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 欧元区加入欧元区了吗?除了英国,欧洲还有哪国不在欧元区?

第三方登录:问题补充&&
欧洲联盟(European Union),简称欧盟(EU),是由欧洲共同体 (European Communities,又称欧洲共同市场) 发展而来的,是一个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1991年12月,欧洲共同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欧洲联盟条约》 ,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日,《马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欧盟现有27个成员国和近5亿人口(2007年1月),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欧盟的宗旨是“通过建立无**边界的空间,加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建立最终实行统一货的经济货联盟,促进成员国经济和社会的均衡发展”,“通过实行共同外交和安全政铂在国际舞台上弘扬联盟的个性”。欧盟27国总面积432.2万平方公里。至2007年1月止共有27个成员国,他们是: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英国、丹麦、爱尔兰、希腊、葡萄牙、西班牙、奥地利、瑞典、芬兰、马耳他、塞浦路斯、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欧盟的统一货——欧元 (euro) :日正式启用。除英国、希腊、瑞典和丹麦外的11个国家于19供骸垛缴艹剂讹烯番楼98年首批成为欧元国。2000年6月,欧盟在葡萄牙北部城市费拉举行的首脑会议批准希腊加入欧元区。这次会议还决定在2003年以前组建一支5000人的联合警察部队,参与处理发生在欧洲的危机和冲突。日零时,欧元正式流通。日,欧盟财政部长理事会正式批准斯洛文尼亚在日加入欧元区 ,这将是欧元区的首次扩大。同时该国将成为新加入欧盟的10个中东欧国家中第一个加入欧元区的国家。
•回答
•回答
•回答
•回答
•回答
英国加入了欧盟。1973年英国、丹麦和爱尔兰加入欧供骸垛缴艹剂讹烯番楼共体。但没有加入欧元区。除英国、希腊、瑞典和丹麦外的11个国家于1998年首批成为欧元国。
lin999131&
英国已经加入了欧盟组织,但是没有加入欧元区。欧盟是一个国家间的组织,而欧元是一种货。
ruoshuiyouling&
英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加入欧盟.
yingblank&
猜你感兴趣
服务声明: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不保证内容的可靠性、真实性及准确性,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Copyright &
Powered by希腊出走欧元区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_观点库_观点中国
当前位置:
希腊出走欧元区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英国广播公司5月18日消息,据贸易专员德-古赫特透露,欧洲委员会和欧洲央行正在着手准备一项有关可能退出的应急方案。古赫特在接受比利时媒体采访时说,“希腊的退出并不像某些人所说的意味着欧元的终结”,而应急方案是为了将希腊退出引发的“多米诺效应”最小化。(5月19日 中国网络电视台)
5月15日,希腊筹组新政府的最后谈判破裂,需要重新举行国会大选。此消息一出,该国股市一度急跌4.86%,欧洲股市也出现盘中急挫。当下,外界普遍担忧希腊债务违约,甚至是出走欧元区,更有人分析,一旦希腊脱离欧元区,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其他几个“欧猪”国家难免“风声鹤唳”,不被拖落水也会湿半身,欧洲金融一体化也就处于一个更为危险的之中。
事实上,早于5月8日,花期集团就把希腊脱欧的机率由50%上调至75%,该集团的分析师预期,希腊会在12个月至18个月之内出走欧元区。信用评级机构惠誉5月17日将希腊长期主权信用评级从“B-”下调至“CCC”,在其发布的评级报告中指出,本次信用评级下调的主因在于希腊留在欧元区的可能性在降低。
那么,希腊离开欧元区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呢?
