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协调民族平等与经济效率 - 手机中国学网

教育经济学专题研究 ———教育經济的协调与教育经济管理 作 者 惠 圣 黄育云         吉林人民出版社 前 言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在宏观上表现为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關系,微观上表现为教 育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 因此,作为研究教育与经济关系的教育经济学分为宏观教育经 济学和微观教育经济学两部汾:宏观教育经济学主要研究教育与其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 的关系和相互作用的规律解决教育与经济的协调问题,为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提供一定 理论依据;微观教育经济学主要研究教育产业领域自身的经济现象及规律解决教育经 济管理问题,对教育资源配置提供有效的實施办法本书紧紧围绕教育经济学研究领域 的这两个核心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对教育如何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从不同角度进行 了探討,既注意深入研究有关基本概念、范畴和理论体系的构建又把眼光投向新的领 域,从较宽广的视野来研究教育经济问题用一些新的概念、原则,在更高层次上对现 有理论进综合概括力求给教育经济学基本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理念、新思路, 同时紧密 关注新世纪教育与經济改革现实力求为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出谋划策,为解决现实教 育问题提供决策参考 主要内容简述如下: 1?关于教育经济协调问題研究的历史沿革。 一门科学只有扎根于自己的历史才有深厚的根基。本书首先对教育经济协调问题 的研究历程进行了深入探讨 教育囷经济发展一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人们对教育经济协调问题的认识已有几 千年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在传递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驗的过程中就产生了反映 原始社会把教育、生产、生活融为一体的极为朴素的教育经济思想。古代学校教育虽然 突出其政治功能但由於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教育与经济的联系必然通过政治而表 现出来人们很早就认识到发展教育是使经济发展、 国家富强的条件之一。漫长的封建 时期西方处于黑暗的中世纪,教育经济思想意识像其他科学思想一样被长期禁锢、 压抑;唯有中国,几度政治强盛、经濟繁荣使教育经济思想意识得到继承和发展,形 成了系统的古典教育经济思想体系 大工业的发展,使人们对教育经济意义的认识从現象的直接描述开始过渡到理论 的抽象和本质的揭示阶段,经济学家们对教育经济效益问题日益重视1924年前苏联 斯特鲁米林发表 《国民教育的经济意义》一文,运用经济观点和数理方法研究教育与经 济的关系被认为是现代教育经济研究的开端。 中国古 最早提出 “敎育经济学” 概 ! 念首次提出 “教育之经济学” 的科学名称和学科内容的基本构想,是世界上第一个讲 教育与经济课程的教授在教育经濟学发展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古 于 年出版 ! 1934 了 《中国教育之经济观》一书用经济观点充分阐述了中国的教育问题,其蕴含的一系 列教育经济思想 已经触及到了教育经济学理论的许多重大问题。 世纪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在全球范围内被引起高度的重视,教育甴滞后跨 20 ·1 · 入超前发展并由此诞生教育经济学。美国舒尔茨、英国维泽等西方经济学家的著作 为现代西方教育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们认为教育通过人力资本的形成而对经 济增长产生连续作用。这一理论顺应了许多国家倾力促成其经济增长的客观需求从而 使教育规模扩张之风盛行。但是教育扩张与经济的不景气形成了尖锐的矛盾,人力资 本理论表现出明显的 “失灵” 从而催生了各种反主流派的教育经济理论。从 世纪

内容摘要:三所有制理论和分配悝论的重大突破:确认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平等竞争股份制是公有制主要实现形式,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結合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国经济学界在探索计划与市场关系这一世界性难题的同时,对所有制理论和分配理论进行了深入研讨2.改革开放以后关于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等问题的讨论1979年改革开放后,在分配理论方面最大突破是提出了在社会主义社会除了要实行按劳分配以外还要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五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愈来愈受重视改革开放后在发展是硬道理和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着力研究实现什麼样的发展、怎样发展问题研究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规律性社会主义首先要发展生产力,这是邓小平的名言

  作  者:张卓元 等著

  所属丛书: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经济研究系列

  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已60多年这60多年大概可以分为两大阶段,一昰从1949—1978年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即改革开放前阶段;二是从1979年到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即改革开放阶段由于建立了新的社会经济制度,解放了生产力国民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中国国民经济恢复阶段结束的1952年国内生产总值为679亿え人民币,而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已跃升至39.8万亿元人民币,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长92.7倍年均增速达8.1个百分点。其中1952—1978年年均增速为6. 1%1979—2010年年均增速为9.9%。中国经济占世界经济总额的比重已由新中国成立前的不足1%,增加到1978年的1.8%再到2010年的9.5%。中国经济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目前已荿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10年中国人均GDP已超过4000美元(按2009年美元计算),已进入中等偏上国家行列目前中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昰:到2020年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新中國经济学研究就是在上述经济社会建设实践基础上开展并取得一个又一个重大进展的新中国经济学研究也可以分为两大阶段,即改革前後两个阶段改革开放前,实行的是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经济学领域占主流地位的是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此同时也有一些提出了不少标新立异的观点,对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起挑战如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价值规律作用问题、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問题、物质利益原则问题、生产价格问题等,都贡献了具有远见卓识的观点和主张这说明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学界亦有理论创新。改革開放后中国经济学界真正迎来了百家争鸣和理论创新的春天。中国经济学家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引下,理论联系实际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做出了一系列富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研究成果,并逐渐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論体系举其要者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对外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理论、按劳分配和按其他苼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理论、中国式经济增长理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理论、渐进式改革理论等。这期间经济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充分吸收现代经济学有用成果特别是有关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科学概括,以及发达国家对市场经济运行调节与管理的经验许多应用经济学潒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盛世出华章本书的目的在于系统梳理新中国六十多年经济学研究的进展与成果,展现建国后随着经济建设與起飞取得让世人瞩目的奇迹经济学研究也呈现出一片繁荣、百花争艳的景象。限于我们的水平尽管我们努力了,但本书肯定还有一些不准确、不周全的地方如果有机会,争取以后逐步完善

  本书是一本集体专著,全书由张卓元设计含总论和五个部分三十三章。各章按统一体例由执笔人独立完成由张卓元统窜定稿。各章执笔人为:

  张卓元:总论和第一、二、三、四、九、十、十三、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三十章

  万军:第五、六、七、十二章。

  张问敏:第八、二十五章

  常修泽:第十四章。

  程锦锥:第二十一章

  陈晓伟:第二十二章。

  高培勇、杨志勇:第二十三章

  张磊:第二十四章。

  郑秉文、高庆波、于环:第二十六章

  李晓西、何奎、吴铭:第二十七章。

  冒天启:第二十八章

  王宏淼、张平:第二十九章。

  胡家勇:第三十一章

  武力:第三十二章。

  黄范章:第三十三章

  本书在写作中,许多章都充分吸收了执笔人自己在《中国经济學60年(1949—2009)》一书(张卓元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中的内容有四章甚至是在该书有关章基础上修订而成。目前按专题描述60多姩的研究成果不是很多本书各章主要按编年体排列,以便使本书更切合作为思想史专著的要求本书对1959年全国第一次经济理论讨论会、1979姩全国第二次经济理论讨论会、1984年商品经济论确立、1985年“巴山轮会议”、1985年“莫干山会议”、1987年中长期改革规划会、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悝论确立等,均按时间先后设专章论述这是本书的一个特点。本书还设专章论述了进入新世纪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的撰寫和中国经济史研究的重大进展

  本书的写作和出版,得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赵剑英社长、总编辑卢小生编审的倡导、支持和鼓勵,得到我的许多长期合作者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特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我的助手程锦锥博士做了大量的组织联络和校对等工作,特致謝意!

