事要来了唱片店的电话,向店主问明了原由。原来,当地的一位 DJ 在电台里频繁播放此曲,导致销量大增。Morris 遂要求同事在全国各地的电台力推此曲。截止到 1967 年底,这张唱片卖出了过百万张。
Witt 写道:
Morris 永远忘不了他的第一张金唱片。他开始信任市场调研的力量,而非音乐专家的意见。有时甚至他自己的耳朵也要屈从于市场数据。让星探部门去挖掘乐队吧,让她们去泡夜店、去爱上那些小样吧。让她们去猜测下一个趋势,去假装自己对于「Next big thing」有什么了不得的「insight」吧。从现在开始,Morris 要挖掘的不是艺人,而是采购部的同事。
在几乎所有全球音乐巨头担任过高管的 Morris 五十五年前就有了这样的认识,妳还觉得数据驱动对于音乐产业是新鲜事吗?
有了这样的背景知识再去看 Apple Music,很多事情就非常清楚了。为什么 Apple Music 要做全天候廿四小时播放的 Beats 1 电台?因为 1960 年代的唱片公司高管就知道一个小镇 DJ 的口味有可能极大地影响唱片销量。而如今 Apple Music 的掌门人 Jimmy Iovine,正是和 Morris 一起在唱片业打拼多年的好友。
Iovine 赌的是一个新瓶旧酒的未来:在苹果设备全面渗入人们娱乐生活的世界里,Beats 1 电台将成为全世界最大的音乐入口。若五年之后,美国人打开车门播放的不再是传统电台而是 Beats 1,苹果就真正重新夺回了数字音乐界的王者宝座。
这不禁令人想到另外一个常见的问题:人工选歌,还是算法推荐?Apple Music 及其前身 Beats Music 都把人工选歌作为最大卖点。但业内人士都知道,任何公司都是两条腿走路,算法与人工同时进行。Morris 从 1960 年代就开始抓数据,但唱片公司的星探部门并没有因此取消。只有除了编程什么都不懂的人才会抱怨人工选歌「unscalable」,因为真正试图卖过内容的人都明白一个真理:内容永远就是 unscalable 的。Pandora 的背后有活人音乐专家为歌曲打上的千奇百怪的标签,Facebook 时间线上由算法推荐内容也在反复经由一个数百人的团队手工核查与调整。内容的「发现」和人的情绪、心理、所在地、机缘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只要人依然是个变量而非常量,要在内容的发现上完全取消活人干涉就是痴人说梦。
别忘了,我是在偶然走进一家实体书店时发现《How Music Got Free》的。
, Stephen Witt, Viking, 2015
2015 年 6 月 3 日
本文系 2015 年 5 月 29 日的不鸟万书评。不鸟万书评每周五通过电邮发送给所有《IT 公论》的会员,如果你不想和真正的前沿科技文化生活脱节,请考虑,支持不鸟万如一和 Rio 把《IT 公论》做成最好的科技播客。
目前为止的各期不鸟万书评写到的书目如下:
酷而不炫()
, by Alexandra Lange, Strelka Press 2012
, Brent Schlender & Rick Tetzeli, Crown Business, 2015
我们都不懂社交网络 ()
, danah boyd,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4
物联网和共产主义()
, Bruce Sterling, Strelka Press, 2014
, Mark Dery, Grove Press, 1997
人是机器世界的性器官()
, Mark Dery, Grove Press, 1997
音乐家很早就不再重新发明轮子并把轮子封装起来了()
, Paul Théberge, Wesleyan University Press, 1997
艺术游戏与游戏的美学()
, John Sharp, The MIT Press, 2015
在修 bug 中度过余生()
, Seymour Papert, Basic Books, 2nd edition (1993)
谁是本雅明的接班人?()
, Walter Benjamin, Belknap Press, 2008
, Jonathan Crary, V 1st edition, 2013
写作的未来()
, Chad Harbach (Editor), n+1, 2014
新工具还是新内容?()
, Ed Catmull, Random House, 2014
技术就是政治()
, The Invisible Committee, semiotext(e), 2015
Understanding Apple Music the Hard Way()
, Stephen Witt, Viking, 2015
万维网的守护者()
, Alex Wright, Joseph Henry Press, 2007
Cat&s foot iron claw
Neuro-surgeons scream for more
At paranoia&s poison door.