希腊公众短时间难以达成纾困共识
希腊各政党为筹组联合政府所进行的谈判已经宣告失败,意味着一个月后就要举行国会大选,在此过渡时期,现今的“看守政府”恐怕也很难在经济、金融等有什么作为。在如此“混沌”的政局下面,希腊民众蔓延着对未来的不安情绪,一天挤提8亿欧元的恐慌情势就是很大的例证。面对着债台高筑的希腊,激进的左派联盟是反对紧缩政策的,并提出要希腊放弃2月间签署的贷款协定。而不少人认为,一旦推翻该贷款协定,也就意味着希腊将被迫退出欧元区。
而外电报道,许多普通希腊民众表示,未来的选举存在两难,不少人心理还愿意留在欧元区,可票却可能投给左派联盟。纽约时报报道认为,希腊人并不惧怕退出欧元区,因为“不计后果”。该媒体引述了雅典市中心宪法广场的1名妇女的一句话,“我们再也没有东西可失去,还有什么好怕的”。
5月15日,希腊政府公布首季经济按年收缩6.2%,衰退恶化明显。假如希腊无法继续实施备受争议的紧缩措施,该国的国库资金恐怕再支撑不了几周。
政治党派意见相左,处于焦灼和不安的普通民众又充满无奈,甚至有“破罐破摔”的萎靡情绪,看守政府也无力引导公众达成解决问题的社会共识,6月17日那天,摆在时下希腊公众面前的那些老问题恐怕是依然存在,而且更为焦灼。难怪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日前警告说,“欧盟将恪守对希腊的承诺,但我们也希望希腊政府&&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的希腊政府&&履行共同达成的财政援助条款。我们充分尊重希腊人民的意愿,但我们也充分尊重达成财政援助条款的16个欧元区国家的意愿。”
希腊是否脱离欧元,命运掌握在希腊人民的身上。
希腊入欧也许是个错误
深度参与欧债危机应对过程的斯德哥尔摩国际经济研究所教授John Hassler曾在中国的一个宏观经济论坛上表示,当前,欧元区解体可能性很小,他个人认为,希腊加入欧元区本身就是一个错误,希腊很可能会离开的。
应该说,欧洲金融一体会当时设计就不够完美,而其区域经济的整合也并没有完成,至多是形成了一种统一的固定汇率机制、区域性的经济机制,离一个真正的、共同的货币区域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此外,当初整合时,看到未来的“好处”多了些,而在“风险”的应对,以及协调方面显然还是不足。
有人说,希腊政府财政亏空,老百姓又不愿意捏紧裤腰带,高福利待遇的模式难免演化成沉重的债务危机,意大利等欧猪国家也有这些症结;这种说法似乎有道理,可只不过是问题的表象而已。我们不妨看,同在一个经济区域的瑞典、德国等福利待遇恐怕更高,为什么没有陷入如此窘境呢?
我们知道,希腊2011年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9.1%,超过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其设定的7.6%的标准。那么,我们看一些来自这个国家的经济数据吧。希腊国家统计局数据还显示,希腊2011年底的债务总额为3556亿欧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65.3%。虽然希腊商船队在船的数量和运力上仍居世界排名第一,但在数量上有所减少。而来自希腊旅游研究预测院的数据,2011年希腊旅游收入预计增长4.5%,推进GDP增长1%,这主要缘于去年埃及局势动荡。希腊的海运与旅游、侨汇并列为外汇收入三大支柱,尽管这些支柱读书建立在全球的消费泡沫上面,可2011年其行业表现也还过得去,那么,希腊的问题出在哪里呢?
原因一,经济和产业的竞争力出了问题。希腊除了海运、旅游之外,并没有有竞争力的产业,单一的产业在过去还可以支撑,可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其优势行业又面临巨大挑战,与德法等同一经济体国家的竞争力相比,那可就处于末端。加上过高的福利水平,物价增长过快,希腊等南欧国家就需要从北欧进口价格更有优势的产品,也就导致经常账户赤字、亏空,在金融危机面前,经济基础又不稳,财政赤字的救助的问题也就出现了,而且随着危机深入演进成更大、更难以破解的、可控力极差的危机。
原因二,破解危机的路径有限。假如希腊不在一个统一的货币机制下,希腊还可以利用主权汇率机制来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而欧元区是施行统一的汇率机制的,相应的财政机制也受到约束;从目前来讲,转圜的空间也只有靠债务这个途径,一旦债务过大,申援又跟不上,加上解决竞争力也非一朝一夕,希腊财政除了在危险边缘徘徊,还有什么出路呢?