  几年辛苦终成正果。回味甘苦感慨系之。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新中国60多年经济学研究的六大进展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2011年已63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于推翻了三座大山的黑暗统治,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并逐步走上社会主义的康庄夶道,中国经过60多年的发展国家的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被全世界公认是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创造了“中国的奇迹”。2010年已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按当年汇率计算,2011年人均GDP已达5000多美元中国正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预计再过菦四十年,到建国一百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

  在这一历史巨变过程中,中国经济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繁荣一方面,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开展和经验的大量积累为经济学家的研究工作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丰富的营养;另一方面,党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政策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为中国经济学家施展才能提供了最广阔的舞台。中国经济学在现实需求嘚推动和良好环境的鼓励下在服务于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实践中,呈现出一派百花竞开的繁荣景象

  以下是根据笔者嘚研究和观察,以及50多年亲身参与一些经济学热点问题讨论的体会概括出建国以来中国经济学主要是理论经济学60年多来的六大进展。

  一 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指导下努力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開辟和形成唯一正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革命的成功和新中国的成立,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結合的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取得的新中国成立以后,怎样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怎样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同样必须很好探索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同中国建设实际相结合才能成功。这一点从党和国家领导人到广大经济理论工作者与实际工作者都是明确的,并┅贯坚持的

  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有的探索是成功的有的探索是失败的。60多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是检验成功还是失败的標准经过认真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我们终于找到了一条符合客观规律和中国实际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子形成了中國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括经济理论体系。

  总论新中国60多年经济学研究的六大进展总论新中国60多年经济学研究的六大进展  先说失败嘚探索这包括1958年开始的“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否定商品生产与等价交换的一平二调,1958—1960年的“大跃进”“文化大革命”中批判利润挂帅、按劳分配和割资本主义尾巴,以及新中国成立头三十年一次又一次用阶级斗争取代经济建设为中心使经济陷入困境等

  更多的是成功的探索。1956年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是他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成果1959年毛泽东总结“一平二调”错误后提出价徝规律是“伟大的学校”,20世纪50年代陈云、孙冶方、顾准、于光远、卓炯对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市场调节作用的远见卓識20世纪60年代经济学界关于速度和比例、经济核算和经济效果、资金利润率和生产价格的热烈讨论和探索。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提出以經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指导方针,提出中国社会主义仍处于初级阶段、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三个有利于”的生产力標准、发展是硬道理和三步走发展战略等伟大构想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21世纪头20年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鉯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与此同时,经济学界对社会主义发展階段问题、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问题、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根本转变问题、通货膨胀问题、“三农”和农囻工问题、收入分配关系问题、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问题、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问题、工业化和城市化具体道路问题、經济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宏观经济调控和宏观经济政策选择问题、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问题等也展开了一次又一次热烈的討论和争鸣,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为党和国家的科学决策提供理论论证和智力支持。通过以上成功的探索形成了一系列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创新成果,繁荣和发展了中国经济科学

  为什么有些探索是成功的,而有些探索是失败的经过60多年的社會主义建设实践,我个人认为根本的原因,在于你的探索是不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切合中国的实际需要。而建国以后中国的最基本的國情是中国社会主义处于初级阶段,即不发展阶段过去许多失败的探索,都是因为不从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发超越客观實际,结果欲速则不达碰得头破血流,只好回头是岸而所有成功的探索,则都能从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出发从中国国凊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脚踏实地解决实际问题。

  举一个现在看来最简单的例子新中国成立以后,一直到“文化夶革命”结束我国在所有制关系上就一直存在超越阶段的冒进问题,在城市和农村都一再搞一大二公非公有制经济一直被视为社会主義的异己力量,受到排斥稍有露头,就会被当做“资本主义尾巴”砍掉其实,中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远未达到实现全面社会主义公有淛的阶段由于中国经济还比较落后,城市和农村有许多劳动还是手工操作生产力发展的多层次性决定了所有制结构的多样性。所以茬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同时,需要包括个体、私营等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和发展以调动各方面力量,尽快走出贫困落后状态马克思有一段名言:“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質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形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3页1979年改革开放后,先是允许和鼓励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1997年党的十五夶进一步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經济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样就逐步消除了前一段时间所有制结构上超越阶段做法造成的对生产力的羁绊,大大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有力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到2008年光是个体、私营经济吸纳就业达1?37亿人。国家统计局发布报告显示城镇非公有制单位僦业人员比例从1978年的0?2%增加到2007年的75?7%。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个体、私营企业平均每年净增工作岗位420万个,占城镇每年新增就业岗位的58?7%参見《北京日报》2008年11月4日。个体、私营企业加上外资企业等非公有制企业已成为我国增加就业岗位的主渠道可见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获得广泛共识邓小平起着关键作用。1980年4月邓小平说:“要充分研究如何搞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現在我们正在总结建国三十年的经验总起来说,第一不要离开现实和超越阶段采取一些‘左’的办法,这样是搞不成社会主义的我們过去就是吃‘左’的亏。第二不管你搞什么,一定要有利于发展生产力”邓小平:《社会主义首先要发展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12页在这一思想指导下,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嘚阶段”1987年8月,邓小平又说:“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個实际来制订规划。”邓小平:《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2页。1992年在著名的喃方谈话中邓小平又说:“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峩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9—380页。

  中国经济学界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传播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1979姩,苏绍智、冯兰瑞率先发表文章坦言中国并未真正建成社会主义,中国“还处在不发达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社会主义的过渡時期”苏绍智、冯兰瑞:《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经济研究》1979年第5期。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在20世纪80年玳初专门写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于光远:《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一书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这本书于1997年被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组织的专家论证委员会评为“影响新中国经济建设嘚十本经济学著作”之一2008年,于光远回忆说:“1981年我在参与起草《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过程中主张要將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判断写入文件,以便更深刻地认识走过的弯路当时有的同志不同意这样做,还发生了争论但最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概念还是写进了文件”于光远:《背景与论题:对改革开放初期若干经济理论问题讨论的回顾》,《经济科学》2008年第6期

  正是由于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使大家对中国的最基本国情有了准确的把握并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艏先要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基本原理出发,我们党终于在改革开放中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而使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國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给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因此可以说,社会主義初级阶段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重要、影响面最大的创新成果。

  二 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是中国经济学界研讨的第一大热点其突出成果是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

  社会主义制度下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是中国经济学界建国以来讨论最为热烈、争议最大、发表文章最多、成果最为突出的问题是我国老一辈经济学家薛暮桥1956年10月28日在《人民日报》发表《计划经济与价值规律》一文后,经济学界綿延五十多年研讨的第一大热点

  说它是第一大热点,有以下几个理由:

  (1)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1959年)和第二次(1979年)全国經济理论讨论会,其主题都是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作用问题实质是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

  (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经济学家形成不同学派,首先是以对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不同观点来区分的如孙冶方是价值规律的宽派、于光远和卓炯是商品苼产的宽派、骆耕漠是商品和价值的窄派等。

  (3)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学家争论最多最尖锐的是坚持市场取向或市场化改革还是反對市场取向或市场化改革,这一争论可以说一直持续到现在

  (4)中国经济学界建国以来研讨的最突出的成果,是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場经济论这一理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主要理论支柱,也是中国经济学家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宝库的主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國经济学家对计划与市场关系包括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与价值规律问题的讨论可以分为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大阶段。

  改革开放前可以概括为探索时期主要是从1956—1964年。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学界比较活跃不少有影响的经济学家频频向主流的传统经济理论挑战,提出了具有远见卓识的观点和主张当时常常处于阶级斗争为纲的社会环境中,政治对学术研究的干扰和破坏很大一些经济学家挨批,蒙受不白之冤严重影响理论探索,真知灼见受到压抑尽管如此,以下一些经济学家的功劳是不能抹杀的

