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布拉旅游攻略特种养殖厂麝香仁

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
- 热贡艺术
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
  坎布拉风景名胜区位于尖扎县西北部,总面积39.17平方公里,距省会西宁131公里,距县城马克唐镇50公里。该风景区为拉脊山支脉,由山地、风蚀残丘、山间小盆地相间组成,地层构成以红色砂砾岩为主,最高峰为申保山,海拔4614米。高原大陆性气候特性,年平均气温0.6―2.9℃,7月份气温15―18℃之间,夏季凉爽,冬季严寒。年均降水量450―490毫米,7一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60%以上,日照时数小时。
  本风景区为半农半牧的藏族居住区,资源贫乏,交通封塞,经济文化落后。利用这里独特的风景资源发展旅游业,对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速脱贫致富有着现实意义。
  据青海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所考察,坎布拉风景区有景点50多处,是以丹霞地貌、佛教寺院为主体景观,并兼有宏大的李家峡水电工程,以游览观赏、宗教朝觐、消夏避暑为主要功能的综合性自然风景名胜旅游区。
  (l)奇特的丹霞地貌景观:坎布拉丹霞地貌多以奇峰、方山、洞穴、峭壁为其主要地貌特征。大型山体如住状、塔形、城堡,陡峭直立,雄伟壮观,气宇非凡。小尺度的造型地貌似巨人、兽类,各种造型等栩栩如生,形态千奇百怪,有鬼斧神工之妙。有一个叫德杰的山峰,在阳光照耀下,远远望去,犹如拉萨布达拉官之盛景。在这些造型地貌中,以“仙女聚会”、“强起岗”、“南家沟””的风光最具有代表性。
  位于德洪村附近的“仙女聚会”,是由数十个拔地而起,形态各异的圆锥形山体组成,上面有奇花异草点缀,四周地形隆起,犹如一座规模宏大的“古城堡”,居高临下俯视,确如瑶池仙境,“仙女”们在翩翩起舞,景色奇特、秀美,如入仙境,让人叹为观止。
  强起岗位于风景区的西部,海拔2700米,是由大小数十座峭壁如削的塔状山峰组成,在最佳景点观赏,似群山起舞,林海茫茫,晴岚雨雪,气象万千,给人以气势磅礴,蔚为壮观之感,“江山如此多娇”的无限感慨油然而生。
  南宗沟长约5公里,以中段风景最为迷人,这里奇峰突起,景色千变万化,山坡上松柏叠翠,鸟语花香;谷底里溪水潺潺,景色幽静,令人神往。
  (2)悠久的宗教文化:该风景名胜区内的南宗寺,有着1000多年的悠久历史,为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发祥地。公元8世纪,西藏赞吉达玛灭佛,藏绕赛等3名僧人由西藏来这里避难和修行,并收贡巴绕赛为徒。西藏佛教能在公元10世纪后重新恢复并发展,同这几个僧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传说藏统赛等“三智土”在阿琼南宗的山坡上种了三棵松树,后长成参天大树,树干直径约亚米多,不幸1958年被毁,残根尚存。清代,尖扎一带宁玛派宗教领袖藏欠?班玛仁增在这座山峰下主持修建南宗寺和南宗尼姑寺。现有的南宗扎西寺、本本子寺和南宗尼姑寺,是青海省内显、密、僧、尼并存的唯一法地。寺院内热贡佛教绘画技艺精湛高超,光彩夺目。阿琼南宗四周为陡岩峭壁,行人上下犹如攀登云梯,峰顶有古刹一座,掩映在绿荫之中。古刹由数间小石窟组成,依山就势,窟内陈列有佛像,绘于墙壁上的壁画约为明清年代所作,四季香火不断。南宗沟为省内著名的佛教圣地,千百年来,藏、甘、川、新、滇以及省内广大朝拜者络绎不绝。省内著名的夏琼寺、和日寺、德千寺距风景区较近,可考虑作为本风景区宗教旅游的主要组成部分。
