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可以随时买卖吗买吗?

涨完又跌 3000点上下适合买基金吗?
来源:她理财网&
作者:基金豆研究中心
  上证指数持续横盘在3000点以下,本周二大涨之后又有微跌,现在行情适合买基金吗?3000点以下买基金,也许正是个好时机。
  为什么?历史中或许有答案哦,基金豆来分析,让我们先来看看那些年我们遇到的3000点:
  假如我们在3000点时申购权益类基金,从当时算起的一年期、两年期以及持有至今的时间段里,收益究竟如何呢?
  股票型基金(主动管理)
  混合基金
  债券型基金
数据来源:WIND 截止时间:
  结论一、3000点申购长期持有收益可观
  基金豆发现,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指数型基金三大权益类基金的收益长期来看收益很可观的。
  如果我们只申购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即使保持“傻瓜理财”长期持有的状态,总体来看也还是赚钱的。所以如果打算做长期投资的话,3000点是完全可以买基金的。
  相比之下如果短期持有的话,收益就很一般啦,而且有时还会出现亏损哦。我们以近五年来的数据来看,只有2010年和2014年一年期收益率为正,其余的表现便差强人意了,尤其是2011年,亏损还不小。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建议买基金还是要打持久战。
  结论二、选基主动型收益优于被动型
  基金经理主动管理的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不论短期中期还是长期,平均收益率均远超指数基金,主动管理基金的业绩表现更胜一筹。
  基金豆认为,指数型基金这类工具型产品,对择时能力要求较高,并不适合普通老百姓购买。
  结论三、波段操作难度大
  从3000点开始投资起步,在中长短期任意区间内,最高点和最低点差距还是很大的,低买高卖说不定还能快速成为人生赢家,但恐怕一般的人都做不了这么复杂的操作。
  而且买基金等于是把钱交给基金经理去打理,会有一定费用。如果短期内快进快出,手续费不少,还没赚钱呢说不定就亏了,所以还是那句话建议打持久战。
  最后基金豆要提醒大家,历史数据并不代表未来收益,只能提供参考,小伙伴们投资时还需结合自身投资需求、后市情况、具体基金,综合分析来看。
  如果你追求收益稳定,可以购买货币基金,如果你就是喜欢追求高风险、高收益,就选择指数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当然,你可以通过配置多只不同基金,平摊风险。
  如果你还没有想好自己的投资偏好,风险承受能力也一般的话,还是坚定不移的选择基金定投的道路吧,长期受益可观,而且是小额投资,不会带来太大的经济负担。
(责任编辑:王姝睿 HF059)
06/02 09:4706/05 09:3106/05 09:2906/05 07:3306/05 07:2306/04 20:1806/04 17:3006/04 10:28
基金精品推荐
特色数据: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策划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男子10万买基金1月赚6650元 基金到底该怎么买?
&&&& 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都市快报》)“我持有一只基金,不到三个月资产就翻番了。牛市到来,该配置点基金了。”昨天,西安一位70后理财达人宋先生在微信朋友圈发了这样一条状态。而西安一位70后基金投资者上个月投入10万元买的一款基金,一个月赚了6650元。&&&&A股走牛,基金业绩也跟着水涨船高。中国基金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上周新增基金开户数达60.09万,比之前一周增长了34.04%。&&&&记者体验发现,股票型、指数型基金费率较高,货币基金出入方便却收益较低,而互联网公司的大数据基金收益较高但申购期短。&&&&投资顾问表示,买基金应根据个人风险承受能力,不要频繁买卖。从中长期看股市走牛,不妨选择评级较高的股票型基金;而货币基金近期收益偏低但门槛也低,流动性好,适合年轻人参与。&&&&90后投入3300元买基金 半年赚了1500元&&&&“最近基金收益比较好,我跟身边朋友说,有闲钱的可以尝试买一点。”说起买基金的情况,西安70后上班族刘伟对记者说。&&&&他在一家金融单位工作,平时就非常留意理财,看到一家银行发售一款基金,就把大部分收入投了进去。他2月份投入10万元买的这款基金,昨天查看账户发现,一个月赚了6650元,月收益率为6.65%。&&&&据刘伟介绍,目前基金有很多产品,一般门槛比较低,最低的有500元、1000元的。比如他投资的这一款就是1000元起步。对于对接股市的沪深300指数基金等,他觉得收益太低。而货币基金几块钱就能投资,他同样觉得收益太低。&&&&眼看身边人都在炒股、买基金,西安90后周瑶也动心了,但就是不知道咋挑选。跟很多年轻人一样,她先把工资存到余额宝或微信理财通,这些产品大部分对接的是货币基金,收益率一般在4.7%。&&&&去年10月份的一天,周瑶偶然看到互联网收益播报提到基金,就通过互联网申购了一只基金,前后几次一共投入3300元,到目前为止总资产约4800元,净赚了1500元。