Twenty first century schizoid man.
Blood rack barbed wire
Politicians& funeral pyre
Innocents raped with napalm fire
Twenty first century schizoid man.
Death seed blind man&s greed
Poets& starving children bleed
Nothing he&s got he really needs
Twenty first century schizoid man.
— ‘21st Century Schizoid Man’, King Crimson, 1969
schizoid. adjective: denoting or having a personality type characterized by emotional aloofness and solitary habits.
妳们有没有嫌一天太短?有没有「没空睡觉」的感觉?
画图狗、金融狗、编程狗、统计狗、实验狗、产品狗……
Wow. Very chicken-blood. Such productive. Many s.
我生于 1980 年,在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成长经历中,我也体会到了人们对于睡觉一事在观念上的变化。大约从高中时期开始,午睡的习惯就渐渐从我和不少同龄人的生活中消失。在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体系里,睡眠时间的长短似乎往往与生产力直接相关。长大之后要是听说谁还有睡午觉的奢侈,若不是退休人士,通常就是事业单位的同志了。
到了 21 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忙得没空睡觉」几乎已经成为一种炫耀。我们生活在一个全球最优秀的头脑日夜钻营如何随时随地满足大家一切欲望的时代,睡眠意味着停滞和怠惰。那么多要看的书、文章和展览,那么多想听的音乐,那么多要安排的旅程、那么多要进入的市场、那么多要赚的钱。睡觉?那是给没有能力更加有效利用时间的人准备的吧。
于是我们在超市购买 5-hour energy,或是通过不明渠道搞来更高阶的药物 Adderall 或 Modafinil,强迫自己的身体适应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嘿,脑力劳动也是体力劳动唷),在知乎上问「听说李开复一天只睡四个小时,请问是怎么做到的?」,私下交换着某「大神」连续一周每天只睡两小时的神话。另一方面,许多人在燃烧了几年之后,想起了劳逸结合的传统智慧,开始反思人生。她们的关键字从 GTD 变成了 WLB: work-life balance。
由名人博客逐渐演变成月独立访问量过亿的线上媒体
的创始人 Arianna Huffington 就是其中之一。事业成功的代价,是 Huffginton 某天由于疲劳过度,体力不支而摔倒,导致颧骨骨折。在去年出版的一书里,她像很多成功人士一样,为所谓更加平衡、返璞归真的生活方式唱起了赞歌。
这种书当然没有阅读的必要。知行难以合一才是人类面临的永恒难题。睡得少会影响健康和工作效率,这种道理难道真的需要看一本书才能明白吗?不过就在永动机般的生活方式引起反弹的同时,「高度发达资本主义」体系正在悄悄试图把无睡眠生活再推进一步。和我们在《IT 公论》里反复提及的一样,走在最前沿的仍然是美国军方。
白冠带鹀(wú)是一种主要分布在北美的鸟。每年牠们都会沿着美国西海岸从阿拉斯加到墨西哥北部迁徙。这种鸟有一项会被华尔街人士羡慕的能力:在迁徙季节,牠们可以连续两个星期不睡觉。至少从 2003 年开始,为我们带来了互联网的美国国防部下属研究机构「国防高等研究计划署」(DARPA)就开始投钱研究白冠带鹀的生理机制。目标很简单:制造出可以七天不睡觉的活人士兵。
时至如今,我们应该对新技术从军方向民间的下渗过程有充分的自觉。互联网、物联网以及整个电脑产业都是这种下渗的结果。如专研硅谷历史的 Leslie Berlin ,冷战时期美国政府对于共产世界的恐惧令美国国防部投入了大量资金研发新的电子技术。「美国政府其实就相当于硅谷最早的风险投资人。」