  (3)多采的植物景观:坎布拉气候温湿,植物生长茂盛,森林覆盖率达28%,主要树种有桦树、青海云杉、油松、山杨、油松、云杉四季常青,不畏严寒,耐贫瘠,可在悬崖壁上扎根生长,挺拔秀丽;点缀在山坡岩下的山榆树形优美潇洒。海堂花在沟沿溪边到处可见,为我国传统名花。花草灌木种类繁多。常见的有杜鹃、忍冬、金露梅、银露梅、小檗、锦鸡儿、旬子、蔷薇、沙棘、花揪及荷兰菊花等数十种。每到六七月间,山坡上、谷底间山花烂漫,野草芥菲;9月金秋,霜叶鲜红,硕果累累,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澜的画卷。在林间草丛中经常出没珍禽异兽,如鹿、石羊、麝香、锦雉、盘羊、百灵、画眉、马鸡、夏季南来的布谷鸟等,花香鸟语,使游人留连忘返。
                   碧云赤峰
                   丹霞白塔
                   佛手指天
                   高峡平湖
                   桦林漫道
                   乐峰夕照
                   林海春笋
                   奇峰叠嶂
                   深林菜花
                   雾锁丹霞
文章来源: 黄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网
Copyright & China Tibet Information Center
E-mail: Tel:(010)-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 -
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尖扎县的西北部,与国家重点工程紧密相连,距省会西宁131公里。坎布拉地区以独特的“丹霞”地貌而著称,山峰挺拔,雄浑壮丽,充满阳刚之气,具有很强的自然风光魅力,堪称全国之最。坎布拉又是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发祥地,有宗扎西寺、、,成为显、密、僧、尼各教派并存的藏传佛教圣地,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是集、典型的丹霞地貌,大型现代化电站、宗教文化、民族风情于一体的旅游圣地,湖光山色相映成趣,宗教民风相得益彰,是黄南州“唯我独有”的宝贵旅游资源。
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15000多公顷。公园内分布着所辖七个藏族村社,人口1800人。设有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接待处,隶属尖林水利局管理,工作人员21名。
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 -
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在地质方位上处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会区域。公园内涵盖“丹霞”峰林地貌景观、新生界沉积环境和沉积构造类型以及3800万年以来的生态环境演化遗迹。坎布拉丹霞地貌由红色砂砾岩构成,岩体表面丹红如霞。奇峰、方山、洞穴、为主要地貌特征。山体如柱如塔、似壁似堡、似人如兽,形态各异。各种造型,形态千奇百怪,有之妙。坎布拉地区有十八座奇山险峰,南崇峰、宫保峰、德杰峰、内宝宗峰、大雁峰、尼姑峰、山羊峰、牦牛峰等,这些山峰的命名大都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十八座山峰中,阿琼南宗和内宝宗最为闻名。德杰峰在阳光照耀下,远远望去,犹如拉萨布达拉官之盛景;位于德洪村附近的“仙女聚会”,是由数十个拔地而起,形态各异的圆锥形山体组成,上面有奇花异草点缀,四周地形隆起,犹如“”们在翩翩起舞,景色奇特、秀美,如入仙境,让人;强起岗位于风景区的西部,是由大小数十座峭壁如削的塔状山峰组成,在最佳景点观赏,似群山起舞,林海茫茫,晴岚雨雪,气象万千,给人以气势磅礴,蔚为壮观之感。阿琼南宗四周为陡岩峭壁,只有一条石阶小径通往峰顶,这条小径大部分是在悬崖上人工开凿而成的。峰顶有一座古刹,数间小石窟,窟内陈列佛像,终年香火不断。内宝宗是一个四四方方的独立山峰,上有奇花异草,峰顶有、泉水。