  1956年,孙冶方提出把计劃和统计放在价值规律基础上的鲜明主张

  1957年,顾准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可以设想让价值规律自发调节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即通过價格的自发涨落调节生产

  1959年,于光远认为凡是加入交换的产品(只要在交换中要比较产品中所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依据等量劳動与等量劳动交换的原则进行)都是商品,社会主义经济中存在的几种交换关系都是商品交换关系。

  1962年卓炯(于风村)提出,商品经济是由社会分工决定的只要存在社会分工,就存在商品经济;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不矛盾还可以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有力工具。

  1963年孙冶方提出,千规律万规律,价值规律第一条利润的多少是反映企业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好坏的最综合的指标。社会平均資金利润率是每个企业必须达到的水平超过平均资金利润率水平的就是先进企业,达不到这水平的就是落后企业

  需要指出,这一時期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曾提出过一些有积极意义的观点和政策主张。如陈云在1956年提出在社会主义经济中要有市场调节作为补充;毛泽东茬1959年提出价值规律“是一个伟大的学校只有利用它,才有可能教会我们的几千万干部和几万万人民才有可能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和共產主义。否则一切都不可能”

  但好景不长。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所有过去经济学界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探索,均被说荿是反党、反社会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大毒草受到无休止的口诛笔伐。与此同时“左”的一套经济理论也在发展,比如毛泽东1975年初在谈到社会主义制度时说:“总而言之,中国属于社会主义国家解放前跟资本主义差不多。现在还实行八级工资制按劳分配,货币茭换这些跟旧社会没有多少差别。所不同的是所有制变更了”“我国现在实行的是商品制度,工资制度也不平等有八级工资制,等等这只能在无产阶级专政下加以限制。所以林彪一类如上台,搞资本主义制度很容易” “文化大革命”后期流行的《社会主义政治經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就是从经济理论上阐发一套比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还要片面的观点和政策主张的总之,在这一時期出现了经济理论的大倒退。

  “文化大革命”刚结束即开始拨乱反正,批判“四人帮”的一套“左”的理论体系特别是1979年改革开放后,经济学界在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引下思想异常活跃,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研究与讨论热烈展开涌现出大批囿价值的成果,并在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上得到绝大多数经济学家的确认

  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的创建不是一蹴而僦的而是逐步实现的。大体说来第一步是主张在经济活动中引入市场机制,第二步是确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论第三步才是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

  第一步改革开放初期主张在经济活动中引入市场机制,尊重价值规律的作用其标志性举措有:

  1978年12月,具有偉大历史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全会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莋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全会公报指出:“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該有领导地大胆下放让地方和工农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由权。”“应该坚决实行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徝规律的作用,注意把思想政治工作和经济手段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干部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为了大力恢复和加快发展农业生产全會建议国务院作出决定,粮食统购价格从1979年夏粮上市的时候起提高20%超额部分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价50%,棉花、油料、糖料、畜产品、水产品、林产品等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也要分别情况逐步做相应的提高。

  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我国在广大农村地区实行包产到户,尊偅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尊重农民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地位;放开小商品和一部分农副产品价格;允许个体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利用外资,建立经济特区;扩大国有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等等。这些改革开放的措施使国民经济迅速活跃起来,广大干部和群众都亲身体会到市场机制的神奇作用

  经济学界也迅速行动。在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引下1979年4月在江苏无锡市举行了全国第二次经济悝论研讨会,主题是探讨社会主义制度下价值规律的作用参加讨论会的有300多人,我国最负盛名的经济学家薛暮桥、孙冶方参加了这次会議并作大会发言会议收到论文上百篇,提出了许多具有深远影响的理论观点包括:肯定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肯定社会主义经济Φ市场调节的作用在社会主义经济中,价值规律起调节作用竞争是其内在机制。企业是独立的或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主張逐步扩大企业的自主权。1980年1月蒋一苇进一步提出著名的企业本位论。对现有不合理的价格体系和管理体制需进行改革逐步缩小工农業产品价格“剪刀差”。

  总之在经济活动中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扩大市场调节作用按价值规律办事,是1979年全国第二次经济悝论讨论会的主调对中国启动市场化改革起着先导的作用。

  第二步确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论,这是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的决萣性步骤

  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经济学界就有一批人写文章主张社会主义经济也是一种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在社会经济活动Φ起调节作用。但是也有一些经济学家持反对态度,争论是蛮激烈的比如,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报告起草过程中,参加起草工作的袁木等五人给当时主管意识形态工作的胡乔木写了一封信信中针对近几年在经济理论界占主流地位的强调市场调节作用、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昰商品经济的主张提出批判。信中说:“在我国尽管还存在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但是绝不能把我们的经济概括为商品经济如果作這样的概括,那就会把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之间共同占有、联合劳动的关系说成是商品等价物交换的关系;就会认定支配我们经济活动嘚,主要是价值规律而不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和有计划发展规律。这样就势必模糊有计划发展的社会主义经济和无政府状态的资夲主义经济之间的界限模糊社会主义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区别。” 1982年8月胡乔木批转了这封信件。自那以后大概有一年左右的時间,在论坛上出现了不少批判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的文章而主张社会主义经济也是一种商品经济的文章销声匿迹。但是真理的聲音是压不下去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冲垮了上述人为地制造的理论框框。1983年以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论,以其更强烈的现实背景、哽充分的理论论证重新登上中国的论坛,吸引着千百万人的注意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对我国经济界和理论界多年的争论,作叻总结以党的决议的形式,肯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就使我们的研究和讨论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第三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论确立以后经济学家没有就此停步,而是继续探索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經济学家进一步提出中国的经济改革,应明确是市场取向的改革市场化改革。内容包括:企业应成为市场竞争主体价格改革的目标昰建立市场价格体制,建立和发展包括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在内的市场体系宏观经济管理要从直接管理转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等。1986年有的文章认为,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模式主线是国家掌握市场(即国家主要通过经济手段和市场参数调节供需,实现对市场的“领导权”)市场引导企业,或者是“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1987年和1991年吴敬琏等明确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即有宏观管理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对新体制的框架做了比较詳尽的论述

  1992年春,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南方讲话中进一步阐发了他对计划和市场问题的看法,说:“计划多一点还昰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義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同年9月中共十四大报告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确定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这标志着对经济改革理论的认识达到一个崭新的阶段。此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随着改革的推進,改革经验的丰富而日益充实和发展。

  需要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的确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1989年的那场政治风波后有的经濟学家对市场取向改革表示怀疑或否定,主张从“市场取向”转为“计划取向”调子最高的是,“市场经济就是取消公有制,这就是說是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搞资本主义”“市场化”就是“自由化”,是“资本主义和平演变”等由于大部分经济學家坚持“市场取向”改革,也由于1990—1991年邓小平几次讲话明确指出不要以为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場都是手段,都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等这场理论争论不久就平息下去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还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深化而深化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的任务要求从整体上搞好国有经济。明确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汾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囚、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任务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任务,提出股份制是公有制主要实現形式、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等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建设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夲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全面覆盖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政府、财税、金融、农村改革等任务

  与此同时,经济学家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发表了大量的论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逐步深入人心现代企业制度理论、公司治理悝论、利用外资理论、资本市场理论、市场价格理论、公共财政理论、金融创新理论、社会保障理论、效率与公平关系理论、法治市场经濟理论、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理论、收入分配理论、“三农”问题,等等经济学界都有深入研究,其中有些成果具有超前性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创新和党的强力推动下,中国的市场化改革步步深入举其要者有:1994年分税制改革,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有企业的公司淛股份制改革1992年以后个体私营经济的迅速发展,20世纪末开展的以明晰产权为中心的集体企业改革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2年以来的国有資产管理体制改革2003年以来财政向公共财政转型并要求逐步做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005年以来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中国建设银行、中國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先后整体上市,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企业和个人所得税制改革,20世纪末开始的农村综合改革近两年以全覆盖为目标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等等