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现代艺术与理论教授 Jonathan Crary 的《全天候人生:高度发达资本主义与睡眠的终结》()就是对这一现象的理论性阐述。
「历史证明,和战争相关的创新总是会渗透到更广阔的社会领域,不睡觉的战士将会成为不睡觉的工人和不睡觉的消费者的先驱。抑制睡眠的产品在制药公司的强力推广下,先会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最终会变成很多人的必需品。」
还觉得吃 Soylent 是丧心病狂的反人类行为吗?把时间看作「海绵里的水」,是一种多么前现代的表述!在今天,时间当然不是被挤出来的,而是被エンジニア(engineer)出來的。
我能够理解大部分人初次听到这一想法时产生的荒诞感。但如同 Crary 在书中梳理的,把睡觉视为浪费时间的人古已有之。哲学家大卫·休谟的名著《人性论》开篇就把睡眠、癫狂和发烧并列为达致理性的障碍,他死于 1776 年(65 岁)。到了今天,资本主义系统对于全球 24 小时不间断交易的需求令睡觉成为成本中心中的一个元素,一种需要为其存在寻找理由的东西。在这个语境下,技术圈所追求的可扩展性(scalability)是通过用机器和算法来替换人类获得无睡眠的生产力,而一向处在前卫地带的美国军方则直接下手去改造我们那了。
Crary 的批评本质上是左派的。「在当下的语境里,睡眠意味着社会的可持续性,它可以被视为社会自我保护的诸多底线之一。作为一种全人类共有的最私密、最不安全的状态,社会必须依靠睡眠才能得以持续。」换言之,睡眠代表着一个活人退守到自己的世界的一种保底性策略。它是我们对抗全方位消费主义的有力武器。
很难说哪种状态对人类更为理想。从天真的人本主义角度思考,Arianna Huffington 和诸多被无睡眠生活方式毁掉了肉身的成功人士倡导的劳逸结合毫无疑问是更加「人性化」的选择。但正如 Crary 在书中所说,当代批评理论早就认定了人和机器在当代社会并无本质差别。当妳为了在计步器上积满一万步而在公寓楼下多走了两圈的时候,当妳以工作效率的名义吃代餐的时候,当妳把一个拥有某种「睡眠模式」的电子设备放在枕头旁边的时候,妳并没有做出更人性化的选择。假如有朝一日出现了可以让妳自由调节睡眠频率和时间的药物,妳会不会去用它?别急着说不会,妳被机器奴役不是第一次了。而且 M 的倾向不是广泛存在于每个人的身体里吗?:)
真正的个人革命仍然是可能的。但假若今天的妳不和 Facebook 努力营造的 walled-garden 对抗,不和把妳当作商品卖给广告主的免费服务对抗,不和随时随地即时满足的欲望对抗,不和忽略社会空间中柔软和微妙的那一部分织体的倾向对抗,在未来妳就很可能会成为无睡眠药物的快乐用户。
, Jonathan Crary, V 1st edition, 2013
2015 年 5 月 5 日
本文系 2015 年 4 月 16 日的不鸟万书评。不鸟万书评每周五通过电邮发送给所有《IT 公论》的会员,如果你不想和真正的前沿科技文化生活脱节,请考虑,支持不鸟万如一和 Rio 把《IT 公论》做成最好的科技播客。
目前为止的各期不鸟万书评写到的书目如下:
酷而不炫()
, by Alexandra Lange, Strelka Press 2012
, Brent Schlender & Rick Tetzeli, Crown Business, 2015
我们都不懂社交网络 ()
, danah boyd,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4
物联网和共产主义()
, Bruce Sterling, Strelka Press, 2014
, Mark Dery, Grove Press, 1997
人是机器世界的性器官()
, Mark Dery, Grove Press, 1997
音乐家很早就不再重新发明轮子并把轮子封装起来了()
, Paul Théberge, Wesleyan University Press, 1997
艺术游戏与游戏的美学()
, John Sharp, The MIT Press, 2015
在修 bug 中度过余生()
, Seymour Papert, Basic Books, 2nd edition (1993)
谁是本雅明的接班人?()
, Walter Benjamin, Belknap Press, 2008
, Jonathan Crary, V 1st edition, 2013