众所周知,早前欧元区解决欧债问题是运用德法两国主导的“默萨机制”&& 财政紧缩措施,按照希腊与欧盟达成的协议,为了获得外部援助,希腊必须在6月底之前敲定并通过新一轮115亿欧元开支削减计划。目前,随着法国大选结果出路,新当选的法国总统奥朗德和意大利总理蒙蒂都公开倾向于放弃紧缩措施,转而谋求经济增长,德国是不是能独木支撑紧缩机制也就存有悬念。德国电视一台最新的民意调查显示,三分之二的德国人认为危机产生的希腊应该自愿离开欧元区,只有23%的受访者认为继续向希腊提供资助是正确的选择。
也就是说,在处理希腊焦头烂额问题上,欧盟应对欧债问题的努力,以及做好加大参与解决希腊问题的力度日益脆弱和单薄。欧盟的政治家达成共识都有问题,思想也难以一时走向统一,留在欧元区对希腊而言,无疑是个煎熬。
假如下月重新选举后,悬崖边上的希腊还无法在救助协议、财政紧缩和经济改革等达成一致,外来援助一被“掐断”,“那么,“无米之炊”的希腊将一步步走向国家破产,希腊被逐出或出走欧元恐怕就不是玩笑啦。
让希腊脱欧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眼前,欧债危机日渐加深,希腊、比利时都出现金融机构挤兑风潮,法国、意大利也存在挤兑现象,国际评级机构又把区域的第四大经济体&&西班牙的信用等级再调降二级,欧洲观察家认为,这无异于把西班牙送上濒临危险的边际。希腊的问题未解,西班牙等国又添新愁,欧盟各国恐怕就要考虑一系列艰难的问题了。
一旦希腊退出欧盟和欧元区,会不会触发新一轮“退出”危机呢?濒危的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国命运又会如何?整个欧元区会不会出现很坏的情况呢?
当然,希腊人知道,一旦离开欧元,那就要发行新的货币,欧洲金融机构也就面临巨幅贬值风险,希腊人居于国内糟糕的状况,也会加紧把资金向外逃出,希腊经济也就面临崩溃的险地。当然,被拖入险地的还有欧洲的金融体系,连锁反应之下,全球也面临着新的一轮金融海啸。
那么,欧盟愿意看到如此境况发生吗?
笔者认为,欧洲祭出一个折中的纾困方案的可能性大于把希腊逐出欧元。面前的焦点是,欧洲也并没有分裂欧元的打算,希腊减除财政赤字的旧有方案显然与希腊可承受能力存在很大差距,确实有点“做不到”。 面对整个欧元区的困局,德国总理默克尔也极有可能作出让步,欧盟贸易委员卡瑞德古特透露,欧盟委员会和欧洲央行已开始制订应急预案,来应对希腊退出欧元区的危险。这一做法是不是如有媒体称的“打点后事”是有存疑的。
此外,来自欧盟动态(EurActiv)报道,希腊的民意也在发生一些变化,支持欧盟政策的也开始回流,目前,希腊立场中间偏右的新民主党(ND)的支持度是26.1%,已经领先于极左的左派联盟(23.7%)。因此,即将于6月17日国会改选的希腊,新民主党与泛希腊社会运动党领衔组成新的联合政府的可能性较大。
如此看来,有关于欧盟考虑希腊“弃欧”的暗示,应该是给各方施加压力,至于欧盟、欧元区各国领导人也好,希腊国内也好,解决希腊债务困局的努力还在,措施也会有的,尽管“这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希腊离开欧元区,或许有可能,但不是现在。
.cn/opinion_15_42315.html
本站原创,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观点中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英国为什么不加入欧元区?