&&&&“这可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支基金啊,这只基金去年11月还开放了一次,可惜胆小手头也没钱,就没敢多买,不然还能多赚点。”周瑶说,最近这支基金还在上涨。“相比炒股,买基金比较简单,放在那里不用管,要是再次开始申购我还想再买点。”&&&&21只基金收益率超50% 偏股型基金收益率达23.31%&&&&最近,A股继续走牛,不少基金业绩也跟着水涨船高。有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已经有21只基金收益率超过50%。银河证券统计数据显示,截至3月18日,偏股型基金(股票上限95%)年内平均收益率为23.31%。&&&&记者从中国基金业协会了解到,上周新增基金开户数创新高,达60.09万,环比增长34.04%。截至2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96家,公募基金资产合计4.86万亿元。混合型基金资产规模环比增加812.95亿,增幅为12.88%;股票型基金环比增加987亿,增幅为7.57%。&&&&那么,目前是不是购买基金的好时机呢?&&&&中信建投证券投资顾问孙佳欣表示,从投向上看,基金一般分为纯股型、混合型、纯债型、货币型等种类,申购费用和风险依次从高到低,收益也依次走低。&&&&投资者购买基金,可通过基金公司、券商、银行、第三方公司等渠道,其中银行费率较高,而基金公司的基金种类较少,券商和第三方代销网站代销的基金种类比较多,费率也比较低。&&&&金元证券投资顾问徐传豹认为,基金今年“股债齐飞”呈上升趋势,本周上证指数创出近7年新高,建议组合维持较高比例的风险资产配置,投资者可选择评级较高的股票型基金。
TA的最新馆藏[转]&3000点能不能买基金? 史上最全大数据告诉你
作者:宋双
  3000点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  上周初,理财不二牛梳理出的基金发行大数据告诉大家市场处于相对低位时,沪指还在2800点左右波动。没想到仅一周后,3000点就被轻松收复了。可能你认为2800点和3000点就200点的差距,并无特别之处,但观察历史数据便可发现,3000点是沪指的重要点位之一。  因此,对基金投资者而言,需要考察的就是,历史上沪指5次突破3000点时申购权益类基金的中长短期收益率能有多少?  A股18次突破3000点  沪指在3月21日有效突破3000点,实际上是今年以来的第二次。而在指数各整数关口中,3000点可能是其中最重要的点数之一。那么,在A股激荡的26年,一共有多少次向上突破3000点?  理财不二牛数了数,如果按照日线来算,从日历史性首次突破3000点开始,一共是18次,而这18次突破分布在7年里。  这7年中,如果采取傻瓜买入的方法,突破3000点就申购以投资股票为主的基金,忽略涨上3000点又跌破3000点的波动,则可以按照每年首次有效突破3000点的时间点来进行测算,这些时间点分别是日、日、日、日、日、日、日。  那么,对于基金投资者,现在需要考虑的便是,假设在沪指有效突破3000点时申购权益类基金,从突破之时算起的一年期、两年期、三年期,以及持有至今的四大时间段里,权益类基金的区间收益率究竟如何?梳理出这些数据,在3000点这个关键点位能不能买权益类基金的疑惑便能就此解开。  申购前先看四大规律  由于日和日这两次有效突破3000点的时间点距今还不到一年,因此理财不二牛根据Wind数据主要统计了2007年、2009年、2010年、2011年和2014年这5年里沪指首次有效突破3000点时,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和指数型基金三大权益类基金各区间收益率,详见表一。  根据该统计数据,理财不二牛总结了四大规律供大家参考:  第一,3000点申购长期业绩喜人。如果在上述5年年内首次有效突破3000点时,投资者就大胆申购混合型和股票型基金,并且保持“傻瓜理财”一直持有至今(截至日),其平均收益率全部为正,也就是说都是赚钱的。而指数型基金在除了2007年以外的4年里,持有至今的平均收益率也都为正。  第二,短期业绩不尽人意。就一年期业绩来看,仅有2010年和2014年一年期收益率为正,其余都为负。尤其是2007年和2011年,亏损还不小。相比之下,两年期、三年期业绩虽不如当时持有至今的表现,但也好过一年期。所以大家必须要有耐心。  第三,主动型基金收益率秒杀被动投资。基金经理主动管理的混合型和股票型基金,不论短期、中期还是长期,平均收益率均远超指数基金。就目前来看,除非定投,3000点之上申购指数型基金必须要足够长的时间才能艰难获得正收益。大家也许可以不考虑申购指数型基金了,像指数型基金这类工具型的产品,尽管不复杂,却也并不适合不具备择时能力的老百姓。  第四,波段操作很重要。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即便是从3000点开始投资,在中长短期任意区间内,最高点和最低点差距还是很大的。可能大家对于股市第二天的涨跌无法判断,但比较历史点位,把握眼下点位处于高位还是低位却是大概率事件。即便盲目长期持有也能获得较好收益率,但波段操作、高买低卖却能更快获得较高的收益。
(责任编辑:王姝睿 HF059)
03/18 06:3003/22 09:0403/22 08:1403/22 07:4303/22 07:3503/22 07:0703/22 07:0503/22 06:49
理财精品推荐
特色栏目:
精品栏目: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能买的基金那么多,难道就是为了逼死选择困难症吗?