写作的未来()
, Chad Harbach (Editor), n+1, 2014
新工具还是新内容?()
, Ed Catmull, Random House, 2014
技术就是政治()
, The Invisible Committee, semiotext(e), 2015
Understanding Apple Music the Hard Way()
, Stephen Witt, Viking, 2015
在之前的某期节目里,我们提到过《失控》在中国的认知错位。Kevin Kelly 写于 1995 年的这本大厚书在 2010 年后的中国卖出了超过十万本。我不太相信这十万个人都有仔细去读过它,但显然有那么一阵子大家都在谈论它。《失控》在当代中国显得相当特殊,大部分读者从未见过有人把电脑科技与生物学炒成一碟,这种奇异的陌生感是它在中国走红的原因之一。但如果我们把这本 1995 年的书放回 1990 年代的语境来观察,就会发现它其实只是某个大类中的一个样本。在那个现在看来已经无比遥远的时代,有一批人以杂家(generalist)的角度切入技术文化图景。今天大家都争相以站在「科技与人文的交叉口」为荣,而当年那批人就是把原本处在不同维度的两条路拉到同一个平面,并在交叉口立起标志的家伙。
就是这个类别中的另一样本。它和它的作者
在今天或多或少都已被人遗忘,但却是数字文化发展史上一份不可忽略的文本。你可以把它视为一本数字地下文化/亚文化/实验艺术速成手册,那种方便你读完之后去 Quora 和知乎一类的知识社区写一个「长文慎入」答案的压缩饼干。但它同时也是技术恐惧症、死理性主义综合症与简约洁癖病的特效药以及技术决定论的解毒剂。
在《Escape Velocity》(逃逸速度)里,Dery 记述了许多数字亚文化中的人物、作品与事件,包括加州的机械剧场动力装置艺术团体「生存研究实验室」(,此处不表,但强烈推荐大家),赛博朋克,性别政治,线上性爱等等。不过我觉得最有趣,和我们今天的生活最相关的,是行为艺术家 。
我们在节目中曾经多次提到过身体和技术的关系,Stelarc 的作品是对这种关系最切身与直接的探究。他最有名的行为大概是「悬浮系列」:用十数枚钩子刺入身体,钩子末端的线连到天花板,通过与自己身体等重的物体(例如石头)将自己拉起并悬浮在空中。痛感在这件作品中难以忽视的存在会让人误以为它和虐恋(s/m)有关,但事实上这是对身体以及它和重力之关系的一种自觉。在作品「第三只手」里,Stelarc 在自己的右手上安装了一只不锈钢做成的假手,通过自己的腹肌和大腿肌肉发出的肌肉电流控制机械手指的开合。与此同时,他还在自己左臂的屈肌和肱二头肌上附着了肌肉刺激器,用电流刺激肌肉,促使手臂抽搐。自 1960 年代以来,Sterlac 反复研发着这一类有关「技术/机械作为身体延伸」的作品,而且年年有新招。虽然气质上完全地下,但这位塞浦路斯出生、澳洲长大的艺术家跟学术界过从甚密,和皇家墨尔本技术学院(RMIT)有过关于虚拟现实技术方面的合作,被卡耐基·梅隆大学授予过艺术与机器人学荣誉教授职位。2005 年,关于他作品的第一本由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出版。
Stelarc 给自己设计了一句很拉风的广告词:人类的身体已经过期(The human body is obsolete)。这种过期由技术造成,但和过期食物不同,在 Stelarc 看来,身体的「过期」可以通过技术来修复。所以要做机械手臂,要和重力对抗(被重力束缚在地面上也代表着人类身体的「落后」),甚至要埋一只假耳朵到左手前臂里。(自己的)身体既是他的创作实验场,也是他思考的对象。
Stelarc 出道早,所以是先锋。但其实技术对身体的改造无时不在进行,有时这种改造违背了我们的意愿,导致我们要用另外的技术来「撤销」(undo)它。近视和近视眼镜就是一个日常的例子:阅读媒介(印刷术,屏幕技术)的发达导致人们专注观看近距离信息的时间增长,引发近视。近视眼镜和 LASIK 激光手术则是用来撤销这种改造的技术。今时今日,信息的增长速度很可能已经逼近了眼睛这一器官的极限(老实说, 的作者 John Gruber 最近罹患视网膜脱落,我总觉得是一个象征。热爱 Monaco 10 号字的程序员们不准备改改吗?)。所谓「东西太多看不过来了」指的不仅仅是脑力不逮,眼睛的疲劳很可能是更切实的问题——如果输入设备效率降低,CPU 再快也于事无补。即将无法满足当代社会信息摄入量的人体器官,难道不是「过期」了吗?