个人觉得的原因:1.英国国民对于加入欧元区支持率不高。2.怕受到其他欧元成员国通货膨胀的影响。3.政府财政状况。
按投票排序
1. 先把“英国的矜持”,“对欧洲大陆的不屑”,“帝国的荣誉”,“英镑的传统”等等人文方面抛去不谈。2. 加入欧元区的意义在于丧失本国货币,虽然大经济体也有印制欧元的权利,但是这种权利毕竟是受限的,使英国在货币政策上丧失独立性。3. 加入欧元区后的结果也很明显:强经济输出体的德国和法国受益于欧元区内部的各种免税免费的优待,经济发展保持高速;而农业比重较高的弱经济体,一般意义上的黑猪四国(不含爱尔兰)则由于贸易逆差的加大同时丧失本国货币屏障,逐渐陷入了财政危机中。4. 但即便是经济受益的德法等国,也不得不为一体化的欧元区买单,所以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的解决关键也在于这两国的态度。5. 作为英国,自然不愿加入到这场混战中,因为其本国的财政也处于危机边缘。而且在欧元区危机过后,很长一段时间英国人都会对加入欧元区持反对态度,因为他们是保守的英国人。
英国最早不加入欧元区是处于观望的态度,同瑞典一样,在99年时英国声称自己终会加入欧元区。至于李淼对于贸易顺逆差的说法,我不认同。免税优待早在ECU时期就形成了,不是欧元区才有的事情;欧元的积极作用在于稳定了汇率,促进了内部的金融整合和进一步促进区域内贸易(数据上看,第二个情况没有发生)。至于欧元的消极作用,使得各国丧失货币政策独立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德法受益,PIIGS受损。实际上希腊的国债在进入欧元区前收益率是14.5%以上(甚至到21.5%我记得),加入欧元区后暴降到德国国债的4%的水平,大大降低了借贷成本,实际上缓解了他们的财政负担。但是由于这些欧洲政府追求高福利体制,在获得财政红利后不仅没有积极减少自己的财政赤字,反而从2001年直到2007年都在一边减税一边增加开支。欧盟用来控制各国财政赤字的Stability and Growth Pact由于法德等大国率先违反,也成了一纸空文。还是希腊为例,为了满足欧元区各种条件,聘用高盛在自己的资产负债表上做文章。等到希腊新政府上台后把表外风险揭露出来,并且提高了自己的负债率计算,才导致了国债收益率大涨,危机始现。所以,欧元区本身并没有加重穷国的财政负担,是短期政治利益左右长期经济利益,最后带来的危机。如果没有这场危机,10多年过去了,英国现在会不会加入欧元区?不好说。
转载一篇金融时报上来自当初决策者的第一手回答:作者John Major是英国年的首相。他代表英国参加1991年的马斯特里赫特会议,并在会议上决定不让英国加入欧元区。
除了 @李淼 所说的原因之外,英国长久以来反对结盟的外交政策也给予了非常大的阻力。事实上英国对于欧盟这个愈加“邦联化“的国际组织一直都是三心二意,意图在国际上谋求对自己最有利的位置,说白了就是滑头。
历史上,个人觉得主要原因有三点:国内政治。一般说来,英国由于地理原因(与欧洲大陆区隔的岛国)和历史原因(两次世界大战的经历以及和美国的同盟关系),对于欧洲邦联化一直略显排斥。 欧洲一体化所带来的欧盟和欧洲议会,甚至欧洲法院日益增强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议题的影响是英国的政客和党派不愿意看到的(权力被架空)。货币政策。如果加入欧元,那么英国的利率将受欧洲央行主导,它基本由此失去施行扩张或者紧缩货币政策的能力。 在经济衰退时期,亦不能通过货币贬值/通货膨胀等手段增强竞争力或者减少外债压力。最近希腊和爱尔兰等国的金融风暴就生动的说明了丧失货币政策自主权的潜在危险。失败经历。英镑于1990年10月加入"欧洲汇率机制"(后来发展成为欧元,在此机制下,各国保留自己的货币,但是承诺维持对机制内其他货币的汇率保持在一个区间),但由于经济体之间的不平衡,和以索罗斯领头的国际金融大鳄的打压,英镑被迫在日(史称”黑色星期三“)退出了汇率机制。1至于以后的话,由于最近的欧元危机,英国更加认识到掌握自己的货币政策的重要性,民众也对于出钱拯救希腊等经济体极不感冒,所以主流意见是至少在最近的二三十年内是不会再有人推动英国加入欧元的了。Source: 1.