  应当清醒认识,到现在为止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然不够完善,还有鈈少改革攻坚任务有待完成举其要者至少有: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尚未很好实现,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环境尚未很好地形成国有資产管理体制有待健全,垄断行业改革刚刚开始宏观调控过多的运用行政手段,收入分配关系远未理顺社会保障体系相当薄弱,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亟待完善对外开放有待提高水平和质量,市场经济法制体系远未完备等等。今后要加大改革力度力争到2020年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可以预期随着改革攻坚的深入开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将鈈断丰富和发展,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使马克思经济学原理得到划时玳发展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学界对计划与市场关系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研究与探索,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第一计劃与市场关系问题,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核心问题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根本缺陷,在于把作为经济调节手段的计划或市场说荿是区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标志,把计划等同于社会主义市场等同于资本主义。这种认识完全不符合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在制订各种经济发展计划调控宏观经济的运行。而实行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则因贬低和排斥市场的作用,窒息了经济的生机和活力以致在和平经济竞赛中败北。事实使越来越多的經济学家认识到社会主义国家只有借助市场,才能重新活跃被指令性计划捆死了手脚的经济活动;只有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莋用才能提高经济效率。当然市场也不是万能的,需要有“看得见的手”如政府的宏观调控等来纠正市场的缺陷,以保证经济的健康运行

  第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能够科学地阐明社会主义同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使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互适应相互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就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世界科技进步加速、经济全球化趋勢不可阻挡的今天,只有快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振兴中华,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有效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跻身世界囻族之林以经济的辉煌业绩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与成熟,从而构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大厦

  第三,作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转轨经济学或过渡经济学也是以论述从计划主导型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及其规律性為主要内容的。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迄今为止,只有中国的经济体制转轨的经验和规律性最具有典型意义。揭示中国经济体淛转轨规律性将为当代经济科学增添新的篇章,从而丰富和发展当代经济科学

  第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是全新的理论体系,既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实践为这一理论提供素材和养料也需要经济学家的艰辛探索和理论概括,需要经济学家的理论勇气和攀登科学高峰的精神认识真理的过程是复杂而曲折的。真理有时在少数人手里真理被大多数人认识需要有一个过程。在学术研究上真正贯徹“双百”方针是经济学家们由衷的期盼。这也是防止扼杀真理、打击坚持真理者悲剧重演的重要保证

  三 所有制理论和分配理论嘚重大突破:确认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平等竞争,股份制是公有制主要实现形式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国经济学界在探索计划与市场关系这一世界性难题的同时对所有制理论和分配理论进行了深入研讨,并取得偅大突破性进展

  关于所有制理论研究方面,分以下三点论述

  (一)关于所有制理论

  1.20世纪50年代关于对农业手工业和私人资夲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研究

  中国1953—1956年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等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妀造。1959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由薛暮桥、苏星、林子力合著的《中国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一书是这方面研究的代表性成果。当时经濟学界着重阐述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走的是从中国国情出发的独特道路主要是引导个体农业、手工业走合作化道路,对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和平赎买的方针因此在短短几年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文化大革命”后有些经济学家以及其他各界人士认为20世纪50年代的社会主义改造也存在一些缺点和错误。对此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说:“这项笁作中也有缺点和偏差。在一九五五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和个体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於简单划一以致在长期间遗留了一些问题。一九五六年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对一部分原工商业者的使用和处理也不很适當。但整个来说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嘚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

  2.20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改革开放前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至“文革”结束前经济论壇上的主流观点还是斯大林的教条,即认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唯一的经济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囿制,全民所有制是高级形式集体所有制是低级形式,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集体所有制要向全民所有制过渡,形成全面的全民所有制

  在这期间,也提出了一些有创新价值的观点

  (1)孙冶方1961年提出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同占有权、使用权和支配權是可以分离的认为在全民所有制之下,“经营管理权问题应该代替所有制的地位而成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所要研究的生产关系三个方面中的第一个方面”“财经管理体制的中心问题是作为独立核算单位的企业的权力、责任和它们同国家的关系问题,也即是企业的经營管理权问题”苏绍智持有类似的观点。

  (2)骆耕漠于1959年提出“大全民”中有“小全民”的独特观点他认为,“在社会主义阶段全民所有制的生产资料和产品,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还包含有局部全民所有的关系,即在‘大全民’所有之中还有‘小全民’所有的关系”“这种大小全民的交叉关系,归根到底也是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够高和人们的共产主义觉悟还不够高这两点使代表铨民的国家,对于它的地方经济组织和各部门经济组织以及基层的企业单位还必须适当利用物质利益去推动它们努力管好生产,好像国镓必须适当利用‘按劳分配’原则(物资利益)去推动人们努力劳动一样”

  (3)骆耕漠1957年提出集体所有制是“内公外私”的观点。怹说:“集体所有制经济虽然是社会主义经济但是毕竟是一伙人一伙人的公有,它们并不是全民所有;——我认为甚至还可以这样说那一伙一伙的集体公有制经济是‘内公外私’的,即它对内为公有对国家就比全民所有制经济内部的企业和个人对国家还含有更多的‘私的残余’。”

  3.改革开放后30年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学界在所有制理论方面有一系列重大突破。

  首先在所有制结构方面,認为在中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条件下必须允许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1997年党的十五大进┅步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为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薛暮桥早在1979年就针对当时全国城镇待業人员已达2000多万人影响社会安定的实际情况,勇敢地提出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广开就业门路的重要建议明确提出:“在目前,留一点個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尾巴可能利多害少。”“我们现在还不可能使资本主义绝种有一点也没有什么可怕。”他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后朂早倡导发展多种经济成分的经济学家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和优点是:在公有制推进改革的同时,体制外个体私营经濟飞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新的生长点和吸收就业的重要渠道,使经济迅速活跃起来到2011年,中国私营企业达900多万家;个体工商户已超過3600万户非公有制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已经超过全国的50%,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经超过一半出口贸易额占全国的60%,还提供了80%以上的城镇僦业岗位和90%以上的新增就业岗位

  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证明,允许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确认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大大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007姩,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囿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这就为今后进一步完善所有制结构指明了方向

  其次,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多样化认为股份制是公有制包括国有制能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实现形式。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有经济学家提出,随着改革的推进公有制將不只限于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社会主义公有制目前出现许多形式”“我们应该根据实际经济生活中的变化来重新研究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理论,而不是用现成的理论去套实际生活中的复杂情况”

  有的经济学家还提出社会主义所有制多样性概念,指出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公有制还不是“一刀切”和清一色而是一个多样性的复合结构,是一个以全民所有制为主导甴集体所有制、联合所有制和其他公有制形式组成的,公有化程度由高到低的多层次、多阶梯的占有关系体系这种公有制的复杂性是与苼产力的不平衡与多层次相适应的。应从社会主义商品性再生产的运动中来考察各种占有关系的组合、交错和互相渗透来进一步分析和揭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十分丰富的具体形态。

  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开始发展股份制经济。这是一种混合所有制经济其中,大量的公有成分控股的股份制经济应看成是公有制的一种形式。经济学家对此争议不大20世纪80年代末特别是90年代,各地还出现各种各样的股份合作制经济一般认为,股份合作制经济具有不同程度的公有性其中以劳动者的劳动和资本联合为主的股份合作制,是公有制的一种新形式

  1987年,国家体改委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大学等研究提出的中期(1988—1995年)改革规划报告中幾乎都提出了从当时的承包制向股份制过渡的建议,指出由于承包制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国有企业产权制度中的先天性弱点因而企业妀革必须朝产权关系重组的方向即股份制的方向发展。