我相信收到这封通讯的各位多少都能体会到这种人体过期的感觉。想看的书和网站太多,想听的音乐太多,想玩的 app 和游戏太多,甚至想吃的东西太多。不够用的已经不仅仅是时间,还有你的身体容量与极限。由 Marshall Mcluhan 倡导、被 Stelarc 实践的身体改造或许对于普通人来说过于极端,但不要忘记微观的身体改造早就渗入了主流社会的各个角落。耳环、穿刺、整形手术都是大家熟悉的例子。另一方面,从内到外的身体改造——特殊饮食——在近年也蔚然成风。我本人在实验纯
饮食两天后为大家推荐 Stelarc 与《Escape Velocity》,也算是一种 serendipity。(这件事之后的节目里细说。)而就在刚刚打下这个单词的瞬间,北京的朋友在微信群里发来了「晚饭约吗」四字。正如我在上周五的通讯中所说,如果一切物体都能被互联网化,都能被检索、定位、随时访问,身在加拿大的 Rio 没理由不能随时使用四川家中的咖啡杯。我期待着技术发展到能让远程约饭成为现实的那一天,届时我们对于佛教所说的将会有新的诠释。
, Mark Dery, Grove Press, 1997
(如果您不喜欢在邮箱里读较长的文章,可以将所有来自
的邮件自动转发到 。在 Instapaper 的 Settings && How to Save 里可以生成一个邮箱地址(长得像这样:readlater.),往这个地址发文章或者链接,文章便会进入您的 Instapaper 账号。)
2015 年 4 月 27 日
本季度总收入 580 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27%。净利润 136 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33%。毛利率为 41%。总收入的 69% 来自美国以外的海外市场。
各地区的收入构成比例分别为:美洲 36.7%,欧洲 21%,大中华区 29%,日本 6%,其他亚太地区 7.3%。
本季度大中华区贡献了 168 亿美元的收入,再创历史新高,较去年同期增长 71%。春节对大中华区的销售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iPhone 销量为 6,117 万台,较去年同期显著增长 40%。销售收入为 403 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55%。
iPad 销量为 1,262 万台,较去年同期下滑 23%。销售收入为 54 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滑 29%。这是 iPad 产品线连续第五个季度的销量显著下滑。在大屏手机盛行的今天,或许 iPad 会步 iPod 连续多年销量下滑的后尘?