瑶池仙境:由20余个塔状峰林组成,塔尖向西北方向偏离,致使塔林东南侧下陡上缓,这是区内丹霞峰林普遍的形态特征。
群峰竞秀:结晶底上顶托起的数十个大小不等的峰林构成。这里能看到垂直节理及裂隙对丹霞地貌形成的影响。
擎天一柱:高35米,西北面较光滑,东南面凹凸不平,泥钙质层形成凹槽,、质层形成凸檐,这是雨水冲刷淋滤留下的痕迹。其下方仍残留有峰林形成过程中的陡倾角裂隙。
点将台:由第三系中新统中厚层状砂岩、砂砾岩构成。由于其抗风化剥蚀能力较低,雨水顺层状山体裂隙冲蚀、溶蚀形成单体较小的呈台阶状峰林地貌及形象个体,如人、如兽,其底座呈状。
驼峰:层状岩层沿裂隙风化剥落跨塌而成高低不平的峰林。
高峡平湖阳起峰:挺立于仙境内,高达30余米,由柱状塔峰沿裂隙风化剥落而浑圆化。
峭壁深壑:形成鼎盛时期特有形状。
丹峰险壑:由多个锥形峰林组成,沟壑纵横,险象环生。
佛手指天:单个塔峰沿垂直裂隙继续垮塌、淋蚀,构成紧密相靠的参差之貌,形似而得名。
拉裂松动:高陡裂隙在重力作用下,使岩使拉裂松动,配松动体上一棵松,构成一幅雄险画卷。
水平层理:水平层状岩层保持了原始沉积风貌,已是区内能形成丹霞峰林的内因。
塔峰林立:区内主要峰林地貌类型,其塔尖微向东南方向偏移。原因是这里的岩层倾向西北,倾角512度,雨水淋溶及面蚀速率西北侧最快,故塔尖向东南侧偏移。
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 -
李家峡水库奇特的丹霞地貌景观:坎布拉丹霞地貌多以奇峰、方山、洞穴、峭壁为其主要地貌特征。大型山体如住状、塔形、,陡峭直立,雄伟壮观,气宇非凡。小尺度的造型地貌似巨人、兽类,各种造型等栩栩如生,形态千奇百怪,有鬼斧神工之妙。有一个叫德杰的山峰,在阳光照耀下,远远望去,犹如拉萨布达拉官之盛景。在这些造型地貌中,以“仙女聚会”、“强起岗”、“南家沟””的风光最具有性。
位于德洪村附近的“仙女聚会”,是由数十个拔地而起,形态各异的山体组成,上面有奇花异草点缀,四周地形隆起,犹如一座规模宏大的“古城堡”,居高临下俯视,确如瑶池仙境,“仙女”们在翩翩起舞,景色奇特、秀美,如入仙境,让人。
强起岗位于风景区的西部,海拔2700米,是由大小数十座峭壁如削的塔状山峰组成,在最佳景点观赏,似群山起舞,林海茫茫,晴岚雨雪,气象万千,给人以气势磅礴,蔚为壮观之感,“江山如此多娇”的无限感慨油然而生。
南宗沟长约5公里,以中段风景最为迷人,这里奇峰突起,景色千变万化,山坡上松柏叠翠,鸟语花香;谷底里溪水潺潺,景色幽静,令人神往。
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 -
坎布拉植物景观坎布拉气候温湿,植物生长茂盛,森林覆盖率达28%,主要树种有、、、、油松、四季常青,不畏严寒,耐贫瘠,可在悬崖壁上扎根生长,挺拔秀丽;点缀在山坡岩下的山榆树形优美潇洒。海堂花在沟沿溪边到处可见,为我国传统名花。花草灌木种类繁多。常见的有、忍冬、金露梅、银露梅、小檗、、旬子、、沙棘、花揪及等数十种。每到六七月间,山坡上、谷底间山花烂漫,野草芥菲;9月金秋,霜叶鲜红,硕果累累,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澜的画卷。在林间草丛中经常出没珍禽异兽,如鹿、石羊、、、盘羊、、、马鸡、夏季南来的等,花香鸟语,使游人留连忘返。
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 -