英镑本来就是世界常用货币之一,在全球大多数国家得到通兑。
先留名,后补充,全部理由道听途说,只补充非主流学说,绝对不提主流问题。---------------巨烂的分割线--------------直接使用过去总结的一份立论表格吧,因为是奥瑞刚赛制,所以证据搜集比较多。我们得明确的是,无论做出什么决策,总要有个理由,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得很。至尊宝说,不需要么,不需要么,不需要么?引用陈子润化学未遂工程师的话:现今摆在英国政府面前有三大问题亟待解决:第一,长期低迷的经济,每年保持百分之零点几的GDP增长,虽然可以归于成熟发达国家平稳的经济形势,但充分反映了英国经济发展的后继乏力;第二,较高的失业率。7.8%的失业率比起欧盟11.3%的失业率平均水平已经相对较低.然而全英国依然有二百五十万上下的实际失业人口,着实令人担忧.第三,英国的债务危机已经切切实实地成为悬在政府与民众头上的达摩克斯之剑.截至2013年1月,英国公共债务总量已经达到镑,约占GDP总量的73.8%.而在二月份主权债务评级下调,英镑应声而跌后,债务总量甚至已经接近或达到GDP总量的90%.这是一个极其可怕的数字.因此,英国政府,无论是本届或是下一届,保守党抑或是工党,所施行的政策都必须围绕解决以上三大问题展开,尤其是英国是否退出欧盟议题,更是与之休戚相关.而任何脱离这三大议题所做出的政策性讨论都将是无意义的,至少是不合时宜的. 虽然我们是帮他写的,但是好歹是他嘴里说出来,就这样了吧。于是就是一个很简单的损益比较的问题了。于是陈子润同学说的是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英国实行了一系列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包括即将进入尾声的一轮定量宽松,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英国经济的发展,并且在过去的一年内创造了超过了五十三万个新的就业岗位.英国能实行货币政策的前提就是我们保留了英镑,并未加入欧元区,保持货币的独立性.然而欧盟宪章中提到,欧盟一体化其中的一个要素便是货币一体化,即都使用欧元.现实中,欧盟一体化的趋势显然不可阻挡,现在未加入欧元区的欧盟国家,除英国外,都是本国经济与金融水平未达到欧盟订立的标准却又有强烈意向的.如英国继续留在欧盟内,英镑的日子怕是掐指可数了.而失去英镑也就意味着失去了可以强有力调控经济的独立自主的货币手段,这恰恰是英国在现在经济发展堪忧的状况下不可接受的.同时,作为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金融与保险业也贡献了超过全国GDP10%的伦敦,失去英镑的打击也将是毁灭性的.况且,欧盟马上要开征的金融交易税,恰恰损害了英国金融业的核心比较优势--相对宽松的管理与交易费用,1%的交易税率必将吓跑大量的交易者.因此如果英国继续留在欧盟内,伦敦终将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失去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从而失去英国经济越来越倚重的金融产业优势.即便不考虑未来加入欧元区或即将开征的金融交易税等欧盟一体化不可阻挡的趋势,现在欧盟硬性规定的各国互相完全开放的边境政策,也将政府就解决本国失业问题所作的努力化为乌有.前文提到,过去的一年中英国共有新工作机会超过53万个,然而同期本国失业人口却仅仅下降了不到十万人.即便考虑到未能到岗者与兼职者,这超过43万个并未为英国本国民众所获得的就业岗位也充分显示了我们的政府拿着纳税人的钱在为他人做嫁衣.虽然没有办法统计具体当中有多少个岗位为其他欧盟国家的居民所获得,而当英国对非欧盟国家人员工作签严格审批与限制时,究竟有多少不需要任何签证与手续便可入境工作的欧盟居民们取得了这些新增的岗位便可想而知了.