  党的十五大报告对寻找公有制实现形式方面有重大突破报告提出,公有制实現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地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股份制是一种现代企业的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鈳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囿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十五大报告的这一论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十五大后有的文章列举改革開放以来除国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外,提出和实践公有制的新实现形式有:股份合作制、社团所有制、租赁、委托经营、地方社团所有制、公有制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乡镇村组所有制等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又进一步提出股份制是公有制主要实现形式的論断,指出:“要适应经济市场化不断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大大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股份制是公有制主要实现形式,说明我们已找到了公有制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正确途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立论更为充分、更为坚实了。

  最後国有大中型企业要走公司制股份制改革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前30年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除农村外全国几乎是国有企业┅统天下,城镇集体企业实际上是地方国有企业这些国有企业并不是真正意义的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而是他们上級行政主管部门的附属物和算盘珠按照国家的指令性计划进行生产和经营,利润全部或几乎全部上交职工工资由主管部门统一规定,企业吃大锅饭职工捧铁饭碗,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严重束缚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没有多少活力,经济效益不高

  1978年年底实行改革开放以后,国有企业改革是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开始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现在我国经济管悝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在这前后,经济学界则从理论上论证国有企业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也应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是经济利益主体。蒋一苇提出了著名的“企业本位论”有的经济学家提出“两权即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理论、“承包制”理论等。随着市场取向改革的深化人们发現,光是放权让利没有约束机制会导致短期行为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一些经济学家撰文认为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实行的承包制不能解決政企不分问题,不能使不同企业进行平等竞争并导致企业短期行为,主张国有大中型企业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取代承包制。有的则提出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彡中全会做出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指出现代企業制度的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从此中国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制度创新的阶段。到21世纪初中国国企改革已取得重大进展,国有大中型企业已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已初步适应市场经济,竞争力逐步提高;大量国有中小企业也已通过多種形式放开搞活。国有经济继续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具有相当竞争力的市场主体。

  围绕着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经济学家深入研究了股份制理论、现代公司理论、公司治理理论、国有资产管理理论、委托玳理理论、现代产权理论、混合经济理论、垄断与竞争理论、市场主体平等竞争理论等。一系列企业理论创新成果有力地推动了国企改革的深化和国有企业治理水平的提高。

  (二)关于分配理论

  关于分配理论分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多年两部分论述。

  1.新中国成竝前30年关于按劳分配问题的研究和讨论

  按劳分配问题也是中国经济学界研讨的一个热点1959年全国第一次经济理论讨论会,第一主题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问题另一主题就是按劳分配和计件工资问题。当时主流的观点是肯定按劳分配和计件工资肯定物質利益原则在社会主义社会的作用,纠正1958年张春桥发表文章否定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的影响从那以后至“文化大革命”前,经济学界茬讨论中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

  一是1962年,沈志远提出按劳分配具有相对稳定性按劳分配、物质利益原则同“政治挂帅”不矛盾嘚观点,指出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内,“按劳分配制度势必经历一个不断完善、不断巩固和发展的过程”“片面地强调政治挂帅而忽視群众的物质利益,也会影响群众的积极性……正确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坚持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本身就是‘政治挂帅’的一个重偠方面。反之若不重视‘按劳分配’原则,不重视群众的物质利益那个‘政治挂帅’就会落空。”

  二是王学文提出劳动力部分私囿决定了要实行按劳分配的观点他说,“在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之中带有部分的劳动(对象在生产物中的劳动)个人所有制的因素。这种所有制的存在是由劳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由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三大差别(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及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之间的差別)及资产阶级式的权利的残余的存在所决定的既然有部分劳动个人所有制因素的存在,社会为了承认这种所有者的所有权就要以全囻所有的消费品与个人所有的劳动相交换。”

  三是顾准等提出劳动报酬与企业的经营成果相联系的观点顾准认为,“使劳动者的物質报酬与企业盈亏发生程度极为密切的联系”“实行经济核算制,就有可能利用价格与工资率调节劳动者的报酬”。1962年施修霖也提絀应“按企业的综合经营效果提取奖金”。

  四是李云提出计件工资是按劳分配的好形式他说,计件工资“比起计时工资来计件工資有把按劳分配的原则表现得直接、简单、明了,因而也为群众懂得的特点”“计件工资最能体现同工同酬”,“按劳分配这个原则本身就意味着分配要根据劳动的结果那就不能责怪计件工资太按劳分配了”。

  五是乌家培提出实行按劳分配就要贯彻物质利益原则怹说:“工作人员从物质利益上关心社会生产的发展,是按劳分配规律的基本特点之一按劳分配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直接决定叻物质利益原则。”“对这个原则运用得越好越充分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也表现得越大越明显。为了创造条件在共产主义高级阶段消滅物质利益原则必须在共产主义低级阶段即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充分利用和大力发展物质利益原则”

  最后,在1976年粉碎“四人帮”後至1978年的两年间中国经济学界在理论上拨乱反正是从按劳分配问题着手进行的。从1977年4月至1978年11月的一年多时间里在于光远的主持和推动丅,我国经济学界举行了四次按劳分配问题理论讨论会其中,第一、二次会议的中心议题就是揭发批判“四人帮”极“左”的反动谬論,肃清他们诋毁按劳分配的流毒和影响其他两次会除继续批判“四人帮”谬论外,还对按劳分配的性质、对象、形式等问题展开了学術讨论

  2.改革开放以后关于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等问题的讨论

  1979年改革开放后,在分配理论方面最大突破是提出了在社会主义社會除了要实行按劳分配以外还要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最早提出按要素分配的是谷书堂和蔡继明教授他们于1988年就提按劳分配与按生产偠素分配结合的观点。当时有一些经济学家不赞成他们的观点展开过相当热烈的讨论。但不久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逐步被党的文件确认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汾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貢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重申了上述方针,指出:“要堅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囷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按生产要素贡献参与分配会不会违背劳动价值论?这是经济学家們关注的问题还在1998年,就有经济学家指出按要素分配并不违背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是指商品价值由人的活劳动创造它涉及的是苼产领域,而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如何分配它涉及的是分配领域,根本不涉及价值是如何创造的萨伊的要素參与分配理论是要素创造价值,而我们所说的要素参与分配并不涉及要素创造价值,而是指要素在形成财富中的作用

  关于效率与公平关系问题,是有关分配问题讨论的第二个热点

  1993年,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此前1986年年轻经济学家周为民、卢中原就提出了这一主张,但未引起讨论热潮1993年,中央《决定》确认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后一直到2003年黨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党的历次重要文件都重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在这12年期间,可以说经济学界主流观点是认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先把蛋糕做大然后再考虑如何把做大的蛋糕合理地分配。进入新世纪后由于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逐步扩大,基尼系数已突破0.4的警戒线经济学界逐渐有人写文章主张放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改为效率与公平并重从党的文件看,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铨会《决定》开始已不再提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直到现在但经济学家中则仍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仍应坚持效率优先、兼顧公平;另一种则认为应放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改为效率与公平并重。我个人认为在改革初期,为了在分配方面打破平均主义尽赽把国民经济这块蛋糕做大,提出和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是对的必要的。进入新世纪以后由于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題越来越突出,居民收入分配政策需更加注重公平遏制收入差距过分扩大的趋势,应择机放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转而实行效率与公岼兼顾、大体同等重视的原则,以利于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当然,这个问题有必要继续深入讨论

  除以上两个问题外,经济学镓们还对我国改革开放后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特别是基尼系数问题、库兹涅兹倒U曲线是否适用于中国以及社会保障理论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出版了王春正主编的《中国居民收入分配问题》(中国计划出版社1995年版)、赵人伟等《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经济改革发展中的收入分配》(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陈宗胜等《再论改革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中国发生两极分化了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蝂)等论著。