Mac 销量为 456 万台,较去年同期增长 10%。销售收入为 56 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2%。
Apple Watch 由于和 iPod, Apple TV, Beats 耳机以及其他苹果外设并为一类统计,无法得知具体的销量。
iPhone 产品线和 Mac 产品线的平均售价均有小幅下降。iPad 产品线的平均售价相对稳定。
2015 年 4 月 7 日
本文系 2015 年 3 月 27 日的不鸟万书评。不鸟万书评每周五通过电邮发送给所有《IT 公论》的会员,如果你不想和真正的前沿科技文化生活脱节,请考虑,支持不鸟万如一和 Rio 把《IT 公论》做成最好的科技播客。
目前为止的各期不鸟万书评写到的书目如下:
酷而不炫()
, by Alexandra Lange, Strelka Press 2012
, Brent Schlender & Rick Tetzeli, Crown Business, 2015
我们都不懂社交网络 ()
, danah boyd,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4
物联网和共产主义()
, Bruce Sterling, Strelka Press, 2014
, Mark Dery, Grove Press, 1997
人是机器世界的性器官()
, Mark Dery, Grove Press, 1997
音乐家很早就不再重新发明轮子并把轮子封装起来了()
, Paul Théberge, Wesleyan University Press, 1997
艺术游戏与游戏的美学()
, John Sharp, The MIT Press, 2015
在修 bug 中度过余生()
, Seymour Papert, Basic Books, 2nd edition (1993)
谁是本雅明的接班人?()
, Walter Benjamin, Belknap Press, 2008
, Jonathan Crary, V 1st edition, 2013
写作的未来()
, Chad Harbach (Editor), n+1, 2014
新工具还是新内容?()
, Ed Catmull, Random House, 2014
技术就是政治()
, The Invisible Committee, semiotext(e), 2015
, Stephen Witt, Viking, 2015
万维网的守护者()
, Alex Wright, Joseph Henry Press, 2007
粗糙男人的终结()
, Hanna Rosin, Riverhead Hardcover, 2012
, Doug Menuez, Atria Books, 2014
昆乱不挡()
, Naomi S. Bar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4
超越用户体验()
, Tim Parks, New York Review Books, 2015
别怕错()
, Jerry Mander, Perennial, 1978
本周二,在《Becoming Steve Jobs》尚未发货时,我:「真正需要的是一本决定性的关于乔布斯不在苹果的那十二年的书。那段时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最好是 NeXT 员工来个口述史什么的。」
就是那本书。
我常常在心里把乔布斯和加拿大钢琴家格伦·古尔德(Glenn Gould)相互比较。两个人都性格乖张,特立独行。对于规则、范式、既定看法都不屑一顾,并彻底翻新了世人对某些事物的理解。虽然主要身份是个钢琴家,但古尔德也对新技术极其敏感。同时,他们都少年得志,也都被病痛困扰,并英年早逝——乔布斯活了五十六岁,古尔德只活了五十岁,他死的那年,第一台 Mac 还正在研发当中。
没有什么比怪才更能引起世人的兴趣。在这一点上,乔布斯可以说比古尔德幸运得多。怪才难写,而且大部分读者只关心他们怪癖的一面。说起古尔德,就只想到他在夏天穿冬天的衣服,随身带大量药片,弹琴时随口哼唱;说起乔布斯,就是喜怒无常,狂妄自大,恨不得把一切不如己愿的东西都称作垃圾的终身中二病患者。世界踏入廿一世纪以来,人们对科技的兴趣远远超过古典音乐。加上乔布斯留下的遗产——苹果公司——一路势如破竹,人们对他的故事似乎有无穷无尽的胃口。在今天,如果古尔德被世界误解了,不会有太多人在乎。要是乔布斯被误解了,试图翻案的人会排成长队。