佛教圣地坎布拉地区佛教历史悠久,被称为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复兴地。阿琼南宗、尼姑寺、都先后建在这里。该风景名胜区内的南宗寺,有着1000多年的悠久历史,为后弘期的发祥地。公元8世纪,西藏,藏绕赛等3名僧人由西藏来这里避难和修行,并收贡巴绕赛为徒。西藏佛教能在公元10世纪后重新恢复并发展,同这几个僧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传说藏统赛等“三智土”在的山坡上种了三棵松树,后长成参天大树,树干直径约亚米多,不幸1958年被毁,残根尚存。清代,尖扎一带宁玛派宗教领袖藏欠·班玛仁增在这座山峰下主持修建南宗寺和南宗寺。现有的南宗扎西寺、本本子寺和南宗尼姑寺,是青海省内显、密、僧、尼并存的唯一法地。寺院内热贡佛教绘画技艺精湛高超,光彩夺目。阿琼南宗四周为陡岩峭壁,行人上下犹如攀登云梯,峰顶有古刹一座,掩映在绿荫之中。古刹由数间小石窟组成,依山就势,窟内陈列有佛像,绘于墙壁上的约为明清年代所作,四季香火不断。南宗沟为省内著名的佛教圣地,千百年来,藏、甘、川、新、滇以及省内广大者络绎不绝。省内著名的夏琼寺、、德千寺距风景区较近,可考虑作为本风景区宗教旅游的主要组成部分。
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 -
自古以来,坎布拉地区居住着个有浓厚民族习俗的藏族人民,景区内现有奴布、尖藏、德洪、尕吾昂、斯克、坎群、拉德等七个蒙古族自然村,他们世代耕作在这里,繁衍生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产和生活习惯。
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 -
国家重点工程—李家峡水电站。李家峡水电站,位于风景区最北端,是青海境内继之后在黄河上游兴建的又一座大型水电工程,坝高175米,总装机容量为200万千瓦,年发电量为59亿千瓦时。
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 -
李家峡水库在这里,座座山峰姿态万千,形象各异,宛若仙境。坎布拉共有18座高峰,自西向东依次而立。西有“六仙峰”,即果保峰、乃保峰、哇季峰、查曲峰、珠穆峰、俄峰;中有“六魔峰”,即拉西峰、贡保峰、兰昌峰、达峰、德杰峰、乐峰;东有“六龙峰”,即木保峰、诺峰、夏峰、热峰、色毛峰、索尔峰。独步徜徉在这奇山异景之中,恰似行走在一条流动的画廊中,一幅幅画面从身边掠过,有的如擎天一柱,直插云霄;有的如妙龄少女,婀娜多姿;有的像皇宫大殿,至高无上。真是“峰迥路转展千姿,丹壁红崖塑万态”,让人惊叹不已,留连忘返。
整个公园地势西高东低,一片浮云绕山,烟雨迷茫,仿佛给整个坎面拉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据当地居民传说,坎布拉最高处是神殿,中间是魔城,低处是。实地观察,上部的高山区林海茫茫,给人以神圣庄严之感;中部是“丹霞”峰林,让人感到梦幻莫测;下部的黄河库区又如同深海龙宫,这湖光山色不正是印证了人们的吗?
每年的4-10月,是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浏览的季节。但由于坎布拉的旅游资源开发的比较晚,景区内的道路、交通、食宿条件还比较差。到雨天,山路泥泞,绝大部分车辆上不了山,影响了坎布拉的旅游开发。李家峡工委旅游局首先在坎布拉建立了太空仓房渡假村,随后,和森林公园管理处也相继建起两处简易宾馆,但全部加起来只200多人的接待能力。由于方方面面原因所限,高原上这片独特“丹霞”景观仍处于“养在深闺人不识”的境地。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修建的一座星级宾馆--渡假山庄已在99年底交付使用。
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 -