你对市面上的基金了解有多少?你可能知道有股基、有债基,有混基、还有货基;或者你知道基金有主动管理型的和被动管理型的;或者还知道有投资港股和投资美股的基金;更为大家耳熟能详的,是各种概念基金:信息产业、医疗保健、一带一路、新兴产业……2016年6月,公募基金突破3000只,2017年3月,这个数字突破4000。股市从去年开始猛发新股,股票数量也才3140只,基金公司搞上4000个基金那么多,难道就是为了逼死选择困难症吗?前两天老娘舅又推荐新基金,推荐过后,有人来请教:老娘舅,我也不想要那么多选择,哪怕市场上只有2个基金,我选一个,只要能像当年的华夏大盘那样十年十倍地给我赚钱就行了。老娘舅理解他的烦恼:现在市场上4000多个公募基金,不要说研究,就是光从头到尾看一遍,一天的时间都不够用的。老基金有业绩,新基金吹前景,但是既往业绩不代表未来业绩,供展望的前景也不一定就是真的“钱景”。基金数量多,看起来只是增加了你去选择的烦恼。问题就来了,我们的公募市场,为什么要搞那么多基金呢?新基金的设立,是要证监会批准的,证监会少批准几个基金,投资人选择的烦恼不也减少几个吗?更有甚者,同一个主题下面的那么多基金,那么多基金公司,你也有互联网主题,我也有互联网主题;你有低碳环保,我也有低碳环保;你有新兴产业,我也有新兴产业;你有沪港深基金,我也有沪港深基金……不晓得这种一窝蜂重复建设到底有啥意思。有人的沪港深赚钱,有人的沪港深亏钱,名字像有啥用啦?难道基金公司们推出那么多新基金,就为了逼死选择困难症吗?有人总结过,为了不陷入选择困难,他选基金的原则是:买旧不买新,(净值)买高不买低。他写的理由还挺长,总之按照这个逻辑,这些年新发的基金大多都可以无视了。但是,照这个说法呢,这两年新推的港股通基金就没法买了,港股从去年开始的一波又一波的涨势,也没有机会去抓了。去年年中涨得不错的一只黄金主题基金也属于“不买”范畴,因为人家当时成立才刚过一年。新基金问世,确实有扎堆随大流的趋势,但就是在趋势里,有一些主题基金才可能脱颖而出。不少新基金的出现,覆盖了此前未曾覆盖的主题。应运而生的,就有可能抓住一波涨势。可是,有的基金上来势头不错,但是后来又不灵光了。有人试图举例,比如说2013年那个股基冠军基金,当时是抓住了创业板大涨的浪头没错,但是到2016年创业板大跌的时候,这个基金好久都没缓过气来啊。——可能这恰恰正好解释了选择多的好处。一个主题偃旗息鼓了,市场上会有其它主题出现。基金那么多,就是要你别在一棵树上吊死。同时,基金和基金之间还有个建仓早晚的差异。有的基金是牛市建仓的,有的基金是牛市过了才建仓的。在牛市里建仓早的基金有先发优势,建仓晚的就成了给先发者抬轿子的;但是在熊市里,建仓早的仓位太高动弹不得,建仓晚的反而有因祸得福逢低建仓,此后净值一路上涨的。很多人都喜欢讲穿越牛熊,但事实上,能穿越牛熊的十年十倍基,得益于建仓时间的因素也相当大。有人估计要讲了,老娘舅你为啥不讲基金经理?基金经理才是一只牛基的灵魂好伐?是的,明星基金经理是牛基的灵魂,但是这个灵魂是会时有变动的:有的太牛的基金经理会跳槽到私募,有些基金经理会在公募基金中换换东家,还有的基金经理会在自己公司内部做岗位调整。关于这个问题,老娘舅一直看到有人在问:我买的基金,基金经理走了,我该赎回吗?对于这个问题,老娘舅曾经作过长篇论述,搁在这里就一句:如果你是为了基金经理才买某只基金的,你就跟着他走。在公募基金全力扩张的现在,有些资历的基金经理 “一拖多”,名下基金好几个甚至十几个的事情都不少见。其中当然不乏新基金借名借势的情况,但也确实有新基金表现出众,值得一看。相对的,有些曾经红极一时的基金,也会因为监管政策的变动而沦为“鸡肋”,比如保本基金。今年上半年还剩3个多月,即将到期的保本基金就有12只,其中4月份到期的有4只。除银河泽利保本设有到期转型条款,其它3只均未进行类似约定。这也意味着,如果到期后不能满足新规要求,这3只基金很可能将终止运作。面对这些局面,一味地讲“买旧不买新”就显得不合时宜了。