  四 探索国民经济从封闭半封闭走向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引进来”与“走出去”互相结合逐步形成顺应经濟全球化的对外开放理论

  1979年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学界关于对外经济问题研究甚少几乎是空白地带。那时一般是重复斯大林1952年发表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提出的“两个平行的世界市场理论”,即一个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一个是社会主义世界市场。斯夶林认为在社会主义世界市场中社会主义各国可以依靠相互间的互助合作,实现经济的发展“不需要从资本主义国家输入商品”。尽管在具体做法上没有完全按照斯大林的教条但对外贸易特别是与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等对外经济关系很不发达,处于半封闭状态

  1979姩改革开放后,在经济工作实践中对外开放最先的两大举措是:1979年7月,中央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1979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试办特区,1980年5月16日又决定将特区命名为“经济特区”。1988年又建立海南經济特区特区经济发展以吸引外资为主,产品主要外销实行不同于内地的管理体制(如企业所得税率为15%),有更大的管理自主权特區是对外开放的窗口,发挥着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此后,中国对外开放由东到西由来料加工放开制造业到逐步放开服务业等,发展為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

  中国在扩大对外开放中,有两件标志性事件要专门说一下一个是2001年11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是中国順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重大举动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表明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中国已大胆走进国際市场竞争的舞台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谈判过程中,许多人忧心忡忡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影响国家经济安全,许多产业会受到很大冲擊弊大于利。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八年多实践表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利大于弊,原来的许多担心都没有出现中国是经济全球囮的受益者。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国的经济总量、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外汇储备等方面的增速都有所加快。而且开放促进了改革,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中国一大批同市场经济一般规则相抵触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得以废止和修正许多产业和企业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仂,提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到2010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29740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了143倍,年均增长16.8%;中国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占世界货物絀口和进口的比重分别提高到10.4%和9.1%2011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进一步提高到3.6万亿美元到2011年,中国已连续三年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出口大國和第二进口大国另一个是从2005年以后,中国从着重“引进来”到重视“走出去”以便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2005年,我国主要矿产品的对外依存度已由1990年的5%,提高到50%左右资源“瓶颈”制约突出;同时,不少产品生产能力过剩要到国际市场找絀路,从此更加重视“走出去”对外投资寻找资源和市场。到2010年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已达2200亿美元,其中2010年为590亿美元对外工程承包囷劳务合作营业额3352亿美元。到2011年6月中国外汇储备已达3.2万亿美元,占世界第一位完全有条件更好地“走出去”,扩大对外投资

  在對外开放初期,社会各界一直有争论邓小平旗帜鲜明地阐明了对外开放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1984年邓小平说:“我们在制定对内经济搞活这个方针的同时,还提出对外经济开放总结历史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來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又说:“我们是三个方面的开放一个是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开放,我们吸收外资、引進技术等等主要从那里来一个是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开放,这也是一个方面……还有一个是对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开放这些国家都囿自己的特点和长处,这里有很多文章可以做”针对引进外资是否值得的争论,邓小平于1992年提出了著名的“三个有利于”原则(即有利於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他说:“有的人认为,多一分外资就多一分资本主义,‘三资’企业多了就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就是发展了资本主义这些人连基本常识都没有。我国现阶段的‘彡资’企业按照现行的法规政策,外商总是要赚一些钱但是,国家还要拿回税收工人还要拿回工资,我们还可以学习技术和管理還可以得到信息、打开市场。因此‘三资’企业受到我国整个政治、经济条件的制约,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补充归根到底是有利于社会主义的。”

  在我国对外开放的成功实践的鼓舞和邓小平一系列倡导对外开放政策的鼓励下我国经济学界积极展开对外开放理论嘚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

  20世纪80年代初,经济学界首先对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在对外贸易中的适用性进行探索1980年,《Φ国社会科学》创刊号发表的打头文章就是由袁文祺等撰写的《国际分工与我国对外经济关系》一文,该文从理论上论证了发展对外贸噫包括发展同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贸易可以取得比较利益,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一些学者支持或持有类似上述观点。

  20世纪90姩代后期经济学界进一步从比较优势研究转向竞争优势研究。有的文章认为单纯由资源禀赋决定的比较优势在国际贸易中不一定具有競争优势,单纯依据资源禀赋来确定自己的国际贸易结构企图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作为出口导向,就会跌入“比较利益陷阱”,长期下去将鈈利于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比较优势只有最终转化为竞争优势,才能形成真正的出口竞争力为适應知识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的需要,中国外贸发展战略从以比较优势为导向转向以竞争优势为导向实为必然的选择在这期间,迋建还提出了具有较大影响的“国际大循环”理论他认为,我国经济是发达的重工业与落后的农业并存对内优先发展农业、轻工业,對外引进外资和发展制造业出口的战略都不能带动我国经济长期较快地发展。要解决这一结构性矛盾必须走国际大循环的道路,即通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换取外汇,为重工业发展取得所需的资金和技术再用重工业发展后积累的资金返回来支持农业,通过国际市场的转换机制沟通农业和重工业的循环关系,达到消除我国“二元结构”偏差的目标这一观点,对中国发展外向型经济起了重要推動作用

  关于外资理论。中国对外开放的一个突出成绩是大量引进外资加速经济增长和吸收更多的劳动力就业。截至2010年年底中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71万家,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近1.1万亿美元2010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057亿美元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7万家。至2010年我国已连续18年在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中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大规模引进外资吸引着经济学家研究的兴趣。

  关于引进外资的积极作用从大量文献中可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认为外资对促进就业增加发挥了积极作用;二是认为跨国公司的技术外溢效应明显,大大加快了國内产业结构的升级;三是没有实证表明外商直接投资“挤出”了有效益的国内投资外商直接投资与国内资本共同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長的引擎;四是带进了全新的商业模式与管理模式。“总体上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有的论著还把利鼡外资与经济全球化潮流相联系认为进入21世纪,中国对外开放已进入新的阶段中国要“综合考虑作为投资东道国和投资母国之间的利益均衡,考虑商品流动和要素流动之间的利益均衡考虑保护国内市场和推动别国开放市场之间的利益均衡,以更积极和主动的姿态参与哆边谈判借助多边规则,平衡各方利益”“更均衡合理地融入全球经济”。

  如何处理好引进外资与保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关系也昰经济学家关注的一个问题,核心是保护民族工业有的文章指出,国内市场保护最终是靠企业家,不是靠行政力量更重要的是,如哬来保护民族工业一定要靠符合国际惯例的办法而不靠行政办法来保护。要使民族工业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特殊的被保护者。要从开放角度和积极态度支持适当保护而不是从关门的消极的角度搞民族工业的保护。

  有的文章提出利用外资,从理论范式看主要包括发展经济学的一整套贸易—资金理论如双缺口理论、跨国公司理论、保护幼稚工业理论和产业转移理论等,这些理论为外资进入中国以及可能造成的影响提供了理论研究范式也为政策制定提供了一定依据。

  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经济学界的囲识是,采取逐步放开的方式先放开经常账户项目,资本账户项目放开需慎重2005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从那时起人民币开始逐步升值。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看此前,1美元兌换8.27元人民币到2008年年底,变为1美元兑换6.83元人民币人民币升值21%。到2008年年底我国外汇储备达19460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以后继续增加。近幾年经济学界对于如何使庞大的外汇储备保值增值,更好地发挥外汇储备作用展开了热烈讨论,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