李家峡水库从西宁前往坎布拉的自助游客,可在火车站前的长途汽车站搭乘中巴车前往李家峡。平均每半小时发车一趟,票价是12左右。从李家峡沿公路进坎布拉暂无定时班车。从水路进坎布拉比较便利,在库区有两座,乘船到坎布拉码头,大船每位乘客票价5元;快艇每位乘客票价10元。从坎布拉码头到渡假村还有12公里山路,目前只能搭乘前往,每车收费100-150元不等,每车可乘4-6人。乘观光船去,每客收费10-15元,需乘满开船。乘快艇前往松巴峡,每艇收费150-180元,可乘5-6人。游船往返松巴峡需三小时左右,快艇需行驶一个半小时。
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 -
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1.李家峡工委旅游局的式帐房渡假村,可接待能力100人,每房收费100左右,餐食标准具体商议;2.尖扎县旅游局帐篷宾馆,接待能力30人左右,食宿价格具体商议;3.管理处帐篷宾馆,接待能力40人左右,食宿价格具体商议;4.在李家峡建有一座标准的接待--李家峡宾馆,标准房收费;约150每间5.建议自助旅游者自带帐篷、、防潮垫等,住宿应该不成问题。
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 -
1.进入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要遵守公园各项规定。禁止在山中点火,。防火季节要遵守各项防火规定。2.禁止在景区内狩猎、捕杀野生动物和鸟禽。禁止破坏林木和植被。3.夏季进入坎布拉要携带雨具,春秋两季要携带厚衣服,夜间气温较凉。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万方数据会议论文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地方病通报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19次
参与编辑人数:12位
最近更新时间: 21:29:53
贡献光荣榜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坎布拉自然风景区
坎布拉风景名胜区位于尖扎县西北部,总面积39.17平方公里,距省会西宁131公里,距县城马克唐镇50公里。该风景区为拉脊山支脉,由山地、风蚀残丘、山间小盆地相间组成,地层构成以红色砂砾岩为主,最高峰为申保山,海拔4614米。高原大陆性气候特性,年平均气温0.6—2.9℃,7月份气温15—18℃之间,夏季凉爽,冬季严寒。年均降水量450—490毫米,7一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60%以上,日照时数小时。
本风景区为半农半牧的藏族居住区,资源贫乏,交通封塞,经济文化落后。利用这里独特的风景资源发展旅游业,对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速脱贫致富有着现实意义。
据青海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所考察,坎布拉风景区有景点50多处,是以丹霞地貌、佛教寺院为主体景观,并兼有宏大的李家峡水电工程,以游览观赏、宗教朝觐、消夏避暑为主要功能的综合性自然风景名胜旅游区。
(l)奇特的丹霞地貌景观:坎布拉丹霞地貌多以奇峰、方山、洞穴、峭壁为其主要地貌特征。大型山体如住状、塔形、城堡,陡峭直立,雄伟壮观,气宇非凡。小尺度的造型地貌似巨人、兽类,各种造型等栩栩如生,形态千奇百怪,有鬼斧神工之妙。有一个叫德杰的山峰,在阳光照耀下,远远望去,犹如拉萨布达拉官之盛景。在这些造型地貌中,以“仙女聚会”、“强起岗”、“南家沟””的风光最具有代表性。