《每日经济新闻》旗下的公众号“理财不二牛”曾经做过一个总结:市面上的基金,如果剔除掉机构定制的基金,剔除掉资产规模低于1亿元的基金、成立时间低于1年(FOF都不收)的基金,剔除掉封闭、限购的基金,剔除掉“边缘化”的基金如分级基金、保本基金和部分生命周期基金等,再剔除掉业绩排在后三分之一的基金,4000多只基金也就剩下1000来个可以选——看起来减轻了不少负担,但依然足以逼死选择困难症。而且老娘舅还得幸灾乐祸地说一句,就在被认定为“边缘化”的分级基金里,今年还有表现突出的:今年以来,涨幅最大的一带一路主题基金和跌幅最大的一带一路主题基金均为分级B份额。其中,鹏华中证一带一路主题指数分级证券投资基金B,年内上涨了13.02%,安信中证一带一路主题指数分级证券投资基金之积极收益类份额、长盛中证申万一带一路主题指数分级证券投资基金B这2只一带一路主题基金的B份额,涨幅分别为12.22%和10.37%。选择困难吗?确实是选择困难。就算是各大公募基金公司都在积极筹备FOF(投资基金的基金),到时候你依然会困惑于“到底买哪家的FOF?”这个问题,毕竟,公募基金就有108家,论有公募管理资格的机构还要更多。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parryzhang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2016年4月,曾经饱受诟病的银行卡滞纳金宣布取消,虽然优化了信用卡条款,对持卡人来说是件好事,但时至今日仍有八大信用卡霸王条款让人防不胜防。
这8种人民币成为收藏黑马,看到了可千万别拿着买菜!
汇丰银行通一项针对9个国家的调查发现,中国千禧一代(1981年至1998年出生)的住房自有率高达70%,在9个国家当中排名第一。图片来源:视觉中国4月6日彭博社报道称,汇丰银行委托投资公司KantarTNS对来自9个国家的9000多人进行了调查,调查涉及国家有:中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马来西亚、墨西哥、阿联酋、英国和美国
新闻配图降薪+减员,这两年银行员工日子不太好过的说法似乎越来越多,2016年上市银行年报已全部披露完毕,能用“降薪+减员”来概括?真实情况大大出人意料!我们先来做几个重要结论标注:1、整体薪酬在下降吗?NO!除工行、平安、光大3家银行外,其余10家银行整体薪酬均较2015年有所增长,少数银行增幅高于10%,甚至20%;2
近日有媒体报道,央视《今日说法》主持人李晓东因信用卡逾期“全额计息”诉讼中国建设银行。一时间,银行的收费问题以及如何做好相应服务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据了解,目前我国信用卡计息方式分两种,一种是全额计息,一种是未清偿部分计息。其中的全额计息又称为“全额罚息”,是指持卡人在到期还款日未能还清全
最近在群里聊天时,很多销售向小编反应周围套现现象愈加猖獗。周围甚至有人依靠套现走上人生巅峰。但事实上,靠这种违法手段赚钱,爬地越高,摔得越狠。不信就看看最近几则相关新闻,套现者的下场往往是进监狱。说句实在话,在北京没有学历,没有熟人真的很难混。那时候的小刘从家里来也没带多少钱,交了四个月的房租(押
进入4月初,本应有所宽松的房贷额度依然十分紧张。大源按揭公司总经理郑大源昨天向南都记者透露,上月末预计4月1日就可放款,但目前有的银行依然无款可放,有客户已做了房产抵押,但还是在排队等放款。为打击投机性购房,广州接连出台了“3?17”“3?30”新政。一直按兵不动的五大行在新政发布后也联手上调了首套房最低折
10000步换试驾好礼
预订享1万置换补贴
北汽SUV低至5万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基金多少钱可以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