这就是《Becoming Steve Jobs》的作者 Brent Schlender 和 Rick Tetzeli 为自己赋予的使命。虽是两人联合署名,但全书是以 Schlender 的第一人称口吻叙述。此人从 1986 年开始一路追访了乔布斯二十五年,为美国《财富》杂志写过五次关于乔布斯的封面故事。按照另外一位老牌科技记者 Steven Levy 的的说法,Schlender「是乔布斯在几十年里所信任的极少数记者之一」,而这个小圈子里的核心人物很可能只有三位:Schlender, 《纽约时报》的 John Markoff,以及 Levy 本人。
这份资历并非 Schlender 撰写本书的唯一原因。他比乔布斯大一岁,和后者同年从高中毕业。两人有着相似的家庭背景,都经历了风起云涌的美国 1960 年代。「毫无疑问,我和乔布斯共同接受了反战运动 / 爱与和平的洗礼,」Schlender 写到。「我们都热爱音乐,对科技玩物充满热情,愿意尝试异想天开的想法和经验。」
共同的文化背景是两人情感纽带的基础,那也正是刻下最有名的一本乔布斯传记的作者 Walter Isaacson 不具备的。和曾在世界各地奔波,当过战地记者,采访过李嘉诚、比尔·盖茨和诸多美国商业大亨的 Schlender 相比,毕业于哈佛和牛津的 Isaacson 更像是一位企业管理者(他确实担任过 CNN 的 CEO,目前是 Aspen Institute 的 CEO)。留着灰白短发,经常以西装领带示人的 Isaacson 在气质上怎么看都和电脑文化无缘,而 Schlender 大学期间曾在大型主机上开发过游戏,设计过数据库,在 IBM PC 推出的第一天就买了一台并安装了 CP/M 操作系统。《IT 公论》的联合主播 Rio 曾经抱怨说从技术人的角度看,Isaacson 的乔布斯传记相当沉闷。《Becoming Steve Jobs》却是一名修读英文专业的 geek 写的书。
乔布斯死后,随着关于他的虚构和非虚构作品日益增多,部分挚友与同事开始对各种作家和导演投射出来的乔布斯形象感到不满。在我的阅读范围之内,第一个试图翻案的是 Pixar 总裁 Ed Catmull。在他去年的畅销书的后记「我们认识的乔布斯」里,Catmull 深沉动人地描述了乔布斯公众形象中与真实不符之处,尤其是家庭和 Pixar 对他的影响。「(在其生涯的中后期)他变得更加公允,更加睿智。他对合作关系有了更深的理解,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与 Laurene 的婚姻,以及他和自己深爱的孩子们的关系。与此同时,他也变成了一个更加和善、更了解自己的领导者。我认为 Pixar 在这方面影响了他。」
怪才被误解是天经地义,但我并不觉得真的有必要去大力翻案。所谓误解,往往是指某些正常的维度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而不是说被突出的部分是无中生有。乔布斯的冲动与狂气都是事实,即便到了他事业成熟的廿一世纪,他性格中的缺陷仍然存在。对于这种复杂的人物,根本不可能存在「看这本就够了」的决定版传记。只有通过对各种官方与非官方文本的反复比对,才有可能接近人物的真面目。
《Becoming Steve Jobs》是比 Isaacson 的《史蒂夫·乔布斯传》更加恳切与热诚的一份文本。如我在本文开头的 tweet 中所说,从 1985 年被苹果董事会驱逐,到 1997 年借苹果收购 NeXT 的机会重返自己一手创办的公司,乔布斯这十二年的人生,是我们理解他在廿一世纪的辉煌的关键。Schlender 并没有试图粉饰那十二年——谁也不可能做到。那是乔布斯人生的低谷。他怀着被驱逐之后的怨忿与复仇心态成立了 NeXT,并很快把自己搞得众叛亲离,把公司搞得支离破碎。Schlender 对这段历史毫不留情。乔布斯请设计大师 Paul Rand 为 NeXT 设计图标的事一度是「重视设计」和「有品味」的美谈,但在 Schlender 的笔下,这个价值十万美元的图标就和 NeXTcube 电脑那镁制方形黑色机身一样,是胡乱花钱、不切实际的罪证。
NeXT 无疑是超越时代的产品,我们今天使用的 Mac 和 iOS 设备中的代码仍旧可以追溯到 NeXT 开发的操作系统当中。人们通常会说 NeXT 的失败是乔布斯经营不善与「过度创新」的产物,但这背后或许还有更加根本性的原因,那就是乔布斯更爱、也更擅长做面向消费者的产品。
在 NeXT 被苹果收购之后,乔布斯对于是否要重回苹果担任 CEO 这件事经历了一番纠结。1996 年底的某个周六晚上,他把 Schlender 请到家中讨论他即将在 Macworld 大会发表的主题演讲。两人谈到了当时的苹果 CEO Gil Amelio:
「Amelio 真是头蠢驴,说了你也不信,」他叹到。最令他烦恼的是他觉得 Amelio 完全不懂怎么把东西卖给活生生的人。「他只知道卖芯片,那种客户你用一只手就能数完,」他抱怨说。「那些不是活人,是企业。」
很难想象说出这番话的乔布斯会去做 NeXTcube 那种专门面向学术和高等教育机构的电脑。或许 1986 年电脑的售价以及它在普通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都不足以让它成为大众消费品,或许 1986 年的乔布斯只想通过设计全球最先进的电脑来证明只有他能搞出领先业界数年的计算设备。无论如何,如果今天人们心目中的乔布斯是只穿牛仔裤和 New Balance 球鞋,把高端技术民主化,从而改变普通民众生活的革命者的话,NeXT 时代的乔布斯离这样的形象实在不能再远。
NeXTcube 发布会的细节体现了这一点。从很多角度看,那场发布会得到的热烈反响都和 2007 年第一代 iPhone 发布会类似,唯一的(重大)区别是 NeXTcube 的成品完全没能满足人们被吊起的期待。当晚的乔布斯穿的是一身深色意大利西服和白衬衫,打着网纹领带。在发布会的最后,乔布斯让 NeXTcube 用软件天才 Avie Tevanian(日后 Mac OS X 的主要开发者)写的音乐合成软件奏起了印度尼西亚的甘美兰音乐,随后更请出了旧金山交响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 Daniel Kobialka 与 NeXTcube 合奏了巴赫的《A 小调小提琴协奏曲》选段。
这和我们如今熟悉的「乔布斯发布会」是多么不同!还记得第一代 iPhone 发布会的压轴音乐嘉宾是谁吗?流行摇滚歌手 John Mayer。单单从音乐和服饰的选择上,就能看出两个时代的乔布斯的思维差异。他始终还是更擅长卖产品给活人。
做消费者产品、把产品卖给活人而非企业有什么好处?《Becoming Steve Jobs》中记录了 Jonathan Ive 谈及 iPhone 大卖之后的苹果时说的一段话:
「数字的确说明我们的东西不错,但除此之外,我觉得史蒂夫感到他证明了自己。这很重要,不是说证明了『我是对的』或『看,我就说吧』,而是证明人性值得信任。在有选择的情况下,人们确实能辨认出真正的品质,而且他们重视品质。很多人并不相信这点。这对我们非常重要,因为它让你感觉和整个世界和人性有了充分的联系,而不是说你被边缘化了,只是在做某种小众产品。」
多年来,我一直认为这是苹果给予我们的最大激励。人们太容易把「品质」和「小众」联系在一起,以至于几乎大部分讲究品质的行为都会被市场导向的脑袋归类为小众或缝隙产品(niche product)。在 iPod 和 iPhone 以前的苹果无疑是这类思维最确凿的证据,但苹果随后的故事让哪怕再愤世嫉俗的人也不得不服气。说到底,我们毕竟还是喜欢 nice things。这是一个美丽的想法。
《Becoming Steve Jobs》是一本足料好书。但如果你只是想让自己确信乔布斯有温柔自省的另一面的话,我还是推荐你去读《Creativity Inc.》的后记。在那里还藏着一段感人肺腑的话,让我看到了乔布斯与大部分科技巨擘最不一样的特点。Catmull 在谈及 Pixar 对乔布斯的影响时说:
史蒂夫的理想是创造出有用且令人快乐的工具,以此作为他改良世界的方式。因此他对 Pixar 感到自豪——他认为我们的电影的确让世界变得更好了。他曾经不止一次说过,苹果的产品再棒,最终都会被送去填海,而 Pixar 的电影则可以传世。他和我一样相信,这些电影通过对深刻真理的挖掘获得了永恒。对他来说,这一想法包含着某种美。John (Lasseter) 曾经谈到过娱乐大众这一行为的高贵性。史蒂夫深刻理解这点,在他生命晚期尤其如此。他知道娱乐大众并非自己的专长,故对于能以某种方式参与其中感到幸运。
在我看来,《Becoming Steve Jobs》一书中描述的「成为乔布斯」的过程是可以学习的。那只是一个有性格缺陷的人在机缘的驱动下努力克服了性格缺陷的故事。但乔布斯对于文化——或者说「内容」——的价值的深刻体认,是他的 DNA 的一部分,那才是他有别于其他科技领袖的内核特点。和真正的技术主义信徒一样,他明白技术对世界的驱动作用;和真正的艺术家一样,他明白技术永远不是最重要的东西。
, Brent Schlender & Rick Tetzeli, Crown Business, 201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苹果共享的视频在哪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