位于德洪村附近的“仙女聚会”,是由数十个拔地而起,形态各异的圆锥形山体组成,上面有奇花异草点缀,四周地形隆起,犹如一座规模宏大的“古城堡”,居高临下俯视,确如瑶池仙境,“仙女”们在翩翩起舞,景色奇特、秀美,如入仙境,让人叹为观止。
强起岗位于风景区的西部,海拔2700米,是由大小数十座峭壁如削的塔状山峰组成,在最佳景点观赏,似群山起舞,林海茫茫,晴岚雨雪,气象万千,给人以气势磅礴,蔚为壮观之感,“江山如此多娇”的无限感慨油然而生。
南宗沟长约5公里,以中段风景最为迷人,这里奇峰突起,景色千变万化,山坡上松柏叠翠,鸟语花香;谷底里溪水潺潺,景色幽静,令人神往。
(2)悠久的宗教文化:该风景名胜区内的南宗寺,有着1000多年的悠久历史,为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发祥地。公元8世纪,西藏赞吉达玛灭佛,藏绕赛等3名僧人由西藏来这里避难和修行,并收贡巴绕赛为徒。西藏佛教能在公元10世纪后重新恢复并发展,同这几个僧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传说藏统赛等“三智土”在阿琼南宗的山坡上种了三棵松树,后长成参天大树,树干直径约亚米多,不幸1958年被毁,残根尚存。清代,尖扎一带宁玛派宗教领袖藏欠·班玛仁增在这座山峰下主持修建南宗寺和南宗尼姑寺。现有的南宗扎西寺、本本子寺和南宗尼姑寺,是青海省内显、密、僧、尼并存的唯一法地。寺院内热贡佛教绘画技艺精湛高超,光彩夺目。阿琼南宗四周为陡岩峭壁,行人上下犹如攀登云梯,峰顶有古刹一座,掩映在绿荫之中。古刹由数间小石窟组成,依山就势,窟内陈列有佛像,绘于墙壁上的壁画约为明清年代所作,四季香火不断。南宗沟为省内著名的佛教圣地,千百年来,藏、甘、川、新、滇以及省内广大朝拜者络绎不绝。省内著名的夏琼寺、和日寺、德千寺距风景区较近,可考虑作为本风景区宗教旅游的主要组成部分。
(3)多采的植物景观:坎布拉气候温湿,植物生长茂盛,森林覆盖率达28%,主要树种有桦树、青海云杉、油松、山杨、油松、云杉四季常青,不畏严寒,耐贫瘠,可在悬崖壁上扎根生长,挺拔秀丽;点缀在山坡岩下的山榆树形优美潇洒。海堂花在沟沿溪边到处可见,为我国传统名花。花草灌木种类繁多。常见的有杜鹃、忍冬、金露梅、银露梅、小檗、锦鸡儿、旬子、蔷薇、沙棘、花揪及荷兰菊花等数十种。每到六七月间,山坡上、谷底间山花烂漫,野草芥菲;9月金秋,霜叶鲜红,硕果累累,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澜的画卷。在林间草丛中经常出没珍禽异兽,如鹿、石羊、麝香、锦雉、盘羊、百灵、画眉、马鸡、夏季南来的布谷鸟等,花香鸟语,使游人留连忘返.坎布拉森林公园
】 浏览:4971次
&&& 坎布拉森林公园,位于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西北部黄河南岸,森林公园在海拔 米之间,面积4200公顷,它北依黄河,紧靠著名的李家峡水电站。距尖扎县城马克唐镇50公里,距省会西宁131公里,与李家峡水库一起形成“碧水挟丹山,大坝锁黄河”的壮美景观。该风景区为拉脊山支脉,由山地、风蚀残丘、山间小盆地相间组成,地层构成以红色砂砾岩为主,最高峰为申保山,海拔4614米,有景点50多处,是以丹霞地貌、佛教寺院为主体景观,并兼有宏大的李家峡水电工程,是一个以观光旅游为基础,休闲度假、宗教朝圣、消夏避暑和科学考察旅游兼备的著名景点,1992年被国家林业部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2004年国土资源部公布为第三批处国家地质公园。