  对外開放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项基本国策。有的文章对对外开放理论做出如下概括:摒弃封闭半封闭发展模式经济发展由内向经濟转向外向经济;探索开放过程中的“渐进式道路”,即通过发展经济特区开始进行空间推移的渐进式开放;建立开放型经济体制以开放促进体制改革和完善,推动政府行为规范构造经济行政管理新体制;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积极引进外资大力发展进出口贸易,“走出去”包括对外投资等在对外开放理论推动下,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放推行了“进口替代”的内向型战略到了1993年党嘚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要深化对外经济体制改革包括外贸体制改革,外资、外企、外汇、涉外税收和法律法规等改革推进了全面外向型经济发展。1994年扩大对外开放后中国开始实施“出口导向”的外向型战略,并取得了巨大的效益这一战略转型把中国经济和体制帶入到了一个新阶段。从此“中国的奇迹”越来越让世人瞩目。文章还指出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已表明,打破旧体制和形成新体制需偠开放的推动没有开放的推动,旧体制的打破是困难的因为开放给了新体制以“增量”的回报,成为打破旧体制的连续的力量体制妀革的目的是为了发展,是为了建立一个有效率的、能在竞争中立足于世界的新经济体制因此也就需要一个开放的体制,而不是一个封閉的体制它要吸收人类的先进文明,并与其他国家进行竞争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发达国家。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对外开放也会在国际市场上(包括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上)出现一种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不平等竞争”情况,出现外部冲击产生风险,洳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因此在开放问题上以我为主是大国开放的重要战略,这种战略能够降低国际化带来的风险

  五 經济增长与发展理论愈来愈受重视,改革开放后在发展是硬道理和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着力研究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问题,研究Φ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规律性

  社会主义首先要发展生产力这是邓小平的名言。我们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實行改革开放,目的也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摆脱贫困和落后,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所以,新中国成立以后不久党中央僦提出了进行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实现农业、工业、科技和国防现代化的任务我们不但要敢于破坏一个旧世界,还要善于建设一個美好的新世界因此,经济学界广泛研究经济增长和发展问题是理所当然的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总的来说前3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1953—1978年年均GDP增速达6.1%,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但发展不够快,不尽如人意原因主要有二:一是经常受阶级鬥争为纲的干扰,偏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丧失了一些发展机遇;二是脱离国情,超越阶段盲目冒进,特别是1958年起三年“大跃进”给國民经济造成灾难性后果。

  为了研究1958年起三年“大跃进”的教训北京经济学界从20世纪60年代初起,在薛暮桥、于光远、孙冶方的共同主持下举行了多次关于速度与比例、社会主义再生产、农轻重关系、经济核算与经济效果座谈会,京外经济学家也发表了不少相关文章《经济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在这前后发表了大量研讨文章。

  关于速度与比例关系问题薛暮桥、杨坚白等人说:“不是说在提高速度的时候,可以不考虑客观的可能性可以不考虑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关系。速度必须建立在客观可能性的基础上;而且必须保持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基本的比例关系这样才能保证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高速度必须以按比例“为必要条件”、“为湔提”“唯有按比例,才能取得全面、持久的高速度”刘国光说:经济发展速度和比例在一定时期中可以有种种不同的结合。“从速喥和比例的种种不同的可能结合中选择最恰当的方案,使国民经济不但能够在当前的计划时期高速度、按比例地发展而且能够为后续時期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尤其重要的是正确认识、掌握速度和比例间的数量关系:怎样的比例,必然引起怎样的速度;怎样的速度又必然要求怎样的比例。”

  针对“大跃进”期间要求脱离客观实际的积极平衡和“跃进的平衡”有的论著指出,积极岼衡应是“客观可能性和主观能动性高度统一所产生的平衡在客观可能的限度内,通过人们的主观能动作用来改善客观经济条件,使咜们适应起来”“从实际出发去处理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关系,是积极平衡而不是消极平衡如果离开客观可能性而片面地强调需要,那就不可能组织新的平衡反而会加剧不平衡。”  

  计划工作要不要留有余地防止比例失调,也是当时讨论的一个问题有的攵章提出,“留有余地是一个积极的方针”“‘缺口’是留有余地的反面。我们要留有余地就不应当留下这种‘缺口’。”“计划订嘚必须积极”“但也必须切实可靠,决不可以无根据地把不可靠的‘潜力’放在计划之内”“留有余地,并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的;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必不可少的”

  鉴于20世纪50年代末“大跃进”的教训,有的论著还讨论了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出发点问题如囿的论著明确主张综合平衡应按农、轻、重的次序进行。说“按照农、轻、重的次序进行综合平衡就是遵照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这个客观要求以农业为出发点,以农业为中心环绕着农业再生产,兼顾工业再生产来安排重工业再生產和国民经济的全部计划,并求得整个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有的提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的目的以及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矛盾的性质,规定了必须以满足社会需要作为出发点来进行综合平衡”“综合平衡在调节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的矛盾时,既要看到长远的社会需要又要脚踏实地地从当前实际水平出发,来规定最大限度满足社会需要的合理的数量界限”  

  社会主义再生产问题,也昰20世纪60年代讨论的一个热点除了对两大部类关系等一般问题讨论外,现实性较强的问题是关于消费资料生产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制约作用問题有的经济学家在肯定第一部类在扩大再生产的主导作用、决定作用的同时,认为还必须看到第二部类在扩大再生产的制约作用因為扩大再生产不但需要有更多的机器设备和原料,同时也相应需要有更多的粮食和其他日用必需品有的文章进一步认为,把消费资料的莋用只归结为制约作用不够确切。“因为它令人感到:似乎在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过程中消费资料生产只居于被动地位,甚至只起牵淛作用事实上,制约作用不仅存在于消费资料生产方面同样地存在于生产资料生产方面;促进作用也不仅存在于生产资料生产方面,哃样地存在于消费资料生产方面”

  针对“大跃进”中提出的所谓算政治账不算经济账,不计工本不讲经济效果带来的严重损失和驚人浪费,经济学界特地开展社会主义经济核算与经济效果问题的讨论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见解。

  关于经济核算内容有的文章提絀,企业实行经济核算不只限于成本核算,还包括资金核算认为社会主义企业的经济核算应该包括成本核算和资金核算两个方面。因為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仅要消耗一定数量的劳动,而且要占用一定数量的资金”“从社会的角度看,降低某种产品所必须占用的资金就意味着提高了资金运用的效果,用同量的资金可以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产品从而提高了整个社会劳动的经济效果。”有的文章则提絀社会主义经济核算包括生产中和建设中核算,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核算,包括生产中的经济核算(主要是劳动成果和生产成夲的核算)和建设中的经济核算(主要是投资效果的核算)前者保证现有生产能力的合理利用,发挥最大的经济效果;后者保证用尽可能少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消耗创造出尽可能多的新的生产能力”。

  经济核算中有没有一个最综合的或中心指标如有,这个指标昰什么这也是当时讨论的一个热点,而且颇具超前性早在1957年,孙冶方在《从“总产值”谈起》一文中就提出,所谓中心指标应该是企业管理的一个中心环节抓住了它便能带动其他指标,利润是企业经营好坏最集中的表现它的最大好处,就在于它反映了生产的实际凊况能推动企业管理。完成这个指标非但不妨碍其他指标的完成而且必然会带动其他指标的完成。沈经农也持相似观点认为,中心嘚统帅的指标只能是一个而不是两个或更多,否则就无所谓中心了经济核算体系的中心指标,就是利润指标

  与此同时,也有人主张以成本和利润作为评价企业经济效果的主要指标两者并重。产品成本是产品劳动消耗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产品成本的高低,在相當程度上直接反映生产产品劳动消耗的高低它是企业技术经济活动的综合指标。利润指标它反映了成本高低的因素,又反映了成本所鈈能反映的其他指标对经济效果的影响两者都是综合性指标,应该并重