这样看来,即便不详细分析欧盟在英工作人员的工作性质与英国新增工作机会的所在行业.我们也能断定,如果继续留在欧盟内部,英国政府提升就业率的努力即便不是空谈,也只能是事倍功半.因此,当英国面临这经济发展失业率高企与岌岌可危的债务危机的三大问题并期待解决它们时 ,退出欧盟便是不得不做的选择.这里我们要谈的是英国的立国之本。别跟英国谈贸易。如果套用宏观经济学理论,英国唯一能够创造所谓出口的就只有旅游,零售,教育,金融四个行业了。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加入欧元区,这件事儿,且不提是不是损害了英国利益,即便是会产生可能的影响,就足够英国考虑很久很久,比如,很久。这个很久的意思大概是,这届政府说,下届再说的意思,或者我说,这件事儿我明天再做的意思。讲出多少大道理,说应该应该应该,时然上都会变成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中间掠过关键推论无数刑维静大翻译美女谈到的关键问题,是英国必须在进一步加入欧盟,比如进入欧元区时考虑到的。或者这么说吧,英国的经济很微妙,很精巧,很棒,但是很脆弱。比如,英美关系英美关系美国负责欧洲事务的助理国务卿菲利普o戈登(Philip Gordon)向记者们坦率表示,美国认为英国保留欧盟成员国身份“对美国是不可或缺而关键的”。[欧盟与美国将就达成自由贸易协定展开正式谈判,这将为建立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区铺平道路。比如目前正在愈演愈烈额全球经济危机——不好意思2015年可能是最严重的失灵的定量宽松政策定量宽松政策并未像美国一样起到比较好的效果。货币超发量已经从2009年的50亿增长到了2012年的3750亿英镑单一货币主权所带来的贬值与定量宽松并不是逆转经济颓势的王牌法宝。而英国对于欧债危机所带来的的经济波动估计得过于乐观了。目前英国的债务情况自危机爆发以来,英国政府债务总量出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增长,其中三分之二是极廉价的不可赎回债券通过实施3250亿英镑的定量宽松举措,英国央行将政府债务货币化,把公众手中的债券转化为商业银行中的存款。商业银行相应地在英国央行存放着准备金,目前年息为0.5%。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简称OECD)编制的数据显示,2012年英国政府赤字达到国内生产总值(GDP)的8.7%。与此相比,困境中的希腊和西班牙分别只有7%和4.4%,这两个国家均大幅削减了公共支出。但英国的公共支出仍在快速增长——今年1月份支出较2012年1月高出4.1%,事实上,英国也只剩下赤字还在“增长”了。英国政府每年支出与税收间的巨大鸿沟还远未弥合,只能说赤字恶化的速度比之前略慢了一些。但像英国这样同时拥有庞大的个人、企业和政府债务的国家是独一无二的。麦肯锡(McKinsey)称,如果将这三者加总,英国债务总额占GDP比例将超过500%,仅次于日本,而日本正是一个已经20年没有经济增长且评级一再被下调的国家。英国的税收已经占到GDP的39%,而且基本没有避税现象。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一旦债务突破某个临界限,就会对经济增速构成拖累。英国似乎决心为这一理论提供临床证明。在美国经济恢复增长之际,英国经济仍陷于零增长困境。如果经济不能实现增长,债台只会越垒越高。即将就任英格兰银行(Bank of England)行长的马克·J·卡尼(Mark J. Carney)在议会发表第一次演讲时指出,自2000年以来,英国在全球出口中的份额已经降低了约50%,降幅居全球20个最大经济体之首。此处略过关于人权,移民,出入境政策,失业率等等关键论述若干。总结一下。题主的问题问的好,但是倾向是有问题的。