&&& “坎布拉”系藏语“康卜拉”音译,以其独特的“丹霞”地貌而著称,景区东西长十四公里,南北宽十一公里。相传坎布拉部落的先民是从四川迁来的三兄弟。藏语将四川藏区称为“康”,四川的藏族称为“康巴”。这个部落四面环山,形成一个园子,故“康卜拉”为“康氏家园”之意。汉文写作“坎布拉”,坎布拉林区地貌由红色砂砾岩构成,岩体表面丹红如霞。奇峰、方山、洞穴、峭壁为主要地貌特征。山体如柱如塔、似壁似堡、似人如兽,形态各异。如剪刀石、古城堡、望郎崖、边关、石笋、仙女聚会、犬吠青天、戈壁残丘、老龟爬山、驼与人、火箭山、尼姑洞、擎天柱、双峰、U形谷等,神工鬼斧。造型逼真。坎布拉地区有十八座奇山险峰,南崇峰、宫保峰、德杰峰、内宝宗峰、大雁峰、尼姑峰、山羊峰、牦牛峰等,这些山峰的命名大都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十八座山峰中,阿琼南宗和内宝宗最为闻名。
&&&&&&&&&&
&&&& 坎布拉风景名胜区奇、险、秀、美、幽的特殊地貌,是新第三纪地质时期红色砂砾岩层,经流水长期作用,形成的以奇峰、方山、洞穴、峭壁为主要特征的丹霞地貌,大型山体为柱状、塔形、城堡,陡峭直立,雄伟壮观。小尺度的造型地貌,有的似巨人、兽类、顶天柱、麦垛等千奇百怪地貌形态,鬼斧神功。德洪村北侧,数十个拔地而起、形态各异的圆锥形山峰,上面点缀有奇花异草,四周地形险峻,犹如一座规模宏大的古城堡,居高俯视,如瑶池仙境,亭亭玉立的仙女在翩翩起舞,婀娜多姿,分外诱人,宛如“仙女聚会”;有时则呈现一个个头戴盔甲、身着战袍、雄壮威武整装待发的古代战将。有一叫德杰的山峰,远远望去,酷似布达拉宫。风景区西部由几十座大小不等峭壁如削的塔状山峰组成,林海茫茫,晴岚雨雪,气象万千,气势磅礴,蔚为壮观。根据不同地貌地态,这些山峰被命名为:神龟爬山、佛手指天、试剑峰、望郎崖、火箭山等。这里的丹霞地貌不仅发育典型,而且复杂多样。1997年7月,全国丹霞地貌旅游学术研讨会在这里举行,与会海内外专家认为,该区为全国迄今发现新第三系红层中发育最典型的丹霞地貌区,不仅有很高的旅游观赏价值,而且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风景区南部为高山森林区,一片绿色的海洋,最顶端就是在盛夏季节也常有积雪覆盖。长约5公里的南宗沟,以中段风景最为迷人。这里狭窄幽深,一侧是丹霞奇峰林立,一侧是陡崖怪石嶙峋。山坡上松柏叠翠,鸟语花香。谷底溪水潺潺,景色幽静,不时从远处寺院嘛尼房传来铎铃声,使人大有远离尘俗超脱之感。
&&&&历史上,坎布拉是藏传佛教的重要复兴基地,是藏传佛教前宏期和后宏期两个阶段的重要标志。公元9世纪,西藏赞普达玛禁佛,西藏藏饶赛等三名僧人经阿里、新疆,最后来到这里避难修行,收牧童贡巴饶赛为徒,居住在丹霞洞内,洞前的半山坡上还种了3棵松树,后长成参天大树,1958年被毁,残根尚存。清代,尖扎一带宁玛派宗教领袖藏欠?班玛仁增在这群峰之间主持修建阿琼南宗寺、本卜子寺(南宗扎寺)、南宗尼姑寺,这3座寺院为宁玛派寺院,还有格鲁派寺院南宗扎西南杰林寺,使这里成为青海省内显、密、僧、尼并存的惟一法地。寺院内热贡佛教绘画技艺精湛高超,光彩夺目。阿琼南宗四周为陡岩峭壁,行人上下犹如攀登云梯,峰顶古刹一座,掩映在绿树之中。古刹由二三个洞穴组成。相传藏饶赛等人最初住在这里,窟内陈列有佛像,绘于岩壁上的壁画约为明清年代所作。200多年来,藏区各教派的许多著名学者,如七世达赖、吉雪?第巴曲杰、夏日仓?格丹加措、多哲?仁增青毛等,先后在这里居住修行。南宗沟成为藏区著名的佛教胜地。数百年来,藏、甘、川、新、滇及省内众多朝拜者络绎不绝,还有印度、尼泊尔等外国僧人也前来朝拜。尼姑寺有尼姑200余人,来自各地藏区,影响颇大,为省内最大尼姑寺之一。
&&&&&&&&&&&
【】【】【】
【】【】【】
document.write('');
for(var i=1;i<counts+1;i++){document.write('');}
document.write('');
change_img();
Qinghai-Tibet Plateau Ecological Protection Copyright &
感谢FFI赞助本站服务器
网站邮箱: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网坎布拉自然风景区 - 概述