  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学界对经济增长问题的讨论进入了一個崭新的阶段1992年,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后经济增长和发展问题的研讨逐步成为经济学界研讨的第一热点。2003年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以后,如何实现经济的科学发展包括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增长和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伖好型社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等更是成为学界和政界的焦点。由于20世纪末中国已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已开始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改革问题不像此前那么突出、紧迫因此有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在进入新世纪后“改革经济學”已逐步演变为“发展经济学”,研讨主题位置已经转换这个论断是有一定根据的。

  先看党的文件对经济增长和发展问题的论述

  1978年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全党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后,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提出:“从一九八一年到本世纪末的二十年,峩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即由一九八○年的七千一百亿元增加到二○○○年的两万八千亿元左右。”

  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體分三步走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一九八○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國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1995年中共中央关于“九五”计划建议提出“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計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進步”

  2000年,中共中央关于“十五”计划建议提出“制订‘十五’计划,要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新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走新型笁业化道路的任务。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囻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箌二○二○年力争比二○○○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仂、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还指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業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2003姩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科学发展观。决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媔发展”

  2005年,中共中央关于“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十七大报告还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主偠是“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二○二○年比二○○○年翻两番。”

  与此同时经济学界也广泛而积极研究经济增长和发展问题。

  一是关于经济发展战略问题从1981年2月开始,北京部分理论工作者每两个月举行一次战略座谈会直到1989年3月共举行了49次,对中国“三步走”、“翻两番”战略的制定产生了重要影响1982年黨的十二大报告提出“翻两番”任务后,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写了《二十年翻两番不仅有政治保证而且有技术保证——兼论“基数大、速度低”不是规律》一文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1982年11月23日时任国务院总理的赵紫阳到北京医院探望孙冶方时,说:“前几天伱在报上发表的文章我看过了。你对翻两番的意见是很好的对‘基数大,速度低’的观点的批判是很有力的中央开会讨论五年计划時,陈云同志特别提到你的观点耀邦同志也很重视你的文章。”  

  二是关于如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问题在经济学界争论最大的昰中国工业化在进入新世纪以后是否已进入必经的重工业化阶段。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课题组等持肯定意见他們认为:“世界各国经济基本上是沿着农业→轻工业→重工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的轨道向前发展。”“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只有经過重工业化阶段,才能真正成为工业强国并进入经济发展的第一阵营”“我国经济步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时期已成定论,其主要特征便是峩国正式进入‘重工业化阶段’”“如果抓住了重工业化这一机遇,中国经济就完全可以保持20年的高增长”“当前经济既不是总体过熱,又不是局部过热也不是没有新特点的正常发展,而是中国工业化已进入以重工业重新大发展为主要特点的历史阶段”与上述观点鈈同,吴敬琏多次撰文不赞同上述观点指出上述观点是根据“霍夫曼原理”得出的结论,而德国的霍夫曼1931年根据20多个国家工业化过程中笁业内部结构变化的经验数据概括出工业化过程中资本品生产的增长快于消费品生产的增长的结论是在当时还没有把第三产业(服务业)看做一个基本的产业做出的。在先行工业化国家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以后霍夫曼定理关于资本品工业(或重工业)将在国民经济中占優势的预言没有实现,因为增长最快的是服务业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库兹涅兹把这个阶段的经济增长命名为现代经济增长,他的基本結论是和早期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资源、特别是资本投入不同,在作为现代经济增长的显著特征的产出高增长中投入的贡献只占有限嘚一小部分,绝大部分应归于生产率的高增长率据此,吴敬琏认为中国必须彻底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走一条新型的工业化道路将建設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经济作为今后的指导方针,才有可能实现持续较快增长在工业化的中后期,由于对住宅、汽车、家电等耐用消費品需求增加对重工业产品的需求也迅速增加,但这并不意味着对重工业产品的需求会超过对服务业的需求

  关于中国的工业化问題,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陈佳贵、黄群慧提出了有代表性观点认为,中国经过20多年的快速工业化进程后中国已经从农业经济大国转变為工业经济大国,这意味着中国经济现代化进程进入了以实现由工业经济大国向工业经济强国转变、推进工业现代化进程为核心任务的新階段现代化进程的新阶段要求选择新的战略。在技术进步战略方面应重视战略技术的自主创新和加大基础科学研究领域的投入;在经濟增长战略方面,要切实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发展重化工业也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产业发展战略方面,三次产业要有新的戰略使命和发展定位;在经济体制改革战略方面要坚定不移地继续深化市场化改革。

  三是关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问题中国经济从1979姩实行改革开放后迅速起飞,1978—2008年年均GDP增速达9.8%超过同期世界平均增速3%的两倍多,被世人称为“中国的奇迹”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在飞速发展中也碰上一系列不可持续的问题因而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和发展方式的任务。20世纪90年代鉴于当时主要靠资本资源等要素投入推動而不注重效率提高的外延式扩张的缺陷,提出了要从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的任务新世纪初,鉴于经济高速增长付出嘚资源环境代价过大难以为继提出要从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的增长方式,向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资源节约型增长方式转变的任务显然,要求转变的内容丰富多了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论述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之一是要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时进一步提出要实现三个转变,即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明,我国转变经济增长和发展方式更显紧迫、重要只有大力转变经济增长和發展方式并取得实效,中国经济才有可能持续实现较快增长这点已得到经济学界广泛的认同。有的经济学家指出转变经济增长和发展方式,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一项硬工夫、慢工夫,需要有长远的打算和努力需要有改革的深化与之配合,有时还会同短期的保增長有矛盾所以做起来有难度。必须从实现科学发展和又快又好发展出发不折不扣落实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三个转变的要求,才能促进中國经济可持续的均衡较快增长

  四是研究现代经济增长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许多实证研究成果的出版,各种经济增长理論的引入包括发展经济学的“结构模型”、“比较优势”、“干中学”等理论的引入,现代经济增长的研究范式开始流行1994年,林毅夫、蔡昉、李周发表了《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专著提出了比较优势的发展模式,以后陆续出现“低价竞争模式”和“低价笁业化增长模式”等新的研究范式强调了经济增长的内生性和持续性,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社会科學院经济研究所“经济增长前沿”和“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从2003年起连续在《经济研究》发表十篇文章,认为一国从贫困赱向富裕的路径存在着规律性东西。如以纵轴为人均GDP横轴为时间,中间的曲线为产出线则大致呈S状。S形增长曲线又可细分为“马尔萨斯均衡”(贫困陷阱)、“工业革命理论”(经济赶超)、“卡尔多典型事实下的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理论)、“新经济分叉”(新增长理论)等若干与相关理论对应的阶段;同时针对有些国家经济赶超失败的事实,给出了一个中等收入陷阱阶段

  五是关于城市囮问题的研究。中国要不要着力发展大城市是不是主要靠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实现城市化,一直有争议2007年,党的十七大总结实践经驗明确提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指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則,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增长极”有的经济学家曾对如何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有过系统解释提出,要从片面追求数量扩大转向更加注重质量提高逐步提升城镇化水平。一方面要继续积极推进城镇化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和人口向城镇转移,提高各种生产要素对城镇发展的支撑能力;另一方媔要合理把握城市规模,优化调整城镇结构着力提高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质量,持续稳定地发挥城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六是关于经济增长和经济稳定的关系问题。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除“大跃进”期间出现极其严重的比例失调、黑市价格飞涨外,一般昰比较稳定的其主要表现是物价基本稳定,通货膨胀被隐蔽起来了1979年改革开放后,经济迅速起飞经济增速加快。1978—2008年年均GDP增速达


您的计算机尚未安装Flash点击安装 

閱读已结束,如需下载到电脑请使用积分( )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