如果这个思考的主体是英国,英国讨论的题目叫做“英国是否应该完全或部分推出欧盟”;如果是欧洲主力国家,比如德法,应该考虑的问题是“英国是否应该多承担一些欧洲大国义务,比如再来点儿援助”;其他穷b五国,或许要讨论讨论如何拉英国下水,搞共产主义什么的。如果我们真的转换论域,讨论英国与欧洲的关系,那么有意思的事儿发生了。欧盟各国的经济状态是“trading inside”而且基本自给自足,英国的经济是50/50,一半对欧,一半对全世界。所以欧盟存在的根本,在于大陆国家互相依存度极高,不搞欧元真心不行。而英国,打死也不能搞欧元,因为它自二战以来,是全世界沟通的中介。因为相对独立的地位,欧洲去往世界,或者世界去往欧洲,包括美国在内,都需要英国这样一个脚踏两只船的地位。任何影响这个地位的政策,都是动摇英国立国之本的政策。任何对内对外政策,英国都必将开放开放开放,而不是大一统大一统大一统。整个英国的立国之本在这里和所有传统大陆国家就分道扬镳了。或者,如果我们能联想到中介性质的经济的根本,就是空手套白狼,但是你要有控制不属于自己资源或者能力或者价值的时候呢,就会发现如果有那么一天英国加入了欧元区,一方面英国放弃了自己作为一个国家的根本可能以后跟西班牙就完全同等级了,另一方面除了名字这再也不是英国了。或许作为中国人,我们永远无法用大陆国家的眼光去理解海洋国家吧。或许我们永远都要说,日不落帝国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但是英国目前的状态却有那么一点儿运营模式变革的意思,打死也不采购,能白用就白用,不白用就租赁。存钱买房的看不懂贷款的,贷款的看不懂租房全世界旅游的,价值观的不同。所以,什么时候中国人普遍敢把房子卖了,买个房车全世界旅游,英国人就可能认真考虑进入欧元区了。真乱,以后再整理。如果真的说国别文化,英国跟中国还真的很像呢。我们吃的那么多鸡爪子猪蹄猪肚肺片,以及国内养的各种生出可都是英国来的哟。钦此。
印象中,当时声称的原因是英国货币英镑的价值和欧元的价值差距较大,会严重影响英国的经济,但是并没有否认会加入欧元区
推荐一本时寒冰的新书《欧债真相,警示中国》,内有答案
书写得非常好
英国虽属于欧洲,但由于是岛国,因此,在欧洲一直奉行“光荣孤立”政策。简单来讲就是“永远联合欧洲大陆的老二打击欧洲大陆的老大”,在欧洲和德、法、俄、奥等全部开过战,也全部结过盟。包括现在,英国也一直没有加入欧元区,而且和美国一样一直盼望着欧元体系的崩溃。其实这个策略是非常正确的,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名言就是当时的英国首相(还是外交大臣来着)说的。 篇外:英国虽属于欧洲,但由于是岛国,因此, 篇外:英国虽属于欧洲,但由于是岛国,因此, 在欧洲一直奉行“光荣孤立”政策。简单来讲就 在欧洲一直奉行“光荣孤立”政策。简单来讲就 是“永远联合欧洲大陆的老二打击欧洲大陆的老 是“永远联合欧洲大陆的老二打击欧洲大陆的老 大”,在欧洲和德、法、俄、奥等全部开过战, 大”,在欧洲和德、法、俄、奥等全部开过战, 也全部结过盟。包括现在,英国也一直没有加 也全部结过盟。包括现在,英国也一直没有加 入欧元区,而且和美国一样一直盼望着欧元体 入欧元区,而且和美国一样一直盼望着欧元体 系的崩溃。其实这个策略是非常正确的,卧榻 系的崩溃。其实这个策略是非常正确的,卧榻 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 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 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名言就是 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名言就是 当时的英国首相(还是外交大臣来着)说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国 欧元区 的文章

 

随机推荐