本风景区为半农半牧的居住区,资源贫乏,交通封塞,经济文化落后。利用这里独特的风景资源发展旅游业,对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速脱贫致富有着现实意义。 据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所考察,有景点50多处,是以丹霞地貌、佛教寺院为主体景观,并兼有宏大的李家峡水电工程,以游览观赏、宗教朝觐、消夏避暑为主要功能的综合性自然风景名胜旅游区。
坎布拉自然风景区 - 特色
(l)奇特的丹霞地貌景观:坎布拉丹霞地貌多以奇峰、方山、洞穴、峭壁为其主要地貌特征。大型山体如住状、塔形、城堡,陡峭直立,雄伟壮观,气宇非凡。小尺度的造型地貌似巨人、兽类,各种造型等栩栩如生,形态千奇百怪,有鬼斧神工之妙。有一个叫德杰的山峰,在阳光照耀下,远远望去,犹如拉萨布达拉官之盛景。在这些造型地貌中,以“仙女聚会”、“强起岗”、“南家沟””的风光最具有代表性。 位于德洪村附近的“仙女聚会”,是由数十个拔地而起,形态各异的圆锥形山体组成,上面有奇花异草点缀,四周地形隆起,犹如一座规模宏大的“古城堡”,居高临下俯视,确如瑶池仙境,“仙女”们在翩翩起舞,景色奇特、秀美,如入仙境,让人叹为观止。 强起岗位于风景区的西部,2700米,是由大小数十座峭壁如削的塔状山峰组成,在最佳景点观赏,似群山起舞,林海茫茫,晴岚雨雪,气象万千,给人以气势磅礴,蔚为壮观之感,“江山如此多娇”的无限感慨油然而生。 南宗沟长约5公里,以中段风景最为迷人,这里奇峰突起,景色千变万化,山坡上松柏叠翠,鸟语花香;谷底里溪水潺潺,景色幽静,令人神往。 (2)悠久的宗教文化:该风景名胜区内的,有着1000多年的悠久历史,为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发祥地。公元8世纪,西藏赞吉达玛灭佛,藏绕赛等3名僧人由西藏来这里避难和修行,并收贡巴绕赛为徒。西藏佛教能在公元10世纪后重新恢复并发展,同这几个僧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传说藏统赛等“三智土”在阿琼南宗的山坡上种了三棵松树,后长成参天大树,树干直径约亚米多,不幸1958年被毁,残根尚存。清代,尖扎一带宁玛派宗教领袖藏欠·班玛仁增在这座山峰下主持修建南宗寺和南宗尼姑寺。现有的南宗扎西寺、本本子寺和南宗尼姑寺,是青海省内显、密、僧、尼并存的唯一法地。寺院内热贡佛教绘画技艺精湛高超,光彩夺目。阿琼南宗四周为陡岩峭壁,行人上下犹如攀登云梯,峰顶有古刹一座,掩映在绿荫之中。古刹由数间小石窟组成,依山就势,窟内陈列有佛像,绘于墙壁上的壁画约为明清年代所作,四季香火不断。南宗沟为省内著名的佛教圣地,千百年来,藏、甘、川、新、滇以及省内广大朝拜者络绎不绝。省内著名的夏琼寺、、距风景区较近,可考虑作为本风景区宗教旅游的主要组成部分。 (3)多采的植物景观:坎布拉气候温湿,植物生长茂盛,达28%,主要树种有桦树、青海云杉、油松、山杨、油松、云杉四季常青,不畏严寒,耐贫瘠,可在悬崖壁上扎根生长,挺拔秀丽;点缀在山坡岩下的山榆树形优美潇洒。海堂花在沟沿溪边到处可见,为我国传统名花。花草灌木种类繁多。常见的有杜鹃、忍冬、金露梅、银露梅、小檗、锦鸡儿、旬子、蔷薇、沙棘、花揪及荷兰菊花等数十种。每到六七月间,山坡上、谷底间山花烂漫,野草芥菲;9月金秋,霜叶鲜红,硕果累累,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澜的画卷。在林间草丛中经常出没珍禽异兽,如鹿、石羊、麝香、锦雉、盘羊、百灵、画眉、马鸡、夏季南来的布谷鸟等,花香鸟语,使游人留连忘返。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
参与编辑人数:
最近更新时间: 23:25:12
贡献光荣榜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坎布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